石油钻井安全论文: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模型研究

合集下载

试析某油田钻井井喷风险分级及井控管理

试析某油田钻井井喷风险分级及井控管理


井控管理 的现 实意义
井 控管 理 的重 点在 于 事前 预 防 。从源 头 上查 找 和 降低 井 喷风 险 。 企业应 建立 应 急管理 预 案 ,实行 三级应 急管 理模 式 ,使 预 案具 有可 执 行 性 ,权利 下放 到基 层 ,发现 井喷 苗头 就启 动预 案 ,把 风 险消 灭于 萌
保害舍
中 国化 工 贸 易
Ch i n a Ch e mi c a l T r a d e 月
试析某油 田钻井井喷风险分级及井控管理
张 礼峰
( 江苏油 田职工 培训处 。江苏扬 州 2 2 5 0 0 7 )

要:在 油田的开发生产过程 中,如 管理不 当, 极 易发 生井喷事故 。不仅会造成石 油、天然 气等 自 然 资源的极 大浪 费和破坏 ,还 易污染环境 、
Hale Waihona Puke 酿成 火灾、损坏机器设备 ,造成油井损毁报 废 ,严重的还 能造成人 员伤亡。为防范事故 ,降低风险和损失 ,有必要 采取各种有 关的安全 管理措施 ,加 强 技术革新 ,变被动防范为主动管理 ,以使井喷事故的发 生率、损 害率降到最低 ,最终 实现安全生产的 目 标。
关键词 :油田钻 井 井喷风险分级 井控 管理
井 喷指地 层 中流体 压 力大于 钻井 内 的流体 压力 时 ,油气进 入 井筒 并 上升 至井 口,井 口安全 装置无 法发 挥 作用 而导 致流体 喷 出地 面或进 入 其他 地层 的现 象 。而井 喷失 控则 是无 法用常 规 的装置 控制 井 喷 ,出 现 了大 规模 喷洒 的情 况 。井控 则是 通过 技术 手段保 持钻 井 内外 的压 力 平 衡 ,从而 确保 顺利 进行 钻井 的修 复工 作 。井 控 的安全 管理 工作 已 成 为油 田生产 的重 大课 题 ,降低井 喷 风险 的有 效手段 应从 改进 生 产工 艺

试析某油田钻井井喷风险分级及井控管理

试析某油田钻井井喷风险分级及井控管理

试析某油田钻井井喷风险分级及井控管理试析某油田钻井井喷风险分级及井控管理摘要:在油田的开发生产过程中,如管理不当,极易发生井喷事故。

不仅会造成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破坏,还易污染环境、酿成火灾、损坏机器设备,造成油井损毁报废,严重的还能造成人员伤亡。

为防范事故,降低风险和损失,有必要采取各种有关的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技术革新,变被动防范为主动管理,以使井喷事故的发生率、损害率降到最低,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关键词:油田钻井井喷风险分级井控管理井喷指地层中流体压力大于钻井内的流体压力时,油气进入井筒并上升至井口,井口安全装置无法发挥作用而导致流体喷出地面或进入其他地层的现象。

而井喷失控则是无法用常规的装置控制井喷,出现了大规模喷洒的情况。

井控则是通过技术手段保持钻井内外的压力平衡,从而确保顺利进行钻井的修复工作。

井控的安全管理工作已成为油田生产的重大课题,降低井喷风险的有效手段应从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强日常生产管理两方面入手。

实践经验表明,有效的预防和处理钻井井喷事故,也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管理过程,钻井井控具有深入探究的现实意义。

一、井控管理的现实意义井控管理的重点在于事前预防。

从源头上查找和降低井喷风险。

企业应建立应急管理预案,实行三级应急管理模式,使预案具有可执行性,权利下放到基层,发现井喷苗头就启动预案,把风险消灭于萌芽之中。

二、井控发生风险的成因在现阶段造成我国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来自于违规操作,也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催生了大量的安全事故。

这些安全事故其实在事先都是可以预防的。

而井喷事故的发生同样是人为因素占主导地位,是可以避免的。

钻井生产过程中井控风险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思想上没有充分认识,对井控的危险麻痹大意。

2.违反既定操作规程,违规作业。

3.缺少应急培训和演练,关键时刻手忙脚乱。

4.事先没有指定相应的井控应急程序,不按程序启动。

5.疲劳操作等身体原因造成的风险。

三、油田井控分级管理及具体措施由于油田之间的距离较远,这给井控设备的运输和物资调配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钻井工程项目安全风险预警研究

钻井工程项目安全风险预警研究

钻井工程项目安全风险预警研究钻井工程项目是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能否安全进行决定石油企业的经济走向,并直接影响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介绍了钻井工程项目安全风险预警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标签:钻井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预警一、钻井工程项目安全风险预警体系构建通过理论研究和问卷调查,确定钻井工程项目安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利用信件邮寄、电话、传真、采访及视频等形式通过李克特量表法对钻井工程项目安全风险预警指标进行测度:1=极不合理;2=较不合理;3=较合理;4=合理;5=极合理。

本次向大庆油田、吉林油田、大港油田、青海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及四川油田各发放25份调查问卷,西南石油大学及东北石油大学各发放15份调查问卷,其中问卷回收157份,有效问卷143份,问卷有效率91.08%。

被调查人员分布见表1。

根据调查结果和统计分析得到了钻井工程项目安全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见表2。

钻前施工安全风险。

①井架下或其附近存在的风险。

放倒、拆卸、安装井架时,由于机械故障或操作失控,可能发生井架倒塌事故,伤及井架下面及附近人员;同时,井架上可能有工具等物品存留,起井架时可能发生落物伤人。

②设备工作区存在的风险。

各种设备在试运转期间,可能发生伤害事件(因防护设施不全、非操作人员接触等)。

③井场存在的风险。

起放井架时,需动用拖拉机、吊车、拖车等机动车辆,易发生车辆伤害事故。

钻进施工安全风险。

①钻台存在的风险。

钻进时,各类钻井设施连续运转,如防护设备(护罩等)安装不齐全、保险装置失灵,可能发生机械伤人或设备毁坏。

②泵房区存在的风险。

钻井泵、管线属高压设施,易刺伤人员。

③钻井液循环池存在的风险。

人员不慎,易坠入池中发生淹溺。

同时,处理钻井液时需加入某些化学药品,可能灼伤皮肤。

④电气设备及线路附近存在的风险。

钻进时,动力系统需带电作业易发生触电伤人。

完井施工安全风险。

①井口存在的风险。

完井电测时,要预防测井时放射性物质产生的辐射危害。

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模型研究

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模型研究

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模型研究作者:李豪豪来源:《华东科技》2013年第04期【摘要】石油作为能源物质,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石油在开采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风险,最危险的为井下作业井喷现象。

井喷事故每年都会发生很多起,严重危害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在石油井下作业时,必须建立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模型,对井喷风险加以防范,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及社会的稳定。

【关键词】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模型前言井喷事故是石油井下作业中一种危害性很强的事故,一旦发生就会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的创伤,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对井喷事故加以预防。

根据分级模型得到的风险预警可以对井喷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从而降低井喷事故发生的概率。

本文将对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做介绍。

1 井喷事故的原因及危害井喷是由于在钻井的过程中石油等地层流体的压力大于井内的压力,从而导致地层流体大量涌入井筒内,并不受控制的从井口喷出。

导致井喷的因素有很多,对地层压力情况掌握的不清楚、钻井液密度偏低、井内泥浆液柱高度降低、地面控制系统失去作用等都可能会引发井喷。

井喷后喷出的石油等易燃易爆物质如果遇到火星、静电就会导致燃烧、爆炸,引发井喷事故,这就造成了很多的危险。

引发井喷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井内液柱高度降低,压力不足以平衡地层压力,从而导致井喷事故;为了防止这一现象,作业井设计时要每起一个立柱就灌满一次泥浆,绝不允许存在由于两柱一灌致使的灌浆时间滞后。

起钻时要着重加强夜晚的监督与观察,准确的掌握灌浆情况,使井筒内、钻具内液柱压力高于地层压力,避免因地层流体及气体浸入井筒造成的井喷;(2)钻具没有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组合从而造成井喷事故;石油钻井在最初的预探井阶段,井下作业工程对钻具的要求是,技术套管后要求在钻具组合中钻头的上部接上回压阀,钻至取芯井段时要将回压阀从钻头的上部拆除,取芯后重新下钻到井底时,要将回压阀再次安装到钻具组合上。

谈石油钻井工程事故预警研究

谈石油钻井工程事故预警研究

关键词:石油钻井;钻井事故;预警技术;研究进展石油钻井一直以来都是投资巨大、风险很大的复杂地下工程。

大量不确定的、模糊的、随机的以及不可控的影响因素伴随着钻井过程。

石油钻井的安全和优化都是石油钻探工程研究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录井作业中工程录井的重要内容。

由于地质构造、地层结构、钻井工艺、钻井设备及井眼环境等多种原因都可能引发钻井事故,使钻井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所以,应对钻井状态进行适时监测。

准确地对钻井事故进行预报,可以保障钻井作业的安全,降低钻井作业的成本和提高钻井作业的效益。

本文首先总结了石油钻井中存在各种钻井事故形式,并对钻井事故进行了分类划分;其次对钻井工程的事故预警技术发展历程进行了阶段回顾,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钻井工程预警技术进行了展望。

1常见的钻井作业事故1.1钻井井眼事故石油钻井形成井眼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钻进数百米以后,在破碎地层岩石形成井眼钻遇油气储层时,井眼本身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钻井无法按预定正常进行。

最常见的就是井涌、溢流的问题,钻进过程中当地层压力大于井底钻井液柱压力时,地层空隙中的油气水就会进入井底环空,跟随环空钻井液返回地面,出现出口流量大于入口流量的现象称为溢流。

如果溢流没有被有效控制,钻井液出口流量会继续加剧,呈现涌出的状态称为井涌,若井涌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出口流量再继续加剧,呈现喷出的状态称为井喷,井喷是钻井过程中十分严重的事故,如果井喷再无法控制最终会导致井喷失控,最终导致巨大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损失。

井漏、井眼坍塌和缩径也比较常见,井漏是与溢流井涌相反的过程,当钻井过程中大量钻井液流入地层引发钻井液大量损耗称为井漏。

如果对井漏的处理不及时,井漏程度加剧会引起井眼垮塌、卡钻等事故,要是井漏位置上部有油气层还可能会引起井喷事故。

当钻遇页岩、黏土地层时,由于遇水这些地层会发生体积膨胀,如若当时钻井泥浆密度小,进而导致井眼内液柱压力小于井眼壁上的径向应力,进而发生井眼缩径,这时起下钻发生困难,严重时会导致卡钻。

钻井工程项目安全风险预警研究

钻井工程项目安全风险预警研究

钻井工程项目安全风险预警研究钻井工程多位于地势条件严峻,环境恶劣的地区,由于该工程地理环境的原因,使得其在是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受到一些不可预测的条件影响,为了保障施工队伍的人身安全,和国家石油天然气的顺利供应,这就要求我们要提前做好钻井工程施工现场的风险预测和相关安全措施。

本文就针对钻井工程的安全风险进行一些研究,希望能在工程安全方面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促进我国的新能源开发。

标签:钻井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预警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各种能源的消耗也在不断增长,其中石油和天然气作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创新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是一项十分危险的工作,钻井工程对工程隐蔽性和综合要求方面都远远高于其他的施工项目。

在其施工过程中,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错误,不论是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还是投资单位的经济利益都会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只有综合多方面因素,结合现场施工实际情况,提前做好风险预测,才能有效保障钻井工程的顺利施工。

一、钻井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预警的特点钻井工程是一项庞大而又专业性极高的施工项目,这也就决定了整个施工过程的复杂性。

要确保如此复杂项目的顺利完成,需提前制定一套科学系统的施工模式,使得各施工单元能够有条不紊的全面协作。

针对施工工程中的多样特点作出相应的预警措施。

(一)系统性钻井工程与其他工程项目一样,是由多个分组分项分部逐层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各个阶层之间相互独立却又彼此联系。

在施工工程中如果能够科学利用各阶段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统一有效地管理,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严密系统,这将会极大程度的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施工安全。

(二)动态性钻井工程漫长的施工周期决定了其在施工过中将会遇到更多地不确定因素影响着它的安全施工,且这些因素具有较高的动态性,这也就加大了安全风险预测的难度,所以在工程施工中对气候地质环境变化或是人为因素,必须做到实时监测,对钻井工程的安全风险要做到心中有数,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

石油开采井下作业的风险与安全管理措施

石油开采井下作业的风险与安全管理措施

石油开采井下作业的风险与安全管理措施摘要:石油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而石油开采是确保能源供给的关键环节。

然而,石油开采井下作业是一个复杂而高风险的行业,涉及多个作业点、复杂的工艺和高度协同的作业团队。

为了保障石油开采井下作业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分析和评估井下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进一步推动石油开采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关键词:石油开采;井下作业;风险;安全管理引言:石油井下作业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这个高风险环境中,作业人员和设备面临着诸多潜在的安全风险,一旦事故发生,不仅可能导致生命和财产的损失,还会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面对日益严峻的安全形势,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纷纷重视石油井下作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安全措施和管理策略。

然而,由于石油井下作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安全管理依然面临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改进。

一、石油开采井下作业的安全风险分析(一)各种作业点的安全风险钻井作业涉及高压、高温、易燃易爆等复杂工况,容易导致井喷、井涌等危险情况。

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面临控制不当、设备故障等情况,造成人身伤害和环境污染。

采油作业涉及液态和气态混合物的处理,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风险。

此外,采油设施的老化和磨损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增加人员的安全风险。

注水作业用于维持油井的压力,但注入的水可能含有酸性物质,增加设备腐蚀和操作人员的健康风险。

除了上述主要作业点,石油开采还涉及多种辅助作业,如巡检、维护等,这些作业也存在着自身的安全风险,例如高空作业、机械操作风险等。

(二)人员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作业人员在井下作业中面临长时间的高强度劳动,可能导致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同时,对于缺乏经验的新人员,可能因为缺乏相应技能和知识而引发操作失误。

监管人员负责监督和指导作业人员,但在井下环境中,监管人员可能受到有毒气体、高温、高压等因素的影响,增加了他们自身的安全风险。

石油钻井工程事故预警技术分析

石油钻井工程事故预警技术分析

石油钻井工程事故预警技术分析【摘要】石油钻井工程事故预警技术分析在石油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保障工程安全。

本文首先探讨了该技术分析的重要性,指出了其在事故预防和处理中的作用。

其次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方法与技术,包括传感器监测、数据分析等。

接着以实际案例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其应用效果与局限性。

还探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整合等。

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强调了其对石油工程安全的重要意义。

结论部分再次强调了技术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为石油行业的事故预防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石油钻井工程、事故预警技术、分析、重要性、方法、技术、案例研究、发展趋势、应用前景、结论、未来发展、建议。

1. 引言1.1 石油钻井工程事故预警技术分析石油钻井工程事故预警技术分析在石油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石油勘探和开采活动的不断推进,钻井工程事故可能随时发生,给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研究和应用先进的事故预警技术对于及时识别和减少事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石油钻井工程事故预警技术分析通过利用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钻井工程中的参数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预测潜在的事故风险。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整个钻井工程的安全性和效率,还可以减少事故导致的损失。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石油钻井工程事故预警技术分析将会更加智能化和精准化。

未来,可以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建立更加准确和可靠的预警系统,提供更加全面的安全保障。

石油钻井工程事故预警技术分析对于保障石油勘探和生产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2. 正文2.1 石油钻井工程事故预警技术分析的重要性石油钻井工程事故预警技术分析的重要性在于提前识别和预防可能发生的事故,保障石油钻井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可以实时监测石油钻井工程中的各种参数和数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钻井安全论文: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模型研究【摘要】:结合石油井下历史事故资料和井下高危作业风险辨识资料,依据SMART原则,从企业应用角度,建立井喷风险预警分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包括固有风险频率、事故严重度、监控与监测措施3方面;对各指标给出相应的权重和分值,并在风险原理的基础上设计风险评价分级数学模型,建立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标准。

根据分级模型得到的风险分级结果可以对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控制,避免井喷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井喷; 风险; 指标体系; 预警模式; 预警分级0 引言井喷是一种地层中流体喷出地面或流入井内其他地层的现象,大多发生在开采石油天然气的现场。

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一旦发生井喷,往往伴随着H2S等有毒气体的泄漏,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破坏生态环境的,在极端条件下甚至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

因此,如何控制井喷事故的发生成为石油天然气开采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对石油井下作业进行风险预警预控可以有效地控制井喷事故的发生。

风险预警预控是一种过程管理,是在事故发生前,根据实时的风险状况预测、风险状态预报或历史报警记录统计分析,利用评价标准,判别其产生风险级别,对风险状态、趋势的预先警示及警告,继而针对预警预告信息作出风险预先性防控措施,最后削弱和消除风险[1]。

风险预警分级是实现井喷事故有效预警、预控的基础。

企业根据预警分级理论预测出风险大小,继而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

对于生产作业中的井喷高风险,需要针对其建立专项的预警分级方法,并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确定动态的分级评价标准,实现重点风险的重点管理。

笔者主要针对石油井下作业中的井喷高风险作业进行风险分级方法研究。

目前,在井下作业管理中还没有对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方法有更深入的研究,多利用经验或单一指标进行粗略的评估,没有形成实用、科学的预警分级方法及标准体系。

1 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模型的建立石油井下作业涉及修井、作业、压裂三大作业板块,作业风险大,井喷事故易发。

目前,对于井喷的风险预警分级多根据单一指标和风险定义两种方法。

单一指标评估方法,简单易行。

例如:依照地层压力系数指标,过高就将其定义为高风险井。

但是,由于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就会忽视整个系统的复杂性、统一性和多因素性。

在这种情况下,由一个指标或两个指标简单判断风险等级往往会导致高估或低估事故风险[2]。

利用风险定义的评价方法,也就是利用事故发生频率和事故严重程度的乘积来判断风险的大小,这种方法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由于井喷事故的频率和严重度没有赋予严格的定量分级,在主观的评估下会产生误差;第二,对井喷风险的最终结果也没有一个公认的风险评估等级标准。

笔者所提出的分级方法可以弥补原有分级方法的不足。

首先,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模型具有13个指标,避免了由于指标因素单一而影响分级结果的准确性;其次,对每个指标都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使评价有据可依、有理可循,是现场得以应用的有利保障;再次,风险预警等级标准的确定使最终的结果避免了主观臆断。

1.1 风险预警分级指标体系的建立石油井下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遵循SMART 原则,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模式推广应用的必要保证[3-4]。

在设计指标体系过程中利用安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系统、科学地选择评价指标,使其遵循特定的、可测量的、可得到的、相关的和可跟踪的SMART原则,不求指标的多而全,力求少而精。

笔者对某油田井下作业修井、压裂、作业(典型高危作业板块)三大板块进行风险辨识的数据,结合历史数据资料和地质、安全人员的工作经验,参考《水力压裂安全技术要求》、《中深井压裂设计施工作法》、《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等相关标准,进行对比研究,最终得到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指标体系。

辨识中得到:修井板块总计辨识出1 195个单因素风险,作业板块总计辨识出327个单因素风险,压裂板块总计辨识出416个单因素风险,总共1 938个单因素风险。

利用风险的定义(风险为事故严重度和事故发生频率的乘积)粗估风险等级。

其中,Ⅰ级风险因素28个,Ⅱ级风险因素276个,Ⅲ级风险因素928个,Ⅳ级风险因素706个。

最后,提取对井喷风险影响因子最高的指标,即对风险影响最多的因素或风险等级最高的因素。

在实际现场作业中,引起井喷的原因有多种:地层压力掌握不准、泥浆密度偏低、井内泥浆液柱高度降低、起钻抽吸,以及其他不当措施等。

由于笔者所提出的预警分级方法主要对油井或气井作业之前进行评价,所以考虑的指标剔除了人因因素和实际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从机、环、地质等固有风险的角度来考虑。

为了使模型得到更有效、广泛的应用,指标数目尽可能少而精,方便现场工作人员应用。

最后,基于上面的分析,从风险概念出发,考虑实用性和经济性得到13个评估指标,包括事故频率指标7个,事故严重度指标4个,另外,为了考察企业的控制风险能力以及减少事故损失的能力,单独考虑了监测与控制措施,具体指标见表1。

井喷风险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它直接决定了最后风险预警分级的效果。

在井喷的评价标准体系中,需要确定采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系统各个具体因素的好坏程度。

它可以是具体的量化指标,也可以是基于模糊语言的等级评价指标[2, 5]在每个指标评估中,都应有详细的安全状况判别标准。

评价人员可根据标准进行判别,可以打分。

同时,针对风险评价结果,参考评价标准可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在这部分设计中,笔者通过文献研究、企业实际调查、比较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通过统计数据针对每一个指标制定了评估标准,力求准确,可操作性强[6-8]。

考虑到为了更准确直观地表现测评结果,笔者对每个指标进行了量化处理。

评价指标的量化就是对每个具体的评价因素分配分值和权重,这是进行评价结果量化的基础。

针对指标和权重的选择,主要根据现场专家意见来确定。

13个指标的内容分值和指标权重见表2—表4。

1.2 数学模型的建立根据风险评价分级原理,风险评价分级分为数学模型分级和标准分级两种。

数学模型分级主要适用于多因素评价变量的风险定量半定量分析[9-11]。

文中井喷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要考虑到系统的多因素性,依据风险评价分级原理,得出符合井喷风险特性的数学评价模型。

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数学模型的建立主要依据风险定义R=P×L。

最终模型如式(1)所示。

R =∑wiPi×∑wiLi×(M1+M2) (1)式中,R———风险;wi———指标对应的权重;Pi———固有风险可能性指标评价得分;Li———井喷风险严重程度指标评价得分;M1———监测措施;M2———控制措施。

此数学模型中∑wiPi×∑wiLi与(M1+M2)相乘是考虑到企业现有措施对风险的消减作用。

计算出的风险需要进行分级,以便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等级分级标准的确定首先要确定容许风险。

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的容许风险是不同的,必须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当时的技术水平等因素,因此,只有当进一步降低风险是不可行的或需要采取措施,但在及时性、难度和付出的努力与风险的减少是非常不相称的时候,风险才是可接受的。

风险等级分级标准见表5。

式(1)的结果最终根据表5来确定风险等级。

2 模型应用井喷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对预防井喷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评价模型适用于作业施工之前,是一种预先评价应用模式,即应用于修井、作业、压裂等有井喷风险的高危作业之前,由有关工作人员根据相应评价标准预先得到风险等级,实现预警、预控的目的。

笔者随机选取某油田未开采井和已开采井20例进行研究。

具体方法是利用井喷评价模型对20个实例进行评价,得出结论。

应用评价模型依据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参照表2、表3,分别查找井喷风险严重程度、固有风险可能性各指标所对应的标准,找到各指标因素对应的数值和权重。

第二步,根据式(1),计算出风险数值R值。

参照表5得出风险的等级。

最终的评价结果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该油田的高风险井较少,三级风险井相对较多。

根据评价模型所给出的结果,对于高风险井企业就要进行高投入,对于低风险井企业可以适当地进行低投入。

针对高风险因素,应及进行整改,加强安全措施。

该油田应根据评估结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开采井实施不同的安全措,对Ⅰ级风险井实施了重点安全措施保护。

3 结论通过对石油井下作业风险进行研究,建立了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分级模型,得到如下结论:1)井喷的发生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单一因素评价井喷风险难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笔者通过对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的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可量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结合企业实际,根据风险原理,建立了石油下作业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数学模型,模型不仅包括了井喷的固有风险,还考虑了监测与控制措施这一企业因素,这为企业实际操作提供了便利。

3)该模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操作性较强,计算机程序化简单,对实际工作过程中的井喷风险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1] 田玉敏,刘茂.高层建筑火灾风险的概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4, 14(9): 99-104.[2] 赵学刚,魏朗.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预警模糊评判模型[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9, 40(4): 365-368[3] 陈维民.基于风险评估的安全管理[J].现代职业安全,2004(3): 55.[4] 罗云,樊运晓,马晓春.现代安全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87-98, 182-185.[5] 罗帆,贾贵娟,陈高明,等.空管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优化设计[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8):115-120.[6] 吴时国,赵汗青,伍向阳,等.深水钻井安全的地质风险评价技术研究[J].海洋科学, 2007, 31(4): 77-80.[7] Kvenvolden K A,LorensonTD.The globaloccurrence ofnaturalgas hydrate [A].KvenvoldenK A.NaturalGasHydrate:Occurrence,Distribution and Detection[C].Washington DC:American GeophysicalUnion, 2001: 3-18.[8] Mukerji T, PrasadM, Dvorkin J. Seismic detection and estimation of overpressures Part I: The rock physics basis[A].CSEG,CSEG recorder [C].US:CSEG, 2002: 36-57.[9] 尚鸿雁,董千里,王旭坪,等.基于FuzzyAHP的危险货物运输风险评估与预警[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11(1): 21-27.[10] 张国胜,伏洋,颜亮东,等.三江源地区雪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风险管理研究[J].草业科学,2009,26(5):144-150.[11] 梁开武,赵旭生,宋扬.瓦斯煤尘爆炸的工伤风险分级评价方法[J].煤矿安全, 2007, 38(12): 89-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