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经典案例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案例原文

微观经济学案例原文

案例12:中国人养活自己靠的农业技术进步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早在18世纪就由经济学家提出,有人把这一规律应用到农业领域确描述出一幅人类前景悲惨的画面来:因为耕地等自然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要增产粮食最终只能依靠劳动力的增加,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表明,劳动力投入带来的边际粮食产量递减,于是人口不断增长的必然结果是,人类不能养活自己。

无度有偶,1994 年,一位叫莱斯特布朗的人重复类似悲观的预言,发表了一本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小册子,宣称人口众多的中国将面临粮食短缺,进而引发全球粮价猛涨的危机。

杞人忧天的布朗是否知道袁隆平的名字,他利用科学技术发明了杂交水稻,是每亩单产达到了405 公斤,小麦从50 公斤提高到目前的700 公斤。

中国有出色的农业科学家,中国人养活自己靠的农业技术进步。

布朗先生实在是用错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要记住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有条件的。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提示我们,在一定的条件下,高投入未必带来高产出,因此要注意投入的合理限度,寻找最佳的投入数量。

案例13:引进自动分拣机是好事还是坏事近年来我国邮政行业实行信件分拣自动化,引进自动分拣机代替工人分拣信件,也就是多用资本而少用劳动。

假设某邮局引进一台自动分拣机,只需一人管理,每日可以处理10万封信件。

如果用人工分拣,处理10万封信件需要50个工人。

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实现了技术效率。

但是否实现了经济效率还涉及到价格。

处理10万封信件,无论用什么方法,收益是相同的,但成本如何则取决于机器与人工的价格。

假设一台分拣机为400万元,使用寿命10年,每年折旧为40万元,再假设利率为每年10%,每年利息为40万元,再加分拣机每年维修费与人工费用5万元。

这样使用分拣机的成本为85万元。

假设每个工人工资1.4万元,50个工人共70万元,使用人工分拣成本为70万元。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自动分拣机实现了技术效率,但没有实现经济效率,而使用人工分拣既实现了技术效率,又实现了经济效率。

微观经济学案例

微观经济学案例

20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成员决定提高世界石油价格,以增加它们的收入。

这些国家通过共同减少它们提供的石油产量而实现了这个目标。

从1973年到1974年,石油价格上升了50%以上。

几年之后欧佩克又一次合作,1979年石油价格上升了14%,随后1980年上升了34%,1981年又上升了34%。

但是欧佩克发现维持高价格是困难的。

从1982年到1985年,石油价格连续每年下降10%左右。

1986年欧佩克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完全破裂了,石油价格猛跌了45%。

这个事件表明,供给和需求在短期与长期中的状况是不同的。

在短期中,石油的供给和需求都是较为缺乏弹性的。

供给缺乏弹性是因为购买石油贮藏量和石油开采能力不能迅速改变。

需求缺乏弹性是因为购买习惯不会立即对价格变动作出反应。

例如,许多老式耗油车的驾驶员只有支付高价格的油钱。

在长期中,欧佩克以外的石油生产者对高价格的反应是增加石油勘探并建立新的开采能力。

消费者的反应是更为节俭,例如用新型节油车代替老式耗油的汽车。

这种分析表明,为什么欧佩克只在短期中成功地保持了石油高价格。

当欧佩克各国一致同意减少他们的石油生产时,它们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尽管每个欧佩克成员国销售的石油少了,但短期内价格上升如此之高,以至于欧佩克的收入增加了,与此相比,在长期中,当供给和需求较为富有弹性时,用供给曲线水平移动来衡量的同样供给减少只引起价格小幅度上升。

因此,这证明了欧佩克共同减少供给在长期中并无利可图。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常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来表示。

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有两种方法,一是将最终产品的价值相加,也就是用于消费、基建、出口的产品(其中也包括服务)的总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价值。

二是将要素所得的价值相加,也就是将工资(以及各种资金、补贴)、利息、利润、租金相加。

附带说一句,用钱表示的价值如果存在着价格扭曲,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也跟着可能被扭曲。

可见价格的重要性。

按此计算方法,只要投机活动赚了钱,它就创造出价值,因为这属于利润的一种。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资料24页PPT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资料24页PPT
京东商城在2019年11月11日当天订单量达到680万单,是2019年11月11 日订单量的3倍多。2019年11月11日,京东商城的订单量达去年同期的 2.4倍,其中移动端(包括京东移动客户端、京东微信购物和京东手机QQ 购物等)订单量占总体订单量的比例是去年同期的3倍。
案例2 ❀问题❀
1、运用弹性知识,分析如何选择促销商品? 2、促销期间,包括很多国内甚至国际知名品牌都已五折销
品缺乏弹性。
P
图1中, D1为衣服类商品的需求曲线,
D2
D2为电脑类产品的需求曲线。当价格从
D1
P1降到P2时,D1的需求从Q1升到Q4, 而D2的需求从Q2升至Q3。虽然两种商品
P1
随着价格的下降需求都在有所上升,但明显 P2
可以看出D1需求上升幅度要远远高于D2。 这就是商家在促销时选择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 原因。
Q1 Q2 Q3 Q4 图1
分析:
2、促销利润分析
促销期间,包括很多国内甚至国际知名品牌都已五折销售,难道真像
商家那样说的“赔本赚吆喝”吗?实则其销售利润来源于薄利多销和规
模效益,具体分析如下:
P
D2
同样从图1中可以得出对于商品D1,当价格
D1
从P1降到P2时,其需求从Q1快速升到Q4, P1
需求上升的幅度高于价格下降的幅度,由此 可以得出Q4 P2 >D1 P1,很好地解释了商家 P2
大力开展促销的原因。另外随着销量的上升库租赁、物流运送等成本, 图1
同样增加了商家的收益。
分析:
3、影响需求的因素分析
总体而言,消费受收入、个人需求、价格、商家供给、销售环境、服 务态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iphone的消费很大程度上是供给创 造了消费,如果没有苹果公司的创造,消费者根本就想不到去消费 iphone,当然在iphone投入当市场之后,它的销售又会受到收入、价 格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双十一促销”更多体现的是价格和从众心理对消费的影响。从众心理 是指在一个组织或团队里多数人的意见往往会改变和左右少数持不同 意见和观点的人,少数人趋于一种无形的从众压力而改变自己的观点 和行为。双十一本身作为一种民间节日的戏谑和商家的各种折扣营造 了浓厚的消费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往往会该买的多买,可买可 不买的买下了,不买的东西也想买甚至也买下了。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案例分析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案例分析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案例分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供求关系无处不在,它影响着商品的价格、数量以及市场的运行。

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为我们理解这些经济现象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下面,让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探讨供求理论的实际应用。

案例一:苹果市场的供求波动假设在一个小镇上,苹果是当地居民喜爱的水果之一。

在某个丰收的季节,苹果的产量大幅增加。

根据供求理论,供给的增加会导致价格下降。

因为果农们收获了大量的苹果,市场上的苹果供应充足,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果农们不得不降低价格。

与此同时,由于苹果价格下降,消费者的需求会增加。

原本可能觉得苹果价格有点贵而减少购买的消费者,现在会因为价格实惠而购买更多的苹果。

这就是供求理论中的需求法则: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然而,如果连续几个季节苹果都丰收,导致市场上的苹果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下跌。

一些果农可能会因为利润减少而减少苹果树的种植,或者改种其他水果。

随着苹果的供给逐渐减少,价格又会开始回升,直到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案例二: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变化在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中,供求关系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当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增多,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时,对住房的需求就会增加。

如果此时房地产开发商没有及时增加住房的供应,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房价上涨。

高房价可能会让一些购房者望而却步,但对于那些有强烈购房需求和经济实力的人来说,他们仍然会购买,从而进一步推高房价。

相反,如果城市的经济发展放缓,人口流出,对住房的需求减少。

而房地产开发商在之前的繁荣期建造了过多的房屋,就会导致供大于求。

为了尽快出售房屋,开发商可能会降低价格,引发房价的下跌。

案例三:石油市场的供求冲击全球石油市场是一个复杂但又典型的供求关系案例。

当国际政治局势紧张,或者某些主要产油国的石油产量下降时,石油的供给减少。

这会导致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

例如,中东地区的战乱可能会影响石油的生产和运输,从而减少全球石油的供应。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教学案例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教学案例

目录上篇—-微观经济学经济学基础案例1:关于大学生占座现象的经济学分析.案例2:对房租的限制有利于解决住房问题吗?案例3:莫斯科歌剧院的票价。

案例4:美国农产品的价格保护.消费者理论案例1:为什么水要比钻石便宜?案例2:买“黄牛票”案例3:吉芬商品: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是例外吗?案例4:利息所得税如何影响家庭储蓄?生产者理论案例1:美国啤酒行业的适者生存测试.案例2:“无花边费用"业务模式。

案例3:服装店的张老板是盈利了,还是亏损了?案例4:如何确定企业的最佳批量规模?市场结构理论案例1: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西方经济学中不同市场结构的区别.案例2:企业的定价策略。

案例3:方便面市场竞争案例。

分配理论案例1:天津丑女“张静事件"及美国经济学家的调查报告.案例2:美国大型企业CEO的薪水报告。

案例3:华为的神话。

总体均衡与福利经济学案例1:经济学家的赌博。

案例2:苏联解体与其经济状况。

案例3:中国改革中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

微观经济政策案例1:农村改革第一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案例2:沱江特大污染事故。

案例3:楼道安装防盗门的事件。

下篇——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案例1:部分国家的GDP比较。

案例2: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的比较。

案例3:“绿色GDP"警示中国经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案例1:利用AD—AS模型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具体问题。

案例2: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衰退。

案例3:石油危机与滞胀。

宏观经济政策(一)货币政策案例1:“治大国如烹小鲜”。

案例2: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通货膨胀。

案例3:宽松货币政策刺激内需,推动英国经济增长.案例4:稳健货币政策中的“适度从紧”.(二)财政政策案例1:政府增加政治支出,大选因素刺激亚洲经济增长。

案例2:增税反而促进经济增长?—-克林顿政府财政政策评析。

案例3: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宏观经济问题(一)就业与失业理论案例1: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案例2:严峻的中国就业形势。

微观经济学案例

微观经济学案例

------------------------------------------最新资料推荐-------------------------------------微观经济学案例⑴The Self discipline rules in school 一、现象:星期一到星期四大一学生必须到校进行晚自习,不得早退,旷到,自律部七点准时进行晚点名。

在此期间自律部会不时进行复查。

Phenomenon From Monday to Thursday a freshman must to go to school for self-study at night and may not leave early. On working day night supervise all students study at class and check the number of people. During the time self-discipline deposits to the review 一个有名的学校都离不开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而制度往往都是由管理层通过实施有效的管理手段而执行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规则、标准是管理的依据,任何管理者和学生无一例外必须执行,只有管理到位了,工作目标就容易实现。

而且,执行制度必需持之以恒。

那么,如何持之以恒地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呢? A famous school is inseparable from a set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the system is often by management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means and execution. Nothing can be accomplished without norms or standards . Rulesand standard are the basis for the management, any administrators and students must be carried out without exception, only the administration in place, the job target is easy to implement. And, the execution system must persevere. So, how to constantly to enforce the rules of the school? 二、观点及看法view and opinions 1专家对于所研究的问题所持的观点及看法Experts for our research hold the opinion and views 1. 1倡导学生加强自觉遵守制度的意识。

微观经济学案例1

微观经济学案例1

微观经济学案例1微观经济学案例1: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1. 案例背景在某个虚构的市场中,有一种商品被广泛销售,我们将其称为“产品X”。

为了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关系,我们进行了一项研究。

2. 市场需求分析通过市场调研,我们收集了关于产品X的需求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市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显示了在不同价格下,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X的数量。

假设需求曲线是一个下降的曲线,即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X的数量越少。

这是基于一般经济原理的假设,即价格上升会降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意愿。

3. 市场供给分析同时,我们还收集了关于产品X的供给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市场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显示了在不同价格下,市场上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产品X 的数量。

假设供给曲线是一个上升的曲线,即价格越高,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产品X的数量越多。

这是基于一般经济原理的假设,即价格上升会激励生产者增加供给。

4. 市场均衡分析通过将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放在同一个图表上,我们可以找到市场的均衡点。

市场均衡点是指市场上需求和供给相等的价格和数量。

假设市场均衡点的价格为P*,数量为Q*。

在这个价格和数量下,市场上的需求和供给完全匹配,不存在供过于求或求过于供的情况。

5. 市场失衡分析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即P > P*,那么市场上的供给将超过需求,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这可能导致生产者降低价格,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产品X。

相反,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即P < P*,那么市场上的需求将超过供给,会出现求过于供的情况。

这可能导致生产者提高价格,以限制消费者的购买量。

6. 市场调整过程当市场处于失衡状态时,会发生市场调整过程,以恢复市场均衡。

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生产者会降低价格,以增加销量。

随着销量的增加,供给逐渐减少,直到供给和需求相等为止。

在求过于供的情况下,生产者会提高价格,以减少销量。

随着销量的减少,供给逐渐增加,直到供给和需求相等为止。

微观经济学经典教学案例集

微观经济学经典教学案例集

微观经济学
教学案例集
西男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0年3 月
第一篇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学
案例一
睡帽和汽车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商人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而欣喜若狂。

当时英国棉纺织业中心曼彻斯特的商人估计,中国有4亿人,假如有1亿人晚上戴睡帽,每人每年仅用两顶,整个曼彻斯特的棉纺厂日夜加班也不够,何况还要做衣服呢!于是他们把大量洋布运到中国。

结果与他们的梦想相反,中国人没有戴睡帽的习惯,衣服也用自产的丝绸或土布,洋布根本卖不出去。

1999年6月的上海车展是在上海少有的漫长雨季中进行的,参观者人头攒动,但看的多,买的少。

在私有汽车最大的市场北京,作为晴雨表的北方汽车交易市场,该年上半年的销售量只相当于上一年同期的1/3。

尽管当年全国轿车产量可达75万辆,但一季度销售量不过11.7万辆。

面对这种局面,汽车厂商一片哀鸣。

★理论提示:需求的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经典案例-公园门票升降启

公园门票降价或涨价的启示
1.使用范围:第一章导论
2.要考核的知识点:供求理论;
影响需求的因素;
需求弹性及其与企业收入的关系。

3.思考题:
(1)从这个案例中,为什么苏州公园通过降价就获取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为什么后来苏州公园不降价了?假若继续降价苏州公园还能盈利吗?
(3)你对目前北京的许多公园的高票价现状持什么意见?为什么这些票价降不下来?
(4)对于像公园这样的准公共用品,其价格应该由什么来决定?政府在其中起什么作用?
2001年夏,苏州乐园门票从六十元降到十元。

一时间,趋之者众,十天该园日均接待游客量创下历史之最,累计实现营业收入四百万元以上。

10元门票引来25万人盛夏的苏州乐园,十分过瘾地火了一把。

"火",是自7月20日傍晚5时点起来的。

这是该园举办"2001年仲夏狂欢夜"的首日,门票从60元降至10元。

是夜,到此一乐的游客竟达7万之多,大大出乎主办者"顶多3万人"的预测,这个数字,更是平时该园日均游客数的15至20倍,创下开园4年以来的历史之最。

到7月29日,为期10天的"狂欢夜"活动落下了帷幕。

园方坐下来一算,喜不自禁:这天累计接待游客25万余人,实现营业收入400万元以上,净利润250万余元……
这些指标,均明显超过白天正常营业时间所得。

正常情况下,苏州乐园的门票每人每张60元,每天的游客总数在3000-4000人之间,营业时间从上午9时到下午5时。

而"狂欢夜"是在"业余"时间进行,即从每天下午5时到晚上10时,门票却降到10元。

就是说,"狂欢夜"这10天,这家乐园在不影响白天正常营业的情况下,每天延长了5小时的营业时间,营业额和利润就翻了一番以上。

"狂欢夜"与该园举办的"第四届啤酒节"是同时进行的。

42个相关厂家到乐园助兴--其实,厂家是乘机宣传和推销自己的产品。

据园方介绍,以往搞啤酒节,乐园是要收取厂家一定的"机会"费用的,但是,这次却基本不收或少收些许,而厂家须向游客免费提供一些"小恩小惠"--企业的广告宣传品等。

减免了货币的支付,厂家岂有不
乐的?园方也承认,众厂家的参与,带来大笔场地费,降低了乐园搞"狂欢夜"活动的风险,不过,它并非这次活动最后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火"一把的关键,是原先60元一张的门票陡降到10元钱。

非但如此,每位到乐园过"狂欢夜"的,凭门票,还可以领到与10元门票同等价值的啤酒、饮料和广告衫等。

需要说明的是,白天购60元门票入园后,园内的多数活动项目就不再收费;而购10元门票入园后,高科技项目和水上娱乐项目等仍要适当收取一点费用。

这样算下来,园方至少可以保证自己不赔钱,何况还有那么多厂家的支撑。

消费者算算,也比60元一张门票值,因为,有些游客只是参与部分娱乐项目的消费,甚至只是乘晚间出来纳个凉、吹吹风,尤其是三口之家,更是觉得这样划算,总共花30元就能享受凉爽的空气、新鲜的啤酒、精彩的演出、美丽的焰火、免赠的礼品,太实惠了!厂家更精--做了广告,推销了产品,还培育了潜在的消费群体。

总之,大家都赚了。

好事能否成为常态
苏州乐园这次大大降低门票价格以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降反升,特别是前者,上升的幅度极大。

可惜,10天一晃就过去了,闻讯而来的许多游客感到很遗憾:园方干吗见好就收呢?园方市场促销部的人员表示,这样的好事,他们也希望能够持续下去,进而成为一种常态,但还是缺乏信心。

如果长期实行低票价入园,可能会带来一时繁华,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会受到影响,因为,潜在的消费被提前实现。

另外,这次活动成功了,不等于说以后类似的活动就一定也会成功。

还有,乐园的娱乐项目,几乎都是参与性的,游客太多,势必影响游乐的质量,进而影响到乐园的声誉。

但是,没有人气就没有市场。

眼下一些主题公园经营不景气,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动辄好几十元甚至过百元的门票把普通消费群体吓走了。

从这个角度讲,如何不断地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到主题公园来,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降低门槛以后,来的人肯定多了,这应该不成问题。

会不会把门挤破?未必。

低价位门票成为常态后,游人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园方面的有关信息,来调整游乐的时间。

至于潜在消费提前实现的问题,也未必。

据园方介绍,到这里来的,有40%的回头客。

那么,如果实行10元门票制,怎么就肯定说没有更多的回头客呢?乐园活动的形式可以经常变化,游乐的项目可以经常出新,促销的地域范围也可以扩大……此前,苏州乐园曾对三口之家推出390元/张的家庭年卡,结果一下销了1万多张,50元/张的学生双月卡也很抢手,说明合理的让利,会得到市场回报。

专家指出,苏州乐园是一个以高科技为主、以参与性为特征的现代化乐园,投资5亿多元,运行成本也比较高。

这样的景点尚且有降低门槛的成功实践,那些众多以简单的观赏为主、投资和运行成本都十分有限而门票价格又高居不下的主题公园,恐怕有更大的降价空间。

别忘了,降下入园门槛的高度,受益的是消费者,也是娱乐企业自身。

无独有偶,在北京,北京故宫等世界遗产景点将调高票价也遭专家质疑。

北京现有世界文化遗产6处,分别是故宫、长城、天坛、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颐和园和十三陵。

据介绍,这些大都是闻名世界的旅游景点,但与外地的一些文化遗产地和北京其他热门旅游景点比,票价总体偏低。

如八达岭长城目前的淡季票价为40元,旺季票价也仅是45元。

门票价格不高,既不利于提高景点旅游接待水平,也不能有效利用价格杠杆控制超负荷的客流量,对文物保护十分不利。

以故宫为例,黄金周期间日接待客流量曾达到12.5万人次,远远超过了接待的极限。

公园管理方赞成调高
天坛公园文化科科长蒋世斌介绍说,近几年来天坛公园的门票有小幅上调,现在定价15元,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游人量,有利于文物的保护和公园的管理,但是目前仍未能达到预期中的水平。

他表示,适当上调门票价格很有必要。

对于票价上调,八达岭特区新闻中心的张先生也持赞成态度。

专家认为调高票价无益
对于本次世遗景点票价调整,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著名的区域旅游规划专家吴必虎表示,调高票价不一定有益。

他认为,价高不一定能限制客流量。

因为长城故宫是外地人来京游览的首选,人家坐飞机火车已经花了几百上千元了,门票就是涨到100元他们还是会去。

如从需要经费来维护这方面讲,也不必要提高票价,因为这几大景点基本不缺经费,国家文物保护部门会拨款。

再有,提高票价就能提高旅游接待水平的说法也不科学。

因为世界文化遗产单位的门票收入将重点用于文化遗产的继续维护和保护,而非旅游接待水平。

他还建议,北京应该像世界其他发达国家那样,实行免费观看制度,为迎接奥运国际游客做一个好的尝试。

关于凯程: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平衡:找到工作、生活、家庭的平衡点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