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编写规范
教案的编写规范和要求有哪些

教案作为一种教育教学工具,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编写一份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的教案,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教案的编写规范和要求。
一、教案编制的目的和原则1.目的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工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
教案编制的目的是为了使教师能够全面、系统、科学地准备教学,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2.原则(1)教学目标明确,教案要与教学目标相适应。
(2)教学内容全面、系统,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学习课程的内容。
(4)教学重点突出,要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注重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5)教学进程合理,要结合教学进度和学生实际,制定教学计划。
二、教案的编写要求1.教案标题教案标题要简明、准确、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2.教学背景教学背景主要是介绍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要素。
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4.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同时,教学内容要有系统性,按照理性、历史、技能等方面进行分类组织。
5.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教师讲授、讨论、案例学习、小组合作等。
6.教具或教材教具或教材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具或教材,使之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协调。
7.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它是对教学效果的直接评估。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考试、测试和评估方法,以便能够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三、教案的编写规范教案的编写规范是为了让课堂教学更加系统、严谨、科学,同时便于教师备课和授课。
1.教案要有明确的结构。
教案的结构应该清晰明了,分为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具和评价等几个方面。
教案的规范和书写

教案的规范和书写教案的规范和书写一、引言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学活动的详细计划和组织安排。
规范和清晰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介绍教案规范和书写的基本要求,以及一些编写教案的指导原则。
二、教案规范要求1. 教案格式:教案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内容。
可以根据具体教学需求选择不同的教案格式,如目标-内容-方法-手段(OCFM)模式、问题-目标-过程-评价(POPE)模式等。
2.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编写教案的首要任务。
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可衡量,并与教学内容相一致。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学要求,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
3.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与教学目标相匹配,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和安排。
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和层次,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4. 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5.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应详细规划,包括导入、展开、总结等环节。
教师应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和内容,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同时,应注意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学习。
6.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和工具,如测验、作业、观察记录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三、教案书写指导1. 整洁规范:教案应使用清晰、整洁的字迹书写,避免涂改和潦草的现象。
可以使用电脑或打字机进行书写,以保证教案的可读性和美观性。
2. 简明扼要:教案应言简意赅,避免冗长和复杂的表述。
教师应注意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教学内容和过程,以便于学生和其他教师的理解和参考。
3. 逻辑严谨:教案应具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和严密的思维。
2023最新-教案编写基本规范要求(优秀6篇)

教案编写基本规范要求(优秀6篇)幼儿教师在教学前也同样需要一篇优秀的教案来指导自己如何科学,合理的带孩子们在活跃的课堂上既开心的游戏又让孩子们学习到课堂的内容。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6篇教案编写基本规范要求,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教案格式篇一教学目标:1、给外地的亲友写一封信,告诉他们一些你的情况和想法。
2、把书信的格式写正确,把信的内容写具体。
教学重点:指导有条理地把自己想要写的内容写具体、清楚。
教学时数:2课时第1课时(习作辅导)教学目标:认真审题后写一封信给外地的亲友。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你喜欢写信吗?想不想在毕业之前写一封信给外地的亲友,把你这段时间的情况告诉他(她)。
二、明确习作要求1、出示习作题目。
认真读题、审题。
2、想一想:题目提出了那些要求?[请一位同学说说。
]3、引导学生归纳,明确以下几点:(1)写信对象:外地亲人、远方的小朋友。
(2)写信内容:介绍自己最近的学习、健康、毕业考试的情况;暑期打算;升入初中后的想法……(3)达到标准:要写具体、真实;注意格式;写完后认真修改,用稿纸抄写工整。
(4)写好信封寄出去,亦可以发电子邮件。
三、认真构思1、大家已经明确了这次习作的要求,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请同学们讨论。
2、归纳学生的意见:写什么内容,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怎样把信写好?四、小结、写信教师要关注写作有困难的同学,个别进行辅导,把这封信写出来。
第2课时(习作讲评)教学目标:通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写信。
教学过程:一、评议初稿1、教师:信的内容一般属于个人秘密,但是,作为我们小学生这封写给远方亲友的信,如果个人认为没有什么值得保密的话,就可以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2、请愿意读的同学读自己的信。
3、对主动读给大家的信,评一评,说说哪儿写得好,还有那些地方写得不那么好,应该怎样修改。
4、宣读评议三、五篇即可。
教师把大家的评价意见归纳起来。
二、指导修改1、同学们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信,以及大家的评议,现在请认真修改自己的书信[注意结合老师的评语。
教师教案设计要求及书写规范

教师教案设计要求及书写规范1. 教案设计要求教案是教师为了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而编写的教学计划,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施作用。
为了确保教案的质量和有效性,以下是教案设计的要求:1.1 教学目标明确教案应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教学目标应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能够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1.2 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教案应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 教学过程合理安排教案应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包括引入新课、讲解示范、学习活动、巩固训练和课堂总结等环节。
教学过程应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学法多样灵活运用教案应设计多样化的学法,包括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1.5 教学评价全面客观教案应设计全面客观的教学评价方式,能够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包括笔试、口试、实验报告、作品展示等,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2. 教案书写规范为了保证教案的规范性和可读性,以下是教案书写的规范要求:2.1 标题和页眉教案的标题应明确简洁,能够准确概括教案内容。
页眉应包括教案名称、学校名称、教师姓名和日期等信息。
2.2 教学目标教案的教学目标应清晰明确,使用精准的语言描述。
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能够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3 教学内容教案的教学内容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教学内容应与教学目标相匹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4 教学过程教案的教学过程应合理安排,环环相扣。
教学过程应包括引入新课、讲解示范、学习活动、巩固训练和课堂总结等环节。
教学过程应清晰明了,步骤详细。
2.5 学法和教具教案应明确使用的学法和教具,包括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教学教案编写规范与技巧

教学教案编写规范与技巧教学教案是教师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具有指导、整合、统筹的功能。
它是教师教学的纲领和计划,对于教老师制定教学计划,安排课程进度,教学实施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教案编写的规范和技巧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教学教案编写规范和技巧,旨在帮助广大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一、教学教案编写规范1.制定教学目标教师在编写教案前应该制定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这是教学教案的首要任务。
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被实际测量,并且可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资源教案编写应该结合学科特点和授课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以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的知识体系、特性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等,推断出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丰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力求达到教学效果。
3.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教案必须明确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系统性地组织教学内容,使之符合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实际学情。
对于教材中的大量信息,教师应筛选教学所需的重点知识和难点,适当减少冗余的信息,使学生关注于重点难点,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4.注意板书和教学演示教学板书和教学演示是教学中最直观的展现方式,它们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地把握教学内容。
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该注意教学板书和教学演示的质量,书写工整、内容清晰、演示形象生动、反应逻辑严密等等,尽可能做到视觉效果最佳。
5.切实地考虑教学评价教学教案应该切实地考虑教学评价的问题,既要客观,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也要定量,尽可能做到准确度最大化。
教师应该分别制定评价工具和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6.增强教学环节的联系在编写教学教案时,教师应该把握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增强教学环节的内在逻辑关系。
教师应该注重知识积累、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发现、知识点的扩展和应用,把握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民族小学生本教案的编写规范与要求是什么?

教案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民族小学虽然规模小,但是在教育方面也要注重规范与要求。
本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民族小学生本教案的编写规范与要求。
一、教案编写规范(一)教案体例规范:民族小学教案的体例必须规范一致,必须具备以下基本元素:学习目标、教学过程、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与评价、教学反思等。
(二)语言规范:教案的语言必须简练、明确、准确,避免使用生僻字、难懂的句子;教案的语言必须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教育性和实用性。
(三)教学内容规范:民族小学教案的教学内容必须与小学教育课程标准相对应,注意与教材、教学大纲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
(四)教学方法规范:民族小学教案必须采用系统性、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学生思维,活跃学生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五)评价标准规范:民族小学教案必须结合教材难度和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科学的评价,注重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二、教案编写要求(一)教案编写要清晰、详细:民族小学教案的编写要求必须清晰、详细,具体描述教学的内容和步骤,避免留下教学中的任何漏洞,确保教学效果。
(二)教案应以学生为中心:民族小学教案在编写时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
(三)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民族小学教案的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并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方法选择恰当:民族小学教案的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选择,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获得更好的体验和收获。
(五)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民族小学教案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造力。
总结:民族小学生本教案的编写规范与要求,在确保教学内容准确性和规范性的情况下,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将学生放在教学中心,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得教学能够真正为学生服务,并通过合理评价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教案编写基本规范要求

教案编写基本规范要求
教案编写是教学设计的具体表现,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和指导实行的书
面文本。
编写教案需要遵循以下基本规范要求:
1. 教案的格式规范:教案应使用规范的格式进行编写,包括教案标题、教学内容、教
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评价方式等。
2. 教案的语言简明扼要:教案应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言简意赅,重点突出,避免冗
长和繁琐的描述。
3. 教案的逻辑清晰:教案应按照教学过程的逻辑顺序进行编写,各部分之间应有明确
的前后顺序,步骤之间应有清晰的过渡。
4. 教案的内容完整:教案应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评价方式等,完整地反映教学设计的各个方面。
5. 教案的体现个性:教案应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点,注重注重个性化的教学
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
6. 教案的科学性:教案应科学合理,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资源
的合理利用等因素,确保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
总而言之,教案编写基本规范要求体现了教学设计的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和个性化,旨在指导教师依据教学需求进行系统的、有目的的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
教案的标准格式优秀8篇

教案的标准格式优秀8篇教案的标准书面格式篇一[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目标,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思考,既要符合课程和教材的要求,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目标要切实可行,可操作、可检测。
[教学重点]不仅要有知识内容的重点,还要有学生技能发展的重点。
[教学难点]要着重分析学生在知识构建和方法内化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
[教学方法]不求统一的模式,不求统一的方法,但要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注重激励参与,注重合作学习,注重联系实际,注重鼓励质疑。
倡导教学灵活性、多样性和实效性的统一。
[教学过程]这部分是教案设计的重点,必须写得具体。
完成时可从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或学生接受知识的认知过程来展开,也可综合这两条主线优化设计。
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学习,把以问题作线索来组织教学作为过程设计的重要策略。
教学过程不仅要有知识的内容和呈现的程序,还要有具体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手段。
认真选择能够体现“减负”与增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方法。
要重视组织学生自主式、探究式、互动式的学习活动,以及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评价。
活动的安排要明确。
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练习的。
设计,并安排当堂训练,以便检测目标的达成度。
练习后要及时评价,反馈矫正。
练习的难度要有层次,对难度大的要给出标识。
要以“低起点、多反馈、段段清”的策略,加强基础训练。
课堂教学中要因人而异,加强个别辅导,重点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教学过程后期师生共同进行小结与评价。
教学过程还可结合具体内容适时地组织学生反思和质疑,以进一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布置作业]应控制数量,控制难度;作业的内容要突出教学的重点,作业的题型要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能力,务必使重要的知识点、能力点得到充分地落实。
教案的标准格式篇二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机器人是由头、身躯、四肢及天线组成的。
2、学习机器人的基本建构技能,培养幼儿造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编写规范一、编写依据: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1、目标认定2、自主预习3、展示交流4、点拨升华5、作业反馈二、教案环节1、教学目标、重点、难点2、媒体利用3、自主预习内容设计4、展示交流内容设计5、点拨升华内容设计6、作业反馈设计7、教后反思三、操作要求(一)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高度关注三维目标的设定,但无须一定要按三个维度来陈述。
2、教学目标具体、恰当,面向全体学生。
尤其要可检测,能评价。
不可测、不能评价的目标就是假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要符合课程标准并细化为可实施的具体目标。
3、使用的行为动词要清晰、可把握,不能含糊其词。
4、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接受能力确定学习重点、难点。
(二)媒体使用1、每节课必须使用多媒体2、运用原则: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3、多媒体对学习形式的支撑模式:虚拟仿真、虚拟模仿、信息检索、文本数字化、图片数字化、音视频数字化4、必须说明在哪个学习环节,用了什么内容的课件,解决了什么问题。
(三)自主预习:1、预习内容覆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拓展运用。
1、呈现方式:问题串设计要求: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杜绝试题化。
预习问题明确。
2、友情提示(学法指导),既要有学习内容的指导,又要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具体到让学生阅读哪些内容,多长时间,什么方式合作、交流、展示,注意什么问题,从哪些角度去思考问题等,达到什么标准,谁来检查等,总之让学生清楚的明白怎么做。
4、预习时控设置合理5、注重预习效果监控,反馈及时。
(课上及时记录、总结、分析。
红色笔。
)(四)展示交流1、展示内容: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和预习内容编写展示问题。
可以是预习内容也可以是相同学习目标的变式训练。
2、展示形式:多样,注重变式训练。
积极探索符合学科特点的展示形式。
可教师指定形式,也可小组自主设计。
2、展示对象:结合具体问题特点确定具体的同学展示。
3、展示效果:对学生展示中的优点及问题进行记录总结。
找出共性和特性问题。
(红色笔)4、展示评价。
面向小组,(五)教师点拨1、点拨要点:结合课程标准、学生预习和展示效果确定教师点拨要点。
2、点拨形式:教师点拨注重动态生成,非教师直接给出,注重点拨过程的问题设计。
特别注意教师启发下的学生自我分析生成。
3、教师点拨认真考虑多媒体的利用,帮助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注重教师点拨的示范性。
字词精炼,准确。
(六)作业反馈1、作业设计紧扣教学目标2、作业设计有层次3、作业设计精炼4、作业设计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建构。
(七)教后反思1、教学目标达成反思2、自主预习过程反思3、展示交流过程反思4、点拨升华过程反思5、作业设计及效果反思。
6、媒体利用效果反思。
“自主、合作+网络资源”课堂教学模式——语文新授课教学模式一、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图二、课堂教学模式操作基本程序:(一)情景激趣、导入新课1、时间:约用3分钟。
2、操作:(1)影像资料或图片导入法:信息技术的深入课堂,在这一环节成了教师课堂教学中不可多得的好帮手。
(2)故事导入法:故事本身具有情节,青少年学生比较爱听故事。
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本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对于那些故事性强或有典故可引的作品,教师可以先讲述课文中的一些情节或与作者、作品有关的故事,然后引入本课。
(3)渲染导入法:这是一种运用形象生动,情感激昂的语言开讲,创造适宜的环境气氛,同时放一段音乐,以创设一种情境。
(4)设疑导入法或悬念激趣式:这种技巧运用于新课的导入之中,以悬念作为挑逗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欲望,而一经造成这种欲望,就非要扒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这种导入法,也很适用于通讯报道、报告文学、小说、戏曲等课文。
总的来说,设置的悬念要做到三个字,即“精”、“新”、“奇”,一下击中学生的兴奋点,促使构成学习掌握知识的意图。
具体而言,在内容上要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在手法上可以浓缩全文,也可以从中截取片断;在技巧上必须发人深思,留有无穷余味,能引人入胜。
(5)激发情绪导入法:比如,直接引入配乐朗诵。
对于抒情味极浓的课文,特别是诗歌、散文、杂文,通过朗读,读出作品的情来,也会产生强烈的熏陶感染力量。
“以情动人”,去激发学生的情绪,即用作者的情去熏陶学生的情,使之感受到学习课文是一种美的享受,犹如欣赏一件艺术珍品,从而怀着与作者相同的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6)背景导入法:即把新课和有关的历史背景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感情升华,产生身临其境之效。
(下面7—11应该与上面一致,诸如释义、举例)(7)即兴应变法。
(8)欲扬先抑法。
(9)成语导入法。
(10)点明中心法。
(11)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法,即在总结自学的基础上导入。
3、目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
4、好处:“课堂导入”是新授课的重中之重。
尤其是如果希望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一个好的开头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课堂导入的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课文内容有不同的方法。
但使用多媒体手段的导入是最有效、最生动形象、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5、提示:导入材料要精选,要最贴近文本,影像资料、动画片等应该截取其精华部分,时间不宜过长,而且不能太多,否则会导致喧宾夺主、开篇离题。
(二)自主学习、走近作品1、时间:约用10分钟。
2、操作:(1)确立自学目标,“读、查、听、注”进行个体学习。
①自读课文1~2遍,划出生字、生词和文章中优美的句子,然后查、写、记生字词,摘抄本上积累划出的句子。
②通过网络查看有关的材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③诵读课文,要求读得投入,读出感情。
(播放媒体视频朗读资料)④学生要在文本中做好“圈点批注”。
(2)合作交流、小结反馈。
①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其他同学交流,进一步理解、分析,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达对文本的理解。
②学习了这一篇文章之后,有什么感想。
学习了这一篇文章之后,你认为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学习目标是什么,你展示哪些内容,用什么形式来展示?③检测,可让组长检查一部分中下学生的预习成果,其他学生上台板书自己的预习成果,检查形式多样,如:说、查、看、改、写等。
3、目的:(1)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文章的好习惯和学习能力。
(2)让学生掌握学习一篇新文章的基本程序、学习方法。
(3)最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欣赏态度、怀疑精神和创新意识。
4、好处:(1)自主学习最能够锻炼学生,最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自主学习最能够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自主学习最能够把握学生解读此文本的认知、体验程度,从而让我们明确下一步该“教什么”,不该“教什么”。
5、提示:“自主学习、个性探求”绝非是盲目的读读、看看,而是有目标任务、有学法指导的学习,否则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三)总结归纳、确立主题探究目标1、时间:约用2分钟。
2、操作:(1)反馈归纳自学结果。
(2)明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3)根据自学反馈组织学生定出主题探究目标。
3、目的:(1)为具体品味、走进作品、探究作品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世界而导航。
(2)实现“三维一体”目标的达成。
4、好处:阅读一篇文章的最终目的是探究文章的主题,而不同的文章所表达的主题不尽相同。
所以,确立主题探究的目的是语文新授课成功的关键。
而教会了学生如何确立主题探究目的的方法更为关键。
5、提示:(1)目标应当具体、小化,便于学生实施。
(2)这里的目标是在学生自学后的学习目标,和预习目标应当有梯度。
(3)主题探究目标也就是学生要完成的最终任务。
要注意学法的渗透:教给学生定学习目标的方法,比直接给学生学习目标好一些。
(四)合作探究、点拨提升1、时间:约用15分钟。
2、操作:(1)具体品味,走进作品。
①组内成员围绕学习目标交流探讨,合作学习。
②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学习,互相请教。
③学生展示探究学习成果,教师作适当点评(重在引导启发、提升)。
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或展示动画课件,通过情景画面感染学生,变抽象为形象可感;或搜集、剪取网络材料,推荐给学生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专家对文本的解读意见,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或利用网络资源阅读相关美文。
(2)总结归纳,走出作品。
①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掌握了哪些知识?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②我喜欢文章中的哪个人物或哪段描写等,为什么?③我联想到什么人、什么事或哪篇文章和诗词等?④谈自己今后的打算等。
⑤针对某一话题进行写作训练,不必要求太高,只要言之成理,教师要及时评价,以鼓励为主。
(字数要求不宜过多,50字左右即可。
)3、目的:①培养学生自立、合作的学习方式。
学会主动分析、整合获取知识,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能够和同伴交流探究结果,倾听同学对主题的个性理解,拓宽个人思维。
②互助合作,共同解决疑难问题,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会合作。
③培养学生努力探究的习惯,让探究文本主旨成为一种乐趣。
④让学生学会欣赏,用欣赏的态度对待生活,形成积极的人生观。
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创造能力。
探究的结果又要走出文本,有所创新,有了解读文本的真正技能。
4、好处:合作、探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学习的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在激烈的讨论中使学生的学习兴奋度高涨。
再加上情景动画、网络资料的有效介入,使这堂语文课更加生动有趣。
注意点:(1)教师要彻底转变观念,放开手脚,真正让学生合作探究,少一份顾虑,多一份信任。
(2)扮演好教师角色——统领全局,运筹帷幄;参与探究,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鼓励,学会指导。
(五)有效测评、当堂反馈1、时间:约用10分钟。
2、操作:(1)将课前准备好的当堂反馈作业分发给学生。
(2)学生独立快速完成。
(3)小组合作交流。
(4)多媒体平台展评、反馈作业。
3、目的:巩固所学知识;落实重难点;提升学习语文的技能。
4、好处:查漏补缺,反馈及时,最有利于做到堂堂清,学习不留后患。
5、提示:检测题的设置一定要体现学习目标,并且题目要典型,符合中考题型。
“三环五步”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语文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图课堂教学模式操作基本程序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时间:3分钟操作:1、可以运用讲故事、提问题、玩游戏、小测试、看录像等方式导入复习课,以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自我复习的意识。
2、帮助学生建立自我复习目标。
一是要系统化,因为语文课本以文章为主要内容,文章之间、单元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点散见于各册课本,需要分类集中。
所以教师要以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对语文复习目标进行系统化、结构化处理。
二是要具体化,对每一节课、每一个单元的复习目标要表述得十分具体而又便于操作,不但要适合教师的教学操作,而且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