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陈敏恒第三版上册答案.doc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上册课后习题答案陈敏恒版.doc

化工原理上册课后习题答案陈敏恒版.doc

化工原理习题及解答(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组编)2004年6月流体力学与传热第一章 流体流动1.1 解: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Mn 为Mn=M 2co y 2co + M 2o y 2o + M 2N y 2N + M O H 2y O H 2=44×0.085+32×0.075+28×0.76+18×0.08=28.86kg/kmol该混合气体在500℃,1atm 时的密度为ρ=po T p To Mm **4.22**=4.2286.28×273273=0.455kg/m ³ 1.2 解:设备上真空表的绝对压强为绝对压强=大气压―真空度=740―100=640mmHg=640×760100133.15⨯=8.53×104N/m²设备内的表压强为 表压强=―真空度=―100mmHg =―(100×760100133.15⨯)=―1.33×104N/m² 或表压强=―(100×1.33×102)=―1.33×104N/m²1.3 解:设通过孔盖中心的0—0水平面上液体的静压强为p ,则p 便是罐内液体作用于孔盖上的平均压强。

根据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知p=p a +ρg h作用在孔盖外侧的是大气压强p a ,故孔盖内外两侧所受压强差为Δp =p ―p a = p a +ρgh ―=a p ρghΔp=960×9.81(9.6―0.8)=8.29×104N/m²作用在孔盖上的静压力为 =p Δp ×24d π=8.29×104241076.376.04⨯=⨯⨯πN每个螺钉能承受的力为N 321004.6014.04807.9400⨯=⨯⨯⨯π螺钉的个数=3.76×10341004.6⨯=6.23个1.4 解:U 管压差计连接管中是气体。

化工原理第三版陈敏恒课后习题答案全解清晰、可打印版

化工原理第三版陈敏恒课后习题答案全解清晰、可打印版

解题思路:1. 已知:p a =101.3kPa, ρ=1000kg/m 3, ρi =13600kg/m 3, R=120mm, H=1.2m 。

求:P A (绝)(Pa ),P A (表)(Pa )解题思路:以1-2-3为等压面,列静力学方程:P A =P 1+ρg (H-R) P 1=P 2=P 3 P 3=Pa+ρi Rg∴ P A = Pa+ρi Rg+ρ(H-R)g P A (表)= P A (绝)- p a2. 已知:R=130mm, h=20cm, D=2m, ρ=980kg/m 3, ρi =13600kg/m 3。

管道中空气缓慢流动。

求:贮槽内液体的储存量W 。

解题思路:(1) 管道内空气缓慢鼓泡u=0,可用静力学原理求解。

(2) 空气的ρ很小,忽略空气柱的影响。

H ρg =R ρi gW=41πD 2·(H+h)ρ3. 已知:T=20℃(苯),ρ=880kg/m 3, H=9m, d=500mm,h=600mm 。

求:(1) 人孔盖受力F (N ) (2) 槽底压强P (Pa )解题思路:(1) 由于人孔盖对中心水平线有对称性,且静压强随深度作线性变化,所以可以孔盖中心处的压强对全面积求积得F 。

F=P ·A=ρg(H-h)·41πd 2(2) P=ρg H4. 已知:H S =500mm ,ρ油=780 kg/m 3, ρ水=1000 kg/m 3 求:H (m )。

解题思路:假定:由于液体流动速度缓慢,可作静力学处理,H S ρ油g=H ρgρρ⋅=∴油S H H5. 已知:ρi =13600kg/m 3, ρ=1000 kg/m 3, h 1=1.2m ,h 2=0.3m ,h 3=1.3m ,h 4=0.25m 。

求: ΔP AB (Pa)解题思路:P A -P C =(h 1-h 2)(ρi –ρ)g P C -P B =(h 3-h 4)(ρi –ρ)g∴ P A -P B =(h 1-h 2+h 3-h 4) (ρi –ρ)g 又Z A =Z B∴ΔP AB =ΔP AB6. 已知:D=9m ,m=10t求: P,Δh 。

化工原理第三版陈敏恒课后习题答案全解(清晰、可打印版)

化工原理第三版陈敏恒课后习题答案全解(清晰、可打印版)

P1
u 2 P u 2 P u 2 A1 + 1 = 2+ 2 = 2+ 1 ρ 2 ρ 2 ρ 2 A 2
P1 − P2
2

ρ
u2 = 1 2
A 2 1 A − 1 2
2(P1 − P2 ) 2 ρ ( A1 − A2 2)
d2 D2
解题思路:作 1-1 等压面,由静力学方程得
Pa + hρ1g = PB + ∆hρ1g + hρ 2 g (1)
∵ ∆h ⋅
π
4
D2 = h ⋅
π
4
d2
∴ ∆h = h ⋅
d2 代入(1)式 D2 d2 ρ1g + hρ 2 g D2
得Pa + hρ1g = PB + h ⋅
10.已知:dp=ρ(Xdx+Ydy+Zdz), P h=0=Pa, T=const, 大气为理想气体。 求:大气压与海拔高度 h 之间的关系。 解:大气层仅考虑重力,所以 X=0,Y=0,Z=-g,dz=dh ∴dp=-ρgdh pM 又理想气体 ρ = RT 其中 M 为气体平均分子量,R 为气体通用常数。
解题思路:(1) 管道内空气缓慢鼓泡 u=0,可用静力学原理求解。 (2) 空气的ρ很小,忽略空气柱的影响。 Hρg =Rρi g 1 W= πD2・(H+h)ρ 4 3. 已知:T=20℃(苯) ,ρ=880kg/m3, H=9m, d=500mm,h=600mm。 求:(1) 人孔盖受力 F(N) (2) 槽底压强 P(Pa) 解题思路:(1) 由于人孔盖对中心水平线有对称性,且静压强随深度作线性变 化, 所以可以孔盖中心处的压强对全面积求积得 F。

化工原理 第三版陈敏恒 课后答案

化工原理 第三版陈敏恒    课后答案

乙醚 0.977 0.926 0.877 0.803 0.715 0.613 0.477
(1) 由
MS F F 30 1 = = = = 得图中M点 FS M F + S 30 + 60 3
用内插法过 M 点作一条平衡联结线, 得平衡时 R、E 相由图中读得各组组成
x A = 0.06 RM = 5.95cm 根据杠杆定律 E = M RM RE y A = 0.046 且量得 RE = 8.35cm
125
作图得斜率 B=0.02373 截距 A=2.284×10-4 g/mg
则 xm = 1 A&# x m M
104c , (x—kg 丙酮/kg 活性炭, 1 + 417c c—kg 丙酮/m3 气) ρ=1.2kg/m3,c2=0,c1=0.01kg 丙酮/m3, ρB=600kg/m3,KfaB=10 l/s,qv=30m3/h
S +F = R+ E 由物料衡算式 Fx f = Rx A + Ey A S = Rx + Ey S S 联立解出 R, E (2) S=E+R-F 4.已知:丙酮(A)—氯仿(B)—水(S)系统,t=25℃,两级错流,xf=0.4,
S S' = = 1:1 F R1
求:xA2 解题思路:
0.0095 dc =∫ CB c − c 0.0005 e CS
得 c − ce = c −
dc 20c c− 104 − 8340c
20c 104 − 8340c
N of = ∫
126
u=
qv π 2 D 4
u K f aB
H of =
L0 = H of ⋅ N of τB = ( x 1 − x 2 )ρ B ( L − 0.5 L0 ) ( c 1 − c 2 )u

化工原理第三版上册陈敏恒答案

化工原理第三版上册陈敏恒答案

化工原理第三版上册陈敏恒答案【篇一:化工原理答案第三版思考题陈敏恒】问题1. 什么是连续性假定? 质点的含义是什么? 有什么条件?答1.假定流体是由大量质点组成的、彼此间没有间隙、完全充满所占空间的连续介质。

质点是含有大量分子的流体微团,其尺寸远小于设备尺寸,但比起分子自由程却要大得多。

问题2. 描述流体运动的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有什么不同点?答2.前者描述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状态;后者描述空间任意定点的状态。

问题3. 粘性的物理本质是什么? 为什么温度上升, 气体粘度上升, 而液体粘度下降? 答3.分子间的引力和分子的热运动。

通常气体的粘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以分子的热运动为主;温度上升,热运动加剧,粘度上升。

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增加而减小,因为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小,以分子间的引力为主,温度上升,分子间的引力下降,粘度下降。

问题4. 静压强有什么特性?答4.静压强的特性:①静止流体中任意界面上只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垂直于作用面的压力;②作用于任意点所有不同方位的静压强在数值上相等;③压强各向传递。

(1)试画出容器内部受力示意图(用箭头的长短和方向表示受力大小和方向);(2)试估计容器底部内侧、外侧所受的压力分别为多少?哪一侧的压力大?为什么?答5.1)图略,受力箭头垂直于壁面、上小下大。

外部压强p=f/a=10/0.008=1.25kpa内部压强4.91kpa。

题5附图题6附图因为容器内壁给了流体向下的力,使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压强。

问题6. 图示两密闭容器内盛有同种液体,各接一u形压差计,读数分别为r1、r2,两压差计间用一橡皮管相连接,现将容器a连同u 形压差计一起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试问读数r1与r2有何变化?(说明理由)答6.容器a的液体势能下降,使它与容器b的液体势能差减小,从而r2减小。

r1不变,因为该u形管两边同时降低,势能差不变。

问题7. 为什么高烟囱比低烟囱拔烟效果好?答8.前者指速度分布大小均匀;后者指速度方向平行、无迁移加速度。

化工原理(陈敏恒第)课后思考题答案Word版

化工原理(陈敏恒第)课后思考题答案Word版

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填空题 1. 254.64。

2. 29.12。

3. 5.6:15.59。

4.高阻,H=3*(35-200qv2),H=35-200*qv2/4。

5. 2,0.56.22.7.液体样特性,不均匀性,恒定的压降。

8.热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传热面的热量。

9.液量下限。

10.小于,液膜。

11.临界含水量。

二.选择题1.C2.B3.A4.A5.D6.B7.D8.A9.D10.C三.简答题1.略2.略3.略四.见化工原理考研教案60页五.略六.0.95,0.285,8.55,2.58。

七.0.9515 0.0206.,y=1.25x-0.0052,1.11,0.04416。

2007年化工原理真题答案填空题略, 1.22 , RE容积损失,水力损失,机械损失减小,增大,升高,降低,增大离心分离因数,分离效率,压降等式两边因次相等,以无因次数群代替变量使实验关联工作简化可靠阻力损失大,促进传热传质旁路调节,改变转速n,改变活塞行程叶滤机,板框压滤机,回转真空过滤机,厢式压滤机1:4,1:1膜状冷凝,滴状冷凝表示塔的稳定操作范围,判断塔增加生产能力的潜力,减少负荷运行的可能性或者检验设计是否合理,并考核正常操作下气液量的范围,了解塔的操作弹性,判断有无增产能力,减负荷能否正常运行。

增大,不变,减小,变大,变大。

温度易于调节,饱和蒸汽压低.加热不易挥发,毒性小.使用安全,价格低廉等。

塔顶重组分浓度增大,适当提高加热蒸汽的压力。

升高,不变,降低,不变。

问答题五项标准:1.通过能力,2.塔板效率,3.塔板压降,4.操作弹性,5.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见考研教案177页略09答案填空题气液两膜层的分子扩散过程。

平均含水量,自由含水量,不会变化,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逐渐下降。

液相传向气相,液相传向气相,气相传向液相,液相传向气相。

无产品,操作线与对角线重合理论塔板数最少,设备开工调试实验研究。

化工原理上册课后习题答案陈敏恒版

化工原理上册课后习题答案陈敏恒版

化工原理上册课后习题答案流体力学与传热第一章 流体流动1.1 解: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Mn 为Mn=M 2co y 2co + M 2o y 2o + M 2N y 2N + M O H 2y O H 2 =44×0.085+32×0.075+28×0.76+18×0.08 =28.86kg/kmol该混合气体在500℃,1atm 时的密度为 ρ=po T p To Mm **4.22**=4.2286.28×273273=0.455kg/m ³1.2 解:设备上真空表的绝对压强为 绝对压强=大气压―真空度 =740―100=640mmHg=640×760100133.15⨯=8.53×104N/m²设备内的表压强为表压强=―真空度=―100mmHg=―(100×760100133.15⨯)=―1.33×104N/m²或表压强=―(100×1.33×102)=―1.33×104N/m²1.3 解:设通过孔盖中心的0—0水平面上液体的静压强为p ,则p 便是罐内液体作用于孔盖上的平均压强。

根据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知 p=p a +ρg h作用在孔盖外侧的是大气压强p a ,故孔盖内外两侧所受压强差为Δp =p ―p a = p a +ρgh ―=a p ρghΔp=960×9.81(9.6―0.8)=8.29×104N/m²作用在孔盖上的静压力为=pΔp ×24d π=8.29×104241076.376.04⨯=⨯⨯πN每个螺钉能承受的力为N 321004.6014.04807.9400⨯=⨯⨯⨯π螺钉的个数=3.76×10341004.6⨯=6.23个1.4解:U 管压差计连接管中是气体。

化工原理上册课后习题答案陈敏恒版.doc

化工原理上册课后习题答案陈敏恒版.doc

化工原理习题及解答(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组编)2004年6月流体力学与传热第一章 流体流动1.1 解: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Mn 为Mn=M 2co y 2co + M 2o y 2o + M 2N y 2N + M O H 2y O H 2=44×0.085+32×0.075+28×0.76+18×0.08=28.86kg/kmol该混合气体在500℃,1atm 时的密度为ρ=po T p To Mm **4.22**=4.2286.28×273273=0.455kg/m ³ 1.2 解:设备上真空表的绝对压强为绝对压强=大气压―真空度=740―100=640mmHg=640×760100133.15⨯=8.53×104N/m²设备内的表压强为 表压强=―真空度=―100mmHg =―(100×760100133.15⨯)=―1.33×104N/m² 或表压强=―(100×1.33×102)=―1.33×104N/m²1.3 解:设通过孔盖中心的0—0水平面上液体的静压强为p ,则p 便是罐内液体作用于孔盖上的平均压强。

根据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知p=p a +ρg h作用在孔盖外侧的是大气压强p a ,故孔盖内外两侧所受压强差为Δp =p ―p a = p a +ρgh ―=a p ρghΔp=960×9.81(9.6―0.8)=8.29×104N/m²作用在孔盖上的静压力为 =p Δp ×24d π=8.29×104241076.376.04⨯=⨯⨯πN每个螺钉能承受的力为N 321004.6014.04807.9400⨯=⨯⨯⨯π螺钉的个数=3.76×10341004.6⨯=6.23个1.4 解:U 管压差计连接管中是气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陈敏恒第三版上册答案【篇一:化工原理答案第三版思考题陈敏恒】lass=txt> 传质是体系中由于物质浓度不均匀而发生的质量转移过程。

3.在传质理论中有代表性的三个模型分别为双膜理论、溶质渗透理论、表面更新理论。

5. 根据双膜理论两相间的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相界面两侧的液膜和气膜中,增加气液两相主体的湍流程度,传质速率将增大。

8、操作中精馏塔,保持f,q,xf,d 不变,(1)若采用回流比r 小于最小回流比rmin ,则xd 减小,xw 增大(2)若r 增大,则xd 增大, xw 减小,l/v 增大。

9、连续精馏塔操作时,增大塔釜蒸汽用量,而回流量及进料状态f,xf,q 不变,则l/v 变小,xd 变小,xw 变小。

10、精馏塔设计时采用的参数f,q,xf,d,xd,r 均为定值,若降低塔顶回流液的温度,则塔内实际下降液体量增大,塔内实际上升蒸汽量增大,精馏段液汽比增大,所需理论板数减小。

11、某精馏塔的设计任务:原料为f,xf ,要求塔顶为xd ,塔底为xw ,设计时若已定的塔釜上升蒸汽量v’不变,加料热状况由原来的饱和蒸汽改为饱和液体加料,则所需理论板数nt 增加,精馏段上升蒸汽量v 减少,精馏段下降液体量l 减少,提馏段下降液体量l ’不变。

(增加、不变、减少)12、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f,q ,xd,xw,v ’不,变,增大xf, ,则:d变大,r 变小,l/v 变小(变大、变小、不变、不确定)1.何种情况下一般选择萃取分离而不选用蒸馏分离?萃取原理: 原理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溶解度大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溶解度大的)把溶质从另一种溶剂(溶解度小的)中提取出来,从另一种溶剂(溶解度小的)中提取出来,再用分液将它们分离开来。

分液将它们分离开来再用分液将它们分离开来。

萃取适用于微溶的物质跟溶剂分离,蒸馏原理:利用互溶的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利用互溶的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给液体混合物加热,使其中的某一组分变成蒸气再给液体混合物加热,冷凝成液体,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冷凝成液体,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蒸馏一般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也可用于除去水中或其他液体中的难挥发或物。

2.蒸馏和蒸发有什么区别?蒸馏:指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的差异而将组分分离的传质过程。

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即:前者分离液体混合物,后者则没这方面要求。

蒸馏与蒸发的原理相同,都是使液体加热挥发二者的目的不同,操作也有不同之处蒸馏是用于分离沸点差异显著的两种液体组成的混合物或提取溶液中的溶剂,蒸发是用于提取溶液中的溶质第八章气体吸收问题 1. 吸收的目的和基本依据是什么? 吸收的主要操作费用花费在哪?答1.吸收的目的是分离气体混合物。

基本依据是气体混合物中各组份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操作费用主要花费在溶剂再生,溶剂损失。

问题2. 选择吸收溶剂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什么是溶剂的选择性?答2.溶解度大,选择性高,再生方便,蒸汽压低损失小。

溶剂对溶质溶解度大,对其他组份溶解度小。

问题3. e, m, h 三者各自与温度、总压有何关系?答3.m=e/p=hcm/p ,m、e、h 均随温度上升而增大,e、h 基本上与总压无关,m 反比于总压。

问题4. 工业吸收过程气液接触的方式有哪两种?答4.级式接触和微分接触。

问题 5. 扩散流ja , 净物流n, 主体流动nm , 传递速率na 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5.n=nm+ja+jb, na=ja+nmca/cm 。

ja 、jb 浓度梯度引起;nm 微压力差引起;na 溶质传递,考察所需。

问题6. 漂流因子有什么含义? 等分子反向扩散时有无漂流因子? 为什么?答6.p/pbm 表示了主体流动对传质的贡献。

无漂流因子。

因为没有主体流动。

问题7. 气体分子扩散系数与温度、压力有何关系? 液体分子扩散系数与温度、粘度有何关系?问题8. 修伍德数、施密特数的物理含义是什么?答8.sh=kd/d 表征对流传质速率与扩散传质速率之比。

中,有效与表面更有何主?0.5答 9.表面更到质的性,从 k ∝d 推进 到k ∝ d 。

1程中,侯气相阻力控制 ? 侯液相阻力 控制? 10.m k y ,气相阻力控制; m k y ,液相阻力控制。

11.度气体吸收有哪些特点 ? 数学描什么物 料的衡算式 ?答1.① g 常量,②程质系数沿。

12. 吸收塔算中,将 n o g 与 h o g 分开,有点 ? 答12.分难备效能高分开,便于分析。

13. 建立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 答 13.塔段的物料衡算。

14. 什么是返混 ? 答 14.返混是少量流体自身由下游返回至上 题15.最小液气比?操算中有? 答15.完成指定分所需的液气比。

无。

18. h o g 的物是什么 ? 常用 h 为多少 ? 答18.气元高度塔化单元内的平均 力。

0.15 ~1.5 m 题19. 塔条件有哪三个要素 ? 操三要素,对果有何影响 ? 答 19. t 、x2 、l 。

t ↓,x2↓,l ↑均有利于吸收。

20. 程的数学描程的数学描述有系与 ? 答 2程数学描作m 的程的情况。

21.度气体吸收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 答 21.① g 、l 化,②非等温质分22. 化学吸收与物理吸收是什么 ? 化学吸收有何特 点? 答 22是否与生化。

择高的吸收速率,降低度 ye 。

第九章 精馏 1.的目的是什么?操作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 答 1.分离液体混合物2.的主要? 答 2和3.份汽液两相平衡自答3.自由度为f=2(p 一定,t~x 或y;t 一定,p~x 或y);p 一定后,f=1 。

问题 4. 何谓泡点、露点? 对于一定的组成和压力, 两者大小关系如何?答4.泡点指液相混合物加热至出现第一个汽泡时的温度。

露点指气相混合物冷却至出现第一个液滴时的温度。

对于一定的组成和压力,露点大于或等于泡点。

问题5. 非理想物系何时出现最低恒沸点, 何时出现最高恒沸点? 答5.强正偏差出现最低恒沸点;强负偏差出现最高恒沸点。

答8.因为此时y=x ,没有实现相对分离。

问题9. 平衡蒸馏与简单蒸馏有何不同?答9.平衡蒸馏是连续操作且一级平衡;简单蒸馏是间歇操作且瞬时一级平衡。

问题10. 为什么说回流液的逐板下降和蒸汽逐板上升是实现精馏的必要条件?答10.唯其如此,才能实现汽液两相充分接触、传质,实现高纯度分离,否则,仅为一级平衡。

问题11. 什么是理论板? 默弗里板效率有什么含义?答11.离开该板的汽液两相达到相平衡的理想化塔板。

经过一块塔板之后的实际增浓与理想增浓之比。

问题12. 恒摩尔流假设指什么? 其成立的主要条件是什么?答12.在没有加料、出料的情况下,塔段内的汽相或液相摩尔流量各自不变。

组分摩尔汽化热相近,热损失不计,显热差不计。

问题13. q 值的含义是什么? 根据q 的取值范围, 有哪几种加料热状态?答13.一摩尔加料加热至饱和汽体所需热量与摩尔汽化潜热之比。

它表明加料热状态。

五种:过热蒸汽,饱和蒸汽,汽液混和物,饱和液体,冷液。

问题14. 建立操作线的依据是什么? 操作线为直线的条件是什么? 答14.塔段物料衡算。

液汽比为常数(恒摩尔流)。

问题16. 何谓最小回流比? 挟点恒浓区的特征是什么?答16.达到指定分离要求所需理论板数为无穷多时的回流比,是设计型计算特有的问题。

气液两相浓度在恒浓区几乎不变。

问题17. 最适宜回流比的选取须考虑哪些因素? 答17.设备费、操作费之和最小。

问题18. 精馏过程能否在填料塔内进行? 答18.能。

问题19. 何谓灵敏板? 答19.塔板温度对外界干扰反映最灵敏的塔板。

问题20. 间歇精馏与连续精馏相比有何特点? 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20.操作灵活。

适用于小批量物料分离。

问题21. 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的主要异同点是什么?答21.相同点:都加入第三组份改变相对挥发度;区别:①前者生成新的最低恒沸物,加入组分塔从塔顶出;后者不形成新恒沸物,加入组分从塔底出。

②操作方式前者可间隙,较方便。

③前者消耗热量在汽化潜热,后者在显热,消耗热量较少。

第十章气液传质设备问题1. 板式塔的设计意图是什么? 对传质过程最有利的理想流动条件是什么?答1.①气液两相在塔板上充分接触,②总体上气液逆流,提供最大推动力。

总体两相逆流,每块板上均匀错流。

问题2. 鼓泡、泡沫、喷射这三种气液接触状态各有什么特点?答2.鼓泡状态:气量低,气泡数量少,液层清晰。

泡沫状态:气量较大,液体大部分以液膜形式存在于气泡之间,但仍为连续相。

喷射状态:气量很大,液体以液滴形式存在,气相为连续相。

问题4. 板式塔内有哪些主要的非理想流动?答4.液沫夹带、气泡夹带、气体的不均匀流动、液体的不均匀流动。

问题5. 夹带液泛与溢流液泛有何区别?答5.是由过量液沫夹带引起还是由溢流管降液困难造成的。

问题 6. 板式塔的不正常操作现象有哪几种?答6.夹带液泛、溢流液泛、漏液。

问题7. 为什么有时实际塔板的默弗里板效率会大于1? 答7.因为实际塔板上液体并不是完全混和(返混)的,而理论板以板上液体完全混和(返混)为假定。

问题8. 湿板效率与默弗里板效率的实际意义有何不同?答8.湿板效率与默弗里板效率的差别在于前者考虑了液沫夹带对板效的影响,可用表观操作线进行问题的图解求算,而后者没有。

问题9. 为什么既使塔内各板效率相等, 全塔效率在数值上也不等于板效率?答9.因两者定义基准不同。

1荷受哪几个束 ?性 ? 答 10量带;②漏液;③溢流液泛;④液量下限 (ho w ≥ 6mm) ; ⑤液量上限 (ht af /lmax ≦3~5 s ) 。

上、下操作极 限的气体流量之比。

1价准有哪些 ? 答 1.能力;②板效率;降;④性构简 单成本低。

15.等板高度 h e t p ? 答 15.分离效果相当板的 高题16. 填料塔、板式塔各适用于合 ? 答 16.填料塔操小理不易聚合物料,不易中间 小,造价便理易起泡敏性 物料,真空操作。

板式适合于要求操大,易聚合或 含浮计要准合。

第十一章 液液萃取 1. 萃取的目的是什么 ? 原理是什么 ? 答 1.分离液液混合物分溶解度的不同。

2.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 答 2.①与物料中份不完全互溶份择性的 溶解度。

3. 程与程的主有哪些 ? 答 3.①萃取分往往部分互溶,,使过 ;4. 什么情择萃取分离分离 ?5. 什界混溶点 ? 是否在溶解的最高点 ? 答 5.相平衡的两相成应的点。

不一 定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