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上册(陈敏恒)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第四版陈敏恒答案

化工原理第四版陈敏恒答案

化工原理陈敏恒第三版上册答案【篇一:化工原理答案第三版思考题陈敏恒】lass=txt>传质是体系中由于物质浓度不均匀而发生的质量转移过程。

3.在传质理论中有代表性的三个模型分别为双膜理论、溶质渗透理论、表面更新理论。

5. 根据双膜理论两相间的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相界面两侧的液膜和气膜中,增加气液两相主体的湍流程度,传质速率将增大。

8、操作中精馏塔,保持f,q,xf,d不变,(1)若采用回流比r小于最小回流比rmin,则xd减小,xw增大(2)若r增大,则xd增大, xw减小 ,l/v增大。

9、连续精馏塔操作时,增大塔釜蒸汽用量,而回流量及进料状态f,xf,q不变,则l/v变小,xd变小,xw变小。

10、精馏塔设计时采用的参数f,q,xf,d,xd,r均为定值,若降低塔顶回流液的温度,则塔内实际下降液体量增大,塔内实际上升蒸汽量增大,精馏段液汽比增大,所需理论板数减小。

11、某精馏塔的设计任务:原料为f,xf,要求塔顶为xd,塔底为xw,设计时若已定的塔釜上升蒸汽量v’不变,加料热状况由原来的饱和蒸汽改为饱和液体加料,则所需理论板数nt 增加,精馏段上升蒸汽量v 减少,精馏段下降液体量l 减少,提馏段下降液体量l’ 不变。

(增加、不变、减少)不变,增大xf,,则:d 12、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f,q,xd,xw,v’,变大,r变小,l/v变小(变大、变小、不变、不确定)1.何种情况下一般选择萃取分离而不选用蒸馏分离?萃取原理: 原理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溶解度大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溶解度大的)把溶质从另一种溶剂(溶解度小的)中提取出来,从另一种溶剂(溶解度小的)中提取出来,再用分液将它们分离开来。

分液将它们分离开来再用分液将它们分离开来。

萃取适用于微溶的物质跟溶剂分离,蒸馏原理:利用互溶的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利用互溶的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给液体混合物加热,使其中的某一组分变成蒸气再给液体混合物加热,冷凝成液体,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化工原理上册课后习题答案陈敏恒版.doc

化工原理上册课后习题答案陈敏恒版.doc

化工原理习题及解答(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组编)2004年6月流体力学与传热第一章 流体流动1.1 解: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Mn 为Mn=M 2co y 2co + M 2o y 2o + M 2N y 2N + M O H 2y O H 2=44×0.085+32×0.075+28×0.76+18×0.08=28.86kg/kmol该混合气体在500℃,1atm 时的密度为ρ=po T p To Mm **4.22**=4.2286.28×273273=0.455kg/m ³ 1.2 解:设备上真空表的绝对压强为绝对压强=大气压―真空度=740―100=640mmHg=640×760100133.15⨯=8.53×104N/m²设备内的表压强为 表压强=―真空度=―100mmHg =―(100×760100133.15⨯)=―1.33×104N/m² 或表压强=―(100×1.33×102)=―1.33×104N/m²1.3 解:设通过孔盖中心的0—0水平面上液体的静压强为p ,则p 便是罐内液体作用于孔盖上的平均压强。

根据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知p=p a +ρg h作用在孔盖外侧的是大气压强p a ,故孔盖内外两侧所受压强差为Δp =p ―p a = p a +ρgh ―=a p ρghΔp=960×9.81(9.6―0.8)=8.29×104N/m²作用在孔盖上的静压力为 =p Δp ×24d π=8.29×104241076.376.04⨯=⨯⨯πN每个螺钉能承受的力为N 321004.6014.04807.9400⨯=⨯⨯⨯π螺钉的个数=3.76×10341004.6⨯=6.23个1.4 解:U 管压差计连接管中是气体。

(NEW)陈敏恒《化工原理》(第4版)(上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NEW)陈敏恒《化工原理》(第4版)(上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目 录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绪 论第1章 流体流动第2章 流体输送机械第3章 液体的搅拌第4章 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第5章 颗粒的沉降和流态化第6章 传 热第7章 蒸 发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绪 论第1章 流体流动第2章 流体输送机械第3章 液体的搅拌第4章 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第5章 颗粒的沉降和流态化第6章 传 热第7章 蒸 发第三部分 章节题库绪 论第1章 流体流动第2章 流体输送机械第3章 液体的搅拌第4章 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第5章 颗粒的沉降和流态化第6章 传 热第7章 蒸 发第四部分 模拟试题陈敏恒《化工原理》(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说明:本部分从指定陈敏恒主编的《化工原理》(第4版)为考研参考书目的名校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所选考研真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对一些重难点部分进行详细阐释,以使学员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知识点。

为方便题库上线和读者阅读,本题库分为上下册。

绪 论一、简答题什么是化工原理中的三传?试论述三传的可比拟性。

[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化工原理的三传:质量传递、热量传递、动量传递。

三传的类比:(1)传递本质类比①动量传递是由于流体层之间速度不等,动量将从速度大处向速度小处传递。

②热量传递是流体内部因温度不同,有热量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③质量传递是因物质在流体内存在浓度差,物质将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传递。

(2)基础定律数学模型类比①动量传递的牛顿粘性定律。

②热量传递的傅立叶定律。

③质量传递的费克扩散定律。

(3)物性系数类比①粘度系数。

②导热系数。

③分子扩散系数。

第1章 流体流动一、选择题1.计算管路系统突然扩大的局部阻力时,速度值应取( ),计算突然缩小的局部阻力时,速度值应取( )。

[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研]A .小管的流速B .大管的流速C .上游管道的流速D .大管与小管的流速平均值2.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

陈敏恒《化工原理》(第3版)(上册)配套题库【章节题库(7-9章)】(圣才出品)

陈敏恒《化工原理》(第3版)(上册)配套题库【章节题库(7-9章)】(圣才出品)

陈敏恒《化工原理》(第3版)(上册)配套题库【章节题库(7-9章)】(圣才出品)第7章蒸发一、选择题1.真空蒸发时,冷凝操作压强最低极限取决于()。

A.冷凝水的温度B.真空泵的能力C.当地大气压力D.蒸发器的蒸发水量【答案】A2.在蒸发操作中,平流加料流程主要适用于()的场合。

A.粘度随温度和浓度变化较大的场合;B.粘度不大的溶液;C.蒸发过程中容易析出结晶的场合。

【答案】C3.为了提高蒸发器的生产强度,主要应设法()。

A.采用多效蒸发B.采用额外蒸汽引出C.加大蒸发器的有效温度差D.增加传热面积【答案】C二、填空题1.采用多效蒸发流程所得到的蒸汽经济性的提高是以______为代价的。

【答案】降低生产能力2.在双效蒸发系统中,将1000kg/h,质量分率为10%的稀溶液浓缩到50%,其理论蒸汽用量约为______kg/h,若第一效的蒸发水量为400kg/h,溶液离开第一效蒸发器的浓度为______。

【答案】800;16.67%3.有一台单效蒸发器,原来的加热介质为压力为0.5MPa的饱和蒸汽,沸点加料,若改用压力为0.4MPa的饱和蒸汽加热,其生产强度将______,原因是______;单位蒸汽消耗量将______,原因是______。

【答案】下降;传热温差减小;基本不变;两种压力蒸汽的冷凝潜热基本相同4.蒸发过程中沸点升高的主要原因有______;多效蒸发的典型流程有______。

【答案】溶液沸点较纯溶剂沸点高、液柱静压头导致沸点升高、二次蒸汽流动阻力损失等;并流加料、逆流加料、平流加料和错流加料等5.单效蒸发器将F=2000kg/h,W0=10%(质量分数)的原料液浓缩到35%(质量分数),料液沸点进料,忽略热损失。

蒸发器的传热面积A=20m2,K=1000W/(m2·℃),蒸发室压强下水的饱和汽化潜热r=2330kJ/kg,则蒸发水量为______kg/h,有效温差为______℃。

化工原理陈敏恒第三版上册答案.doc

化工原理陈敏恒第三版上册答案.doc

化工原理陈敏恒第三版上册答案【篇一:化工原理答案第三版思考题陈敏恒】lass=txt> 传质是体系中由于物质浓度不均匀而发生的质量转移过程。

3.在传质理论中有代表性的三个模型分别为双膜理论、溶质渗透理论、表面更新理论。

5. 根据双膜理论两相间的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相界面两侧的液膜和气膜中,增加气液两相主体的湍流程度,传质速率将增大。

8、操作中精馏塔,保持f,q,xf,d 不变,(1)若采用回流比r 小于最小回流比rmin ,则xd 减小,xw 增大(2)若r 增大,则xd 增大, xw 减小,l/v 增大。

9、连续精馏塔操作时,增大塔釜蒸汽用量,而回流量及进料状态f,xf,q 不变,则l/v 变小,xd 变小,xw 变小。

10、精馏塔设计时采用的参数f,q,xf,d,xd,r 均为定值,若降低塔顶回流液的温度,则塔内实际下降液体量增大,塔内实际上升蒸汽量增大,精馏段液汽比增大,所需理论板数减小。

11、某精馏塔的设计任务:原料为f,xf ,要求塔顶为xd ,塔底为xw ,设计时若已定的塔釜上升蒸汽量v’不变,加料热状况由原来的饱和蒸汽改为饱和液体加料,则所需理论板数nt 增加,精馏段上升蒸汽量v 减少,精馏段下降液体量l 减少,提馏段下降液体量l ’不变。

(增加、不变、减少)12、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f,q ,xd,xw,v ’不,变,增大xf, ,则:d变大,r 变小,l/v 变小(变大、变小、不变、不确定)1.何种情况下一般选择萃取分离而不选用蒸馏分离?萃取原理: 原理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溶解度大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溶解度大的)把溶质从另一种溶剂(溶解度小的)中提取出来,从另一种溶剂(溶解度小的)中提取出来,再用分液将它们分离开来。

分液将它们分离开来再用分液将它们分离开来。

萃取适用于微溶的物质跟溶剂分离,蒸馏原理:利用互溶的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利用互溶的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给液体混合物加热,使其中的某一组分变成蒸气再给液体混合物加热,冷凝成液体,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陈敏恒化工原理上册化工原理第四章

陈敏恒化工原理上册化工原理第四章
de 2
u1 — 流体在虚拟细管内的流速,等价于流体在床层颗粒空
隙间的实际 (平均) 流速。
u1 与空床流速(又称表观流速) u、空隙率 的关系
u1

u

当量直径:de

4 a(1 )
虚拟细管长度:Le CL
L

(

Le ) 8L

(1 3
)a

u2
L


'

1

xi

d pi
床层特性
L
(1) 床层空隙率 ① 定义:床层中,空隙所占体积分率。
VB V 1 V
u
VB
VB
表明: 床层堆积的松散程度;
ε↑,空隙越大,床层越松散;
ε对流体流过床层的阻力影响很大。
② 影响床层空隙率的因素
(a)装填方法:干装 湿装
当 Re’ < 3 时,欧根方程右侧第二项可忽略。压降与流速
和粘度的一次方均成正比。
L
150
(1 )2

3
d
2 p
u
当 Re’ > 100 时,欧根方程右侧第一项可忽略。压降与流
速的平方成正比而与粘度无关。
L
1.75
(1 ) 3d p
u2
K ' a2 (1 )2 u
颗粒的形状系数ψ
形状系数

与非球形颗粒等体积的球形颗粒的表面积 非球形颗粒的表面积
S球 1
S
表明:颗粒形状接近于球形的程度; ψ↑,则颗粒越接近于球形。
球形颗粒: 1
工程上多采用可以测量的等体积当量直径dev和ψ 来表示颗粒的特性

化工原理第三版上册陈敏恒答案

化工原理第三版上册陈敏恒答案

化工原理第三版上册陈敏恒答案【篇一:化工原理答案第三版思考题陈敏恒】问题1. 什么是连续性假定? 质点的含义是什么? 有什么条件?答1.假定流体是由大量质点组成的、彼此间没有间隙、完全充满所占空间的连续介质。

质点是含有大量分子的流体微团,其尺寸远小于设备尺寸,但比起分子自由程却要大得多。

问题2. 描述流体运动的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有什么不同点?答2.前者描述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状态;后者描述空间任意定点的状态。

问题3. 粘性的物理本质是什么? 为什么温度上升, 气体粘度上升, 而液体粘度下降? 答3.分子间的引力和分子的热运动。

通常气体的粘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以分子的热运动为主;温度上升,热运动加剧,粘度上升。

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增加而减小,因为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小,以分子间的引力为主,温度上升,分子间的引力下降,粘度下降。

问题4. 静压强有什么特性?答4.静压强的特性:①静止流体中任意界面上只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垂直于作用面的压力;②作用于任意点所有不同方位的静压强在数值上相等;③压强各向传递。

(1)试画出容器内部受力示意图(用箭头的长短和方向表示受力大小和方向);(2)试估计容器底部内侧、外侧所受的压力分别为多少?哪一侧的压力大?为什么?答5.1)图略,受力箭头垂直于壁面、上小下大。

外部压强p=f/a=10/0.008=1.25kpa内部压强4.91kpa。

题5附图题6附图因为容器内壁给了流体向下的力,使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压强。

问题6. 图示两密闭容器内盛有同种液体,各接一u形压差计,读数分别为r1、r2,两压差计间用一橡皮管相连接,现将容器a连同u 形压差计一起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试问读数r1与r2有何变化?(说明理由)答6.容器a的液体势能下降,使它与容器b的液体势能差减小,从而r2减小。

r1不变,因为该u形管两边同时降低,势能差不变。

问题7. 为什么高烟囱比低烟囱拔烟效果好?答8.前者指速度分布大小均匀;后者指速度方向平行、无迁移加速度。

陈敏恒《化工原理》(第3版)(上册)章节题库-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圣才出品)

陈敏恒《化工原理》(第3版)(上册)章节题库-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圣才出品)

【答案】D
二、填空题 1.影响流体通过固定床的压降的因素有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 是______。 【答案】操作变量 u;流体物性μ和ρ;床层特性ε和 a;空隙率ε
2.某板框压滤机,恒压过滤 1 小时得滤液 ,停止过滤用 清水横穿洗涤(清水 粘度与滤液粘度相同),为得到最大生产能力,辅助时间应控制在______小时(过滤介质阻 力忽略不计)。
A.这两种说法都对 B.这两种说法都不对 C.只有第一种说法对 D.只有第二种说法对 【答案】D
14.一定厚度的滤饼对滤液流动的阻力与以下( )因素有关。 A.滤浆的浓度 B.滤液的温度 C.滤液的体积
5 / 37
圣才电子书

D.操作压差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 / 3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D.液体进、出过滤机的压差 【答案】B
12.恒压过滤且介质阻力忽略不计时,如粘度降低 20%,则在同一时刻滤液增加( )。 A.11.8%; B.9.54%; C.20%; D.44% 【答案】A
13.“颗粒的粒度分布越不均匀,则所形成的床层空隙率越大”,“壁附近床层空隙率较 床层中心的空隙率大”,则( )。
【答案】2
12.用压滤机分离悬浮物,忽略过滤介质阻力,滤饼不可压缩,其他条件不变。提高 悬浮液温度,单位过滤时间所得滤液量将______;提高悬浮液的固体含量,单位过滤时间所 得滤液量将______。
2.当介质阻力不能忽略时,过滤所得滤液体积加倍,则( )。 A.过滤速率加倍 B.过滤速率减半 C.过滤速率减小,但速率仍大于原来的一半 D.过滤速率减小且速率小于原来的一半 【答案】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流体流动
主要公式
u2 d1 2 ( ) u1 d2
u p1 u2 p2 gz1 he gz2 h f 2 2
2 1 2
li ui li ( le) i u i i ( ) h f (i ( ) i ) di 2 di 2
式中: Z2=0 ;Z1=?
P1=0(表压) ; P2=9.81×103Pa(表压)
VS 5 VS u2 2 3600 0.0332 1.62m / s A d 4 4
由连续性方程
D>>d
∴u1<<u2,
We=0 ,
h
u1≈0
f
30 J / kg
将上列数值代入柏努利方程式,并整理得:
闸阀(全开)1个: 0.17 标准弯头4个: 0.75×4=3 孔板流量计1个:4 0.17 3 4 7.17

45 (1.43) 2 h f 出 (0.03 7.17) 27.6 J/kg 0.068 2
u2 p2 p1 We z2 g h f 1 2 2
分析: 高位槽、管道出口两截面 解: 取高位槽液面为截面1-1’,连接管出口内侧为截面2-2’, 并以截面2-2’ 的中心线为基准水平面,在两截面间列柏努 利方程式: u、p已知
求△Z
柏努利方程
u1 p1 u2 p2 gZ1 We gZ 2 hf 2 2
2
2
z1=0; p1=0(表压); u1≈0; z2=20-1.5=18.5m; p2=29.4×103 Pa(表压);ρ=1100 kg/m3,Σhf=30.8 J/kg d入 2 100 2 u 2 u 入 ( ) 1.2( ) 2.45 d2 70
1 29.4 103 2 We 18.5 9.81 2.45 30.8 242.0 J/kg 2 1100 WS d2 2u2 0.785 0.072 2.45 1100 10.37 kg/s
为29.4kPa(表压)。设泵的效率为60%,试求泵
所需的功率。
20m
1.5m
解:在1-1′截面和2-2′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1 2 p1 1 2 p2 z1 g u1 We z2 g u2 h f 2 2 p2 p1 1 2 2 We ( z2 z1 ) g (u2 u1 ) h f 2
解:以反应器液面为1-1截面为位能基准面,在1-1截面与管路出口 内侧截面2-2间列列出柏努利方程: 2 2
u1 p1 u2 p2 z1 g We z2 g h f 12 2 2
z1=0,z2=15m,u1≈0,u2≈u出,p1表= -2.67×104Pa,p2 =0,ρ=1073kg/m3 表
闸阀(全开)1个: 0.17
l u h f 入 ( ) 2 d 2 0.66 (0.027 5 / 0.1 0.17 0.75 0.5) 0.60 2
2
出口管段:
du
u 0.66 (100 / 68)2 1.43 m/s
0.068 1.43 1073 Re 1.66 10 5 0.63 10 3 0.3 λ=0.03 0.0044 d 68
6. 为提高U形压差计的灵敏度较高,在选择指示液 时,应使指示液和被测流体的密度差(ρ指-ρ)的值 ______。
偏小 7. 层流底层越薄,___________。 流动阻力越大
8.已知一密闭管路,管的内径为d,管长为L,液体 在管内作稳定连续层流流动,流量为qv m3/s,总的 阻力损失为hf。现将管的内径换成d/2,其它均不改 变,此时新管路内的流速为_____m/s,流体流动的 总阻力损失为______m。
Re=duρ/μ 168.2; 0.38
λ=64/Re
10. 减少流体在管路中流动阻力Σhf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尽量减少局部装置, 在流体中加入极少量的添加 剂,改善流道固体壁面对流动的不利影响
1)确定容器间的相对位置——阻力损失已知 例:如本题附图所示,密度为850kg/m3的料液从高位槽送入 塔中,高位槽中的液面维持恒定,塔内表压强为9.81×103Pa ,进料量为5m3/h,连接 管直径为φ38×2.5mm,料液在连接 管内流动时的能量损失为30J/kg(不包 括出口的能量损失),试求高位槽内 液面应为比塔内的进料口高出多少?
4
Ne WeWS 242 10.37 2510W 2.51kW
NP Neຫໍສະໝຸດ 2.51 4.18 0.6
泵输送功率的计算——阻力损失待求 将2×104kg/h的某种水溶液用泵从反应器输送 到高位槽。在操作条件下的水溶液的平均密度为 1073kg/m3,粘度为0.63mPa· s。反应器液面上方保 持26.7kPa的真空度,高位槽液面上方为大气压。泵 的进口管道为φ108mm×4mm,长为5m,管路上装 有90o标准弯头1个,全开闸阀1个。泵的出口管道为 φ76×4的钢管,长为45m,取管壁绝对粗糙度为 0.3mm,管路上装有全开闸阀1个,孔板流量计1个 (局部阻力系数为4),90o标准弯头4个,反应器内 液面与管路出口的垂直距离为15m。今在库房里有一 台备用的离心泵,其效率为66%,轴功率为3.71kW。 试计算该泵的轴功率能否满足要求。
2
(1.43)2 2.67 104 15 9.81 (27.6 0.60) 2 1073
201.3J/kg
N
We Ws

201.3 2 10 / 3600 0.66
4
3
1.69 10 W 1.69kW 3.71kW
库存的泵轴功率能满足要求 。
入口管段:
VS / 2 104 / 3600 /1073 u 0.66 m/s 2 2 0.785d 0.785 (0.10) du 0.1 0.66 1073 5 Re 1.12 10 3 0.63 10 0.3 0.003 λ=0.027 d 100 90o标准弯头1个: 0.75 进口损失: 0.5
2
2
64 Re
层流
u 0.5umax
u 0.82umax
湍流
知识点联系图
连续性方程u1与u2间的关系
2 1 2
阻力损失
u p1 u2 p2 gz1 he gz2 h f 2 2
流体流动的 内部结构 阻力损失产生的根源
速度分布
流动型态
1.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定态流动,雷诺准数Re= 1500,则其摩擦系数应为(B ) (A) 0.032 (B)0.0427 (C)0.0267 (D)无法确定 2.在一水平变径管道上,细管截面A及粗管截面B与 U管压差计相连,当流体流过时,U管压差计测量的 是( ) (A)A、B两截面间的总能量损失 (B)A、B两截面间的动能差 (C)A、B两截面间的压强差 (D)A、B两截面间的局部阻力
3. 管路由直径为Φ57×3.5mm的细管,逐渐扩大到 Φ108×4mm的粗管,若流体在细管内的流速为4m/s。 则在粗管内的流速为( ) (A) 2m/s (B)1m/s (C) 0.5m/s (D) 0.25m/s
4.湍流与滞流的本质区别是( ) (A)湍流的流速大于滞流的 (B) 湍流的Re值大于滞流的 (C) 滞流无径向脉动,湍流有径向脉动 (D) 湍流时边界层较薄 5. 在阻力平方区内,摩擦系数λ( (A)为常数,与Re,ε/d 均无关 (B)随Re值加大而减小 (C)与Re值无关,是ε/d的函数 (D)是Re值和ε/d的函数 )
1.62 2 9.81103 z1 ( 30) / 9.81 2 850
4.37m
例 泵输送功率的计算——阻力损失已知
某化工厂用泵将敞口碱液池中的碱液(密度为
1100kg/m3 )输送至吸收塔顶,经喷嘴喷出,如附
图所示。泵的入口管为φ 108×4mm的钢管,管中
的流速为1.2m/s,出口管为φ 76×3mm的钢管。贮 液池中碱液的深度为1.5m,池底至塔顶喷嘴入口处 的垂直距离为20m。碱液流经所有管路的能量损失 为30.8J/kg(不包括喷嘴),在喷嘴入口处的压力
4qV u d2
u
u 4u
32 lu hf d 2
4qV 4qV 4 2 4u 2 (0.5d ) d
32 l 4qV /( d 2 ) d 4 hf d 2
f 0.54 h f 16h f h
9.当20℃的甘油(ρ=1261kg.m-3,μ=1499cP)在内 径为100mm的管内流动时,若流速为2.0m.s-1时, 其雷诺准数Re为__________,其摩擦阻力系数λ为 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