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合集下载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一、引言高强混凝土是指抗压强度大于50MPa的混凝土。

由于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较低的收缩率和较好的耐久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水利工程等领域。

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其成功应用的关键之一。

本文旨在对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进行全面、详细、具体的介绍。

二、高强混凝土的特点高强混凝土相较于普通混凝土具有以下特点:1. 抗压强度高: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般在50MPa以上,甚至可以达到100MPa以上。

2. 抗拉强度高:高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高,抗裂性能好。

3. 收缩率低:高强混凝土的收缩率较低,有利于减少混凝土的开裂。

4. 耐久性好:高强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期使用。

三、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材料的选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养护。

1. 材料的选择高强混凝土的材料选择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1 水泥:选用高强度水泥,其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应符合要求。

水泥的用量应根据配合比计算确定。

1.2 砂:砂的质量应符合标准,掺杂物的含量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1.3 石子:石子的质量应符合标准,其粒径应按照配合比确定。

1.4 水:水的质量应符合标准,不得含有有害物质。

1.5 外加剂:外加剂的用量应根据配合比计算确定,应符合国家标准。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因素:2.1 抗压强度: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根据工程需求确定,一般应大于50MPa。

2.2 水灰比:水灰比应根据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工作性能和耐久性等要求确定。

一般来说,水灰比应在0.25-0.35之间。

2.3 砂率:砂率应根据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工作性能和耐久性等要求确定。

一般来说,砂率应在35%-45%之间。

2.4 石子粒径:石子的粒径应根据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工作性能要求确定。

一般来说,石子的粒径应在5-25mm之间。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例题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例题

高强(C6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基本特点:1)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质量480±20kg;2)水泥用量不低于42.5级,每立方米水泥质量不超过400kg;3)砂率0.38~0.40,砂率尽量选小些,以降低粘度;4)使用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宜矿渣(10%~20%)与粉煤灰(10%~15%)复掺;5)优先选用聚羧酸减水剂,并复配有相容性良好缓凝剂与消泡剂;6)粗骨料粒径不应大于31.5mm,如果强度等级大于C60,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5mm;7)粗骨料的针片状含量不宜大于5.0%;8)粗骨料的含泥量不应大于0.5%,泥块含量不宜大于0.2%;9)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宜大于2.6;10)细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

3 基本规定3.0.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

3.0.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要求;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

3.0.3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3.0.4的规定,配制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表3.0.4的限制。

表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3.0.5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1的规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2的规定。

表3.0.5-1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注:①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之外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时,混凝土中水泥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应不大于按普通硅酸盐水泥用量20%计算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②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和复合掺合料的最大掺量可增加5%;③复合掺合料中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任一组分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高强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高强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目前国内一般把强度等级不低于C60的混凝土称为高强度混凝土。

它是用强度不低于42.5级的水泥和优质骨料掺配,并以较低的水灰比,通过充分振动密实作用制取而成的。

其优点是用于结构物后,在保证结构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显著减少截面尺寸,结构自重减轻,多用于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等结构工程中。

已被列为建设事业“十一五”重点推广技术领域重点推广项目之一,下面对高强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需注意的事项和要点分述如下:一、原材料由于混凝土是一种复杂的非匀质材料,原材料不同的混凝土其强度高低差异很大。

而对于高强度混凝土来说,影响强度的因素比普通混凝土更为复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泥水泥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应采用矿物组成合理、细度合格的高强度水泥,一般宜优先选取旋窑生产的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之所以对细度特别要求是因为水泥磨的愈细,比表面积就愈大,水化反应愈充分,早期强度就愈高。

但要注意的是细度不宜过高,否则会造成水化热过大,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裂缝,反而减低混凝土后期强度和耐久性。

2.粗集料粗集料在混凝土的结构中主要起骨架作用,骨料的性能对于高强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对于高强度混凝土,粗集料的抗压强度、表面特征、最大粒径、杂质含量等对其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1)抗压强度为了制备高强度混凝土,要优先选取质地坚硬的碎石,以免粗集料发生破坏。

在试配混凝土之前,应合理确定粗集料的抗压强度,其强度可用压碎值或岩石立方体强度的来测定。

碎石的压碎指标值一般应小于12%。

抗压强度不应小于要求配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指标的1.5倍。

所以,在选料时最好是采用辉绿岩、花岗岩等强度较高的岩类作为集料。

(2)表面特征在混凝土初凝时,水泥砂浆与粗集料的粘结受集料表面特征的影响较大。

一般应选取近似立方体形的碎石,其表面粗糙、多棱角,这样提高了混凝土的粘结性能,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另外要严格控制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

C60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60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剂 ( 状 ) 粉 。 I15 掺加料 ..
行优化。主要开展了单掺矿渣粉混凝土、 单掺粉煤 灰、 双掺粉煤灰和矿渣粉等三类方案的 C0 6 高性能混 凝土配合比试验, 在掺加活性矿物掺和料时, 采用等
量取代水泥法, 各方案的 C 0 6 混凝土配合比见表 1 。
浆封孔, 水泥浆强度不得低于 C 0 4。
3 结束语
不超过 2 c 的前提下 , 5【 = 逐步降低棚 内温度 , 防止棚 内外 温差 过大 , 混凝土 开裂 。
经过 观察 , 台未 发 现 由于水 化 热 引起 的温 缩 承 裂缝 。证 明该方案 应 用成 功。
T c n c lS h mefrC n rlo s lt r C n rt d ain e h ia c e o o t fMa sP af m o c ee Hy rt o o o He t e e au e Rie a mp r tr s T
第 6期
董海涛等 :6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0
・ 3・ 8
() 2 氨基磺酸盐系 ̄ J 剂 由于其 减水率 高, 'J ln ' 混
凝土易泌水 、 分层离析 , 水胶 比越小、 掺和料越多 , 混 凝 土 的匀质 性越好 ;
() 3 多羧酸系外加剂 , 粘聚性小 , 浆体与石子的 包裹性好, 石子在浆体中分布均匀, 不分层 、 不离析 , 为液体状 ; () 4 氨基 +萘系复合 的外加剂 的粘聚性 良好。 根据我项 目部的搅拌站的现状 , 综合分析各类外加 剂的特性和成本后 , 选择了适合 生产控制和生产成 本较低 的 U F一 C氨基磺酸 + N 3 萘系复合高效减水
的技术要求, 并据此进行了材料筛选 。 1 1 1 水泥 ..
2r a 其 O 0 根据《 高强混凝土工程应用》 的工程实践 , 配置 5— 0 m 连 续 级 配碎 石 , 中 5~lmm 占 2 % , 高强混凝土的水泥 , 宜选用强度等级为 5 . M a 25 P 或 1 — 0 m 占 8 % , 0 2m 0 表观 密度 20 k/ 吸水率 70 gm ,

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一高强混凝土的概念一般认为,强度等级不低于C60的混凝土即为高墙混凝土。

由于这类混凝土有别于C60以下的普通混凝土,其原材料选择和施工质量控制更为严格,而且受压破坏表现出更大脆性,因而在结构计算和构造方法上与普通混凝土也有所差别。

通常还将强度大于C60的混凝土称为超高强混凝土。

二原材料1.水泥因选用质量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骨料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宜大于2.6,含泥量不应大于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其他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

对强度等级为C60级的混凝土,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1.5 mm,对强度等级高于C60级的混凝土,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5 mm;针片状含量不宜大于5.0%,含泥量不应大于0.5%,泥块含量不宜大于0.2%,其它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

3.高效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减水效果显著,可降低水灰比,并大为改善工作性。

但是在选用减水剂时必须注意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

4.活性掺合料活性掺合料主要有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硅灰等。

这些活性掺合料的掺入与水泥的水化产物发生二次水化反应生成具有水硬性的胶凝物质,填充在水泥石以及过渡区的空隙内,起到强化过渡区改善水泥石结构提高密实度的作用。

三.配合比设计高强度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和步骤见本指南《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外,还需符合下列规定:1. 基准配合比中的水灰比,可根据现有实验资料选取。

2. 配制高强度混凝土所选用砂率及采用的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品种掺量,应通过实验确定。

3. 高强度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应大于550kg/m3,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不应大于600kg/m3。

4. 高强度混凝土配合比施配于确定时,当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强度实验时,其中一个应为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应在基准配合比的基础上增加和减少0.02-0.03。

C60高强混凝土配比设计优化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C60高强混凝土配比设计优化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C60高强混凝土配比设计优化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目录1.工程概况 (1)2.试验部分 (2)2.1.原材料 (2)1.2.配合比 (2)3.混凝土强度及拌合物性能影响研究 (3)1. 1.水胶比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3)3. 2.砂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4. 3.粉煤灰级别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4.混凝土质量稳定性控制 (4)4.1.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4)4.1.1.原材料质量控制。

(4)4.1.2.配合比控制。

(4)4.1.3.开盘鉴定。

(9)4.1.4.拌和质量控制。

(9)4.1.5.出厂检测。

(9)4. 1.6.现场检测。

(12)4.2.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质量控制 (12)4.3.混凝土浇筑后期养护质量控制 (13)5.结束语 (13)1.工程概况某住宅小区配套学校工程,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

负1层至地上4层墙、柱等主要承重构件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坍落度为180~220mm,混凝土浇筑方式为汽车泵送,初步统计共需C60混凝土约5000m3,混凝土拌和站距施工现场约5km,运输时间约30min o本工程混凝土技术要求如下:(1)保坍。

由于C60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坍落度损失问题2)性能稳定性。

主要包括强度、工作性能两个方面,C60混凝土对材料、环境及施工工艺较为敏感,必须高度关注;(3)降粘。

为保证C60混凝土工作性能,便于浇筑施工,混凝土出厂坍落度应为240mm,其损失速率为10mm∕h o对于保坍、降粘这2方面的控制,主要通过优化配合比设计实施控制。

选择性能优良的水泥、矿粉、外加剂、水等原材料,合理调整水胶比、砂率、粉煤灰等级有效提高混凝土强度及性能,并通过强化混凝土生产、浇筑、养护等各环节质量控制,实现混凝土质量稳定性控制。

2.试验部分2.1.原材料1)水泥:采用P-042.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为28.3%,比表面积为361m2∕kg,3d、28d抗折强度依次为6.1MPa、9.6MPa,抗压强度依次为30.2MPa、51.2MPa,初、终凝时间分别为181min>267min,通过标准试验检测其安定性满足要求;2)矿粉:采用S95矿粉,比表面积433m2∕kg,7d、28d活性指数分别为84%和102%,流动度比为IOO%;3)粉煤灰:采用F类I级粉煤灰,细度为9.8%,用水量比93%,烧失量1.07%;4)砂石:选用人工砂,细度模数为27石粉含量为4.2%,MB值0.75;5~25mm连续级配碎石,压碎值为4.5%,含泥量为0.2%;5)外加剂:采用AN4000标准聚孩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其减水率为28%;水:普通饮用水。

C6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6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6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配合比设计原则1、水灰比W/C现行《普通混凝士配合比设计规程》中的鲍罗米公式对C60以上的混凝土已不适用,而《高强混凝十结构设计与施工指南》要求混凝十的施工配制强度不应低干强度的1.15倍,故该混凝一配制强度定为≥69MPa。

此外,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目前尚无完善的公式可供选用,故配合比设计时通常根据设计强度等级、原材料和经验选定水灰比。

根据以上设计原则,结合工程实践与试验经验,在试验中选用了选择水胶比为0.25~0.27进行混凝土性能试验。

2、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普通强度等级混凝十中,水量可根据圳落度要求,集料品种,粒径来选择。

因此,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十可参考执行,如由此确定的用水量导致水泥或胶凝材料总用量过大时,可通过调整减水剂品种或掺量来降低用水量或胶凝材料用量。

也可以根据强度和耐久性要求,首先确定水泥或胶凝材料用量,再由水灰比计算用水量,当流动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再通过调整减水剂品种或掺量加以调整,考虑到混凝土在运输期间坍落度会有所损失,故将试配时湿凝十的坍落度控制在220~240mm之间,又因单方用水量不宜超过180kg故选用145kg。

根据水灰比0.25~0.27,计算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为537~603kg。

3、砂率根据《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及《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规定,泵送混凝土的砂率为38%~45%。

但由于C6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较大、用水量较少,故适当降低砂率,选34%~38%即可。

并通过试验确定最优砂率。

二、C60高强高性能混凝士配合比实验与应用根据《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及《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以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经验,确定试配强度为69.0MPa,砂率取36%,粉煤灰按5%掺入,超量系数取1.4,矿粉按20%掺入,超量系数取1.1%,容重取2400kg/m3。

水灰比以0.26为基准分别增减±0.01,经计算得出配合比,进行试配,并进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检测。

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轻质高强混凝土(LightweightHighStrengthConcrete,简称LWSC)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隧道等工程领域。

本文将介绍LWSC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以供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参考。

一、LWSC的材料组成LWSC的材料组成包括水泥、粉煤灰、硅灰、膨胀剂、砂、碎石等。

其中,水泥是LWSC的主要水泥基材料,其品种应根据工程要求选择;粉煤灰和硅灰是LWSC的主要矿物掺合料,可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裂性;膨胀剂是LWSC的主要增塑剂,可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少其密度;砂和碎石是LWSC的主要骨料,其粒径应选择适当,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二、LWSC的配合比设计方法LWSC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的特性进行选择。

通常情况下,LWSC的配合比设计可分为以下几步:1. 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使用环境根据工程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LWSC的强度等级和使用要求。

通常情况下,LWSC的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40,使用环境应考虑混凝土的耐久性、抗裂性和抗渗性等指标。

2. 确定混凝土的密度和配合比初步设计值根据工程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LWSC的密度和配合比初步设计值。

通常情况下,LWSC的密度应在1600kg/m以下,配合比初步设计值可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得出。

3. 确定混凝土的材料比例和用量根据配合比初步设计值,确定LWSC的材料比例和用量。

通常情况下,水泥的用量应在LWSC总重量的10%~15%之间,粉煤灰和硅灰的掺量应在LWSC总重量的20%~30%之间,膨胀剂的用量应在LWSC总重量的0.5%~1.5%之间,砂和碎石的比例应根据工程要求和骨料特性进行选择。

4. 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调整值根据原材料的特性和实际试验结果,对配合比初步设计值进行调整,以满足工程要求和使用环境。

通常情况下,LWSC的配合比调整值应在±5%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强度,才能满足设计强度的要求。 2) 满足高施工性的要求。高强混凝土大多用于大跨度
桥梁、长隧道和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等中,这些建筑物配筋率大,混凝 土浇筑困难,坍落度若小于15
cm ,施工很困难,故一般都采用18 cm 的坍落度。 3) 满足高耐久性的要求。为了提高高强混凝土的抗碳 化、抗渗性、抗冻性、耐磨性和抗化学腐蚀性等,要求高强混凝土必须 具有高耐久性。 4) 满足经济的要求。在满足高强度、高施工性和高耐 久性的前提下,配合比设计中应尽量降低高价材料的用量,降低工程造 价,同时,尽量减少配合比设计中的试验次数,降低试验成本。 2 高强混凝土的原材料 2. 1 水泥 配制高强混凝土一般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42. 5 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特种水泥(球状水泥、调粒水泥和 活化水泥) 。水泥和掺加的矿物质超细粉的总用量控制在500 kg/ m3 ~600 kg/ m3 范围内。 2. 2 骨料 1) 骨料的品种应选择硬质砂岩、石灰岩、玄 武岩等母岩的碎石为粗骨料;细骨料应选用河砂或碎石砂。2) 粗、细骨料的表观密度应控制在2. 65 kg/ m3 以 上;粗骨料的吸水率应低于1. 0 % ,细骨料的吸水率应低于2. 5 %。3) 粗骨料的压碎值应低于10 % ,最大粒径不应 大于25 mm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 0 % ,含泥量不应大于0. 5 % ,泥块含量不宜大于0. 2 %。4) 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宜大于2. 6 ,含泥量不应大于2. 0 %,泥块含量不宜大于0. 5 %。 5) 粗、细骨料的级配必须良好,这样可以提高 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硬化后混凝土的强度。 2. 3 高效减水剂 高强混凝土中应掺加高效减水剂或缓凝高效减 水剂,这样就能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和易性条件下,显著降低混凝土的用水 量,降低水灰比,使混凝土更密实,从而提高硬化后混凝土的强度等。
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txt我的优点是:我很帅;但是我的缺点是: 我帅的不明显。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 兽!令堂可是令尊表姐?我是胖人,不是粗人。 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 设计 - 中国混凝土咨询网--国内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机械行业 的综合信息、商务平台。欢迎进入中国混凝土咨询网!您的需求就是我 们的行动指南!搜索
最新供应信息最新求购信息 [供应] 山东方圆JS1000搅拌机叶片.. (3-12) [供应] 海德尔车泵 (3-11) [供应] 多孔砖机、水泥压砖机、粉煤.. (3-10) [供应] 《商品混凝土公司管理系统V3.. (3-10) [供应] 混凝土ERP系统 (3-9) [供应] 全自动混凝土砌块生产线 (3-9) [求购] 求购二手欧曼斯太尔搅拌车 (3-16) [求购] 求购二手搅拌车 (3-16) [求购] 找唐山地区散装水泥运输车 (3-12) [求购] 求够二手混凝土搅拌车 (3-10) [求购] 供应“鼎立牌”膨胀剂! (3-3) [求购] 求购混凝土搅拌车 (2-25)
表1 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的取用
3. 4 水泥用量C 由上述得到的水灰比W/ C 和单位用水量W ,可 计算出水泥用量C = W/ ( W/ C) 。但应注意当水泥用量超过某一最佳值后,在等流 动性下,混凝土强度将不会再提高。 3. 5 超细矿物质掺合料的种类与掺量 经验表明:硅粉、磨细矿渣和天然沸石粉可等 量替代水泥。保持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和坍落度不变,混凝土中以5 %~ 7 %的硅粉置换相应的水泥,强度提高10 %左右;以5 % ~10 %的天然沸石粉置换相应的水泥,强度提高10 %左右;以25 %的磨细矿渣置换相应的水泥,强度也能提高10 %左 右;而粉煤灰应采用超量取代法掺入,超量取代系数K = 1. 2~1. 4 ,也即以1. 2 kg~1. 4 kg的粉煤灰取代1. 0 kg 水泥,才能使28 d 强度与其准混凝土相同。 当超细矿物质掺合料的掺入增加了胶凝材料的 绝对体积时,应相应减少砂的用量。超细矿物质掺合料若以复合形式掺 加时,效果会更好。 3. 6 粗骨料用量 在干燥捣实状态条件下,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 骨料体积含量为0. 4 m3 左右,即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粗骨料为1 050 kg~1 100 kg。 3. 7 砂率 由于高强混凝土中水泥浆体积相对较大,故砂 率通常偏高。对于28 d 抗压强度为60 MPa~120 MPa 的高强混凝土,砂率波动在34 %~39 %之间,且随混 凝土强度的增高,砂率呈减少的趋势。 3. 8 高效减水剂的品种和掺量 不同品牌的高效减水剂在与水泥和超细矿物质 掺合料的兼容性上相差很大,因此,对给定的水泥和超细矿物质掺合料, 需要通过试验来选择高效减水剂的品牌。高效减水剂的掺量增加,混 凝土单位用水量可相应减少,用水量的减少与 高效减水剂的品牌和质量有关。以固体用量计,高效减水剂的掺量为胶 凝材料总重的0. 8 %~2. 0 %。
站内搜索 企业名称供求信息产品名称行业信息技术研讨
企业动态 ·企业自发布混凝土技术咨询.. 产品推荐
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 各种型号水泥 各种混凝土外加剂 混凝土企业管理软件
Hale Waihona Puke 行业动态 [市场|价格]|上海市08年1月砂石料.. [市场|价格]|东北水泥市场竞争新格.. [工程信息]|南水北调工程投资计划.. [工程机械]|三一这样的客户是渣打.. [行业股市]|沪指跌破4000点 水泥.. [行业动态]|渝:水泥罐车超限运输.. [国际动态]|德国计划建金字塔公墓..
2. 4 超细矿物质掺合料 高强混凝土常用的超细矿物质掺合料主要有硅 粉、磨细矿渣、粉煤灰和天然沸石粉等,其作用主要有: 1) 滚球润滑作用; 2) 微集料作用; 3) 火山灰反应作用。 3 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3. 1 试配强度的确定 混凝土试配强度必须超过设计强度标准值,以 满足强度保证率的需要,我国现行行业标准J GJ 552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中规定了普通混凝土强 度的保证率为95 %时,混凝土的试配强度f cu , o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标准值f cu , k之间的关系 为f cu , o= f cu , k + 1. 645σ,而对高强混凝土没有规定,按日本规范规定, 配制高强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公式为: f cu , o = ( f cu , k + T) + K1σ。 式中: f cu , o ———混凝土试配强度,MPa ; f cu , k ———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 值,MPa ; T ———温度修正系数,即不同气温下的 强度修正值,一般为4 MPa~6 MPa ; K1 ———常数,取2. 0~2. 5 ;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取3. 5 MPa。 3. 2 水灰比W/ C 高强混凝土一般都要采取增密措施,水灰比一 般在0. 4 以下,其强度变化规律已经与鲍罗米公式相差较远, 它们的基准水灰比只能按现有试验资料确定,然后通过试配予以调整。 3. 3 单位用水量W 硬化后混凝土的强度通常与用水量成反比,因 此,在施工和易性允许的条件下,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应尽可能小。对于 高强混凝土由于其骨料最大粒径波动范围很小为10 mm~25 mm ,坍落度波动范围也很小为18 cm~21 cm ,每立方米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的取用见表1 。
摘 要:介绍了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满足的 基本要求,阐述了水泥、骨料、高效减水剂和矿物质超细粉在高强混凝 土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技术要求,对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试配和调 整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水灰比 中图分类号: TU528. 31 文献标识码:A 高强混凝土是指采用通用水泥、普通的砂石为 原材料,使用一般的制作工艺,主要依靠掺加新型高效减水剂和矿物质超 细粉,使新拌混凝土拥有良好的和易性,硬化后强度等级为C60 及其以上的混凝土。在道路与桥梁、隧道和工业与 民用建筑等工程中应用高强混凝土,可以节约水泥用量,减少钢筋用量, 缩小结构物截面尺寸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等。 1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1) 满足结构物设计强度的要求。不论混凝土路面、桥 梁或隧道等,在设计时都会对不同的结构部位提出不同的设计强度要 求。为了保证结构物的可靠性,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必须考虑到结构 物的重要性、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平等因素,采用一个比设计强度高的配
[工程信息]|京沪高铁虹桥站年内开.. [政策法规]|商丘:即日起市区建设.. [企业新闻]|三一重工:5万股激励.. [水泥资讯]|08年水泥研究报告 :解.. [水泥资讯]|2007年度国际水泥市场.. [工程信息]|首钢京唐公司一期已完.. [工程信息]|图文:京津城际铁路进.. [市场|价格]|07年3月-08年2月常州.. [工程机械]|2008年我国工程机械市.. [人物访谈]|向文波:中国的开放过.. [工程机械]|66米泵车高调亮相拉斯.. [工程信息]|续-广州坍塌工地 混凝.. [工程信息]|全球最深超大竖井工程..
3. 9 高强混凝土的试配与配合比调整 1) 试配。试配用的粗、细骨料称量均以干燥 状态为基准,搅拌方法应尽量与施工时相同,试配时每盘混凝土的用量不 应少于15 L 。 2) 和易性调整。当混凝土过于干硬,可逐渐增 大高效减水剂或单位用水量的用量,直到满足施工要求的和易性。 3) 强度检验。如果混凝土抗压强度低于配制强度,可 通过提高水泥强度或水泥用量、降低单位用水量和掺入超细矿物质掺合 料等来解决。 4 结语 1) 高强混凝土应选用质量稳定、强度等级不 低于42. 5 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每立方米混凝 土中的胶凝材料总用量500 kg~600 kg。 2) 为了达到高强度,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要在 0. 4 以下,这样可使水泥石具有足够的密实度。 3) 高效减水剂是高强混凝土不可缺少的组分, 是降低混凝土水灰比的必须材料,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重的0. 8 %~2. 0 %。 4) 超细矿物质掺合料是高强混凝土的功能组分之一。 其可以调整水泥颗粒级配,起到增密、增塑、减水和火山灰效应,改善骨 料界面效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硅粉和天然沸石粉的适宜掺量约10 % ,磨细矿渣约25 % ,粉煤灰约32 %。 5) 混凝土随粗骨料最大粒径、针片状颗粒含 量和含泥量的减少混凝土强度会增大。配制高强混凝土的粗骨料最大粒 径不应大于25 mm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应大于5. 0 % ,含泥量不应 大于0. 5 %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用量1 050 kg~1 100 kg。 6) 细集料中的含泥量、泥块和颗粒较细都会加大混凝 土的用水量和高效减水剂的用量,加大混凝土干缩,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细集料的细度模数宜大于2. 6 ,含泥量不应大于2. 0 % ,砂率在34 %~3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