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轮复习)

合集下载

考点38 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山西省为例

考点38  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山西省为例

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 对山西省来说,是输煤好还是输电好?(价格、运输成本、耗水量、环境污染)(三)山西能源的综合利用措施1.改变以煤炭工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向产业多元结构发展。

2.延长产业链,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程度,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3.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四)山西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1.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洁净煤技术、综合利用技术、废物利用技术、煤脱硫技术2.调整产业结构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3.治理工业“三废”4.开展复垦、绿化造林例题与练习:(2008年上海卷)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完成1-3题1.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 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2.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A.秋季、春季 B.冬季、夏季 C.冬季、春季 D.夏季、秋季3.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 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4.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演变示意图中,各种能源1994年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百分比是A.煤炭,约为70%B.水能,约为45%C.石油,约为41%D.天然气,约为30%5.读山西省(1980~2000年)工业投资结构示意图,据图判定正确的是A.原煤生产是山西省的主导产业B.煤炭工业的投资比重已接近电力投资比重C.山西省输出产品主要有煤炭、火电、钢材和铝制品D.山西省生产结构应以二次能源为主6.对于山西省煤炭开采的综合利用,描述正确的是A.继续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其余产业起辅助作用B.提高煤炭利用技术,减少三废危害,促进环境保护C.扩大煤炭开采量,输出大量煤炭原材料D.大量对煤炭工业投资,减少对农业、轻工业和旅游业的投入下图为表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据此判断7—8题。

2012高三地理一轮 第二章 第四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件 湘教版必修3

2012高三地理一轮 第二章 第四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件 湘教版必修3

2.衰落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原因 表现 影响
内 因
①以煤炭工业为基础, 以钢铁工业为主导; 生产 衰落的内因是其 ②高度集中于煤炭、 结构 他因素产生影响 钢铁、电力、机械、 单一 的基础 化工等少数重工业部 门
环境 大气污染、水污染 污染
难以吸引新兴企 业落户
煤炭的能 源地位下 降
①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 煤炭工业衰 的比重下降;②新技术炼 落的主要原 钢的耗煤量降低 因 ①产钢国、钢出口国增多; 钢铁工业衰 ②经济危机,钢替代品广 落的主要原 泛应用导致市场需求量下 因 降 新技术革命导致新兴工业 传统工业区 部门出现,并改变传统的 衰落的原因 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 之一
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 煤炭是其主导产业, 主,煤炭和钢铁工业是 正在逐步向多元化 发展 生 其主导产业 产 结 构
煤炭开采成本提高,煤炭能源地 存在问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运力 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传统 题 不足,环境问题突出 产业衰落,环境问题明显
扩大煤炭开采量,发展交 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 通,提高外运能力,加强 综合整 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治理 煤炭加工转换,调整产业 治措施 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 结构,延长产业链,治理 绿色空间 环境污染
1.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及影响
项目 区位优势 内容 影响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 丰富的 鲁尔区煤炭储量大, 尔区煤炭工业、钢铁 煤炭资 开采条件好(煤层埋藏 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 浅,利于露天开采) 源 的基础 铁矿石初期来自法国 离铁矿 的洛林铁矿,后期来 有利于节省运费,降 区较近 自瑞典,鲁尔区离其 低生产成本 都较近
江苏是全国最缺电的省份之一,同时又是风 能大省和科技大省,潜在风力发电量2 200万 千瓦时,约占中国风能资源的1/10,发展风 电等新能源的条件优越。据此回答1~2题。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讲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讲

第1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考点一山西煤炭资源开发评价1. 能源概述(1)概念:能源资源是指为人类提供能量的天然物质,是一种综合的自然资源。

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中优先发展的行业。

(2)能源分类①可再生能源:包括________、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②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________、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 山西能源资源开发条件3.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煤炭运输量大;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不利于晋煤外运。

(2)水资源短缺:降水量相对较少;人口增加,生活用水、工农业耗水量日益增加。

命题角度区域能源资源开发[经典例题](2016·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

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思维建模]1. 文字信息获取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________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为保障电网的________,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________。

2. 图像信息获取瓜州地理位置、年大风日数和图例等信息。

3. 推理分析4. 知识调用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生态环境问题和能源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是教材中“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人教必修三)”相关知识的拓展和迁移。

[小试牛刀](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归纳]1. 针对性归纳: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分析方法(1)资源条件评价: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等方面评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2讲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3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2讲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3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第 2讲
第 2讲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 1.区位优势
十字路口 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欧洲的_________ 水陆交通便利:_____ 莱茵 河纵贯本区南北,铁路、 公路密布 铁矿 区近 矿产资源丰富:煤炭资源丰富,离__工业生产的共同运输方式是 )
(3)图示两工业区均有河流流经,但乙区的内河航运发达,其 )
重点难点·突破解疑
第 2讲
解析 从图示信息可知,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的共同区位因素 有:煤炭资源丰富;铁路运输便利。鲁尔区地处平原,地形 平坦,河流水流平缓,而攀枝花地区地处山区,河流落差 大,不利于通航。
重点难点·突破解疑
第 2讲
(1)这里的“乌金”是指________。“乌金三角”地区将建设 成为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生产基地。 (2)“乌金三角”地区的自然环境自东向西,处于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过渡地带,地表形态遭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外力作用)的交错地带,呈现典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3)分析“乌金三角”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工业生产基地的优势 区位条件。 (4)简述该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第 2讲
【误区警示】 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不是所 有城市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而是要 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三维设计教师用书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Word版含答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三维设计教师用书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Word版含答案
10
材料二 下表示意图示地区土地结构及农业生产的变化。
年份/ 年
森林覆 盖率 /%
耕地面 积/km2
年降水 量/mm
气温年 较差 /℃
河流含 沙量 /%
粮食平 均亩产 量/kg
粮食总 产量/ 亿 kg
1985 19
333
520
38
10
205 1.025
1995 10

478
450
42
35
135 0.975
9
1.导致新、旧桥路面积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透风护栏增加了进入桥面的沙量 B.不透风护栏阻滞沙流 C.平面路基减弱风速 D.阶梯状路基增强风速 2.拆除芦苇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强通过桥面道路的风速 B.扩大路面驾驶视野 C.降低桥面道路的维护成本 D.增加光照,减轻冻土厚度 解析:1.B 2.A 第 1 题,差异表现在新桥桥面风沙堆积严重,而旧桥不明显。图示护 栏、路基两桥明显不同;旧桥护栏透风而风速较大,不易产生风沙堆积;而新桥为不透风 护栏,沙粒容易在桥面堆积;同时新桥为阶梯状路基,降低了风速,加剧了沙粒堆积。第 2 题,由图示风向、沙障、桥梁位置,可看出高立的沙障会减小桥面风速,加重沙粒在桥面 的堆积,故拆除沙障的目的是增强通过桥面道路的风速。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如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该区处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水土 流失严重,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三维设计教师用书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 版含答案
卷别
考点
频次
荒漠化的防治 水土流失的治理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 流域的综合开发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第15单元 1讲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第15单元 1讲

为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张家口市积极推进能源生产结构调 整。
举例说明张家口市能源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地理条件。
人教地理
必修三
2017年新课标高考· 大一轮复习讲义
析考点·层级突破 提素养·启智培优 练考能·课时冲关
解析:本题考查能源开发。注意“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这一关 键信息,从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角度考虑。读图可
人教地理
必修三
2017年新课标高考· 大一轮复习讲义
析考点·层级突破 提素养·启智培优 练考能·课时冲关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各种常规能源丰富,但距
东部能源消费市场远,且运输不便。第 (2) 题,由于距冬季风源地
近,新疆风能资源丰富;由于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晴 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 答案:(1)有利条件: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丰富,开 采条件好。不利条件: ( 人口较少,经济相对落后 ) 区内消费市场狭 小,而距东部能源消费市场遥远;交通运输相对落后,能源运费 高。 (2)风能、太阳能。
(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限制条件评价 ①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a .煤炭运输量大 ——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生产的 煤炭大部分输往外省。 b.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 ——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东是 太行山,南是黄河,不利于晋煤外运。
人教地理
必修三
2017年新课标高考· 大一轮复习讲义
析考点·层级突破 提素养·启智培优 练考能·课时冲关
析考点·层级突破 提素养·启智培优 练考能·课时冲关
1 . ( 导学号: 31130760)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2011 年 11 月 4
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

2020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部分 第14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29讲

2020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部分 第14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29讲

预测点 能源资源的开发
(2018 届商丘模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西省已经确定把资源综合利用同调整产品产业结构相结合,引导扶持 一批大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标志着山西省由单纯的煤炭、电力单一产业开始向煤、 电、铝、冶金、建材等产业联合经营的转变。
材料二:山西省煤炭外运主要线路图及各产业投资比重图。
2.保护与治理措施 (1)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以 __技___术___创__新_为先导,大力推动以煤炭利用技术为 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 ①对原有的 __重___化___工___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 __旅___游___业__等。 (3)治理“三废”,建设生态环境。
但开发利用超过其再生能力,会造成资 阳能等
源破坏甚至枯竭
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 主要包括 __煤___炭__、石
_生__态___环__的破坏 境
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二、资源开发条件 1. __煤___炭_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 __市___场__广阔。 3.位置适中, ____交__通___比较便利。
3.能源的综合利用 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绕主体能源,调整相关产业结构,延长生产链,提高能 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实现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结构的升级。如山西煤炭的综合利用。
4.环境保护与治理 (1)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
(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手段 ①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三废”的治理:
市场条件
可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区位条件即矿区距 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
交通运输条件 可从交通位置、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分析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9讲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9讲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产业链条
煤炭生产—原煤输出
煤—电—铝、煤—焦—化、煤— 铁—钢
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读图,回忆下列知识。
(1)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①露天矿表土的剥离、井矿巷道的建设、矿区道路的铺设等,都需要大面积开 挖地表,排弃大量土石,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 生态 问题。 ②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的发展,易造成 大气 污染、 水 污 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①加强技术 创新 ,提高煤炭化工业
③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④治理“三废”(废气、废水、废渣)
发电
除尘
【关键能力突破】 资源型区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问题
原因或影响
应对措施
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当地的 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
【知识体系导学】
考点一 能源资源的开发
【必备知识落实】 1.能源结构与分类 读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图(2007年),回答问题。
(1) 结 构 : 我 国 能 源 以 A 煤炭 、 石 油 为 主 ; 世 界 能 源 以 B 石油 、煤炭、天然气为主。
(2)分类: ①可再生能源:包括 水能 、风能、 生物能 、潮汐能、__石__油___等。
答案:A
解析:山西省在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过程中,主要有三条产业链,即煤—电— 铝、煤—焦—化、煤—铁—钢,故选A。
2.形成该地产业链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
B.市场
C.交通
D.劳动力
答案:A
解析:该地的产业链均是以当地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基础,因此主导因素为 原料,故选A。
3.山西省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主要是为了( ) A.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B.增加附加值,降低能源运输成本 C.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减少用工数量 D.降低大气污染,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习自测
1-5AADDD 6、A 7 、D 8、 有利条件: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降水
丰富,径流量大;人口密度低,水利工程 移民搬迁量小。 不利条件:地处偏远,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主要位于 长江上游,对流域中下游影响大。
地理的四大核心素养
• 区域认知 • 综合思维 • 人地和谐观 • 地理实践力
考点一 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
• 【答案】
• (1)有利条件: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位于大 陆架浅海,便于开采;接近能源消费市场; 运输便利(任答三点) 不利条件:位于西风带,终年风浪大;多 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油气开采作业;开 采成本高(任答两点)
【变式训练】
考点二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开发的条 开发建设的条件

以能源生产结构图为载体,考查能源特点
及开发条件
超链接Βιβλιοθήκη 考点常考题型区域能源、 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能源资源的综合利 矿产资源 用与环境保护 开发利用 以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为背景,考 中的问题 查我国的能源特点及问题 及可持续 以山西能源基地为背景,考查煤炭的综合开发
发展 及治理措施
复习目标
• 1 识记:鲁尔区和山西能源基地的区位优势; • 2 理解:鲁尔区和综合整治的措施和山西能
源基地建设;
• 3 应用:借鉴鲁尔区和山西能源开发的整治 经验,学会分析某区域矿产资源的合理开 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预习案
• 知识整合
• 自然资源与人类;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走可出续发展之 路。
续发展的关系
形式探究:主观客 能、核能)开
观均有考查,多以 发条件评价问
能源、矿产资源 开发如何实现可
2015课标1
,1-3,12分
综合题型出现,往 题 往以图文资料为载
持续发展
体,难度系数在
0.5~0.7。
考点
常考题型
以典型区域的图文资料为背景,考查典型
区域能源、 工业区的发展条件
矿产资源 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我国新能源(风能)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 可持续发展
考情概览·备考定向
考纲解读 考试内容 核心考点
全国卷近五年 考题统计
命题研究 备考策略
内容探究:
能源、矿产资源 2014课标1,1题,4分
的开发条件
2015课标1,7~9题,12

①结合能源基地区 域图,考查能源开 发过程中出现的问
题及解决的对策 通过案例学习,
• 问题提纲
•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充沛的水源、便利的水陆交通、广阔 的市场、离铁矿区近
• ②(从左到右,由上到下)煤炭、铁矿石、电力、机械。 • ③经济结构单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 ④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移、发展科技和教育、治
理污染美化环境 • ⑤开采、市场、交通比较 • ⑥外运、地理位置、水资源
分析区域能源、能源、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 的开发衰落的原 发与区域可持 因
2015课标1 分
2016课标3
,7-9题,12 ,37题,24分
②考变条查结化件新合特评能新征 价 以源能及的源开特开发点发、,总 资 分 别 (结 源 析 关 风能 开 思 注 能源 发 路 新 、、 问 , 能 太和 题 特 源 阳
• 【变式训练1】
•D
• 【变式训练2】
•B •A
考点三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CD
【变式训练】
AA
当堂检测
• 1.A • 2.D • 3.C • 4.C
5.[答案] (1) 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单位GDP能耗呈下降趋势。 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