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独驾圆梦之游】()皇家猎场《木兰围场》游记!
木兰围场简介

木兰围场简介承德皇家猎苑——木兰围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与内蒙古草原接壤;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水草丰美、禽兽繁衍的草原,“千里松林”曾是辽帝狩猎之地,“木兰围场”又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狝”之所。
木兰围场,是满语、汉语的混称,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木兰是满语哨鹿之意。
公元1681年清帝康熙为锻炼军队,在这里开辟了一万多平方千米的狩猎场。
每年秋季,这里都举行一次军事色彩浓厚的狩猎活动,史称“木兰秋狝”。
在清代康熙到嘉庆的一百四十多年里,就在这里举行木兰秋狝一百零五次。
清朝在沿途修建了许多行宫,于是有了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如今在青山碧野之中仍存有古朴典雅的七通碑,独特的庙宫合一建筑——东庙宫,富有传奇色彩的练兵台、将军泡子,成为游人凭吊怀古的好去处。
木兰围场秀丽的景色也引起了影视艺术家的瞩目,先后有《赵氏孤儿》、《辛亥革命》、《战国》、《汉武大帝》、《孔子》、《三国演义》、《康熙王朝》、《还珠格格》等二百余集影视剧在此完成。
皇家猎苑,木兰围场,被誉为“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水的源头,云的故乡,珍禽异兽的天堂,”坝上森林草原美景,骑马狩猎让您尽情领略纯自然的寐力,春夏围场,茫茫草原,繁花似锦,徜徉其间,心旷神怡,不知有暑。
九月坝上,红叶满山,霜林叠翠,无数国内外游客和艺术家前来观光摄影。
冬季林海雪原,莽莽苍苍、气象万千;提供了滑雪、狩猎的理想场所,而迷失在山间水畔的古老历史轶闻,更为这里增添了几多传说中的童话~~~~~坝上四季风光春天的坝上。
春天来的晚些,3月4月5月份,草没绿树叶沒开,这个时间可拍一些残雪和冰水倒影,云,早晚光拍摄白桦树和牛羊群也很好看,这个季节看着比较荒凉,空旷,进入6月份草已经绿了,树叶刚开通透感好,白桦树杆质感好,有一部分花也要开了,特别是狼毒花,这段时间来人少,费用也低。
夏天的坝上。
6日下旬,7月,8月上旬,放眼望去, 只见无边无际的绿。
远看群山但见层层翠林,近观草原尽是怒放鲜花,而且气候光线千变万化,气势宏大,这里是摄影家释放情感的最佳之地,出的照片有一种独特的滋味。
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

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木兰围场是清代皇家猎苑,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与内蒙古草原接壤,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水草丰美、禽兽繁衍的草原。
公元1681年清帝康熙为锻炼军队,在这里开辟了10000多平方千米的狩猎场。
清朝前半叶,皇帝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来这里举行以射猎和旅游为主,史称“木兰秋狝”的活动。
在清代康熙到嘉庆的140多年里,在这里举行了木兰秋狝105次。
中文名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地点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北部总面积141万亩海拔1100米——1940米气候寒温带季风气候级别国家一级旅游资源位置河北承德胃肠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开辟时间公园1681年景区面积2324平方公里景点简介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承德市围场县北部,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镇,距承德市区240公里,距北京460公里。
是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总面积141万亩,海拔高度在1100米-1940米之间。
属寒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气候凉爽,最高气温一般不超过25°C。
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既可观赏,又可开展狩猎。
全园规划6大类型景观,被誉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休闲度假的天堂”。
属国家一级旅游资源,“生态、皇家、民俗”独具特色。
这里位于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交汇地带,地形结构和植被复杂。
山地高原交相呼应;丘陵曼甸连绵起伏;河流湖泊星罗棋布;森林草原交错相连。
尤其是浩瀚的林海与大面积天然草原浑然一体,优美壮观。
满、蒙、汉三民族人民聚居在一起,文化相互交融,汉族民族风情浓厚。
可以品尝各种风味的饮食,参与汉族民俗活动,开展民族风情旅游。
主要景点塞罕塔塞罕塔位于海拔1800公尺的东坝梁顶,建于一九九二年七月。
塔高25米,火箭式塔体直插云天。
游客扶梯登塔,螺旋而上,难辨东南西北。
塔上放眼,山峦起伏,林海无边。
春看塞罕坝上勃勃生机;夏赏涌涌松涛,听幽谷鹿鸣,百鸟欢唱;秋观五颜六色,层林尽染;冬感扬扬白雪,一派北国风光。
木兰围场 Microsoft Word 文档

木兰围场开辟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原为清代皇家御用猎区。
周长千余里,面积10400平方公里,与现在的围场县总面积相等。
此后清帝定期举行北巡秋猎,史称“木兰秋狝”。
木兰围场建立后,沿途设有行宫。
其中热河行宫后来发展成为清代最大的皇家离宫—避暑山庄。
因此也就有了先有木兰围场,后有避暑山庄之说。
1991年,经建设部报请国务院批准,将东起围场县莫里莫、西至围场县与内蒙古多伦县分界线、南至围场县大唤起、北至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将军泡子之间的2324平方公里的森林和草原规划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即木兰围场景区。
木兰围场是旅游名城承德继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之外的又一著名景区。
木兰围场景区可划分为塞罕坝、御道口、红松洼、龙潭沟等景区,绿色是这里的主调。
木兰围场景区的植被覆盖率高达98%,森林占三分之一,有林地面积100多万亩,主要树种为落叶松、樟子松、白桦和云杉。
林区有野生动物100余种。
其中豹、鹿、天鹅、黑琴鸡、细鳞鱼等珍稀动物数量可观;草原里、森林旁数不清的花草,千姿百态,竞相开放。
这里还是滦河与辽河的发源地之一,众多的河流、湖泊孕育出了这方美丽的世界。
到了这里,您无需刻意寻找,就会发现美景就在您的身边。
有的朋友可能会疑惑,中国有的是丰美的草原和天然的牧场,康熙皇帝为什么偏偏要选在这里建立皇家猎苑呢?这还要从清朝的历史背景讲起。
康熙初期国家并不安定。
南方有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三藩的叛乱,西北有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等少数民族首领的骚乱,东北是沙俄对我国黑龙江上游流域雅克萨的侵占。
在这内忧外患并存的危难时期,康熙皇帝采取了先南后北、南北分治的战略:首先集中精力用8年时间的征战彻底平定南方三藩之乱,北部则暂时通过宗教首领来协调蒙古各部之间的关系,为南方平叛创造有利的环境。
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廷在解决了南方“三藩”这一最大的内忧之后,康熙皇帝随即着手解决北方民族分裂和沙俄入侵问题。
在如何有效地解决北部边防问题上,康熙皇帝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办法。
木兰围场游

这部分要稍微详细说一下。
木兰围场总共分四个景区,塞罕坝森林公园,御道口草原森林景区,红松洼自然保护区和红山军马场。
前三个景区都是属于河北境内,只有红山军马场属于真正的内蒙境内。
正因为如此,前三个景区是一张通票150元,红山军马场是独立的门票。
来之前都说是60元。
但实际现在已经不是,咱随后再说。
如果按照正常路线,一定会通过河北围场县进入第一个塞罕坝,红山军马场是最远的。
但是塞罕坝最近几年开发太厉害,商业味道太浓,而且我们要去草原,去森林也不来这儿了,所以网上也有很多网友发攻略提建议,那就是绕行塞罕坝,从围场走御道口乡,大河口乡,然后走多伦,直扑红山军马场。
这样要比直接去多花费1个小时时间,但是很超值,最重要的是你把所有时间都放在了草原!网上提供了大量的“第三条路”路线,图文并茂,这第三条路指的就是绕行塞罕坝的路线。
为了怕迷路我才让雄妈坐在副驾驶拿着ipad记录好的路标路线辅助我,但实际证明,只要你的导航不是不是2011年以前的地图,用导航逐步按照地名逐步定位都可以找到。
当然,要从承德的双滦区下高速,这是首先第一条!说是双滦区,服务站却叫滦河。
这一点有些网友就被误导过。
呵呵。
填饱肚子的时候,买了一碗地道的香菇炸酱白面饸饹(héle)。
7块一碗。
那面叫一个筋道!让什么拉面,弹面,统统见鬼去吧。
一个多小时的山路走出来,到达半截塔镇,总算遇到柏油路,这就是G111国道。
一看ipad的攻略,晕,殊途同归了。
哈哈。
所以嘛,出行,一定要相信导航,各种说导航误事的言论,都是没更新地图和不会活用导航的笨蛋。
从半截塔镇走牌楼乡,到达大河口乡。
这一路国道路况很好,就如同网上说的,虽然一路走来不少山路,其实比直接去塞罕坝的路还更好走从大河口乡去御道口,又开始走省道,但是路况依旧很好。
只是会穿过一些村镇,车速不会太快也许是快接近草原了,一路酣睡的雄妈也来了精神,一路狂拍,后来证明没几张能要的。
单反,不好玩。
御道口大门修的很好看。
满族皇室的“木兰围场”究竟是什么样的

满族皇室的“木兰围场”究竟是什么样的>“木兰”是满语,即哨鹿之意,为一种狩猎野鹿的特殊方式。
在河北省最北的围场县境内,从承德北行约120公里。
总面积约有一万零四百平方公里,与现围场总面积相等。
共分72围,每围都用柳条或木栅栏圈起,称为“柳条边”,是清朝皇家狩猎场。
木兰围场辟于1681年(康熙二十年),由诸蒙古部落王公将其牧地进献给康熙皇帝,供其围猎,全场设围达72处,今围址尚存。
木兰围场界内有高山、漫岭、河流、草甸、森林,动物繁多,适于习武。
尤其许多珍禽异兽,如黄羊、马鹿、抱子、野猪、天鹅、锦鸡、鸿雁等常出没于林海草原之中。
在清代,皇帝北巡、木兰秋狝可谓朝廷大事,对北方民族地区兼施“怀柔”之策。
围场境内还曾按八旗之制设防卫戍。
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其中的一部分森林和草原划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主要包括塞罕坝森林公园景区、红松洼国家自然保护风景区、御道口牧场景区,同时还包括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乌兰布通草原景区等。
木兰围场风景区属高原性气候,年均气温0.3~2℃。
无霜期80~90天,年均积雪17厘米。
景区绿化覆盖率98%,森林约占三分之一,自然林、人工林各半;草原约占三分之二,漫坡、甸子各半。
主要树种有落叶松、黑松、蒙古栎、日桦、山杨。
草类70余科、200余属、600余种。
药用、食用植物有金莲花、黄芩、党参、蕨菜、黄花等,干枝梅多有生长。
游览区主要景观是草原和森林,大片的白桦、红叶、绿地,冬季还有茫茫雪海,景色相当诱人。
另外还有古战场遗扯、皇家猎场遗迹等。
风景区内的动物,目前除山鸡、野兔之外,尚有狍子、野猪、黄羊、马鹿等。
木兰围场山峦起伏,一派北国风光,远眺关山漠野,蓝天如碧,绿草如茵,牛羊遍地,如花似锦,眼前呈现一派“霜凝肥草净无尘,处处泉源漾碧津”的景象。
今围址大部尚存,并保留着东、西庙宫,清朝前期平定噶尔丹叛乱的连营、四旗拔、红军等驻军、战斗遗址,以及乾隆御书《古长城》、《虎神枪记》、《永安莽喀》等碑谒。
金秋木兰围场、乌兰布统之行

金秋木兰围场、乌兰布统之行好久没有出京了,中秋假期本来想回天津,但是由于天津每日新增病例不少,按照北京的规定,只要有发疫县区旅居史,7日之内都不能进京,我家所在滨海新区在中秋节的时候已经有5天没有新增,不过还是担心假期如果突然来上一例,这样至少一周后才能回来,因此作罢。
考虑到国庆节各地出行管控措施也会很严,整个10月,北京防疫也都不会放松,于是在上周末趁国庆前间隙,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木兰围场和乌兰布统草原之行。
冀蒙交界处的塞罕坝和乌兰布统,我认为是中国植被最具有多样性,景色最壮观的地区之一,这两个地方,最适合旅行的季节是万物新绿的初夏和层林尽染的深秋,到了9月中旬以后,坝上已经进入深秋,现在正是游览的好时机。
出发前,反复查看了围场县和克什克腾旗最近疫情状况,又逐个咨询了景区的防疫政策,才放心向围场驶去。
周五傍晚北京晚高峰期间,道路特别堵,路过京冀两省交界处金山岭的时候,已经是漆黑,山上的长城灯光夜景蔚为壮观,蜿蜒盘旋,好似巨龙。
今年由于出京政策越来越严,北京郊区游高度升温,金山岭山下的古北水镇酒店价格动辄就两三千,超过三亚豪华海景房的价位,我一个同学最近投资野营估计也赚了很多钱。
行驶了5个小时终于到达围场县城,出高速后有防疫人员值守,下车做核酸和抗原测试,等抗原结果出来后,方可以进城。
入住休浣酒店,这是围场县城惟一的一所五星级酒店,大致相当于北京或发达地区四星级水准,不过比之前好多了,2016年第一次过来的时候只有一所挂着四星级牌子,服务水平在三星级的招待所。
周六上午,天气特别晴朗,早上往塞罕坝林区进发,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木兰围场景区。
其实,今天的围场县和隆化县的多数土地基本都属于清帝的木兰围场狩猎园,到了清末大部分都被放垦,成为农田,今天被保留下来的仅剩下塞罕坝一小部分了,不及原来的十分之一。
(通往塞罕坝森林公园的路)通往塞罕坝的公路沿着伊逊河逆流而上,沿途都是小村庄,这些村民都是山东闯关东移民的后裔。
写一篇描写《木兰围场》的800字作文

标题:《木兰围场——历史与生态的交响诗篇》
位于河北省北部,毗邻内蒙古高原南缘的广袤之地,有一片被誉为“皇家猎苑”的自然保护区,那就是闻名遐迩的木兰围场。
这片曾经是清朝皇帝举行秋狝狩猎、演练八旗军马的重要场所,如今已成为融历史底蕴、生态保护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瑰丽画卷。
木兰围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681年,康熙皇帝在此设立皇家猎场,不仅体现了满族骑射文化的传承,更是加强边疆稳定、民族融合的重大战略举措。
历经康乾盛世,直至晚清,这里留下了诸多历史遗迹,每一道土墙、每一座烽燧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
走进木兰围场,你会被其壮美的自然风光所震撼。
一望无垠的草原如同绿色的海洋波涛起伏,蓝天白云下,骏马奔驰,牛羊悠闲;森林茂密,白桦青松相映成趣,展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
四季更替间,春花烂漫,夏日碧草如茵,秋季层林尽染,冬日雪原皑皑,四时之景各异,令人流连忘返。
然而,木兰围场的魅力远不止于其自然景观之美,它
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
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使得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野生动植物资源得以有效恢复,众多珍稀物种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了一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乐园。
置身于木兰围场,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浑壮美,更能深刻体味中华民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传统智慧。
昔日的皇家猎苑,今日的生态绿洲,木兰围场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也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美好环境的期许。
它是一部写在大地上的历史长卷,是一曲唱响在山川间的生态赞歌,以其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我的家:木兰围场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起初不经意,越看越觉得美的围场,就这样静静的叙述着它的四季、它的人民和它的美色。
2021.1.31上午10:22(6/100)其实图片不丑,但确实没有特别打动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刷到让我心 动的摄影集[撇嘴]。
木兰围场,家乡人管那里叫坝上,16年骑自行车去过一次,景色很美,森林、草原、湖泊,还有数不清的风 力发电机。
木兰围场位于是承德市木兰围场满族自治县,木兰围场是清朝满人自建的狩猎场,供清朝皇帝打猎的地方, 里面饲养鹿群,有人专门打理猎场,一共有七十二围,守护者每年开春就开始进行围场,也是围场县名字的来由, 等围到最后一围,就是皇帝狩猎季节了!木兰是用柳树枝,去除里面的枝干,用柳树皮做成的口哨,当地人称之 为木兰.1999年有幸去了木兰围场,据了解以前是一片沙漠,而且沙漠年年不断推进,严重威胁北京。
木兰围场,泥土芳香,色彩斑斓,即使不是我的家乡,也一样爱得深沉。他把镜头对准社会,对准生活。
目录分析
获奖作品
孟宪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美好家园 旖旎风光
幸福生活 后记
作者介绍
这是《我的家:木兰围场》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这是《我的家:木兰围场》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先生
后记
镜头
孟宪章
旖旎风光
家
土地
故乡
家园
木兰
幸福生活 获奖作品 老骥伏枥 志
内容摘要
孟宪章先生擅长风光摄影,他常年游历在光影之间,每年数十次行走在坝上,捕捉美丽的瞬间,春、夏、秋、 冬从没有停下脚步。木兰围场是一个美丽得让人向往的地方,也是孟宪章先生的故乡。从拿起相机的那天起,他 就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在他的镜头里传颂着家乡的故事,记录着家乡的生活和历史的变迁。他把镜头 对准社会,对准生活。他的镜头诠释了他对这片土地浓浓的爱,以及对故乡的一片深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程安排
【出发时间】
【旅行周期】天
【人均费用】
【游览时间】:日一天!
【单车独驾】:车上共有三人!
木兰围场简介
“木兰”是满语,即哨鹿之意,为一种狩猎野鹿的特殊方式。
在河北省最北的围场县境内,从承德北行约公里总
面积约有一万零四百平方公里,与现围场总面积相等。
共分围,每围都用柳条或木栅栏圈起,称为“柳条边”,是清
朝皇家狩猎场。
木兰围场辟于年(康熙二十年),由诸蒙古部落王公将其牧地进献给康熙皇帝,供其围猎,全场设围达处,
今围址尚存。
木兰围场界内有高山、漫岭、河流、草甸、森林,动物繁多,适于习武。
尤其许多珍禽异兽,如黄羊、马
鹿、抱子、野猪、天鹅、锦鸡、鸿雁等常出没于林海草原之中。
在清代,皇帝北巡、木兰秋可谓朝廷大事,对北方民
族地区兼施“怀柔”之策。
围场境内还曾按八旗之制设防卫戍。
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其中的一部分森林和草原划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主要包括塞罕坝森林公园景区、红松
洼国家自然保护风景区、御道口牧场景区,同时还包括内蒙古克什克
木兰围场风景区属高原性气候,年均气温~。
无霜期~天,年均积雪厘米。
景区绿化覆盖率
,森林约占三分之一,自然林、人工林各半;草原约占三分之二,漫坡、甸子各半。
主要树种有落叶松、黑松、蒙
古栎、日桦、山杨。
草类余科、余属、余种。
药用、食用植物有金莲花、黄芩、党参、蕨菜、黄花等,干枝
梅多有生长。
游览区主要景观是草原和森林,大片的白桦、红叶、绿地,冬季还有茫茫雪海,景色相当诱人。
另外还有
古战场遗扯、皇家猎场遗迹等。
风景区内的动物,目前除山鸡、野兔之外,尚有狍子、野猪、黄羊、马鹿等。
木兰围场山峦起伏,一派北国风光,远眺关山漠野,蓝天如碧,绿草如茵,牛羊遍地,如花似锦,眼前呈现一
派“霜凝肥草净无尘,处处泉源漾碧津”的景象。
今围址大部尚存,并保留着东、西庙宫,清朝前期平定噶尔丹叛乱的 连营、四旗拔、红军等驻军、战斗遗址,以及乾隆御书《古长城》、《虎神枪记》、《永安莽喀》等碑谒。
蒙语的意思是“有河源的美丽的高岭”,而木兰围场曾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之所,位于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
族自治县,距北京公里,景区总面积平方公里,海拔米之间。
由于一年四季景色皆宜,
围场坝上一直是摄影爱好者的创作之地。
现在,围场还保留着东庙宫、乾隆打虎洞和石刻、古长城说碑等十几处清代皇帝行围狩猎和北巡围场的文物古迹,
以及点将台、将军泡子、十二座连营等古战场遗址。
围场不仅是著名的狩猎名苑,更是一个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风景 优美的旅游胜地。
优美的自然风光被赞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
”塞罕坝景
区一百多万亩森林,一百多万亩草原,为游人提供了回归自然、旅游观光的美好去处。
木兰围场,是满语、汉语的混称。
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
何为哨鹿?打猎时八旗兵头戴雄鹿角,在树林里口
学母鹿啼叫,引诱公鹿,是一种诱杀的打猎方法。
(古人打公不打母,打大不打小)。
围场是哨鹿之所,即皇帝打猎场
所。
木兰围场在清代是原始森林和辽阔的蒙古草原。
到了清朝晚期,宫廷下令,对木兰围场原始森林进行砍伐。
到了清
朝晚期,原始森林被砍伐一尽。
全国解放后,年,国家决定在此建大型机械化林场。
经过林场工人几十年的艰苦
努力,现在木兰围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工林场,浩瀚森林已经恢复当年的活力。
辽阔的蒙古草原,焕发出青春与活
力。
满山遍野的山花,笑迎天下游人。
“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水的源头”。
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坐落于华北地区著名河流滦河的上游地区,集中分布在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西
部,总面积万余公顷,是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的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
由于保护区内植被保存较好,森林覆盖率高,形成了区域小气候特征,降水相对充沛。
保护区内空气质量较高,蓝
天白云,绿草如茵勾勒出保护区如诗如画的壮美画卷。
接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