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项目案例实训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综合实训..

机械设计综合实训..

设计介绍
该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检测圆草捆是否符合打捆条件; 凸轮机构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控制输出模块,分别使引网作 业模块、缠网计数模块和切网作业模块动作的位移; 引网作业模块,与凸轮机构连接,用于根据凸轮机构输出的位 移将丝网引入到成形室内; 缠网计数模块,用于根据凸轮机构输出的位移确定何时对圆草 捆进行缠网计数操作,并对所缠网的层数进行计数; 切网作业模块分别与凸轮机构和缠网计数模块连接,用于将缠 在圆草捆上的丝网切断
机械设计综合实训----- Nhomakorabea棉花打包
小组成员: 马成海(理论计算) 马丽萍(设计分析) 刘成刚(设计说明书) 杨 枭(三维建模) 吴伟超(PPT制作) 殷 侃(辅助其他成员) 指导老师:高东明
制作背景
圆捆打捆机是将物料制成圆柱形捆状物的加工 机械,其工作过程是把物料输送喂入机具,旋 转压缩成圆捆,并采用网或绳包卷圆捆。圆捆 打捆机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调整方便,物 料适用性广,但与方捆打捆机相比,还存在着 作业效率低的缺点,因此,如何提高圆捆打捆 机的作业效率及作业可靠性,对圆捆打捆机的 普及和推广有着重要意义。
工作原理图
打捆原理图
棉花打捆机作业过程示意图
三维建模图(开合)
三维建模图(下网)
Thanks!
工作过程
(1)物料通过喂料机构的输送带喂入; (2)动力设备驱动主动链轮通过链条带 动从动链轮转动; ( 3)物料继续进入扇形的圆捆保持段,随着物料的 不断喂入、压实,最后形成圆捆; (4)圆捆成形并通过设置在成形舱外部的裹网机构 或者捆绳机构进行裹网或捆绳后,主动链轮停转; (5)液压缸驱动活塞杆升起,带动成形舱撑起,使 成形舱内的圆捆放出落下,一个作业循环完成。

专业机械工程项目实训报告

专业机械工程项目实训报告

一、前言为了提高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的技术水平,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机械工程师,我国高校普遍开展了机械工程项目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深入了解机械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方面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训目的1. 使学生掌握机械工程项目的整体设计思路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三、实训内容1.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本次实训项目为设计并制造一台小型机械臂。

机械臂具有以下功能:抓取、放置、旋转等。

项目需求如下:(1)机械臂的负载能力为2kg。

(2)机械臂的运动范围:水平方向±90°,垂直方向±45°,旋转方向±360°。

(3)机械臂的运动速度:水平方向±30°/s,垂直方向±15°/s,旋转方向±180°/s。

2. 机械臂的设计与制造(1)机械臂的结构设计:采用铰链式结构,由多个连杆组成,实现机械臂的运动。

(2)机械臂的驱动方式:采用步进电机驱动,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

(3)机械臂的控制系统:采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控制,实现机械臂的自动运行。

(4)机械臂的制造: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机械臂的连杆,采用机加工技术制造机械臂的其他部件。

3. 机械臂的安装与调试(1)机械臂的安装:将机械臂的各个部件组装在一起,确保连接牢固。

(2)机械臂的调试:通过PLC编程,实现机械臂的运动控制,调整运动参数,确保机械臂的运动精度。

四、实训过程1. 项目启动:明确项目需求,确定项目团队,制定项目计划。

2. 设计阶段:进行机械臂的结构设计、驱动方式选择、控制系统设计等。

3. 制造阶段: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机械臂的连杆,进行机加工制造其他部件。

4. 安装阶段:将机械臂的各个部件组装在一起,进行初步调试。

机械设计数控滑台实训报告

机械设计数控滑台实训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数控技术已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之一。

为了提高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培养具备数控技术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数控滑台作为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制造水平直接影响到机床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数控滑台的设计、制造和调试方法,提高自己的数控技术实践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数控滑台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数控滑台的设计原理和方法;3. 学会数控滑台的加工、装配和调试;4. 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数控滑台的结构分析数控滑台主要由导轨、滑块、滚珠丝杠、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等部分组成。

其中,导轨是滑台的基础,滑块承载工件,滚珠丝杠实现运动传递,电机提供动力,减速器降低转速,控制器控制滑台的运动。

2. 数控滑台的设计原理数控滑台的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加工和装配;(2)运动平稳、可靠,减小运动误差;(3)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4)降低制造成本。

3. 数控滑台的加工、装配和调试(1)加工:根据设计图纸,加工导轨、滑块、滚珠丝杠等零件,并进行表面处理。

(2)装配:将加工好的零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装配,包括导轨与滑块的装配、滚珠丝杠与电机的装配等。

(3)调试:调试滑台的运动性能,包括运动精度、平稳性、承载能力等。

四、实训过程1. 数控滑台的设计(1)确定滑台的基本参数,如导轨长度、滑块宽度、滚珠丝杠螺距等。

(2)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如45号钢、铝等。

(3)绘制滑台的结构图和装配图。

2. 数控滑台的加工(1)根据设计图纸,加工导轨、滑块、滚珠丝杠等零件。

(2)进行表面处理,如去毛刺、磨光等。

3. 数控滑台的装配(1)按照设计要求,将加工好的零件进行装配。

(2)检查装配质量,确保滑台运动性能。

4. 数控滑台的调试(1)检查滑台的运动精度,包括直线度、平行度等。

(2)检查滑台的平稳性,包括振动、噪音等。

机械设计涡轮机构实训报告

机械设计涡轮机构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涡轮机构作为机械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组件,广泛应用于流体输送、能源转换等领域。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我们机械设计专业开展了涡轮机构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涡轮机构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设计方法以及制造工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训目的1. 理解涡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2. 掌握涡轮机构的设计方法、计算和绘图技能;3. 熟悉涡轮机构的制造工艺和装配方法;4.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实训内容1. 涡轮机构基本原理与结构特点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涡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涡轮机构主要由涡轮、壳体、进出口管道等组成。

涡轮是涡轮机构的核心部件,其结构形式主要有轴流式、径流式和混流式三种。

通过实训,我们了解了不同类型涡轮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2. 涡轮机构设计方法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涡轮机构的设计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设计参数:根据使用要求,确定涡轮机构的流量、扬程、转速等设计参数。

(2)选择涡轮类型:根据设计参数和适用场合,选择合适的涡轮类型。

(3)计算涡轮结构尺寸:根据涡轮类型和设计参数,计算涡轮叶片、轮盘、进出口管道等结构尺寸。

(4)绘制涡轮结构图: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涡轮结构图。

3. 涡轮机构制造工艺实训过程中,我们了解了涡轮机构的制造工艺。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材料选择:根据涡轮机构的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2)加工工艺:包括毛坯制备、机械加工、热处理等。

(3)装配工艺:根据设计要求,将涡轮、壳体、进出口管道等部件进行装配。

4. 涡轮机构性能测试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对设计的涡轮机构进行了性能测试。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流量、扬程、转速等参数的测试;(2)效率、噪音、振动等性能指标的测试。

四、实训过程与成果1. 实训过程实训过程中,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涡轮机构的设计方案。

机械设计项目案例实训.

机械设计项目案例实训.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项目案例实训
(题目)
姓名许统琰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机械144
学号201410824429
指导教师马稚昱
职称副研究员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说明
二、选择电动机
三、传动比分配
四、计算各轴n ,p,t
五、齿轮传动设计
六、V带传动设计
七、验算系统误差
八、轴承,联轴器的选择和轴的设计
九、键的选择
十、箱体尺寸设计
十一、参考资料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设计一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见 图1)。

设计内容应包括: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传动零件、轴、轴承、联轴器等的设计计算和选择;减速器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

图2为参考传动方案。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已知条件:
1.输送带有效拉力:F =1600 N.m ; 2.输送带工作速度:v = 1.80 m/s ; 3.卷筒直径: D = 300 mm ; 4.使用寿命: 10 年;
5.工作情况:两班制,常温连续运转;空载起动,工作载荷平稳; 6.制造条件及生产批量:一般机械厂制造,小批量。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1.减速器装配图1张;
2.零件工作图 2张(输出轴、大齿轮);
3.设计说明书 1份。

动力及传动装置
F 图2 参考传动方
图1 带式运输机传动。

机械设计实训报告

机械设计实训报告

机械设计实训报告一、引言机械设计实训是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一项重要实践环节,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设计和制造机械零部件,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本篇报告将详细介绍我所参与的机械设计实训项目,并对实训过程中的设计思路、机械零部件的选择和制造工艺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实训项目介绍本次机械设计实训的项目是设计和制造一个用于模拟汽车座椅调节机构的实验装置。

该装置需要能够模拟汽车座椅的前后调节、靠背调节和座椅高度调节等功能,以满足实验的需要。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装置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操作性,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三、设计思路在开始设计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需求分析和研究了相关的技术资料。

通过分析汽车座椅调节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我们确定了采用滑块传动和螺旋传动机构来实现前后调节和座椅高度调节功能,采用曲柄摇杆机构来实现靠背调节功能。

针对滑块传动机构,我们选择了减速器和导轨,以实现座椅前后调节功能。

减速器可以将电机的高速旋转转换为较低的滑块移动速度,而导轨则可以提供稳定的导向和支撑作用。

为了保证滑块的平稳运动,我们选择了高精度的滑动轴承,并进行了润滑设计。

对于螺旋传动机构,我们选择了丝杠传动和电机组合,以实现座椅的高度调节功能。

丝杠传动可以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线性运动,而电机的转速和扭矩可以通过控制器进行调节。

为了提高丝杠传动的效率和减小摩擦损失,我们选择了高精度的丝杠和配套的螺母,并进行了润滑和密封设计。

对于靠背调节功能,我们选择了曲柄摇杆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可以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线性运动,并具有较大的工作行程。

通过调整曲柄的角度,可以实现靠背的前后倾斜。

为了提高机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我们选择了高强度的曲柄材料,并进行了强度分析和优化设计。

四、零部件选择与制造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零部件的选择和制造工艺,以保证装置的性能和可靠性。

对于滑块传动机构,我们选择了高强度的铝合金材料制作减速器和导轨,并采用数控铣床进行加工。

实践类课程教学设计案例(3篇)

实践类课程教学设计案例(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机械设计与创新实验课程在工程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和实验技能,使其能够适应未来工程实践的需求。

本案例以机械设计与创新实验课程为例,设计了一堂实践性强的教学活动。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了解机械创新设计的基本流程;- 熟悉常用机械设计软件的应用。

2. 能力目标:- 具备独立完成机械设计的能力;- 能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伦理意识。

三、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 机械运动学- 机械动力学- 机械强度计算- 机械系统分析2. 机械创新设计方法- 创新设计思维- 创新设计方法- 创新设计流程3. 常用机械设计软件- SolidWorks- AutoCAD- ANSYS四、教学过程1. 导入- 结合实际案例,引入机械设计与创新实验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验准备- 教师讲解实验原理、步骤和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明确分工。

3. 实验操作- 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机械设计,包括:- 设计方案确定- 原理图绘制- 三维建模- 结构分析- 仿真实验4. 结果分析- 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设计方案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措施。

5. 总结与反思- 教师点评实验过程,总结实验成果,引导学生反思实验中的不足。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 实验报告:考察学生对实验原理、步骤和结果的掌握程度;- 团队协作:考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沟通、协作能力。

2. 结果评价- 实验成果:考察学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仿真实验:考察学生对实验软件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 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 加强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4. 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机器人技术实训机械臂的制作

机器人技术实训机械臂的制作
实 训——机械臂的 制作
机器人技术实训——机械臂的制作
目录
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 1. 本次机械臂采用三个舵机控制,分别控制机械臂的三个关节。每个舵机的位置由 Arduino控制,通过PWM信号控制舵机的角度,从而控制机械臂的运动 2. 机械臂的设计采用三个关节,分别为基座、肘部和手部,每个关节的运动范围由舵机 的角度范围决定。根据机械臂的设计和舵机的规格参数,计算出舵机的初始角度和运动范 围,并编写相应的控制代码。可以使用Arduino的Servo库来控制舵机的运动,也可以手动 编写PWM信号控制舵机的角度。3 3. 编写Arduino程序。根据机械臂的设计和电路连接,编写Arduino程序,实现机械臂的 动作控制和传感器反馈。可以使用Arduino的PWM输出控制电机的速度和方向,使用传感器 实现机械臂的自动化控制和反馈 机械臂的设计和编写程序需要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和电路设计能力,同时需要掌握 Arduino编程和基本的电子知识。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电路短路和机械部件 的损坏
NEXT
-
Thank You
感谢你的观看
XXXXXX
THANK YO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项目案例实训
(题目)
姓名许统琰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机械144
学号201410824429
指导教师马稚昱
职称副研究员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说明
二、选择电动机
三、传动比分配
四、计算各轴n ,p,t
五、齿轮传动设计
六、V带传动设计
七、验算系统误差
八、轴承,联轴器的选择和轴的设计
九、键的选择
十、箱体尺寸设计
十一、参考资料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设计一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见 图1)。

设计内容应包括: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传动零件、轴、轴承、联轴器等的设计计算和选择;减速器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

图2为参考传动方案。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已知条件:
1.输送带有效拉力:F =1600 N.m ; 2.输送带工作速度:v = 1.80 m/s ; 3.卷筒直径: D = 300 mm ; 4.使用寿命: 10 年;
5.工作情况:两班制,常温连续运转;空载起动,工作载荷平稳; 6.制造条件及生产批量:一般机械厂制造,小批量。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1.减速器装配图1张;
2.零件工作图 2张(输出轴、大齿轮);
3.设计说明书 1份。

动力及传动装置
D
v
F 图2 参考传动方
图1 带式运输机传动
确定从动轴各段直径
第一段为最小直径轴 d a=35mm L a=80mm
第二段直径定轴肩高度h2=(0.07~
0.1)*35=2.45~3.5mm 取h2=2.5mm
所以第二段直径为d b=40mm L b=90mm
第三段直径 d c= 44mm L c=19+21+10=50mm 第四段直径因为第四段与齿轮啮合,取d d=48mm L d=55mm
第五段直径取d e=54mm L e=15mm d a=35mm L a=80mm
d b=40mm L b=90mm
d c= 44mm
L c=50mm
d d=48mm
L d=55mm
d e=54mm
键的选择
1、主动轴与带轮连接,外伸端选用A型平键联接
d1=25mm L1=60mm,选用键8*50 GB/T 1096-2003 挤压强度校核
l=L-b=50-8=42mm T=76.16N·m
[бp]=125~150
бp=4T/dhl=41MPa<[бp]
所选键联接满足强度条件
2、①从动轴伸出端 d=35mm L=80mm ,选用A型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