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导学案(一)

合集下载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目标:1.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明白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有意义的人生教学难点:明白探究生命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当我们看到过花开花落,思考过我们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板书题目:感受生命的意义(二)学习目标1.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明白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三)自学提示1. 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2. 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四)讲解新知1. 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②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③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 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①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②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③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五)习题1.实现人生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 D )A.知足常乐,不必追求自我超越B.好高骛远,只从事重要工作C.异想天开,在梦想中度过人生D.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2.从年初到年末,“见义勇为最美人物“最美老有所为人物最美职工”“最美基层法官”“最美志愿者”等最美人物的先进事迹不断发布,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催人奋进,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传遍大地。

从最美人物身上我们深深感到( A )①实现人生价值方式具有多样性②生命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③要在服务社会中提升生命价值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最美的生命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材料一:外祖母常说活着的理由有一万零一条,所以她才留恋生命、留恋那活满房同的阳光。

精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导学案

精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导学案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思路】课标分析生命是由无数瞬间构成的,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为宝贵的阶段。

因此,要教会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

使学生懂得人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生命的意义是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来实现的,人生的价值要靠今天的努力学习和将来的积极工作来创造。

一言以蔽之,要使学生意识到生命意义与内涵的创造要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从今天做起。

生命的宝贵,在于生与死给生命规定的界限是那样的短暂。

每个人降临到世上,都有生的基本权利。

作为有意识的特别是有独特自我意识的生命体,人要时时做出如何生的重大抉择。

正是通过这种抉择和行动,人的有限生命释放出了它应有的光和热,树立起了生命的丰碑。

在等级社会中,通常以出生的家庭背景和个体的社会地位来划分生命的贵贱,而社会主义社会,则把维护每一个生命体的天赋平等作为基本原则。

因此,要教会学生善待生命,包括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

把不自杀和滥杀,作为一种关于对待生命的限制性的“善”的基本要求。

同时,还要使学生明白,善待生命还包括在人生的实践中不断地追求自我完善。

因为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过程和不断提升的完善过程,这正是人的生命的高贵所在。

但追求自我完善,并不是要用同样的崇高标准去要求每一个人,而是要求每一个人在认识“今日之我”的基础上,去创造一个较“今日之我”更为完善的“明日之我”;追求自我完善,并不是如同古人一样闭门思过、静心养性,而是在积极的人生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反思、重构、再实践;追求自我完善,也并不是洁身自好、远离社会,而是用发展性的生命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实现幸福的人生。

尤其在中国已进入小康社会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无论生产、工作和生活,对人的体力付出、生活艰苦等方面的挑战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使学生体会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不断地追求自我完善,保持人生精神上的奋发向上的追求就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按照课程标准的上述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如下基本要求:正确理解生命的含义,懂得人的生命不仅有时间的长短之分,更有质的差别。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这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生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但中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缺乏深入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能够让学生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加珍惜生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难点: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3.情感引导法:教师通过语言的引导,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准备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活动内容。

3.准备纸和笔,用于学生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短片中可以包含一些关于生命意义的问题,如“你认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等。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准备好的案例材料,让学生阅读并进行分析。

案例可以是一些关于人们如何用自己的生命去创造价值的故事,如志愿者、医生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的生命意义是什么,他们是如何用自己的生命去影响他人的。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导学案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导学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导学案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学习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知道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2.运用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3.让学生知道人活着为了什么,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重点: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学习难点:知道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一、自主学习1.生命的追问(1)能够活出自己的,实现,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也是值得的。

(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发现我的生命(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之一。

只有人类才可能自己的生活, 自己的人生道路。

(2)生命是的,生命意义是的。

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滴地,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

二、合作学习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2.如何认识我的生命?三、复习巩固1.司马迁遭遇宫刑仍完成《史记》巨著,贝多芬双耳失聪仍创作出世界名曲,霍金被禁锢在轮椅上仍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这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 )A.对社会的贡献B.树立正确的成长观C.各种生命相互关爱D.永不放弃生的希望2.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生命的意义来自( )A.追求物质享受B.追求生命长度C.对生活的付出,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D.对个人的关心3.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生命何时终结,谁也无法预料。

但哲学家在身后留下博大深邃的思想,诗人在身后留下摄人心魄的情感……这给我们的启不是( )A.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B.有杰出贡献的人,生命才有意义C.要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D.每个人都要树立远大而崇高的理想4.“扬州市十大杰出青年”顾晨葵老师,在身患骨巨细胞瘤,右腿股骨被切除三分之二后,提前重返讲台,用爱心滋润村娃心田,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十课 第一课时 导学案 感受生命的意义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十课 第一课时 导学案 感受生命的意义
)A.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B.每个人都能为他人带来快乐和幸福
C.每个人的生命都对他人、社会有巨大价值
D.即使是不幸的生命,也要受到肯定
3.“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内涵,活着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他的整个生命奉献给全人类。〞这句话说明了生命的意义在于()
A.长短B.质量C.享受D.毫无索取地奉献
①人的生命不在长短,而在其质量 ②生的伟大,死的不荣耀③危害未成年人生命健康,要受到法律制裁 ④人生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这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以下行为不属于珍爱生命的①学生遇见有人落水,不假思索,下水营救②骑车过马路,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③为改善双休日伙食,两同学结伴到田野里捕捉青蛙④草坪上设置温馨提示:“小草也是生命,请脚下留情〞()
①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 ②为社会作出奉献、让后人受益无穷,就能延伸自己生命的价值 ③延伸生命的价值,就是尊重他人的生命 ④生命的价值既不在于长短,也不在于奉献,而在于职位上下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效劳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效劳中去。〞这句话主要说明(
3.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_____之一。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4.生命是独特的,______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滴的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5.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______。



1.人为什么活着?
2.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3.如何认识生命意义?

精心整理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悟生命的意义教案(一)

精心整理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悟生命的意义教案(一)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生命是有意义的,理解实现生命意义的途径。

2.能力目标:提高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培养合作探究和辨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意义,能主动承担起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责任。

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是郭明义,鞍钢齐大山铁矿工人。

1989年,我第一次开始献血,以后每年都会献。

1994年,我捐出了300元钱,给一个失学的孩子。

我虽然捐助了300多个孩子,但还有很多孩子需要帮助。

后来,我的工友还有很多人同我一起来帮助这些失学的孩子。

我们成立了郭明义爱心团队,大家一起献爱心做好事。

有人说我是‘郭傻子’,问我做那么多事情图个啥。

我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对于郭明义来说,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你认为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值得的、有意义的?二、探究新知1.追问生命活动一:阅读感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著名作家巴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人活着正是为了给我们生活的社会增添一点光彩,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结果,否则,我们将憔悴地死去。

我仍在思考,仍在探索,仍在追求,我不断地自问,我的生命什么时候开花?”PPT上呈现上述内容,学生思考问题:如何才能使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学生在组内交流探究达成共识后,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内容):我们每个人都要追问自己为什么活着,怎样的一生才是值得的。

实现自我价值,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将个人的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人生才是值得的。

2.发现我的生命活动二:探究与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材料,思考下列问题:(1)在你的生命历程中,曾经发生过哪些重要的事情?(2)这些经历对你的生命有怎样的意义?(3)在这些生命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

精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1(一)

精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1(一)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生命的丰富和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

(2)愿意去探索和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

2.能力目标(1)增强选择过有意义的生活的能力。

(2)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3.知识目标(1)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2)懂得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难点: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感受生命的意义》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本课让学生采访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思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基于学生对前面两课中关于生命的理解,进一步追问“人为什么活着?”。

然后通过活动,探讨是否要“为别人而活”,进而引发学生思考“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通过活动“画我的生命线”,认识到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努力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

通过反思“参加志愿者”活动,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为下一框“活出生命的精彩”作好铺垫。

2.学情分析(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识点。

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巩固练习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以下答案你不认同的是( )A.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B.不择手段让自己过得舒服、快乐C.承担起对自己、他人、社会的责任D.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2.小军学完本课后感悟到,当我们发现自己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为家乡和社会作出贡献时,就更能体会自己生命的意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感受生命的意义》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初期,他们对自我认知和生命意义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同时也可能存在对生命意义的困惑和迷茫。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生命意识。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的生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的生命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

通过情境和案例的呈现,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情境,以便进行教学呈现。

2.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情境,如一个感人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新课。

2.呈现(15分钟)通过多媒体呈现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引发学生的思考。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生命意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的生命情感。

6.小结(5分钟)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生命的独特性和价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感受生命的意义【知识目标】1.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2.懂得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

【能力目标】1.增强选择过有意义的生活的能力。

2.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生命的丰富和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

2.愿意去探索和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

重点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难点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

一、新课导入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么生活。

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

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

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胡适《人生有何意义》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十课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一)生命的追问教师提问:(1)人为什么活着?(2)怎样的生命才有意义?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12页“阅读感悟”材料。

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第112页“探究与分享”活动,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和总结。

展示知识点: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二)发现我的生命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第113页“探究与分享”活动,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和总结。

展示知识点: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第114页“探究与分享”活动,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和总结。

展示知识点: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该如何创造我想要的生活?通过认真地审视这些问题,我们会更加明确生命的意义。

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第114页“拓展空间”活动,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和总结。

三、布置作业·感受生命的意义【知识目标】(1)人为什么活着?(2)怎样的人生是值得的?(3)如何理解生命的意义?【知识扫描】一、生命的追问1.人为什么活着?对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他们认为探索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

2.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___________,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_______,这样的人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____________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二、发现我的生命3.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_____之一。

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4.生命是独特的,______具体的。

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滴的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5.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______。

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该如何创造我想要的生活?通过认真地审视这些问题,我们会更加明晰生命的意义。

【探究与分析】(P114)(1)在这项志愿服务中,几位志愿者获得了怎样的生命意义?(2)这样的志愿活动对你会有怎样的意义?一、选择题1.2018年1月7日,天气恶劣,但厦门马拉松赛依然在大雨中成功举办,赛道旁默默付出的志愿者们是另一道“靓丽的风景”。

志愿者们的行动告诉我们()A. 生命的意义在于贡献B. 生命的意义在于回归自然C. 生命的意义在于为他人而活D. 艰苦的岗位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2.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逐渐丰富和充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做法正确的是①热爱学习,乐于实践②外出旅行,看看不同的风土人情③热衷网络游戏,长时间打游戏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内蒙古组工干部卢玉宝在他短短40年的生命历程中,用无限的正能量呵护亲人、温暖朋友,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为党的事业甘守清贫、发奋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说明生命的意义在于()①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②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③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④缩短自己的生命,延长他人的生命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4.“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

小巷中用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对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王峰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①是不珍惜生命的表现②是肯定生命,尊重生命的表现③是生命价值获得了延伸④说明只有献身社会,生命才有意义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5.实现人生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①好高骛远,只从事重要工作②珍惜生命,延长生命的时间③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④肯定、尊重、悦纳自己的生命A.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③④6.下列行为中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的是( )①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为他人减轻痛苦②善待他人的生命③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④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二、材料分析题1.【思考生命活出精彩】为学习“生命的思考”这一单元的知识,七年级某班举行了主题班会,请你也来参与。

【事例分享】小琴同学介绍了搜集到的事例:未满月就被确诊为“脆骨症”(先天性成骨不全)的李帅,写过小说,。

}:了大学,会弹吉他和钢琴,还组建过乐队。

在《我是演说家》的舞台上,用一篇“玻璃男孩的人头铠甲”讲演着:“我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过,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寿命不会太长,要好好珍惜每一天!”(1)人生难免有挫折,李帅则让我们看到了其中的精彩,请你说说我们应怎样正确应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

【对照反思】刘浩同学介绍了观察到的身边同学不珍视生命的现象,并以此为话题希望同学们引以为戒。

(2)请你也来列举两个类似现象。

【拓展延伸】方慧同学阐述观点: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一大批默默无闻的人:清洁工、快递员、人民警察、教师……他们可爱而叉普通,甘于平凡、甘于奉献,他们的人生也意义非凡,活的精彩。

(3)有意义的人生是什么样的,谈谈你的想法。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一框感受生命的意义自主学习主干梳理1.人活着为了什么?对于有些人来说,生活本身的和生命已经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了。

但是,对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他们认为探索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

2.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3.如何认识生命意义?(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之一。

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2)生命是的,生命意义是的。

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

合作探究热点剖析1.生命的追问【关键词】朱彦夫时代楷模朱彦夫,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

没有四肢,没有左眼,右眼的视力只有0.3,没上过学,但参加过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十次负伤,动过47次手术。

他少年从军保家卫国,血洒疆场,身体残疾;退伍后,拖着残躯带领乡亲建设家园,让村庄“山顶松树带帽,山下林果缠腰”,并将自己的经历体会写成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2014年,朱彦夫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2015年10月,朱彦夫获得第五届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称号。

他的精神鼓舞着千万身经磨难但永不放弃的人前进。

(1)朱彦夫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2)他的事迹启示我们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2.发现我的生命【关键词】跳困境朱德庸的漫画《跳》,描绘了这样一段场景:有个女孩从11楼跳下,看到10楼的恩爱夫妻正在互殴,9楼平常坚强的Peter正在偷偷哭泣……7楼的丹丹在吃她的抗忧郁症药,6楼失业的阿喜还是每天买7份报纸找工作……3楼的阿伯每天都盼望有人拜访他……在她跳下之前,她以为自己是世上最倒霉的人,现在她才知道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困境,深深觉得其实自己过得还不错……她想他们看了她以后,也会觉得自己其实过得还不错,只是这牺牲——太大了。

漫画表达了什么意思?它给我们什么启示?参考答案第一框感受生命的意义自主学习主干梳理1.丰富多彩无穷的奥秘2.(1)自我价值(2)爱心责任(3)人类共同需要3.(1)原动力(2)独特具体(3)发现和创造合作探究热点剖析1.点拨:(1)因为他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钢铁般的意志,能够正确面对挫折,虽然身体残疾,但仍能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不懈奋斗,提升了生命的价值。

(言之有理即可)(2)能够活出自己的A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人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点拨:(1)漫画的意思是不要总是哀叹自己是最不幸的人,世界上永远有比我们更不幸的人,所以不要因一时的悲观失望就放弃生命,否则后悔也来不及。

(2)启示: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我们要珍爱生命,正确面对挫折,选择好自己的人生,驾驭自己的生活。

生活中,要学会满足和珍惜,以积极的心态寻找生命的意义。

感悟提升只要生命不虚度、有意义,就是值得的:(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