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 南师附中高一上语文期中测试有答案

2019-2020年 南师附中高一上语文期中测试有答案
2019-2020年 南师附中高一上语文期中测试有答案

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模块试卷

请同学们将选择题的答案按题号对应

.....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每题2分,共24分)

1. 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

A.蛩音颓杞强劲.(jìn) 彳亍

..(chì,chù)

B.蛰居涟漪窗扉.(fei) 迂.(yú)回

C.雾蔼遐想慰藉.(jí)挥斥方遒.(qiú)

D.甬道蜿蜒召.唤(zhào)虹霓.(ní)

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

..的一项是()

A.陶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时期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也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B.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其“永州八记”的第一篇为《小石潭记》,是中国游记文学的奠基作品。

C.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自谓郡望昌黎,故称韩昌黎;因谥号“文”,故后人又称“韩文公”。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与辛弃疾同为豪放词的代表,二人并称“苏辛”。

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有误

..的一项是()

A.《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语言朴素明朗、隽永清新,诗人将多种艺术手法结合起来,抒发了诗人愿每一个人在尘世获得幸福的美好祝愿。

B.“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中的“粪土”在此处作动词用,意为视权贵如粪土一般,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青年学生英勇无畏的壮志豪情。

C.《致橡树》中诗人先用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木棉、春雨等形象对传统的爱情观进行了否定,然后正面抒写了自己理想的爱情观。

D.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告诉我们,真正的教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对“教养”的追求应是对精神和心灵的完善,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

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有误

..的一项是()

A.《江南的冬景》通过北方冬景、闽粤地区冬景的对比,突出了江南冬景中的诗情画意。文章多次引用古诗,为描写江南冬天的景致添加了韵味。

1

B.《想北平》中老舍用平实、朴素、真诚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北平的思念,他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画面入手,描写了他心中的北平,全文情真意切。

C. 《我心归去》中作者表达了对故乡内涵的理解,作者认为故乡是每个人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它包含了血,泪,还有汗水,是一个人的精神寄托之处。

D. 贾文轩的《前方》中认为“人的悲剧性实质”主要在于人总要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从而通过离开故乡,闯荡世界来获得生命的快感。

5.下列加点词的释义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

A. 就.有道而正焉(根据) 而绝.江河(横渡)

B.善.万物之得时(羡慕) 悟已往之不谏.(借鉴)

C. 请事.斯语(实行) 摄.乎大国之间(夹)

D.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 居.则曰(过了一会儿)

6.下列加点词的用法、意义完全相同

..的一项是()

A.毋吾以.也/诸侯以.惠爱为德

B.方其.破荆州/余嘉其.能行古道

C.因.之以饥馑/因.坐法华西亭

D.感吾生之.行休/郯子之.徒

7.下列特殊句式不相同

...的一项是()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石之铿然有声者

B. 不吾知也/复驾言兮焉求

C.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农人告余以春及

D. 遂见用于小邑/既自以心为形役

8.下列对课文理解分析有误

..的一项是()

A.《归去来兮辞》通过描写归家后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远离官场、固穷守节的决心。

B.《师说》中采用对比、举例、引用等多种手法进行论证,批判了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提出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及择师的标准。

C.《赤壁赋》采用了主客问答的方式,苏子在客人的洞箫声中愀然感伤,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深切感慨,后在客的劝导下,逐渐领悟到投身自然的快乐。

D.《始得西山宴游记》以夸张的手法凸显西山的高峻雄伟,借此表达出诗人不与世俗苟同,追求自然与自我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9. 以下关于《读本(必修一)》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A.林海音在《窃读记》中记录了自己曾站在书店里看不花钱的书,在读书中长大的经历;而王小波在《我的精神家园》中也记录了自己偷看父亲书的经历。

B.在《站着读与跪着读》中,陈四益用清晰有力的语言告诉读者读书要有怀疑精神;而刘烨园的《大地重现》则用优美的语言告诉读者:经典总是久久地感动着全人类。

C.叔本华在《读书与书籍(节选)》中主张读严肃的作品,通过经典阅读获取思想资源;王开岭《“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也强调青年应当与好书为友。

D.黄永玉在《书和回忆》中记录了自己童年时的阅读经历,他从小就酷爱读书,阅读兴趣广泛;而严峰《好书》则介绍了他二十多年反复阅读,常读常新的一本经典《苏菲的世界》。

10. 以下关于《读本(必修一)》中的诗歌理解有误

..的一项是()

A.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黄昏到夜晚的几个片段渲染离情似梦的气氛,情意绵长。

B.北岛的《生命幻想曲》以儿童视角观察世界,将儿童眼中美好的童话世界和现实黑暗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批判。

C.阿赫玛托娃的《祖国土》中,以泥土及其衍生意象为情感载体,象征人民卑微而博大的品格,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

D.《孔雀东南飞》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抗议和对自由爱情的热烈向往。

11.以下关于《读本(必修一)》中《何以为家》专题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苏雪林从家的观念起笔,看似漫不经心,却处处表现出作者对家和家园的认识和思考。

B.方令孺选择了一个中秋夜晚,以一个异乡人的身份在月光山水与人的情景交融之中,完成了对家的感悟。

C.丰子恺从居家的角度全文详细记录了他在南京缘缘堂的生活,结尾直指内心,展示了无家可归和到处为家的对立与统一。

D.周国平则从“家是一只船”写起,述说了一条条人们念家的理由,抒情与管理相结台,文章十分耐读。

12.以下关于《读本(必修一)》中《域外放事》专题的情节表述正确

..的一项是()

A.在《两块面包》中,女主人公玛莎认定巴姆勃格是个在贫困中奋斗的画家,于是偷偷给他的面包上抹了黄油,这导致巴姆勃格的作品完全毁了。

B.《芳邻》通过对女主人公在邻居家的描述和自己家的实际生活状况进行对比,展示了男权主义压迫下女性的悲惨遭遇,寄托了作者的同情。

C.《最后一便士》全文记叙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蛋糕店老板为一位穷苦的老人提供免费蛋糕的故事,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3

D.《大卫的机遇》中,主人公大卫在路边睡着之后,先后有美丽的姑娘、绅士先妇和他的仇人来到他身边,但所有人最终都和他没有交集。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钱塘勤上人诗集叙

苏轼

昔翟公罢廷尉①,宾客无一人至者。其后复用,宾客欲往。翟公大书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世以为口实。然余尝薄.其为人,以为客则陋矣,而公之所以

待客者独不为小哉!

故太子少师欧阳公好士,为天下第一。士有一言中于道,不远千里而求之,甚于士之求公。以故尽致天下豪俊,自庸众人以显.于世者固多矣。然士之负于公者,亦时有。盖尝慨然太息,以人之难知,为好士

者之戒。意公之于士,自是少倦。而其退老于颍水之上,余往见之,则犹论士之贤者,唯恐其不闻于世也;至于负己者,则曰“是罪在我,非其过。”

翟公之客,负之于死生贵贱之间,而公之士,叛公于瞬息俄顷之际。翟公罪客,而公罪己,与士益厚,贤于古人远矣。

公不喜佛老,其徒.有治《诗》《书》,学仁义之说者,必引而进之。佛者惠勤,从公游三十余年,公常称之为聪明才智有学问者,尤长于诗。公薨于汝阴,余哭之于其室②。其后见之,语及于公,未尝不涕泣也。勤固无求于世,而公又非有德于勤者,其所以涕泣不忘,岂为利也哉。余然后益知勤之贤。使其得列于士大夫之间而从事于功名,其不负公也审.矣。

熙宁七年,余自钱塘将赴高密,勤出其诗若干篇,求余文以传于世。余以为诗非待文而传者也,若其为人之大略,则非斯文莫之传也。

【注释】:①翟公罢廷尉,典故出自《史记·汲郑列传》,借汉文帝时期大臣翟公失势又得势的遭遇,针砭世态炎凉。②其室,指惠勤的居室。

13.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然余尝薄其为人薄:刻薄

B.自庸众人以显于世者固多矣显:明显

C. 其徒有治诗书学仁义之说者徒:仅仅

D.其不负公也审矣审:清楚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

..一项是()(2分)

A.钱塘即今杭州市。上人是对和尚的尊称,勤上人即文中的僧人惠勤。而文中所说“治《诗》《书》”则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

B.文章通过对比翟公和欧阳修对待宾客的不同态度,全力突出了欧阳修的待士之厚,为下文惠勤对欧阳修的深切怀念做了充分的铺垫。

4

C.文中欧阳修虽然不喜欢佛教和老庄哲学,但因为惠勤品质突出,让欧阳修为之破例,对他多有提携,而惠勤也没有辜负欧阳修的厚爱。

D.行文未将重点放在惠勤的诗歌评价上,而是通过写欧阳修以及惠勤与欧阳修的交往,引导人们知其人而观其诗,这是特殊高妙的推荐。

1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士有一言中于道,不远千里而求之,甚于士之求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以为诗非待文而传者也,若其为人之大略,则非斯文莫之传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与翻译(22分)

16.课内文言文默写(每空1分,共14分)

(1)鹰击长空,____________________,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4)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5)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6)____________________,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赤壁赋》)

(7)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8)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9)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仁焉。(《论语》)

(10)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_____。(《礼运》)

(1)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2)____________________,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3)溶乎沂,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4)微波入焉,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石钟山记》)

17.课内文言文翻译(8分)

(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四、《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读写专题(共44分)

(一)选择(每题2分,共6分)

18.下列契诃夫小说中,主人公和篇名对应有误

..的一项是()

A. 约纳——《苦恼》

B. 奥莉加·伊万诺夫娜——《嫁妆》

C. 切尔维亚科夫——《一个文官的死》

D. 安德烈·叶菲梅奇——《第六病室》

19.下列对契诃夫小说情节表述有误

..的一项是()

A.《万卡》中,万卡因为受不了鞋匠学徒的生活,写信给爷爷请求把自己带回农村。

B.《渴睡》中,小保姆瓦丽卡因为受不了自己所带孩子的哭泣,自己想睡觉,就把孩子掐死了。

C.《醋栗》中,伊万内奇的弟弟买了一个有二十棵醋栗树的庄园,和妻子过起了地主生活。

D.《约内奇》中,医生约内奇被伊万诺芙娜的那份娇嫩、眼睛和脸颊的天真神情迷住了,向她求婚,但是失败了。

20.下列对契诃夫小说的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

A. 《一个文官的死》中,主人公的死亡是因为将军的权力压迫他,让他无路可走。

B. 《挂在脖子上的安娜》主要反映的是夫妻实力地位不对等造成的家庭分裂。

C. 《农民》通过尼古拉一家从城市回到农村的遭遇,反映俄罗斯农村生活相对于城市生活的优越性。

D.《第六病室》中的病室,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是具体的病室,另一方面是沙皇俄国暴政的一个缩影。

(二)现代文阅读(8分)

套中人(节选)

契诃夫

①“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这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路上,脸容庄重,愁眉不展,谁也不愿意露出高兴的心情,而那种心情,在很久以前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每逢大人出了家门,我们在花园里跑上一两个钟头,享受充分自由之际才体验过。啊,自由呀,自由!哪怕有享受自由的一点点影子,哪怕有那么一线希望,就使得人的灵魂生出翅膀来。难道不是这样吗?

②“我们从墓园里回来,心绪极好。然而一个星期还没过完,生活就又照先前一样,仍然那么严峻、令人厌烦、杂乱无章了。这样的生活固然没有经政府的告示禁止,不过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许可呀;情况并没有变得好一点。确实,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这类套中人还不知有多少活着,而且将来还不知会有多少呢!”

6

③“问题就在这儿,”伊万·伊万内奇说着,点上了烟斗。

④“那样的人将来还会有多少啊!”布尔金重复了一句。

⑤中学教师从堆房里走出来。这人身村不高,却挺胖,头顶完全光秃,他的黑胡子长得几乎齐到腰上。有两条狗跟着他一块儿走出来。

⑥“多好的月色,多好的月色!”他抬头看,说道。

⑦这时候已经是午夜了。往右边瞧,可以看清整个村子。一条长街伸展到远处去,有五俄里光景。一切都进入安静而深沉的睡乡,一点活动也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人甚至不相信大自然能这样安静。人在月夜见到广阔的村街和村里的茅屋、干草垛、睡熟的杨柳,心里就会变得安静。村子在安心休息,隐藏在朦胧的夜色中,避开了操劳、烦恼、痛苦,显得温和、凄凉、美丽,看上去似乎连天空的繁星也在亲切而动情地瞧着它,似乎人世间已经没有坏人坏事,一切都很好。左边,村子到了尽头,便是田野,可以看见它一直伸展到远处,直到地平线,这一大片田野沉浸在月光里,也没有一点活动,没有一点声音。

⑧“问题就在这儿,”伊万·伊万内奇又说一遍。“我们住在空气污浊、极其拥挤的城里,写些不必要的公文,老是玩“文特’,这岂不也是一种套子?至于我们在懒汉、无端兴讼的家伙和愚蠢而闲散的女人当中消磨我们的一生,自己说,也听人家说各式各样的废话,这岂不也是一种套子?喏,要是您乐意听的话,我就来给您讲一个很有教益的故事。”

⑨“不,现在是睡觉的时候了,”布尔金说。“留到明天再讲吧。”

⑩他们俩就走进堆房,在干草上躺下。这两个人刚盖好被子,正要昏昏睡去,忽然听见轻微的脚步声:吧嗒,吧嗒……有个人在离堆房不远的地方走路,走了不多一忽儿就停住了,可是过一分钟又来了:吧嗒,吧嗒……狗汪汪地叫起来。

?“这是玛芙拉在走路,”布尔金说。脚步声渐渐听不见了。

?“自己看着别人做假,听着别人说假话,”伊万·伊万内奇说,翻一个身,“于是自己由于容忍这种虚伪而被人骂成蠢货;自己受到委屈和停辱而隐忍不发,不敢公开声明站在正直自由的人一边,反而自己也弄虚作假,面带微笑,而这样做无非是为了混一口饭吃,为了有一个温暖的小窝,为了做个不值钱的小官罢了,不行,再也不能照这样生活下去了!”

?“哦,您这是扯到别的题目上去了,伊万·伊万内奇,”教师说。“我们睡觉吧!”

?大约过了十分钟,布尔金睡着了。可是伊万·伊万内奇不住地翻身,叹气,后来索性起来,又走出去,在门口坐下,点上了烟斗。

21.分析第⑦段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有人说,小说到第②段末尾划线句“可是这类套中人还不知有多少活着,而且将来还不知会有多少呢!”结束即可。也有人认为,现在的结尾更好。

你赞同前一种还是后一种观点?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三)作文(30分)

23.“我们住在空气污浊、极其拥挤的城里,写些不必要的公文,老是玩‘文特’,这岂不也是一种套子?至于我们在懒汉、无端兴讼的家伙和愚蠢而闲散的女人当中消磨我们的一生,自己说,也听人家说各式各样的废话,这岂不也是一种套子?”

某种意义上,我们也都是“套中人”。对此,你有什么样的体验或思考?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标题自拟,不少于700字。

2019-2020高一上南师附中语文期中考试答案解析

一、选择(每题2分,共24分)

1.【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课内基础字词,难度较小。同学需要注意题干中“字形”和“注音”两部分会出错,均应找出。

A.颓圮强劲(jìng)

B.蛰居迂(yū)回

C.雾霭慰藉(jiè)

2.【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考查,难度较低。B选项中《小石潭记》和《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同一系列的文章,它们和其他六篇游记合成为“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游永州八个地方而写的游记,更是中国游记散文的奠基之作。

3.【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程内容的详尽把握,难度适中,需要同学仔细阅读选项。C选项中,《致橡树》中诗人用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春雨等形象对传统的爱情观进行否定,通过木棉正面抒写自己理想的爱情观。

4.【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难度不大。D.人的悲剧性实质并不是为了获得生命的快感。

8

5.【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字词释义的对比,难度适中。

A.就有道而正焉就:靠近,接近

B.悟以往之不谏谏:劝止、挽回

D.居则曰居:闲居

6.【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字词用法、意义对比,难度适中。

A.通“已”,停止/把

B.代词,他。

C.接着/因为

D.取独/代词,这

7.【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特殊句式的掌握,选择不相同的一项,注意题干圈画,难度适中。

A.判断句/定语后置

B.宾语前置

C.状语后置

D.被动句

8.【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内文本的理解分析,难度较小。同学需要仔细分辨题目中的小陷阱,C.选项中“苏子”与“客”说反了。

9.【参考答案】D

9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读本(必修一)》内容的理解,题干选项较长,难度适中。

D.选项中黄永玉从小不爱读书,严峰热爱的书是《夏洛的网》。

10.【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读本(必修一)》中是个内容的理解,难度适中。B.《生命幻想曲》是顾城的诗歌,表达的是对诗歌美和生活美的追求。

11.【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读本(必修一)》中《何以为家》专题作品的理解,难度不大。C.丰子恺从居家的角度并没有全文详细记录,地点从南京的旅馆到杭州再到石门湾,不停在变化,才有“无家可归”之感。

12.【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读本(必修一)》中《域外故事》专题作品的理解,难度不大。

B.《芳邻》的内容是讽刺,男权主义压迫下女性的悲惨遭遇,寄托了作者的同情。

C.《最后一便士》全文记叙了一位穷苦老人花了最后的钱买蛋糕却把它送给了穷邻居。

D.《大卫的机遇》中描写的顺序和人物分别是绅士夫妇,姑娘,强盗。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13.【答案】D

【解析】A项:薄:看不起。B项:显:显扬。C项:徒:学生,徒弟。

14【答案】C

【解析】欧阳修并没有提携。

10

15.【答案】(1)读书人有一句话有道理,(欧阳修)就会不远千里去找他,甚至比读书人找欧阳公还要着急.

(2)我认为他的诗歌不必等待我的序文而流传,但他待人(那样真诚)的大致情况,却是除了我这篇序文而没有办法流传的了。

【解析】注意补足省略的部分。“甚于士之求公”的状语后置需要按照正确语序来翻译。

三、默写与翻译

16.

【答案】

(1)鱼翔浅底

(2)金就砺则利

(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4)官盛则近谀

(5)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渺渺兮予怀

(7)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8)仁以为己任

(9)一日克己复礼

(10)讲信修睦

(11)时矫首而遐观

(12)木欣欣以向荣

11

(13)风乎舞雩

(14)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解析】注意“浅、砺、鳝、遐、渺、予”的写法。

17.课内文言文翻译

(1)然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它的真相。

(2)认为这个州凡是有奇异形态的山水,都被我享受,而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

(3)质朴超过了文采就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就虚浮。

四、契诃夫读写专题

(一)选择

1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契科夫小说的了解,B选项中奥莉加·伊万诺夫娜是《跳来跳去的女人》的主人公。故B错误。

19.

【答案】C

【解析】伊万内奇的弟弟是在妻子死后买的庄园,且并未种醋栗。

20.【答案】D

(二)现代文阅读

21.

12

【答案】描写月夜静景,营造恬静、温和、美好的意境,烘托人物心境。

与压抑的现实无聊杂乱的“套中”生活形成对比。

【解析】

首先判断题型,这题是一道环境描写的作用题。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之前我们讲到过,小说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但凡考到其中一者的作用的时候,也不能忽略其他两个维度,所以此题的作用也是从环境、人物、情节的角度来思考答题,当然有时候也许要从读者的角度补充答案。

从环境的角度来说,此处是一段静谧美丽的夜景;从人物角度来说,文中的文物在别里科夫“拘束、死板、不敢变革”的凝重氛围笼罩下生活了十余年,而此时别里科夫终于死亡,这样静谧无边的美景代表了文中人物前所未有的宁静、轻松和平和;从情节的角度来说,先前的人们都被别里科夫带来的拘束笼罩,本以为别里科夫死后他们会重获自由,没想到这种氛围早已深入人们的骨髓,大家也变成了“套中人”,那么这种死板和沉闷到底能否打破呢?这一望无际的夜、这静谧无边的景,实际上就和现实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2.

【答案】前一种:1至此已经点明了套中人的主题

2含蓄,留有思考空间

后一种:1以布尔金和伊万内奇的对话深入探讨主题,加深读者的理解。

2以马芙拉的有关情节照应前文,(引出《醋栗》的故事),概括出一类人的命运。

【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题,正常情况下,考生任选一种观点,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这道题目答题时,重点是要找到两种结尾的区别——实际上就是第三段之后的内容有什么独特的作用。找出了两者的区别,再凭借自己的艺术审美,进行选择,给出答案即可。

那么两种结尾有什么区别呢?题目中给的简短的结尾相对而言留有了更多思考的空间,在已然点题的基础

13

上,更深层次的内容都留给读者思考,更为含蓄。而原著的结尾则不同,在这个寂静无比的夜晚,布尔金和伊万内奇因为对自由的向往最终失眠了。二人的对话则是对小说主题的进一步挖掘,同时在情节上和上下文直接也有了更多的呼应,小说的主题凸显更为强烈,情节更为严密。

(三)作文(30分)

23.“我们住在空气污浊、极其拥挤的城里,写些不必要的公文,老是玩‘文特’,这岂不也是一种套子?至于我们在懒汉、无端兴讼的家伙和愚蠢而闲散的女人当中消磨我们的一生,自己说,也听人家说各式各样的废话,这岂不也是一种套子?

某种意义上,我们也都是“套中人”。对此,你有什么样的体验或思考?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标题自拟,不少于700字。

【解析】:

题目有意将套子的范围扩大了很多,不仅仅再是装在套子中别里科夫那样形式上的套子,而是将其变成一种普式的枷锁,每个人都生活在套子当中,拥挤、污浊的城市是人们栖息的套子;写不必要的公文,玩无聊的游戏是限定人们生存方式的套子;和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的平庸之人相处也是无法逃离的交际之套。人的一生,消磨大量时间去多此一举,去无所事事,就像恶魔给大多数人生下的诅咒,就像西西弗斯永无尽头的枯索神话,人终究逃脱不了那众所周知,众生皆往的命运之套。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人是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套子就像是囚禁伊卡洛斯和代达洛斯的迷楼,能够插上翅膀逃脱出来的又有几人,逃离出来,为理想而坠落的又不知凡几。不禁会让人想到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斯特里克兰德无疑是与迷楼抗争的英雄,追逐梦想逃离被设定的生活,仿佛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斯特里克兰德是冲破套子的人,但同时也陷入了另一种生存困境,在巴黎身无分文,险些病死,在大溪地身患麻风,全身溃烂,想必世间有勇气作出如此决定的寥寥可数罢,只是他选择了一个让自己更舒适的套子。姑妄言之,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一副枷锁,

14

还有更多的镣铐、桎梏、牢狱、禁闭。没有什么逃离是一劳永逸,要学会戴着镣铐跳舞,最好选择你喜欢的款式。

王小波曾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写道:“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原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其实对于人来说最大的自由是来源于选择,就像这只特立独行的猪一样,选择逃离被设定的生活,变成一头可以长出獠牙的野猪。就人而言,其实你无法决定形而上的存在,但是在这荒谬而桎梏重重的世界之中,你可以自由选择。叔本华说:要么庸俗,要么孤独。当你不可避免地被抛掷在世界某一角的套中,你若喜欢这平淡之美、庸俗之乐,不妨自处其中,仰望星空,享受点滴的茶余饭后、市井烟火,你若不爱了这样的生活,想冲破生活的设定,不妨学伊卡洛斯,飞出迷楼,追寻属于自己的蓝天,当然,蓝天何尝不能成为一更广袤的圈套呢?

15

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 期中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花圃.(pǔ)归省.(shěng)田垄.(lǒng)脑髓.(suǐ) B.踌躇.(chú)澎湃.(pài)亘.古(gèn)骊.歌(lì) C.讪.笑(shàn)哺.育(bǔ)踱.步(duó)污秽.(suì) D.瞬.息(shùn)嫉.妒(jí)震悚.(sǒng)泥泞.(nìng)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幽寂锋芒毕露妇儒皆知一拍即合 B.仰慕慷慨淋漓马革裹尸戛然而止 C.狂澜潜心惯注铤而走险杂乱无章 D.晦暗气冲斗牛契而不舍浑身解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奶奶刚才还有说有笑,突然收敛 ..起笑容,我们一脸茫然,不知哪儿冒犯了她。 B.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 ..,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 C.英语老师非常幽默,能把语法讲得惟妙惟肖 ....,让同学们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D.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 ....,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 B.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存在的问题的情景。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D.也许我们不能复制马云的成功,但是他的梦想、他的努力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花草树本枯萎,鱼鸟虫兽死亡,人类自然也就无法生存了。 ②恐怕到了那个时候,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附答案)

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时间:90分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1.读拼音,写词语。(6分) zh ì hu ì x īn sh ǎng qi ān x ū yu ān y āng ōu zh ōu 上面所填的字中,属于整体认读音节的字有:( )、( )。 2.给下列汉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6 分) 虫( )( ) 酉( )( ) 弗( )( ) 需( )( ) 寺( )( ) 逢( )( ) 3. 按查字典要求填空。(3分) “益”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读音为( )。“益”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增加;B.更加;C.好处;D.有益的。 在“益.虫”一词中应选解释( );在“延年益.寿”一词中应选解释( ); 在“精益.求精”一词中应选解释( )。 4. 在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画“√”。(4分) (1)水面上的小圆晕一圈一圈地(荡漾 飘荡)开去。 (2)这只小狗的鼻子真(灵活 灵敏),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 (3)老师用目光(鼓舞 鼓励)我举手回答问题。 (4)大家(连续 继续)工作了一天一夜,终于把这件事完成了。 5.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4+8=12分) ①井底之( ) ②杞人( )天 ③( )( )不断 ④无( )无( ) ⑤画( )添足 ⑥滥竽充( ) ⑦( )( )不忘 ⑧无( )无( ) (1)①⑤填的都是动物名,我能再写两个含动物名的四字词语: 、 。 (2)①②⑤⑥都是出自寓言故事的词,我能再写两个出自寓言的四字词语: 、 。 (3)③⑦都是属于AABC 式的词,我能再写两个: 、 。 姓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南师附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分班考试

B A 南师附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分班考试 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2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当上课铃声响起,南师附中的同学们就能听到亲切温馨的广播声“上课时间到了,请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准备上课。”其实此处的“时间”准确地说应该是时刻 B .1934年10月10日晚6点,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里的“二万五千里”是指位移大小 C .毛泽东主席有诗曰“坐地日行八万里,遥天巡看一千河”,此处八万里的路程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 D .传统寓言故事“龟兔赛跑”中,虽然兔子睡了一觉导致乌龟先到终点,但是兔子的平均速度仍然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完全失重的物体重力为零 B .速度变化率越大的物体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C .形状规则的实心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上 D .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但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3.如图所示,一轻绳吊着一重物悬挂在天花板上处于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物对轻绳的拉力就是重物的重力 B .轻绳对天花板的拉力是因为天花板发生了形变要恢复原状 C .轻绳对重物的拉力与重物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重物对轻绳的拉力与重物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4.如图所示,A 、B 两均匀直杆上端分别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下端搁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悬挂A 杆的绳倾斜,悬挂B 杆的绳恰好竖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地面对A 的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B .A 有向左运动的趋势 C .地面对B 的支持力可能为零 D .地面对B 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5.下列各物理量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 A .克 B . 牛 C .伏 D .安 6.一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在用两种方式使小车向右作加速运动。第一种方式,对小车加上水平向右大小为10N 的拉力(见图甲);第二种方式,通过光滑定滑轮挂上10N 的重物(见图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两种方式中小车的加速度相同 B .第一种方式小车的加速度小于第二种方式 C .第二种方式中小车和重物的加速度相同 D .第二种方式中细绳的张力小于10N 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x-t A B .两物体的初速度都为零 C .在0~t 1时间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 .甲、乙两物体相遇时速度相等 8.当两个力F 1、F 2夹角α(0°< α <180°)保持不变,在同时增大两个分力时,关于它们的合力F 的大小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能增大 B .可能减小 C .可能不变 D .以上叙述都正确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150分钟12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脑髓 (suì) 花圃 (bǔ ) 骊( lí )歌倜傥(tì tǎnɡ) B、沮(jǔ)丧讪(sàn)笑菜畦(qí)鸡毛掸(dǎn )子 C、嫉(jì)妒丑陋(lòu)蝉蜕(tuì)弥漫( mí) D、书塾(shú)环谒(yè)瞬(shùn)息收敛(liǎn )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菜畦渲闹臃肿人声鼎沸 B.懊诲书塾嫉妒来势凶凶 C.斑斓崎岖屏嶂九曲连环 D.澎湃深邃彷徨慷慨淋漓 3、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他一来就谈起小李的事情,讲述着这个贪图享受 ....、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的小李。 B.我认识奥本海默是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 ....的人物了。 C.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的境界,平原无际,回环曲折 ....。 D.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 4.修改下列病句。(2分) (1)增加质量是当前生产中的首要任务。 (2)通过大家的帮助,使他端正了学习态度。 5、“学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现在检查一下你的运用能力。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的感悟,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小溪流向大河,那是在启示我们积少可以成 多;,。(2分)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9.诗中表现人们欢迎燕子到来的诗句是:,(2分) 10.这是一首平易浅显的咏物诗,全诗借“燕”表达作者怎样的情趣?(2分) 《伤仲永》节选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1.划分节奏(2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12、解释加点的字或词。(3分) ⑴扳:⑵收族:⑶父异.焉: 13、翻译句子。(2分)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 之。。 14、课文中“”点出了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预示了他“泯然众人矣”的结局。(提示:用文中原句填空)(2分) 15、我们学习了《方仲永》和《孙权劝学》,比较仲永和吕蒙的不同遭遇和结局,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

年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16年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qīng ting jí dù zhàn lán ( ) ( ) ( ) shú xī kū long dàng yàng ( ) ( ) ( ) xiàn mù chéng rèn ( ) ( ) 二、想一想,写一写。(6分) shìfēn ( )察考()本() ( )芳纠()()数 qīng wén ( )蛙()蜓()晨波()()名()章 三、请为句中的“绝”选择相应的序号!(3分) “绝”字在字典中有几种解释:①、断;②、穷尽,尽;③、极,极端的;④、一定的。 1、这事儿绝不能干!( ) 2、他已走入绝境,没办法了!( ) 3、你不要绝望,说不定事情有转机。( ) 4、这个办法真是太绝了!( )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填序号。(12分) ①层()叠() ②()()不分③废( )忘( ) ④( )而( )舍⑤日月( )( ) ⑥( )( )分明 ⑦( )羊( )牢⑧悬( )峭( )⑨南( )北( ) 1.关于勤奋学习的词有: 2.含反义词的有: 3.形容山岭的词有: 4.关于珍惜时间的词有: 5.寓言故事有:

五、想一想,填一填,再读一读。(6分) 1.花盆里长不出苍松,。 2.池上碧台三四点,。(作者:) 3.穿花蛱蝶深深见,。 4. ,白首方悔读书迟。 5. 《亡羊补牢》这个寓言告诉我们 。 6.我国有很多神奇的泉。的羊八井热泉,的“喷鱼泉”, 的水火泉,真让人惊叹不己。 六、我会按要求写句子。(5分) 1.养羊的人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改为“被”字句) 2.他在上学路上为盲人人引路。他上学迟到了。(用关联词联成一句话) 3.马跑的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4.长时间的掌声淹没了观众的讨论声。(缩句) 5.天上的星星很多。(改成夸张句) 七、古诗文阅读。(10分) 咏柳á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1.把古诗补充完整。(1分) 2.把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绿丝绦(tiáo tāo) 似剪刀(sì shì) 裁出(zāi cái) 3.咏柳的作者是诗人。诗中一连运用了三次想象,把柳叶想象成、把柳枝想象成,还把想象成剪刀。诗句“ ,”自问自答想象丰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6分) 八、课内阅读。(10分)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luǒ lù( )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chuǎn qì er( )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lí míng( )雨

2018-2019学年南师附中高一上物理期末试卷

悬挂A 杆的绳倾斜,悬挂B 杆的绳恰好竖直,则关于两杆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A 、B 都受三个力作用B .A 、B 都受四个力作用C .A 受三个力,B 受四个力D .A 受四个力,B 受三个力 B .kg 、m/s 2、s C .m 、N 、kg A .m 、kg 、s D .m/s 2、kg 、N 1.下面哪组单位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南京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考试时间长度:10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5.如图所示,A 、B 两均匀直杆上端分别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下端搁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C .蛋对石头的力与石头对蛋的力大小相等,相互平衡D .蛋对石头的力与石头对蛋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3.在水流速度均匀恒定的一条河中,一条船以相对于水恒定的速度渡河,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小船渡河的轨迹为曲线B .保持船头垂直于河岸,小船渡河的时间最短C .保持船头垂直于河岸,小船渡河的路程最短D .船头偏向上游适当角度,小船一定可以到达河的正对岸))2.以卵击石,蛋破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蛋对石头的力小于石头对蛋的力B .蛋对石头的力大于石头对蛋的力4.时钟上秒针、分针和时针半径之比为2:2:1,则三者针尖的(A .周期之比为1:60:1440B .角速度之比为720:12:1C .线速度之比为360:12:1D .向心加速度之比为720:24:1

6.如图所示,有两个光滑固定斜面AB 和BC ,A 和C 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斜面BC 比斜面AB 长,一个滑块自A 点以速度A v 上滑,到达B 点时速度减小为零,紧接着沿BC 滑下,设滑块从A 点到C 点的总时间是C t ,那么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滑块速度大小v 随时间t 变化规律的是( )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7.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C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一定都时刻变化 D .在恒力作用下,物体可以做曲线运动 8.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B .正在向上加速启动的电梯处于失重状态 C .做减速下降运动的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D .不论物体超重、失重,还是完全失重,其重力都是不变的 9.如图所示,自由下落的小球,从它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开始,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 A .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B .加速度一直变大 C .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D .速度一直变小 10.如图所示,斜面固定,A 物块上表面水平,B 物块放在A 物块上,两物块相对静止一起以加速度a 沿斜面向下匀加速滑动,滑动过程中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A 对B 的支持力大于B 的重力 B .A 对B 的支持力小于B 的重力 C .A 对B 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 .A 对B 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v v C C v C C v C C v C C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 期中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古诗文默写。(11分)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杨花榆荚无才思,。《晚春》 (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4)如果有一个人在一个没有通讯设施的地方工作。很久没跟家里联系了,突然遇到自己的老乡,听说他要回家,要他捎句话给自己的家报平安。这就像唐朝诗人岑参在《逢入京使》的诗 句:,。 (5)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 ,。 2、请根据拼音在下列各句中括号内填写合适的词语。(4分) (1)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shēn wù tòng jué( )之的。 (2)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bān lán( )的山雕,奔驰的鹿群…… (3)有一位长期以来xiǎn wéi rén zhī()的科学家:邓稼先。(4)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bǔ yù()下发扬滋长!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的人不讲卫生,乱扔垃圾,使周围的环境变得污秽不堪,臭气熏天。 B.当别人的成绩比自己好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嫉妒他,而应该向他学习。 C.圭峰山树木茂盛,山路陡峭,人迹罕至,成为五邑地区的热门的旅游胜地。

D.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之难明真相。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把“许多”与“张老师”互换) B.由于水污染、空气污染,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删除“给”)C.各级政府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删去“不”) D.有人认为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 5、仿照例句的句子,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4分) 例:我愿是一朵欢乐的浪花,为大海营造一点生机。 我愿是,。 我愿是,。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15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 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 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有删改)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他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 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 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选自《后汉书·列女传》,有删改) 【注释】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③亡:通“无”,不足。④懿:美好。

北师大附中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强力推荐

2、一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100。如果分子加23,分母加32,新的分数约分 后是,原来的分数是_____

1、答案:6:5 简单的比例类问题,来了4个人以后变成44人可以知道原来有44-4=40人,原来的男女比为3:2,也就是说男生有40÷(3+2)×3=24人,女生有40-24=16 人,那么新的男女比为24:(16+4)=6:5 2、答案: 本题考察的是比例类的问题,分子增加了23,分母增加了32,总数增加了 55,即为分子和分母的和变成了155,此时的分数是,那么也就是说,155 被分成了(17+14)=31份,此时的分子应为155×=70,分母为155-70=85,所以原来的分子为70-23=47,分母为85-32=53,原来的分数即为 3、答案:1375棵 春季成活率为85%,也就是说死亡率为15%,死亡了500×15%=75棵,秋季 比春季少死25棵,为75-25=50棵,此时的死亡率为5%,那么原来就有50÷ 5%=1000棵,春季存活了500×85%=425棵,秋季存活了1000×95%=950棵,总共存活了425+950=1375棵。 4、答案:96 这种连箱子一起算的题,要去想少的是多少千克,而不是盯着最后剩多少千克算。最后拿走了一半还剩下,就是说拿之前还有×2=,这时候少了,少 的重量为100-36=64千克,那么总共的重量为64÷=96千克。 5、答案:1500本 因为之前拿了14包多35本,之后连着这35本一共11包,可以得出一共有 14+11=25包,那么和之间相差的就应该是那多出来的35本了, ,那么全部的书就有35÷=1500本。 6、答案:25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评价等级优良达标待达标 在相应等级 上划“√” 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奋努力,相信你一定有了很大的收获和进步,认真地完成这套试卷吧,你一定会成功的! 一、字词百花园新课标第一网 (一)在你认为对的拼音下打“∨”。 翅膀(chìcì)潜水(qiǎn qián)山楂 (zhāchá ) 几乎(jījǐ )包扎(zhāzā)膝盖(qīxī )(二) 根据拼音,写出词语。(注意把字写规范、工整) xùn sùzūn jìng zhìhuìpiān piān qǐwǔrìlì xīn qín gǔlìjià zhízhuǎn bài wéi s hèng (三) 选字组成词语。 幻幼 ()想()小()觉()稚

厨橱 ()房书()()柜()师 默墨 ()水笔()沉()()认 绣锈 ()花刺()生()铁() (四)照样子,写词语。 1、喜气洋洋(ABCC式) 2、奇花异草(含反义词) 3、一心一意(ABAC式) 4、东张西望(含反义词) 二、句子休闲屋。 (一)、补充句子。 1、谁言寸草心,。 2、,忙趁东风放纸鸢。 3、问渠那得清如许,。 4、,粉身碎骨全不怕。 (二)仿照句子写一写,用上加点的词。 他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

。 (三)请你来当啄木鸟。 1、听到这个故事,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 2、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它们向四周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缩句) 。 2、有哪个大力士能把那么笨重的铁牛捞起来呢?(改为陈述句)。 。 三、知识百宝箱。 1、当父母为我们付出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代诗人()的古诗(《》),这首古诗中最让我感动的句子是( ),( ). 2、我知道中国的四大名著分别是(《》)、(《》)、(《》)、(《》)。我最喜欢(《》)里边的人物(),因为()。 四、阅读开心吧。新课标第一网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 期中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花圃.(pǔ)归省.(shěng)田垄.(lǒng)脑髓.(suǐ) B.踌躇.(chú)澎湃.(pài)亘.古(gèn)骊.歌(lì) C.讪.笑(shàn)哺.育(bǔ)踱.步(duó)污秽.(suì) D.瞬.息(shùn)嫉.妒(jí)震悚.(sǒng)泥泞.(nìng)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幽寂锋芒毕露妇儒皆知一拍即合 B.仰慕慷慨淋漓马革裹尸戛然而止 C.狂澜潜心惯注铤而走险杂乱无章 D.晦暗气冲斗牛契而不舍浑身解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奶奶刚才还有说有笑,突然收敛 ..起笑容,我们一脸茫然,不知哪儿冒犯了她。 B.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 ..,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 C.英语老师非常幽默,能把语法讲得惟妙惟肖 ....,让同学们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D.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 ....,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 B.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存在的问题的情景。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D.也许我们不能复制马云的成功,但是他的梦想、他的努力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花草树本枯萎,鱼鸟虫兽死亡,人类自然也就无法生存了。 ②恐怕到了那个时候,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③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万物生长的根基。 ④如若有一天,地球上的水枯竭了,那么人间就会变成地狱。 ⑤正是有了水的滋润,一切生物才能如此欣欣向荣,如此生机勃勃。 A.④③⑤①②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一上学期新生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考试试题

②2018年师大附中高一新生入学分班摸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1.根据拼音将相应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4分) 2.结合语境,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 ...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意思是设计者和工匠们胸中有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 B.市委市政府强调: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必须严格保持质量,决不能搞豆腐渣工程 .....。(施工中偷工减料,导致质量低劣的建筑工工程) C.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迁腐……唉,我现 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 ..了!(天分高,智力强) D.益阳市政府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坚持阳光操作 ....,仅55天就完成了本项工程的征迁工作。(这里指公开的,在群众监督下进行的)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 B.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危急时刻鞠躬尽瘁 ....,她舍己救人的事迹激发了社会各界的爱心传递。 C.近来,菲律宾对中国南海黄岩岛主权的挑衅行为让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 D.刘翔在世界田径钻石联赛尤金站110米栏的决赛中,一马当先 ....,轻松夺冠。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监管部门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防止非法使用地沟油的现象不再反弹。 B.据有关专家分析,今年冬春出现的旱情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罕见。 C.只有紧紧依靠人民,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才能实现中国梦。 D.预防甲型H7N9流感,应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周作人看中国书有一条标准十分独特,就是看作者“对待人的态度”,特别是“对待女人、儿童的态度”。

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时间:90分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1.读拼音,写词语。(6分) zh ì hu ì x īn sh ǎng qi ān x ū yu ān y āng ōu zh ōu 上面所填的字中,属于整体认读音节的字有:( )、( )。 2.给下列汉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6 分) 虫( )( ) 酉( )( ) 弗( )( ) 需( )( ) 寺( )( ) 逢( )( ) 3. 按查字典要求填空。(3分) “益”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读音为( )。“益”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增加;B.更加;C.好处;D.有益的。 在“益.虫”一词中应选解释( );在“延年益.寿”一词中应选解释( ); 在“精益.求精”一词中应选解释( )。 4. 在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画“√”。(4分) (1)水面上的小圆晕一圈一圈地(荡漾 飘荡)开去。 (2)这只小狗的鼻子真(灵活 灵敏),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 (3)老师用目光(鼓舞 鼓励)我举手回答问题。 (4)大家(连续 继续)工作了一天一夜,终于把这件事完成了。 5.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4+8=12分) ①井底之( ) ②杞人( )天 ③( )( )不断 ④无( )无( ) ⑤画( )添足 ⑥滥竽充( ) ⑦( )( )不忘 ⑧无( )无( ) (1)①⑤填的都是动物名,我能再写两个含动物名的四字词语: 、 姓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江苏省南京市2017南师附中高一分班测试模拟练习二(英语)

2017年暑期高一结班考试 英语 第1页,共12页 2017年暑期高一结班考试 英语 第2页,共12页 绝密★启用前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分班测试 模拟练习二(英语) 命题人:王文君 审核人:吴钰鸣 魏晨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I 卷 英语知识运用(共三大题,满分96 分) 一.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从每小题所给的A 、B 、C 、D 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空白处 的最佳选项。 1.The―Chinese Dream‖is _______ dream to improve peo ple’s happines s and _______ dream of harmony, peace and development. A. the; a B. a; a C. a; the D. the; the 2.—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3-D printer? —It’s great although it still needs further _______. A. invention B. education C. information D. development 3.Let’s go _______, OK? A. interesting somewhere B. interesting anywhere C. somewhere interesting D. anywhere interesting 4.—Look! Someone _______ the floor. It's clean . —Well, it wasn't me. I went shopping just now . A. is sweeping B. was sweeping C. had swept D. has swept 5.Learning to write is learning to think. You don’t know things clearly _______ you can write them down. A. unless B. if C. since D. whether 6.— What do you think of our performance on the New Year’s Evening party? — Perfect! I don’t think I can see a _______ one. A. worse B. good C. better D. bad 7.I _______through the hard time but for my teacher’s generous and timely help . A. coul dn’t have gone B. could go C. mustn’t have gone D. hadn’t gone 8.There are as many as ten student clubs in our school. You can join _______ interests you most. A. whatever B. whichever C. whenever D. wherever 9.— Could I have a rest, Sir? — _______, we have little time left. A. Of course, you could B. Of course, you can C. Sorry, you can’t. D. Sorry, you couldn’t 10.Nancy _______ after supper, as she was going to host a charity show that evening. A. gave up B. dressed up C. got up D. washed up 11.Judging from his face, _______there was a confident smile, we knew that he didn’t lose heart. A. in which B. on which C. by which D. from which 12.He looks good _______red while black looks good _______me. A. in; on B. on; in C. in; in D. on; on 13.30, 000 dollars _______ a lot of money, but it's _______ than we need. A. is; far more B. are; very much C. is; far less D. are; very little 14.If you don’t go to see the film tonight, _______. A. so don’t I B. so won’t I C. neither do I D. neither will I 15.With the exam _______ in ten minutes, they were asked to hand in their mobile phones. A. taken place B. taking place C. having taken place D. to take place 二.完形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小题所给的A 、B 、C 、D 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 A young woman in her twenties was sitting on the train, next to her mother. They both looked 26 but excited. The young woman was looking out from the train’s window quietly. Suddenly, she shouted, ―Mum, look! The trees are behind us!‖ Her voice was so 27 that everyone on the train heard. Mum smiled. But a young couple sitting nearby looked at the young woman’s childish 28 with pity. They thought, ―Poor young woman. There must be something wrong with her 29 .‖ A little while later, the young woman 30 again, ―Mum, look! The clouds are running with us!‖ Mum smiled again. And she seemed very happy with the young woman’s words. Finally , the couple couldn’t help asking the old woman, ―Sorry if we offend (冒犯,得罪) you. But 31 don’t you take your daughter to a good doctor?‖ The old woman smiled and said, ―I did. And we have just come from the 32 .‖ ―Then you should go to a better on e. Because it seems that your daughter’s situation hasn’t improved,‖ said the couple. They felt pity for the old woman. ―No, in fact I’m very happy with the 33 ,‖said the mother. ―My daughter was 34 from birth. Today, she is seeing the world for the first time. ‖ Every single person has a story. Don’t judge people before you truly know them. T he 35 might surprise you. 16.A. tired B. happy C. sad D. disappointed 17.A. low B. loud C. gentle D. beautiful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下学期重点中学七年级期中检测卷班级:姓名: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无垠.(yín)懈.怠(xiè)弄.堂(nòng) B.不济.(jì)劲.头(jìn)屏.息(píng) C.挟.着(xié)气氛.(fēn)山坳.(ào) D.步履.(lǚ)亘.古(gèn)愧怍.(zhà)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聘挚友锲而不舍微不足道 B.草率脚落目不窥园大厅广众 C.祥细旌旗妇孺皆知如释重付 D.滕椅契约高山之巅力挽狂澜 3.根据语境,在下列语段的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把序号写在横线上。(3分) 希望世间能有更多的人珍视自己的每一步脚印,勤于①,乐于重温,敢于②,善于③,让人生的前前后后能够互相灌溉,互相滋润。 (选自余秋雨《收藏昨天》,有删改) A.自嘲 B.修正 C.记录 4.根据解释和语境填入下列语段中的成语或俗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为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来自全国32支代表队集中进行了12场牵动亿万观众的巅峰对决。160名15岁的选手逐一登场,他们,让观众领会了

汉字崇高的美感和深广的哲思情理的同时,也让观众深入地了解了汉字和汉字书写文化。 A.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已经非常熟练很有把握。 B.再接再厉:形容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 C.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D.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5.下列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人们喜爱竹子,因为它体现了一种美好的品格:它用淡泊豁达的胸襟面对自身的平凡朴实,它用感恩眷恋的情怀回报土地的宽厚无私,。 A.它顽强执着地对抗着漫天雪雨风霜的世界 B.它对抗世间的雪雨风霜总是那么顽强执着 C.它用顽强执着的精神对抗雪雨风霜的世界 D.它用顽强执着的精神抗击世间的雪雨风霜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 老头子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不法的事儿也干过;现在,他自居是改邪归正,不能不小心,而且知道怎样的小心。祥子的叙述只有这么个缝子,可是祥子一点没发毛咕的解释开,老头子放了心。“怎么办呢?”老头子指着那些钱说。“听你的!”“再买辆车?”老头子又露出虎牙,似乎是说:“自己买上车,还白住我的地方?!”“不够!买就得买新的!”祥子没看他的牙,只顾得看自己的心。“借给你?一分利,别人借是二分五!”祥子摇了摇头。

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一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

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一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将一定质量的铜锌合金的粉末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铜 B.滤液中溶质一定不含硝酸银 C.滤渣中可能含有银和锌 D.滤渣中一定没有铜 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氧气的溶解度随 压强变化的关系 B.将等质量的镁片 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 硫酸中 C.MnO2对过氧化氢 溶液分解的影响 D.向氢氧化钠溶液 中加水稀释 A.A B.B C.C D.D 3.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 A.CuO(C):隔绝空气高温加热 B.N a2SO4溶液(N a OH):加适量稀盐酸 C.CO2(HCl):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 4.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安全 ①用甲醛可保鲜海产品 ②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①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②进行化学实验时配戴护目镜 ③发现厨房中天然气泄漏马上拨打119报警C.化学与资源D.化学与发现 ①塑料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金属资源 ②稀土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 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①卢瑟福确定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②拉瓦锡第一个发现并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A.A B.B C.C D.D

5.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含0.2molH2SO4),恰好完全反应成盐和水.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A.12.8 g B.6.4g C.3.2g D.1.6g 6.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 A CO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和浓硫酸 B KCl加入,加热 C NaCl过量盐酸,蒸发 D浓硫酸,干燥 A.A B.B C.C D.D 7.中和一定质量的稀硫酸,需用m克氢氧化钠,若改用m克氢氧化钾,反应后溶液的PH 应当是() A.<7 B.>7 C.=7 D.无法确定 8.利用废硫酸制备K2SO4的流程如下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流程中CaCO3可循环使用 B.将CaCO3研成粉末的目的使反应更充分 C.M和碱混合微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D.洗涤所得晶体,是为了除去表面的杂质 9.已知A、B、C、D、E分别是初中化学中所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A、B、C、E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与C、E与C之间的反应产物完全相同,E在农业上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下列叙述错误的 A.上述五种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中不包含置换反应 B.D与水反应生成酸,A与水反应生成碱 C.可用水除去E中含有的少量A杂质 D.B、D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互相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