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核算与国际收支概述
国际收支账户与国民收入账户之间的关系

§ 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一国在 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 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1
§ 封闭经济:Y=C+I+G
(1.1)
§ 开放经济:
初级开放经济:Y=C+I+G+X-M
(1.2)
高级开放经济:Y= C+I+G+X-M+NFP (1.3)
3
§ 如果一国私人投资支出太多超过了私人储蓄, 或者政府支出太多超过了政府税收,则该国 很有可能会出现经常账户赤字。
4
Y= C+I+G+X-M+NFP+NT(1.4)
Y= C+I+G+CB
(.5)
n 经常账户顺差会使得一国国民收入增加,而
逆差会减少一国国民收入。
2
n 根据(1.2)式,在两边同时减去税收(T): Y-T= C+I+G+X-M-T
§ 令可支配收入Yd=Y-T: Yd= C+I+G+X-M-T
§ 再令Yd-C= S,整理可得: X-M =(S-I)+(T-G) <0 <0 or <0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与国际收支

从收入的角度分析,GDP 可以分解为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政府部门的可支配收入。 私人部门的收入,又称为个人可支配收入(Private Disposable Income) ,它度量了私人部门 可用于消费的收入。 对于单个家庭而言, 私人部门的总的可支配收入等于其从经济活动中取 得的收入加上从政府部门取得的转移支付,再减去支付给政府的税收。用公式表示就是:
政府用于行政管理、科教文卫、国防、公共安全、外交等方面的支出中的工资福利支出、 商 品和服务等经常性支出。 政府预算支出中的经济建设费属于政府的投资性支出, 社会保障支 出属于转移性支出,这两类支出不属于政府消费支出。 专栏: 关于 GDP 的不同核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的是最终的货物与服务,它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态:价值形 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核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生 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计算方法, 即从生产的全 部货物与服务总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值。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入法也称为分配法, 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 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 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 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组成。 其中, 劳动者报酬是雇员对生产单位提供劳动获得的工资和各种 形式的报酬; 生产税净额是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的差额, 即企业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 的税金(不包括所得税)与政府对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补贴(如对粮食系统的价格补贴、对外 贸企业出口退税)的差额,生产税的种类具体包括销售税、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进口 税、固定资产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排污费、教育费附加、水电费附加等;固定资 产折旧是生产中使用的房屋和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在核算期内磨损的价值;营业盈余主要是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货物与服务的最终去向, 包括最终消费支出、 资本形成 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三部分,前面已经论及,这里不再赘述。 国民经济是一个包括生产、分配、消费、积累各个阶段的运行过程。国民经济核算将税 收按照其发生的环节归纳为三个类别。 第一是生产税, 是指与生产有关的税和在生产过程中 发生的税;第二是收入税,是针对收入所得征收的税;第三是资本税,是以资产为对象征收 的税。 一般来说, 生产税直接针对经济生产经营活动征缴, 对经济有直接的抑制和刺激作用, 属于收入初次分配的手段; 而收入税和资本税则主要发挥收入再分配作用, 具有明显的调节 收入分配的性质。 以上三种方法, 在理论上应该是相等的, 但是在实际统计过程中, 由于资料来源的不同, 得到的结果会出现差异,在一定范围内的统计误差是可接受的。 根据国际惯例,GDP 增长率(包括其构成项增长率),都是剔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中国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 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 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 算。 人均 GDP 是一定时期内 GDP 与同期人口平均数的比值。 请注意, 人口平均数指的是同 期平均常住人口。受人口流动的影响,常住人口数与户籍人口数往往不一致。中国国家统计 局公布的人均 GDP 就是同期常住人口的人均 GDP。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以作为中国国民收入核算中私人消费(C)的 指标呢?不可以,其差异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前者不包括教育、医疗、娱乐等服务类支 出,后者则包括对服务的消费;二是前者不仅包括对城乡居民的零售额,而且包括销售对企 事业和行政单位的销售, 但是这部分不属于私人消费; 三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包括销售 给城乡居民的建筑材料, 这属于私人投资部分; 四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包括居民自产自 用的产品,例如农民自产自用的农牧产品,而私人消费则包括对这些产品的消费。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指标是否可以构成国民收入核算中的资本形成 总额(I)的指标呢?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所有企事业、行政单位和城乡居民购置和建造 固定资产(包括设备、房屋、建筑物等)的活动。它与资本形成总额的差异表现为:一是前
国民收入核算概述PPT54页

到的利润,虽是中国GDP一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 而应归入芬兰GNP。
• 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为美国GDP一部分,但 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
GDP指标的缺陷: • 第一,不能反映社会成本。 • 第二,不能反应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 • 第三,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 • 第四,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 第五,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状况。
• 知识拓展人均GFra bibliotekP= 一国的GDP总额/该国的人口总数。
GDP与人均GDP
• GDP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的总体状况。 • 人均GDP则是衡量一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三)生产法核算GDP
• 含义:用生产法核算GDP,是指按产品与劳务的各 个部门的新增产值来核算GDP,生产法亦称部门法。
• 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个部门要把使用的 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只计算所增加的价值。
• 按生产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部门包括:农林渔业; 矿业;建筑业;制造业;运输业;邮电与公共事业;电、煤 气、自来水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保险、不动产业;服 务业;政府服务和政府企业;把以上部门生产的国内生产总 值加总,再与国外要素净收入相加,并考虑统计误差,就可 以得到以生产法计算的GDP了。
---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 2010-08-27---
(四)GDP的校正
1.名义GDP与实际GDP
• 名义GDP:按当年价格(current price)计算的国内
国际金融(国民收入与国际收支)

浮动汇 率制下 的开放 经济平 衡
国际收支逆差
2、开放经济的自动平衡机制 在浮动汇率制下,这一自动平衡主要体现在货币--价格机制。当一国国际收支处于逆差时,由于货 币供给不发生变动,因此本国LM曲线不发生变化, 但在外汇市场上,外汇需求大于供给导致本国货 币名义汇率的贬值,即e贬值。根据实际汇率的定 义,在价格水平不发生变化时,同样带来实际汇 率的贬值。在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情况下,实 际汇率的贬值会带来贸易余额的改善,从而使CA 曲线与IS曲线右移最终达到平衡。
外汇供小于求
名义汇率贬值
经常账户改善
实际汇率贬值
物价水平下降
浮动汇率制下经济自动调整的货币---价格机制
CA(e0) CA(e1)
i
LM A B IS (e1) IS (e0) Y0 Y0’ Y
i0’
i0
这一调整在固定汇率制下是通过价格水平的变动实现的,在浮动汇率制下 则是通过名义汇率水平的变动实现的。
3、经常账户与外债
经常项目还度量了国际借贷的规模和方向。 当一国进口大于出口,即出现外贸入超时,则必须 为消除经常项目赤字而筹措资金,只有当该国从国 外借入资金时,才能满足全部进口支付需要。 因此,一国经常项目出现多少赤字,就会增加多少 净外债。 同样,当一国出口大于进口,即出现外贸出超时, 该国出现经常账户盈余,可以为有经常项目赤字的 贸易伙伴提供了资金。 因此,一国的经常项目余额等于它的净国外财富的 变动。
NFP=0
2、经常账户与国内吸收
Y=C+I+G+X-M( NFP=0 )
A=C+I+G------称为国内吸收 则CA=Y-A 因此,经常账户余额变动就与一国产出和就业的变动联系 起来。说明在开放条件下,一国的国民收入与国内支出 可以不必相等。 当支出超过产出的产品与服务时,通过进口国外产品与服 务来满足。 ----CA顺差说明国民收入超出国内支出 ----CA逆差说明国民收入小于国内支出 -----CA经常账户余额反映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之间的关系
国际金融 第一章 国民收入与国际收支

第一章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与国际收支开放经济:产品与生产要素跨国流动溢出效应:本国经济会对他国造成影响反馈效应:本国经济会收到他国经济的影响1.1.1封闭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恒等式GDP: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指标。
(1)产出——一个国家生产的成果(2)流量指标(一定时期内的)(3)最终产品的生产属性(经济生产:人类参与)(4)既包括市场化的货物与服务的生产,也包括非市场化的货物与服务的生产(未被交换)GDP=C+I+GC:私人部门的消费I:资本形成总额(投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G:政府部门的消费注:固定资本消耗≠固定资产折旧(现值核算≠历史成本核算)固定资本净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消耗经济建设(投资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转移性支出)预算开支不计入GDP构成收入法(一)1.劳动者报酬2.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3.固定资产折旧4.营业盈余(二)1.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 PDL=GDP+TR+INT-T = C+S p消费+结余(TR 转移支付INT政府的债务利息支出T税收)2.政府部门的可支配收入:NIG= T-TR-IVT =G+S g 消费+政府储蓄国民储蓄(封闭经济):本国国民中收入未被用于消费私人部门的储蓄+政府部门的储蓄S=SP+SG=GDP-C-G 生产-消费-储蓄注:储蓄存款的年度增加额不能代替国民储蓄;1.1.2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恒等式特点:本国货币和服务可以在外国销售,形成本国的出口X本国收入可以购买外国商品和服务,构成本国进口MGDP=C+I+G+X-M(NX)Sp+Sg=I+NX 国民储蓄<国民投资——贸易逆差国民储蓄>国民投资——贸易顺差NX=(Sp-Ip)+(Sg-Ig) 本国的对外贸易差额取决于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储蓄与投资差额状况开放经济:一国生产要素获得的总收入就不再等于本国的总产出1.初次收入差额BPI:收入差/劳动报酬/租金等2.二次收入差额BSI:国际间的经常转移(捐赠)开放经济下:国民可支配总收入GNDY=GDP+BPI-BSI=C+I+G+NX+BPI-BSI1.2国际收支的基本含义及其特征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各项国际经济交易货币价值的总和。
国际金融学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

1.B 初次收入(primary Income)。 1.B.1 雇员报酬:支付给非居民工人(例如季节性的短期工人)的雇员报 酬,包括薪资、津贴、福利及社保缴款。 1.B.2 投资收入:指因金融资产投资而获得的利润、股息(红利)、再 投资收益和利息。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因拥有对非居民的金融资产权益或 债权而获得的利润、股息、再投资收益或利息。借方记录我国因对非居 民投资者有金融负债而向非居民支付的利润、股息、再投资收益或利息。 1.B.3 其他初次收入 指将自然资源让渡给另一主体使用而获得的租金收入,以及跨境产品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等式
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等式可表示为:
Y=C+I+G+X-M 产品和服务的出口与进口之间的差额通常称为贸易账户余 额(或净出口),记为TB
TB=X-M Y=C+I+G+ TB 贸易账户余额对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贡献非常突出 ,进出口贸易 是体现经济开放性的重要指标 。 考虑生产要素流动, 此时TB扩展到CA,
和生产的征税和补贴。贷方记录我国居民从非居民获得的相关收入。借 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进行的相关支付。 1.C 二次收入 1.C.1 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常转移,包括现金和实物。贷方记录我 国居民从非居民处获得的经常转移,借方记录我国向非居民提供的经常 转移。包括个人转移(如捐赠、汇款、保险赔款、遗产、中奖、注册费) 与其他二次转移(如政府间国际援助等)
CA=TB+NFP简ຫໍສະໝຸດ 小结开放经济下国民收入等式
Y=C+I+G+X-M
=C+I+G+TB
Y=C+I+G+X-M+NFP
=C+I+G+CA
分析:CA?
CA=X-M
国民收入核算与国际收支

国民收入核算与国际收支简介国民收入核算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系统和连续的统计和分析,以便了解和评估该国或地区的经济状况、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
而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包括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和外汇储备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国民收入核算和国际收支的概念、意义以及计算方法,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联和影响。
国民收入核算意义国民收入核算是国家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评估国家经济状况、制定经济政策以及进行经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国民收入核算,可以了解到一个国家的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国民储蓄等重要经济指标,同时可以揭示经济结构和分配方面的问题。
计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采用的是“投入产出表”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记录各个部门的产出、用于生产的投入、劳动力和资本的使用情况,从而计算出总产值、收入和支出等指标。
常见的核算方法包括产业核算、所得核算和支出核算。
产业核算主要是以各个产业部门为划分基础,通过统计生产活动的产出、投入和价值增加等指标,计算出各个产业的产值、增加值和收入。
所得核算则从收入的角度出发,统计各个居民部门的收入来源,包括工资收入、利润收入、财产收入和转移收入等,从而计算出国民收入。
支出核算则是从需求的角度出发,统计各个部门对不同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包括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支出、投资支出和净出口等,从而计算出总需求和总支出。
国际收支意义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经济交往的总体表现,它涵盖了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和外汇储备等方面。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否反映了一个国家与外部经济环境的关系以及其经济政策的得失。
计算方法国际收支的计算主要基于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种记录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经济交往的表格,包括国际收入、支出、净收入和资本流动等。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计算分为两个核算部分:财务核算和经常核算。
财务核算主要涉及资本流动的收入和支出,包括对外投资、资本转移和短期债务等;经常核算则主要是关于商品和服务的收入和支出,包括国际贸易、旅游收入和利息收入等。
国民经济五大核算的内容

国民经济五大核算的内容
国民经济五大核算是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五个重要部分,包括国内生产总
值(GDP)、国内收入分配、国内投资、国际收支和储蓄投资平衡。
首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指标。
GDP包括国内各类产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它可以从产出、支出和收入三个角度加以统计,分别对应着产业结构、总需求以及分配关系。
其次是国内收入分配,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社会公平
和公正的重要内容。
国内收入分配核算主要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分配、行政区划单位收入分配以及产业部门和经济单位间的收入分配。
第三个是国内投资,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境内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
国内投资
核算主要包括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各类固定资产成本和出租房地产投资。
国际收支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
经济交流与合作情况。
国际收支核算主要包括对外经济交易、对外收入和对外支出,以及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资本流动等项目的收支情况。
最后是储蓄投资平衡,衡量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储蓄和投资的平衡情况。
储
蓄投资平衡核算主要包括国内储蓄、国内投资和对外资本流动三个方面的关系。
总之,国民经济五大核算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体系。
通过对国内生产总值、国内收入分配、国内投资、国际收支和储蓄投资平衡的核算,可以全面了解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资源的分配方式以及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为政府决策和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漫漫其悠远
2020/3/26
第三部分 概述
▪ 从国际微观经济到国际(开放) 宏观经济 ▪ 宏观经济目标 : 价格, 经济增长, 就业, 国际收支 ▪ 开放的宏观经济学其核心就是如何达到经济的内
外同时均衡
▪ 在第三部分我们将学到什么?_ 汇率与产出决定的
综合模型
▪ 第三部分包括六个章节,第12章至第17章
1994
42.7
41.3
1.4
1995
42.5
40.8
1.7
1996
41.4
39.3
2.1
1997
41.8
38
3.8
1998
41.3
37.4
3.9
1999
39.8
37.1
2.7
2000
38.7
36.2
2.5
•19 路漫漫其悠远
国际收支账户
▪ 定义: ▪ 1.一国的国际收支帐户是该国居民在一特定时期
– 是一国收入的一部分但不是产品的一部分. – 必须加入到国民生产净值中以计算国民收入.
– 间接商业税
– 是销售税. – 计算国民收入是必须从 GNP中减去.
•10
国民收入账户
▪ 国内生产总值 (GDP)
• 是用以度量一国境内生产量的指标. • 它等于 GNP 减去从世界其他地方获得的净要素收
入.
•4 路漫漫其悠远
引言
▪ 国民收入账户和国际收支帐户是研究开放的相互
依赖的经济体的重要工具。
▪ 国民收入账户
• 记录所有导致一国收入与产出的支出情况
▪ 国际收支平衡账户
• 有助于我们了解和追踪一国对外负债、出口及进口
竞争产业的状况及变动。
•5 路漫漫其悠远
国民收入账户
▪ 国民生产总值 (GNP)
•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并在市场上卖出的
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量
• 是研究一国产出的基本度量手段 • 实际 GNP 与包含价格上涨因素的名义GNP
•6 路漫漫其悠远
国民收入账户
▪ GNP 由所有花费在最终产品上支出的市场价值量
加总得到:
• 消费
– 国内居民私人消费的金额
• 投资
– 私人企业为进行再生产而留下用于购买厂房设备的 数额
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恒等式
▪ 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恒等式
• 本国和外国花费再由本国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总和
:
Y = C + I + G + EX – IM
(12-1)
其中:
– Y指 GNP
– C 指 消费
– I 指投资
– G 指政府购买
– EX 指出口
– IM 指进口
• 在一个封闭经济中, EX = IM = 0.The National Income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
Figure 12-2: 美国经常项目与净外国财富存量, 1977-2000
•16 路漫漫其悠远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
▪ 储蓄与经常项目
• 国民储蓄 (S)
– 国民产出(Y)没有用于家庭消费(C)或政府购买( G)的部分。.
– 在封闭经济中它一定等于投资。
– 一个封闭经济只能通过积累资本存量来进行储蓄 (S = I). – 一个开放经济既可以通过积累资本存量,也可以通过获得国
内与非居民之间所有经济交易的简要记录。
▪ 2.一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交
易的货币价值总和。
•20 路漫漫其悠远
国际收支账户
▪ 特点: ▪ 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 2.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以货币纪录的交易。 ▪ 3.记录的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外财富来进行储蓄 (S = I + CA).
– 一国的经常项目盈余常常被称为是对外净投资.
•17 路漫漫其悠远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
▪ 私人和政府储蓄
• 私人储蓄 (Sp)
– 可支配收入中用于储蓄而非消费的部分
Sp = I + CA – Sg = I + CA – (T – G) = I + CA + (G – T)
• 一国用拥有的外国资本生产的那部分产出,要记入
. GDP中,而不计入GNP中。
•11 路漫漫其悠远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
▪ 消费
• 被私人部门购买,以满足当前需要的那部分 GNP
▪ 投资
• 被私人企业用于生产未来产品的那部分产出。
▪ 政府购买
• 任何由联邦、洲或地方政府购买的商品或服务。
•12 路漫漫其悠远
– T 指政府“收入” (净税收收入) – Sg 指政府储蓄 (T-G)
• 政府预算赤字 (G – T)
(12-2)
– 度量政府通过借贷来为开支筹措资金的程度.
•18 路漫漫其悠远
1992-2000年中国国内储蓄率与总投资率的差异
S
I
S-I
1992
38.4
37.3
1.1
1993
41.5
43.5
-2.0
– 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人的收入 (也就是说, 总支出等于总收 入).
•9 路漫漫其悠远
国民收入账户
▪ 资本折旧、国际转移支付与间接商业税
• GNP定义的调整:
路Hale Waihona Puke 漫其悠远– 资本折旧– 减少了资本所有者的收入. – 必须从 GNP中减去这一时期的资本折旧 (减去后成为国民生
产净值).
– 净单边转移支付
Accounts
•13 路漫漫其悠远
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账户
▪ 经常项目与外债
• 经常项目余额 (CA)
– 出口的商品和服务与进口的商品和服务之差 (CA = EX – IM)
– 当 CA > 0时,该国有经常项目盈余. – 当 CA < 0时,该国又经常项目赤字. – CA 度量了国际借贷的规模与方向
• 政府购买
– 政府使用的数额
• 经常项目余额
– 对外净出口的商品与服务的数额
•7 路漫漫其悠远
国民收入账户
Figure 12-1: 美国 GNP 及其构成, 2000
•8 路漫漫其悠远
国民收入账户
▪ 国民产出和国民收入
• 国民收入
– 一定时期内由该国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 – 等量于一国一定时期的 GNP.
•2 路漫漫其悠远
本章结构
▪ 引言 ▪ 国民收入账户 ▪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核算 ▪ 国际收支帐户 ▪ 小结
•3 路漫漫其悠远
引言
▪ 微观经济学
• 从单个企业与消费者的角度研究稀缺资源的有效利
用
▪ 宏观经济学
• 研究经济的整体就业、生产和增长水平是如何决定
的
• 强调经济生活的四个方面:
– 失业 – 储蓄 – 贸易失衡 – 货币与价格水平
– 一国的经常项目余额等于其净国外财富的变动.
•14 路漫漫其悠远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
• 经常项目余额等于国民收入Y与国内居民花费(
C+I+G)的差额: Y – (C+ I + G) = CA
– 经常项目余额是当前产出的产品减去国内需求. – 经常项目余额是国内资金供给超过需求的部分.
•15 路漫漫其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