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学期第一单元爱在身边备课.doc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教案

二、讨论汇报、深化明理:师:请大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及阅读课外书籍,你还知道哪些对人类有益的动物?讲讲它们的故事好吗?【小组交流讲座汇报】师:象同学们说的这些能够帮助人类做事,对人类有好处的动物我们称它们为有益动物。
可别小看这些动物,它们真是给人类帮了大忙了。
师:同学们小组讨论:大自然中如果没有了动物会怎样?生:……师:小结: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动物,就会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同学们再思考一下:如果世界上没有植物,那会怎样?生:……师:说得好!植物不但美化家园,植物还供给我们食物,供给我们呼吸的氧气,世界上没有了植物也就没有动物,没有了动植物人类就会灭亡,动植物对于人类来说同等重要,爱护动植物就是爱护人类自己。
【板书】爱护动植物就是爱护人类自己三、联系实际辨析导行师:现在我们小组讨论: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动植物呢?遇到捕捉、伤害有益动物和随便折花草树木的情况应怎样做?【投影出示辨析题】:1、遇到下面的情况怎么办?1)春天,你家里的屋檐下有两只燕子搭好了窝,可大人怕脏想把它捅下来,不让它们在你家住。
【想办法既不影响卫生,也不赶走小鸟】2)夏天,邻居家的阿姨看见窗户上有只壁虎就让叔叔把它捕下来。
【劝阻他们不要捕】3)秋天到了,一些农民怕小鸟吃麦子就在地头支起粘网抓小鸟。
【告诉他小鸟是有益动物,不要捕捉它们】2、辨析:【投影放图片】让学生说说爱心的价值,讨论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呀 ! 地球资源再也不能任意浪费了,否则,不久的将来, 我们见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 !主持人:其实除了水,我们每天离不开的粮食,电力资源,都需要我们去节约。
请大家讨论一下,我们怎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 每一粒粮食呢? 制订措施:①做到随手关灯。
②洗衣服时少量衣服尽量不用洗衣机, 洗衣服剩下的水留着涮墩布或冲厕所,做到充分利用。
③买冰箱时买节能型冰箱,即省钱又省电。
④刷碗时用一个大盆接着,不要让干净水白白流走。
山东版品生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爱在身边》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山东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爱在身边 []张马屯小学张立琴[主题内容分析]:爱在身边是《品德与生活》第四册第一单元,共设“爱向我走来”“爱心献给你”“爱心故事会”三个主题。
本单元主要让儿童初步感受生活中处处充满爱,并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爱,从而养成乐于助人,热爱劳动的好品德。
[课标内容标准分析]:课标中指出“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
”本单元从比较基础的内容进行学习认知,从而形成良好精神品质。
[学情分析]:本单元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选择贴近儿童生活有意义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认知,自主探究,主动实践.[目标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爱自己的家庭,爱亲敬长,热爱自然的情感。
2.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3.初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文明行为。
4.自觉保护身边的花草树木和动物等。
能力1.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探究、解决问题。
知识1.初步感受生活中别人给予自己的爱。
2.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单元设计思路]:教学中设计如下几个活动为主线:活动一:快乐的家庭,指导学生讲一讲自己的家庭成员有哪些,以及发生在家庭中的快乐事情。
活动二:校园生活真快乐,指导学生以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在学校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快乐。
活动三:寻找身边的关爱,指导学生寻找并发现身边人们还给予了自己哪些方式的关爱,并与同学互相交流。
活动四:制作爱心贺卡。
[教与学方法设计]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儿歌、歌曲、故事、美文等,使教材变学材,给儿童学习创设应有的空间,力争实现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培养良好品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本单元主题授课8 — 10课时1爱向我走来[活动内容分析]:“爱向我走来”活动主题共设计了“浓浓的亲情”,“校园友情”、“谁还给我爱”三个主题活动。
山东人民版思品二下第一单元《爱在身边》单元教案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爱在身边1.爱向我走来教材分析:本课“爱向我走来”用生活中处处充满爱,在爱的阳光下,幸福成长为背景,展现了学生在爷爷奶奶和父母的关爱中,快乐的成长。
教科书还利用了“校园友情”师生之间的情意来帮助儿童成长。
同学们的团结友爱,共同进步为场景。
本书还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恩情》。
从不同的侧面表达爱有各种各样的。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到爱就在我们身边。
设计理念:本设计从儿童真实的感知参与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以落实课程为目的,从“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点、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感情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融为一体。
学习目标:1、让学生明白力所能及地为爸爸妈妈或别人做点什么,既是懂事的表现,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2、爱父母,不惹父母生气;爱他人,能主动帮助他人。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图画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爱向我走来浓浓的亲情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出示图画,让学生边观察,边想:(1)图中小男孩做了什么事?(2)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师生小结:小男孩能体贴爸爸妈妈的辛苦,帮妈妈擦桌子,帮爸爸打水洗脚,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我们愿意和他交朋友,做个好孩子吗?二、明理导行过渡语:怎样做才是懂事的孩子呢?想一想:1、学生自己带着问题看书,弄清夏天热了为爸爸妈妈打扇子就是懂事的表现。
2、体会我们的懂事会让爸爸妈妈感到高兴,引导学生仔细看课本。
3、爸爸妈妈的爱是无私的。
吃饭时,把好吃的菜夹进我们的碗中;当你生病时,爸爸妈妈会不分白天黑夜的守候在你的身旁,无微不致的照顾你;下雨时,冒雨给我们送雨具;天冷时,让我们把手伸进怀抱。
面对这样的爱,我们要说点什么?做点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在家中的表现,一起评评谁是懂事的孩子。
4、学生评评,怎样做才是懂事的孩子,进一步理解懂事的含义。
5、小结:在家能关心体贴父母就是懂事的表现。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爱在身边

第一单元爱在身边一、单元内容爱向我走来(浓浓的亲情、校园友情、谁还给我爱);爱心献给你(我能为你做点什么、你是我的好朋友、做张贺卡送给你);爱心故事会(搜索故事、爱心故事会开始了)二、单元目标情感与态度:爱自己的家庭,爱亲敬长,热爱自然。
行为与习惯: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初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文明行为,自觉保护身边的花草树木和动物等。
知识与技能:初步感受生活中别人给予自己的爱。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探究、解决问题。
三、单元特点及重难点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正确认识亲情、友情。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预计课时12课时五、教学方法以学生实践和体验活动为主。
六、教具准备图片、影像资料、卡片等。
活动主题一:爱向我走来主题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家人、老师、同学及来自不同方面人们给予自已的关爱。
2、激发对自己身边人们的热爱之情。
3、尝试用调查、搜集等方式探究问题。
活动重点、难点:使学生认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亲情,感受亲情,理解亲情。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亲人关爱自己的事情。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法课型:活动课课时:预计4课时教学组织过程与实施方法:活动一:快乐的家庭1、指导学生讲一讲自己的家庭成员有哪些,以及发生在家庭中的快乐的事情。
2、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应当侧重于引导学生由自身感受出发,用心体验自己在家人关怀、疼爱下的幸福生活。
活动二:家人的疼爱1、让学生选取生活中的一、二个事例来说一说“家人是如何疼爱自己的”。
2、在“说一说”活动中,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所谈事例不分大小,所谈人自物也可以宽泛至身边的每一位亲人,只要是学生自己感受到的亲情都可以进行交。
3、通过学生之间的事例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亲情的表达方式虽各有不同,但家人都有在默默地、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们,这是一份永远都无法割舍的浓浓的亲情。
4、鼓励学生将家人疼爱自己的故事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并由此升华学生的情感认识。
(完整word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设计

年级:二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备课人:颜慧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一单元:春天的期待一、教学目标1、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喜悦,热爱大自然。
2、观察春天的特点,了解春天季节的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3、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春天里的活动,能用观察、比较和小实验的方法探究活动。
4、启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变化,并引导学生要爱护植物,并能将自己的理想变为行动。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变化去发现春天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能用观察、比较和小实验的方法探究了解春天的活动。
四、教学理念:采用开放式教学,把学生课外、双休日里的分散的观察、发现与班级集体活动结合起来,注重过程体验。
五、教学过程:活动一:我们周围的春天——找春天教师和学生交流。
1、现在的季节你发现人们穿的衣服有什么变化?2、街道、马路、社区、校园等的景色有什么变化?学生:学生自由发言。
(人们脱掉了厚厚的冬装,穿上了轻便的春装。
街道、马路、社区、校园等的树木抽出了新叶,小草绿了。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可以在哪里看到春天?学生:可以在大自然、公园、果园等地方发现春天。
教师:大自然有什么变化?学生:小草、小树都绿了,农民伯伯在播种。
教师:公园、果园有什么变化呢?学生:公园里的柳树抽出了新叶,小草从地面钻出来了,迎春花开了;果园里杏花、桃花、梨花都开了。
教师:动物们有什么变化?学生: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青蛙在洞里苏醒过来。
教师:再有没有别的变化呢?学生:气温升高了,河面的冰雪融化了。
说一说,比一比: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用各种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与发现。
活动二:追寻春姐姐的脚步——说春天1、看一看: 教师出示画面一:春雨、池塘、青草、绿水画面二: 柳枝长出新芽。
教师:说一说:春天在哪里?学生:讨论交流。
春天在池塘,公园,果园等大自然里。
2、教师:讲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学生:小组交流。
派代表发言,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小草发芽了,小树长新芽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桃花、梨花、杏花开了,小动物们出来活动了,可以放风筝了。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一单元 爱心小天使 我爱我家》公开课教案_15

《我爱我家》教学设计设计思想: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体会父母的辛劳,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与父母家人和谐相处;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结合自己的经验,感受什么是家,感受父母对家庭的贡献。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介绍家里人的故事,感受家庭的温暖。
2、想一想,我们该为家里人做些什么?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活动,锻炼学生与家长沟通的能力,收集父母为家庭作贡献的具体事例,感受亲情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建立尊老爱幼的文化传统意识。
教学重难点:1、通过介绍家里人的故事,感受家庭的温暖。
2、想一想,我们该为家里人做些什么?3、初步建立尊老爱幼的文化传统意识。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家中。
家对于每个人而言是很重要的。
因为有家,我们才有吃有穿,才能健康成长。
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热爱它,关心它。
,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家,就会像动画片里的三毛一样,在大街上流浪乞讨,风餐露宿。
二.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我爱我家中的第一课我的家。
三.学习新知1,同学们,老师收集了一些全家福,师生共同观看,边看边描述全家福。
看了这些全家福,你们是不是感到很幸福呀,爸爸妈妈如此爱我们,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回报他们呢?出示幻灯片2-----6,生齐答,调动孩子积极性2,孩子们,你们热爱自己的家吗?了解自己的家吗?你知道家人的兴趣爱好吗、他们的年龄生肖,工作吗?你们全家人做在一起都做些什么呢?你和他们之间的趣事有哪些?出示幻灯片7,孩子们分组讨论,以小作文的形式派代表汇报,对汇报好的孩子及时鼓励。
3,出示幻灯片8。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书中小朋友一家人其乐融融在一起都做些什么,生总结,书中的小朋友,他们做的好不好?(好),以后我们大家一定要像书中小朋友学习,以前没做好的小朋友我们一定要继续努力,做的好的小朋友继续坚持,希望做的越来越好。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爱在我身边-备课[修改版]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爱在我身边-备课[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6608f64a7302768f993989.png)
第一篇: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爱在我身边-备课第一单元爱在我身边1. 在爱的阳光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亲情滋润我成长教学目标:1. 感受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2. 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父母长辈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
3. 理解家人不同方式的爱,感悟亲情不同层次的内涵。
4. 初步体验与家庭生活相联系的学习过程。
教学重难点:感受理解家人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爱。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询问家长,说说自己名字的来历。
2.准备好自己和家人的爱有关的照片或物品,介绍有关家人爱自己的故事。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 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
2. 你从歌中感受到了什么?3. 你的家里都有哪些家人?4. 教师小结:是呀,家里有深爱着我们的亲人。
家人每天生活在一起,相互关心,相互照顾,产生了一种最难割舍的一种感情,那就是亲情。
(板书课题,齐读:亲情滋润我成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家庭,感受家人之间那份暖暖的爱吧!二、主题探究活动活动一:说说自己名字的由来1.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姓名及由来。
2. 师小结:从你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你们的家人就把爱的烙印印在了你们身上了,爱就像一条源源不断的小河,不停地注入你们心里。
活动二:说说家人的爱1. 请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第2页,说说感受到了哪些家人的爱。
2. 请学生借助自己准备好的和家人的爱有关的照片或小物品,向同学们介绍有关家人爱自己的故事。
3. 教师小结:家人的爱就在生活中的细枝末节、点点滴滴里,因为有了亲情的呵护,我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活动三:这样的爱你懂吗?1. 出示教科书第3页的图例,展开辨析活动:看了这几幅图,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这是爱吗?2. 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展开交流。
3. 出示教科书第3页的儿歌,教师针对学生的交流总结提升。
4. 请学生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自己所感受到的亲情。
活动四:把家人的爱写进日记里我们家庭中爱的故事有很多,请把他们写进日记里。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一单元 爱心小天使 我爱我家》公开课教案_1

《我爱我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2~7页教学目标:1、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感恩父母的情感。
3、通过参与家庭劳动,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鼓励学生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父母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教学重点: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鼓励学生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父母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课前准备:1、教学课件。
2、家庭日常生活照片或全家福。
3、画一张自己的家的画。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曲《可爱的家》,让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曲子,会唱的一起唱。
2、师: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家,你们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关心照顾下健康成长,你们爱自己的家吗?二、我的家1、这是老师和家人在一起时的合影,现在请我们的同学也来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家庭日常生活照片或者全家福。
(让同学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绍自己家的家庭成员。
)2、你生日时,你的家人怎样帮你过的呢?(学生回答)3、你知道家里人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你又是怎么祝贺他们的呢?(1)帮父母做家务。
(2)自己做小礼物送给他们。
(3)向他们传达生日的问候。
(4)用自己在学习优异的表现作为礼物。
三、我是家里的一份子1、看教材第3页,我们每天与家人生活在一起,谁能给我们分享一下自己的家庭生活。
(1)全家人一起看电视,家里充满欢声笑语。
(2)照顾生病的奶奶。
(3)家人互相交流,沟通。
(4)给爷爷捶捶背、按按摩。
我们是欢乐的一家人……设计意图:通过谈谈自己对家庭爱的一些体会和具体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家人在一起时的温馨。
四、画画我的家。
1、画一画自己的家:收集课前同学们画的自己的家,然后在小组里展示并介绍。
3、同学们各抒己见:现在爸爸妈妈照顾你们,你们长大了会怎么做呢?(好好孝顺爸爸妈妈)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父母有抚养孩子的责任,我们长大了也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二年级学科:道德与法制主备人:周学山时间: 2018年3月第一单元爱在我身边第一课在爱的阳光下一、主题目标: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
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二、教学重点:强调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事,并作为观察记录,学生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四、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父母养育自己很辛苦,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心,从而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促使他们产生孝敬父母的行动。
一、情景导课让学生把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拿出来,同学互相传看,并和现在比比,看看有什么变化,让学生体会出我们在一年年长大,并且让学生知道是家人的爱才使我们一天天成长。
(板书:家人的爱)二、活动组织(是爱让我长大)活动一:1、引导学生年页几幅表现家人的爱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家人在这种背后的种种付出。
2、参照2、3页的图,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回忆和讲述自己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家人的爱。
活动二:1、结合课前的观察记录,与组内同学交流一天中家人为自己做的事情,请记录,做的最详细或最有特点的同学再向全班同学介绍,让大家共同分享家人对孩子的爱。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天中家人就为自己做那么多的事,月月年年,在成长岁月里的无数个日日夜夜家人要为自己付出多少汗水和辛苦!引导学生思索自己应该对家长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活动三:想一想:家人为我们付出了什么?把家人的爱写进日记吧。
第二课时校园里的爱大家庭的爱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学校各类工作人员为了自己的成长付出了心血,使学生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爱,并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尊敬他们。
2.通过观察了解,让学生知道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
3.让学生了解国家所制定的一些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从中体会到这也是国家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关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各类工作人员对自己的爱,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尊敬他们。
三、课前准备1.教师搜集社会上常见的一些为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设立的警示语、标志牌。
2.教师搜集一些保护少年儿童合法权利的法律条文。
3.制作一段录音,内容为“一名普通教师的心声”4.让学生课前搞一个调查采访活动,看看老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他们有什么快乐和烦恼。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在我们周围充满着爱,有来自爸爸妈妈的爱,有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爱,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三课。
我们每天大部分生活在学校里。
为了保证我们的健康、愉快地成长,学校中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呢?2.板书:来自社会的爱(二)学文明理1.学校中的爱(1)看图片,说说学校中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
(2)学校里还有很多部门,自由讨论:这里工作的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为了保证我们的学习和安全,提供了哪些服务?(3)展示调查结果:说说老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他们有什么快乐和烦恼。
(4)让学生说说自己调查后的看法和感受。
(5)听老师诉心声,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内心世界,感受老师的苦与乐。
2.社会的爱(6)在成长过程中不仅得到了来自家人、学校的的爱,也得到了来自大家庭的爱。
出示图片,说说社会为我们做了什么。
(7)根据日常生活的体验,说说自己从哪里感受到社会的爱。
(8)看图提问:为了给我们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社会为我们做了什么?学生自由讨论。
(9)出示教师搜集的的社会常见的一些为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设立的警示语、标志牌,让学生感受自己所受到的关心和保护。
(三)课后拓展1.呈现学生的观察记录。
2.提示学生参考书上的范例,自己到生活中去观察。
(一方面是通过观察,让学生更了解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关爱;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对社会事物的敏感性。
(四)课外知识1.出示我们国家有关保护儿童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和意识到我们的社会对儿童的关心和爱护。
初步知道自己有保护自己的权利。
2.让学生了解得更多,出示教师搜集的有关关保护儿童法律法规3.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保护儿童法律法规。
三、大家庭里的爱。
1、医务人员给我们检查身体。
2、交警叔叔送我们过马路。
3、司机伯伯送我们上学。
4、爱心人士为我们建起希望小学。
5、远方的叔叔阿姨给我们送来新文具。
四、大爱心:1、自由读“小雨伞撑出大爱心”的故事。
2、小结:社会真是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
六、搜集生活中的爱心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七、总结: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来自家人、学校的爱,也得到了来自社会大家庭的爱,我们应该努力学习,长大为建设社会主义作出贡献,报答大家对我们的爱。
2 关爱身边的人【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关心父母长辈,老年人和有困难的人的情感和爱心献给他人的生活态度。
2.经历与父母与老师、谈心、老年人、有困难的人需要帮助的过程,学习关爱他人的方法。
3.初步懂得人都需要关心和帮助,关心和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初步学会关心他人,用自己的方式主动帮助老年人、有困难的人需要帮助的过程,学习关爱他人的方法。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懂得要关爱父母长辈的情感。
2.通过换位体验,感受老年人的困难,萌生爱心去主动关心、帮助老年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老年人生活的不便和内心的孤独。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红领巾、纱巾、爱心大树、爱心卡、奖章若干。
【教学过程】:一、常回家看看1.歌曲引入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2.谈话交流。
谈话: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哪一首歌?谈话:对,为什么世上只有妈妈好?预设:是妈妈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
在我们每个家庭中,对我们好的,不仅仅是妈妈,还有爸爸、爷爷和奶奶等亲人,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同样付出了无私的爱,你能说一说他们是怎样爱你的?( 具体事例)预设:上学前,爸爸妈妈的叮咛是爱。
过马路时爷爷让我注意安全。
感冒时妈妈给我量体温是关爱。
小结:是呀,家人的爱就在这一件件普通而平凡的小事中,却包含着父母长辈无私的爱。
下面让我们看一看家人关爱我们的图片,请看。
3.观察图片。
(看见这些图片,你想对家人说什么?)谈话:同学们,我们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离不开父母长辈的爱心呵护,他们非常不容易。
你知道我们应该怎样关心自己的父母长辈吗?(小组讨论)预设:给妈妈洗脚。
给奶奶捶捶背。
谈话: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这些都是我们关爱父母的好办法。
(5)下面我们看一下这些小朋友是怎样关爱父母长辈的,你们是否也做到了。
(出示图片)(6)其实关爱父母的办法还有很多,(根据同学们说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做:看、听、做、说。
(课件展示)小结:同学们,关爱父母长辈,不应放在口头上,要把我们说的这种真情从课堂延续到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将爱回报给我们的父母长辈。
(同学们能做到吗?)(7)出示练习题。
(课件展示)二、关爱人老年人1.谈话:同学们我们刚才讨论的是家人之间的关爱,但我们又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受到了不同方面的关心和帮助。
老师教我们知识,;警察叔叔保护我们的安全;农民伯伯为我们提供粮食等等。
这些都是对我们的关爱。
那我们应该怎样去关心社会上的人呢?2.小组讨论:社会上还有哪些人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预设:盲人、聋哑人、老人、同学、老师……3.同学们都很有爱心,你们说的对。
孤寡老人、有困难的家庭、灾区的小朋友、残疾人等等,他们都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
今天让我们一起先走近的残疾人。
4.了解残疾人的生活:首先看两个视频:1盲人走路,视频2:轮椅残疾人。
谈话:同学们看完这两个视频,你们觉得残疾人这样的生活容易吗?苦吗?预设:不容易。
苦。
5.下面就让我们真实的体验一下老年人的生活。
(1)扮演老年人人,参与者谈感受。
(规则)预设:一个人走,害怕磕着。
有人扶着走,感到安全一些。
(小结:我们刚才的体验活动是在教室里进行的,没有行人,没有车辆,如果盲人行驶在繁华的马路上,那会有多危险,多艰难,所以他们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2)单手系红领巾,参与者谈感受。
预设:系不紧,很困难。
谈话:同学们,根据刚才的体验,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老年人生活的不便和痛苦,我们应尽我们的能力去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6.让我们看一下关爱残疾人的镜头。
(出示图片,并点击音乐解说)7.不仅如此,社会在不同方面也给老年人提供了一些保障措施。
(出示图片)小结:同学们,(看完这些镜头,你们觉的残疾人还孤单吗?)正是因为有了社会这个大家庭的关心,有了善良人们的默默帮助,残疾朋友们不再感到孤单和无助,而是感到社会的温暖。
小组讨论:那我们做为小学生应该怎样去关心和帮助老年人?预设:盲人过马路我扶他过去。
腿残疾的人,上楼时扶一把。
谈话:你们都是爱心小天使,关爱别人就要落实到行动中,让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关爱。
三、老师我爱您(一)|看10页课文,说说你是怎样爱老师的?(二)、真情故事。
1.汇报课前调查情况:课前请小朋友们走近老师,了解老师关心同学的事例,哪位小朋友能给大家讲一讲?(调查内容汇报)2.你知道每年的9月10是什么节吗?为什么要建立教师节?三、心语速递。
1、教过你的老师你最喜欢哪一位?说一说为什么?2、真情回放,说就心里话。
你们肯定也非常爱自己的老师,你有什么话要对自己的老师讲?(三)、真实再现。
1.学生现场表演。
小朋友们用节目表演表达出对老师尊敬吧!小组分角色演一演。
2.学儿歌。
阳光照,花儿笑,我背书包上学校。
见了老师行个礼,老师夸我有礼貌。
3.为老师做一张贺卡。
(四)、总结延伸。
在学习上,老师耐心细致地帮助你;在生活上,老师无微不至地关怀你。
老师的爱就像阳光,丝丝缕缕都照耀着祖国的花蕾;老师的爱就像春雨,点点滴滴都滋润着祖国的幼苗。
沐浴在阳光和春雨中小朋友们多么幸福呀!希望你们不辜负老师的希望,快快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那么,我们如何爱老师呢?四、请让我来帮助你。
(一)、让学生看12页图,思考:面对需要帮助的人,你是怎样做的呢?(二)、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人需要帮助呢?看13页,小女孩的故事,给你了什么启发?1、读一读:爱心传递的故事。
2、讨论:相互说一说这样做好不好。
小结:爱是最好的礼物。
(三)拓展延伸:学了本课以后,你今后如何做呢?3、爱护动植物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知道动植物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它们。
2、懂得动植物和人类的关系,保护它们人人有责。
情感目标:喜爱动植物,愿意为保护动植物尽力。
行为目标:1、自觉爱护动植物。
注意保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
2、见到有人伤害动植物,加以劝阻、批评,或向有关部门报告。
教学重点:是学生认识到动植物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动植物。
教育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师:今天在这里我给大家上一节思想品德课好吗?生:……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几个非常有趣的谜语,请大家猜一猜好吗?【投影出示谜语】(一)白肚皮,黑羽毛,尾巴像把小剪刀,捉害虫,是行家,保护庄稼人人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