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德兴教授关于治疗病毒性疱疹病例(复发带状疱疹案)

合集下载

牛德兴教授关于治疗病毒性疱疹护理意见

牛德兴教授关于治疗病毒性疱疹护理意见

牛德兴教授关于治疗病毒性疱疹护理意见
蛇丹的护理
①皮肤护理
对疱疹患处要保持清洁卫生,最好即时涂用疱疹康,对较大的水疱可用一次性针头放水后即时涂用疱疹康,禁用水洗或热敷及冷敷。

疱疹期最好不要在皮疹上加敷料,要保持伤口透气,此时使用疱疹康,是因为疱疹康是专为急性带状疱疹而设,它具有抗病毒、抗感染、止痛快、结痂快的特点。

对病人的衣物要勤洗勤换,衣物应宽大柔软为好,被褥要整洁,尽力避免疱疹的感染,若化脓感染,会留疤痕,若遗留白色或凸凹的疤痕时,会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所以在急性期一定要保护好疮面,不要随便乱用外涂剂,只有作好护理,则可使患者早日康复。

②饮食护理
带状疱疹是由于外感湿热毒邪所致,所以对辛辣燥热之品要少食或暂不用,但一定禁忌酒类和海产品。

食用酒类和海产品可加重疼痛,是无数带状疱疹患者的教训,临床所见无一例患者食用酒类和海产品不增加疼痛的,故禁用。

饮食宜清淡为主,但要保持营养丰富,笔者不主张禁忌太多,因为本病患者多是免疫力低下,若是营养不良对疾病的治疗有碍。

③对症护理
严重疼痛者,给以适当止痛,要保持患者心情舒畅,鼓励病人要有信心战胜疼痛。

尽量让病人参加娱乐活动,如听音乐、下棋或打扑克等可分散注意力。

对带状疱疹重症者,如眼带状疱疹、耳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性脑膜类等要及时请专科会诊,要加强特殊护理。

④继发症和并发症的护理
带状疱疹由于卫生护理不当常会发生化脓感染,若发生感染首先要对疮面进行清理,然后用疱疹康外敷,内服消炎剂。

带状疱疹常发于诸多慢性病中,如各种肿瘤、糖尿病、慢性肝病等,在治疗带状疱疹用药的同时,注意不影响其它疾病。

牛德兴主任医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

牛德兴主任医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

牛德兴主任医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
牛瀚医;薛淑芳
【期刊名称】《中医研究》
【年(卷),期】2007(020)003
【摘要】牛德兴主任医师1964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行医50余年。

对病毒性疱疹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现对其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经验整理如下。

【总页数】2页(P53-54)
【作者】牛瀚医;薛淑芳
【作者单位】郑纺机医院,河南,郑州,450005;郑纺机医院,河南,郑州,450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69
【相关文献】
1.俞晓飞运用清热祛湿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 [J], 刘海燕
2.蔡圣朝教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 [J], 王明明
3.向开维主任医师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经验 [J], 范宏元;谭维选
4.林辰教授运用壮医药线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经验 [J], 黄子恩;张卓;杨玉萍;邓成海;黄毅芳;范小婷
5.张虹亚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 [J], 卓悦;王建锋;张虹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刘复兴教授经验治疗带状疱疹的运用体会

刘复兴教授经验治疗带状疱疹的运用体会

刘复兴教授经验治疗带状疱疹的运用体会
刘复兴教授通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针对带状疱疹的特殊运用体会,此治疗方案既不用全身抗生素,也不用糖皮质激素等激烈的方法,并且效果显著。

在刘复兴教授开发的治疗协议中,提出用植物药物灵芝来针对带状疱疹患者。

灵芝具有抗病毒、抗炎、抗氧化等作用,能够有效控制免疫系统,从而缓解带状疱疹患者的症状,使患者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病情。

不仅如此,刘复兴教授还建议带状疱疹患者多吃水果、蔬菜等天然的维生素,少吃牛肉、羊肉等动物脂肪,以促进免疫力的恢复,彻底治愈带状疱疹。

对病毒性疱疹疾病的新认识

对病毒性疱疹疾病的新认识

对病毒性疱疹疾病的新认识
牛德兴;牛瀚医;薛淑芳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研究》
【年(卷),期】2011(003)003
【摘要】@@ 在传染病中,由病毒引起的感染占70%~80%,对人类的危害极大.疱疹病毒目(herpesviruses)为一组具有包膜的DNA病毒,病毒体呈球形,外被包膜,衣壳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直经120~300 nm,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人类疱疹病毒已发现8种之多,主要有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由于感染这些病毒而发生的疾病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且发病涉及多个器官,为了便于研究和治疗理应将其分为一门专门的学科,较为合理.
【总页数】2页(P167-168)
【作者】牛德兴;牛瀚医;薛淑芳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门诊部,郑州,450008;郑州纺机医院,郑州,450008;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门诊部,郑州,45000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鳗鲡病毒性疾病病料中鳗鲡疱疹病毒的PCR检测 [J], 葛均青;杨金先;李友娟;陈强;林天龙
2.疱疹病毒性脑炎与非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 [J], 陈婕;马昱
3.贝复舒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合并带状疱疹疗效分析 [J], 吴棕波;
4.疱疹病毒性疾病化疗进展 [J], 陈祖基
5.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PCR检测脑组织活检患者的脑脊液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J], 张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带状疱疹治疗学》牛德兴教授专业研究治疗病毒性疱疹50年心血

《带状疱疹治疗学》牛德兴教授专业研究治疗病毒性疱疹50年心血

《带状疱疹治疗学》牛德兴教授专业研究治疗病毒性疱疹50年心血《带状疱疹治疗学》摘录1.蛇丹蛇丹一病,西医学病名称为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累及神经及皮肤的急性病毒性疱疹疾病。

(1)概说①关于带状疱疹初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病毒即侵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沿脊髓后根或三叉神经节神经纤维向中心移动,而后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的神经节中,一旦机体的免疫力低下或者细胞免疫功能减弱,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开始生长繁殖,被侵的神经节发炎、出血、坏死,则产生特有的神经痛和节段性水疱。

带状疱疹一病,虽有悠久的历史,但是早期人们对带状疱疹还缺乏较深入的了解,直到19世纪后叶,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界才知道它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病毒性疱疹疾病。

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以年老体弱者居多,急性带状疱疹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包括五官、脑膜、内脏均可发生。

以单侧的胸、腹部为多见,临床可见患侧的皮肤上出现集簇性粟粒红色丘疹,有大小水疱,沿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并有剧烈的针刺、烧灼样的疼痛。

……(2)病因病机急性带状疱疹的外因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感觉神经,内因是免疫功能低下。

关于急性带状疱疹的机制,到目前为止,基本已清楚急性带状疱疹的发生及病理机制,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通过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侵入并进入脊神经后根的神经节细胞内,潜伏在那里,呈休眠状态,当机体正常免疫防卫机制受到损伤或抑制而功能低下时即可被激活,激活后的病毒在感觉神经末梢迅速增殖并破坏组织、细胞、使之发生急性炎症、出血、坏死,因而产生剧烈的神经痛。

被激活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从一个或数个邻近的神经节沿相应的感觉神经纤维末梢到皮肤,引起复发感染,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及坏死,产生神经痛。

病毒沿着周围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上产生带状疱疹特有的节段性水疱,形似带状,故名为带状疱疹。

这一病变的体征,就是病毒性疾病的临床特征。

关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激惹触痛)的分析和治疗

关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激惹触痛)的分析和治疗

牛德兴教授,关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激惹触痛)的分析和治疗临床激惹触痛型的患者很常见,患者非常痛苦,其疼痛影响正常生活,以致不能正常穿衣服,即是在严寒的三九天,也是不能穿内衣,有些患者病程长达6~7年之久,可想而知多么痛苦。

有一患者久患激惹触痛(俗称摩擦痛),自己做了1个盔甲(用硬纸围绕一周,边上加用海棉)围上再穿衣服。

也有患者用纱布围1周再穿衣服。

可见摩擦痛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多么严重。

所以要研究消除激惹触痛的方法。

本发明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激惹触痛,激惹触痛在临床的表现,是以对痛觉超敏为特征,轻轻的触摸即可产生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学称蛇丹痛,属中医学的络病。

络脉遍布全身,无处不到,络脉是从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纵横交错,呈网状遍布全身。

络脉分大络、支络、细络、孙络、毛络等。

张隐庵说:“脉中之营气与卫气交通,于孙络之间……”。

从而可知脉外虽以卫气为主,但营卫和谐,偕行于孙络布散于皮肤。

它构成了网络的循环通路,这与现代医学的神经网络基本相似。

络脉的生理状态,应是分布平均,舒卷自如的,只有这样它才能维持气血的正常运行。

如果受到某种病因的侵犯,它就会改变平时自如舒卷的生理状态,而形成屈曲蜷缩,或是拘急牵引,这样气血的运行将会受到很大影响,气血运行受阻则发生疼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毒邪侵入十五别络、孙络、浮络等而导致的病变。

湿热毒邪的入侵破坏了神经细胞使之发炎、出血、坏死,导致络脉由滞到瘀,甚者不通,不通则痛。

这些细小万亿数计的孙络、浮络,被破坏而且还滞留了一些毒邪的残余,这样它们就不能行使网络循环作用,孙络、浮络处于“绌急”状态,即屈曲拘急。

《素问•举痛论》说:“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

又说:“小络急引故痛”,这种疼痛,往往是爆发性的,疼痛的程度较为剧烈。

由于细小万亿数计的孙络、浮络屈曲蜷缩,或者拘急牵引,若遇轻微刺激触动,就会产生爆发性的剧痛。

中医学典藉也曾论述,如清·《外科大成》有:“苍蝇飞上即痛”的记载,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激惹触痛。

牛德兴教授,关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烧灼痛)的分析和治疗

牛德兴教授,关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烧灼痛)的分析和治疗

牛德兴教授,关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烧灼痛)的分析和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特征是剧烈的神经痛和节段性水疱。

皮疹多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皮疹为不规则的红色斑疹。

前期其疼痛多以烧灼痛为主,并有针刺痛、摩擦痛、闪电痛和其它痛。

烧灼痛常会持续很久,长者可达3~5年。

此为火热之毒窜络而致。

热毒郁久化火,火热毒邪溢于肌表之孙洛,浮络,则孙洛,浮络被损,络脉壅滞而发水疱,鲜红而大,疼痛如火燎。

所以治愈烧灼痛非常关鍵。

因为烧灼痛的消失,表明热毒之邪被控制,只有清除湿热毒邪,带状疱疹疼痛则可愈。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此为火热毒邪为患,故治宜清热除湿、活血解毒、通络止痛之法治之。

处方:公英,黄连,大黄,栀子,千里光,山慈姑,当归,丹参,生乳香,生沒药,甘松,甘草。

功能:清热燥湿,活血解毒,通络止痛。

主治:带状疱疹烧灼痛。

方解:急性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感觉神经引起的,是最具疼痛特征的病毒性疱疹疾病。

其疼痛与其他类型的疼痛相比更加剧烈,多数患者为烧灼痛、针刺样痛或摩擦痛为主。

但前期均有烧灼痛。

因为烧灼痛为火邪窜络所致者。

带状疱疹的外因是感染湿、热、毒三邪。

热毒是烧灼痛的根源,故当清热以解除热毒。

方用蒲公英,甘、苦,性寒。

入肝、胃经。

清热解毒,消散痈肿。

《本草经疏》:“蒲公英味甘平,其性无毒。

当是入肝入胃,解热凉血之要药”。

《医林纂要》:“蒲公英能化热毒,解食毒,消肿核,疗疔毒乳痈。

”《本草正义》:“蒲公英,其性清凉,治一切疗疮、痈疡、红肿热毒诸证,可服可敷,颇有应验。

”蒲公英是清热解毒的传统药物。

近年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它有良好的抗感染、抗病毒作用。

黄连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本草经百种录》云:“凡药能去湿者必增热,能除热者必不能去湿,惟黄连能以苦燥湿,以寒除热,一举两得,莫神于此”。

《现代中药临床手册》认为黄连有“抑茵、抗病毒”的作用。

《中药抗病毒抗菌作用研究》曰“黄连对1和2型单纯疱疹病毒具有抗病毒作用。

牛德兴教授,三点理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牛德兴教授,三点理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牛德兴教授,三点理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带状疱疹创三点理论立修复疗法笔者认为要在继承传统中医学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几千年来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丰富中医药文化遗产,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创新,治疗蛇丹痛要在新世纪达到崭新境界。

中医药有着几千年灿烂文化,为人类解除的病痛无法计算。

在蛇丹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这一世界范围的疼痛难题上,同样可以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战胜病魔。

笔者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这一疾病,首创三点理论和修复疔法,取得显著疗效。

1.三点理论说一是病毒。

带状疱疹这一疾病的主要病因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中医称为外来湿热毒邪。

患者感染病毒,毒邪通过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侵入并进入脊神经后根的神经节细胞内,潜伏在那里,呈休眠状态,当机体正常免疫防卫机制受到损伤或抑制而功能低下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被激活,激活后的病毒在感觉神经末梢迅速增殖并破坏组织、细胞,使之发生急性炎症、出血、坏死,因而就产生了剧烈的神经痛。

病毒沿着周围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上产生带状疱疹特有的节段性水疱,中医学认为患者感湿热毒邪,在机体对病邪的抵御功能低下时,毒邪通十二皮部而入侵的,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与浮络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热毒之邪可燔气灼血,血受损则不能正常地行于经脉之中,气受损则不能正常地行于经脉之外,所以气血受热毒的侵袭,则功能失司“气血逆乱”势必造成络脉瘀阻,则络脉不通,不通则痛。

由于毒邪的侵入致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虚衰,不能润养络脉,络脉失养而致不荣则痛。

二是脉络网络瘀阻。

现代医学的神经网络学说与中医学的络脉网络学说基本相似。

络脉是从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纵横交错,呈网状遍布全身,广泛分布于脏腑组织间的网络系统,把经脉运行的气血津液输布、弥散、渗灌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营养周身,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保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网络结构。

一但病毒入侵,致使洛脉瘀阻。

孙络、浮络瘀滞,而失去它的生理状态。

正常情况下孙络、浮络应是分布平均,舒卷自如的,只有这样它才能维持气血的正常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德兴教授关于治疗病毒性疱疹病例(复发 带状疱疹案)
病例 3(复发带状疱疹案) 吴某,男,42 岁。 初诊日期:2011 年 7 月 11 日。 主诉:第二次左乳下发生带状疱疹已 7 天。 病史:一年前的春季,患者左胸乳房下至后背发生带状疱疹,在当地医院治疗 20 余天
疱疹才结痂,疼痛也有缓解,后来用了些汤药,疼痛慢慢的消失了。可是患者于 1 周前感觉 左胸部至后背有些疼痛不适,未太在意,而疼痛越来越痛重,其疼痛有些象以前患过的带状 疱疹那样,痛的如针刺和火烧样,又觉得不可能,因为听医生说过带状疱疹不会复发,就到 医院就诊,经医生检查发现左胸上已经有些发红并有散在的小疱疹,诊断为急性带状疱疹, 经治疗疼痛有增无减而来就诊。现症见:患者左胸至后背满是集簇性粟粒样的水疱,基底泛 红,疼痛剧烈不能入眠。
中医诊断:蛇丹。 西医诊断:复发性带状疱疹。 治法:清热除湿,活血解毒,通络止痛。 外用疱疹康外涂剂,每 2 小时涂药 1 次。 内服蛇丹汤可清热除湿,活血解毒,通络止痛。 处方:金银花 30 克,龙胆草 12 克,栀子 15 克,槐花 10 克,黄芩 15 克,土茯苓 30 克,羌活 15 克,防风 12 克,全蝎 6 克,大黄 6 克,丝瓜络 12 克,甘草 6 克。 水煎服,每日 1 剂,日 2 次,6 剂。 医嘱:禁忌酒类、海产品以及热性食品。 按语:关于带状疱疹的复发问题,认识尚不统一,早期一些医家和学者认为患过带状 疱疹后会产生抗体,终生不会再发生带状疱疹。这一认识笔者一直是认可的,可在 2000 年 以后,笔者在临床中不断发现有带状疱疹复发的病历出现,可能是过去带状疱疹发病率低, 带状疱疹复发的病历更稀少,具体到写书或写论文者观察的病例太少,未能见到带状疱疹复 发的病历,故认为患带状疱疹痊愈后会产生抗体,而有终生不会再发生带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