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构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摄影构图教案

摄影构图教案

摄影构图教案摄影构图是指通过合理的摆放和安排画面元素,使照片更具有艺术感和吸引力。

好的构图可以突出主题,表达摄影师的意图,激发观者的共鸣。

以下是一份摄影构图的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构图技巧。

一、教学目标:1. 构图基本概念的掌握:主题、视觉平衡、点、线、面等;2. 学会运用构图要素:对角线、黄金分割、对称、重复等;3. 通过实践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构图技巧和艺术感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构图基本概念:介绍构图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如主题、视觉平衡、点、线、面等;2. 构图要素的运用:介绍构图的一些常用要素,如对角线、黄金分割、对称、重复等;3. 构图实践:提供一些实例照片,让学生分析和讨论其构图特点;4. 构图作业:要求学生拍摄一些照片,并在课堂上分享和讨论构图的效果。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摄影作品,引入构图的概念,并和学生一起讨论其效果和构图要素的应用。

步骤二:讲解(15分钟)1. 简要介绍构图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如主题、视觉平衡、点、线、面等;2. 详细介绍构图要素的运用,如对角线、黄金分割、对称、重复等;3. 通过示例照片,解读其中的构图特点。

步骤三:实践(20分钟)1. 提供一些实例照片,让学生分析和讨论其构图特点;2. 学生们根据所学构图要素的运用,尝试改善或调整给定照片的构图效果。

步骤四:作业(15分钟)1. 要求学生用手机或相机拍摄几张照片,要求每张照片运用至少两种构图要素;2. 学生将自己拍摄的照片带到课堂上分享,并和同学一起讨论构图的效果。

四、教学评估:1. 视频/图片展示:学生展示自己拍摄的照片,其他同学可以评价其构图效果;2. 学生讨论:听取学生们对构图要素运用的感悟和体会,评价其对摄影构图的理解。

五、教学延伸:1. 继续深入探讨其他的构图要素和技巧;2. 引导学生多观摩和欣赏其他摄影师的作品,学习他们的构图手法和表达方式;3. 组织摄影比赛或展览,展示学生们的成果并进行评选。

《摄影构图》教学设计-

《摄影构图》教学设计-

《摄影构图》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是选自江苏省高等师范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教程》第二章摄影技术第二节。

在本节内容的学习中,结合学生的现有的基础水平,以通俗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采用情境创设和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二)教学目标摄影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构图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个专题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如何欣赏照片,怎样拍出好照片。

(三)教学重点、难点如何把注意力吸引到被摄主体身上是这个专题的重点、也是难点,因为它关系到一张照片是否主题突出。

(四)教学过程1.导入。

①介绍构图的重要性:摄影像电影一样,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我们平常看到的都是连续的画面,而照片上只是截取的其中一块;因此构图很重要,决定着构思的实现,决定着作品的成败。

②接着引出摄影构图的概念。

③构图:在画面上安排人、景、物的时候,适当运用点、线、形态、光线、明暗色彩之间的配合,以获得最佳效果。

2.介绍好照片的标准。

首先让学生看一段电子相册,让学生总结一幅好照片应该具备何种特点。

之前教师找一些比较优秀的照片,利用相关软件做一个简单的相册。

重点让学生看看它的构图,拍摄方位,光线以及线条的走向。

看完相册后提问学生这些照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总结好照片的三条原则。

(1)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照片如同写文章,要有一个主题,或表现一个人,或表现一件事物,一个故事情节,在拍照片的时候,也要首先想一想这幅照片我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举例――让学生看伊夫?阿诺德拍摄的《削苹果的妇女》。

提问:这幅照片表现的是什么?答:老妇人评述照片:简单而动人姿态:她看着我们,目光温和而开朗环境:周围的景物说明了她是什么样的人和她一向是怎样生活的气氛:大树、空气、阳光强调了她所做的事情很平凡扩展:一般性主题和普遍性主题:这是杰作区别与佳作。

《摄影构图教案》课件

《摄影构图教案》课件

《摄影构图教案》PPT课件一、教案简介1. 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摄影作品的审美水平。

2. 对象:摄影爱好者、初学者。

3. 课时:50分钟二、教学内容1. 摄影构图的概念与重要性2. 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a. 规则三分法b. 视觉中心c. 对比与和谐3. 摄影构图的要素a. 线条b. 形状c. 色彩d. 质感e. 光影4. 摄影构图的技巧a. 拍摄角度b. 镜头运用c. 场景布局d. 画面动静结合三、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优秀摄影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构图在摄影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摄影构图的概念与重要性。

3. 理论知识讲解:分别讲解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和要素。

4. 实例分析:分析经典摄影作品,解析其构图技巧。

5.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构图技巧进行拍摄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摄影构图的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摄影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拍摄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互动:检查学生对摄影构图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践作品: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运用构图技巧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摄影构图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拍摄并提交。

六、教学内容(续)5. 摄影构图的实战技巧a. 人物摄影构图b. 风景摄影构图c. 物体摄影构图d. 夜间摄影构图e. 动态摄影构图七、教学过程(续)6. 实例分析:针对不同题材的摄影作品,分析其构图技巧。

7.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不同题材的摄影实践,运用所学构图技巧。

八、教学内容(续)6. 摄影构图的创新与突破a. 打破规则:合理运用不规则构图b. 特殊视角:尝试新颖的拍摄角度c. 创意构图:运用想象力创造独特画面九、教学过程(续)9. 创意启发:分享摄影构图的创意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0.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创意摄影实践,尝试打破常规的构图方法。

13.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继续拍摄实践,不断提高摄影构图水平。

摄影构图教案教学方法

摄影构图教案教学方法

摄影构图教案教学方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摄影艺术》教材第四章“摄影构图技巧”部分,详细内容包括: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元素的运用、拍摄角度与视角选择、画面平衡与动感表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提高学生的摄影审美水平。

2. 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构图元素,创作出具有表现力的摄影作品。

3.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提高摄影创作的创意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元素的运用、拍摄角度与视角选择。

难点:如何将构图原则与元素运用到实际拍摄中,实现画面的平衡与动感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示例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优秀摄影作品,引导学生从构图角度欣赏和分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摄影构图。

2. 讲解:讲解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称、重复、对比等),结合示例图片进行分析。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拍摄实践,要求运用所学构图原则进行创作。

4. 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讨论、分析、评价。

5. 示例讲解:针对学生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与指导。

6. 随堂练习:布置构图相关的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对称重复对比引导线三分法2. 构图元素的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质感空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校园风光”为主题,运用摄影构图技巧进行创作,拍摄一组照片。

2. 答案:要求作品具有明显的构图特点,如对称、重复、对比等,能够展现出校园的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摄影构图相关的书籍,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

同时,关注国内外优秀摄影师的作品,学习借鉴他们的构图技巧,提升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创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环节的组织与指导;3. 示例讲解的针对性;4. 作业设计的实施与评价;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落实。

摄影构图教学设计

摄影构图教学设计
秀一秀:同学们拍出的构图的图片
评一评:哪个小组拍出的构图最好看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且记好每一个分数。
引导学生多角度地使用不同的构图去拍摄对象。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尝试用不同的构图去拍摄对象,最后看看最适合什么构图。
点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互评。
以小组形式参与到活动中来,积极参与抢答活动。
以小组形式上台来拍摄照片。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及表达
观察并思考。
说说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更好的知道并了解构图的方法。
深入探究
活动一:游戏抢答
展示出多种构图的图片,以小组抢答的形式,回答出图片上都有哪些构图,回答正确的记一分,看看哪个小组的得分最多
活动二:你拍我答
请几个同学到讲台上来,然后每一组派一个代表来讲台上拍摄讲台上的同学,小组成员来回答自己的组员运用了什么样的构图方法来拍摄照片,回答正确的,同样可以累积得分
活动三:在校园内去实践,拍摄不同的构图
想一想:拍摄的对象最适合什么样的构图。
试一试:尝试去拍摄不同的构图,看看拍出的图片最适合什么构图。
布置作业:每个同学从所学的构图当中任选几种构图进行拍摄,每个同学保证至少有3种构图。期间要考勤两次,下课十分钟前全部同学回到教室。
活动四:全班同学的摄影作品展示
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够拍出最多的不同的构图
《摄影构图》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摄影构图
学科
美术
授课对象
职中二年级
授课时数
2学时
设计者
黄晨
所属学校
番禺新造职业学校
上课地点
教学楼一(7)班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指导老师
刘小衍
一、教学对象分析
1、职中一年级的学生属于活泼好动、喜欢玩的时期,学生自主、自觉学习的能力差,需要老师不断的督促和检查。

《摄影构图》教案、教学设计

《摄影构图》教案、教学设计

《摄影构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掌握构图的三个基本原则,掌握多种构图的方式,拍摄时能够合理运用构图。

2.过程与方法:探究不同的构图方法,体会不同构图之间的异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历探究不同构图的效果,积累摄影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通过观察、实践、类比可以获得结论,体验摄影活动中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

通过对摄影构图的探索,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把所学的构图方法合理的运用到拍摄当中。

【教学方法】演示法、小组互助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教学设计】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我将本节课设计为四个环节:激趣导课、探究实践、展示交流、小结拓展。

第一环节:激趣导课(2分钟)上课之初,教师首先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主题鲜明、采用不同构图并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摄影作品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第二环节:探究实践(30分钟)在本环节中,教师设置问题情境,主要通过展示、对比不同的摄影作品,带领学生们通过观察、思考、归纳、总结来得新知,师生共同逐步开展对新知的探究。

第一部分:研究构图方法(10分钟)这部分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部分,主要结合讲授法和演示法进行。

教师将利用课件向学生们展示并讲解九宫格、对角线等几种常用的构图方法:1.九宫格构图:九宫格构图法是将被摄主体或重要景物放在“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

“井”字的四个交叉点就是主体的最好位置。

九宫格构图2.对角线构图:物体在画幅中两对角的连线,近似于对角线,名由形状来定的。

对角线构图3.对称式构图: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照应的特点。

对称式构图4.中心构图:中心构图是将主体放置在画面中央进行拍摄,横竖构图不限。

中心构图最重要的就是突出主体,让观者一眼就看到你要表达的主题。

中心构图第二部分:欣赏感悟(5分钟)经由过程图片的对比,让学生了解构图的重要性。

小学美术《摄影构图》教案

小学美术《摄影构图》教案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摄影构图》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照片的构图?”比如,为什么有些照片看起来特别美观,而有些则显得杂乱无章?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摄影构图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黄金分割法、对角线法等构图方法。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摄影构图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拍摄实验。这个实验将演示摄影构图的基本原理。
(2)摄影构图的技巧:如何运用前景、背景、留白等手法提高照片的层次感和表现力。
-前景:运用前景元素引导观者的视线,增强照片的深度。
-背景:选择简洁的背景,突出主题,避免杂乱无章。
-留白:适当留白,使画面更有呼吸感,给观者留下想象空间。
2.教学难点
(1)黄金分割法的实际应用:学生在理解黄金分割法的基础上,如何将其应用到实际拍摄中,使画面更具美感。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摄影构图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摄影构图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拍摄实验,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了摄影构图的魅力。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对构图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在实验过程中,我也观察到部分学生操作相机不够熟练,影响了拍摄效果。因此,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入一些关于相机操作技巧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构图方法。

《摄影构图教案》课件

《摄影构图教案》课件

《摄影构图教案》课件第一章:摄影构图概述1.1 摄影构图的定义解释摄影构图的概念,强调其在摄影艺术中的重要性。

强调构图是摄影创作的基础,对于作品的表现力有重要影响。

1.2 摄影构图的目的探讨构图在摄影中的作用,如引导观众的视线、创造平衡和对比等。

分析优秀的构图能够增强照片的视觉吸引力,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第二章: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2.1 规则三分法介绍规则三分法在摄影构图中的应用,如将画面分为三等分网格。

强调通过规则三分法可以创造出平衡和视觉焦点。

2.2 对比与平衡讲解对比与平衡在构图中的重要性,如明暗对比、色彩对比等。

分析如何通过对比与平衡来增强照片的视觉冲击力。

第三章:摄影构图中的线条与形状3.1 线条的运用介绍线条在构图中的作用,如引导观众的视线、创造动态感等。

分析如何利用线条来构建有趣的构图。

3.2 形状的识别与运用讲解形状在构图中的重要性,如识别和利用不同形状来创造视觉焦点。

强调通过形状的运用可以增强照片的立体感和视觉吸引力。

第四章:摄影构图中的光影与色彩4.1 光影的运用介绍光影在构图中的作用,如塑造立体感、增强氛围等。

分析如何利用光影来创造出有趣和动态的构图。

4.2 色彩的运用讲解色彩在构图中的重要性,如情感表达、创造氛围等。

强调通过色彩的运用可以提升照片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效果。

第五章:摄影构图的实践与应用5.1 构图实践技巧提供一些构图实践技巧,如观察角度、拍摄位置的选择等。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拍摄来提升构图能力。

5.2 构图应用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经典的摄影作品,探讨其构图的优点和效果。

鼓励学生通过分析和模仿经典构图,提升自己的摄影创作水平。

第六章:摄影构图中的视觉元素6.1 点、线、面的构成讲解点、线、面在摄影构图中的作用和表现力。

分析如何通过点、线、面的组合来创造出有趣和动态的构图。

6.2 摄影构图中的空间感介绍空间感在构图中的重要性,如营造深远感、层次感等。

强调通过调整拍摄角度和距离来表现空间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构图》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是选自江苏省高等师范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教程》第二章摄影技术第二节。

在本节内容的学习中,结合学生的现有的基础水平,以通俗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采用情境创设和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二)教学目标
摄影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构图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个专题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如何欣赏照片,怎样拍出好照片。

(三)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把注意力吸引到被摄主体身上是这个专题的重点、也是难点,因为它关系到一张照片是否主题突出。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①介绍构图的重要性:摄影像电影一样,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我们平常看到的都是连续的画面,而照片上只是截取的其中一块;因此构图很重要,决定着构思的实现,决定着作品的成败。

②接着引出摄影构图的概念。

③构图:在画面上安排人、景、物的时候,适当运用点、线、形态、光线、明暗色彩之间的配合,以获得最佳效果。

2.介绍好照片的标准。

首先让学生看一段电子相册,让学生总结一幅好照片应该具备何种特点。

之前教师找一些比较优秀的照片,利用相关软件做一个简单的相册。

重点让学生看看它的构图,拍摄方位,光线以及线条的走向。

看完相册后提问学生这些照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总结好照片的三条原则。

(1)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照片如同写文章,要有一个主题,或表现一个人,或表现一件事物,一个故事情节,在拍照片的时候,也要首先想一想这幅照片我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举例――让学生看伊夫?阿诺德拍摄的《削苹果的妇女》。

提问:这幅照片表现的是什么?答:老妇人
评述照片:简单而动人
姿态:她看着我们,目光温和而开朗
环境:周围的景物说明了她是什么样的人和她一向是怎样生活的
气氛:大树、空气、阳光强调了她所做的事情很平凡扩展:一般性主题和普遍性主题:这是杰作区别与佳作。

许多照片都有主题,这张照片之所以脱颖而出,取得巨大成功,是因为它表现的不单单是这一个老太太,而是代表所有这一类型的妇女(勤劳、朴素、踏实、坚强、善良、健壮,美国人心目中典型的母亲形象),已经从一般性主题升华到普遍性主题了,这就是杰作与佳作的区别。

(2)一幅好照片必须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

举例――勒内?伯里拍摄的《牛犊》。

提问:看到这幅照片,大家最先注意到的是什么?
答:中间的牛犊。

提问:为什么?
答:只有它的头是仰起的,其他牛一模一样,都是低着头的。

(3)一幅好照片必须画面简洁。

举例――马诺斯拍摄的《悲痛的母亲》。

介绍拍片的背景:当时,马诺斯去参加亲戚的葬礼,有数百张面孔,悲痛的人群没拍,送葬的队伍也没拍,唯独拍了死者母亲的脸孔,因为母亲的痛楚足以说明一切。

4.剖析画面结构。

(1)主体。

主体是表达内容的中心,是画面结构的中心;它可以是一个对象,也可以是一组对象。

比如《母与子》,主体是母亲与孩子,表现的就是一
组对象。

一幅好照片要能把注意力吸引到主体,那么怎样才能把注意力吸引到被摄主体身上呢?第一,把主体安排在画面最近处。

提问:如果你想表现你父母在吃喜筵,你会怎样拍摄?是离老远拍摄?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只有你知道你要表现的是你的父母,别人看到的是你表现的喜筵的热闹场景。

答:走到跟前拍,把他们安排在画面最近处。

总结:这是大家以前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第二,三分法(九宫布局法)。

提问:画面中,哪儿最吸引人的注意力?
好多人会认为是中间,其实不然。

画矩形,横竖三等分:类似于九宫格,四个交叉点,叫视点,也叫美感诱发点,符合黄金分割比例,是最吸引人注意的四个点。

一个照片只能有一个视点,其它只能围绕它进行布局。

欣赏相关的照片。

第三,通过物体大小的比例关系突出重点。

画图:
图1:画面里只有一只箱子。

这样反映不出箱子的大小,箱子可能是个鞋盒子,也可能是个集装箱。

图2:在箱子旁边画个小人。

说明箱子是个集装箱。

欣赏相关图片。

第四,利用虚实对比突出主体。

欣赏图片《三人行》。

提问:为什么大家知道照片表现的是那位男士?
回答:就只有他的影像是清晰的。

举例说明要表现某一朵花,如果不虚化背景,就成了表现的是一片花。

第五,利用质感对比突出主体。

提问:大家回忆一下,珠宝店一般把首饰放在什么上面?回答:白色的毛皮,红色的绸缎。

说明这是为了突出首饰的质感。

提问:要表现一个老妇人历尽沧桑,满脸的褶子,可以用什么方法?
回答:抱一个婴儿,让婴儿的脸与之对比;围一个缎面的围巾。

欣赏相关图片。

第六,利用形状对比突出主体。

欣赏相关照片:《狮身人面像》
第七,运用线条引导视线到主体(欣赏相关照片)
第八,通过搭画框的方法突出主体(欣赏相关照片)(2)陪体。

是拍摄者选取用以辅助主体表达内容的人或景物,注意不可喧宾夺主。

《红花》:红花还需绿叶衬,绿叶衬托了红花的娇艳;试想,若是没有绿叶怎样?
《平衡木》:问――在做什么运动?总结――若是没有平衡木这个陪体,大家可能会认为做自由体操。

(3)背景。

位于主体之后,渲染,衬托主体的景物称为背景。

它的作用是突出主体,说明主体所处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抓特征,说明主体所处的时间地点;力求简洁,背景不能说明问题的就省去。

(4)前景。

位于主体之前,靠镜头最近的景物可以是花、草、树木和人物,起到均衡画面的作用。

去湖边拍照,往往会把柳枝作为前景,来均衡画面。

画图提问:
图一:一座偏左的山上有一座塔。

评价:画面明显不平衡,左重右轻。

处理方法:可以利用飞鸟飞过右边来均衡画面。

图二:画面中部一座桥,上面是两排房屋,下面是清澈的河水。

评价:明显的上重下轻。

处理方法:扔个石子进去,引起涟漪最好。

(5)空白。

摄影画面上除了看得见的实体对象之外,还有一些空白部分,它们是由单一色调的背景所组成,形成实体对象之间的空隙。

单一色调的背景可以是天空、水面、草原、土地或者其他景物。

5.画幅。

①横幅。

强化景物的水平舒展与广阔,能增添画面的静谧与稳定。

比如在表现大海的广阔,草原的辽阔,山峦的连绵就用横幅。

②竖幅。

强化景物的高大与向上的运动。

比如表现塔和建筑物用竖幅比较多。

③方幅。

使人有工整、淳朴与轻松之感。

提问:几棵树:用竖幅表现树木高;
一片树:用横幅表现树木多。

6.线条。

(1)直线条。

竖线条:给人以有力,坚实,庄严,高耸之感。

斜线:活泼,生动,不稳定的感觉。

动感,用以表现动体的场面。

横线:画面的辽阔,宁静,沉稳。

(2)曲线。

波线:给人以自由活泼,优美生动,轻灵流畅的运动感。

曲线:可以造成人的视线随之旋转,有强烈的动感。

7.光线。

(1)顺光:从正面打过来的光线,顺光也叫修饰光,可以将面部的瑕疵修饰干净。

(2)逆光:从后面打过来的光线,也叫轮廓光,会有剪影效果,整个轮廓边缘明显,但是细节看不出
(3)侧光:侧面打过来的光线,半明半暗。

(4)前侧光:前方45度打过来的光线,用得最多,立体感比较强。

(5)侧逆光:后侧45度过来的光线。

(6)顶光:头顶过来的光线,若是脸上有痘痘,会更明显,因为顶光会使痘痘下面有阴影,会更大,鼻子下面也有阴影――所以正午的时候不要拍照属于顶光。

(7)脚光:脚下面打过来的光线,一般丑化人物或者特殊效果用脚光。

8.布置学生活动让学生上网查找一些好照片,利用本专题所学的理论说说它好在何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