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件: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人教版】【课件】

合集下载

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三)

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三)
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不利于自然科学 的研究与发展。 5、明清时期,欧洲的科技迅速发展。
四、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认识
(1)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然而中国的科技成就大多是对生产 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它未能使中国在迈向近代化的过程中独领风骚, 更没有使中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 (2)中国古代科技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同时,为巩固大一统封 建专制统治,古代统治者重视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教化,教育中缺乏自 然科学教育的成分,使中国古代史去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条件。 (3)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历法、农学等科技门类的发展,与农业文明息息 相关。 (4)中国古代医学相当发达,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人生态度。
应对现代文化挑战的对策: 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应当加以珍惜和 保护。京剧更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更好的反映当前的现实生活,并符 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才能保持持久不衰的生命力。
八、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主流形式及其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以下的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 ──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诗经》质朴典雅,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以民歌为基础的“楚辞”,句式灵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诗经》和“楚辞” 正好代表了北南两种诗歌不同的风格。汉赋华丽而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 恢弘的文化气度。唐诗风格多样,千古传诵,以五言和七言诗为主,把诗歌 推向顶峰。宋词是诗歌的另一种形式,句式灵活,极具歌唱性。元曲是民间 兴起的新的诗歌形式,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明清小说将广 阔的社会生活纳入了文学的视野,艺术而又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 将古典小说创作推向繁盛阶段,并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总体来说,呈现了多元兼容、雅俗共赏和发展趋势的逐渐平民化等特征。

人教版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

人教版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
•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书法艺 术。社会对艺术的评判不是由皇帝的好恶 决定的,A项表述过于绝对,可排除; “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这一表述 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表明 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很高,得到了皇帝的赏 识,同时他的书法有“丈夫之气”“尽善 尽美”,符合时代要求,说明王羲之在中 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艺术水平与时代 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故C项正确;材料 信息没有反映出朝代更替,故D项错误。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2/272021/2/27Februar y 27,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2/272021/2/272021/2/272021/2/27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 2.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 族政治、经济联系加强,对外交往扩大, 科技文化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中国科技文 化在当时世界上领先的地位,出现造纸术、 《九章算术》等成就;汉赋表现出大一统 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 4.宋元时期:社会相对安定,封建经济进 一步发展,民族融合空前加强,对外交往 更加频繁,我国科技文化高度繁荣,三大 发明在此时完成或外传。文学艺术方面, 风俗画、话本和词、曲兴起;元代实行民 族分化政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 抑,促使杂剧繁荣。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2/272021/2/272021/2/272021/2/272/27/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2月27日星期 六2021/2/272021/2/272021/2/27

专题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课件

专题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课件
2008北京奥运会上活字印刷术的再现
完整版ppt课件
1
“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 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 中国人。”
——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
“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 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英国学者李约瑟
完整版ppt课件
2
第8课
造纸术
印刷术

《本草纲目》完整版p东pt课方件 药物巨典
8
小结: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四大发明:(产生时间、重要影响)

数 学
记数法:十进位置制(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 计算工具:算筹——算盘(计算机之前最先进的运算工具) 著作:东汉《九章算术》(标志中国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代 中 国 的
天 文 学
魏 晋 时 期
自 觉 阶 段
王兼审功与用能具美能实功羲之楷草行行书书书 书兼规笔结实笔线审作矩具画构用画条美和楷品详严价简流价草书备整值约畅值《书的兰魏唐东唐晋宋亭晋代晋朝王苏序--羲轼--之楷书作品定 盛》之、鼎世、元唐赵钟欧王张颜孟、、、、真頫颜王王怀卿、、、明旭草书作品柳
的放纵
文征明
欧阳询楷书作品 柳公完权整版楷ppt书课件颜作真品卿楷书作品
诗中半国文的古综代合文文体学。发展的趋势: 前 映期 社逐的 会诗 现渐歌 实平开,民朗具奔有化放强(、烈通刚的俗健责清任化新感); 。后期诗歌反
5、宋词 句子长短参差,又称“长短句”,便于更加灵
活自如地抒发感情,并可配乐演唱。
6、元曲 散曲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7、明清 数量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反映社会
要书写材料
隋北升 唐宋泛发唐末朝宋运明::::用发彩活应火色明字用药套印雕印于武刷版技术军器印术事广刷;毕术;1拉拉由西欧3伯伯世波方洲,传纪斯,1后入传5传传经西入到入阿欧阿推宗思推发益胜动教想封动展衰了改解建了,落文革放势欧促,艺,和力洲使为复促社火骑资创兴进会药士产造运人的武阶阶了动们进器层级条和的步的日战件

【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三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课件

【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三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课件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 能中夸国大却其用作它用做。爆欧竹洲敬社神会;的外进国步用,鸦其片根医本病推,动中力国是却生拿产来力当的饭进 步吃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四大发明只是外部因素,起了 催问化题剂:的根作据用材。料,分析四大发明在中国和欧洲发挥的作用
有何不同。这种差异说明了什么?
知识梳理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2.汉赋
(1)特点: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 (2)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3.唐诗
(1)繁荣原因: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制的促进。 (2)主要成就(代表)
①李白: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 诗”的仙美誉。 ②杜甫:以 现实的主“义诗史”被誉为“诗圣”。 ③白居易:作品通俗流畅、平易近人。
(服务于农业)
【归纳】15—18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出现差异的原因
方法突破——本课小结
★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是农耕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重大表现。 复习备考时要明确一个“启示”、关注两个“时期”、归纳三个 “特征”、明确四大“阻碍”、了解五项“成就”。
(1)一个启示: 科技发挥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2)两个时期: 唐宋黄金时代;明清总结、落后阶段。 (3)三个特征:重经验,轻实验;重综合,轻分析;重实用,轻理论。 (4)四大阻碍: 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
生产力。
(4)从分布领域上看:
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以及医学等方面,
具有政治倾向。这主要是受农业立国的经济模式影响。
(5)从成就上看:
全面繁荣,多种成就领先于世界(3—15世纪遥遥领先)。
核心探究 探究一 核心主题
【主题1】四大发明在中西方的不同作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复习课件(共35张PPT)[ 高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复习课件(共35张PPT)[ 高考]

方法技巧
复习本专题,包括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化两大部分,复习 时要把握两条“线索”、采用两种“方法”、理解一个 “观点”即科技部分和文学艺术部分。 1、两条“线索”:将本专题内容梳理成科技、文艺两条线索 2、两种“方法 。 ” (1)联系比较的方法。包括科技文化与当时社会经济和 政治的联系、不同历史时期的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东西方科技文化的比较等。通过联系比较,真正理解中华 文明的博大精深,进一步认识并反思中华文明。 (2)图示法构建本专题主干知识体系。如古代中国的科 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知识结构图(略) 。 3、一个“观点”: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 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的历 史,是整个人类历史的组成部分,它与同时期的政治、 经济的关系极为密切。 3/2/2019
考纲解读
高考大纲
★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 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分析解读
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 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把握中国古代科技文 化的基本脉络,了解古代科学与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 象及相关人物,从科学与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了 解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进步的原因及产生的深远的影响,揭示文化的 发展与当时的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 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知识点一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四大发明
发明 造纸术 成就 西汉前期已有了纸,东汉蔡伦 改进造纸术 影响 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促进了欧 洲文化的发展
3/2/2019
思维升华:我国四大发明成为世界科技发展史上辉煌灿烂 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术,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 印刷术 的一页。四大发明在中国和欧洲的作用大不相同,给我们 北宋毕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 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一个深刻启示:科技发挥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因此,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广泛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 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不仅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火药 使用 士阶层日益衰落 ,更对我们今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走自主创新之路、建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 指南针 北宋应用于航海 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发现的时代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课件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课件

战国时期, 以人物肖像 画为主,中 国绘画艺术 走向成熟
表作是《_离__骚_》 (4)趋势:由繁到简
汉代,楚辞盛行, 秦汉 以此为基础创造出
综合文体——赋
魏晋 南北 文人创作诗歌活跃

出现隶书、 绘画门类丰富,
_楷__书__、草 代表作是《夫妇
书、行书等 宴饮图》
魏晋时期开
始进入_自__觉_ 阶段,兼具
考点3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最新考纲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
科技成就
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
贡献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 书画的发展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 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 发展脉络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
文学成就
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 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
项目 考查频率
内容 3年9考,考查频率较高
(1)考查书法、绘画艺术的发展演变、代表人 物和代表作品及其作品体现的时代特征 (2)以文学作品为切入点,联系不同时期的政 考查角度 治、经济,考查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 的政治、经济的反映 (3)以京剧等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我国传统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认识
2.数学、天文和历法 (1)数学 ①《__九__章__算__术__》:成书于东汉,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 的应用数学著作。 ②计算工具:早期是算筹,后来演变为_算__盘__。明清时 期,得到普及和推广。 (2)天文 ①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 录。 ②《_石__氏__星__表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项目 考查频率
内容 3年5考,考查频率一般
考查角度
(1)考查我国古代科技取得的成就及对世界 文明发展的贡献 (2)将同时期中西科技发展进行对比,考查 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及影响 (3)以中国古代科技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为切 入点,考查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三)

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三)
元明清
特点及地位 起源
萌芽—成熟(造型准确 线条流畅,色彩绚丽) 绘画理论推动绘画发展 特点:以形写神 吸收外来风格 宫廷画、风俗画 画学兴起
代表
彩陶画 帛画 顾恺之 展、阎、吴 敦煌壁画
张择端 文人画(集文学、书法、 写意画 绘画、篆刻艺术为一体) 王冕、徐渭、郑板桥
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
原始歌舞---起源
巩固练习
1、(08江苏)“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 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 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张旭 C、颜真卿 D、柳公权
B
2、(09广东)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 方文献中的是
A
B
C
D
D
3、(08广东文科基础)京剧的京指的是下列哪个 朝代的京城 A、汉 B、唐 C、宋 D、清
• 宋词繁荣的原因: • 1.经济: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 • 2.政治:社会矛盾尖锐(词更能抒发感情)
• 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 1.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 • 2.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社会矛盾 • 加深(文人对社会不满)
汉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 (1)汉字的起源:
草书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 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审美价值较强。 行书 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 的放纵,兼具实用和 审美价值,雅俗共赏。
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 盛唐的张旭、怀素 经过东汉至西晋约两个多世纪的 演变,书体完全成熟。 王羲之、唐代颜真卿、宋代苏轼
中国画:
时间 远古 战国 魏晋 隋唐 两宋
火 药: 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 一击,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火器进步也促进 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共104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共104张PPT)
【课程标准】
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 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概述汉字和绘画起源及其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 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 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 色。 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并说明其艺 术成就。2008北京奥运会上活字印刷术的再现
硫磺块
木炭块
硝石块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仙丹尚无踪影,火药却于炼丹炉中诞生了
中国古代的火器一览
宋代 · 火 箭 前端绑缚火药筒,利用火 药向后喷发产生的反作用 力把箭发射出去。这是世 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
这是一种独轮车装载 火步枪。
明·火龙出水 水陆两用的火箭,二级火箭的始祖。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71%
58%
29%
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表现
(一)四大发明
促进近代欧洲社会转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 发明过程 外传 影响
8世纪传入阿 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拉伯人,之后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 展。 传入欧洲 14世纪由波 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 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 斯传到西方 兴运动和宗教改革)
造 纸 术
秦汉:竹木简牍、丝 西汉:植物纤维纸 东汉:“蔡侯纸”
元·铜火铳(chong) 元代至顺三年(1332)造的铜火铳, 现在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是世界 上现存最早的并有明确纪年的火铳。
火球和火蒺藜都是火药包。 火蒺藜(jili)除了包内装 有火药外,外面还有菱角形 的尖刺。用火点着药线抛出 去,不但会燃烧;外面的铁 蒺藜还会把敌人打死打伤。
蒺 藜 火 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羲之行书作品 《兰亭序》
清明上河图
一、辉煌灿烂的文学
(一)、先秦文学: 1.《诗经》 内容: 汇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
雅、颂三部分,共305篇 风(“国风”)——民间的民歌; 雅——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 颂——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
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
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地位: 奠定了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孔子整理编定,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计算工具
(三)、天文成就
1、天文学萌生和发展原因
(1) 采集、狩猎和农牧业活动的需要,通过观天象、明方向、 知季节、告农时。 (2)受“天人感应”思想影响,宣示封建君主受命于天的合理 性、合法性。 (3)统治者重视对天文历法的观测和研究,取得显著成就。
2、天文成就 (1)观测机构:尧设火正、羲和之官 (2)观测记录: 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哈雷彗星 记录 (3)最早的星表:战国《甘石星经》→唐《石氏星表》 (现存最古老星表) (4)创制观测仪器:浑仪 简仪
英国现代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技发展史研究后发现,16世纪前,中国的科 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而近代科学只在欧洲发展,却未在中国成长。 李约瑟的这个发现、疑问,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1)腐朽的封建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 发展,使科技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 2)封建闭关政策隔断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3)明代“八股取土”和清代文字狱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和创新环境。 4)中国古代科技注重经验总结和实用技术,不重视对自然 规律和抽象理论的研究。 5)教育上,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以科举选拔为主要方 式,以培养封建官吏为主要目的,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 知识。 6)社会上形成了重视政治伦理、轻视技艺的价值观,科技 发明在读书人心目中始终被看作与功名利禄无关的雕虫 小技而被轻视。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缺乏创新动力 。归根结底,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中国科技在16世纪以 后走向衰落。
1、历法:
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四)历法、农学
2、农学:四大农书
时间
西汉 北魏 元朝 明朝
世界地位 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 氾胜之 《氾胜之书》农业科学著作 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 贾思勰 《齐民要术》整最系统的一部农书 详细包含了农业各方 《农书》 面的知识 王祯 达到了传统农业科学 徐光启 《农政全书》的顶峰
隋唐 封建盛世、国家统一、民族融 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形 合、对外开放、国力强盛 成影响全世界的“中华文化圈” 在隋唐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宋元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技术外 繁荣,民族融合,对外开放 传,对其后整个世界面貌的改 变其了巨大作用 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资本主义 明清 萌 芽 产 生 但 发 展 缓 慢 , 对 外 中国科技文化开始落后于西方 “闭关锁国”
二、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表现
(一)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 促进近代欧洲社会进步和社会转型 项目 发明过程 外传 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 造 西汉:植物纤维纸 经阿拉伯人 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 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推动社会进步 纸 东汉:“蔡侯纸” 传到非洲和 取代中世纪使用的羊 但未能起到推动社会转型的重大作用。 皮纸,促进了欧洲文 术 魏晋南北朝:成为主 欧洲 化的发展。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程
典型特征 独具风格的青铜制造艺术 夏商 奴隶社会繁荣,中华文明诞生 先进的历法(《夏小正》干支 计日) 封建制度确立,国家统一、民 中国文明开始走向西方,走向 秦汉 族融合、对外开放、国力强盛 世界,形成“东亚文化圈”包 括丝绸、冶金、水利技术等 时代背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时期
10~15世纪 (宋元到明初)
中国
欧洲
印刷术、火药、指南 远洋航海技术 针、远洋航海技术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16世纪(明中后) 《本草纲目》
17世纪(明后期至 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天文望眼镜、近代化学、力学、 清初) 徐霞客游记 解释几何学、血液循环学说 18~19世纪中叶 (清) 蒸汽机、电磁感应理论、分子原 子结构学说、细胞学说、进化论
2、楚辞(骚体):--诗歌体裁
(1)含义: 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 造出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2)特点: 自由活泼,句子参差不齐,句末常带 有一个“兮”字,富含浪漫主义色彩 代表及作品: 屈原《离骚》
《离骚》 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 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二)数学成就及影响
成就 影响
采用当时最先进的运算方法, 成书年代:东汉, 《九章算术》 特点:采用十进 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用数 位值制计数法, 学著作。它的问世,标志中国 汇集了许多算术 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 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 命题。 上占有重要地位 人们可以用珠算法解决加减 算筹和算盘;珠 乘除和开平方、开立方等运 算运算法歌诀。 算问题。明朝时,珠算法已 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 以及世界其他地区。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和发现的突出特点
第一,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 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第二,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 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 验性。 第三,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 技术又带有封闭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 (1)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定的 政治格局为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 (2)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 不仅为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要求。 (3)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4)教育和科举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 (5)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 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 (6)明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7)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文化 传承没有间断。
作者
成就
下列对北朝时成书的《齐民要术》的表述,正确的 有 ①总结了11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 产经验 ②介绍了当时食品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 的利用等方法 ③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很 高的综合性著作 ④是当时北方民族大融合在文化 上的反映(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B。《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所著,北朝 存在的时间是公元386年—581年,所以①错误; 《齐民要术》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农书,因此③错 误。故选B。
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 进步。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取决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如社会制度、国家政策、 传入阿拉伯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 指 战国:司南 人的观念。 和欧洲各国
南 北宋:指南针用于航 针 海
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 代
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 界市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中国却 未能推进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其重要的原因在于当时的中 国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 解析:A。本题为因果选择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 实的能力和辨析因果的能力。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在西方 和明清时期对社会变革作用的不同,根源于中西方经济生产 方式与社会制度的不同,也就是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与资 本主义商品经济生产方式的不同,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 的不同。此外,C、D两项不符合史实,B项与题干没有因果 关系。
要书写材料 四大发明对中国和对西方造成的不同影响为什么会有不同?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 印 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 传入欧洲 (①中国: 和宗教改革,促进人 北宋:彩色套印技术;毕 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阻碍;科举制度、重农抑商、闭 刷 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 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关锁国等阻碍先进技术发挥作用; 的进步 术 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 ②西方:唐末:应用于军事 经阿拉伯传 展,促使骑士阶层日益衰 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重商主义,对外扩张等促进了西方科技 火 宋朝:火药武器广 落,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 入西欧 的进步。 药 泛运用 势力创造了条件
(四)历法、农学及医学成就
(1)历法发达的原因: ① 古代农业发达,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服务于农 业生产。 ② 封建王朝政府的重视。 (2)成就: (1)先秦历法: ①夏朝:有《夏小正》 ②商朝:改进为“殷历”,采用干支纪日法 ③春秋:采用19年7闰的置闰方法 ④战国:有了“月令”,确定了主要节气 (2)《授时历》:元朝 郭守敬 ①含义: “敬授民时” ②内容:定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天,这个值与现在世界上通用 的公历所采用的回归年值完全一致,但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 百年。 ③意义: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对指导农业生产大有帮助
项目
中国古代科技
西方近代科技
是对生产经验的总结 注重观察和实验与严 内容 和对自然现象的直接 密逻辑体系相结合 描述,缺乏理论探索 (属理论科学) (属应用科学)
方法 重视整理与经验总结 注重理论研究与观察实验 目的
服务于农业生产 和统治需要 服务于工业生产 和经济的发展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
发展 逐渐落后于西方 趋势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其《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 篮》一书中说:“古代中国在1500年内科技处于世界 领先地位,……现代世界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 自中国的北宋……”
三大发明在北宋得以获得发展的社会条件有哪些? ①北宋时期封建经济在隋唐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发展,其推动了 我国传统科技的发展,使伟大发明在当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经济繁荣→根因) ②北宋文化的繁荣对印刷术提出了新要求,促使了毕升发明活 字印刷术。 ③唐以来海上贸易和造船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促使指南针在北 宋时期用于航海。 ④北宋时,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不断,这促进了火器的发展学和药物学及 其应用一样,主要是积累的经验发现,而不是系统的或持久的科 学探索的结果……(上等人)是一切体力劳动为低级,甚至蔑视 实验工作,……然而,正是理论、构思、实验和实践的结合,产 生了现代西方科学和技术成就。 ——罗兹墨菲《亚洲史》 请回答:1、根据两则材料,从研究内容、方法、目的、发展趋 势等方面指出10世纪~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发展上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