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史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2021高考历史考试一轮复习第2单元第5讲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与科技文化课件.ppt

2021高考历史考试一轮复习第2单元第5讲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与科技文化课件.ppt
历史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 成与发展——秦汉
历史
第5讲
秦汉时期的经济、 思想与科技文化
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
一 秦汉时期封建经济的初步发展 1.农业的发展 (1)耕作方式: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 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耕作技术: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西汉发明了播种工具 01 _耧__车___。 (3)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4)水利灌溉:汉朝的漕渠、白渠、龙首渠等著名水利工程;曹魏时改 制的翻车用于灌溉;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坑杀,以警告天下的文化人。
三 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1.董仲舒的新儒学
①经济:汉武帝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为中
央集权奠定了物质基础。
1背景②威政胁治着:西诸汉侯的国稳势定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
③思想:汉初道家“ 01 _无__为__而__治___”的思想已不能满足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①汉代商人成为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
(1)主要表现②人汉群代之对一外。贸易发展,形成中外贸易的通道
——陆上和海上“ 06 _丝__绸__之__路___”。
①汉代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 07 __管__理__机__构___。 (2)政府管理②汉武帝时,打击富商大贾、推行发展
官营商业的政策。
二 “焚书坑儒”——儒学的重大挫折
(3)医学②《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编写,被誉为“万世
宝典”。
3.书法艺术
字体
时间
小篆
创始于 06 _秦__代___
始于 07 _秦__,成熟通行于 隶书 08 _汉__魏___时代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课件)

以人物为中心的综 合性史书体裁。
史学著作;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为何司马迁能写出流芳千古的《史记》?
任务三:阅读课本,分析材料,完成表格,准确说出《史记》的相关内容,感悟司马迁的 精神。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 学家。他的父亲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掌管 天文历法和国家典籍。在家庭的熏陶下,司 马迁从小勤奋好学,饱读书籍,青年时游历 名山大川,实地考察风土人情,搜集历史资 料。他继任太史令后,秉承父亲的遗志,用 10多年的时间写出了不朽的历史巨著《史 记》。
每日练习五禽戏,这 样我就可以身体强健!
任务二:阅读课本,分析材料,小组合作,流畅讲述秦汉时期医学、数学和农学的成就。 活动2:阅读课本p86,同位互说,完成表格。
特点
名称/时间
著作 内容
地位
数学
注重实际运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 东汉时期;《九章算术》
总结了东汉以前的数学知识,内容有今天的算术、代数几何等 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作
1.改进造纸术的人物、时间
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工艺。 2.原料 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 维为原料造纸。 3.结果及特点 结果: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特点: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这样我就能够用上
便宜好用的纸张了!
任务一:观看视频,阅读课本,准确说出两汉时期造纸术的发明和发展,体会造纸术的重 要意义。 活动2:观看视频,自学课本,分析材料,了解造纸的工艺,知道造纸术的重要意义。
张仲景
华佗
时期 成就
东汉末年
1.著作《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 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 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 后对症治疗。 2.“治未病”,提倡预防疾病

八级历史下册第六七单元科技文化社会生活复习课件使用课件

八级历史下册第六七单元科技文化社会生活复习课件使用课件


“三转一响”
电脑、手机等
.(2011 年广东茂名)“打破铁饭碗”,是 对改革开放中某项制度的形象比喻。那就 是( )
A.就业制度改革
B.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C.住房制度改革
D.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具体表现为 ( ) D
①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得到加强 ②再就业工作 普遍得到加强 ③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 ④医 疗保险制度改革也迈出了步伐
王大珩
863倡议人之 一,中国科 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 院士,应用 光学及光学 工程的主要 奠基人之一。
陈芳允
863倡议 人之一, 中国科学 院院士, 著名电子 学家。
不以关分建
可凭负重议
拖 延 。
决 策 ,
责 同 志
要 ” ,
的 批 示
邓 小 平
”此 讨 “ : 对
事 宜
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两弹一星”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6月,中近程地地导弹试射成功 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射 成功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掌握“一箭三星“技术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背景:世界各国高科技竞争
主要目的:增强国家竞争力
1、1986年3月,四位科学家提出建议
经过: 2、1986年3月,邓小平作出重要批示
863计划
3、《863计划纲要》的形成
领域:8个领域(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 化、能源、新材料、海洋高技术)

山东省泰安市新城实验中学2015年中考历史《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复习课件3

山东省泰安市新城实验中学2015年中考历史《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复习课件3
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被称为“东方医学
巨典”。 【点石成金】三位名医,两名在东汉,一名在明代,其
医学成就容易混淆,可用“仲景伤华麻,珍拿纲目救”来记 。
考点分解 kao dian fen jie
考点三: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 献 一、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1.造纸术发明以前,通常用 竹木简和帛做书写材料。
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 航海事业 3.影响:为中外 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考点分解 kao dian fen jie 考点三: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
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四、火药的发明 1. 唐朝 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 宋元 2.13—14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火箭、火炮等。
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深刻地影响了世
界文明的发展进程。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考点分解 kao dian fen jie 考点三: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

二、印刷术的发明
1.唐初,发明 雕版 印刷术。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 雕版印刷品是 《金刚经》 2.北宋时 3. 。 发明了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毕昇
2. 西汉 前期,人们发明了造纸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东汉 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伦改进的纸被称 3. 为 。 4.公元3—4世纪,纸的使用在我国就已经相当普遍。 “蔡侯纸”
考点分解 kao dian fen jie
考点三: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 发展的贡献 5.传播:4世纪——朝鲜(最早);7世纪——日本;8世 纪——阿拉伯;12世纪——欧非;16世纪——美洲; 19世纪——大洋洲。 6.影响: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 文化 的交流与教育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复习课件(共60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复习课件(共60张PPT)
1964年10月16 日,我国第一颗
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 月16日, 蘑菇云腾 空而起, 我国第一 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 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是爆炸时 的火球。图片由《解放军画报》 提供
1964年10月16日,周恩来 总理宣布我国第一颗原子 弹爆炸成功
程 (4)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
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认 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杂交水稻
(1)20世纪70年代初(1973年 ),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 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被称为“东方魔稻”。
(2)袁隆平荣获多项国际大奖 ,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 为“杂交水稻之父”。
改革开放 后的变化
食 物 丰 富 多 样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3)住
从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到人均住房面积扩大, 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前的住房
改革开放后的住房:别墅、海景 房、单园小区房等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4)用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
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
意 ①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义 ②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精 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3、漫步太空
航天成就:
(1)1999年11月, “神舟一号”无人飞 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
单元小结
第一颗原 子弹爆炸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课件: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1)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课件: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1)

高考篇
客观题突破
最新高考示例
【例1】 (2009·浙江文综高考)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 中,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 的发展过程
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 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探究2:
四大发明在西欧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了 巨大作用,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演进做出的重要贡献, 但四大发明在中国始终未能够像在西欧那样促进社会的飞 跃性进步。 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答案:西欧资本主义兴起、发展的大背景使四大发明在 西欧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明清时期封 建君主专制统治加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始终处于萌芽 阶段,八股取士与文字狱使读书人仅关心四书五经。 由此得出的启示:科技发明能否发挥推动社会进步的作 用,往往受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思想观念等多种 条件的制约。
答案:C
研究思考预测
中国古代的科技的特点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 火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 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 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 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 理的是( )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答案:D
主观题突破
(2006·全国文综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2014年创新方案高考复习资料历史人民版史料解读精品课件专题十三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科技文化

2014年创新方案高考复习资料历史人民版史料解读精品课件专题十三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科技文化
探究一
汉代儒学对封建统治的作用
材料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 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 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 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 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 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小结 汉代儒学对封建统治的作用 归纳出汉代儒学能在缓和社会 (1)“大一统”思想对巩固中央集权,维 矛盾、规范统治秩序、加强中央 护中华民族的统一有积极作用。 集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仁”“仁政”及“以德治民”等观 点,构成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封 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 (3)“仁义”、“孝道”等观点,逐渐成 为中华民族的道德伦理观,有利于和 汉代儒学为什么能被封建统治者接受? 谐人际关系。
探究二
汉代儒学独பைடு நூலகம்的确立
通过教科书地位确立儒学的 独尊地位。
材料 公元前136年,汉武帝正式规定《诗》《书》 《礼》《易》《春秋》为“五经”,并设立专事 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兴办太 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一律由儒家五经 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 官。 除太学外,汉武帝还下令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 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这样,儒学于各郡县 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人 教版· 必修三
反对君主专制, 提倡法治。
小结
伏尔泰推崇中国儒学,实行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 和伏尔泰的思想的异同。
黄宗羲和伏尔泰的思想的异同 (1)相同: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提出 法治等思想。 (2)差别:黄宗羲没有跳出传统儒家 思想的范畴,没有提出改造社会的 主张,是对传统儒家思想批判地继 承;伏尔泰则借开明君主专制提出 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的政治方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36讲汉代儒学课件新人教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36讲汉代儒学课件新人教版
——《祭礼的由来》
探究:(1)史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教你读史] 史料一中汉朝皇帝祭孔的礼仪越来越重,说明了孔 子及儒学地位的逐渐提高。 [提示] 现象:孔子及儒学地位在汉代逐渐提高。原因:董仲舒 更新儒学体系,建立“新儒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主张,“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在中央设太学,传播儒术。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
第 36 讲 汉代儒学
“焚书坑儒”批判 1.背景:秦初,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批评时政,反 对郡县制。 2.经过:李斯提出焚书建议并得到秦始皇的采纳。秦始皇坑儒, 以警告天下的文化人。
3.评价 (1)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 浩劫。 (2)自汉代以来,“焚书坑儒”受到了主流文化的批判,称之为 “灭学之祸”。 (3)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_儒___学__的发展也因此进入低潮。
7.法律儒家化:自汉代春秋决狱开始,中国法律走上了儒家化 的道路。所谓法律的儒家化,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 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即以儒家思想为立法、 注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中 国法律的儒家化,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色,影响深远。
提升点一 单列视点——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及评价
视角 1 从社会发展角度命题 汉代儒学是在继承先秦儒学、吸收黄老之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 的,呈现出外儒内法的特点。解题时需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对点 1] (2017·北京高三统练)历史学者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
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农业、手工业专著
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工艺 百科全书”
6、地理
商周:《周易》一书首先提出“地理”名称 西晋: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提出“制图六体”, 这一理论一直沿用到明末 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 明清:徐霞客著《徐霞客游记》,对石灰岩熔蚀地貌的 观察,早欧文学: [成就文学、发展原因、各 自特色(艺术性、思想性)]
诗:《诗经》、《离骚》、乐府、民歌、田园 诗、边塞诗等 赋:贾谊、司马相如、班固、张衡等 词: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李清照等 散文:唐宋八大家 戏曲:关汉卿 小说:明清四大小说等
2、史学: [体例、 内容、 史学地位、 作者立
3、艺术:
青铜艺术: [西周青铜器] 音乐:[战国编钟] 雕塑:[兵马俑] 绘画、美术: [顾恺之、阎立本、吴道子、张择 端、赵孟頫、徐谓等] 书法: [钟繇、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宋四 家、赵孟頫] 石窟艺术: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 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
启示:
⑴科技是生产力[但能否转化为生产力 取决于社会条件:制度、经济、观念 等] ⑵科学家的治学精神[勤奋钻研、重视 研究和斗争精神等]
请列举出中国古代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 先秦 时 秦汉 三国两晋南 北朝 隋唐 宋元

成 就
二、中国古代思想
1、阶段特征: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秦汉时期---思想专制,如“焚书坑儒”、“独 尊儒术” 明清时期---反封建民主思想产生 2、中国古代思想的主要内容: (1)主体是政治思想、治国思想 [三个观点:“人治”、“法治”、“无为 而治”]
场、 局限性] 《尚书》:相传孔子编订的上古文献汇编 《春秋》:孔子编写的编年体史书 《史记》:西汉司马迁写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东汉班固写的第一部断代史 《后汉书》:刘宋时范晔著 《三国志》:魏晋时陈寿著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编撰的我国第一部编 年体通史 《永乐大典》:明朝解缙主持编纂的庞大的类书 《古今图书集成》:我国现存最大的类书 《四库全书》: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3、 医药学 商周:已有较丰富的医学知识 战国:扁鹊的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传统诊断法 西汉:《皇帝内经》 东汉:《神农本草经》是第一部完整药物学著作;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华佗发明“麻沸散” 唐朝:孙思邈著《千金方》;吐蕃元丹贡布编 《四部医典》;高宗时编修《唐本草》 明朝:李时珍著《本草纲目》
一、古代科技成就
1、 四大发明 造纸术:西汉制成絮纸、麻纸,东汉蔡伦制成植 物纤维纸 印刷术:隋唐已有雕版印刷,北宋毕昇发明活字 印刷术 指南针:北宋制成罗盘针并用于航海 火 药:唐中期文献中记载了制火药的方法,唐 末用于军事,北宋广泛用于军事
2、天文历法
夏朝:《夏小正》;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 商朝:世界上月食和新星的最早记录;干支纪日法---世 界上延续至今的历史最长的纪日方法 春秋: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基本确立了19年7 闰的原则 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西汉:世界上最早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中国第一部完 整历书“太初历” 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地动仪 唐朝:僧一行制定《大衍历》,最早实测地球子午线的 长度 北宋:沈括创制的“十二气历”,有利于农事的安排 元朝:郭守敬改进简仪和圭表等天文观测仪器;主持编 定《授时历》比西方早302年
(3)唯心主义思想: 两宋:程朱理学[客 观唯心主义] ;明朝:王阳明创立心学[主 观唯心主义] (4)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明末清初的黄 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注意:
⑴把握思想发展趋势并分析原因。[法、 道、儒具体派别地位的更替变化及反封 建思想的兴起] ⑵思想的发展是政治斗争的反映,是经 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4、建筑学
秦朝:修筑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隋朝:宇文恺主持修建大兴城,唐朝扩建为长安 城;工匠李春营建赵州桥 宋、辽、夏、金、元:李诫著《营造法式》 、辽 代佛教建筑有天津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佛宫寺 木塔 、金代的卢沟桥 、元大都 明朝:营建北京城;修缮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 江,西到嘉峪关
背景知识:
“百家争鸣”:产生的背景、主要派别、代表人 物、思想主张[列表] 儒家思想: 春秋:孔子提出“仁”的学说 战国: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荀子主张“水则 载舟,水则覆舟” 秦汉:“焚书坑儒”,遭重创 西汉: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明朝:科举考试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2)唯物主义思想:荀子[战国]、王充[东 汉]、范缜[南北朝]、王夫之[明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