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护套线配线质量管理工艺标准
塑料护套线执行标准

塑料护套线执行标准
塑料护套线是一种用于室内布线的电线,其执行标准通常是国家或行业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塑料护套线执行标准:
1. GB/T 5023.3-2008《额定电压 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 3 部分:固定布线用无护套电缆》
2. JB/T 8734.2-2016 《额定电压 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 第 2 部分:固定布线用电缆电线》
3. GB/T 9330.1-2008《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第 1 部分:一般规定》
4. GB/T 12706.1-2008《额定电压 1kV(Um=1.2kV)到 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 1 部分:额定电压 1kV (Um=1.2kV)和 3kV (Um=3.6kV)电缆》
这些标准规定了塑料护套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以确保塑料护套线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在选择塑料护套线时,建议选择符合相关标准的产品,并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安装和使用。
塑料护套线配线施工工艺标准

SGBZ-0626 塑料护套线配线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范围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室内电气照明的塑料护套线明配线工程。
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塑料护套线:导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2.1.2螺旋接线钮:应根据导线截面和导线的根数选择相应型号的加强型绝缘钢壳螺旋接线钮。
2.1.31C安全型压线帽有关要求见《SGBZ-0623 管内穿绝缘导线安装施工工艺标准》2.1.5条有关内容。
2.1.4套管:套管有铜套管、铝磁疗管及铜铝过渡套管三种,选用时应采用与导线材质规格相应的套管。
2.1.5接线端子(俗称接线鼻子):选用时应根据导线的根数和总截面选择相应规格的接线端子。
2.1.6辅助材料:镀锌木螺丝、焊锡、焊剂、木砖、钉子、铝卡子、橡胶绝缘带、粘塑料绝缘带、黑胶布、接线盒、瓷接头等。
2.2主要机具:2.2.1铅笔、卷尺、水平尺、线坠、水桶、灰铲、粉线袋。
2.2.2常用电工工具、手锤、錾子、钢锯、锯条,手电钻、冲击钻(电锤)。
2.2.3兆欧表、万用表、工具袋、工具箱,高凳等。
2.3作业条件2.3.1配合土建结构施工阶段,根据设计图尺寸位置,预埋好木砖和过墙管。
2.3.2内装修工程全部结束。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弹线定位——预埋木砖保护(预埋塑料胀管)——护套线配线——导线连结——线路检查、绝缘摇测。
3.2弹线定位时,塑料护套配线应符合以下规定:3.2.1线卡距离木台、接线盒及转角处不得大于50mm。
线卡最大间距为300mm,间距均匀,允许偏差5mm。
3.2.2线路与其它管道相遇时,应加套保护管助且绕行;与它管道之间的最小距离见3—1、表3-2所示。
3.3预埋木砖和保护管。
3.4弹线定位。
3.5安装塑料胀管。
3.6护套线配线:根据原先预埋好的木砖和塑料胀管的位置,弹出粉线,确定固定档距。
护套线配线操作工艺

护套线配线操作工艺塑料护套线是一种具有塑料护层的双芯或多芯绝缘导线.广泛应用在电气照明及其他配电线路中,塑料护套线具有防潮、耐酸、耐腐蚀等性能,可以直接敷设在空心楼板、墙面或建筑物的表面,用铝线卡或塑料线卡作为导线的支持物。
但不宜直接在墙体抹灰层内暗敷和露天场所明敷,大容量电路也不宜采用。
一、护套线安装工艺1、画线定位首先按施工图确定灯具、开关、插座和配电箱等设备的安装位置.其次确定导线敷设的路径,穿越墙壁和楼板的位置,以及导线起始、转角的位仰.然后用粉线袋或木板尺画线.同时画线卡固定点位置。
直线段线卡间隔为1 5 03 0 0 mm,其余为5 01 mm,距开关、插座和灯具的木台50 mm处必须设置线卡固定点。
2、凿眼并安装木棒按画线定位用小扁凿或电钻凿打木桦孔,并安装木桦。
3、固定铝片线卡采用铝线卡固定导线时应先固定铝片线卡。
铝片线卡的规格有0、1、2、3和4号等,号码越大,长度越长,在室内外照明线路中通常用0号和1号铝片线卡。
铝片线卡的形状有用小铁钉固定和用黏结剂固定两种,在木结构上,可用铁钉固定铝片线卡;在抹灰浆的墙上,每隔4 5档,进入木台和转角处。
需用小铁钉在木桦上固定铝片线卡,其余的可用小铁钉直接将铝片线卡钉在墙壁灰浆层中;在砖墙和混凝土墙上可用木桦或环氧树脂黏结剂固定铝片线卡。
黏结剂固定铝线卡时,要先用钢丝刷将粘接面刷干净,再用湿布擦拭,待吹干后将肥好的黏结剂涂在线尹或其他支持件的底部.用手将KJK4:粘接面上.边压靛转.使粘接面有良好的接触。
粘接后,待1 2天当黏结剂充分硬化后再布线。
采用塑料线卡固定导线时.敷设导线前无须固定线长。
4、敷设导线为了使护套线敷设得平直"可在直线部分的两端临时各装一副瓷夹.敷线时,先把护套线一端固定在瓷夹内,然后在另一端勒宜收紧护套线并固定在另一端瓷夹中.最后把护套线卡收紧或直接钉塑料线卡以夹牢护套线。
铝线卡夹持护套线方法。
二、护套线配线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1、室内使用护套线时.铜芯线截面规定不得小于0. 5 mm2,铝芯不得小于1. 5 mm2;窒外使用时,铜芯不得小于1. 0 mm2,铝芯不得小于2. 5 mm2.2、护套线应通过瓷接头连接或借用其他电器的接线桩来连接线头,必要时可装设接线盒,整齐美观。
瓷夹或塑料夹配线质量管理

瓷夹或塑料夹配线质量管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干燥、无机械操作的室内及室外挑檐下的电气照明明配线工程。
2、施工准备材料要求:瓷平(塑料夹):其底板应平整完好,不得有破裂、歪斜等现象。
绝缘导线:导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螺旋接线钮:应根据导线截面和导线的根数选择相应型号的加强型绝缘钢壳螺旋接线钮。
型压线帽有关材料要求请见3—8、有关内容。
套管:有铜套管,铝套管及铜铝过渡套管三种,选用时应采用与导线材质规格相应的套管。
塑料胀塞:其规格与被紧固的电气器具荷重相适应,并选用相应规格的木螺丝配套使用。
镀锌材料:机螺丝、螺栓、木螺丝、螺母、垫圈、弹簧垫圈等。
辅助材料:钻头、黑胶布、,橡胶绝缘带,粘塑料绝缘带、砂布鞋、焊锡、焊剂、木砖等。
主要机具:铅笔、卷尺、线坠、粉线袋、水桶、钢丝刷。
手锤、錾子、手电钻、电锤、电炉、锡锅、锡勺。
工具袋、工具箱、万用表、兆欧表、高凳等。
作业条件:配合土建结构施工,根据设计图位置尺寸要求,将木砖,过墙管预埋正确。
装修作业全部完成。
3、操作工艺工艺流程:弹线定位——预埋木砖和保护(预埋塑料胀管)——夹板固定——导线敷设——导线连结——线路检查、绝缘摇测弹线定位:弹线定位应符合以下规定:线路与其它管路应避免相遇,接近敷设时,其最小距离应符合3-1、表3-2规定。
导线在转弯、分支和进入电气器具处,均应装设支持件固定。
采用瓷夹板或塑料夹板配线时,支持点与转弯中点、分支点和电气器具边缘的距离为40~60mm。
导线沿室内墙壁、顶棚敷设时,其支持件固定点间的距离应符合表规定。
支持件固定点之间的距离表5mm;瓷(塑料)夹板配线时,导线至地面的最小距离见表3-20规定。
弹线定位:根据设计图要求,从线路的电源设备和用电器具的位置,找好水平和垂直线,用粉线袋沿建筑物表面,由始端至终端弹出线路的中心线,均匀分出档距,标出固定点位置。
配管配线工程安装

配管配线工程安装把绝缘导线穿入管内敷设,称为配管配线。
这种配线方式比较安全可靠,可避免腐蚀气体的侵蚀和遭受机械损伤,更换电线方便。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使用最为广泛。
配管配线常使用的管子有水煤气钢管(又称焊接钢管,分镀锌和不镀锌两种,其管精品文档,超值下载径以内径计算)、电线管(管壁较薄、管径以外径计算)、硬塑料管、半硬塑料管、塑料波纹管、软塑料管和软金属管(俗称蛇皮管)等。
配管配线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包括管子选择、管子加工、管子敷设和穿线等几道工序。
(一)配管的一般要求(1)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电线管路、管口、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
(2)暗配管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墙或混凝土内的管子离表面的净距不得小于15mm.(3)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管路排列应整齐,管口高出基础面不应小于50mm.(4)埋于公开的管路不宜穿过设备根蒂根基。
穿过建筑物时,应加保护管保护。
(5)明配钢管不允许焊接,只可用管箍丝接。
在防火区域属防爆等级配管、管箍、接线盒的连接处必需焊接地过桥。
(6)钢管(镀锌钢管除外)内、外均应刷防腐漆,但埋于混凝土的管路外壁不刷,埋入土层内的钢管应刷两道沥青。
(7)穿电线的管子不允许焊接。
如需要焊接(用于暗配)可接纳套管连接,套管长度为连接管外径的 1.5~3倍,连接管的对口应在套管的中心,焊接安稳、严密。
(8)钢管与设备的连接,应将钢管敷设到设备内部。
如不能直接进入时,应采取以下措施:1)在干燥房屋内,可从管口起加保护软管引入设备内;2)在潮湿处,可在管口处增设防水弯头,由防水弯头引出的导线应套绝缘保护软管,弯成防水弧度后引入设备。
3)金属软管引入设备时,软管与钢管或设备应用软管讨论连接,不得利用金属软管作为接地导线。
(二)管子的选择(1)电线管:管壁较薄,适用于干燥场所的明、暗配。
(2)焊接钢管:管壁较厚,适用于潮湿、有机械外力、有轻微腐蚀气体场所的明、暗配。
(3)硬塑料管:耐腐蚀性较好,易变形老化,机械强度次于钢管,合用腐蚀性较大的场所的明、暗配。
护套线配线工程

护套线配线工程(一)依据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GB50258-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303-88《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统一标准》(二)保证项目1.导线间和导线对地电阻必须大于0.5MΩ。
2.导线严禁有扭绞、死弯,绝缘层损坏及护套断裂等缺陷。
3.塑料护套线严禁直接埋入抹灰层内敷设。
(三)基本要求1.塑料护套线可以直接敷设在建筑物表面,不应直接埋入抹灰层内暗敷设及不得在室外露天场所明配敷设2.塑料护套线严禁直接放在吊顶内和护板墙以及抹灰板条墙内敷设3.塑料护套线宜适用于明敷或穿管暗敷4.塑料护套线明配时,导线应横平竖直,不应有松弛,扭绞和曲折现象5.塑料护套线明配时,线卡的固定点距离应根据导线截面大小而定,一般为100-200mm左右。
6.塑料护套线在终端,转弯和进入接线盒(箱)或与设备、器具连接时,护套层应引入接线盒(箱)内或设备、器具内均应装设线卡固定,线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接线盒边缘的距离为50-100mm7.塑料护套线弯曲时,不得损伤护套和芯线的绝缘层,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导线外径的3倍8.塑料护套线明配时,中间接头和分支连接处应装设分线盒,分线盒固定应牢固,在多尘和潮湿的场所应用密闭式分线盒。
9.塑料护套线进入接线盒或与电气器具连接时,护套线应引入盒内150-200mm10.暗配在空心楼板板孔内料护套线或加套塑料护层的绝缘导线,并应符合下列要求⑴穿入导线前应将管孔内的积水,杂物清理干净⑵穿入导线时,不得损伤导线的护套层,并能便于更换导线⑶导线在板孔内不得有接头,分支接头应放在接线盒内连接11.护套线穿过梁、墙、楼板和跨越线路等处应有保护管,跨越建筑物沉降缝的导线两端应固定可靠,并在缝隙间留有适当余量12.护套线与接地导体或不发热等的紧贴交叉处,应加套绝缘保护管,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场所的塑料护套线,应敷设钢管保护(四)允许偏差1.固定间距:5mm2.水平或垂直段敷设的直线段平直度: 5mm垂直度: 5mm3.最小弯曲半径≥3b (b为平弯时的线厚度或侧弯时护套线的宽度)4.明配线与蒸汽管道距离: 平行>1000 (500)mm交叉>300 mm与暖、热水管道距离:平行>300(200)mm交叉>100mm与通风、上下水压缩空气管道距离平行>200mm交叉>100mm(括号内为管道下面数据,若达不到上述距离可采取隔热层)5.与煤气管道应符合设计规范规定。
瓷夹或塑料夹配线质量管理

瓷夹或塑料夹配线质量管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干燥、无机械操作的室内及室外挑檐下的电气照明明配线工程。
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不得有破裂、歪斜等现象。
,并有产品合格证。
,铝套管及铜铝过渡套管三种,选用时应采用与导线材质规格相应的套管。
,并选用相应规格的木螺丝配套使用。
,橡胶绝缘带,粘塑料绝缘带、砂布鞋、焊锡、焊剂、木砖等。
2.2主要机具:2.3作业条件:,根据设计图位置尺寸要求,将木砖,过墙管预埋正确。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弹线定位—预埋木砖和保护(预埋塑料胀管)—夹板固定—导线敷设—导线连结—线路检查、绝缘摇测3.2弹线定位:,接近敷设时,其最小距离应符合3-1、表3-2规定。
,均应装设支持件固定。
采用瓷夹板或塑料夹板配线时,支持点与转弯中点、分支点和电气器具边缘的距离为40~60mm。
,其支持件固定点间的距离应符合表表,应不小于5mm;,导线至地面的最小距离见表3-20规定。
根据设计图要求,从线路的电源设备和用电器具的位置,找好水平和垂直线,用粉线袋沿建筑物表面,由始端至终端弹出线路的中心线,均匀分出档距,标出固定点位置。
3.3预埋木砖和保护管:表3.3根据设计图要求,在结构施工中,将木砖和保护管预埋在准确位置。
预埋应先找准水平线和垂直线,梯形木砖较大的一面应埋入墙内,较小的一面应与墙面找平。
可采用钢管或塑料管做保护管,管的两端应突出墙面5~10mm。
应仔细核对木砖和保护管的数量及位置是否正确,不得有遗漏或搞错位置。
3.4预埋塑料胀管:同样按照弹线定位的方法来确定固定点的位置,然后,根据所选用的塑料胀管的外径和长度选择钻头进行钻孔,孔深应大于胀管的长度,埋入胀管后应与墙面平齐。
3.5夹板固定:瓷双线夹、塑料单线夹、塑料三线夹和塑料二线胖腹花线夹采用一点固定;瓷单线(双线)夹、塑料三线胖腹花线夹采用两点固定。
护套线安装的技术要求

(2)护套线线路配线工序 1)准备施工所需工具和材料 2)标划线路走向和电器位置 3)安装支持准备部件 4)安装塑料钢钉电线夹 5)敷设导线及紧线 6)安装电气元件 7)检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路的安装质量
(3)护套线线路施工方法
1)放线
2)敷线、紧线及固定(在线路走向上每隔 200 mm确定一个固定线卡的位置, 距离 开关、 插座和灯具50 mm处均要设置线卡 的固定点)
护套线安装的技术要求
自动化工程系 崔红红
护套线配线、安装的技术要求
(1)安装护套线线路的技术要求
1)护套线芯线的最小截面积规定:室内使用时,铜芯 导线不得小于1mm2,铝芯导线不得小于1.5mm2。
2)护套线敷设时,不可采用线与线的直接缠绕连接方 法,而应采用接线盒或借用其它电气装置的接线端子来 连接线头。
3)护套线可用塑料钢钉电线夹等进行支持。
4)护套线支持点定位的规定:直线部分,两支 持点之间的距离一般为0.2m;转角部分,转角 前后各应安装一个支持点两根护套线十字交叉时, 叉口处的四方各应安装一个支持点;进入接线盒 应安装一个支持点。
5)护套线在同一墙面上转弯时,必须保持垂直。
6)护套线线路的离地最小距离不得小于0.15m。
3)护套线护套层应完整地进入接线盒内 10mm后可剥去护套层。
谢谢观看
2护套线线路配线工序1准备施工所需工具和材料2标划线路走向和电器位置3安装支持准备部件4安装塑料钢钉电线夹5敷设导线及紧线6安装电气元件7检验电路的安装质量3护套线线路施工方法1放线2敷线紧线及固定在线路走向上每隔200mm确定一个固定线卡的位置距离开关插座和灯具50mm处均要设置线卡的固定点3护套线护套层应完整地进入接线盒内10mm后可剥去护套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护套线配线质量管理工艺标准
塑料护套线配线质量治理工艺标准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室内电气照明的塑料护套线明配线工程。
2、施工预备
2.1材料要求:
2.1.1塑料护套线:导线的规格、型号必需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2.1.2螺旋接线钮:应按照导线截面和导线的根数选择相应型号的加强型绝缘钢壳螺旋接线钮。
2.1.31C安全型压线帽有关要求见3;8、2.1.5条有关内容。
2.1.4套管:套管有铜套管、铝磁疗管及铜铝过渡套管三种,选用时应采纳与导线材质规格相应的套管。
2.1.5接线端子(俗称接线鼻子):选用时应按照导线的根数和总截面选择相应规格的接线端子。
2.1.6辅助材料:镀锌木螺丝、焊锡、焊剂、木砖、钉子、铝卡子、橡胶绝缘带、粘塑料绝缘带、黑胶布、接线盒、瓷接头等。
2.2主要机具:
2.2.1铅笔、卷尺、水平尺、线坠、水桶、灰铲、粉线袋。
2.2.2常用电工工具、手锤、錾子、钢锯、锯条,手电钻、冲击钻(电锤)。
2.2.3兆欧表、万用表、工具袋、工具箱,高凳等。
2.3作业条件
2.3.1配合土建结构施工阶段,按照设计图尺寸位置,预埋好木砖和过墙管。
2.3.2内装修工程全部结束。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弹线定位;;预埋木砖庇护(预埋塑料胀管);;护套线配线;;导线保持;;线路检查、绝缘摇测。
3.2弹线定位时,塑料护套配线应符合以下规定:
3.2.1线卡距离木台、接线盒及转角处不得大于50mm。
线卡最大间距为300mm,间距均匀,认可偏差5mm。
3.2.2线路与其它管道相遇时,应加套庇护管助且绕行;与它管道之间的最小距离见3;1、表3-2所示。
3.3预埋木砖和庇护管。
3.4弹线定位。
3.5安装塑料胀管。
3.6护套线配线:
按照原先预埋好的木砖和塑料胀管的位置,弹出粉线,确定固定档距。
将铝卡子用钉子固定在木砖上,用木螺丝将接线盒、电门盒、插销盒等固定在塑料胀管上。
按照线路的实际长度量好导线长度并剪断。
应从线路的一端开始逐段地敷设,边敷设,边固定。
然后将导线理顺调直。
3.7导线连接:
按照接线盒的大小预留导线的长度,削去绝缘包层。
按导线绝缘层颜色区分相线、中性线或庇护地线,用万用表测试。
3.7.1螺旋接线钮连接。
3.7.21C安全型压线帽连接分。
3.7.3铜导线焊接。
削出线芯,用砂布擦光,对齐绝缘层。
用其中一根线芯在其余的线芯上紧密缠绕5~7圈。
缠好后将其余的线芯顶端折回压实。
抹上少许焊剂,放入热的锡头号里进行锡焊。
焊完后擦去残留的焊剂,进行包扎。
3.7.4铝套管压接容。
3.7.5线路检查及绝缘摇测。
4、质量标准
4.1.1护套线的品种、规格、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导线之间和导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需大于0.5mΩ。
检验方法:实测或检查摇测记录。
4.1.2导线严禁有扭绞、死弯、绝缘层损坏和护套管开裂等现象。
塑料护套线严禁直接埋入抹灰内敷设。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2.1护套线敷设平直、整洁,固定可靠,穿过梁、墙、楼板和跨越线路等处有庇护管。
跨越建筑物变形缝的导线两端固定安稳,应留在补偿余量。
4.2.2导线明敷部分紧贴建筑物表面,多根平行敷设间距同意,分支和弯头处整洁。
4.2.3导线连接安稳,包扎严密,绝缘良好,不伤线芯,接头设在接线盒或电气器具内;板孔内无接头;接线盒位置正确,盒盖齐全、平坦,导线进入接线盒或电气器具内留有适当余量。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护套线配线认可偏差、弯曲半径和检验方法见表3-28所示。
5、成品庇护
5.1配线时,应保持顶棚、墙面整洁,找木砖不得损坏墙体,弹粉线应采纳淡黄色或其它清高色。
5.2配线完成后,不得喷浆和刷油,以防污染导线及电气器具,搬运物件时不要碰松导线。
6、应注重的质量问题
6.1线卡间距不均匀,超出认可偏差,且有松动、不平坦等现象。
应重新进行调整、固定。
6.2导线松弛、有弯,平直度,垂直度越差。
应重新将导线调直、抻紧,按照要求将导线用线卡子固定好。
6.3变形缝处的导线未留补偿余量。
应补做补偿装置并预留补偿余量。
6.4导线在过楼板、墙、梁及与其它管道交错时未做庇护管,应及时地予以被做。
6.5导线连接的结、焊、包不符合要求,应按3;8、3.11节有关内容去做。
6.6接线盒开口过大,与护套线不吻合,应修补开口或换新接线盒,按要求重新开孔。
7、质量记录
7.1护套线产品出厂合格证。
7.2护套线配线工程预检、自检、互检记录。
7.3设计变动洽商记录、竣工图。
7.4护套线配线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