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下相遇问题(公开课) PPT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相遇问题》教学课件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相遇问题》教学课件

导入1、请说一说速度、时间和路程三个量的数量关系。

2、两个同学在绕操场跑步,他们从同一个地方出发,向相反的方向跑,过一会,他们会怎样?相遇问题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学习目标1、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探究发现“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正确解答求路程的实际问题。

2、感受“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和乘法分配律之间的联系。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68页例7:1、从例7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2、你是怎么理解“同时从家出发”“相遇”这些词的意思的?3、求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实际上就是求什么,可以怎样求?4、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吗?5、用不同的方法在书上解答,再想一想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6、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4分钟后比比谁的回答最精彩)1、从例7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条件:小明每分钟走70米,小芳每分钟走60米同时从家出发走向学校问题: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2、你是怎么理解“同时从家出发”“相遇”这些词的意思的?“同时从家出发”,说明他们走的时间相同,都是4分钟。

“相遇”是说两人正好把小明家到小芳家之间的路程正好走完。

3、求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实际上就是求什么,可以怎样求?就是求从小明家到学校与小芳家到学校的路程的和。

可以分别求出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和小芳家到学校的路程,再相加。

也可以先算……4、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吗?小明家小芳家米画图列表小明家小芳家5、用不同的方法在书上解答,再想一想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检测小明走的路程小芳走的路程小明家小芳家小明和小芳1分钟走的路程之和检测70×4+60×4 =280+240 =520(米)(70+60)×4 =130×4=520(米)第一种解法:第二种解法:答:他们两家相距520米。

课堂小结6、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试一试(55+60)×3=115×3=345(米) 55×3+60×3=165+180=345(米)练一练王超李明(68+65)×6 =133×6=798(米) 68×6+65×6 =408+390 =798(米)当堂训练课后作业:完成课本70页练习十一1、2题;完成补充习题54-55页要求:认真思考独立完成坐姿端正书写工整。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相遇问题(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相遇问题(课件)
相遇问题
知识回顾
相遇问题:两个物体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
段时间,必然会在途中相遇,这类题型就把它称为相遇 问题。
相遇公式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例题1】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列火车每小时行86 千米,乙列火车每小时行102千米,经过5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 求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700÷5=140(千米) 140-75=65(千米)
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答:乙每小时行65千米。
【例题3】小强和小丽在环形跑道上进行长跑比赛,小强的速度 是150米/分,小丽的速度是140米/分,小强十分钟到达终点,此 时小丽距离终点还有多少米?
150×10=1500(米) 140×10=1400(米) 1500-1400=100(米)
答:小红比小明晚出发3分钟。
谢谢您的观看指导!
56-48=8(千米) 32×2=64(千米)
路程差=中点×2
64÷8=8(小时)
(56+48)×8=832(千米)
答:东西两地相距832千米。
【练习4】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2千米,
乙每小时行10千米,两人在离中点3000米的地方相遇,AB两地相
距多远?
12-10=2(千米)
答:此时小丽距离终点还有100米。
【练习3】一艘轮船从甲港驶往乙港每小时行驶20千米,10小时 到达,回来时每小时行驶25千米,几小时可以回到甲港?
20×10=200(千米) 200÷25=8(小时) 答:8小时可以回到甲港。
【例题4】甲,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 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32千米处相遇,问东 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6.6.相遇问题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6.6.相遇问题课件

线段图可以帮 助我们找到不 同的解题方法。
探索新知
想一想,说一说:在解决相遇问 题时,你有哪些发现?
用到的公式是路程=速度×时间。 画图和列表可以帮助我们整理题中的条件 和信息。
探索新知
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相遇问题的步骤
1.整理条件和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3.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 4.回顾与反思。
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相遇问题的步骤: 1.整理条件和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3.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 4.回顾与反思。
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相遇问题。在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画图可以将题意形象地展示出来, 并准确地反映出数量关系,列表可以清晰明了地表达信息及其 之间的联系,便于分析、比较解法,解决问题。
当堂检测
4. 一条环湖路全长3千米,小欣和小成同时从环湖路的某
地出发,沿相反方向步行。小欣的速度是65米/分,小成
的速度是70米/分。经过20分钟两人能相遇吗?
65×20+70×20
(教材P71 练习十一 第7题)
=1300+1400 =2700(米)
如果不能相遇,小 欣和小成还相距多
3千米=3000米 2700<3000米 少米?
走了4分
小芳从家到学校 每分走60米
走了4分
你能根据整理的结果,分析数量关系,确
定先算什么吗?
探索新知
小明4分钟走的路程
小芳4分钟走的路程
小明
小芳
两家相距多少米?
小明走的路程加 上小芳走的路程 就是他们两家相 距的路程,可以 先分别算出……
70×4+60×4 =280+240 =520(米) 答:他们两家相距520米。

苏教版四下相遇问题公开课ppt课件

苏教版四下相遇问题公开课ppt课件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70米,4分钟走到 校门口,小明家和学校 相多距少米?
我每分钟走70米
速度×时间=路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李明
=133×6
=798(米)
答:两地间的路程是798米。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1.小张和小李在环形跑道 上跑步, 从同一地点同时 出发,反向而行。小张的 速度是4米/秒,小李的速 度是6米/经秒过,40秒两人相遇。 环形跑道长多少米?
小张
6×40-4×40
(6-4)×40
=240-160
=2×40
=80(米)
=80(米)
答:两人相距80米。 答:两人相距80米。
小李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2.两个工程队合开一条隧道,分别从隧道的 一端同时向中间开凿。第一队每天开凿12米, 第二队每天开凿15米,经过8天正好凿通。 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儿歌 行程策略有个宝,请你画图或列表, 两点之间一条线,明确方向最重要。 整理信息是关键,理清思路要记牢; 掌握方法列式好,学习就会变轻巧。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5、相遇求路程的实际问题苏教版(共14张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5、相遇求路程的实际问题苏教版(共14张PPT)
小明家 ( 4+ 6 )×4 0
答:他们两家相距4 0 0米。 ( 5 5 + 6 0 )×3
每分70米
学校 ?米
每分60米
小芳家
每分70米
小明家
第一分钟: 第二分钟: 第三分钟: 第四分钟:
70米 60米 70米 60米 70米 60米 70米 60米
学校 ?米
每分60米
小芳家
解法一:
每分70米
? 米 解法二:
( 5 5 + 6 0 )× 3 = 115×3 = 3 4 5(米)
答:两人相距345米。
相向而行
相背而行
解法一:
4× 4 0 + 6× 4 0
4+ 6 )× 4 0
= 1 0 × 40 = 4 0 0(米)
答:他们两家相距4 0 0米。
张李 小张4米/秒 小李6米/秒
张李 小张4米/秒 小李6米/秒
每小时行70米

学校
?米
速度 × 时间 = 路程 7 0 × 5 = 3 5 0 (米) 答:她家离学校有350米。
相向而行
相遇问题
每分70米
小明家
学校 ?米
每分60米
小芳家
相 遇 问 题 每分70米 小明家
学校 ?米
每分60米
小芳家
答:他们两家相距4 0 0米。 = 160+240 7 0 × 5 = 3 5 0 (米) = 4 0 0(米) = 5 2 0(米) 5 5 ×3 + 6 0 ×3 = 1 1 5 ×3 7 0 × 5 = 3 5 0 (米) 答:她家离学校有350米。 = 1 1 5 ×3 7 0 ×4 + 6 0 ×4 = 160+240 = 280+240 = 1 1 5 ×3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数学 = 4 0 0(米) = 160+240 = 3 4 5(米) 7 0 ×4 + 6 0 ×4 = 3 4 5(米) 7 0 × 5 = 3 5 0 (米) 7 0 ×4 + 6 0 ×4

苏教版四下相遇问题(公开课)资料PPT文档22页

苏教版四下相遇问题(公开课)资料PPT文档22页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2
苏教版四下相遇问题(公开课)资料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相遇问题》PPT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相遇问题》PPT课件

每分走70米 每分走60米
走了4分钟 走了4分钟
70×4+90×4 =280+360 =640(米)
(70+90)×4 =160×4 =640(米)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试一试

练一练
课堂小结
计算“相遇问题”中的总 路程时,可以先分别计算出 每个人行的路程,再求总路程; 也可以先求出两个人的速度 和,再用“速度和×相遇时 间”来计算总路程。
六 运算律
6.2乘法运算律 第5课时 相遇问题
课时目标
1.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探究 发现“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 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正确解答求路 程的实际问题。
2.感受“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和 乘法分配律之间的联系。
(1) 想一想:“同时”“相遇”“相距”三个词的意思。 (2)试一试:用以前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3)做一做:尝试解答。 (4)议一议: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你能根据整理的结果确认先算什么吗?
用画图的方法整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70米 70米 70米 70米 90米 90米 90米 90米
小明家
70×4+90×4 =280+360 =640(米)
小芳家
(70+90)×4 =160×4 =640(米)
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小明从家到学校 小芳从家到学校

《相遇问题》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册)课件ppt

《相遇问题》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册)课件ppt

想想做做
小张和小李在环形跑道上跑步,从同一地点同 时出发,反向 而行。小张的速度是4米/秒,小李的 速度是6米/秒,经过40秒两人相遇。环形跑道长多 少米?
起点 每秒跑4米
想一想:要求跑道长多 少米,就是要求什么?
每秒跑6米
想想做做
两个工程队合开一条隧道,各从一端同时 向中间开凿。第一队每天开凿12米,第二队每 天开凿15米,经过8天正好凿通。这条隧道长 多少米?
小芳4分钟走的路程
小明 两家相距多少米
小芳
每分钟走70米 小明 两人每分钟共走 70 +60 (70+60)米
4分钟 相遇
每分钟走60米 小芳
70+60
70+60
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家里出发走向学校(如图) 经过4分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小明家
我每分钟走60米
我每分钟走70米 小芳家
学校
中午放学了,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学校出发。小明 向东去新华书店,每分走60米,小芳向西去文具店, 每分走55米。经过3分,两人相距多少米? (先画图整理,再解答) 北
学校 文具店
每分走55米 每分走60米
新华书店
60×3+55×3 =180+165 =345(米)
(60+55)×3 =115×3 =345(米) 答:两人相距345米。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每分要走70米, 4分才能到学堂校
你知道我家到学校有多远吗?
例7
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家里出发走向学校(如图)
经过4分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我每分钟走70米 小明家
学校
我每分钟走60米
小芳家
画线段图整理
70米 70米 70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1
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70米,4分钟走到 校门口,小明家和学校 相多距少米?
我每分钟走70米
速度×时间=路程
2
70米
小明家
70米
70米
?米
70米
学校
70×4=280(米) 答:小明家和学校相距280米。
3
老师选出两名同学站在老师指定的地点,等 待老师发出口令,两人同时沿直线走,直至相 遇(注意:必须是走,而且是直线)。
(12+15)×8
=96+120
=27×8
=216(米)
=216(米)
答:这条隧道长216米。 答:这条隧道长216米。
17
詹天佑,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 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在修建 铁路中,面对大山的阻隔,詹天佑在经过精确 测量计算后, 采用过“两端对凿法”和“中 部凿井法”开凿隧道。这样既保证了施工质量, 又加快了工程进度。周恩来总理曾高度评价詹 天佑的功绩,说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答:他们两家相距520米。
7
每分钟走70米 小明
4分钟相遇
每分钟走60米 小芳
70+60
两人每分钟 共走的米数
70+60 70+60 70+60
(70+60)×4 =130×4 =520(米) 答:他们两家相距520米。8
比较: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70×4+60×4= (70+60)×4 (乘法分配律)
其他同学认真观察他们走这段路程有什么特 点?思考: (1)出发的地点怎样? (2)怎样的时间出发的? (3)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4)这样运动的结果怎么样?
4
例7 小明和小芳 同时从家里出发走向学校(如
图),经过4分两人在校门口 。相他遇们两家
多少米相?距
我每分钟走70米
我每分钟走60米
时间: 同时
地点: 两地
方向: 相向
结果: 相遇
5
70米 70米 70米 70米 60米 60米 60米 60米
小明家
?米
小芳家
小明从家到学校 每分走70米 小芳从家到学校 每分走60米
走了4分 走了4分
6
小明4分钟走的路程
小芳4分钟走的路程
小明家
两家相距多少米
小芳家
70×4+60×4
=280+240
=520(米)
4×40+6×40 =160+240 =400(米) 答:跑道长400米。
(4+6)×40 =10×40 =400(米) 答:跑道长400米。
小李
15
小张
小张和小李在环形跑道上 跑步, 从同一地点同时出 发, 反同向 而行。小张的速 度是4米/秒,小李的速度 是6米/秒经,过40秒,两两人人相相遇。 距环多形少跑米道?长多少米?
55米 赵丽
55米
55米
60米
出发点
60米
60米 张小华
60×3+55×3
?米
(60+55)×3
=180+165
=115×3
=345(米)
=345(米)
答:两人相距345米。 答:两人相距345米。 12
例7 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家里出发走向学校(如图),经过4分 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9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
10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 么体会?
画图和列表都可 以帮助我们理解 题意。
线段图可以帮助 我们找到不同的 解题方法。
要注意寻找不同解 法之间的联系。
11
张小华和赵丽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张小华向东走, 速度是60米/分;赵丽向西走,速度是55米/分。经过 3分,两人相距多少米?(先画图整理,再解答)
68米/分
6分钟相遇
65米/分
王超
68×6+65×6 =408+390 =798(米) 答:两地间的路程是798米。
?米(68+65)×6
李明
=133×6
=798(米)
答:两地间的路程是798米。
14
小张
1.小张和小李在环形跑道 上跑步, 从同一地点同时 出发,反向而行。小张的 速度是4米/秒,小李的速 度是6米/经秒过,40秒两人相遇。 环形跑道长多少米?
两端对凿法
中部凿井法
18
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骑车相向而行, 甲每小时行驶20千米,乙每小时行驶18 千米,两人相遇时距离全程中点3千米, 全程长多少米?
19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儿歌 行程策略有个宝,请你画图或列表, 两点之间一条线,明确方向最重要。 整理信息是关键,理清思路要记牢; 掌握方法列式好,学习就会变轻巧。
6×40-4×40
(6-4)×40
=240-160
=2×40
=80(米)
=80(米)
答:两人相距80米。 答:两人相距80米隧道,分别从隧道的 一端同时向中间开凿。第一队每天开凿12米, 第二队每天开凿15米,经过8天正好凿通。 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12×8+15×8
试一试 张小华和赵丽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张小华向东走, 速度是60米/分;赵丽向西走,速度是55米/分。经过3分钟, 两人相距多少米?
比较:上面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3
王超和李明同时从两地沿一条公路面对面走来。 王超的速度是68米/分,李明的速度是65米/分,经过 6分钟两人相遇。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米?(先画图 整理,再解答。)
20
Thanks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