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作品读后感
2023年莫言获奖感言读后感

2023年莫言获奖感言读后感2023年莫言获奖感言读后感110月11日晚,在瑞典皇家科学院内,宣布了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全国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莫言的获奖,圆了我国作家多年的梦想。
颁奖时,评委是这样评价莫言的__的:比任何人都具有历史感,能够调动各种感官,围绕着一个鲜明道义核心的鸿篇巨制,大胆、浓烈,意象化而又强有力。
这样的作文有什么理由不获奖呢?莫言在演讲中,说自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并回忆了自己已去世的母亲。
莫言记忆中最深刻的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他们家难得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
正当他们吃饺子的时候,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家门口。
莫言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而老人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莫言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他,然后端起自己那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里。
莫言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
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
傍晚的时候,听到母亲的呼唤,才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他也没有骂他,只是抚摸着他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我想,莫言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主要就是有一个这样的母亲吧,母亲通过自己的行动,让莫言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作家。
莫言的这次获奖,为中国作家开辟了写作新道路,对获得诺贝尔奖有了希望,让中学生懂得了什么样的__才是好__。
同时,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会出现又一批出色的人才,为中国再创辉煌。
作文2023年莫言获奖感言读后感2通过电视或网络,我想大家一定对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
在诺贝尔授奖仪式上,莫言穿着一身中装。
获奖要发表感言,莫言的感言基本都是在讲自己的故事,在故事中刻画人物形象,一表示对他们的感谢和对自己的一些行为表示歉疚。
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读后感

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读后感《读〈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有感》拿到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就像开启了一段奇妙的旅程。
开始读的时候,我感觉每一篇作品就像是一扇通往不同世界的小窗。
有的作品描绘的是孩子们之间纯真无邪的友情。
读到那些孩子们互相分享小秘密、在困难时刻伸出援手的情节时,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小伙伴。
曾经我和邻居家的小孩为了给对方找到一颗最漂亮的石头,在河边翻找了整个下午,虽然那不过是一块块普通的石头,但当时那种纯真的快乐却是现在难以找寻的。
而其中一些描写亲情的故事特别触动我。
有的孩子不理解父母的严格和唠叨,等到经历了一些事情后才恍然大悟。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正是这种亲情的复杂性,它不是一味的甜蜜,里面也夹杂着矛盾与误解,但最终血浓于水的爱还是会占上风。
就像我曾经也一度厌烦父母的管制,可是当我独自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才感受到那份深深的爱。
这些新作品里有很多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
有一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进入了童话世界,在那里她和各种动物做朋友,一起对抗邪恶势力。
读到这里我感觉每个孩子心中或许都有这样一个梦幻之地,那里充满着无尽的可能性。
我还联想到现在很多小孩沉迷于一些充满幻想的游戏或者动画,这其实也是他们内心这个梦幻世界的一种折射。
不过也有些作品在解读的时候我会有一些疑惑,比如一些有着深层次寓意的故事,它们可能用比较隐晦的方式去表达内涵,初读时我不是很明白。
但后来我明白了,这正是儿童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它引导读者去进行思考和探究。
在这些获奖作品里,能感受到作者们对孩子们内心的深入挖掘。
不管是描写他们的欢乐、悲伤、好奇还是恐惧,都那么生动鲜活。
这也给我很多未来的启发,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我需要更加细心地去了解他们的感受,尊重他们内心的小世界。
而且感到儿童文学不只是给孩子看的,也能让成年人重新找寻到那被遗忘的童真。
诺贝尔奖读后感

诺贝尔奖读后感读完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后,我对获奖者的创新、努力和奉献精神深感敬佩。
诺贝尔奖是世界上最高荣誉的科学奖项之一,旨在表彰那些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以及经济学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通过阅读他们的论文和研究成果,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科研的艰辛和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
在物理学与化学领域,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们对于解开自然界的奥秘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创新实验,在原子结构、粒子行为、化学反应等方面探索了许多新的发现。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科学领域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前沿技术和应用。
我对于这些科学家们的智慧和毅力深感敬佩。
生理学或医学方面的诺贝尔奖,是为了表彰那些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医学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这些获奖者通过对人体机制的了解和疾病治疗的探索,使得人类的医疗水平显著提高。
他们提出了许多治疗方法和药物,帮助了无数患者重获健康。
我为这些科学家们的医学突破和对人类生命的关怀深感敬佩。
文学方面的诺贝尔奖,是为了表彰那些为人类文学做出卓越贡献的作家。
获奖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艺术性和文学价值。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被作者们深邃的思考和对人性、社会等主题的独到见解所吸引。
他们的作品不仅带给读者思考的启示,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和平奖的获奖者们为促进世界和平、消除战争和冲突作出了非凡贡献。
他们致力于通过外交、调解、人权保护等方式推动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
他们的努力带来了重要的转变和和解,为我们树立了和平、公正与包容的榜样。
经济学奖的获奖者们通过研究经济学原理和政策,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们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模型,对于经济学的发展和社会政策的制定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阅读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和获奖者的事迹,我深受启发和鼓舞。
他们的奉献精神、创新思维和执着追求让我深信科学与学问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我渴望能够像他们一样,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推动世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儿童文学奖漂浮的岛读后感

儿童文学奖漂浮的岛读后感英文回答:After reading "The Floating Island" by Children's Literature Award, I was deeply moved by the story and the messages it conveys. The book tells the story of a young boy named Nim, who lives on a floating island with his father. They are the only inhabitants of the island, and their lives are peaceful and harmonious. However, their peaceful existence is disrupted when a group of pirates arrives on the island, looking for treasure.One of the themes that stood out to me in this book is the importance of courage and resilience. Nim, despite being a young boy, shows immense bravery and resourcefulness in dealing with the pirates. He comes up with clever plans and uses his knowledge of the island to outsmart them. This reminded me of the saying, "Courage is not the absence of fear, but the triumph over it." Nim's courage and determination are truly inspiring.Another theme that resonated with me is the power of friendship and teamwork. Throughout the story, Nim forms unexpected alliances with the animals on the island, including a sea lion and a turtle. Together, they work towards a common goal of protecting the island and defeating the pirates. This reminded me of the phrase, "Unity is strength." It is through their collective efforts that they are able to overcome challenges and achieve their objectives.Additionally, the book explores the importance of preserving the environment and respecting nature. Nim and his father have a deep connection with the island and its ecosystem. They take great care in maintaining its beauty and balance. This made me reflect on the saying, "We do not inherit the Earth from our ancestors; we borrow it from our children." The book serves as a reminder of our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and preserve our natural surroundings for future generations.中文回答:读完《漂浮的岛》这本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后,我深受这个故事和它所传达的信息的感动。
“新华杯读书征文”获奖作品选:《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共两篇

“新华杯读书征文”获奖作品选:《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共两篇《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章程紫在骄阳似火的暑假里,我看了《没头脑和不高兴》一书,这本书可有趣了,书中生动的情节把我和妈妈都逗得哈哈大笑。
主人公“没头脑”做事马虎,常常丢三落四,“不高兴”做事只知道乱使性子,总不愿意与他人协调配合,因为还小,他们总以为自己长大以后这些缺点就会慢慢没有掉,所以根本不想去改正。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仙人让他俩一夜之间都成了大人。
他俩的这些缺点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因为这些缺点造成了很多麻烦。
“没头脑”当上了工程师以后,设计了三百层层的摩天大厦作为少年宫,却忘了设计电梯,到两百二十*五层楼上去看场戏,得背上干粮、被褥,上下一次要一个月,太麻烦了。
这里面有许多让人大笑的内容,尤其是“没头脑”跟一群小朋友爬楼梯,只爬了五层就再也爬不动了,自己犯的错误自己尝到了苦果。
“不高兴”当了一名演员,但他演老虎时不高兴被打死,所以在演出时不配合,还把武松给打死了,好好的一台戏就这么给他演砸了。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没头脑”和“不高兴”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身边的同学也有像他俩那样的小毛病,这些小毛病往往带来很多麻烦。
我们要及时啄掉这些“小虫”,那样以后才不会走错路,才可以做出一些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情。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陈浩然暑假里,一本《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书让我爱不释手,故事内容非常搞笑而有趣,更重要的是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书里有两个小主人公叫“没头脑”和“不高兴”。
“没头脑”做事马虎,丢三落四,习惯很不好;“不高兴”动不动就会生气,别人说东,他说西,别人说西他偏说东。
有一天,不高兴遇到了一位仙人,不高兴就拉没头脑一起来,求仙人帮他们变成大人,仙人同意了,但限一个月的时间。
他们成了大人以后,不高兴成了演员,演《武松打虎》里的老虎;没头脑成了建筑师,建了一座有三百层的少年宫。
有一次,他收到一封请帖请他到少年宫第二百五十层去看不高兴演的《武松打虎》的戏,他高兴地去了。
新西兰《我爱学校》国际获奖作品系列 读后感600字

新西兰《我爱学校》国际获奖作品系列读
后感600字
随手凑单买的一本,拿来见缝插针打发时间看的一本,远超预期,看得老泪纵横,读得我热泪盈眶好几次。
(当然我泪点很低)迈克
尔讨厌学校,我原以为这是一个被老师“挽救”的故事,原来他的“讨厌”后面有无法诉诸于口的悲伤。
主线是迈克尔缝合自己的过程,副线的“讨厌学校”也很容易让孩子有共鸣。
文学对人的治愈和启迪,对人间真相的描述和洞察是一致的。
不因它是儿童文学而幼稚浅显,面向成年人的文学就更高深成熟。
只有平庸的文学vs优秀文学的差距。
《我爱学校》是一部温暖向上、贴近生活的儿童小说,一经出版便在新西兰斩获大奖。
作者XXX,新西兰儿童文学作家、资深教师。
2007年凭借小说《我爱学校》一举摘得汤姆·费茨吉本奖桂冠。
从
教之余仍然笔耕不辍。
故事独辟蹊径,节奏紧凑,语言精炼有趣。
顽皮的小男孩迈克尔有一张清单,上面列满了所有他讨厌学校的原因,其中的个原因就是优秀的女同学莎伦。
偏偏迈克尔与莎伦成为了搭档,需要共同完成一项学习任务。
在与莎伦的相处中,迈克尔才发现自己真正讨厌的并非是学校,而是在他心上挥之不去的事故。
故事以一个小男孩迈克尔的声声抱怨开始,以成熟宽容的爱结束,蕴含的其实是面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宽容有爱的处事道理。
乐观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它会让人在挫折面前更加豁达;乐观是一道靓丽的人生风景线,它会让人在困难面前更加勇于担当。
有了乐观的心态,就有了
坦荡的胸襟、超然的气质,即使粗茶淡饭,也甘之如饴,即便身陷黑暗,眼中依然有光。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集读后感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集读后感茅盾文学奖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学界的一个重要奖项,它以其高度的文学价值和影响力而备受瞩目。
最近,我有幸读到一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集,其中包含了多位优秀作家的作品,让我对现当代中国文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阅读这些作品后,我对茅盾文学奖的选择和肯定感到由衷的赞叹,并对作家们的创作能力和文学才华充满敬意。
首先,这本获奖作品集中的作品类型丰富多样,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学形式。
每一种形式都呈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和艺术风格。
无论是沉浸在小说的情节世界中,还是领略着散文的深邃思考,抑或是沉浸在诗歌的抒情境界,每一种文学形式都带给我无尽的思考和感悟。
这些作品的作者们通过不同的文学形式,展示了他们独特的创作思维和艺术表达方式。
他们用精湛的技巧和深邃的内涵,将现实生活中的琐碎和沉重化为艺术的瑰宝,令人为之惊叹。
其次,这些获奖作品集中的作品内容深入生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作家们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和对人性的充分理解,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等现实题材融入到作品中。
他们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散文中的观点阐述、诗歌中的抒情表达等方式,给予读者新的思考角度和深度。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还反映了人们内心的喜怒哀乐,引发了读者对人生意义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作为读者,我也深受启发,进一步认识到文学创作对社会进步和人类命运的重要影响。
其次,这些作品的语言表达优美、深入人心。
作家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表达手法,将复杂的情感和思想凝聚为简练而富有艺术感的文字。
他们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形象的比喻和感人的对白,将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和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这些作品中的篇章布局合理、段落过渡自然,使得整个作品呈现出一种流畅而连贯的阅读体验。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被作家们的高超语言表达所打动,仿佛置身于作品中,与其主人公一同经历起伏和沉浮。
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使我更好地理解了作品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读后感600字

《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读后感600字妈妈说我最近显得看上去懂事了许多,又还自以为是地认为我十几岁了。
其实,我心如明镜,我的忽然懂事完全归功于一本书――《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朱自清获奖作品集》。
;这本书的许许多多故事一个个都非常令人难忘。
更为重要尤其有一个故事当更让我难以忘怀:有一个小女孩叫叶荞麦,她是远近闻名的学长。
在所有人眼中,她是一个才女。
今年,学习成绩叶荞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凤翔师范学校,但因为家里穷,没钱让她去读书,甚至为了供弟弟上学,父母竟狠心地把她卖给了夏年迈媳妇。
叶荞麦十分难过,但还是顽强地活了下去。
好人终有好报,奇迹出现了:她妈妈的病好了,夏家认她做了干女儿,中学的校长还请她当了音乐高级中学学长。
;看了这本书,年幼无知的我忽然间长大了。
我禁不住想:我每天抱怨生活不好,抱怨这,抱怨那,但和书上的小主人公比起来,自己不怎么踏进就像进入人间天堂了吗?穿的是新衣新裤,用的是新书新笔。
书里的小主人这么小,怎能承受这么非常大的压力呢?谁又能知道小主人公哭过多少回,掉过多少泪呢?我敢肯定,这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语言,一个个无法令人相信的事件一定是了阿姨憋叔叔很久很久的真心话,是作者自己也亲身感受过的,不然怎么会获冰心儿童文学奖呢?我以前碰到多大点儿事之前就爱人哭鼻子,但那些大点主人公呢?如果像我这样,小主人公又会怎样呢?小主人公惨遭了人间冷暖、悲哀,但他们还不是坚强又地活下来了吗?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
这句话不正反映了小主人公的自信、顽强、有毅力吗?也正是因为这样,小主人公才打拼出了自己的一片蓝天。
;这本书,虽然我已经在读了,但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仍深深地留在我脑中,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娇气,看到了小主人公的坚强、有毅力。
我一定要取长补短,顽强拼搏,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消息写作的一些思考
新闻与传播专硕郑舒娅 1521391052
阅读历年的获奖消息,一方面能够通过学习高水平的写作,使我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针对性的改正;另一方面也能让我在阅读别人的作品中,能够寻找到一个写作方向,产生一些思考。
以下是我对新闻报道的一些粗略思考。
1、客观理性的报道
客观性原则应该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在理性、公正、客观。
在获奖类消息的阅读中,我注意到每一篇文章,记者都是在记录事实(包括正反方面),而没有对事件通过评述或者主观感性的描写表达自己的态度。
但是我也注意到,我们其实可以从记者的文章的客观陈述中找到一种价值取向。
比如第21篇消息,《电线杆上绑“美女”》这篇文章中,手段记者用两句话简单说明了整个事件,然后用“此行为受到了社会公众的严厉谴责”这句话表明了社会对这件事情的主要态度是负面的,也间接反映了记者自己的价值观。
接着记者通过三段文字详细地记录整个事件各个要素。
第四、五两段,则选取了部分公众的发言,如有人在报上发言,表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凡事都要讲规则……更可能对正常的社会公共秩序带来影响。
”有读者对记者说,洗车行的这种招揽生意的做饭令人作呕反胃。
甚至有学者给记者打电话,“借本报再次疾呼:要在全社会下大力气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这些都提醒着我,虽然记者只能陈述事实,但是普通群众可以借公共媒介这个平台发声,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意见,而媒体或者记者通过群众之口,传递出一种正确的道德取向或者正能量,我想这是一个记者的写作方面需要不断提高和改进的地方。
而媒体作为把关人,对社会意见或者事件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在表达取向时还涉及到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严防媒介审判。
2、杜绝媒介审判
当今社会,尤其在新媒体普及的过程中,各种信息层出不穷,媒介组织及专业的新闻工作者作为信息流通流域最强大的“把关人”,媒介议题自然也会成为全社会的普遍议题,媒介报道所呈现出的取向,也自然会对普通受众的判断产生一定的影响。
现如今出现了许多反转报道,大都源于记者并没有亲自去调查整个事件的原委,为了抢在第一时间报道,便将未经证实的消息发布出去。
特别是许多会引起社会强烈反应、舆论重点关注的消息,本应当特别慎重的经过求证后发布,结果却是现发布出一则“道听途说”的消息,过几天故事情节陡变,引起社会哗然。
比如前段时间非常火的一则新闻“女子救小女孩被狗咬重伤”,呼吁社会捐款帮助。
事后证明这是经过当事人和记者策划好的假新闻,目的是骗取公众同情,骗取捐款。
还有九月份的女大学生扶老人被讹事件,事件一发生,各路媒体纷纷站在“道德高点”指责老人,因为以前众多新闻,社会普遍对老人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那就是老人如果状告施救者,那老人一定在讹诈。
而媒体也顺应“民意”,
在警方为公布调查结果的时候,对当事人定下“罪名”。
结果,在经过调查后,警方判定女学生为事故主要责任人。
这些反转的新闻报道无时不提醒着我们,要谨慎的报道事件本身,而不能受到主观的影响。
在阅读获奖消息过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清事件过程,以及每个人的意见、态度,比如《杨先生痛说给孩子诊病遭遇》一文,记者充分给予所有当事人讲话的权力,从全方位去报道了这件事。
3、议程设置的重要性
报道题材或者内容的选择,都会反映出媒介的关注点,而当今社会,尤其在新媒体普及的过程中,作为信息流通流域最强大的“把关人”媒介议题自然也会成为全社会的普遍议题。
作为人民的媒介,不但应该时时刻刻关注普通百姓的所思所想,更应该把这个真实全面的世界通过自己的文字传递给读者。
但是现在许许多多的报道都有跟风嫌疑,如果一个新闻在发布后,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且具有话题性,一段时间内,这类消息突然充斥我们的身边。
比如前段时间,发生了一起女生打黑车后被杀害的事件,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反响。
紧接着,各种黑车事件层出不穷,让人不禁“谈黑色变”。
事实上,这类事件以前也有,今后也不会消失,发生的概率也一直平稳。
然而当媒介大量关注它们的时候,给公众一种错觉,那就是这段时间,这类事情特别多。
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告诉我们,受众通过媒介所了解到的并不是真实环境,而是经过媒介加工、筛选而为我们所呈现的经过构建过的环境,而受众在接受到信息后产生的一系列行为却会对真实的环境产生影响,即拟态环境环境化。
应用到现实中来,如果记者为了所谓的轰动、话题,而不断的向受众“提醒”某类事件,那么在现实中,这类事情到底是会被抑制,还是会产生更多的效仿呢?
现在很多报道有一个倾向,就是逢政府、逢教师、逢医生等这些体制内、工作稳定的报道,不问真相,必向这类人群问责。
普通民众可能有时作为弱势群体,会遭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但作为新闻报道者,在这个时候应该给予每一个当事人充分、公平的发言权和为自己申辩的机会。
以上三点是我在学习获奖消息作品后的一些感悟,我想采访写作不仅需要学习,更需要不断练习和实践,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在今后的学习和写作中,希望自己能有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