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黄晓銮
论文题目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论文题目: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学校:函授站:专业:护理姓名: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产后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临床表现,以提高护士对产后抑郁症的认识,及早采取预防和相应的心理护理。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状的抑郁症状群。
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抑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
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
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患者本人也能够感觉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
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和环境。
发生率占分娩妇女的5%~25%【1】。
严重影响着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婴儿和健康成长,同时给患者家庭,婚姻和社会带来不影响,而心理护理提供对产妇,婴儿周全的照做,避免对产妇的不良影响,而心理护理提供对产妇,婴儿周全的照顾,避免对产妇的不良精神刺激。
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等。
[关键词]:产后抑郁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心理护理目录1.诱发因素………………………………………………………………1.1 生理因素……………………………………………………………….1.2 心理因素………………………………………………………………...1.3 社会因素…………………………………………………………………2.临床表现………………………………………………………………….2.1 核心症状…………………………………………………………………..2.1.1情绪低落……………………………………………………………………2.1.2兴趣缺乏……………………………………………………………………2.1.3乐趣丧失……………………………………………………………………..2.2.心理症状群…………………………………………………………………….2.2.1焦虑………………………………………………………………………2.2.2自卑观念明显………………………………………………………………..2.2.3认知症状………………………………………………………………….2.2.4多疑敏感……………………………………………………………………2.2.5自杀观念和行为…………………………………………………………….2.3 躯体症状群……………………………………………………………………..2.3.1睡眠紊乱……………………………………………………………2.3.2食欲紊乱………………………………………………………………..2.3.3精力下降………………………………………………………………2.3.4昼重夜轻……………………………………………………………..3. 护理………………………………………………………………3.1 一般护理…………………………………………………………….3.1.1睡眠护理……………………………………………………………3.1.2饮食护理…………………………………………………………….3.1.3安全护理……………………………………………………………..3.2心理护理……………………………………………………………….3.2.1倾听…………………………………………………………………..3.2.2倾诉………………………………………………………………………3.2.3家庭干预……………………………………………………………..4.小结………………………………………………………………………结束语……………………………………………………………………..参考文献…………………………………………………………………..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是每一个孕产妇们的共同心愿,孕产妇在经历怀孕、分娩、产褥期及哺乳期,照料婴儿等一系列过程中,心理上,身体上经受了一个生物学,社会学及情感方面的快速变化,是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时期。
037110200881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摘要】产后抑郁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性疾病,以产妇产后孤僻、爱哭、失眠或嗜睡、注意力难以集中、疲乏及食欲不振、悲观厌世有自杀或残害婴儿的倾向等为特征。
发生率占分娩妇女的5%-25%。
产后抑郁不仅可以影响到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可以对婴幼儿的情感、智力发育和行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提供对产妇婴儿周全的照顾,避免对产妇的不良精神刺激,及时有效的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等心理护理极为重要。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状态心理护理孕产妇在经历怀孕、分娩、产褥期及哺乳、照料婴儿等一系列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生理的改变,一旦某些改变的过程和性质超越了正常的界限,则成为病理性的改变。
故应加强对产后抑郁症的认识。
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通常发生在分娩后数日或数周。
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忧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
患者常用“郁郁寡欢”“沉闷”“空虚”“孤独”等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患者本人也能感受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归咎于他人或环境。
对产后抑郁患者的报告如下:一、临床表现(一)核心症状睡眠障碍、压抑哭泣、悲观、食欲减退、头痛、易疲劳、易于责备自己、无原则的担心、不能妥善有效地处理事情,工作能力下降、甚至有自残自伤倾向。
总体上症状程度较轻,持续时间较短,部分病例可以自行缓解,但其造成的损害及影响却不容忽视,尤其是社会功能受损及消极悲观厌世的观念,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产妇产褥期的身体康复,会影响产妇履行母亲的职责,间接地影响到对婴儿的哺乳及婴儿情感等身心的发育等。
甚至整个家庭功能和气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包括心境或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以及乐趣丧失三大主征。
1.情绪低落病人体验到情绪低、悲伤、常感觉到心情压抑、沮丧、情感淡漠、情绪低沉灰暗、病人常常诉说自己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
病人常常可以在压抑状态下所体验的悲观、悲伤情绪与丧亲所致的悲哀情绪相区别,在抑郁发生的基础病人会感到绝望、无助与无用。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论文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论文推荐文章抑郁症的心理护理论文热度: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的论文热度:有关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热度:心脏病患者可以吃什么食物热度:早泻患者的治疗方法热度:产后抑郁症是指在产褥期发生的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通常发生在分娩后数日或数周,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有的还会危及到婴儿、家庭和社会。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产后抑郁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产后抑郁心理护理论文范文一: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分析; 护理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一般发生在分娩后的2周。
为了对产后抑郁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我们对650例产妇进行了心理抑郁焦虑量表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2006?01~2008?02在本院妇产科住院产妇650例(其中剖宫产250例,正常产400例),年龄20~39岁。
1.2 方法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Zung评定抑郁量表(SDS),主要评定依据为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4个等级,标准分53分,高于53分记为有抑郁症;Zung评定焦虑自评量表(SAS)主要评定依据为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4个等级,标准分50分,高于50分记为有焦虑证。
1.3 统计学方法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2.1 不同生育方式产后抑郁、焦虑发生率比较650例产后患者,抑郁410例,发生率63.08%;焦虑350例,发生率36.92%;部分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均出现。
生育方式不同,抑郁焦虑发生率也不相同。
剖宫产患者产后出现抑郁焦虑发生率较正常产患者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7,4.132,P<0.05)。
见表1。
表1 生育方式与焦虑抑郁的关系2.2 不同文化程度与抑郁焦虑的关系文化程度越高,出现抑郁焦虑的可能性越高;文化程度越低,出现抑郁焦虑的可能性越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2,10.12,P<0.05)。
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

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作者:日期: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摘要】目的:分析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并探讨心理护理的应采取的方式及其结果。
方法:选自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2月至2 0 16年12月间收治来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 8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90例,对照组患者90例。
其中,根据观察组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进行综合护理,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6周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记录并比较。
结果:两组产妇在孕六周时的EPDS^分没有明显差异,P >0.05;在产后六周, 观察组的EP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 5。
产后六周,对照组产妇共有26 例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症状,这一症状的出现率为2 8.9%。
观察组中有8例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症状,这一症状的出现率为0.9%。
经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抑郁情况差异明显,P<0.05。
结论:对产妇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分析产后抑郁的表现及患者的心理,之后采取综合护理方式对其进行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且不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分析;心理护理产后抑郁主要是产妇在分娩之后才会出现的一种抑郁症状。
患有这一症状的患者症状表现为容易被激怒,容易产生恐惧和焦虑等,同时也会对自身健康以及婴儿的健康等产生过度担忧,严重者甚至会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不能照顾婴儿, 甚至会陷入错乱或是出现嗜睡症状。
如果产妇患有产后抑郁,那么也有可能会出现自杀死亡的情况[1 ]。
专家对产妇进行分析之后发现,有超过一半甚至是有9 0%以上的患者都会患有产后抑郁症,只是患病程度有所差异。
如果患者的症状较轻,那么就有可能自动恢复。
但是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就需要进行适当的住院治疗,从而促进患者的及时康复。
为了帮助产后抑郁患者不断改善其心理状况,我院对产后抑郁患者采取了综合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具体的护理方法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5年1 2月一2 0 16年12月为期一年的时间里来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后抑郁患者180例进行此次研究,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浅析产妇心理护理及产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

浅析产妇心理护理及产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产妇经过十月怀胎,生理和心理都会承受极大负担,临近分娩,产妇不仅有一种喜悦心理,而且有一种恐惧、焦虑、紧张,怕疼痛、担心胎儿危险等一系列情绪。
即使是顺利分娩之后,有的产妇也会产生抑郁症,对身心健康造成极大隐患。
这就要求产科护士不仅要具备完善的医学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能,还必须加强心理护理。
做好心理护理是保证产妇顺利分娩和消除产后抑郁的关键。
一、产妇分娩过程的护理根据观察,产妇大多由于缺乏经验和对分娩认识不够,入院后在接受助产士检查时产牛紧张、恐惧的心理。
因此医护人员与产妇的心理情感交流就显得极其重要。
护理人员就应面带笑容,目光亲切,热情大方;注意倾听产妇的陈述,仔细做好各项产前检查,尽量回答各种询问,详细告知如何去做,使产妇消除紧张、焦虑、害怕等心理,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从规律宫缩开始到宫颈口开全,这一期产妇阵缩痛,除个别精神紧张外,一般均能忍受,但产生焦虑情绪,盼望尽快分娩。
虽然阵缩痛的程度和表现有差异,有的产妇能够控制在宫缩时仅低声呻吟,而有的却大喊大叫。
不少产妇常询问是否会难产渴望见到亲人,希望医务人员守候在床边。
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自制力强弱分别做好心理护理。
对自制力强的要多鼓励,并劝导及时反映自己的不适,以免忽视意外情况发性。
对自制力强的则多巡视,多安慰不要对她们表现出厌烦感,不讲伤害产妇的话,尽可能留在身边,给喂水喂饭,帮助擦净羊水及分泌物,握住产妇的手,使产妇感觉到医务人员对她的关心、照顾,在心理上增强了对疼痛的耐受性,获得了安全感,随时提醒产妇及时解小便,以免膀胱充盈,阻碍胎头下降,尽可能让产妇保存实力。
从宫口到全到胎儿脱盘娩出。
这一期产妇被送上产床,疼痛较前减轻,情绪会稍稳定,但不会配合宫缩用力。
此时护理人员要让产妇明白自己是分娩的主人,医务人员仅能帮其“助产”而已,要教会产妇正确憋气和用力方法,宫缩间歇时给擦汗,口干喂水,其第二产程是分娩的关键,各种异常情况多在这期发牛、且产人员保持沉着镇定的情绪。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初稿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初稿产后抑郁症(Postnatal Depression,PND)是指女性在分娩后出现的一种抑郁症状,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家庭关系。
在临床上,产后抑郁症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和可治愈性。
本文着重讨论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旨在提供有关部门及专业人士更好的诊断与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有效预防与控制产后抑郁症的目的。
首先,心理状态分析1.1 预测因素(1)生殖方面:早产、羊水栓塞、流产等情况;(2)心理因素:孕期心理失衡、分娩过程中的恐惧和紧张、初为人母时无经验、面对新的生活环境、生产用药以及无法顺利哺乳等。
1.2 影响因素(1)心理因素:①缺乏支持和理解;②和配偶或婆婆争吵或意见不合导致产妇心情低落;③不良的心态与心理负担;④分娩方式及分娩期间产生的疼痛与恐惧;⑤性格特点:如情绪波动性强、独立性弱、情感外放性差等;⑥既往患有抑郁症或忧郁症等疾病。
(2)生理因素:①孕期诱导药物的副作用;②产后母乳不足或者哺乳后出现生理上的问题;③强制性的居家护理等。
其次,心理护理2.1 咨询和宣传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咨询和宣传,正确认识产后抑郁症,认识到它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减少对疾病可能存在的恐惧和困惑。
2.2 家庭成员支持完善健康的亲子关系,构建良好的家庭氛围,给产妇创造安心、舒适、温馨的家庭环境和健康的生活节奏,为母亲提供必要的家庭承载和肯定,以更好地帮助她恢复正常。
2.3 定期开展心理评估及疗愈进行产后咨询或心理诊所的团体/个人治疗,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治疗,重点是心理疏导、正向心理训练、反应式抗焦虑治疗等,以及药物治疗。
对产后抑郁症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选择不同治疗手段,有求必应。
最后,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是一个过程,在心理护理中应加强家庭和社会支持,可通过举办康复活动、交流会、讲座等形式,让更多的家庭和社会人员了解和关注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情况,帮助产妇早日康复,早日重回社会生活,为家庭和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加强对产后抑郁症的认识。
方法:研究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并给与相应的心理护理。
结果:加强了对产后抑郁的重视。
结论:给与良好的心理护理会给患者带来愉快的身心、摆脱抑郁。
关键词:产后抑郁;临床现状;心理护理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是孕产妇们的共同心愿。
孕产妇在经历怀孕、分娩、产褥期及哺乳、照料婴儿等一系列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生理的改变,一旦某些改变的程度和性质超越了正常的界限,则成为病理性的改变。
故加强对产后抑郁症的认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问题。
一、产后抑郁的临床现状(一)诱发因素产后抑郁症也叫产后忧郁症,是妇女在生产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症状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极少数严重的会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动。
据专家统计,大约有50%~90%的女性会患不同程度的产后抑郁症,10%会发展为严重的持续时间长的产后抑郁症。
严重者往往不能自行恢复而需要专家的帮助。
(二)危险因素1、产后抑郁症病人有情绪不稳定,对外界反应敏感和性格内向等人格方面的缺陷,其中脆弱敏感、缺乏自信、神经质型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高。
一般来讲,产妇在孕期和产后1个月内均有暂时性心理“退化”现象,她们的行为变得原始化,行为适应能力差。
另外,产妇本人在少年或青年时期与父母亲一方分离,或与双方分离等不良的青少年时期经历对未来人格可能有一定塑造作用,从而决定了成年后有些生活遭遇会产生致病性的应激影响。
临床观察还提示,应对性、强迫性格和易于焦虑可能与产后抑郁症有关。
2、孕期以及分娩前后的负性生活事件越多,患产后抑郁症的可能性越大。
特别是发生在怀孕期或产后6个月之内的重大生活事件(如离婚、失业、亲人死亡、大手术、死胎、畸胎、生女婴被冷落等),使抑郁发生几率增加到6倍以上口],这些事件都会使孕产妇产生应激性压力与负性情绪,是促发产后抑郁的重要诱因。
3、陈起燕等调查显示,产妇的健康状况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程度最大。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防治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防治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社会压力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产妇将面临各种的安全挑战,除怀孕本身带来的并发症等问题,还有暗藏的一种疾患也将逐渐显现出来---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怒、烦躁、甚至有自杀或杀婴倾向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通常在产后2周出现,其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心理、分娩及社会因素有关有专家分析估计大约50%~90%会患有不同程度的产后抑郁症。
轻者能够自动恢复,重者则应给与住院治疗等帮助。
排除智力障碍、脑损伤、神经精神病、无内分泌系统及其他躯体疾病,其中轻中度产后抑郁症患者表现为产后情绪低落、忧郁、哭泣、失落、饮食不佳、易怒、自卑、内疚或厌恶婴儿,重度产后抑郁症表现为严重的精神方面症状。
心理状态分析:1、焦虑:由于产妇的个人角色发生了变化,初为人母或高龄再为人母,担心自己不能胜任母亲的角色,甚至不能照顾自己的孩子,或者担心自己照顾不好自己的孩子,而变得坐立不安,心理异常紧张、焦虑、情绪不安,以及个人睡眠发生紊乱,影响身体康复,使自己的身体复原变慢。
2、抑郁:对社会、家庭、生活、工作以及各方面的压力以及自己角色的变化,面对新的生命(自己的孩子)常会感到无所适从,对自己缺乏信心对前途缺乏信心,使自己情绪异常低落,抑郁伤心,甚至产生自杀的倾向,给社会家庭带来重大的损失。
3、自卑、沮丧:由于社会偏见,人们的性别歧视及社会、单位、家庭的不关心,或者新生儿性别不和自己心意,甚至,不是大家所盼的性别,导致产妇出现自卑心理以致于特别沮丧,担心自己以及孩子被人看不起自我评价降低,而产生沮丧自卑心理。
4、情绪不稳、易激惹:由于产后身体疲惫、过度紧张、睡眠不足、身体不适、对自己及其他人不满、缺乏关怀支持等原因,导致心理异常心情烦躁、情绪不稳、对事物过度敏感、心胸狭窄、脾气怪异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及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二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专业护理学班级护理学业余本科2012级(3)班学生姓名黄晓銮学号****************指导教师梁肖渐2014年9月诚信声明我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黄晓銮2014年7 月14 日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摘要产后抑郁症也叫产后忧郁症,是妇女在生产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症状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极少数严重的会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动。
发生率占分娩妇女的5%—25%。
心理护理提供对产妇,婴儿周全的照顾,避免对产妇的不良精神刺激,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等。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状态;心理护理Abstract: postpartum depression, also called postpartum depression, children of women in the production because of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of depression symptoms, nervous, doubt, guilt, fear, very few serious will be desperate, away from home, hurt the child or Dutch act thoughts and actions. Incidence of 5% - 25% delivery women. Nursing on maternal, infant comprehensive care, to avoid adverse maternal mental stimulation, for mothers create a safe, comfortable family environment.Keywords: postpartum depression; psychological state; psychological nursing目录一、论文前言 (1)1 临床表现 (1)1. 1 主要症状 (1)1.1.1 情绪低落 (1)1.1.2 兴趣缺乏 (1)1.1.3乐趣丧失 (1)1.2 心理症状 (2)1.2.1 焦虑 (2)1.2.2 自卑观念明显 (2)1.2.3 认知症状 (2)1.2.4多疑敏感 (3)1.2.5自杀观念和行为 (3)1.3躯体症状 (3)1.3.1 睡眠紊乱 (3)1.3.2 食欲紊乱 (3)1.3.3 精力下降 (3)1.3.4 昼重夜轻 (3)2 护理 (4)2.1一般护理 (4)2.1.1 睡眠护理 (4)2.1.2 饮食护理 (4)2.1.3 安全护理 (4)2.2 心理护理 (5)2.2.1倾听和倾诉 (5)2.2.3干预与预防 (5)3小结 (6)4结束语 (6)二、参考文献 (7)致谢 (7)前言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女性生产之后,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变化。
典型的产后抑郁症是产后6周内发生,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有的甚至持续至幼儿上学前。
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15%~30%。
产后抑郁症通常在6周内发病,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2年,再次妊娠则有20%~30%的复发率。
笔者对所研究的产后抑郁患者的报告如下。
1.临床表现1.1主要症状包括心境或情绪低落,认知和行为改变以及生理和躯体的变化三主征1.1.1心境或情绪低落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情绪低,常感觉到心情压抑,沮丧,情感淡漠,情绪的基调是低沉、灰暗的,病人常常诉说自己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
起初可能在短时间内表现为各种情感体验能力的减退,表现为无精打采,对一切事物都不感兴趣。
在抑郁发生后患者会慢慢感到绝望、无助与无用。
1.1.2认知和行为的改变患者体验不到乐趣是常见的症状,意志活动减低,很难专心致志地工作,尽管他们可能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很少脚踏实地去做。
他们想参与社交,但又缺乏社交的勇气和信心。
患者处处表现被动和过分依赖,心理上的症结在于不愿负责任。
采取酗酒、吸毒等消极生活方式;缺乏锻炼、不愿运动;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对生活时常缺乏信心,觉得生活无意义;进而厌世并有自杀念头,有自残、自杀倾向。
1.1.3生理和躯体的变化抑郁会导致食欲低下、从而体重减轻;容易失眠、早睡、疲倦和乏力;抑郁情绪会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使人更容易患疾病,如冠心病、哮喘、头痛和溃疡病。
1.2心理症状1.2.1焦虑焦虑与抑郁常常伴发经常是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之一,有的病人焦虑情绪非常明显甚至将抑郁情绪完全遮掩,有的病人无故抱怨他人对自己不好,未尽到责任等。
有的病人言行激越还导致和家人、朋友的关系恶化。
比如我们产科有这样一个患者:2013年2月初生的孩子,后来月子里偶尔心情不好。
后来由于奶水不够,就吃催奶药不停的吸奶催奶,半夜上闹钟起来吸奶就为了多下奶给宝宝,特别紧张孩子吃不够母乳,一直还要加点奶粉。
慢慢我的生物钟乱掉了,先开始是半夜吸奶后就无法入睡了,再后来慢慢的入睡困难,再后来就发生整夜睡不着的情况,而且以为第二天婆婆带孩子她白天可以补觉,也就不放在心上。
后来就发展到连续几天入睡困难,突然开始害怕睡觉了,一想到睡觉就头疼,越困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着急。
后来干脆不喂了,但是还是睡不着,一夜有时候只能睡一两个小时,就是恶性循环。
白天就想着晚上怎么办?晚上躺那就开始烦睡觉,开始新一轮失眠,情绪非常差。
1.2.2自卑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
过分敏感,自尊心强身边的人充满敌意、戒心,与家人关系不协调,病人对自己既往的一些轻微过失痛加责备,认为自己的一些过失让别人感到失望,严重时达到妄想程度。
1.2.3认知症状认知功能致变也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和计算、理解、判断力下降等。
1.2.4多疑敏感病人常在情绪低落时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唯恐被人忽略,过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任何负面的评价都会导致内心激烈的冲突,甚至扭曲别人的评价,比如,别人真诚地夸他,他会认为是挖苦。
他们非常敏感,跟他们交往时,必须谨小慎微,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在其内心引起波澜,胡乱猜疑。
1.2.5自杀观念和行为是常见的症状,也是最危险的症状。
但病人常不明确表达,甚至否认有自杀观念。
但当情感低落,意志行为减退,思维活动异常,产妇担心自己不能照顾婴儿自己或婴儿会受到伤害等。
重者甚至绝望,出现自杀或杀婴倾向,有时陷入错乱或昏睡状态。
1.3躯体症状1.3.1睡眠紊乱是抑郁状态最常伴随的症状之一。
其实是因为焦虑而后睡眠不好就变成了睡眠紊乱,病人常常陷入痛苦绝望之中。
1.3.2食欲紊乱主要表现为看什么都没有胃口,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
食欲减退的发生率约为70%左右。
1.3.3精力下降常在主观上感到精力不够,表现为无精打采,疲乏无力,懒惰,甚至需他人帮助料理日常生活。
1.3.4昼重夜轻病人的心境常有昼夜节律改变,即情绪在晨间加重。
病人一睁眼,就在为新的一天担忧,不能自己。
在下午和晚间有所减轻。
2护理2.1一般护理2.1.1睡眠护理抑郁患者往往因居住环境、失眠、早醒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痛苦有关。
严重失眠、早醒会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加重病情的发展。
要随时评估病人的睡眠情况,并了解失眠、早醒的原因。
比如上面的提到的病人在医生的指导下,参加了一妈妈团,她从中了解了很多自己以为是问题的东西,其实是在平常不过的小事,这样就缓解其心理不适感,无需用药。
后来慢慢觉得小孩聪明可爱,看着就开心,她的睡眠就没有问题了。
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则应针对原因给予相应措施,以增进病人的睡眠时间和质量。
2.1.2饮食护理抑郁患者大多出现食欲减退,故应根据病情提供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
可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提供她喜欢的菜式,有些还有注意菜式的颜色和新鲜度。
比如可以去外面环境比较好的地方而且有要平时没有吃过的菜式,但增加食欲并注意饮食卫生,创造洁净的饮食环境。
2.1.3安全护理提供舒适、安静、安全的环境,杜绝出现自杀物品如刀、绳、玻璃等。
生活设施应安全,不能用作自杀工具。
注意病人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如果发现病人有什么异常时不能让她单独一人外出。
家人多拿出点时间去陪陪病人,和她一起度过难关。
另外要避免外界对病人的不良刺激与影响,限制与其他抑郁患者接触,以防止抑郁情绪的互相感染。
多给让病人去参加积极有意义的活动,让病人融入社会,觉得自己生活有意义。
2.2心理护理2.2.1倾听和倾诉产后抑郁症的患者是比较容易出现心烦,心情抑郁的现象的,所以也是比较多唠叨,家属一定要细心的聆听,要站在产妇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尽量的不要和她顶嘴,多开导一下她,多尝试沟通,不要总是一味的责怪。
也就是说要倾听产妇的倾诉,充分理解病人的抑郁体验。
这时家属要多带她出去散散心,多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不要总是让产妇呆在房间里面带小孩,一家人多沟通一下,经常性的出去旅游等等这些活动都是能让产妇开心的,心情好了之后才不会容易出现抑郁症的表现。
医生护士也要和病人建立良好关系,帮助其分析、认识精神症状。
鼓励病人主动诉说内心的痛苦和想法,但是要尊重病人的隐私权。
了解病人对本次分娩的期盼和实际体验,鼓励其回想分娩情景的频率,和对分娩的感受。
了解对现在的精神和身体状态。
了解病人对婴儿的态度。
对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病人,应鼓励病人诉说其异常的感知和思维,以及受不良情绪影响的体验并与其探讨积极的应对方式,但不宜对病人进行强制性或防卫性教育与辩论,当病人的病情恢复到一定程度,才可对其病态体验提出合理的解释。
2.2.3干预与预防准妈妈和整个家庭做好妊娠前的准备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准妈妈要做好身体、心理上的准备,锻炼身体,良好体质有利于产后的恢复;心理上要做好迎接新生儿到来的准备,做好成为母亲的角色,如学习新生儿特点、如何喂养、如何抱、如何洗澡等,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等。
对于丈夫和整个家庭而言,给予产妇主观上和客观上的支持,可以有效的提升产妇的应对能力。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疾病,患者和家属不要过度紧张害怕,只要尽早发现,积极调整,积极治疗,可以避免发生不良的后果,一般预后良好,症状缓解、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