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心理护理防治产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加强心理护理防治产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加强心理护理防治产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加强心理护理防治产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探索如何通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心理护理防治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方法对28 例产后随访发现的产后抑郁症妇女进行心理状态、行为举止的观察并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结论加强心理护理,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卫生保健宣教方法,可防治产后抑郁症。

关键词:心理护理;产后抑郁症

作者简介:王芳( 1983-4 ),女,仡佬族,籍贯:安徽凤台,学历:研究生,职称:中级,研究方向:妇产科,妇婴保健。【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025-01

妊娠和分娩是女性一生中重大的转折点,产妇会出现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当分娩顺利,新生儿健康,性别理想时,产妇会很兴奋和愉快,因兴奋而难以入眠;当分娩过程异常,出现新生儿畸形、产伤以及新生儿窒息等时,产妇会很悲痛、忧伤、焦虑,从而影响身体恢复,甚至可以出现产后抑郁。产后抑郁,又称产褥期抑郁症,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发生的非精神病性抑郁综合征。表现为分娩之后,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及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引起身体、情绪、心理的一系列变化。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典型的

产后抑郁症在产后6 周内发生,通常发生在分娩后2 周,症状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或数月,在3?6个月自行恢复。严重

的也可持续1?2年,甚至持续至幼儿上学前。如何避免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促进产妇顺利度过产褥期呢?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对产后抑郁的相关病例进行了研究,力求找到导致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从根本上促进产妇顺利进行角色的转变和适应。

1 一般资料

铜仁市妇幼保健院于2013年3月-2014 年3月间,产后随诊发现的产后抑郁症患者28例,年龄20岁以上患者10 例,30 岁及以上患者18 例,平均年龄31.6 岁。

2 心理、行为问题及分析

2.1 抑郁: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对各种娱乐或令人愉快的事情体验不到愉快。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 与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部分患者亦可出现间断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可以因为一件小事而大发脾气,亦可因为几句幽默解嘲的警句或者一场交心的谈话,而使之破涕为笑、精神亢奋,但很快又陷入抑郁。引起这种症状的原因主要有:①产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②女性角色的转化和适应过程是否顺

利。

2.2 焦虑:患者脑海里反复出现一些不愉快的往事,遇事总是往坏处想,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前途忧心忡忡,自认为前途暗淡,毫无希望,总是觉得没有安全感,常常自卑、自责、内疚。患者在夜晚常常会出现早醒、多梦、入睡困难等睡眠障碍;清晨起床后不能恢复充沛精力,白天容易头昏、疲乏、无力或瞌睡,思维能力不够清晰,思考问题困难。患者食欲不好,常常会感到咽喉和胸部紧缩感、头疼、身体疼痛以及胃肠症状,体重不知不觉下降。

2.3 过分依赖:患者思维力减退、注意不集中、意志活动减低,工作与学习能力下降,记忆力下降,做事常常走神。尽管她们可能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很少脚踏实地去做。她们想参与社交,但又缺乏社交的勇气和信心,不爱与人沟通和交流,甚至无缘无故厌恶他人,处处表现被动和不愿负责任。如果丈夫很少一起照顾孩子或者女性缺少丈夫在精神上的支持,她们就会觉得有巨大的压力。

3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指导,通过各种心理学手段和途径,积极影响和改变护理对象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心理康复和保持健康的方法。心理护理的最终目标是促进患者发展,获得现实的个人目标,包括自我接受,自我尊重,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提高自信心与个人完善水平;促进人际关系和满足需要的能力。

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建立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护士应熟练掌握倾听、解释、指

导、安慰等支持性的护理技巧,注意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配合,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和需求,用患者能听懂的语言耐心细致地进行心理疏导,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减轻患者的痛苦,取得患者的信任,加强护患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3.2 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合理的采用劝导、鼓励、同情、安慰、支持以及理解和保证等方法,可有效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绪、不正常的悲伤反应、角色转变困难、人际冲突和人际交往缺乏等。如果产后的确面临不愉快的生活事件,让患者不要让精力总是粘滞在不良事件上,陷入情感恶性循环的怪圈中,而要尽快进行注意的转移。一些适当放松和宣泄活动亦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深呼吸、散步、打坐、冥想平静的画面、听舒缓优美的音乐、找好友或亲人尽诉心曲,大哭一场也无妨,尽情宣泄郁闷情绪。同时要教患者进行正确的角色交替、自我鼓励和自我实现。虽然已为人母,但谁也不可能只做24 小时全职妈妈,所以要给自己换个角色享受应有的权力;学会自我欣赏,多看自己的优点,多想事情可能成功的一面;懂得生儿育女只是女性自我实现的一种方

式,但决不是唯一的方式,所以不要忘了自己还有其他自我实现的潜力和需要,等产假结束后一定会有改头换面的新形象。

4 结论

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15%?30%,再次妊娠则有20%?30%的复发率。产后应注意产妇的情绪变化,出现异常及时给予处

理。产妇的宣教工作重点应放在目前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上:(1)产前做好相关心理卫生宣教,处理孕妇与家人之间的关系,给孕妇塑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孕妇感到舒适安慰,减轻心理负担,全身心地投入到分娩准备中去。(2)孕妇本身也要进行有关分娩和育儿知识的宣教,全面地了解分娩及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使她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顺利进入母亲角色,轻松地度过这一特殊的过度期。(3)减轻产妇的社会不适感,存在社会不适的产妇,尤其是非常渴望生男孩的产妇及家庭,往往会表现出明显忧伤、失望,应该动员家属给予产妇更多的关怀和安慰,同时有针对性的对产妇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

总之,加强心理护理,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卫生保健宣教方法,可防治产后抑郁症。

参考文献

[1] 詹泽群.护理心理学[M].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出版社.2008.8.

[2] 王娅莉.妇产科护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

[3] 尚少梅.护理心理学[M]. 北京出版社.2011.6.

[4] 高国立.精神科护理学[M].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2.6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