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 关键词 ] 词语 ; 句 子; 孔雀尾 式; 狮子 头式 [ 中图分类号 】 H 3 1 5 . 9 [ 文 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 0 0 8—8 0 9 1 ( 2 0 1 3 ) O l一 0 1 1 4— 0 3
纵 观我 国的翻译史 : 从东 汉 时期 的佛 经 翻译 至新 中 国翻译 时 期 , 我 国 出
一 文
●
史 Biblioteka ● 哲 中 西 方语 言 文化 差 异 对 英 汉 翻 译 的影 响
口毕 玉 娟
[ 内容提要 ] 语言是文化 的载体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 间的相 互转换 , 更应该是 两种不同民族 之间思想 内容 的
对等交流。 中西方 国家 的人 们使用 两种 不同的语 言。 中国使用 的是 汉语 , 而西方 国家大部分 讲的是英语。英汉 两
种语言都具有独特 的文化背景和悠 久的历史。 由于 中西 方 国家 人们 的思维 方式和 价值观 不 同, 导致 了人们对语 言 内涵 的理解存在偏差 , 影 响 了人 们之间 的交流。 因此 , 研 究中西方 语言文化差异 , 实现 两种语 言之间的意义对等 转换 , 对促进 中西方 国家人们之 间的交流具有重要 的现 实意 义。本文 着重从 中西方语 言 文化差异 对词语 翻译、 句
( 1 ) A l l t h e p e o p l e i n C h i n a a r e a c t i v e i n S —
p o r t s n o w.
●
a t s e v e n o’ c l o c k e v e r y da y .
史
●
我父 亲 每 天 早 上 七 点 打 开 收 音 机 收 听 新 闻。
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初探

具 有 的相 同认 识 。再 如 : h ee ni f i h td o s ’ T e r t no hs ae u i s m me o c n n mewa k a igardf gi o t f i a s iew vn e a f n hm.只 要 一 提 起 他 那 l l nr o 讨 厌 的表 兄 弟 的 名 字他 就生 气 。 里 就需 要 加 以解 释 , 能避 这 方 免 造 成 的 迷 惑 。 ( d lg 英 语 中 的 一个 比喻 ,它 的意 思 是 ae f 是 r a “ 惹人 生气 的人 ” ) 。 而mo eh a e n at 不 等 于 汉 语 的 “ v e v na de r h 翻 天覆 地 ” ,而是 “ 尽 各 种 办 法 ” “ 尽 全 力 ” 的 意 思 ;而e t 用 、竭 a o e s od 也 不 等 于 汉 语 的 “ 言 ” 而 是 表 示 “ 认 说 错 了 n ’ w rs 食 , 承 话 ”ftam是 “ 肥 中心 ” 而 非 “ 肪 农 场 ” : fr a 减 , 脂 。 2由 于 两 种 民族 各 有 自己不 同 的 历 史 背 景 、 理 环 境 等 , . 地 因此 . 些 词 语 所 引起 的 联想 和 比 喻 也 有差 异 。 例 如 : 汉 语 某 在 中 . 是 一 种 象 征 温 顺 善 良 的 动 物 。 在 英 语 中 却 不 同 , 英 羊 而 如 语 把 绵 羊 (h e ) 山 羊 (o t 区别 开 来 , 为 绵 羊 象 征 温 顺 sep 和 ga) 认 善 良 , 可 以指 好 人 ; 山 羊 却 作 为 邪 恶 的 象 征 , 以 指 坏 人 , 还 而 可 如 :e aaetes e pf m g a就是 区 分好 人 和 坏 人 的 意 思 。 sp rt h h e r o ot 再 比如 :s t b r sam l ( 得 像 头 牛 ) a tpda o s a u o a ue 犟 sb n ;ss i s g oe u a ( 得 像 猪 )a t n s r ( 大 如 牛 )a i s l k 蠢 ;s r g h s 力 so a a o e ;s h ka ba tc a c bre ( er s 多如 牛 毛 )a w t s rw e t湿 得 像 落 汤 鸡 ) 。 i ;s e a do ndr ( a 等 二 、 化 差 异 对 内涵 特 定 文 化 意 义 的典 故 、 语 、 后 语 、 文 谚 歇 双 关 语等 翻 译 的影 响 某 些 典 故 、 语 、 后 语 、 关 语 及 专 有 名 词 等 蕴 藏 着 丰 谚 歇 双 富 的 文 化 背 景 和 文 化 特 征 。 汉 互 译 时 只有 进 行 解 释性 翻译 , 英 才 能传 递 源语 的文 化 信 息 。 1 学 典 故 : 如 ,完 璧 归 赵 ” rt ntej eit tot . 文 例 “ : u h a na t h er d c e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前言:文化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正是由于文化包含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语言又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之一,所以语言自然是文化的一部分。
然而语言是一种复杂而灵活的社会现象,从某种语言的使用,我们可以看出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地域、政治与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个人价值和行为准则等。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求了翻译工作不仅是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信息的转换。
由于中西文化源流传统的差异,使得文字转换的过程更加艰难,对译文的准确性也难以把握。
是否了解中英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会产生重大影响。
下面我将从汉英词义关系、中英思维方式对比两方面对论题进行阐述。
正文:一、汉英词义关系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汉英词义的把握将对翻译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汉英词义关系比较复杂,这是语言和文化的异同造成的。
我们可大致将其归纳为三类:词义相符、词义相异、词义空缺。
1、词义相符由于人类都生活在地球上,所处生态环境大致相似,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人类的大脑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社会、不同文化之间必然存在词义相符的关系。
因此,对于词义相符的译文翻译,我们常常选择直译法。
它既可使译文简洁明快,又能保留汉语文化词语的原汁原味。
例如:例文中将京剧脸谱的“红脸”“黑脸”“白脸”直接翻译为:‘red face’‘black face’‘white face’。
2、词义相异词义相异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指称意义相符,蕴涵意译相异。
汉语有些词所含的文化信息丰富多彩,体现了民族的特色。
如:松、梅、竹在汉文化中称为“岁寒三友”,人们赞誉它们不畏严寒、在风雪中傲然挺立的品德,然而pine trees/plum blossoms/bamboo却不能引起英美人这样的联想,也就是说,这三个词在英语中不具备松、梅、竹在汉文化中的蕴涵意义。
第二种情况是指称意义和蕴涵意译相异。
如:例文中“花脸”和“丑角”的翻译。
“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作者将其意译为‘male character’。
论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汉 译 英 时 , 分 析 解 读 隐 含 的逻 辑 关 系 之 后 , 有 意 识 地 在 要 在 译 文 中选 择适 当 的英 语 语 法 形 式 . 连 词 、 系 词 、 如 关 分词 、 动
名 词 和不 定 式 等 . 确译 出原 文 的 意思 。 正 2模 糊 性 与精 确 性 . “ 于综 合 把 握 对 象 的思 维 方 式 , 国人 不 习惯 于 从 一 开 出 中 始 就精 确 地 确定 一 个 词 或 概 念 的 所 指 .而是 习惯 于 在 一 种 动 态 过程 中 ,在 意 义 的 网络 中确 定 其 意 义 ” 张 卫 中 ,9 9 7 ) ( 19 :2 。 汉 语 的词 或 概念 的意 义 往 往 是 模 糊 的 ,必 须 靠 上 下 文 语 境 来 确 定其 所 指 。 定 一个 词 的 含 义要 靠 语 境 和语 感 , 确 而不 是 靠 理 性 的把 握 。 英语 则不 同 , 语 表 达 精确 深 刻 , 绘 直 观可 感 。 而 英 描 因 此 , 语 的表 达 多 诉诸 于具 体 的分 析 、 辑 的思 辩 以 及 形 合 英 逻
同 文 化 间 交 流 的 桥 梁
周 知 , 语 和 英 语 是 两 种 不 同 文化 的载 体 , 时语 言 又 是 文 化 汉 同 存 在 的 土壤 , 以某 种 程 度 上 说 , 言 与文 化 是 相 辅 相 成 、 所 语 缺
不 可 的。 因此 , 以说 任 何 翻译 都 离 不开 文 化 。 年 来 。 着 可 近 随 文 化研 究 成 为 人 文社 会关 注 的 焦 点 ,翻译 界越 来 越 注 重 把语 言 的 翻译 放 在 文 化 交 流 的 总体 环 境 中进 行 参 考 .从 文 化 差 异
成 分 缺乏 形 态 标 定手 段 。 语 句 法这 个 特 点 的形 成 原 因在 于 , 汉 汉 语 词 汇 没 有 屈 折 变 化 , 的形 态 功 能 不 发 达 。 法 隐 含 化 。 它 语
浅谈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浅谈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标签:英汉翻译,中西文化差异一、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在知识要素方面,西方更加重视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强调基于实验的实验知识的运用;东方则偏重于伦理和传统的知识。
在概念要素方面,东西方有不同的价值评估体系和世界观,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有很大差异。
英语句子的特点是以谓词动词为中心的句型,它基于形式逻辑的系统。
中文句子的特点是句子短,形式松散,结构和谐,上下连贯。
如:“I passed you 0n the road?”“Monseigneur,it is true.I had the honor of being passed 0n the road.”“在路上我打你面前过了吗?”“是的,爵爷。
你打我面前过,我很荣幸。
”英语句子以谓词动词为中心,并且在一个句子中只允许一个谓语动词(或平行谓词动词)。
重复动词则将动词名词化,如上例所示,而中文则更灵活。
上面的斜体部分若是翻译为“我有幸被传递到路上”,便是陷入了西方的思维方式。
二、文化心理上的差异根据Stroop的干扰实验,精通母语的人在使用特定单词时,会激发他们心中的单词的语义代码。
例如,当中国人看到或使用“红色(颜色)”这个词时,它们往往与庆祝,欢乐,好运,荣耀和革命等意义联系在一起。
而西方人对于“红色”一词却有“暴力”、“流血”的含义。
对于这样一种文化心理,英国翻译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回避了“红色”这个词,并将这部杰作的标题翻译成了“The Story ofthe Stone”取其原名“石头”而不是现在的名字“红楼梦”。
一个国家的语言结构和国家语言的使用与其心理结构和心理活动有着内在的联系。
例如:范进迎了出去,只见那张乡绅下了轿进来,头戴纱帽,身穿葵花色圆领…Fan Chin went out t0 welcome the visitor,who was one of the local gentry.and Mr.Chang alighted from the chair and came in.He was wearing anofficial’s gauze cap,sun-flower-colored gown(杨宪益、戴乃迭译)“纱帽”并不仅仅意味着用纱线编织的帽子。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作为语言学习者,我们都知道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每种语言都反映了其所在文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翻译过程中,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不可忽视。
本文将从不同层面探讨这一问题。
一、语言层面英汉两种语言的基础词汇和语法结构有很大差异。
例如英语的动词时态非常丰富,而中文则使用助词表示时态。
这就导致了在翻译过程中,英文句子可能需要在语法和逻辑层面做出调整才能更准确地表达中文原意。
同时,两种语言的词汇中也存在很大差异。
中文中通常使用成语、典故等表达方式,而英语的表达方式更倾向于实用性。
在翻译过程中, translators 需要注意不能只字翻译,而要根据目标语言读者习惯进行适当调整和转换。
二、文化层面除了语言差异之外,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也会对翻译造成影响。
首先,英汉两种文化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
中文文化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而英语文化更强调个体主义。
因此在翻译中,如果将一个英语句子中的个体主义理解为中文文化中的人际关系,就会使原意产生严重误解。
其次,不同文化中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象征意义。
例如中文中的“狗尾巴草”就有“愚弄人”的意思,而在英语中“dog's tail grass”则只是一种植物的名字。
在翻译过程中, translators 需要对这些差异进行挖掘和理解,才能更好地传达原意。
三、社会层面不同的社会背景、习惯和风俗也会对翻译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
例如,在英语中“United Nations”通称为“UN”,而在中文中则通常直接称为“联合国”。
这是因为中文中通常不使用缩写,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也不能直接将英语缩写翻译成中文。
此外,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英国,男女年龄相差较大的情侣被称为“couple”,而在中国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老少配”。
在翻译过程中,translators 需要对这些区别进行注意和把握。
结论总的来说,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不可避免。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由于中西文化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翻译时,翻译者必须考虑这些差异,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从语言、价值观和习俗等方面,对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进行浅析。
首先,中西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是最直接和显著的。
中文和英文在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上存在许多差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必须注意这些差异。
例如,中文中表达对方姓氏时通常使用姓加前缀的方式,而在英文中则使用姓氏后方使用名字的方式。
另外,中文中的虚词使用频率较高,而英文中则更为简洁明了。
因此,在翻译时,翻译者需要根据不同的语言特点进行恰当的调整以保持意思的准确传达。
此外,中文还有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如成语、褒贬词等,需要在翻译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转化和解释。
其次,中西文化差异也对价值观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也会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体现。
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着差异,例如,个人主义在西方文化中被重视,而在中国文化中,集体主义更为突出。
这种差异会导致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根据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对表达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
例如,当翻译一篇关于个人成功的西方文化文章时,翻译者可能需要对文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转化,以符合中国文化的价值观。
再次,中西文化差异在习俗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西方在社会习俗、礼仪规范等方面存在差异,例如,在中国文化中,长辈的地位较高,尊敬长辈是一种传统的行为。
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人平等被强调,因此存在更为自由和开放的社交习俗。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差异,对文化背景的细微差别进行准确的翻译。
此外,不同的文化习俗也会影响翻译的目标受众,因此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调整。
综上所述,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翻译者需要在语言、价值观和习俗等方面注意这些差异,对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汉语言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汉语言翻译的影响一、历史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由于中西方历史发展的历程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历史文化积累和各自国家的人文特点。
这主要表现在成语和历史典故。
由于词典不可能详细地收录这些,我们在翻译时是有难度的。
汉语中的习语包含着很多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破釜沉舟、夸父逐日、叶公好龙、守株待兔等。
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castle in the air(空中楼阁),hang by a thread(千钧一发)等。
又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Time will tell)。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in the end things mend, there is always a way out.)老马识途( an old hand is a good guide)。
这些中文习语按照字面意思远远不能传达原文的语言内涵,需要考虑到文化差异的因素,做出适当的变通。
另外,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也有不同的认知。
例如,中国人认为红色代表喜庆和吉利,如红红火火,开门红等。
与此相反,red在英文中代表着血腥或危险、暴力,如red ruin(火灾),red battle(血战)。
英美人认为White代表纯洁和美好,英美姑娘在结婚时穿白色的婚纱。
中国人则认为白色是不吉利的,中国女孩结婚都穿红色,盖红盖头。
另外,不同国家民族有不同的图腾,中国是龙(dragon),美国是鹰(eagle)。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龙是皇权的象征,是九五之尊的代表,寓意神圣和吉祥。
大多数华人也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自豪。
然而在西方,龙(dragon)是罪恶的象征, 在圣经中dragon都是与邪恶和恐怖相联系的。
二、地域文化对翻译影响英国是一个四周被海洋所环绕的岛国,而中国却是个是内陆国家,人们的生活以农业为主,因此对土地具有独特的热爱和敬重之情。
正是由于英汉两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地域特征的差异,造成了语言上表达上的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 10-09-16 09:45:00 ] 作者:曾小梅编辑:studa20
[摘要]文化对语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语言与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
中西文化的差异可以在各自的语言上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来,并且对英汉翻译过程中的语义理解和传达产生一定的干扰和影响。
本文主要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差异,社会风俗习惯差异和宗教文化差异这三个主要方面,分别论述了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造成的影响,提示大家要充分了解中西文化背景,在真正理解原文内涵的基础上,精确译出原文。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汉翻译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等。
而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在形式,人们通过语言来表达内心的丰富思想,进行相互间的思想感情交流。
文化对语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事实上语言并不是一种隔离的现象孤立地存在,语言是文化的一个整体的部分。
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可以体现在地理环境、社会习俗、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等多方面。
这些差异可以在各自的语言上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来,并且对英汉翻译过程中的语义理解和传达产生一定的干扰和影响。
所以在英汉翻译活动中,必须要考虑到中西文化差异的问题,从各自文化的角度充分理解原文的涵义,并采取适当的语义表达方式,精确地译出原文。
在本文中,将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分别探讨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相应地就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引起文化上的个性和差异,形成一些独特的文化概念。
这些文化差异都会体现在语言中,对英汉翻译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中国东临大海,西部为高山,所以在中国,“东风”是“春天的风”,“西风”却是凛冽的。
而英国的地理环境与中国相反,英国西临大西洋,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
西风在英国人心中是温暖宜人的。
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对温暖西风的讴
歌:“It’s 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 full of bird’s cries”(那是温暖的风,温暖的西风,伴随着百鸟欢唱)。
在英汉翻译中要充分理解这些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
再如,英国的天气变化无常,所以人们见面爱谈论天气。
“Lovely day, isn’t it? ”(天气多好啊)。
而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则会
说,“去哪儿啊?”,“吃饭了吗?”。
与地理环境一样,中西文化的历史背景也会反映在语言中。
在英语中,与Dutch有关的词语往往带有贬义。
如Dutch act(自杀),Dutch courage(酒后之勇),I got mad and I talk like a Dutch uncle.(我勃然大怒,于是就严厉地训人),If it is the fact, I’m a Dutchman(如果这是事实,我就不是人)。
因为在17世纪初,英国和荷兰曾经激烈交战二十多年,使英国大伤元气,所以英国普通民众对荷兰人恨之入骨。
这一历史背景,使英语带有了民族性,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些英文的真正含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