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周课题水的净化 爱护水资源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水净化教案

初中化学水净化教案

初中化学水净化教案
教学内容:水的净化方法及原理
教学目标:
1. 了解水的净化方法及原理;
2. 掌握水的净化实验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水资源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水的净化方法及原理
教学难点:掌握水的净化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准备:小黑板、粉笔、实验器材(燃烧器、试管、滤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简要介绍水的净化方法及其重要性,引导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进行思考。

二、理论讲解(10分钟)
1. 讲解水的净化方法:过滤、沉淀、消毒等;
2. 分析水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 探讨水资源的保护意义。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1. 过滤法净化水:将一杯浑浊的水倒入试管中,用滤纸和漏斗进行过滤,观察水的变化;
2. 沉淀法净化水:加入少量氯化铁,观察水中的沉淀产生;
3. 消毒法净化水:使用燃烧器对水进行消毒,观察水的变化。

四、总结(5分钟)
1. 总结水的净化方法及其原理;
2. 强调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情况,并提交反思。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水的净化方法及其原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激发了他们爱护环境,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同时,实验操作使学生动手操作,更好地理解了水的净化过程,提高了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说课讲稿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说课讲稿

《爱护水资源》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行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一爱护水资源。

现在我就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谈一谈我对本节课的处理。

一、教材分析本课题内容属于新课标中的一级主题:化学与社会发展部分,它主要介绍了水资源概况和水资源保护两部分内容。

水资源概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及淡水分布不均上说明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的短缺。

水资源保护则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方面谈的。

本部分内容既侧重要珍惜水、爱护水、增强节水意识等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又渗透了学科知识,如污水处理等。

为以后学习水的净化、水的组成打下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可以说对水再熟悉不过了,知道生活中及农业生产中水的用途,但对于工业生产及实验室中谁的用途还了解不多,他们对水资源的认识不那么全面,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乏感性认识,同时对水资源总量丰富和可用淡水资源的缺乏这一辩证关系会存在一定的困惑。

依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设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2)初步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知道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图片、表格等活动,通过分析、讨论交流,初步学习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树立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2)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知道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爱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及措施。

难点:1、辩证的认识世界水资源的丰富和可利用淡水资源的缺乏。

2、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要从我做起,持之以恒的观念,并付之于行动。

三、教法分析1、情境教学法:本部分内容偏向化学与社会发展,所以我充分运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展示与本内容有关的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课题1:爱护水资源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且分布不均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再加上水体污染的影响,使得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为短缺。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爱护水资源。

一方面,可以通过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传统惯来减少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在工业上,可以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在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对于生活污水,要进行集中处理和排放。

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水资源,使其得到更好的利用。

新千年节水标志及其含义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

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这个标志的推广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爱护水资源。

课题2:水的净化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都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都属于混合物。

因此,需要对水进行净化处理。

自来水厂净化过程包括静置、絮凝沉淀(使用明矾)、反应沉淀、过滤、吸附和消毒(使用化学过程)。

天然水也可以通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不同途径进行净化处理。

在这些净化方法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过滤是一种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

原理是可溶性物质能透过滤纸,而固体不能透过滤纸而留在滤纸上。

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的水变得澄清,但仍然不是纯水,还溶有可溶性杂质。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更加注意净化水的质量,保证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和制备方法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轻于空气的气体。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资源及其利用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资源及其利用

课题1水资源及其利用第1课时水资源及其保护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本课题内容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一级学习主题“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中的“物质的多样性”以及“常见的物质”的内容。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围绕“水”从学科到人文,从生活到技术,多方位、多视角地带领学生认识水资源,学习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本课题作为单元的开始,从宏观上介绍了水资源的特征,以较多的图表内容直观地展示了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和水资源保护现状,补充学生的感性认知,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震撼力。

通过学习本课题,可以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使学生了解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在课内外的一些活动中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学情分析在八年级的地理课程中学生已经对我国的水资源概况有所了解,但由于各地水资源分布不均,水体污染程度也各有差异,学生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体污染的认识不够全面,所以本课应重点引导学生从化学角度认识、思考关于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相关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统计调查水资源和水体污染的状况,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责任意识。

核心素养1.使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培养学生解决真实情境问题和完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对生活及社会实际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的意识,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水资源状况的分析,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

难点:节约用水和水体污染的防治。

教学过程续表教学反思第2课时水的净化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了解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了解水的处理方法及活性炭、明矾等净水剂的作用;了解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常见的气体后开始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液体物质——水,体现了知识间的连贯性。

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教学设计(精选3篇)

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教学设计(精选3篇)

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教学设计(精选3篇)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11、导入新课自然界的水能直接饮用吗?如果不能,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得到我们饮用的自来水学生回答:”可直接饮用的有泉水,井水。

而河水,海水却不能直接饮用“创设情景、引入新课2、推进新课提问:浑浊的河水在静置一些时间后有什么变化?回答:底部有沉淀,上面的水相对清,但仍有一些悬浮物存在。

3、实验演示净化桌上的一杯泥水(由于加了红墨水而显红色),加入明矾分析: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从而使其沉降到底部,称为絮凝剂。

提问:如何将这些沉淀和水分开?举出生活中将固体和液体分开的实例。

提问:这些实例有什么共同特点?分析:实验室用过滤装置(展示事物)把不溶于水的物质与水分开现象:悬浮物沉到底部,水变得更清思考:井水也可用明矾净化回答:用沙漏将饺子和汤分开,用滤布将豆浆和豆腐渣分离等回答:都是液体能通过,固体不能通过,把固体和液体分开。

加深认识絮凝剂的作用4、学生实验分析过滤操作的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指出学生操作过程中的不足或错误提问:比较过滤前的过滤前和过滤后有什么变化?山泉水为何总是很清?过滤后的水仍为红色,为什么?如何将色去掉?展示:借助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简介活性炭。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能吸附水中的一些溶解性的杂质、如除去色素和异味设问:自来水厂是如何将江水河水净化为我们能饮用的自来水的呢?展示: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提问:经过以上处理后的水,清辙透明,是不是纯净水了?为什么?分析:通过沉淀,过滤的方法只除去不溶性杂质,水中还有许多可溶性的杂质。

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水的净化》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 2〔第一课时〕,水是继学生学习了空气、氧气等气体性质之后学习的另一种生活中离不开的物质。

本课以水为载体,探讨了净化水常用的两种方法——沉淀、过滤。

教材的处理方法是将课标要求的静置沉淀、吸附沉淀和过滤三种方法有序地联系,突出过滤这个重要的试验操作技能,过滤又为十一单元粗盐的提纯打下根底。

因此教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把握学情有利于课堂上教法的实施,从学生已有的学问技能方面来看,能够区分纯洁物和混和物,知道自然水中有很多杂质,接触过生活中的过滤,但并不清楚过滤能去除水中的难溶固体和过滤的操作和留意事项,对试验现象观看力气,分析思维力气、归纳总结力气等探究力气有待进一步培育和提高。

三、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知道沉淀和过滤两种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

(2)把握过滤操作的根本技能及留意事项。

(3)了解自来水厂的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2.过程与方法(1)培育学生的思考方式,由易到难不断拓展。

(2)通过过滤试验,培育学生的观看力气和动手操作力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加学生节约用水和疼惜水资源的意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加学生对饮身边化学学问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1.过滤操作的试验技能;2.净化水的四种方法的优缺点;五、教学难点:1.过滤操作的留意事项;2.明矾净水与活性炭净水的原理。

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我们大家都知道水在我们日常生活【答】H O2中起着格外重要的作用,那么水的化学式如何书写呢?【答】氢元素与氧元素【追问】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水分子是由【答】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什么构成的呢?原子【表达】格外好,看来大家对前面学过的知【答】水是无色、无味、清识把握的还可以,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告澈透亮的液体,沸点是诉大家水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xxx 你来说一100℃,凝固点是0℃。

九年级化学优秀说课稿《水的净化》

九年级化学优秀说课稿《水的净化》

九年级化学优秀说课稿《水的净化》一:说教材《水的净化》是9年级化学第三单位课题3的内容,这个课题在曩昔的老教材中是没有分外涉及的,云云摆设也是为了切合新课程与门生生活贴近,强调可连续生长的目的。

此中强调了一个初中的根本实行操纵——过滤,也提及了蒸馏装置的组装与实行。

课文分三部门:第一部门:解说天然界水的漫衍以及自来水厂净水历程;第四步,是引导学生进行练习的环节,我出示三种不同表现“菜篮子”的方法,与学生一同讨论分析,目的是启发学生用多样的、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表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和创造思维。

我还出示三个不同的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去表现这节课的内容,这样既符合分层教学和学生的实际要求,又面向了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

第二部门:通过实行探究教学过滤的操纵步调与细致事变第三部分: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以及如何将硬水变软的方法(蒸馏)。

鉴于我对教材的理解,确立如下教学目标: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为了让幼儿愉快的进行活动,积极投入活动中,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磁带、录音机等,还有印有汽车轮廓的纸。

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认识吸附,沉淀,过滤与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过滤的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目标重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过滤与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目标难点:吸附和过滤等的操作技巧。

有了教学目标作纲领,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它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于是我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三、说教学方法通过课件演示,讨论总结,结合实验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实践。

四、说教学流程(一)教学引入1、从生活情景入手你这个“小家伙”可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我喜欢你这“啦啦队长”,声音像洪钟,又大又响;我喜欢你关心班集体,是个天生的乐天派,我也喜欢你信誓旦旦在学习上想进步的模样。

可是你的“多动症”和不顾场合爱说爱笑的坏毛病又让老师气恼。

第四单元课题1水资源及其利用第2课时水的净化-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第四单元课题1水资源及其利用第2课时水的净化-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演示实验】取过滤后的液体于小烧杯中,加入活性炭, 振荡,过滤,观察现象。
现象:红色褪去
净化水的方法——吸附
常用吸附剂 活性炭 木炭
结构 疏松多孔
物理性质 吸附性
吸附颜色 及异味
特别提醒:此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学以致用
图1 简易净水器
图2 活性炭净水器
1.图1装置中小卵石、石英沙和蓬松棉的作用是 过滤;活性炭的作用
2.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B )
A.明矾可用于吸附水中悬浮杂质 B.活性炭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 C.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保护水体环境 D.实施雨污分流,改善城市环境
达标练习
3.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在净水过程中明矾起消毒杀菌作用
B.天然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得到的水是混合物
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漏斗的下端未靠在烧杯壁上
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5.在过滤操作中发现速度较慢,原因可能是( A )
A. 滤纸没有贴紧漏斗内壁
B. 滤纸的边缘高于漏斗的边缘
C. 没有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 D. 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达标练习
6.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来分离的是( A )
课堂小结
水的 净化 方法
硬水与 软水
沉淀:静置沉降、吸附沉降
过滤:把液体与不溶于该液 体的固体物质分离
一贴、二 低、三靠
吸附:除去部分可溶性杂质,如色素、异味
蒸馏:分离和提纯液态混合物, 或除去混在液体中的杂质
达标练习 1.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
的是( 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课题:水的净化爱护水资源【学习目标集成】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3.了解我国和世界的水资源分布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4.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责任感。

重点: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水的净化方法、爱护水资源的措施。

难点:过滤、蒸馏的操作方法。

[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水的净化方法1.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为了使天然水达到生活用水标准就必须净化。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先加入絮凝剂,使悬浮在水中的微小颗粒状杂质被吸附凝聚,然后在沉淀池中沉降分离。

②使沉淀池里较澄清的水流经过滤池和活性炭吸附池,得到更清的滤后水。

③在滤后水中通入适量氯气(或二氧化氯)进行“氯化”消毒灭菌后,得到较纯净的自来水。

如图8-1所示。

图8-12.明矾的净水作用在没有自来水的地方,常用明矾或硫酸铝作絮凝剂。

这两种物质都能与水或水中含有的矿物质作用生成一种叫做氢氧化铝的凝胶状的物质,该物质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使水中细小的悬浮杂质集结而下沉。

现在也有用碱式氯化铝或氯化铁作絮凝剂的,效果也很好。

3.活性炭的净水作用活性炭是具有多孔结构的单质碳,对气体、蒸气或胶状固体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

活性炭广泛地用于净化某些气体或液体。

很多净水器中用活性炭来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

4.常采用的净水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①吸附:常用明矾、活性炭,明矾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吸附水中悬浮物沉淀到水底,活性炭不但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还可以吸附溶于水的有异味物质和色素。

②沉淀:水中悬浮物被吸附后形成密度较大的颗粒,从而使杂质沉降。

③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

④蒸馏:除去可溶性杂质的方法。

如水中可溶性的钙、镁离子,其原理是利用蒸发的方法使水和杂质分离。

【要点诠释】1.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属于纯净物;自然界中的水常含有杂质和细菌,不宜直接饮用,属于混合物。

2.天然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得到的水不是纯净物,因为浑浊的水虽然变澄清了,但这些过程除去的主要是不溶性杂质,水中还有许多溶解的杂质。

3.常用的净水方法中,蒸馏净化程度相对较高,得到的蒸馏水一般可看作纯净物。

4.各种净化水的方法根据水质不同,综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知识点二:过滤与蒸馏1.过滤:把不溶性的固体与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1)过滤器的准备:如图8-2,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然后打开,使滤纸成为圆锥形(一边是一层滤纸,另一边是三层滤纸),放入漏斗内,使之紧帖漏斗壁,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和漏斗壁之间不要留有气泡。

图8-2图8-3(2)安装过滤器:如图8-3使漏斗的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以免液滴飞溅。

(3)过滤操作:将浑浊的液体混合均匀后,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内进行过滤。

(4)过滤操作要点归纳:“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制作过滤器时,滤纸要紧贴在漏斗内壁,中间不留气泡。

二低:a.液面低于滤纸边缘;b.滤纸低于漏斗的边缘。

过滤时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需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a.盛待过滤液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上;b.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c.漏斗的下端管口要紧靠在承接器(烧杯)的内壁。

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不会向四周飞溅,且形成液柱,加快过滤速度。

2.蒸馏:给液体加热,使它变为蒸气,再使蒸气冷却,冷凝成液体,这种方法叫蒸馏。

蒸馏可以把沸点不同的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也可以把挥发性液体与溶解在液体中的不挥发性杂质分离开来,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

蒸馏在工业生产中和实验室里有广泛的应用,蒸馏水就是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的。

装置如图8-4所示:图8-4【要点诠释】蒸馏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有:①对蒸馏烧瓶(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仪器)加热时,不能直接加热,一定要垫石棉网;②蒸馏烧瓶中应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玻璃片),以防加热时暴沸,使蒸馏平稳进行;③温度计不能直接插入蒸馏烧瓶的液体之中,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与蒸馏烧瓶支管口位于同一水平线上;④冷却水的流向应跟蒸气的流向相反,这种逆流冷却可以收到最大的冷却效果,即冷凝管中冷水的走向应是下口进、上口出,以使蒸汽充分冷却;⑤装置的气密性要好;⑥蒸馏烧瓶中水的体积不超过其容积的三分之一。

知识点三:硬水、软水1.定义:硬水是指溶有碳酸氢钙、碳酸氢镁等物质较多的水。

泉水、井水等常是硬水。

软水是相对于硬水而言,不含钙、镁化合物或含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

2.硬水的危害:硬水除对生活(如洗涤)和生产(如锅炉)有危害外,长期饮用硬度很高的水,对人体的健康也有不利的影响,此外很多工业部门,如纺织、印染、造纸、化工等,都要求用软水3.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得到蒸馏水以降低水的硬度,在工业上常用离子交换法和药剂软化法来得到软水。

【要点诠释】1.蒸馏水一定是软水,但软水不一定是蒸馏水。

2.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方法:分别在两种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的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知识点四:爱护水资源天然水体具有巨大的自净能力,少量杂质不会造成污染;但当混入杂质的质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造成水的污染。

1.水污染的来源:(1)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废水、废渣、废气)任意排放;(2)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造成的水体污染;(3)石油、重金属离子对水体的污染;(4)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水体污染的危害:(1)工业废水及农药含有有毒物质影响人类和水生植物生长,危害人类健康。

(2)含磷洗涤剂、化肥及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植物营养物质,大量排放,引起水的富营养化。

(3)石油泄露,在海面形成油膜,阻止氧气溶于水,使海水中缺氧同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

3.防止水污染的主要措施:(1)提高环保意识,加强水质的监测;(2)工业“三废”要进行综合利用和经处理后再排放;革新技术和工艺,在工业生产中减少甚至消除水体污染物的产生,这是“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3)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推广生态农业,科学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化肥,是生产“绿色食品”的基础。

(4)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

【要点诠释】地球上水的储量是丰富的,地球又称“水球”,但地球上淡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匀。

再加上近年来水污染现象的加重,所以我们要爱护水资源,即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

[规律方法指导]本部分内容可参考如下学习方法,便于大家理解记忆。

1.采用演绎归纳法学习水的净化方法,掌握水的净化原理及方法,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采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过滤器来过滤液体,得到较纯净的水。

能够自制简易净水器,用到的物品有砂石过滤层、活性炭层、蓬松棉、纱布等,参考教材图3-23。

2.采用层层递进法学习水的几种净化方法,把水的净化程度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掌握每一种净化方法所除去的杂质。

3.掌握控制变量法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

如探究水的硬度时,可控制肥皂液的滴数多少。

4.学会查看图表和读图的能力,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辩证地看待水资源的多与少。

5.动手操作,进行过滤和蒸馏的实验设计,为以后学习混合物分离打好基础。

[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一、考查水的净化方法1.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

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 D.①③④【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水的净化方法,可联想自来水的生产及净化过程进行作答。

【解析】自来水的净化一般是先使液体中的杂质通过加入絮凝剂沉降下来,然后过滤,再加药品除去微生物。

而蒸馏法制出来的是蒸馏水,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一般不用。

【答案】C。

【总结升华】自来水来之不易,净化经过了如下步骤:原水→絮凝剂→反应沉淀池→过滤池→活性炭池→清水池→消毒(加入氯气、臭氧或二氧化氯)→用户。

我们要节约用水,防止浪费现象发生。

水的净化方法有很多,这几种方法也是混合物分离的常见方法。

熟记这几种方法的本质是解题的依据。

举一反三:加消毒剂加絮凝剂【变式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为:天然水——→沉降—→过滤—→吸附——→自来水,其中常用的絮凝剂是()A.氯气 B.活性炭 C.明矾 D.漂白粉【变式2】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

其处理过程可表示为:天然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

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过滤B.沉降C.吸附 D.消毒类型二、考查硬水、软水2.蒸馏水、矿泉水(该矿泉水为硬水)均为无色液体,可用多种方法进行区分:(1)加入_________(填序号),根据产生泡沫的多少来区分;①肥皂水②活性炭③食盐水。

(2)将这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热,完全蒸发,根据是否有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来区分。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软、硬水的鉴别方法。

可回想其鉴别方法进行作答。

【解析】蒸馏水和矿泉水(即硬水)可用肥皂水、加热蒸发等方法来区别。

向两种水中滴加肥皂水,有浮渣、沉淀出现的是矿泉水(即硬水),无明显现象的是蒸馏水。

若分别取少量液体蒸发,有固体残留物出现的是矿泉水,反之为蒸馏水。

【答案】(1)①;(2)明显水痕(或固体残留物)。

【总结升华】硬水、软水的区分,硬水的软化对人体的健康以及工业生产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掌握区分他们的常用方法,硬水软化的方法是课标的要求。

举一反三:【变式3】关于硬水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溶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是硬水②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③工业生产中都可以使用硬水④用硬水洗衣服,浪费肥皂且衣服洗不干净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变式4】有关硬水和软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硬水洗涤衣物不容易洗净 B.硬水通过蒸馏可以得到软水C.硬水烧开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D.硬水通过过滤就可以得到软水类型三、考查过滤和蒸馏3.如图8-5是某学生设计的过滤操作装置图。

⑴写出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A B C D .⑵图中有_____处错误,说明改正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该同学在制作过滤器时,滤纸没有用水润湿就放入漏斗内,请你想一想,他在过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后果,应怎样改正。

⑷该学生在多次过滤操作后发现,经过过滤的液体仍有浑浊现象,请你帮他找出造成此现象的两种可能的原因。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过滤这一基本操作,可从其注意事项进行考虑。

【解析】过滤操作主要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及不正操作造成的后果;液体经过多次操作仍出现浑浊,应从使用仪器是否干净,操作是否正确等方面找原因。

【答案】(1)铁架台铁圈烧杯漏斗(2)2 待过滤的液体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3)可能过滤速度较慢用水润湿,让滤纸紧贴在漏斗壁上(4)仪器不干净滤纸破损滤液的边缘高于滤纸的边缘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