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分类

合集下载

分光光度计使用原理及操作方法

分光光度计使用原理及操作方法

分光光度计使用原理及操作方法分光光度计使用原理及操作方法一、引言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测定物质在不同波长下吸收或透射光的仪器。

它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实验室研究和工业生产过程中。

本文将介绍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使用原理1.分光光度计基本构成分光光度计由光源、样品室、检测器和信号处理系统等组成。

光源通常使用可见光波段的白炽灯、氘灯或钨灯等。

样品室包含了样品槽和光路,用于将光从光源引导到样品上,并将样品吸收或透射的光引导到检测器上。

检测器一般是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倍增管,用于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信号处理系统对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数值计算等处理,最终给出光吸收或透射的数值结果。

2.工作原理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基于比耦光度计定律,即光强与样品中物质浓度成正比。

当光通过样品时,样品中的物质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导致光强减弱。

通过测量光源发出的光经样品后的光强,可以推导出样品中物质的浓度。

三、操作方法1.准备工作(1)将分光光度计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并接通电源。

(2)设置所需的工作波长和光强范围,确保仪器处于所需工作状态。

(3)清洁样品室和样品槽,确保无灰尘或杂质影响测量结果。

2.插入样品(1)打开样品室,将待测样品精确地放置在样品槽中,并确保样品紧密地与光路接触。

(2)关闭样品室,确保样品室的密封性。

3.零点校正(1)选择空白试样,即不含待测物质的样品,放置在样品槽中。

(2)按下零点校正按钮,使分光光度计记录下此时的光强值作为参考值。

4.测量样品(1)选择待测样品,放置在样品槽中。

(2)按下测量按钮,分光光度计会记录下此时样品吸收或透射的光强值。

(3)重复进行多次测量,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5.数据处理利用分光光度计提供的信号处理系统,对测量到的光强值进行相应的操作,如放大、滤波和数值计算等。

四、附件本文档无附加内容。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分光光度计:一种用于测定物质在不同波长下吸收或透射光的仪器。

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类及特点、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类及特点、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检查保险丝(或更换保险丝)

检查计算机主机与仪器主机连线是否正常
➢ 自检时,某项不通过,或出现错误信息

关机稍等片刻再开机重新自检

重新安装软件后自检

检查计算机主机与仪器主机连接是否正常
➢ 自检时出现“钨灯能量低”的错误
检查光度室是否有挡光物 打开光源室盖,检查钨灯是否点亮:如钨灯不亮,则关机,更换新钨灯 开机重新自检 重新安装软件后自检
镜纸由上而下擦拭干净,检视比色皿外无残留液体
➢比色皿放样品室时应注意方向相同 ➢使用完毕后需洗干净,晾干,防尘保存 ➢仪器室不得存放酸、碱、挥发性或腐蚀性等物质,以免损坏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维护及故障
0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 打开主机后发现 不能自检主机风扇不转

检查电源开关是否正常
收池,因为普通玻璃能吸收紫外光,石英吸收池也可用于可见光区。
➢ 检测器 光敏检测器的作用是将接受的光辐射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便于测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常使用的检测
器是光电倍增管,响应速度快,能检测10-8~10-9s的脉冲光,灵敏度高,比一般光电管高200倍。
➢ 信号显示器 显示装置或读数装置的作用就是检测电流的大小,并将有关分析数据显示或记录下来。

检查样品是否有光解

检查样品是否太稀

检查比色皿是否玷污

是否测试时光谱带太小

周围有无强电磁场干扰
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维护及故障
分光光度法
0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 钨灯是好的,但自检时出现“钨灯能量高”的错误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计是根据溶液中溶质对紫外光的吸收程度来测定溶液中溶质浓度的仪器。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光源、样品室、色散元件和检测器等部分。

1. 光源:紫外分光光度计一般使用氙灯或镁灯作为光源,发出的紫外光包含一定范围的波长。

2. 样品室:样品室是装有待测溶液的容器,紫外光通过样品室时会与溶质分子发生作用。

3. 色散元件:色散元件(如棱镜、光栅等)主要用于将光线分散成不同波长的组分,形成光谱图。

4. 检测器:检测器可以测量不同波长下的光强度,一般使用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倍增管作为检测元件。

工作过程如下:
a. 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光源输出端口射入样品室;
b. 样品室中的溶液会吸收部分光能,形成吸收光谱;
c. 吸收光谱经过色散元件后,被分散成不同波长的光组分;
d. 不同波长的光组分经过检测器测量光强度,得到吸光度;
e. 根据光强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比较溶液吸光度与标准曲线的关系,推断出溶质的浓度。

总结:紫外分光光度计利用溶质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光强度的变化来获得溶质浓度的信息。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原理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原理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原理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测量溶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反应动力学和吸收光谱等。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原理主要是基于光的吸收和波长选择性。

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包括光源、样品室、光栅、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

其中光源通常采用白炽灯、钨丝灯或氘灯等发出宽波长连续光源。

样品室是用来放置待测样品的空间,通常有双臂样品室和流通样品室两种形式。

光栅是分光光度计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具有一定波长分辨能力的平面凹面反射镜。

检测器可以分为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和光电二极管阵列等不同类型。

数据处理系统则是用来记录和处理测量结果的电子设备。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原理主要有两种,即比色原理和分光光度法。

首先,比色原理是基于溶液中吸收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与其浓度成正比的原理。

根据比色原理,当光通过样品室中的溶液时,吸收物质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

溶液中吸收的光的强度与吸收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即样品吸收光强度的变化可以用来计算样品中吸收物质的浓度。

分光光度计常用的波长有紫外、可见和近红外等。

其次,分光光度法是通过光栅将光分散成不同波长的光束,并使用检测器测量各个波长的光强度。

分光光度计的光栅是一个具有一定波长分辨能力的平面凹面反射镜,它可以将入射的连续光分散成不同波长的光束,进而进入检测器。

检测器可以根据不同波长的光强度变化来计算样品中吸收物质的浓度。

在测量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调节光源和光栅来选择适当的波长。

然后,待测样品被放入样品室中,光束透过样品后到达检测器,检测器记录各个波长下的光强度。

数据处理系统会将记录的光强度转化为吸光度,并根据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来计算样品中的目标物质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分光光度计的测量结果还会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光束路径长度、背景光干扰、样品的色散和溶液的浓度范围等。

为了准确测量样品中的目标物质浓度,需要进行校正和控制这些因素。

综上所述,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原理主要基于光的吸收和波长选择性。

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

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

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
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来测量物质吸收、发射或透射光谱的仪器。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光源:分光光度计通过一个稳定的光源产生一束光。

常见的光源有白炽灯、钨丝灯、氘灯等。

光源发出的光通过空气或光学元件进入进样室。

2. 进样室:进样室是一个容器,光线进入其中与样品发生相互作用。

进样室通常由透明的材料制成,在光路上引入待测样品。

3. 分光装置:分光光度计采用一种称为分光器的光学元件,将进入进样室的光束分成两束。

其中一束光束与样品相互作用,这些光被样品吸收、发射或透射。

另一束光不经样品直接通过。

4. 检测器:分光光度计采用一种灵敏的检测器来测量透射或发射光的强度。

常见的检测器有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光
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等。

5. 数据处理:分光光度计通过检测器测量样品光的强度,然后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经过放大、滤波、数值转换等处理,最终转化为测量结果。

常见的数据处理包括吸光度测量、发射光谱、透射光谱等。

总的来说,分光光度计通过光源、进样室、分光装置、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等部件的协同工作,实现了对样品光的测量和分析。

这种测量分析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用于研究物质的光学性质和测量物质的浓度等。

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什么

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什么

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什么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和生物化学领域的分析方法,它基于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或透射特性进行定量分析。

分光光度法的原理主要包括光的吸收和透射、比色法和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等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来看光的吸收和透射原理。

在分光光度法中,我们通常会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来测量样品溶液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或透射。

当样品溶液中的分子或离子处于基态时,它们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使得光子的能量被转化为激发态的能量。

而当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或离子返回到基态时,它们会释放出吸收的光,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的透射。

根据比尔-朗伯定律,物质对光的吸收或透射与其浓度成正比,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来定量分析样品中的物质含量。

其次,比色法是分光光度法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之一。

比色法通过将待测样品与标准溶液进行比较,利用它们在特定波长光下的吸光度差异来确定待测物质的浓度。

比色法通常需要使用分光光度计来测量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并通过构建标准曲线或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来进行定量分析。

最后,分光光度计是分光光度法的关键仪器。

分光光度计是一种能够测量样品溶液在不同波长光下吸光度的仪器,它通常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分光光度计能够选择特定波长的光进行照射样品溶液,并测量样品对光的吸收或透射情况,然后将吸光度转化为浓度信息,从而实现对待测物质的定量分析。

总的来说,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光的吸收或透射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它包括光的吸收和透射、比色法和分光光度计的原理。

通过合理选择光源、单色器和检测器等参数,以及构建标准曲线或使用标准溶液,分光光度法能够准确、快速地对样品中的物质进行定量分析,因此在化学分析和生物化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分光光度计 原理

分光光度计 原理

分光光度计原理
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光学分析仪器,它基于光的吸收和透过性质来测定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光源:分光光度计通常采用可见光、紫外光或红外光作为光源。

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准直和色散装置,得到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单色光。

2. 样品室:光通过进入样品室,其中样品室通常由一个透明的玻璃或石英池构成,以容纳待测物质。

样品室还会有一个专门调节光程长度的装置。

3. 滤光片或光栅:进入样品室的光会通过滤光片或光栅,这样可以选择出特定波长的光,以用于检测特定的物质。

滤光片或光栅会根据不同的波长进行选择和调节。

4. 探测器:通过滤光片或光栅选择出的光进入探测器。

探测器可根据光的强度或能量进行测量,常用的探测器包括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或光电流计。

5. 数据分析与显示:探测器接收到光信号后,会将光强度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放大和转换电路进行处理。

最后,测量结果会通过显示屏或计算机显示出来。

常见的测量结果表达方式包括吸光度、透射率和浓度等。

通过测量样品吸光度或透射率的变化,分光光度计可以对溶液中的物质浓度进行定量分析,常用于化学、生物、药物等领域中的定量分析实验。

三种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区分介绍 光度计解决方案

三种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区分介绍 光度计解决方案

三种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区分介绍光度计解决方案本文简单介绍一下,一般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和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区分以及应用领域。

一、分光光度计1、原理:利用确定频率的紫外可见光照射分析物,它将有选择的被吸取。

吸取光谱可以反映出唔知道特征。

2、结构构成:光源、单色器、样品池、检测器光源:供应连续的辐射。

单色器:是分光光度计的心脏部分,是把来自光源的混合光分解成单色光,并能任意更改波长。

样品池:玻璃———适用于可见光区域;石英—————适用于紫外和可见光区。

检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二、红外分光光度计1、原理:当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换的红外光照射时,分子吸取了某些特定频率的辐射,并由其振动或转动运动引起偶极矩的变化,产生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使相应于这些吸取区域的透射光强度减弱。

记录红外光的百分透射比与波数或波长关系的曲线,就得到红外光谱。

2、结构构成:紧要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记录仪、掌控和数据处理系统构成。

3、特点介绍:优点:特征性高,几乎很少有两个不同化合物具有相同的红外光谱。

无机、有机、高分子等气体、液体、固体都能测定。

所需样品量少,几毫克到几微克。

操作便利、速度快、重复性好。

已有的标准图谱较多,便于查阅。

缺点:灵敏度和精度不够高,含量小于1%难于测出。

多用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的灵敏度和精度低于可见和紫外吸取光谱。

有些物质不能产生红外吸取光谱。

有些吸取峰的理论解释难度大。

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1、近红外光谱的划分:波长范围约在780nm—2526nm(波数约为12800—4000cm—1)2、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功能和要求:待分析物物理性质:粘稠度、颗粒度、均匀度等。

待分析物化学性质:蛋白各种氨基酸。

脂肪各种脂肪酸。

黑匣子技术,一切看定标结果。

待分析物环境因素:现场、在线、原位,温湿度等因素。

3、近红外光谱仪的紧要性能指标:信噪比:反映信号的动态范围,灵敏度,仪器能测得的大吸光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分类
一.分光光度计的一般原理是什么?
分光光度计是利用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不同种类的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相似,都是利用一个可以产生多个波长的光源,通过系列分光装置,从而产生特定波长的光源。

光源透过测试的样品后,部分光源被吸收,通过测量样品的吸光值,经过计算可以转化成样品的浓度。

样品的吸光值与样品的浓度成正比。

二.分光光度计有哪些不同的类型,不同种类的应用领域有什么区别?
分光光度计有哪几种不同的分类方式:
1.分光光度计按照波长及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1)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波长范围为400~760 nm的可见光区;(2)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波长范围为200~400nm的紫外光区;(3)红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波长范围为大于760nm的红外光区;(4)荧光分光光度计:用于扫描液相荧光标记物所发出的荧光光谱;(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光源发出被测的特征光谱辐射,被经过原子化器后的样品蒸气中的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通过测定特征辐射被吸收的大小,来求出被测元素的含量。

2.分光光度计按自动化程度分类:可分为手动、半自动、自动分光光度计。

3.分光光度计按软件可分为:带扫描、不带扫描。

三.分光光度计最常见的用途和常用波长有哪些?
1.核酸的定量
核酸的最高吸收峰的吸收波长260 nm。

利用260nm的波长可以定量测量溶于缓冲液的寡核苷酸,单链、双链DNA,以及RNA的浓度。

除了核酸浓度,分光光度计同时显示几个非常重要的比值表示样品的纯度。

如A260/A280的比值,用于评估样品的纯度,因为蛋白的吸收峰是280nm。

纯净的样品,比值大于1.8(DNA)或者2.0(RNA)。

如果比值低于1.8 或者2.0,表示存在蛋白质或者酚类物质的影响。

A230表示样品中存在一些污染物,如碳水化合物,多肽,苯酚等,较纯净的核酸A260/A230的比值大于2.0。

A320检测溶液的混浊度和其他干扰因子。

纯样品,A320一般是0。

2.蛋白质的直接定量
这种方法是在280nm波长,直接测试蛋白。

选择Warburg 公式,光度计可以直接显示出样品的浓度,或者是选择相应的换算方法,将吸光值转换为样品浓度。

3.细菌细胞密度
细菌培养过程中,需要采用分光光度计准确测定细菌细胞密度。

OD600是追踪液体培养物中微生物生长的标准方法。

在600nm波长下,以未加菌液的培养液作为空白液,测量定量培养后的含菌培养液。

四.几种常见的分光光度计的用途有哪些区别?
(1)可见分光光度计
用来测量待测物质对可见光(400~760nm)的吸光度并进行定量分析的仪器,称为可见分光光度计。

可在600nm测定细菌细胞密度。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紫外可见光谱仪用来测量待测物质对可见光或紫外光(200~760nm)的吸光度并进行定量分析的仪器。

可以测定核酸和蛋白的浓度,也可以测定细菌细胞密度。

紫外分光光度计又可分为单光束,假双光束,双光束。

它们的用途又有区别。

单光束:适于在给定波长处测量吸光度或透光度,一般不能作全波段光谱扫描,要求光源和检测器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双光束:自动记录,快速全波段扫描。

可消除光源不稳定、检测器灵敏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特别适合于结构分析。

仪器复杂,价格较高。

假双光束也就是比例双光束,它的原理是由同一单色器发出的光被分成两束,一束直接到达检测器,另一束通过样品后到达另一个检测器。

这种仪器的优点是可以监测光源变化带来的误差,但是并不能消除参比造成的影响。

(3)红外分光光度计
一般的红外光谱是指大于760nm的红外光谱,这是研究有机化合物最常用的光谱区域,能分析各种状态(气、液、固)的试样。

红外光谱法的特点是:快速、样品量少(几微克-几毫克),特征性强(各种物质有其特定的红外光谱图)、能分析各种状态(气、液、固)的试样以及不破坏样品。

(4)荧光分光光度计
荧光分光光度计是用于扫描液相荧光标记物所发出的荧光光谱的一种仪器。

应用于科研、化工、医药、生化、环保以及临床检验、食品检验、教学实验等领域。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测定, 不但可以做一般的定量分析, 而且还可以推断分子在各种环境下的构象变化,从而阐明分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该法主要适用样品中微量及痕量组分分析常规仪器之一。

是材料分析及质量控制部门进行常量、微量金属(半金属)元素分析的有力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