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优质课听课记录

合集下载

优质课听课记录40篇

优质课听课记录40篇

优质课听课记录40篇科目:语文听课时间:xx课时听课课题:蜜蜂引路听课始癔:xx班级听课记录—,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读题。

蜜蜂怎样会引路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二自学生字新词(1)读准生字的读言(2)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2.检查自学情景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资料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指导学生用扩句法说—说。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二自学生字新词(1)读准生字的读言(2)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2.检查自学情景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资料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指导学生用扩句法说—说。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在语境中辨析词义: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

往常派去找他的人才:在,列宁只好亲自地去找。

读这两个句子,比较—下,加点宇的意思有什么不—样。

听课评析课堂中难岩噍协眵U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启发和势商i,教学中,要把}旨导朗读作≥白理啕犀课文的主要手段,贯穿在势等!的始终。

课哇量中难虑噍协协U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启发和势商i,教学中,要把指导朗读作"j9理懈课文的主要手段,贯穿在彰噶!的始终。

听课记录篇2授课教师:xxx科目:语文听课时间:xx课时听课课题:生命的药方听课挺癔:xxflff级听课记录—,情境导入师:今日我们学的课文里面也有—个xx病患者。

患者的名宇叫德诺,f陟才_十岁。

德诺找到了他生命的药方了吗?让我们—萌_走进课文《生命的药方》(出示课题)二通读,初次感悟问题找到鼍命的药方I了吗7从哪儿读明白的7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流利。

1、检查生字词:指名读抽读齐读。

听课优质课教研活动记录

听课优质课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0月25日组织开展了“优质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校内外专家进行授课,并邀请全校教师参与听课、评课,旨在通过观摩优质课,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3.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三、活动内容1. 专家授课2. 教师听课3. 评课交流4. 教学研讨四、活动过程1. 专家授课上午,来自省城的知名专家张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

张教授以《背影》为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张教授的教学设计巧妙,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效果显著。

2. 教师听课我校全体教师认真观摩了这堂优质课,详细记录了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为接下来的评课交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 评课交流下午,教师们分组进行了评课交流。

大家一致认为,张教授的课具有以下特点:(1)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张教授在课前精心设计了教学目标,并在课堂上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明确学习方向。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张教授运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3)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张教授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全面发展。

(4)教学效果显著。

通过观摩张教授的课,教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4. 教学研讨在评课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了深入的教学研讨。

大家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讨论:(1)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如何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3)如何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如何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模式?五、活动总结本次优质课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关于听课记录(优选6篇)

关于听课记录(优选6篇)

关于听课记录第1篇一、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2、完成选字填空二、精读训练:1、读句子2、了解蚂蚁和蝈蝈在夏天都干些什么?自由读第一、二段。

⑴、想象一下“夏天真热”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

⑵、这时候蚂蚁们在干什么呢?它们是怎么干的?(搬粮食、背、拉、满头大汗)⑶、天气这么热,蚂蚁为什么不休息,还在满头大汗地搬着粮食?谁来用赞扬的语气读一读第一自然段?(重点突出:真、背、拉、满头大汗)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⑴这里的笑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蝈蝈是怎样笑话蚂蚁的,它会对蚂蚁说些什么?⑵、蝈蝈自己这时候在做些什么啊?⑶、读出它们的神气。

读出悠闲自得。

(出示:蚂蚁:搬粮食—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蝈蝈: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⑷、“有的……有的……”把它们在夏天得表现写得活灵活现。

分角色读:全体女同学读第一自然段,男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段1、冬天到了,到蚂蚁家去看看,在干什么?2、去蝈蝈在的大树下去看看。

用“有的……有的.……”句式说话。

3、学习成语:有备无患,防患未然人无远虑,必由近忧【评:将本单元练习中的四个成语与这篇课文相结合,这样灵活地处理教材,既加深了对课文中心的认识,又使学生轻易地理解了这四个成语,这样的方法也是提高效率的表现。

】四、写字指导:汗、洞、冷1、记忆字形:汗,干活就会流汗,所以是三点水旁;洞,水帘洞的洞,是有水的,所以也是三点水旁;而冷,指的是气温很低,水被冻掉了一点,所以变成了两点水。

【评:指导学生从意思上形象的记忆字形,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相信学生也一定会牢牢记住。

】2、范写,生描红。

【总评】阅读课就是教师指导下的读书课。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不离课文、不离读书,从课文中质疑,又在课文中寻找答案,让学生在读中求懂,在读中学会,在读中获得读的能力。

读,贯穿本课教学的始终,读的方式多,读的面大,读的要求又逐渐提高,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课文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读出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深刻寓意。

五年级科学听课记录

五年级科学听课记录

五年级科学听课记录
课程名称:五年级科学
授课教师:XXX
听课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听课地点:XXX教室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基础的自然科学概念,如生物链、生态平衡等。

能力目标:能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分析实验数据。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认识到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和方法
内容:生态系统、生物链、生态平衡的讲解与实验。

方法:教师讲解、小组讨论、实验操作。

3.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展示生态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的构成。

讲授新课:详细讲解生态系统和生物链的概念,解释生态平衡的意义。

巩固练习: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态平衡被打破的后果。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4. 教学效果
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知道生物链和生态平衡的意义。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实验环节中,学生操作基本规范,观察仔细。

5. 改进意见
部分学生在讨论环节较为沉默,建议教师加强引导,鼓励学生发言。

实验环节时间较短,部分学生未能完成实验,建议教师根据学生进度调整实验时间。

实验课听课记录评语

实验课听课记录评语

实验课听课记录评语
以下是一份关于实验课听课记录的评语,你可以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和学生表现进行修改。

《课程名称》听课记录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听课时间:[具体时间]
学生人数:[学生人数]
1. 教学目标明确:教师在实验开始前清晰地阐述了本次实验的目标和要求,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重点。

2. 实验设计合理:实验内容紧密围绕教学目标,步骤清晰,逻辑性强。

实验设备和材料准备充分,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中。

3. 讲解清晰透彻:教师对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的讲解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能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导学生正确操作。

4. 课堂管理有效:教师能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验过程,对学生的操作进行巡视和指导,确保了实验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同时,教师还能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 教学效果良好:通过本次实验课,学生不仅掌握了实验技能,还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6. 改进建议:教师可以在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总结和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中的收获和体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总的来说,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实验课。

教师教学准备充分,讲解清晰,课堂管理有效,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效果良好。

希望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能继续保持这样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听课记录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听课记录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听课记录授课教师:xxx。

科目:xx。

听课时间:xx课时。

听课课题:xx。

听课地点:xx班级。

本次评比的课题是《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本节内容的知识目标要求比较高。

它以前面两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基础,升华了整章知识,强调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结合我校的研究课题——自主学习,在听课的时候着重观察教师们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引导,感觉收获很大。

虽然各位教师有不同的课堂教学和活动的设计,但都重视体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理念,值得我好好学习。

首先,课堂引入形式多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自主学习必须以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为前提[1],而学习兴趣能够提高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在这种学习动机的驱动下,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才有可能实现。

这在生物课堂中也不例外,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学生对于生物科学的探究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们课堂引入的方式生动而多样,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的教师以哈佛大学的3D教学影片开始,展示了细胞中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的过程。

联系到前面学习过的分泌蛋白,配以影片中精致的画面和震撼的音效,让学生瞬间感受到了细胞世界的神奇。

有的教师从学生刚刚做过的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实验入手,展示了教师运用KNO3溶液进行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真实实验照片,分析现象提出质疑:为什么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之后会自动复原呢?从而引出有些离子是能够跨膜运输的。

还有的教师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同学们吃完饭后,这些被消化分解的营养物质是如何被人体吸收的呢?简单却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探究的热情。

其次,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探究性及合作学习方式得到普遍应用。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在课堂上体现出其学习的能动性、合作性和创造性,自主学习才得以实现。

而这些特征的体现必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有较高的参与度。

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呢?教师们可谓是煞费苦心,设计了多种类型的课堂活动,而且几乎所有的教师都选择了探究性及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以科学探究者的身份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过程中。

初中数学优质课听课记录

初中数学优质课听课记录

初中数学优质课听课记录近几年,初中数学教育在我国备受重视。

为提高教师教育素质,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各地教育部门纷纷组织优质课听课活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曾参与各类初中数学优质课的听课活动,收获颇丰。

现在想结合听课记录,分享一些个人看法和感受。

1. 课堂教学须知第一次听课是一个经典的数学课程,主题是“找规律”。

这节课不仅点明了数学课程的内涵,也教育了学生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授课老师从数列中剖析出规则,让学生理解我们对数学的理解是建立在规律之上的。

此外,授课老师也特别注意了交互式教学的效果,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提问,不断涌现出疑问和探究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快速判断能力。

2. 课堂讲义细节一次听课让我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更加敏感。

这节课的主题是百分数。

授课老师在讲解“折算百分数”时,提醒学生和自己注意数字单位,在如何统计数额方面,老师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向学生解释圆与长方形的面积比较,令学生掌握数学应用技巧。

在交叉例题中,授课老师通过实例的解释,为学生夯实了知识点,提醒学生要注意比例,加强了知识点的深度解释。

3. 粉饰课程我参加的一次课程是“三角形的相似性及其应用”。

授课老师采用了多种声音组合技巧,如平面图解、生动的课堂举例和现场演示等,使学生不仅可以传递掌握知识,而且明白数学问题与生活的联系。

除此之外,授课老师特别注重课程的分层,把课程展开到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并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紧密的相关性,让学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 数学思考思想一次参加“概率分布与正态分布的用途”主题的听课活动让我有了极大地借鉴和启发。

授课老师从定义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概率分布和正态分布的概念,指出了它们的异同、无限近似、近似计算等论点。

在授课过程中,老师也重视学生超前思考,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本质,并通过分组答题活动,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点,进而为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今后课程铺垫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优质的初中数学课是以学生的学习和探索为核心,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创新,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启示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

南瓜丰收了听课记录

南瓜丰收了听课记录

南瓜丰收了听课记录听课记录:南瓜丰收日期:XXXX年XX月XX日课程时长:45分钟课程类型:科学课授课老师:XXX老师听课学生:五年级一班课程内容概述:1. 介绍南瓜的种类和特点。

2. 讲解南瓜的生长过程和所需条件。

3. 实践操作:如何正确采摘南瓜。

4. 南瓜的食用价值与健康功效。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南瓜的生长过程和采摘方法。

难点:理解南瓜的食用价值和健康功效。

教学方法:1. PPT展示:展示南瓜的图片和生长过程。

2. 实物展示:展示不同种类的南瓜。

3. 实验操作:学生亲自采摘南瓜,体验采摘过程。

4. 小组讨论:讨论南瓜的食用方法和健康功效。

教学资源:1. 南瓜模型2. PPT课件3. 采摘工具4. 南瓜食品样品教学过程:1. 开场(5分钟):老师介绍南瓜的背景和特点,引起学生兴趣。

2. PPT展示(10分钟):展示南瓜的图片和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南瓜的生长特点。

3. 实物展示(10分钟):展示不同种类的南瓜,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南瓜的外观和质感。

4. 实验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采摘南瓜的实践操作,老师现场指导。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讨论南瓜的食用方法和健康功效,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

6. 总结(5分钟):老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南瓜的重要性和价值。

教学评价与反馈:1. 学生积极参与,兴趣浓厚。

2.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对南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小组讨论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4. 老师教态自然,讲解清晰,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教学优质课听课记录
实验课题:实验年级:
指导教师:实验地点:
听课时间:2013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 标
评 价 标 准
满分
得分
教学态度(20%)
积极指导学生,耐心解答学生提问,及时排除实验故障。
4
重视学生实验预习,及时、认真批改实验报告。
4
注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格要求学生。
4
治学严谨,实验准备充分,对实验教学认真负责。
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不同观点和意见。
5
实验指导中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开展讨论,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
5
精讲多练,注重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5
教学效果(30%)
巩固和加深了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7.5
增强了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4
遵纪守时,不随意调、停课,坚守岗位。
4
教学内容(30%)
注重设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注重实验设计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讲授,培养创新思维。
7.5
讲解清晰,重点突出,示范操作正确、规范。
7.5
实验目的、要求明确,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7.5
熟悉实验内容和仪器,指导材料完整、详实。
7.5
教学方法(20%)
7.5
提高了实验技能和自主动手能力。
7.5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7.5
总得分
长中小学
2013秋季学期
实验教学优质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