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的饮食禁忌《中医篇》
中医饮食养生的禁忌与注意

中医饮食养生的禁忌与注意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医学,中医有着独特的饮食养生理论,通过合理的膳食调配来维护人体的健康。
然而,在中医饮食养生中,也存在一些禁忌与注意事项。
遵循这些禁忌与注意,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医饮食养生的功效,下面将详细讲述。
一、禁忌1. 辛辣刺激食物:中医饮食养生注重平衡阴阳,辛辣刺激食物具有热性,容易上升阳气。
因此,患有热病、上火或酒后的人应尽量避免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姜、蒜等,以免加重症状。
2. 冷饮冷食:中医认为冷饮冷食能够损伤脾胃阳气,影响消化功能,诱发腹泻和腹痛等肠胃问题。
因此,饮食中尽量避免过量食用冰镇饮料、冷冻食品等。
3. 酸甜油腻食物:中医饮食养生强调平衡五味,过量食用酸甜油腻食物容易导致体内湿气积聚,进而引发消化不良、肥胖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4. 长期过食同类食物:中医饮食养生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即强调多样化膳食。
如果长期偏食同一类食物,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增加患病风险。
因此,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合理搭配各种食物,保证营养的全面摄取。
二、注意1. 合理搭配食物:中医饮食养生讲究五味调和,人们在日常饮食中应合理搭配食物,尽量使每餐中的菜肴涵盖五味,以达到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2. 注重炒煮方式:中医饮食养生认为,炒煮方式对于食物的性质有一定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以炖煮、煮煮为主,减少油炸等高温烹调方式,可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提高食物的吸收效率。
3. 根据季节调整饮食:中医饮食养生强调因时制宜。
在不同的季节,人们的饮食需求也会有所不同。
夏季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用蔬果;冬季饮食以温热为主,适量食用肉类等,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平衡。
4. 注意药食同源:中草药在中医饮食养生中被广泛应用,但药食同源需要谨慎使用。
不同药材具有不同的药性,误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因此,需要在专业的指导下正确使用药食同源的食材。
结语:中医饮食养生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瑰宝,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中医护理饮食禁忌

饮食禁忌饮食禁忌,在饮食护理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临床上许多疾病难愈,或愈而复发,不少是与不注意饮食禁忌有关。
《千金方》曾说:“大凡水肿病难治,瘥后持须慎于口味,又复病水入多嗜食康,所以些病难愈也。
”《医学六要》对血证饮食禁忌强调“血证不断酒色厚味,纵止必发,终成痼疾”。
其它如黄疸忌食油腻;温病高热忌食辛辣荤腥;脾虚泄泻,忌食生冷瓜果;肺痨、痔疮、痈疖忌食燥性食物;产后、经期忌食寒凉食品等经验,均应在饮食护理中加以运用。
此外,饮食禁忌除以上内容外,还应注意食物与药物,食物与食物之间的关系。
如服用中药一般忌嗜茶,服参类补品,忌食萝卜。
还有习惯服蜂蜜忌葱,白术忌桃、李,鳖甲忌苋菜,荆芥忌鲫鱼,天门冬忌鲤鱼,膳鱼忌犬肉,雀肉忌白木耳等,也可供参考。
常见疾病的饮食禁忌

常见疾病的饮食禁忌(1)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多由过敏引起,发病突然,以呼吸喘促,喉间哮鸣有声为临床表现。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为饮食不当所导致。
西方国家的发病率高于第三世界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移民也有发病增加的趋势,说明与环境有密切关系。
除了对环境污染物过敏因素外,还与日常食物中氯化钠含量过高有关。
美国不同地区食盐销售与当地支气管哮喘的死亡率成正比。
现代医学认为,支气管炎哮喘多为过敏因素所导致,一些易过敏的食物应该禁忌食用,如虾米、油菜花、螃蟹、新鲜稻米等食品,以及烟、酒、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也应禁忌。
寒喘的患者不宜吃生梨、芹菜、孽养等食物;热喘的患者不宜吃羊肉、鹅肉、姜、桂皮等;哮喘且腹胀者,忌食豆类、芋头等,以免加重气急的症状。
(2)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的各种症状,通常都是由于支气管管壁黏膜充血、水肿及黏膜腺体增生、变大、分泌亢进,黏液增多所致。
由于过多的黏液分泌使痰量增多,在气管和支气管内,不但影响呼吸道畅通,而且为细菌的滋生创造有利条件,因此易造成感染。
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忌海腥、油腻和刺激性的食物,以及戒烟、酒;应忌或少吃黄鱼、带鱼、蟹、虾和肥肉,忌食辣椒、胡椒、蒜、葱、韭菜等辛辣之品。
菜肴调味不宜过甜、过咸,要冷热适度,抽烟有百害而无一利;患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平时应少饮酒,最好不喝。
⑶高脂血症:血脂过高常常是引起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高脂血症患者应从饮食方面本着“五低”的原则,即低热能、低饱和脂肪酸、低脂肪、低盐、低胆固醇。
①忌饱食、暴食。
每天的热能摄入与消耗应基本平衡,如供过于求,过剩的热能转变成脂肪,存于人体内,使人发胖,体重增加。
因此控制热能和限制体重是治疗的关键,尤其是冠心病患者进餐更不能过饱,因为过多食物不仅难以消化,还可加重心脏的负担,使膈肌升高,腹部胀气,限制心脏的正常活动。
又因为消化食物的需求,全身血液多集中于胃肠,使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加重心肌缺血、缺氧,易诱发心绞痛,甚至发生心肌梗死而危及生命。
饮食禁忌中医养生五忌

饮食禁忌中医养生五忌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状况。
中医养生强调饮食调理的重要性,有许多饮食禁忌需要注意。
本文将介绍中医养生中的五大饮食禁忌,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
一、冷饮忌食冷饮指的是冰镇饮料和冷冻食品等非常冰凉的食物。
中医认为,人体脾胃属于阳气之源,喜温不喜寒。
过多食用冷饮会刺激脾胃功能,导致脾胃功能受损,表现为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而且,冷饮还容易导致寒气内生,引发身体湿寒症状,如腹痛、腰膝酸软等问题。
为了健康饮食,可以选择温热的饮料和食物,如温水、热汤、热粥等。
这样可以保护脾胃,有助于消化吸收,也能维持人体的正常温度。
二、辛辣食物忌食辛辣食物指的是辣椒、花椒、生姜、蒜等容易刺激口腔和消化系统的食物。
中医认为,辛辣食物性热,容易引起火气上升,从而导致口腔溃疡、痔疮、口腔炎等症状。
而且,辛辣食物还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为了保护口腔和消化系统,应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
如果喜欢辛辣口味,可以选择温和一些的调料,如八角、香叶、茴香等,来增加食物的口味。
三、油腻食物忌食油腻食物指的是过多油炸、油煎、油炒或含有大量油脂的食物。
中医认为,油腻食物容易堵塞脉络,影响血液运行,从而导致血瘀、血脂升高等问题。
而且,油腻食物还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脂肪肝等疾病。
为了保持血脂平衡和脾胃健康,我们应该减少摄入油腻食物的量。
可以选择清蒸、煮、炖等方式来烹制食物,避免使用过多油脂,以达到健康饮食的效果。
四、生冷水果忌食生冷水果指的是未加热或未经烹饪处理的水果,如西瓜、菠萝、柚子等。
中医认为,生冷水果性寒凉,容易对人体脾胃产生不良刺激,导致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
而且,生冷水果还会使肠胃蠕动减缓,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为了保护脾胃和消化系统,应适量食用熟食水果。
可以选择煮水果、烤水果或蒸水果等加热方式来处理水果,使得水果更加温热,有助于脾胃的健康。
五、过多煎炒忌食煎炒指的是将食物加热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高温烹调方式。
常见病饮食禁忌表 常见疾病饮食模板

常见病饮食禁忌表1. 高血压饮食禁忌•高血压患者应避免食用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糖的食物,例如:咸菜、咸鱼、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糕点等。
•忌吃过咸和热的食物,以免刺激血管,加重高血压。
•忌吃过重和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忌食过多的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引发血压波动。
•忌食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碳酸饮料等,以免刺激血压升高。
2. 糖尿病饮食禁忌•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高糖、高淀粉、高油脂和高胆固醇的食物,例如:糖果、蜂蜜、饼干、炸鸡、猪肉等。
•忌吃过重和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忌食过多的饱和脂肪,如牛油、猪油等,以免引发心血管疾病。
•忌食过多的淀粉类食物,如米饭、面包、土豆等,以免引起血糖的快速升高。
•忌食含有反式脂肪的食品,如一些快餐食品、炸薯条等,以免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
•冠心病患者应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和高糖的食物,例如:肥肉、内脏、油炸食品、腌制食品等。
•忌食过多的饱和脂肪,如奶油、黄油等,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忌食过多的胆固醇,如动物内脏、蛋黄、海鲜等,以免加重血管的堵塞。
•忌食高盐的食物,如味精、酱油等,以免导致水钠潴留和血压升高。
•忌食高糖的食物,如糖果、蜂蜜等,以免引发血糖波动。
4. 高血脂饮食禁忌•高血脂患者应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糖的食物,例如:肥肉、蛋黄、奶油、甜点等。
•忌食过多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如动物脂肪、炸食等,以免增加血脂水平。
•忌食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蛋黄、动物内脏等,以免加重血管的堵塞。
•忌吃过甜和油腻的食物,以免增加能量摄入和脂肪堆积。
•忌食高糖的食物,如糖果、蜂蜜等,以免干扰血脂的代谢。
•肥胖患者应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糖和高热量的食物,例如:蛋糕、巧克力、油炸食品、糖果等。
•忌食过多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如动物脂肪、炸食等,以免增加能量摄入和脂肪堆积。
•忌食过多的糖分,如糖果、碳酸饮料等,以免增加血糖和脂肪的合成。
40种常见病症饮食禁忌

40种常见病症饮食禁忌一、咳嗽1.忌烟、酒及一切辛辣刺激品;2.忌肥甘油腻、粘滞、海腥等食物,如肥肉、油煎炙炒等;3.忌食物过咸。
二、哮喘1.忌烟、酒等辛辣刺激物;2.忌海腥、油腻食物,如虾(尤其是油爆虾、醉虾)、螃蟹、桂鱼、黄鱼、带鱼、鲥鱼、肥肉、鸡蛋等;3.忌食雪里蕻、芥菜、黄瓜、米糟、酒酿等发物,调味不宜过咸、过甜,冷热要适中;4.忌食易产气食物,如豆类、红薯、土豆、汽水等,产气易致腹胀,上顶及胸腔,加重喘促;5.寒喘忌食生冷瓜果。
三、失音1.忌烟、酒熏蒸;2.忌辛辣、油炙、肥甘厚腻之品。
四、头痛1.忌烟、酒、茶等刺激物;2.忌肥甘厚腻;3.忌公鸡、螃蟹、虾、鹅肉、羊肉、狗肉等食物。
五、发热1.忌油腻、煎炸食物及生冷、硬固、不易消化食物;2.忌食物过量;3.忌烟、酒及辛辣有刺激的食物。
六、胸痛1.忌肥腻类食物,如肥肉、海鲜等;2.忌寒凉性的食物。
七、黄疸1.忌酒;2.忌油腻、辛辣、海鲜不易消化食物,如鱼、虾、肥肉、煎蛋、葱、蒜及生冷瓜果。
八、腹胀1.忌过咸食物,如咸鱼、腐乳、咸肉等;2.忌油腻荤腥、油炸坚硬食物,如肥猪肉、羊肉、狗肉等,但动物内脏可吃,如猪肝、猪肺、猪肾、猪心及瘦肉等,但忌多吃;3.忌海鲜、发物、寒凉生冷食物以及含水量多的食物,如海鱼、蟹、虾、公鸡、菠萝、醋等;4.忌食过饱。
九、水肿1.忌过咸食物,限制水分摄入;2.忌烟、酒及醋等刺激性食物,忌葱、蒜、姜等辛辣食物;3.忌油腻、海腥、生冷水果,如虾、蟹、海鱼、南瓜、雪里蕻等。
十、牙龈出血1.忌食油煎炙炒、辛辣刺激、生硬的食品,以免动火出血,如大椒、生姜、洋葱、韭菜、胡椒之类以及酸醋腌过的食物;2.忌烟、酒,以免助长火热之势,生热动火,加重出血;3.忌食海腥等发物,以免动血,加重病情,如虾、蟹、海鱼等。
十一、鼻出血1.忌食辛辣刺激动火食品,如辣椒、生姜、胡椒、花椒等;2.忌食油煎炒炸、海鲜等发物。
十二、便血1.大量出血时禁食。
中医养生的饮食禁忌

中医养生的饮食禁忌一、中医养生的饮食禁忌及解析中医学认为,饮食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并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中医养生中,有一些饮食禁忌需要避免,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养生的饮食禁忌,并解析其原因和对身体的影响。
二、冰冷食物冰冷食物是指温度较低或经过冰镇处理后的食物,如冰淇淋、冰水等。
在中医养生中,冰冷食物被视为具有寒性质,会对消化系统造成损伤。
根据中医理论,消化系统需要保持一个适宜的温度才能顺畅运转。
进食寒凉之物会导致脾胃功能受损,影响阳气运行和血液循环。
长期摄取过多寒凉之物还可能引起脾胃虚寒、气虚血瘀等问题。
因此,在中医养生中,冰冷食物的摄入应该适度,尽量选择温热性质的食物来代替。
三、油腻食物油腻食物是指含有大量油脂和高热能的食物,如炸鸡、炸薯条等。
中医认为,油腻食物容易引起湿浊的困扰,导致体内湿气积聚。
湿气过重会影响脾胃功能,导致消化不良、身体代谢减慢。
此外,长期摄取过多油腻食物还可能引发血液循环不畅、肥胖等问题。
因此,在中医养生中,建议限制摄入油腻食物,并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避免过度烹调和多用调味品可以减少对消化系统的负担。
四、辛辣刺激食物辛辣刺激食物包括辣椒、花椒等具有刺激性味道的调料或菜肴。
这些食物在中医养生中被视为具有燥热属性。
进食过多辛辣食物有可能引起心火亢盛、口舌生疮等问题。
辛辣食物还会刺激消化道粘膜,影响胃肠功能,导致胃部不适和消化不良。
在中医养生中,建议适量摄入辛辣刺激食物,并与其他温性或寒凉性质的食物进行调配,以达到防止身体过热的效果。
五、过度饮酒大量饮酒对人体健康有诸多负面影响。
在中医养生中,酒被归类为具有燥温属性,容易引起气滞血瘀的问题。
且过度饮酒还会导致肝脏功能受损,使得体内毒素排除能力下降。
因此,在中医养生中,建议限制饮酒量并适度调整个人承受能力。
若需要碰杯应选择白酒或者红葡萄酒等相对来说对身体影响较小的类型。
中医四大忌口

中医四大忌口中医有四大忌口,具体内容如下:一、因病忌口二千多年前,我国最早一部医书——《黄帝内经》就提出有关饮食的禁忌问题,如肝病禁率、心病忌咸、脾病忌酸、肺病忌苦、肾病忌甘苦,继而又有其它古医籍分别记载着消渴(糖尿病)忌糖、水肿病忌盐,这与现代医学“肾炎”病人,浮肿病人忌盐,“肝炎”肝功不全病人,忌酒、忌食脂肪食物;心血管病人忌高脂肪;尿毒症患者忌高蛋白;胃肠疾病者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等等,是科学的,已被从前实践认识了的事实。
二、因药忌口中药与食物虽同出一源,但它所含成分不同,其性味与药理作用也就各异,若配合不当,则会降低疗效或失去疗效,甚至会增加中药的毒性反应。
中医中药讲究“辩证论治”:“虚则补之,实则泻这”、“热则清之”、“寒则温之”。
凡热证、实证、阴虚心火旺之症,如口苦咽干,烦热不安,大便秘结,血压升高,神衰不宁,心动过速,甲状腺亢进者,一般分别应用清热凉血、滋阴降火之法,药取银花、连翘、山推、生地、丹皮、麦冬、知母、玄参、沙参、丹麦、杞子、菊花、龟板、鳖甲,此时应忌食生姜、大蒜、韭菜、大葱、羊肉、狗肉、胡椒、多糖、高脂、香燥辛热之食品。
凡气血亏损、寒湿凝滞、阴损及阳、险阳两亏者,如脾胃虚寒、手足冰凉、大便溏薄、血压偏低、心动过缓之证,法拟温中和胃、滋补气血、药用人参、当归、黄芪、黄精、熟地、胡森、苁蓉、干姜等。
食忌:西瓜、冬瓜、萝卜、绿豆、生梨、甘蔗、蜂蜜、鳖鱼等生冷寒凉、滋腻、粘滑之食品。
凡热缠身、畏寒发热、头痛心烦、便秘尿黄、口舌溃烂,疖疮肿瘤者,治拟清热解毒,扶正托毒。
药用:银花、菊花,一枝黄花、黄芩、黄连、黄柏、黄芪、黄栀子。
忌食:毛笋、毛茹、豆芽、丝瓜、韭菜、茄子、虾、蟹、螺、蚌之象形发生。
三、因时忌口依据中医“天人合一”,人体也是一个小天地的理论,用药忌口,不仅要辩证,同时还要因时,如春季多湿,忌寒湿之品;夏季多署,忌辛热煎炒之食;秋季多燥,忌食损津香燥之品;冬季多寒,忌食生冷寒凉之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見疾病的飲食禁忌《中醫篇》
更新日期:2007/04/22 14:30 記者:編輯部/整理報導
‧冰、竹筍、糯米、辣椒、豆類、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服用中藥時需與西藥或茶間隔兩小時。
《特別禁忌》
‧一般感冒:忌橘子、籚筍汁、冰。
‧咳嗽:忌冷水、橘子、冰淇淋、冰、鹹魚。
‧急性胃炎:忌油炸食物、酒、辣味、糯米。
‧慢性胃炎:忌冷飯、生冷食物、酸酵食物。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酸過多:忌香蕉、豆類、竹筍、雞肉、芹菜、鳳梨、酒、芥末、辣椒、番石榴、濃茶、汽水、咖啡、甜食。
‧胃腸脹氣:忌花生、蕃薯、豆芽、菜豆類、蛋。
‧急慢性肝炎(黃疸):忌鵝肉、雞肉、鴨肉、肥豬肉、酒、香蕉、麻油、茄子、香腸、芹菜、動物內臟、油膩食物。
‧腎虧、白濁、白帶:忌啤酒、汽水、鹹魚、筍乾、鹹菜。
‧糖尿病:忌甜、鹹、酒、豆類、米麵小吃、蜂蜜。
‧低血壓:忌芹菜、洋蔥、洋菇、蘆筍。
‧高血壓、心臟病:忌動物油、高脂肪、腦髓、酒、辛辣、乳酪、暴飲暴食、菸、重鹽食物、情緒激動、沐浴高溫、油膩食物。
‧風濕病、關節炎:忌啤酒、香蕉、肉類、動物內臟、蛋、油炸、木瓜、豆類。
‧腦神經衰弱、失眠:忌辣椒、酒、咖啡、蔥蒜、芥末、菜心、茶葉、油炸類(過燥食物)。
‧痔瘡:忌牛肉、酒、菸、辣椒、煎炒油炸。
‧過敏性皮膚炎(溼疹):忌魚、蝦、蟹、烏賊、芒果、蛋、香菇、花生、酒、牛奶、竹筍、過燥食物。
‧面皰、青春痘:忌豬腳、豬耳、過燥食品、煎炒油炸。
‧中風:忌蝦、高膽固醇食物。
‧骨折:忌香蕉。
資料來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傳統醫學科北醫傳統醫學科醫師群
你對吃的食物瞭解嗎?
更新日期:2007/04/25 07:40 記者:蕾咪/整理報導
【寒涼、冰冷食物】
任何冰品、西瓜、水梨、葡萄柚、柚子、椰子、橘子、硬柿子、山竹、蓮藕、綠豆、白蘿蔔、大白菜、苦瓜、黃瓜、絲瓜、冬瓜、蕃茄。
【辛辣、燥熱、燒烤、油炸食物】
辛辣物:辣椒、大蒜、芫荽、老薑、蔥、沙茶醬。
燥熱物:茴香、韮菜、肉桂、羊肉、狗肉。
熱性水果:龍眼、荔枝、芒果、榴槤。
【刺激性食物】醃漬品、咖啡、咖哩
【清淡甘平易吸收食物】
蔬果類:芭樂、蘋果、葡萄、柳橙、木瓜、草莓、櫻桃、桑椹、空心菜、菠菜、紅蘿蔔、茼蒿、花椰菜。
肉品類:雞肉、魚肉、豬肉、排骨、豬小腸。
五穀類:米飯等。
奶蛋類:雞蛋、牛奶、豆漿等。
資料來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傳統醫學科北醫傳統醫學科醫師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