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术语总结
高考政治答题模板及必背术语

高考政治答题模板及必背术语一、经济生活类1. 关于价格变动的答题模板。
这可太重要啦!如果题目问到价格变动对生活或者生产的影响,你就可以这么答。
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嘛,一般来说,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就像汽油价格涨了,好多车主都心疼加油钱,就会减少不必要的出行。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呢,调节产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
比如猪肉价格上涨,养猪户就会增加生猪的养殖数量,还会多投入饲料等生产要素。
必背术语有“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 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嘿,这是个常考的点呢!企业要成功呀,得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就像小米公司,一开始就定位为高性价比的智能手机,这战略多明智啊。
还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华为不断投入研发,在5G技术上领先,这就是优势。
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也不能少。
同仁堂几百年坚持诚信制药,名声一直很好。
必背术语“企业要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二、政治生活类3. 公民的政治参与答题模板。
如果考到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那可不能乱了阵脚。
公民要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比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就像有的市民发现城市建设有问题,通过合法途径去监督政府改进。
同时呢,公民要履行政治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等。
咱们都得做守法的好公民呀。
必背术语“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 政府职能的答题模板。
政府职能是个重点哦。
如果题目问政府在某件事上应该怎么做,你得知道政府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比如说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
还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像宏观调控、市场监管。
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防止房价过快上涨就是这个职能的体现。
文化建设职能,推广文化活动,像建设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
社会建设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必背术语“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019高考政治答题模板

2019高考政治答题模板高中政治分数不高,往往是主观题的原因,很多同学答政治主观题观点写不到点子上,因此阅卷老师不会给高分。
对此整理了一些高中政治主观题万能模板,以及高考政治大题必背知识点汇总。
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政治主观题万能模板一、“体现类”主观题题型特点: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
解题技巧(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二、价格变化的原因及稳定物价的措施和原因(1)价格变化的原因答题要素:价值+供求+货币供应量+市场缺陷+经济政策+流通环节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③货币供应量: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
④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⑤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⑥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商品流通不畅,也会引起价格上涨。
(2)稳定物价的措施答题要素:科技管理+发展生产+货币供应量+市场监管+宏观调控+流通环节①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合理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④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⑤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3)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答题要素:物价影响生活+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市场规律+以人为本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2019高考政治之政治生活答题术语 套路在这里

2019高考政治之政治生活答题术语套路在这里
文科生的福利来啦!下面是小编整理了高考政治生活答题术语,再也不怕政治答题得不到高分啦!
高考政治生活答题术语1、公民
①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②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第一:民主权利的广泛性;第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第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第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日益得到充分的实现;第三: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③公民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④公民政治参与原则: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有序参与原则。
⑤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
民主选举:我国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
民主决策:。
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术语总结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2019年高考政治大题常用答题术语必修1 《经济生活》术语组1: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在《经济生活》范围内,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神门?”一般应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市场在资源配置汇总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
术语组2:政府(国家)应该如何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术语组3:企业应该如何做◆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着,因此企业要重视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搞好售后服务。
◆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遵循价值规律,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商品。
◆加强管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以较少的资源,较低的成本,生产较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经营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还要提高企业劳动者的素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企业要搞好售后服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实施名牌战略,坚持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
◆企业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必须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
◆坚持科学发展观。
术语组4:凡涉及国际经济关系,一般应运用以下知识作答★为什么◆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经济全球化使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国家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自由流动,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9年高考政治复习时政术语归纳总结

高三时政术语归纳解读1.对企业减税降费的作用:(1)减税降费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重要举措.(2)减税降费能够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提高个税起征点的作用:①有利于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负担,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②有利于增加中低收入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3. 负面清单制度改革的意义:(1)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有利于形成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3)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4. 扩大进口,进博会的成功举办的意义:①进博会进口满足多样化民生需求的消费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②进口大量中高端消费品,倒逼我国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优势;③进口智能及高端技术装备,有助于增加我国产业升级所需的技术、设备产品供给,夯实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④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强共同发展新动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5.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涉及到技术、创新①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
④提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原因:①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
②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
④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⑤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7.不同主体如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1坚持党的领导2政府履行经济建设、社会建设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激发乡村经济的活力。
2019高考政治高频考点汇总(附大题答题模板)

2019高考政治高频考点汇总(附大题答题模板)在“新高考”的要求下,考试按照“6选3”模式,高考科目组合方式有20种不同的选择。
2017年高考,浙江省透露了省内选科报考的数据,对数理逻辑要求不高的地理、生物、历史、政治成为选考人数较多的学科。
历史、政治被选择几率增加,对偏重理科学习的社会大氛围来说,2019政治课本也做了调整。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历年高考政治高频考点汇总和政治大题答题模板。
一、高考政治高频考点1.关于核心的说法①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
③“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⑤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2.关于(产生)生存和发展的说法①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或说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②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多样性3.关于关键的说法①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②人们解决矛盾(问题)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关于属性的说法①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又叫商品的二因素或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可说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还可以说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共有属性、特有属性、社会属性)②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又叫二重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③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区别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5.关于特点的说法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②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
6.关于前提、基础的说法①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②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是——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③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
高考政治常用答题术语总结

高考政治常用答题术语总结摘要:很多同学在政治考试中,在大题答题中经常会丢分,掌握高考政治答题技巧以及答题术语,对于备战2019年高考的同学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今天文都中小学老师给同学们整理了几个高考政治答题术语,分享给同学们参考一下,如果觉得整理的不错的话,建议大家收藏下来,方便随时查看!高考政治答题术语:经济类怎么办★叙述国内经济措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即实现“五个统筹”的目标。
2、措施: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①地位: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措施:a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b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c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⑶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①地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②措施: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⑷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⑸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6)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7)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2019年高考政治各模块答题技巧汇总- 政治生活

二、政治生活。
1.公民政治参与的意义?对公民:①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②有利于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③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
对政府:①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威信。
②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提高政府依法行政和工作效率。
③有利于政府审慎行使权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对社会:①有利于全社会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②有利于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2.公民为什么要做一件事的思路①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
②因为公民享有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六项政治自由、监督权)③因为公民要履行义务。
④因为公民要坚持三原则(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⑤做某一件事的具体意义。
3.公民怎样做某一件事的思路①从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角度考虑。
②从公民政治参与的三个原则,尤其是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角度考虑。
③从公民政治参与的四种方式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角度考虑。
④从公民遵守法律角度考虑。
4.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①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切实履行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活难、就业难、看病难、办事难等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③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④坚持依法行政。
要加强立法工作,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建立和完善行政问责制,加大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人员的问责力度。
⑤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完善行政监督体系,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