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①

武汉理工大学周静顾少轩赵志宏

摘要:“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课程是为材料科学专业学生适应现代新材料研究而开设的一门重

要专业基础课,我们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和现代计算机应用特点,对该课程的目标任务、性质、基本要求及课程内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材料科学专业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计算机的应用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计算机在材料工业、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也是相当普遍的,在建材工业领域,如生产工艺与热工过程中的数值计算、原材料和产品性能测试与科学实验中的数据处理、物料反应过程的数值仿真、配料配方与生产设备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生产过程与作业的自动调节控制、繁重操作与质量检测的人工智能化等都离不开计算机这一重要工具。为了适应现代建材工业的发展,拓宽材料科学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可以利用现代计算技术和工具从事材料研究开发和利用的高级专业人才,开设“计算机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课程并制定其合理的教学内容很有必要。本文对该课程的目标任务、性质、基

本要求及课程内容进行了探讨。

一、课程设置的目标任务及性质

材料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制备新材料和

测定其结构和性能的直接手段。而由于计算机技术、计算理论的迅速发展,许多更加复杂、大型的计算成为可能,使得在材料研究领域,采用计算方法来研究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并指导实验研究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材料科学专业主要是培养新材料开发研究人才,而计算机是现代材料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用计算方法来研究材料,对材料的性能进行预测和指导,就是根据相关理论,采用合适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确立材料的理论模型,有目的地指导制备所需性能的材料。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基础理论知识、应用

实例的讲授和上机实习操作,使得学生了解应用计算机进行材料科学研究的具体过程,将计算机作为有力的工具应用于材料科学研究。

二、课程基本要求

计算机应用,为材料科学专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技

术手段。要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和数学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因此,该课程应在开设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微机原理

及应

用”、“算法语言”、“固体物理”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开

设。根据该课程的目标任务及性质,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具有以下几点要求:

1. 专业与计算机之间的沟通,着重介绍基本的应

用方法;

2. 材料科学专业对计算机的实际需求;

3. 结合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实际课题,让学生能够

提出确切的计算研究方案和计算模型,熟练地上机操作计算,准确地输入相关数据,对输出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4. 将理论计算、材料制备实验和测试结果相结

合,加强学生对现代“实验、理论、计算”三位一体科研

手段及交叉学科研究的认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科研工作素质。

三、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课程教学内容较多,所涉及知识面很广,而按照教学计划只安排50 学时。为使得学生能更好、更系统掌握所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时数,教学

内容立争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该课程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学时安排上,理论课与上

机实践的比例为2 :3 ,通过一些应用实例,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对计算机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有一个感

性认识。进行材料的计算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

步骤:

1. 根据具体研究的目标建立物理模型;

2. 将固体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用于该模型,

把研究材料的具体结构和性能的目标转化为数学模

型(即建立数学计算公式) ;

3. 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和建立相应的计算程序;

4. 运行程序,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材料的

某些结构或性能信息。

根据课程涉及到的内容我们将课程内容分为三

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程序设计基础,讲述一些计算机系统

及软件技术、程序设计方法。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材料研究方面的应用软件远远赶不上材料研究领域的

千变万化,要求材料工作者能根据自己的实际要求设计开发一些应用软件,需要掌握一些计算机系统及软件技术、程序设计方法方面的知识。对于材料科学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课程中,

我们用12 个学时的时间讲述上述内容。

第二部分是计算方法及应用,让学生了解常用数

学问题的数值解法及其算法程序(如代数方程式求解、线性方程组求解、特征制问题和常微分方程求解等) ,这部分内容用12 个学时完成。

第三部分为材料研究中的常用计算方法,要求学

生能结合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实际课题,提出确切的计算方案和计算模型,对输出结果作合理地分析和有意义的讨论。用26 个学时介绍如下内容:

①晶胞常数的计算,用实验测得的XRD 衍射数

据计算实际晶体的晶胞常数;

②用晶体结构对称性学会用软件方法绘制晶胞

图,进行新材料结构的设计;

③讲解Xα计算方法,掌握SCC - DV - Xα计算

方法理论知识,学会应用其程序计算材料的能级、态密度和键强度等材料电子结构,得出材料的相关性能。

四、结束语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与

相关的专业知识还有些欠缺,建议今后在开设了群论、量子力学、测试技术、材料工艺等方面的课程之后

再开设此门课程。随着材料科学与计算机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课程内容也在不断

更新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孙承绪. 计算机在硅酸盐工业中的应用. 华东

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2. 肖慎修,孙泽民,刘洪霖,鄢国森. 量子化学中

的离散变分Xα方法及计算程序.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6

3. 宓锦效,闵新民. 无机材料晶体结构(电子出版物) .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电子出版部,1999

(上接第83 页)

(3) 本软件提供了六种动画功能按钮,分别为播

放、暂停、停止、倒放、开头和末尾,能够方便、灵活地

控制动画的演示。为了方便学生仔细体会一些物理化学动态概念,又设计了动画速度控制滑动条,可以对动画的速度进行调节。

(4) 对讲课的内容又设计了三个跳转功能按钮,

分别为第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为教师浏览授课内容以及前后内容的衔接提供了方便。

三、教学效果

物理化学多媒体教学软件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

业96 本硕连续试点班,96 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97 精细化工、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专业十几个班级进行了教学实践,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认为采用多媒体软件教学,不仅能加大教学信息量,缩短学时,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以使抽象概念形象化, 微观图象宏观化,学生容易理解,印象深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MCAI 是一种崭新的教学工具,我们开发的物理

化学多媒体教学软件还只是一种尝试,还有很多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

参考文献

1. 马晓, 王兢. 精通Authorware4. 0. 宇航出版社,1998

2. 王宁,陈帮本. 3D Studio MAX优化教程. 人民

邮电出版社,1997

3. 胡长俊. photoshop5. 0 入门与提高.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4. 王志强. 多媒体应用系统设计与制作. 电子工

业出版社,1997

材料科学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姓名:张博 班级:84110101 学号:2008041101026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摘要介绍计算机技术在材料科学研究中应用领域。在材料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借助于计算机可推动材料研究、开发与应用。计算机的具体应用。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应用 材料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制备新材料和测定其结构和性能的直接手段。而由于计算机技术、计算理论的迅速发展,许多更加复杂、大型的计算成为可能,使得在材料研究领域.采用计算方法来研究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并指导实验研究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计算机模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包括材料液态成形、塑性成形、连接成形、高分子材料成形、粉末冶金成形、复合材料成形等各种材料成形工艺领域。计算机模拟技术在材料成形加工中的应用,使材料成形工艺从定性描述走向定量预测,为材料的加工及新工艺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和优选方案,从传统的经验试错法,推进到以知识为基础的计算试验辅助阶段,对于实现批量小、质量高、成本低、交货期短、生产柔性、环境友好的未来制造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计算机模拟是未来材料成形制备工艺的必由之路,其发展趋势是多尺度模拟及集成。

一.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领域 1 计算机用于新材料的设计 材料设计是指通过理论与计算预报新材料的组分、结构与性能,或者通过理论与设计来“订做”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按生产要求设计最佳的制备和加工方法。材料设计按照设计对象和所涉及的空问尺寸可分为电子层次、原子/分子层次的微观结构设计和显微结构层次材料的结构设计。材料设计主要是利用人工智能、模式识别、计算机模拟、知识库和数据库等技术,将物理、化学理论和大批杂乱的实验资料沟通起来,用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式对新材料的研制作出决策,为材料设计的实施提供行之有效的技术和方法。 2 材料科学研究中的计算机模拟 利用计算机对真实系统模拟实验、提供模拟结果,指导新材料研究,是材料设计的有效方法之一。材料设计中的计算机模拟对象遍及从材料研制到使用的过程,包括合成、结构、性能制备和使用等。计算机模拟是一种根据实际体系在计算机上进行的模拟实验。通过将模拟结果与实际体系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可以检验模型的准确性,也可以检验出模型导出的解析理论所作的简化近似是否成功,还可为现实模型和实验室中无法实现的探索模型做详细的预测并提供方法。 3 材料与工艺过程的优化及自动控制 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机和可编程控制器(PLC)在材料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正体现了这种发展和趋势。在材料加工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不仅能减轻劳动强度,更能改善产品的质量和精度,提高产量。用计算机可以对材料加工工艺过程进行优化控制。例如在计算机对工艺过程的数学模型进行模拟的基础上,可以用计算机对渗碳渗氮全过程进行控制。在材料的制备中,可以对过程进行精确的控制,例如材料表面处理(热处理)中的炉温控制等。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使工艺设备、检测手段的准确性和精确度等大大提高。控制技术也由最初的简单顺序控制发展到数学模型在线控制和统计过程控制,由分散的个别控制发展到计算机综合管理与控制,控制水平提高,可靠性得到充分保证。 4 计算机用于数据和图像处理 材料科学研究在实验中可以获得大量的实验数据,借助计算机的存储设备,可以大量保存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计算、绘图,拟合分析)和快速查询等。材料的性能与其凝聚态结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研究手段之一就是光学显微镜和

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 专业:应用化学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瞿阳 湖北·武汉 二〇一五年五月

1.第一次作业.文献检索 纳米二氧化锡分级结构的合成 【摘要】纳米材料与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对于21世纪的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军事技术、电子技术、微型器件制造技术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影响。而纳米材料的制备是整个纳米科技的基础,越来越多的制备方法和路线被研究开发出来,以期能使纳米材料能够符合各种实际应用的要求,并发挥其最大效能。纳米二氧化锡是一种n型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优异的气敏特性和光电性能,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应用于气敏和湿敏元件、电极材料、光学玻璃、催化剂、功能陶瓷等方面。只要掌握了对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就能有目的地调控其各项性质参数,并最终实现其应用价值。下文研究了几种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并扩展了这些制备方法的运用范围。【关键词】纳米材料二氧化锡制备液相直接沉淀法 【正文】目前制备纳米二氧化锡的方法主要有液相法和气相法两大类。常用的方法有溶胶一凝胶法、低温等离子体化学法、微乳液法、金属醇盐烃化法、硝酸氧化法、液相沉淀法、超临界流体干燥法、电弧气化合成法等等。现就制备纳米二氧化锡粉体的方法作一些综述。 1.沉淀法 沉淀法通常是在溶液状态下将不同化学成分的物质混合,在混合溶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制备纳米颗粒的前驱体沉淀物。再将此沉淀物进行干燥或锻烧,从而制得相应的纳米颗粒.例如:利用金属盐或氢氧化物的溶解度,调节溶液酸度、温度、溶剂,使其沉淀,然后对沉淀物进行洗涤、干燥、加热处理制成纳米颗粒。一般颗粒在1微米左右时就可以发生沉淀,从而产生沉淀物,生成颗粒的粒径通常取决于沉淀物的溶解度。沉淀物的溶解度越小,相应颗粒径也越小。而颗粒的粒径随溶液的过饱和度减小呈增大趋势。沉淀法制备纳米颗粒主要分为直接沉淀法、均相沉淀法、化合物沉淀法、水解沉淀法等[1-3]。2.溶胶凝胶法 溶胶一凝胶法广泛应用于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制备,前驱物用金属醇 盐或非醇盐均可。方法实质是前驱物在一定条件下水解成溶胶,再制成凝胶,经干燥和热处理后制得所需纳米粒子。例如中南工业大学的段学臣等应用醇盐水鳃制备了8nm的二氧化锡粉体,华南理工大学的吴柏源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

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认识

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认识 在我没上大学之前,我只知道计算机叫电脑。能更快更方便的处理人工不太好处理的数字,可以玩游戏,可以看电影,可以处理文字。总之,我就感觉它很神奇,不可思议。同时听了很多关于黑客的事迹,老师、朋友们说它的神奇,我就很想去了解它的神秘之处。所以我认为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只要会玩电脑就行。 但上了大学我知道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不只是玩电脑。会玩电脑只是会玩这机器而已,并不能算一个专业人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的什么样的人才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到底学什么呢?这需要我去探索,去了解。然后要做的是要怎样去学好这门专业?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摸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什么呢? 目前我国计算机专业主要分为三大类:计算机基础专业、与理工科交叉的计算机专业、与文科艺术类交叉的计算机专业。根据各专业开设课程不同,获得这些专业的学士学位可以相当于计算机等级三级或四级水平。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值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图形学、人工智能、计算方法、离散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以及算法设计与分析、人机交互、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计算机英语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硬件部件设计及调试、计算机基础训练、课程设计、计算机工程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相近专业:微电子学、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地理信息系统、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信息工程、信息科学技术、软件工程、影视艺术技术、网络工程、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光电信息工程、广播电视工程、电气信息工程、计算机软件、电力工程与管理、智能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的什么样的人才呢? 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本专业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和应用,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开发,计算机管理和维护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数据库,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熟练地进行程序设计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和开发CAI软件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具有从事计算机教学及教学研究的能力,熟悉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具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然后要做的是要怎样去学好这门专业?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很重要,尤其是专业基础课,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学得更深。C语

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

化学化工中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 摘要:化学由于自身具有的特殊性,使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尤为紧密。近几十年在我国发展迅速,尤其是各种化学专用软件不断应用。这些软件的功能包括化学反应式书写、图形绘制、数据处理、计算与测试等。化学软件是化学工作者的得力助手,掌握相关软件的应用,将会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化学Chemsketch Origin Office Visio The computer in chemic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Wangmaocan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232001) Abstract:The particularity of chemical because of itself, making it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particularly close. In recent decades, especially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chemical special software constantly applications. These software features include chemical reactive writing, graphics, data processing, calculation and test, etc. Chemical software is chemical worker's right-hand man, to master relevant software application, will greatly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Key words:chemical Chemsketch Origin Office Visio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历程和趋势 摘要:本文结合国内几所高校材料学科的具体实例,综述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的历史进程,讨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同时展望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材料科学与工程,发展历程,趋势 Abstract In this paper,on the basis of practic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iscipline in several domestic universiti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reviewe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is discipline were discussed. Meanwhile, the prospect of this subject in the future were prospected. Keywords: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development process,trend 1 引言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把信息、材料和能源作为社会文明的支柱。80年代又把新材料、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并列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及新工艺对新材料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也促进了当代材料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材料学科及教育的重要性已被人们认识,国内外许多工科院校及综合性大学都相继成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系)。 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历程 “材料科学”这个名词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首先提出。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之后,美国政府及科技界为之震惊,并认识到先进材料对于高技术发展的重要性,于是一些大学相继成立了十余个材料科学研究中心,从此,“材料科学”这一名词开始被人们广泛使用。 材料学科的发展过程遵循了现代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从细分走向综合。各门材料学科通过相互交叉、渗透、移植,由细分最终走向具有共同理论和技术基础的全材料科学[1]。20世纪40年代以前,基础科学和工程之间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在20世纪20年代固体物理和材料工程两学科是分离的,到40年代两学科才有交叉。从60年代初开始出现了材料科学,到了70年代,材料科学和材料工程的学科内涵大部分重叠,材料科学兼备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属性,故“材料科学与工程”(MSE)作为一个大学科逐步为科技界和教育界所接受[2]。 2.1 国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历程 美国西北大学M.E.Fine教授等人首先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材料科学与 工程(MSE)这一概念。在上20世纪60年代以前,国内外高校均没有明确完整的MSE教育。此时,材料科学与技术人才的培养分属冶金、化工或机械等专业。从60年代初起,欧美等国家高校中冶金、机械或化工等与材料有关的系或相关的专业及学科开始改设“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科学系”、“材料工学系”。至80年代中后期,欧美等国大部分高校已完成此项工作。这种教育符合材料科学技术发展趋势。近年来,美国与欧洲在材料教育方面的最显著特点就是把材料科学与工程看作是一门学科。在大学不再需要专门的材料主题。这些材料不再是冶金、陶瓷或电子材料学,而统称为材料,材料教育涉及的范围包括金属、陶瓷、高分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09)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门类:工学;二级类:电气信息类;专业代码:080605)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的,具备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的,能在科研、教育、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 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7.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并具有初步的听、说、写能力。要求学生独立用外文撰写400字(中文字)左右的毕业论文摘要。 三、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主要课程 工科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物理实验、大学英语、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汇编语言与微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军训,“思政课”实践,专业课程实验包括:程序设计实验、面向对象

《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试卷及答案

2012级应用化学、化学专业 《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试题 答题内容要求截图 所做答案均为亲手制作,但是不保证答案正确性 一、数据处理:(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已知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数据如下: T/℃0 10 20 25 30 40 50 κ×106/(S?m-1) 1.2 2.3 4.2 5.5 7.1 11.3 17.1 利用Excel软件中的功能,求出5,15,28,35,45℃时的电导率κ值 答题要点:①做散点图②添加趋势线方程③选择合适的拟合形式 ④输出拟合方程⑤进行插值计算 2、在20℃,钢线中碳含量对电阻效应研究中,观测得数据如下: 碳含量x% 0.10 0.30 0.40 0.55 0.70 0.80 0.95

电阻y (10-5Ω) 15 18 19 21 22.6 23.8 26 利用Excel 软件中的功能,拟合为2321x a x a a y ++=的多项式。 答题要点:①做散点图 ②数据分析-多项式-二次 ③获得拟合参数或输出拟合方程 二、office 软件的应用技巧(每小题5分,共20分) 1、描述如何使用自动更正功能快速输入分子式 Fe 2(SO 4)3 答题要点:①使用自动更正的操作过程 ②选择带格式文本 Fe 2(SO 4)3 2 函数LINEST 的使用方法? 自己百度 答题要点:描述函数的使用方法及适用范围 3、描述反应加热符号的制作,与输入法的链接及输出过程 答题要点:正确描述制作及链接过程

加热 4、描述获取下面图片中的文本信息的方法 答题要点:①转换图片格式为tiff ②使用OCR识别软件识别③粘贴文本 作者注所用软件office组件中Document Imaging (WPS中没有)因为没有软件必备组件本题没有做完 三、化学软件的应用技巧(共10分) 1、利用Chemsketch软件调用环己烷的椅式构象及立方烷的结构式。(2分) 答题要点:①正确描述调用过程②输出调用结果 模板------ 模板窗口 2、利用Chemsketch软件绘制下列化学结构式,并用软件中的命名功能命名。(8分) 结构式 O N H O O NH 2 COOH

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述

第1节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述 1.1.1材料科学的内涵 材料科学就是从事对材料本质的发现、分析认识、设计及控制等方面研究的一门科学。其目的在于揭示材料的行为,给予材料结构的统一描绘或建立模型,以及解释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材料科学的内涵可以认为是由五大要素组成,他们之间的关联可以用一个多面体来描述(图1-1)。其中使用效能是材料性能在工作状态(受力、气氛、温度)下的表现,材料性能可以视为材料的固有性能,而使用效能则随工作环境不同而异,但它与材料的固有性能密切相关。理论及材料与工艺设计位于多面体的中心,它直接和其它5个要素相连,表明它在材料科学中的特殊地位。 材料科学的核心内容是结构与性能。为了深入理解和有效控制性 能和结构,人们常常需要了解各种过程的现象,如屈服过程、断裂 过程、导电过程、磁化过程、相变过程等。材料中各种结构的形成 都涉及能量的变化,因此外界条件的改变也将会引起结构的改变, 从而导致性能的改变。因此可以说,过程是理解性能和结构的重要 环节,结构是深入理解性能的核心,外界条件控制着结构的形成和 过程的进行。 材料的性能是由材料的内部结构决定的,材料的结构反映了材料 的组成基元及其排列和运动的方式。材料的组成基元一般为原子、 离子和分子等,材料的排列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组元间结合类型的 影响,如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键等。组元在结构中不是 静止不动的,是在不断的运动中,如电子的运动、原子的热运动等。 描述材料的结构可以有不同层次,包括原子结构、原子的排列、相 结构、显微结构、结构缺陷等,每个层次的结构特征都以不同的方 式决定着材料的性能。 物质结构是理解和控制性能的中心环节。组成材料的原子结构,电子围绕着原子核的运动情况对材料的物理性能有重要影响,尤其是电子结构会影响原子的键合,使材料表现出金属、无机非金属或高分子的固有属性。金属、无机非金属和某些高分子材料在空间均具有规则的原子排列,或者说具有晶体的格子构造。晶体结构会影响到材料的诸多物理性能,如强度、塑性、韧性等。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原子组成,但二者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强度、硬度及其它物理性能差别明显。当材料处于非晶态时,与晶体材料相比,性能差别也很大,如玻璃态的聚乙烯是透明的,而晶态的聚乙烯是半透明的。又如某些非晶态金属比晶态金属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蚀性能。此外,在晶体材料中存在的某些排列的不完整性,即存在结构缺陷,也对材料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我们在研究晶体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时,除考虑其内部原子排列的规则性,还需要考虑其尺寸的效应。从聚集的角度看,三维方向尺寸都很大的材料称为块体材料,在一维、二维或三维方向上尺寸变小的材料叫做低维材料。低维材料可能具有块体材料所不具备的性质,如零维的纳米粒子(尺寸小于100nm)具有很强的表面效应、尺寸效应和量子效应等,使其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纳米金属颗粒是电的绝缘体和吸光的黑体。以纳米微粒组成的陶瓷具有很高的韧性和超塑性。纳米金属铝的硬度为普通铝的8倍。具有高强度特征的一维材料的有机纤维、光导纤维,作为二维材料的金刚石薄膜、超导薄膜等都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能。 1.1.2 材料科学的确立与作用 (1)材料科学的提出 “材料科学”的明确提出要追朔到20世纪50年代末。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重80千克,11月3日发射了第二颗人造卫星,重500千克。美国于1958年1月31日发射的“探测者1号”人造卫星仅8千克,重量比前苏联的卫星轻得多。对此美国有关部门联合向总统提出报告,认为在科技竞争中美国之所以落后于苏联,关键在先进材料的研究方面。1958年3月18日总统通过科学顾问委员会发布“全国材料规划”,决定12所大学成立材料研究实验室,随后又扩大到17所。从那时起出现了包括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2)材料科学的形成 材料科学的形成主要归功于如下五个方面的基础发展: 各类材料大规模的应用发展是材料科学形成的重要基础之一。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和19世纪电动机的发明,使材料在新品种开发和规模生产等方面发生了飞跃,如1856年和1864年先后发明了转炉和平炉炼钢,大大促进了机械制造、铁路交通的发展。随之不同类型的特殊钢种也相继出现,如1887年高锰钢、1903年硅钢及1910年镍铬不锈钢等,与此同时,铜、铅、锌也得到大量应用,随后铝、镁、钛和稀有金属相继问世。20世纪初,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问世,如1909年的酚醛树脂(胶木),1925年的聚苯乙烯,1931年的聚氯乙烯以及1941年的尼龙等,发展十分迅速,如今世界年产量在1亿吨以上,论体积产量已超过了钢。无机非金属材料门类较多,一直占有特殊的地位,其中一些传统材料资源丰富,性能价格比在所有材料中最有竞争能力。20世纪中后期,通过合成原料和特殊制备方法,制造出一系列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功能材料和先进结构材料。如电子陶瓷、铁氧体、光学玻璃、透明陶瓷、敏感及光电功能薄膜材料等。先进结构

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

课程总结 ——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并且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各学科的发展给予了深刻的影响。随着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相互影响,计算机技术在其它学科领域中的应用也已经构成各具特点的独立学科。化学学科中复杂计算对强大计算能力的依赖性,海量化学信息对存储和管理能力的高要求,化学反应的复杂性和微观性对虚拟现实的需求,化工过程对自动化的需求等等都要求化学工作者掌握现代计算机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在化学中的特殊应用技术。在这种形势下,驾驭计算机的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包括化学工作者在内的科技人员能力的重要尺度之一。 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计算机文献检索、化学编辑排版、实验数据的图形化处理、绘制化学化工图形以及Office系列软件在化学化工及论文编辑中的应用。我从中学到了不少的实用性内容,在此衷心地感谢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面我将对本课程所学的内容作一个简短的总结。 一、计算机文献检索 利用计算机检索化学文献主要有Internet搜索引擎的使用和化学化工文献数据库的检索,其中搜索引擎有谷歌、百度、搜狐、网易和新浪等,而文献数据库主要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工程索引和科学引文索引等。 化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时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化学信息。但是这些信息较为零散且难以查询,无法得到较好的应用,因此对这些零散的化学信息进行一定的整合与处理是十分必要的。最合理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化学数据库。 当前的化学信息和数据种类和数量繁多,通过书籍查找需要的文献将消耗大量的时间且难度较大。但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和化学的发展与相互渗透,使得我们检索化学信息更加快捷方便,只要给出关键词、作者、期刊号、出版时间就可以进行检索,还可以利用逻辑关系进行二次检索或多次检索,使得范围大大缩小,效率倍增。最常用的几种检索工具有:化学化工网站、搜索引擎和专业数据库。随着网络化学数据库的使用,化学工作者查找信息将会变得更加方便,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二、化学编辑排版 采用ACD/ChemSketch软件可以实现各种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式的绘制、分子三维模型的建立及实验装置图的绘制等,是一个功能十分强大的化学专业应用软件。 ACD/ChemSketch是一个免费软件,安装很简便。主要功能和特点:绘制平面和立体化学结构式、反应式和化学图形;其绘图功能十分强大,具有丰富的化学图形绘制工具,各种化学符号应有尽有;内置包括各种原子、有机物官能团等基本结构的模具工具栏,使得绘制复杂庞大的有机物结构式变得非常便捷,并且可以把绘制好的平面化学结构图直接转换为立体图形:能够预测分子结构的基本参数如分子量、摩尔体积、极性、密度、介电常数等;可对所绘制的分子结构自动命名,可提供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等等。 ChemSketch最新版本为12.0版,有两种相对独立的操作模式,即结构模式和绘图模式两种界面,结构模式用于绘制各种化学结构、反应式;而绘图模式则用于增加文本和绘制其他图形。两种模式可以相互切换,除具备化学绘图功能外,还能对分子结构式进行2D 优化和3D 优化,按系统命名法命名,以及计算分子各种性质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简称材料专业。 大千世界中的材料无所不包、无处不在。吃、穿、住、行,每个人每天会碰到诸如金属、橡胶、磁性、光电等众多材料,小到一根针、一张纸、一个塑料袋、一件衣服,大到交通工具、医疗器械、工程建筑、信息通讯、航天航空,处处都有材料科学的身影。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涉及材料学、工程学和化学等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该专业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主要研究的是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事实上,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如何更好地利用材料和创造材料的历史,材料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据各地区的发展历史,专业教学的侧重点略有不同。比如,材料专业中材料可以分为金属、无机非金属、高分子材料等。辽宁省各个高校由于历史沿乘的原因,多以金属材料为主。金属材料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及新型金属材料。 各高校材料专业学生,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会接触到本专业课程。主要的专业课程有:材料科学基础、金属学、金属学与热处理、材料力学性能等。 在专业课学习之前,需要学习一些涉及化学、机械的相关课程。 比如:工程制图、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普通化学、物理化学等。

材料专业的学生除了需要掌握材料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还需掌握机械、电子等知识及技能。 材料专业学生除了要掌握课程内容外,还需掌握建模软件、有限元分析软件、科学分析软件等工具。 就业去向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多从事工艺、技术、质检、检验、研发等工作。除此之外,还有从事采购、高精尖大型设备的技术售后等工作。职业发展较好,由于材料专业的特点,使得材料专业的用处存在于产品的研发、性能的保障、产品的质量检验等重要的核心环节中,从业人员可快速展现自己的专业优势。

浅析数学在计算机科学及应用中的应用

图1 为两相开关建立模型的有穷自动机 3.4 离散数学与编译原理 编译程序是计算机学科中比较高深的专业课,是计算机的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程序。一个典型的编译程序而论,一般都含有八个部分:词法分析程序,语法分析程序,语义分析程序,中间代码生成程序,代码优化程序,目标代码生成程序,错误检查和处理程序,各种信息表格的管理程序。 离散数学里的计算模型章节里就讲了三种类型的计算模型:文法、有限状态机和图灵机。具知识有语言和文法,带输出的有限状态机,不带输出的有限状态机,语言的识别,图灵机等。短语结构文法根据产生式类型来分类:0型文法,1 型文法,2型文法,3 型文法。以上这些在离散数学里讲述到的知识点在编译原理的词法分析及语法分析中都会用到。 由于自然语言都极为复杂,对一个自然语言,看起来不大可能说出它的所有语法规则,因此,将一个语言自动翻译成另一个语言的研究,引出形式语言的概念。与自然语言不同,形式语言是由一组意义明确的语法规则定义的,语法规则不仅对于语言学和自然语言的研究十分重要,而且对于程序设计语言的研究也很重要。 形式语言的句子是用语法来描述的。在程序设计语言的应用中,经常出现两类问题:(1)怎么能够确定一组单词是否组合成了形式语言的一个有效句子?(2)怎么才能产生形式语言的一个有效句子。在考虑这两类问题时,文法的使用十分有益。 离散数学里定义了短语结构文法。G=(V,T,S,P)由下列四部分组成:词汇表V,由V 的所有终结符组成的V的子集合T,V的初始符S,和产生式集合P。集合V-T , 记为N,N中的元素称为非终结符。P中的每个产生式的左边必须至少包含一个非终结符。 编译原理中的词法分析运用了不确定的有穷自动机,确定的有穷自动机,从正规表达式到NFA。在语法分析中运用了上下文无关文法,非上下文无关文法,LL(1)文法,LR 文法。这些表达式与文法都在离散数学中有相关的描述。因此,离散数学也是编译原理的前期基础课程。 3.5 离散数学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以让机器完成那些如果由人来做则需要智能的事情的科学。虽然人工智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材料化学 20080679 张冰摘要介绍计算机技术在材料科学研究中应用领域。探讨计算机在材料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借助于计算机可推动材料研究、开发与应用。计算机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应用 材料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制备新材料和测定其结构和性能的直接手段。而由于计算机技术、计算理论的迅速发展,许多更加复杂、大型的计算成为可能,使得在材料研究领域.采用计算方法来研究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并指导实验研究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计算机模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包括材料液态成形、塑性成形、连接成形、高分子材料成形、粉末冶金成形、复合材料成形等各种材料成形工艺领域。计算机模拟技术在材料成形加工中的应用,使材料成形工艺从定性描述走向定量预测,为材料的加工及新工艺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和优选方案,从传统的经验试错法,推进到以知识为基础的计算试验辅助阶段,对于实现批量小、质量高、成本低、交货期短、生产柔性、环境友好的未来制造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计算机模拟是未来材料成形制备工艺的必由之路,其发展趋势是多尺度模拟及集成。 一.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领域 1.计算机用于新材料的设计 材料设计是指通过理论与计算预报新材料的组分、结构与性能,或者通过理论与设计来“订做”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按生产要求

设计最佳的制备和加工方法。材料设计按照设计对象和所涉及的空问尺寸可分为电子层次、原子/分子层次的微观结构设计和显微结构层次材料的结构设计。材料设计主要是利用人工智能、模式识别、计算机模拟、知识库和数据库等技术,将物理、化学理论和大批杂乱的实验资料沟通起来,用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式对新材料的研制作出决策,为材料设计的实施提供行之有效的技术和方法。 2.材料科学研究中的计算机模拟 利用计算机对真实系统模拟实验、提供模拟结果,指导新材料研究,是材料设计的有效方法之一。材料设计中的计算机模拟对象遍及从材料研制到使用的过程,包括合成、结构、性能制备和使用等。计算机模拟是一种根据实际体系在计算机上进行的模拟实验。通过将模拟结果与实际体系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可以检验模型的准确性,也可以检验出模型导出的解析理论所作的简化近似是否成功,还可为现实模型和实验室中无法实现的探索模型做详细的预测并提供方法。 3 材料与工艺过程的优化及自动控制 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机和可编程控制器(PLC)在材料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正体现了这种发展和趋势。在材料加工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不仅能减轻劳动强度,更能改善产品的质量和精度,提高产量。用计算机可以对材料加工工艺过程进行优化控制。例如在计算机对工艺过程的数学模型进行模拟的基础上,可以用计算机对渗碳渗氮全过程进行控制。在材料的制备中,可以对过程进行精确的控制,例如材料表面处理(热处理)中的炉温控制

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学习心得

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学习心得 这学期通过学习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在初步接触高分子化学的同时与当前日新月异的计算机领域相结合,从而对高分子化学,数据分析以及公式编辑等其他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掌握了一种新的学学习方法,使得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更方便。 通过对ChemSketch的学习,对很多课本上见到的复杂的结构式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习兴趣,与此同时ChemSketch的强大分析能力如对异构体的全面准确分析使得自学一定程度上变得简单,对我们的学习很有帮助,同时在以后的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在更远的将来对论文的编辑工作中对ChemSketch的熟练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如绘制结构式,定性绘制一些相应的曲线。而且ChemSketch使得原本抽象的事物变得清晰直观,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这是最重要的。 通过对公式编辑器的学习,现在可以编辑很多美观的公式,突破了之前只能依靠有限的数学符号只能写出不直观的公式,在今后论文的编写中非常重要。 通过对Origin的学习对数据分析有了更近一步的认识,对复杂的实验数据的处理再不是一件耗时又低效的事,用Origin对数据进行线性拟合求斜率和截距等参数都有能把误差降到最低,从而对实验的分析相对更容易一些。 在学习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这门课的同时,不仅从这门课程本身学到了有用的知识,也明白了科技的飞速发展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提

供了很多的便捷之处,因此要善于利用这些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学习生活,不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真心感谢一学期以来老师的谆谆教诲,在教给我们高分子化学知识的同时不辞辛苦的传授给我们其他课程对化学的促进和应用。

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概况

序言 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概况 一.计算机技术对化学科学的影响 近年来化学学科的重要成就之一是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计算机与化学的结合促进了化学的发展。 化学发展的历史中,每次重大的进展都与新技术、新概念、新思想的引入密切相关。天平的引入把化学反应与量的概念联系在一起产生了分析化学;用物理方法研究化学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边缘学科,至今还不断影响化学的发展。计算机与化学结合是化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已在如下方面产生了影响: 1、产生新的边缘学科:如计算机化学、化学计量学、计算分析化学、量子化学近似计 算方法、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拓朴表示方法等。 2、促进理论化学的发展:理论化学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大量的量子化学计算必须使 用计算机。此外,复杂体系化学反应动力学,多组分的化学平衡等问题也只有依赖 计算机才可能实现。 3、促进实验数据处理方式与方法的发展:计算机在此方面的运用使化学工作者摆脱凭 经验作图或表格的数据处理的落后的方式,得以采用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的严格 的数据处理,以便从中抽取更多重要信息,引导出新的结论。 4、提高仪器测试精度和实验室的自动化程度: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测试仪器,采集数据 并处理数据是实验室使用计算机的重要方面,不但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避免了 主观读数误差,还提高了测试的精度、灵敏度和数据采样频率,并加快了测试速度。 5、加速情报交流:计算机文献检索大大提高了文献检索的效率。Internet的发展使全世 界的信息交流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专家系统和智能数据库与测试仪器的联机,可使 测试样品与库存数据进行比较并作出结论。 6、化工过程控制:通过生产参数的自动采集,由计算机进行处理,按最优化的方式控 制生产设备,可以有效减少化工生产过程有毒、有害和危险性物质对操作人员的危 害及提高产品产量与质量。 在其它方面,诸如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模拟等,对于科学研究、化学教育、实验室成果的工业化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二、计算机技术在化学中应用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科学是当前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也是最难以预测的领域。如同在20年前人们无法预测计算机网络技术对通讯领域发展的影响一样,今天同样难以预测的也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当然包括计算机技术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未来将有哪些新的计算机技术出现?这些技术又将在哪些领域中获得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将在哪些化学领域中取得突破?确实非常难以进行回答。然而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把握计算机技术在化学领域的发展趋势,了解其发展动态是必要的。因为它对我们把握现代化学发展方向,调整高等化学教育内容有相当大的影响。鉴于此,我们从当前已有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动态和当前化学领域对计算机技术最迫切需求的领域两个角度,对计算机技术在化学科学中的发展趋势做以下推测: 1.在更复杂分子结构的精确计算方面将会加速发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Metallic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 080205 学制: 4年 Speciality Code: 080205 Schooling Years: 4 years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目标1:(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知识,特别是金属材料的成分—加工—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材料的表征方法及应用,掌握材料设计、制备、加工、检测和评价等方面的先进理论和方法。 目标2:(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利用材料科学与工程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研发和工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目标3:(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和合作能力,进而能够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管理能力。 目标4:(工程系统认知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材料科学与工程在国民经济以及科学技术领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学习和实践成为解决与材料有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的人才。 目标5:(专业的社会影响评价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看待材料选择、设计和应用对人们日常生活、工商业的经济结构以及人类健康所产生的潜在影响。 目标6:(全球意识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在全球化的环境里保持清晰意识,有竞争力地、负责任地行使自己的职责。 目标7:(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既能从事各种传统材料、先进材料、特殊新材料的研制开发与应用,又能从事与制造、信息、汽车、生物、能源等领域和行业相关材料的工程设计及生产管理,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o become advanced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with good quality, comprehensive physical and moral qualities in the aspec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he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reach the following goals upon the completion of the degree program: Objective 1:[Foundations] To gain a solid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iscipline, in particular of the composition-processing-microstructure-performance relationships in metallic materials;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期末考试试题

一、请总结出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至少5个方面的典型应用。 1网络与资源的应用:强大的网络搜索引擎可以帮助用户快速而有效地获取相关信息,提高能工作效率,并且在网络上共享信息和资源。 2.实验方案设计、模型与数据处理。如: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数据回归分析)。 3.计算机辅助材料设计与工艺模拟。如:多尺度材料设计与模拟,材料加工过程模拟仿真ABINIT THERMO-CALC,ANSYS 4材料研究与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检测与过程控制,这样不仅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速度,显著地改善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加工精度,而且大幅提高了生产率。 5 .用于材料物相、微结构、物理、化学性质检测分析: 6计算机在材料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能模拟出易于学生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图表,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教学效果和效率提高, 二 polyflow 功能:POLYFLOW是采用有限元法,主要针对豁性和勃弹性的流体进行流动问题模拟的CFD 软件,其基本的程序结构如图1一12所示。作为FLUENT的一个组件,它具有强大的解决非牛顿流体及非线性问题的能力,且具有多种流动模型,可以解决聚合物、食品、玻璃等加工过程中遇到的多种等温/非等温、二维/三维、稳态/非稳态的流动问题,可以用于聚合物的挤出、吹塑、拉丝、层流混合、涂层过程中的流动、传热和化学反应问题。 特点:POLYFLOW软件具有以下特点: ●主要包括几个模块:POLYFLOW;POLYDATA POLYSTAT,它们由一个主控程序POLYMAN来执行。 ●具有多种多样的粘性模型、内容丰富的粘弹性材料库,这个数据库每年都在不断地进行更新。 ●在模拟复杂的流变特性流体或者粘弹性流体的时候,主要具有三种模型:广义牛顿模型;屈服应力模型;粘弹性模型(拥有多种可扩展的特性)。 ●所采用的变形网格、接触算法、以及网格重叠技术,保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与GAMBIT、IDEAE、PATPAN都具有数据接口,可以使用他们生成的网格,并且POLYFLOW内部嵌套GAMBIT软件。支持多种类型的网格,如四面体、五面体、六面体、三角形、四边形,组合网格等。 ●吹塑过程中的壳体模型大大减少了工程师的工作量,只需要通过简单地设定、计算,就可以得到吹塑以后各个部位的厚度、剪切应力、温度等在吹塑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参数。 ●在计算挤出过程中的材料混合问题时,使用自由面的方法,多种的自由面类型为模拟多种类型的挤出混合问题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可以用来模拟玻璃熔炉中的电加热问题,并且可以将过程中的导电率定义为温度的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