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单元第一节海陆分布教案 中图版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学案【新教材】

备课本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中图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第一章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研究昼夜的变化,认识昼夜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1、日出或日落的挂图。
2、注明地球、月球旋转轨道和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的挂图或反映地球、月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录像带。
3、地球仪。
4、转椅一把。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白天就到来了,人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学习;太阳从西方落下,黑夜就降临大地。
请同学们观察这幅日出、日落图,结合平时的了解想一想:每天,我们看到太阳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2、提问:(1)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上出了什么现象?(2)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有什么规律?3、谈话: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上的昼夜就交替着循环出现,那么是什么原因引导了地球昼夜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了解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情况。
(1)谈话:地球绕着太阳旋转,月球绕着地球旋转,它们在宇宙中的相对位置及地球、月球的旋转情况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
(地球、月球在宇宙中围绕着太阳旋转的有关录像)闭着眼睛想一想茫茫的宇宙之中地球绕着太阳转、月球绕着地球转的情形。
(2)提问: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公转和自转的?2、观察实验,探求地球昼夜变化的原因。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运动,月球绕着地球运动。
那么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是由什么运动造成的呢?教师演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月球的运动情况。
(2)提问:从地球仪的演示中可以看出,地球在绕太阳转动的同时还进行着什么样的运动?(3)讨论:你认为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是由于什么运动造成的?(4)谈话:我们每天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说是地球在运动?下面我们通过一些活动弄清这个问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 海陆分布教案4 中图版

第二节海陆分布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明确全球海陆面积比例以及海陆分布的特点(2)明确七大洲、四大洋的概况和地理分布(二)能力目标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山山水水的感情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海陆分布比例及特点,七大洲、四大洋的概况及地理分布教学难点:学生对七大洲、四大洋空间感的建立3教法学法教法:活动教学法直观观察法学法:活动探究学习法自主学习法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环节(一)创设问题,导入新课出示夜晚月球照片和宇航员拍摄到的地球照片,让学生去发现地球月球颜色差异的原因,从而引起对海陆分布问题的思考。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疑问,导入新课,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动2【讲授】环节(二)合作探究,能力提升海陆是地球表面的两种基本形态,那么到底是陆地的面积大还是海洋的面积大呢?导入问题11、全球海陆分布比例活动:平分地球内容:将全班分成5个学习小组,指导学生用准备好的线绳把地球仪平分成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 观察比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大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均匀地分布于地球表面吗?导入问题22、世界海陆分布特征活动:太空看地球内容:本活动采用直观观察法,老师将地球仪的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面对学生,并告诉学生设想你就是宇航员,从太空观察一下,南北半球、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的情况。
(总结):海陆分布特点:不均匀,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观察的活动,培养同学们观察现象、发现规律,总结结论的能力)了解海陆分布的特点,那么海洋和陆地是如何划分的呢?导入问题33、七大洲、四大洋的概况为了突出这一重要内容,先让学生自主预习教材,接着看视频,然后开展一个活动。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海陆分布一、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了解地球是人类成长的摇篮,也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
2、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关系。
3、要求学生撑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4、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和大小;大陆、大洲、岛屿、半岛、海峡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四、教具准备:世界政区图和空白填充图。
五、教学方法:阅读读图法、对比法。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板书设计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1、海陆面积2、海陆分布二、七大洲1、概念:大洲、大陆、岛屿、半岛。
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线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有的借助了天然的界线,如山脉、河流、湖泊、海峡等;有的借助了非天然界线,如运河等。
如:亚洲―――欧洲(天然界线);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非天然界线)。
3、大洲的大小最大是亚洲,最小是大洋洲。
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三、四大洋1、概念:海峡2、分布太平洋:东面是南、北美洲,西面是亚洲和大洋洲北部凭借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
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与欧洲及非洲之间南接南极洲,北通北冰洋,形状如“S”。
4、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入:同学们,上一学年我们学习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里,它的真正的面目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形容一下各抒己见)生:各抒己见。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多,发现地球是太阳系里最美丽的一个星球。
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
(地球上具有液态水)承转:正是因为这样,地球具备了生命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所以我们首先认识地球的表面。
【板书】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1、海陆面积(略)师:同学们通过“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已经知道了海洋的面积比陆地的要大得多,那么,它们的大小和比例是怎样的呢?生:阅读、看图C、D、E。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 海陆分布教案 中图版

第1节海陆分布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及海陆面积比例。
2、使学生掌握七大洲的名称、位置及大洲间的分界线。
(重点)3、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在图中找到各大洲,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
(难点)2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在七年级已学过一部分地理知识,所以对本节课的内容有部分了解,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读图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
针对这些情况,在学生学习时,主要利用课件和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并指导学生用“图上记忆法”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3重点难点使学生掌握七大洲的名称、位置及大洲间的分界线。
(重点)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在图中找到各大洲,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
(难点)4教学过程活动1【活动】预习检测学生完成预习检测题,然后教师出示答案对子互判。
统计全对的人数,计分。
1、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均匀、不均匀)2、全球共分大洲,最大的是洲,最小的是洲。
3、位于最南端,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
4、我们所在的大洲是。
活动2【活动】展示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及海陆面积比例。
2、使学生掌握七大洲的名称、位置及大洲间的分界线。
(重点)3、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在图中找到各大洲,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
(难点)学生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
活动3【导入】问题导学展示图片,导入海陆分布。
活动4【活动】独学环节学生阅读教材11——15页,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上,海洋和陆地所占的比例各是多少?2、就半球而言,海陆是怎样分布的?就南北半球而言:就东西半球而言:3、全球有七个大洲,请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写一写。
4、找出各大洲的分界线,连一连。
亚洲、欧洲苏伊士运河亚洲、非洲巴拿马运河南、北美洲土耳其海峡活动5【活动】展示利用5分钟的时间完成然后展示,学生自主展示。
按组加分。
最后教师追加一个问题: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只有土耳其海峡吗?还有其他的分界线吗?学生回答。
活动6【活动】研学环节小组合作研讨完成下列问题。
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图版)教案.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第一章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研究昼夜的变化,认识昼夜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1、日出或日落的挂图。
2、注明地球、月球旋转轨道和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的挂图或反映地球、月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录像带。
3、地球仪。
4、转椅一把。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白天就到来了,人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学习;太阳从西方落下,黑夜就降临大地。
请同学们观察这幅日出、日落图,结合平时的了解想一想:每天,我们看到太阳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2、提问:(1)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上出了什么现象?(2)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有什么规律?3、谈话: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上的昼夜就交替着循环出现,那么是什么原因引导了地球昼夜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了解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情况。
(1)谈话:地球绕着太阳旋转,月球绕着地球旋转,它们在宇宙中的相对位置及地球、月球的旋转情况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
(地球、月球在宇宙中围绕着太阳旋转的有关录像)闭着眼睛想一想茫茫的宇宙之中地球绕着太阳转、月球绕着地球转的情形。
(2)提问: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公转和自转的?2、观察实验,探求地球昼夜变化的原因。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运动,月球绕着地球运动。
那么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是由什么运动造成的呢?教师演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月球的运动情况。
(2)提问:从地球仪的演示中可以看出,地球在绕太阳转动的同时还进行着什么样的运动?(3)讨论:你认为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是由于什么运动造成的?(4)谈话:我们每天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说是地球在运动?下面我们通过一些活动弄清这个问题。
(5)分组活动,一个同学坐在转椅上,另一个同学使转椅转动。
1263.中图初中地理八上《1第1节 海陆分布》word教案 (8)

第一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海陆分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了解地球是人类成长的摇篮,也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撑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和大小;大陆、大洲、岛屿、半岛、海峡的概念。
教学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具准备:世界政区图和空白填充图。
教学方法:阅读读图法、对比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板书设计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1、海陆面积类别面积(亿平方千米)比例海洋 3.61 71%陆地 1.49 29%地球表面 5.1 100%2、海陆分布类别南北半球东西半球海洋南半球西半球陆地北半球东半球二、七大洲1、概念:大洲、大陆、岛屿、半岛。
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线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有的借助了天然的界线,如山脉、河流、湖泊、海峡等;有的借助了非天然界线,如运河等。
如:亚洲―――欧洲(天然界线);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非天然界线)。
3、大洲的大小最大是亚洲,最小是大洋洲。
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三、四大洋1、概念:海峡2、分布太平洋:东面是南、北美洲,西面是亚洲和大洋洲北部凭借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
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与欧洲及非洲之间南接南极洲,北通北冰洋,形状如“S”。
4、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第一课时海陆分布和七大洲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入:同学们,上一学年我们学习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里,它的真正的面目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形容一下各抒己见)生:各抒己见。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多,发现地球是太阳系里最美丽的一个星球。
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
(地球上具有液态水)承转:正是因为这样,地球具备了生命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所以我们首先认识地球的表面。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1.1.1海洋和陆地的分布

太平洋
太平洋是面积最广、平均深度最大、 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面积约 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2。
夏威夷岛
大西洋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南北 方向近似“S”形,约占世界 海洋总面积的1/4。
阿森松岛
印度洋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大部分处 于热带,其北部封闭,南部敞开。
查戈斯群 岛
北冰洋
北冰洋是面积最小、平均深度 最浅的大洋。北冰洋又是温度 最低的大洋,大部分洋面常年 覆盖着约3~4米厚的坚实冰层。
读图: 说出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洋和陆地
面积所占比例分别是多少?海洋面积是陆地面积的几倍?
小组合作学习: 1.观察地球仪说出地球表面是陆地
连成一片还是海洋连成一体? 2.转动地球仪,用食指使其停止。
观察食指所在位置是陆地还是海洋, 并记录下来。操作十次,统计食指停 在海洋和陆地的次数,分析数据有什 么特点。
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中部有赤道横穿
阅读地图,北美洲位置和轮廓有什么特点?用简单的线条画一画其大陆轮廓。
北美洲最南部临近赤道,最北部在北极圈内
阅读地图,南美洲位置和轮廓有什么特点?用简单的线条画一画其 大陆轮廓。
南美洲北部有赤道横穿,最南部接近南极圈
阅读地图,南极洲位置和轮廓有什么特点?用简单的线条画 一画其大陆轮廓。
读图: 说出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名称及它们的面积。
各大洲面积由大到小顺序依次是: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画一画
阅读地图,亚洲位置和轮廓有什么特点?用简单的线条画一画其 大陆轮廓。
亚洲是跨纬度最多、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阅读地图,非洲位置和轮廓有什么特点?用简单的线条画一画其 大陆轮廓。
中图版(北京)八年级地理上册:1.1 海洋和陆地的分布 教案设计

海洋和陆地的分布【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比例,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特点;(2)理解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的概念;(3)通过读图掌握七大洲的名称及分布。
2.过程与方法阅读大陆、岛屿、半岛、大洲地图及各大洲轮廓记忆图,来识记海陆分布及大洲的分布,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全球海陆面积比例、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特点;2.七大洲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创设情境:我们叫地球已经叫习惯了,顺理成章,但偏偏有人认为,叫“水球”更合理,这是为什么呢?展示从太空拍摄的地球图片,引导学生看图,学生发言,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通过看图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地球是以蓝色调为主色调的,这说明,除了我们脚底下所踩的陆地外,地球上面积更大的是广袤的海洋。
二、新课学习探究:展示夜晚的月球和宇航员在月球上拍摄到的地球图片。
1.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看到的月球是什么颜色?2.宇航员从月球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颜色?3.地球和月球颜色的差异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发言)明确:夜晚中看到的月球是银灰色的;从月球上看到的地球是蓝色的;月球和地球颜色的差异说明了月球表面是厚厚的尘土和岩石,而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水所覆盖。
(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展示托勒密于公元2世纪绘制的地图、现代绘制的地图。
提问:两幅图有何不同?(学生回答)明确:托勒密绘制的地图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现代绘制的地图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提问:目前,地球和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如何?(学生回答)明确:目前,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
小结:世界海陆分布比例: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海陆分布教案中图
版
一、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地球是人类成长的摇篮,也是人类生活的唯一
家园。
2、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例
关系。
3、要求学生撑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4、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和大小;大陆、大洲、岛屿、半岛、
海峡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四、教具准备:世界政区图和空白填充图。
五、教学方法:阅读读图法、对比法。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板书设计
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海陆面积
2、海陆分布
二、七大洲
1、概念:大洲、大陆、岛屿、半岛。
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线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有的借助了天然的界线,如山脉、河流、湖泊、海峡等;有的借助了非天然界线,如运河等。
如:亚洲―――欧洲(天然界线);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非天然界线)。
3、大洲的大小
最大是亚洲,最小是大洋洲。
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三、四大洋
1、概念:海峡
2、分布
太平洋:东面是南、北美洲,西面是亚洲和大洋洲北部凭借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
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与欧洲及非洲之间南接南极洲,北通北冰洋,形状如“S”。
4、大小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入:同学们,上一学年我们学习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里,它的真正的面目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形容一下各抒己见)生:各抒己见。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多,发现地球是太阳系里最美丽的一个星球。
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
(地球上具有液态水)承转:正是因为这样,地球具备了生命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所以我们
首先认识地球的表面。
【板书】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海陆面积(略)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已经知道了海洋的面积比陆地的要大得多,那么,它们的大小和比例是怎样的呢?
生:阅读、看图C、D、E。
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因此人们通常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师:那么,陆地和海洋是不是分别集中分布在一个地方?
生:不。
是分散的。
师: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吗?
生:阅读、看图E。
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海洋相互连成一体。
按南北半球分,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按东西半球分,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板书】2、海陆分布(略)
承转:既然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我们用什么方法去记忆它们呢?
生:我们可以给它们都起了名字。
师:对。
【板书】二、七大洲
1、概念:(略)
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几个概念:大洲、大陆、半岛、岛屿。
生:阅读、讨论、对比,找出自己的记忆方法。
师:我们了解了大洲的概念,那么把它们分成了多少个大洲?又起了什么名称?
生:七个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板书】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线。
(略)
生:读图F、G、H、I进行分析比较。
【板书】3、大洲的大小(略)
师:通过对图I的比较,七大洲中的大小排列是怎样的呢?
生:?(各抒己见)
师: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顺口溜来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海陆分布和七大洲的分布,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在地球表面分布着宽广的陆地,但是从海陆比例来看我们得知海洋的面积比陆大得多,在今天的21世纪里将海洋的世界。
作业布置:
收集有关海洋和陆地的资料。
第二课时
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海陆分布和七大洲的分布和置,现在我们又来研究地球上的海洋。
承转: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反过来陆地也把海洋分割成若干块,把海洋分成多少块?
生:四块。
【板书】三、四大洋(略)
师: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海峡?
生:四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大洋的边缘部分称为海,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叫做海峡。
师:对,同学们对课文的预习很充分,那么,这四大洋的名称、大小及特点又是怎么样的呢?
生:思考、讨论、发言。
(略)
课堂练习:课后的复习题1、2、3题。
师:示出第1、2题的空白挂图。
生:让学生上讲台填,其余在课本上填。
师:巡视学生填写情况。
师:示出第3题的世界政治地图。
生:自告奋勇上讲台指出划定这些界线借助的地里事物名称。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陆地和海洋的大小及分布,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在地球表面分布着宽广的陆地和浩瀚的海洋。
陆地是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基本空间,海洋为人类提供着丰富的资源,在21世纪里将是海洋的世界。
作业布置:
1、课后查阅世界地图,辨认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和位置。
2、收集海陆变迁的证据。
24041 5DE9 巩Q36374 8E16 踖24488 5FA8 徨28868 70C4 烄30739 7813 砓 Y:21278 531E 匞820916 51B4 冴]27167 6A1F 樟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