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校家校交流群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学校微信家长群的管理制度

学校微信家长群的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更好地加强家校沟通,促进家校合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微信家长群的正常、有序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班级的微信家长群。

三、群名称及管理员1. 群名称:班级名称+家长群(例如:一年级一班家长群)2. 群管理员:由班主任担任,负责群的管理和监督。

四、群成员1. 群成员:班级所有学生家长。

2. 家长加入群聊需经班主任审核批准。

五、群规则1. 家长入群后,需修改群昵称为“学生姓名+家长姓名”,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2. 家长在群内交流时,应文明用语,不得发布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信息。

3. 禁止在群内发布广告、赌博、色情等违法信息。

4. 禁止在群内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诽谤等不良行为。

5. 禁止在群内讨论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话题。

6. 群成员之间应相互尊重,团结友爱,共同维护群内和谐氛围。

六、群功能1. 通知功能:班主任负责将学校通知、班级活动等信息及时发布到群内。

2. 沟通功能:家长之间可以就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交流。

3. 反馈功能:家长可以向班主任反映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

七、群管理1. 群管理员负责监督群内纪律,对违反群规的行为进行警告或处理。

2. 群管理员应定期清理群内无关信息,确保群内信息健康、有序。

3. 群管理员应及时处理家长在群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4. 群管理员在必要时可邀请学校领导或相关教师参与群内讨论。

八、退出机制1. 家长因特殊情况需退出群聊,请提前向班主任申请。

2. 班主任审核通过后,家长方可退出群聊。

3. 对于长期不参与群内交流、违反群规的家长,班主任有权将其移出群聊。

九、附则1. 本制度由班主任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如有未尽事宜,可由学校另行制定补充规定。

通过以上制度,我们希望家长群能够成为家校沟通的有效平台,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关于学校微信群管理制度

关于学校微信群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学校与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提高家校合作效率,营造良好的家校沟通氛围,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班级的微信群,包括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和学生。

三、微信群名称微信群名称统一为“XX学校XX班级家长群”。

四、群成员构成1. 群主:班主任或学校指定负责人。

2. 管理员:班主任或学校指定负责人。

3. 成员:家长、学生及任课教师。

五、群规1. 尊重群内成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

2. 保持文明用语,不发表侮辱、诽谤、诬陷他人的言论。

3. 群内不进行商业广告、恶意营销等活动。

4. 不在群内传播不实信息、谣言、迷信等不良信息。

5. 群内不讨论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话题。

6. 不在群内发布学生个人隐私信息,尊重学生及家长隐私。

7. 不在群内进行无关的投票、调查等活动。

8. 不在群内进行人身攻击、恶意争执等行为。

六、群管理1. 群主负责制定和执行群规,对违规行为进行管理和处罚。

2. 管理员协助群主进行群管理,负责监督群内成员的行为。

3. 发现违规行为,管理员有权及时制止并通知群主。

4. 群主和管理员有权对违规成员进行警告、禁言等处罚。

5. 对严重违规行为,群主有权将违规成员移出群聊。

七、信息发布1. 群内信息发布需遵守以下原则:a. 实用性:发布与教育教学、家校合作相关的内容;b. 准确性:发布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不得虚假宣传;c. 及时性:发布的信息需及时更新,确保家长和学生了解学校动态。

2. 群内信息发布方式:a. 群主或管理员发布;b. 家长、学生及任课教师发布。

八、微信群使用时间1. 群内信息发布时间:每日8:00-22:00。

2. 群内交流时间:每日8:00-22:00。

九、本制度解释权归学校所有本制度由学校制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负责解释。

十、附则1. 本制度未尽事宜,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本制度如有修改,学校将及时通知群内成员。

家长群全管理制度

家长群全管理制度

家长群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更好地管理家长群,促进家校沟通和家庭教育,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家长群设置1. 学校将按照班级划定家长群,每个班级只能设立一个家长群。

2. 家长群名称统一为“XXX班家长群”,其中XXX为班级号。

3. 家长群建立前,必须经过班主任或者家委会成员审批。

三、家长群管理1. 群管理员设置(1)每个家长群只能设置1-2名管理员,由班主任或者家委会成员担任。

(2)群管理员的管理权限包括:添加和删除成员、发布公告、监督群内言论、维护秩序等。

2. 群规定(1)严禁在家长群传播虚假信息、谣言,一经发现将立即删除。

(2)严禁在家长群中进行人身攻击、辱骂等恶意行为。

(3)禁止在群内发布广告、营销信息等与学生教育无关内容。

(4)鼓励家长在家长群内积极交流,互相帮助,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3. 群内管理(1)群管理员有责任及时查看群内信息,防止不良言论的出现。

(2)群管理员应定期发布学校相关通知、活动信息等,保持与家长的沟通联系。

(3)如有家长在群内出现不当言论,管理员有权利提醒或者删除,情况严重者可对其进行禁言处理。

4. 禁言处理(1)对于在家长群内辱骂、攻击他人或传播虚假信息的家长,管理员有权对其进行禁言处理,时间由具体情况而定。

(2)被禁言家长可在规定时间内向管理员申请解禁,解禁需经过管理员讨论决定。

5. 退出管理(1)如有家长不再希望参加班级家长群,可以向管理员提出申请退出。

(2)退出家长群后,如有需要重新加入,必须向管理员或班主任申请。

6. 违规处理(1)对于长期不主动参与群内交流,且不能提供合理原因的家长,管理员有权将其移出家长群。

(2)对于多次违规的家长,管理员有权将其列入黑名单,不允许再次加入家长群。

四、管理制度的落实1. 学校在每学年开学时,向家长发送本管理制度,告知家长群的管理规范。

2. 家长在加入家长群时,必须遵守管理制度,否则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3. 班主任或者家委会成员要定期检查家长群管理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学校微信群进行管理制度

学校微信群进行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微信群管理,规范群内交流秩序,提高信息传播效率,促进家校沟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各年级、各班级及教职工所使用的微信群。

第三条学校微信群是家校沟通的重要平台,应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确保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第二章群组设置与管理第四条群组名称应规范,使用全称或简称,不得使用与学校无关的名称。

第五条群主由班主任或年级组长担任,负责群内日常管理。

第六条群成员应包括班主任、年级组长、任课教师、家长代表及学生代表。

第七条群内不得添加无关人员,如需邀请,需经群主同意。

第八条群主应定期清理群成员,确保群内人员结构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符。

第三章信息发布与管理第九条群内信息发布应遵循以下原则:1. 真实性:发布的信息必须真实可靠,不得虚构、篡改。

2. 准确性:信息内容应准确无误,避免误导家长和学生。

3. 时效性:重要信息应及时发布,确保家长和学生能够及时了解。

4. 适度性:信息内容应适度,避免过度宣传或商业广告。

第十条信息发布流程:1. 信息来源:信息由班主任、年级组长或相关部门提供。

2. 审核发布:信息发布前需经群主审核,确保符合规定。

3. 发布方式:信息可通过文字、图片、语音等形式发布。

4. 信息反馈:发布信息后,群主应及时收集家长和学生的反馈意见。

第四章交流规范第十一条群内交流应文明礼貌,尊重他人,不得发表侮辱、诽谤、恶意攻击等言论。

第十二条群内不得发布与学校无关的敏感信息,如政治、宗教、色情等。

第十三条群内不得发布广告、推销信息,如需发布,需经群主同意。

第十四条群内不得泄露学生和家长的个人信息,如需公布,需征得本人同意。

第五章罚则第十五条违反本制度,情节轻微者,由群主进行批评教育,并要求整改。

第十六条违反本制度,情节严重者,由学校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视情况给予警告、记过等处分。

第十七条对故意发布虚假信息、恶意攻击他人者,一经查实,立即将其移出群聊,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小学_家长群_管理制度

小学_家长群_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家校沟通,促进家校合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班级的家长群管理。

三、家长群的目的和原则1. 目的:(1)加强家校沟通,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了解和支持;(2)促进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3)及时传递学校信息,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2. 原则:(1)尊重家长,平等沟通;(2)及时反馈,解决问题;(3)注重实效,服务学生。

四、家长群的管理组织1. 管理机构:(1)学校成立家长群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家长群的总体规划和管理工作;(2)各班级设立家长群管理员,负责本班级家长群的日常管理。

2. 管理职责:(1)家长群管理工作小组:①制定家长群管理制度;②监督各班级家长群的管理工作;③定期召开家长会议,收集家长意见和建议;④协调解决家长反映的问题。

(2)家长群管理员:①负责班级家长群的日常管理;②及时发布学校通知、班级动态等信息;③组织家长开展线上活动,增进家校沟通;④维护家长群秩序,处理违规行为。

五、家长群的管理内容1. 群成员管理:(1)家长群成员应为本班学生家长,经班主任审核通过后方可加入;(2)家长群成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德;(3)家长群成员应保持良好的沟通氛围,尊重他人,文明用语。

2. 信息发布:(1)家长群管理员应及时发布学校通知、班级动态等信息;(2)家长群信息发布应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的原则;(3)家长群信息发布应避免泄露学生隐私。

3. 线上活动:(1)家长群管理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线上活动,如家长会、亲子活动等;(2)线上活动应注重参与性、互动性,提高家长参与度;(3)线上活动结束后,管理员应及时总结反馈。

4. 违规处理:(1)家长群成员不得发布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损害他人权益、有损社会公德的信息;(2)家长群成员不得发布广告、垃圾信息等干扰群内秩序的信息;(3)对于违规行为,家长群管理员有权予以警告、删除、禁言等处理。

家校群规章制度内容

家校群规章制度内容

家校群规章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校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本家校群规章制度。

在家校群中,家长和教师要相互支持、理解,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第二章:家长群规定1. 家长要保持良好的言行举止,不得发表不文明、攻击性言论,不得传播不良信息。

2. 家长在群里发言要注意措辞,不得使用粗鲁、侮辱性语言,严禁传播谣言。

3. 家长要尊重教师的工作,不得指使教师办事,不得在群里进行不当的投诉和质问。

4. 家长要积极参与家庭作业、家长会等活动,配合学校的工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5. 家长要保护孩子的隐私,不得在群里曝光孩子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不得随意点名批评他人孩子。

6. 家长要保持善意沟通,理性表达意见和看法,不得进行人身攻击和恶意揣测。

第三章:教师群规定1. 教师要保持专业、严谨的作风,不得在家校群里发表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言论。

2. 教师要及时回复家长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给予真诚的沟通和帮助。

3. 教师要主动关注家长群的动态,积极参与家长与教师的互动交流。

4. 教师要对家长群中的信息进行适当管理,避免泄露学校和教师的机密信息。

5. 教师要正确引导家长,不得在群里发布虚假信息,不得在孩子面前批评其他家长和教师。

6. 教师要维护家长与教师群的秩序,及时处理群里的不良言论和冲突,维护群内和谐氛围。

第四章:制度执行及处罚1. 家校群的管理者应当严格执行以上规定,定期检查和整顿群内发言内容,及时处理不良行为。

2. 一旦发现家长或教师违反规定,管理者应当先行进行劝阻和警告,如情节严重,可采取暂时禁言、踢群等措施进行处理。

3. 对于多次违规或情节严重的家长或教师,管理者应当报告学校,并由学校进行相应的处罚。

4. 家校群内的矛盾和纠纷如无法通过协商解决,可由学校干预并提供协助,维护家校之间的正常关系。

第五章:附则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相关规定变动或需要调整,需经过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讨论和同意。

学校家校沟通交流平台管理制度

学校家校沟通交流平台管理制度

学校家校沟通交流平台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学校家校沟通交流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对于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学校家校沟通交流平台,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以提高沟通效率,激发家校互动的热情。

二、平台设立与公示学校家校沟通交流平台的设立应得到学校的明确支持与引导,并进行公示。

公示内容应包括平台名称、使用范围、具体功能等,以便家长和教师了解和运用。

三、平台使用准则为了保证学校家校沟通交流平台的正常运作,需要制定相关的使用准则。

家长和教师在使用平台时应注意言辞文明、负责任,不传播谣言或不良信息,并保证个人信息的保密。

四、信息发布与更新学校家校沟通交流平台应定期发布学校相关信息,如学校活动、校历、成绩通知等。

同时,也应定期对平台进行更新,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此外,可以根据需要增设相应板块,方便家长和教师的使用。

五、互动交流功能为了鼓励家长和教师积极参与平台,交流互动功能应得到重视。

平台可以设置讨论区、在线咨询等功能,方便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此外,学校也可以定期开展线上家长会议,借助平台优势进行实时互动。

六、教师管理与培养学校家校沟通交流平台的有效运作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和管理。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其信息化水平和教育教学的操作能力。

同时,也应建立教师评价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平台并根据其贡献程度进行评定。

七、家长参与与反馈家长是学校家校沟通交流平台的重要用户,他们的参与和反馈对于平台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可以定期进行家长满意度调查,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反馈情况进行优化和改进。

八、安全保障措施为了防范信息泄露和滥用,学校家校沟通交流平台应加强安全保障措施。

平台需要具备防火墙、数据加密、用户权限管理等功能,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九、评估和监管机制学校家校沟通交流平台的管理制度应建立相应的评估和监管机制,确保平台的有效运作。

学校家校群管理制度

学校家校群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家校沟通,提高家校合作水平,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各年级、各班级建立的家校微信群、QQ群等家校沟通平台。

三、管理原则1. 尊重原则:尊重家长、尊重学生,维护家长合法权益,尊重教师工作。

2. 公开原则:群内信息公开透明,便于家长了解学校和学生情况。

3. 责任原则:明确群内管理责任,确保群内秩序良好。

4. 保密原则:保护学生及家长隐私,不得泄露群内信息。

四、群内管理1. 群名称:以班级名称命名,如“一年级(1)班家校群”。

2. 群主:由班主任担任,负责群内事务管理。

3. 群成员:包括班主任、各科任教师、家长和学生。

4. 群内交流内容:(1)学校通知、活动安排、家校共育等信息的发布;(2)班级事务、学生学习情况、家校互动等内容的交流;(3)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互助。

5. 群内行为规范:(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发布违法违规信息;(2)尊重他人,文明交流,不得侮辱、诽谤他人;(3)保持群内秩序,不得恶意刷屏、广告、推销等行为;(4)保护学生及家长隐私,不得泄露他人信息;(5)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添加群成员。

五、违规处理1.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群主有权予以警告、封禁等处理。

2. 对情节严重者,可向学校反映,由学校进行相应处理。

3. 对造成不良影响的,追究相关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德育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七、家校群使用注意事项1. 家长在群内交流时,注意用词文明,不得发布不当言论。

2. 家长在群内发布信息时,应确保信息真实、准确。

3. 家长在群内遇到问题,应及时与班主任或相关教师沟通解决。

4. 家长在群内不得泄露学生及家长个人信息。

5. 家长在群内应积极参与家校互动,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通过以上制度,旨在构建和谐、有序、高效的家校沟通平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希望家长、教师共同遵守,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学校家校交流群管理办法
为方便家校之间的沟通交流,规范家校沟通使用的微信群、QQ群、钉钉群等各类交流群的管理和使用,共建文明有序网络群体空间,共创文明和谐校园,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网络信息管理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家校交流群的管理规定。

请全体教师、各位家长、学生遵照执行。

一、交流群的组建与成员管理
1.建群:家校交流以班为单位建立班级交流群,群主只能是该班班主任。

除班级交流群外,原则上不得再建其他家校交流群,如需建立家委群、生活群等亦须在班主任监管下建立。

2.群成员范围:班级交流群仅限包班行政、该班学科教师、学生监护人(不超过2人)、管理本班生活教师入群,禁止无关人员入群,班级交流群禁止学生入群。

3.群成员实名制:班主任命名:班主任+姓名+电话;教师命名:学科+姓名+联系电话;生活老师命名:生活老师+姓名+电话;学生家长命名:学生姓名+亲属关系(如爸爸妈妈等)+联系电话。

4.群成员的变动管理:学生发生转学或班级变动时,群主须及时联系相应监护人退群,新学生监护人入群;学科教师、生活教师、包班行政变更时,群主须及时联系原教师退群,新教师入群;如发生班主任更换,须同步更换群主,原班主任交接好工作后退出该群。

5.学校行政监管:学校实行行政监管家校交流群,由各学部负责落实行政包班制,做到行政进群,协助家校交流群管理和监督。

6.第一责任制:班主任是交流群的第一责任人,发生重大舆论信息时须立即电话报告分管行政。

二、交流群通知发布与常规交流管理
1.通知发布权限:家校交流群仅限群主、科任教师、生活教师或被群主授权的学生监护人可发布与班级、学生管理有关的内容。

2.通知内容要求:交流群所发布信息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网络信息管理规定,扬社会正气,传播正能量。

未经群主授权的其他人员不得在群内发布与班级、学生管理无关的内容,特别是各类广告、募捐、拉票等。

3.信息禁止事项
1)禁止任何人诋毁或辱骂学校、师生、家长,禁止出现有违社会公德、不文明、侮辱性语言,禁止出现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禁止出现宗教、色情、暴力信息,一经发现,由班主任进行禁言,情况恶劣的,报公安网监系统处理。

2)禁止在交流群进行恶意刷屏(相同的文字连续出现3次及以上视为刷屏)一经发现,由班主任实施禁言管理。

4.常规交流原则:家长可在群中咨询和交流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信息,但不得将群用作聊天讨论。

如个别突出、敏感的问题,小范围私信交流,不在群内公开讨论。

三、共建和谐、温暖、正能量交流群
(一)对学校的要求
1.学校相关人员严格按照上述管理规定履职,积极、主动、耐心回复学生家长问题,对需要报请上级审批的问题,不在群中答复、争辩,协助学生家长线下向学校上报,并及时线下回复。

2.学校相关人员及时在群内转发学校要求的各类通知(如收放假通知、家长会通知等),根据需要发布班级、学科学习和管理要求,亦可以发布一些家庭教育指导或励志人生的正能量文章,发布彰显师生优秀表现的文字和图片。

3.学校相关人员不得在群内进行学生的成绩排名(分数)、学生优劣对比,不得表扬少数,不作个别问题发布和讨论,多表扬、鼓励学生,进行多元评价。

4.学校相关人员对特别需要关注的学生,须单独联系家长交流或电话交流,确保家长收到信息。

5.学校相关人员发布信息的时间控制在7:00---22:30之间,重要信息可通过书面或电话通知,确保每一位家长知晓。

6.学校相关人员在交流群保持理性沟通,不能过度依赖交流群,提倡面对面交流。

沟通不畅引起负面情绪时,要先保持冷静,积极寻求其他合适的解决途径,忌在群内泄私愤式的抱怨,进行有损学校和自身形象的对话。

7.学校相关人员在布置家庭作业时,重要学习资料尽可能直接提供给学生,原则上不在群内要求家长打印资料,不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并在群内上传。

(二)对学生与家长的要求与建议
1.要求学生与家长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尊重他人发言,礼貌应答,同一信息勿多次刷屏。

杜绝刷屏,若非老师要求,一般不作回复。

未经考证的传闻或对学校的个性化意见,不在群内发布。

群内成员间应以宽容、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孩子,欣赏他人孩子的优点和包容其缺点,为孩子做出表率。

2.要求学生与家长自觉遵守交流群管理规定。

未经班主任同意,不得擅自邀请非本班级家长等无关人员进群。

发生转学转班时,自动完成退群。

无论何时均须保守学校信息,严禁将交流群信息截屏外传。

3.要求学生与家长用语温和、理性,避免过激性、煽动性的言论,自觉维护交流群的教育属性,不在群内发布广告、募捐、求投票、求转发等与教育教学无关信息。

4.建议学生与家长理解老师的忙碌。

教师教学任务繁忙,上课、开会无手机,家长在群内发布的信息老师不能保证及时回复。

重急事情可择时致电或面谈,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5.建议学生与家长不建私群,任何家长、学生不得私自建立无教师监管家长群、学生群,班级家委会群也必须在班主任的监管下行使职权。

四、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请学校、家长与学生共同遵照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