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2013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之地理专题
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科学9月月考(普通班)试题 浙教版

某某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9月月考科学(普通班)试题浙教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科学家对自然界事物的存在、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方法是()A、科学家就在实验室里研究自然界的现象,得出科学结论B、科学家提出问题,收集资料,把考察、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分析论证,得出结论C、科学家就在野外考察得出结论D、科学家就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得出科学结论2、下列关于洞头海域常见卢鱼和黄姑鱼的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卢鱼和黄姑鱼哪种鱼脂肪含量高 B.卢鱼和黄姑鱼哪种鱼更加美味C.卢鱼和黄姑鱼哪种鱼生活水区深D.卢鱼和黄姑鱼食性(吃的食物种类)是否有差异3、测量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经过测量,我们学校操场的周长是200米。
在这个测量过程中,“公认标准量”指的是()A.1米 B.200米 C.测量工具 D.操场4、下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是()5、在实验室里,常用来测量液体体积且刻度不均匀的是()A.试管 B.烧杯 C.量筒 D.量杯6、下列是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 、当量筒放置在较低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B 、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形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C 、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
D 、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其放在平稳桌面上,并使量筒刻度线正对自己7、测量液体的温度,下列图中正确..的是()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嘴吹酒精灯B、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超过酒精灯容量的2/3C、为了节省药品,实验结束后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D、为了节省火柴,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9、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100=720cmB、=×100=720cmC、×100cm=720cmD、=×100cm=720cm10、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11、如图,测量一圆硬币的直径,下列方法正确的是()12、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五次数据是 2.14厘米、2.13厘米、2.13厘米、2.36厘米、2.15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是( ) 米13℃,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就去测量小英和小刚的体温,如果小英和小刚的实际体温为℃和℃,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A、℃℃B、℃和℃C、℃℃D、℃和℃14、若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②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乐清育英学校九年级科学模拟试卷(2013.4.17)

新世纪教育网 精品资料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提前招科学模拟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
)题号 1 2 3 4 5 6 7 8选项 B D A C B C A D题号9 10 11 12 13 14 15选项 D B C A A B B二、简答题(本题有7小题25空,每空2分,共50分)16.(1)碱性(2)ⅠⅢ(3)该淀粉酶在高温下已失去活性17.(1)置换反应(2)二氧化碳(3)白色固体逐渐溶解,黑色固体不溶解18.(1)不变(2)变大19.(1)C (2)H (3)A B C F H G I J K20.(1)NaOH(或 Ca(OH)2)(2)画图略(试剂为浓硫酸)(3)106(M2-M1)/44n21.(1)重力、A对B的压力、A对B的摩擦力(2)变小22.(1)B(2)植物根部、金鱼体内均找不到放射性碳在黑暗的条件下,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3)金鱼摄取植物组织后,经消化转变成营养成分,通过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被运至各组织内23.(1)0.5P(t3-t2)(2)0.5P(t2-t1)/m(t温2-t温1)24.(1)Cu(NO3)2 (2)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25.(1)10V或20V(写一个得1分)(2)5三、分析计算题(本题有3小题,第26、28题各8分,第27题9分,共25分)26.(1)增大(2)R总=U/I=9V/0.03A=300Ω R0=300Ω-100Ω=200Ω查表可知温度是80℃(3)温度为30℃时,查表可知热敏电阻R0的阻值为400Ω,P R=100Ω×(9V/500Ω)2=0.0324W27.(1)29.4克(2)9.8% (3)2.706牛/0.005米2=541.2帕28.(1)从室内到室外(2)刚开始推窗户时,阻力臂为0,所以动力也为0;推到30度时,F1l1=F2l2F10.4米 = 20牛×0.1米 F1 = 5牛(3)W=Gh=20牛(0.2米-0.13米)=20牛×0.027米=0.54焦新世纪教育网--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20132014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学期五校联考试题(b班)

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2013-2014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学期五校联考试题(B班)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多选、错选、不选均得零分。
)1.下列图片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A.演播室的“嫦娥三号”B.交通标志2.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成功软着陆。
嫦娥三号要在月球上“观天,看地、探月”,探月即勘探月球上的矿藏资源,月球土壤中还含有丰富的氦3(如图)。
该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A.1 B.2 C.3 D.53.著名化学家徐光宪获得了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研究成果使稀土元素的分离变得更加简单。
稀土元素包括镧(La)与钇(Y)等17种元素,被称作当代的“工业味精”。
镧、钇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电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C.质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4.高铁酸钾(化学式K2FeO4)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灯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处理领域。
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A、+2价B、+3价C、+5价D、+6价5.在做“估算高锰酸根离子大小"的实验时,取一颗体积为V的高锰酸钾小颗粒配制成10毫升溶液,从中取1毫升溶液加入9毫升水稀释,溶液颜色变浅;从稀释后的溶液中取1毫升溶液加A入9毫升水稀释,溶液颜色变得更浅;再从第二次稀释后的溶液中取1毫升溶液加入9毫升水稀释,溶液略显紫红;再从第三次稀释后的溶液中取1毫升溶液加入9毫升水稀释,此时溶液无色。
已知最后能看出略显紫红色的1 O毫升溶液中存在n个高锰酸根离子,则高锰酸根离子的体积大约为()A.V/10n B.V/102n C.V/103n D.V/104n6. 水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可用化学式H2O表示。
下列对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水中含有氢分子D.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7. 小刚学习了磁的知识后,标出了下列四种情况下磁体的磁极(小磁针的黑端为N极),其中正确的是()8. 如图是拍摄机动车闯红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2013-2014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科学试卷

温馨提示:1. 全卷4大题,29小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 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电荷和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B .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叫做电流的方向C .同种电荷互相吸引D .在电路中电流从电池的负极流出来,经过用电器流回电池正极2、在月考备考中,同学们准备有:①金属圆规 ②塑料三角板 ③橡皮擦 ④铅笔芯等物品。
上述物品中,其中属于绝缘体的有 ( )A. ①③B.②③C.③④D. ①②3、用一条形磁铁的一端去吸引两枚大头针,待平衡后,如图所示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4、下列图示所反映情况,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 、湿手按开关B 、铁丝缠在电线上C 、高压线边上放风筝D 、电器外壳接地5、如图所示电路中,要使电路正确并且电阻R 1和R 2并联,闭合开关后,两表均有示数,则甲、乙两表分别是 ( )A .电流表 电流表B .电流表 电压表C .电压表 电流表D .电压表 电压表6、若将条形磁铁据成许多小段,则每一段的两端( ) A.将是两个北极 B.将是两个南极C.将是一个北极和一个南极D.无极性7、根据磁感线的方向和小磁针的指向判断,下列四幅图中错误的是( )(第5题图)8、学校照明电路的总电阻,在 ( )A .全校电灯开关都闭合时最大B .全校电灯开关都闭合时最小C .全校电灯开关都断开时最小D .全校电灯少用时最小9、下列四个电路中,电流表能测量通过灯L 1电流的是( )10、如右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应是 ( )A .电压表、电流表示数都变大B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C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D. 电压表、电流表示数都变小11、下列是对教材中四幅插图的说明,其中正确的是( )A .甲图:家用电器要接零线是为了防止漏电触电,保证用电安全B .乙图: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C .丙图:电铃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D .丁图:导体按图示方向运动时不会产生感应电流12、洗衣机、电冰箱、电脑等许多家用电器均使用三脚插头与电源插座连接,如图所示。
乐清市育英学校七年级科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12月五校联考试卷(

新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版权全部@新世纪教育网2013 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阶段性练习七年级科学试卷本试卷满分为 100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以下不属于科学识题的是()...A.长江中哪一种鱼脂肪含量最低B.杭州植物园内哪一栽花卉最雅观C.春晖公园内哪几栽种物冬天开花D.雁荡自然保护区内哪栽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2.以以下图,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3. 小磊同学用毫米刻度尺丈量一个塑料球的直径时,测得四次数据是 3.52厘米、 3.53 厘米、 3.61厘米、3.53 厘米,则塑料球的直径应是()A.3.55 厘米厘米厘米厘米4.美国的“机会号”火星车从火星上发回的一些照片,照片中能够看到岩石上嵌有小球,小球并不是集中在岩石的特定岩层中,科学家推断它们有可能是被水浸泡过的多孔岩石中所溶解的矿物凝固产生。
这个过程属于科学研究的()A. 提出问题B.成立假定C.制定计划D.得出结论5. 以下古诗中,描绘生物生长发育的是()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B.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6. 以下四种动画形象,哪一种原型属于地球上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哺乳动物()A. 唐老鸭B.米老鼠C.蜘蛛侠(蜘蛛)D. 章鱼哥(章鱼)7.以下挨次属于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一组是()A. 神经系统、心脏、血液、衣藻B.运动系统、果实、花、甘薯C. 呼吸系统、种子、茎、鸭蛋D.消化系统、肝脏、萝卜、香菇8.土壤中的水分被参天大树的根汲取后,是以下哪一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子上去的()9.“西湖春光归,春水绿如染”和“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加点的诗句分别描绘了两类植物大批..........生殖后的自然景观,这两类植物分别是()A.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B.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C. 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D.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10.以下不属于形成泥石流的主要条件是( )A.山区地形B.大批松懈碎屑物C.暴雨或连续性降水D.人类活动屡次11. 以下岩石构造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的是()A.石灰岩B.大理岩C.玄武岩D.花岗岩12.当地震发生时,以下自救行为正确的选项是()A.快速进入高大建筑物闪避B.尽可能快速撤退到空阔地带C.躲在有煤气、有电、有食品的厨房D.若在楼房高层可从窗台跳出逃生13.人类的以下活动中,有助于削弱泥石流活动强弱度的是()A. 乱砍滥伐、毁林开荒B.开采矿物、堆放矿渣C. 修筑公路、损坏地表D.修筑水库、调蓄水流14.每年 5 月 31 目是“世界无烟日”,好多公共场所贴了如右图的标记。
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实验A班) 新人教版

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8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P—31 S—32 Cl—35.5 Ca—40 Fe—56 Ba—137一、选择题Ⅰ(本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乐清柳市是全国最大的低压电器生产基地,右图是某厂家生产的电能表,小明利用该电能表测量一家用电器的电功率。
当电路中只有这一个用电器连续工作时,测得在6min内电能表的转盘转了240转,那么这个用电器可能是()A.电饭锅 B.台灯 C.彩色电视机 D.家用电风扇2、在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下列固体,反应后溶液酸性不会显著减弱的是()A.氧化镁 B.碳酸钠 C.氯化钡 D.锌粉3、2011年6月9日,持续绕月9个多月的“嫦娥二号”卫星加速离开月球,并继续进行深空探测,如图所示,A、B为卫星的两个喷气发动机。
根据表中指令可知,使“嫦娥二号”卫星加速离月的信号应为()A.11011 01110 B.00100 01110C.11011 10001 D.00100 100014、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A.Mn+H2SO4=MnSO4+H2↑ B.Mg+MnSO4=MgSO4+MnC.Fe+MnSO4=FeSO4+Mn D.Mn+CuSO4=MnSO4+Cu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称量氯化钠固体 D.加热固体6、如右图所示,在双人花样滑冰运动中,有时会看到被男运动员拉着的女运动员在地面做圆锥摆运动的精彩场面,当女运动员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则下列有关女运动员的判断正确的是()A.动能发生变化 B.机械能发生变化C.受到平衡力作用 D.运动状态发生变化7、下列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U0,且U>U0,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
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普通班)新人教版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
试题卷共8页,有4个大题,37个小题。
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答题时,将试题卷答案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Mg:245、本卷中g取10N/Kg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1-20小题,每小题4分,共70分。
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1、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A. 食盐溶于水,火药爆炸B. 镁带燃烧,铁生锈C. 食物腐败,电灯发光D. 汽油挥发,酒精燃烧2、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A.氧化钙、消石灰、CaOB.氯化氢、盐酸、HClC.碳酸钙、熟石灰、CaCO3D.氢氧化钠、纯碱、NaOH3、小科看到妈妈炒的一盘紫色高丽菜(一种紫色的卷心菜)的菜汁呈紫色,后来因为掺了醋变成了红色,在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黄绿色。
下列也能使紫色高丽菜汁呈现黄绿色的物质是(▲)A.柠檬汁 B.雪碧 C.食盐水 D.肥皂水4、在北京奥运会中,李宁手持火炬悬在空中跑步点燃奥运主火炬。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李宁由地面升到空中的过程,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B.李宁在空中沿鸟巢环绕时,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C.李宁在空中沿鸟巢环绕时,他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D.李宁在空中做奔跑动作时,消耗了自己的化学能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点燃6、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让生活更健康。
以下属于不科学...的做法是(▲)A.非处方药虽可自行购买和使用,但也要注意用药安全B.浓硫酸不慎滴到皮肤应立即用干布擦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C.在检修家庭电路前,应首先断开闸刀开关D.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应立即打开排风扇并拨打“120”7、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B.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锯条锯木板时,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8、下列关于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钢铁的硬度大,可作菜刀B.金有金属光泽,是黄色,可做首饰C、钨丝的熔点高,可作灯丝D.银的导电性好,广泛用作电线9、能量守恒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给手机中的锂电池充电B.用干电池作电源C.电灯泡发光D.含碳物质燃烧10、小科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浑浊的石灰水,瓶壁上有一层白膜。
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九年级科学期中试题卷考生须知:1、全卷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可能要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Cu -64 Ca -40 K-39 S-32 Fe-56 Ag- 108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 ) A.水力发电 B.煤燃烧发电 C.炸药爆炸开山修路 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2.硅酸盐矿泉水具有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其中硅酸钠是矿泉水中主要的可溶性硅酸盐,已知在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硅酸钠化学式正确的是 ( )A .NaSiO 2B .Na 2SiO 3C .NaSiO 3D .Na 2SiO 43.某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了氧气9.6克,同时生成二氧化碳8.8克、水5.4克,则该化合物 ( ) A 、只含有C 、H 两种元素 B 、一定含C 、H 两种元素,可能含O 元素 C 、一定含C 、H 、O 三种元素 D 、一定含C 、O 两种元素,可能含H 元素4.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中,测得反应前后各物的质量如下:已知X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 Q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 。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反应后Q 的质量为12g B.反应中Y 与Q 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1:1 C.反应后生成Z 的质量15g D .该反应方程式中X 与Q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5.小亮同学设计右图装置来制取并收集气体,你认为他能制得的气体是 ( ) A .用KMnO 4粉末制取O 2 B .用Zn 和稀硫酸制取H 2 C .用KClO 3和MnO 2制取O 2D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 26.下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4.5KNO 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B. 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 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D. ④→⑤可析出53.9gKNO 3晶体7.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其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及铁粉,加入足量的水过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疏理第一册第三章1.地球形状和大小①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有不同的观点。
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说明海面是曲面;站得高看得远,说明大地也是曲面;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是球体。
③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千米,和地球的两极方向的半径6357千米相比,只长了21千米,仅差0.33%,地球看起来很圆。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①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也称子午线。
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
②运用经纬网的定位方法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
3.地图是地理事物缩小在平面上的图形①地图的“语言”: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②方向:经纬网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太阳和月球①太阳自己能发光发热,它的半径是地球的109倍,表面温度:6000摄氏度。
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②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的半径是地球的1/4。
月球表面有环形山,没有大气和水。
5.观测太空①为了便于认识恒星,把星空分成很多个星座。
著名星座有大熊座、小熊座、天鹰座、天琴座、天鹅座、仙后座和猎户座等。
②认识著名恒星:北极星、牛郎星、织女星、天狼星。
③学会使用星图,了解当地的四季星空。
6.月相①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②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③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月相从初一的新月到初七、初八的上弦月;十五、十六的满月;二十二、二十三的下弦月;再到初一的新月。
④农历是根据月相变化得出的历法。
月相变化的周期是29.53天,接近于农历的1个月。
7.日食和月食①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现象。
日食类型有全日食、日偏食、日环食。
日食发生在新月。
②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月面变暗现象叫月食。
月食发生在满月。
8.探索宇宙①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运行而构成太阳系。
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②与太阳由近及远九大行星依次: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体积最大的两颗行星:木星和土星它们的显著特征:都有美丽的光环。
③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颗。
所有的星系构成了宇宙第二册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1.地球的自转(1)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地球载着我们不停自西向东旋转的缘故,我们把地球绕轴的旋转运动叫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①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②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24小时)。
(4)地球自转的意义:昼夜交替。
,①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黑夜)。
②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交替。
2.地方时,区时,日界线的划分(1)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的时刻。
国际上的分区计时制度是把全球划分为24个150经度的时区叫时区。
每个时区中间的经线叫中央经线。
(2)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称为区时,也叫标准时。
区时换算时,要先算时区差,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正好相差l小时,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时区的区时比西边时区的区时早,所以采用东加西减的方法,即求东边的要加上时区差,西边的要减去时区差。
(3)国际上规定,把180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它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
(4)东西十二区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从西十二区超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时,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日期要减少一天。
如:东十二区是l0 月1日8时,西十二区是9月30日8时。
3.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及其意义和五带的划分(1)地球在公转时,地轴的方向始终不变,朝向北极星附近,地球每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365又1/4天的时间。
(2)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叫太阳高度角。
一天中,旗杆的影子长度最短的时间是太阳在最高的位置(正午时候),而且此时的太阳高度角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3)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制分日至秋分日直射赤道,在一天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从直射点向两侧递减。
(4)地球上各地的昼夜长短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对于北半球来讲,一年中自昼最长的是夏至日,白昼最短的出现在冬至日,南半球各地刚好相反,而赤道上全年白昼和黑夜都是相等的。
(5)在春分日至秋分日的夏半年中,北半球由于受直射,白昼总是长于黑夜,在秋分日至次年的春分日的冬半年中,南半球由于受直射,北半球白昼总是短于黑夜。
(6)根据地球上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两个因素的变化,可以将地球划分为五带: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其分界线分别是南北纬23.50和南北纬66.50。
4.日历的划分及其依据和二十四节气(1)中国的日历可以划分为公历和农历。
公历是阳历的一种,我国的农历是阴历的一种。
(2)历法主要有三种: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的阴历;以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依据的阳历;结合阴阳历的特点的阴阳历。
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历法是阳历。
(3)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和劳动人民将四季更替的周期分为二十四段。
每段为一个节气。
节气往往与一个地方的气候和生物活动有很大的关联。
二十四节气虽然与气候的关系十分密切,但却属于阳历的范畴。
5.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外到里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岩石圈包括在上地幔顶部和地壳。
地壳变动表现为地壳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在实际生活中留有许多地壳变动遗留下来的证据。
6.火山的组成和结构。
软流层是火山岩浆的来源。
世界上火山的类型及分布区,以及火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火山和地震是人类目前尚不能消除的地质灾害,科学家们正在积极寻找预防和减轻这些灾害的方法。
7.地震是由于地壳里岩石在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者错位的震动现象。
地震的结构中包括:震源、震中和震中距,描述地震的因素有震级和烈度。
8.世界的地震带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玛拉雅山一带。
(1)喜玛拉雅山处在两大板块相撞之处,由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导致这里的地壳强烈上升,它是在抬升出地表之后才形成的。
另外海底上地壳抬升是相对的,但喜玛拉雅山能够从海底升到如今的高度,主要的原因是地壳的抬升,而非地球上海水的减少。
(2)关于火山的形成,公认的说法是:在地表以下200千米的温度大约15000C,这里的岩浆处于高温状态,密度较小,所以它会向上地表涌,而且在浮升过程中再熔化掉一些岩石,喷出地表,形成熔岩。
总的来说以下两点:(一)火山源地在高温的软流层;(二)喷出地表火山往往遇到的是较薄的地层,或过去是一个火山通道。
(3)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与地中海——喜玛拉雅山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地震十分频繁。
9.板块构造学说创立的基础是大陆漂移学说,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创立的。
(1)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依据是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大陆漂移的证据。
(2) 地球上的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组成的,海沟、海岭、一些巨大的山脉是板块间的分界线,这些地方都是地壳活动最为频繁的地方。
(3) 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形成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
因为环太平洋地区恰好在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这些板块之间发生碰撞、张裂,使环太平洋地区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10.地球的陆地表面主要由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等不同地形共同构成。
各种地形类型各有特点。
山地海拔高,相对高度也大;高原海拔高相对高度小;平原的海拔相对高度较小;丘陵海拔有高有低,相对高度小;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
11.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可反映出地形的特点,如: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处为山顶;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两条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处为鞍部;等高线较密处为陡坡;较疏处为缓坡,重叠处峭壁(陡崖)。
12.地形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形成高山、高原、低洼,使地表面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
内力主要来自地球内部,表现为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外力作用主要来自地球的外部,如流水、风、海浪、冰川等。
第三册第一章生活中的水1、地球上的水的组成及分布:(1)水包括海洋水96.53%,陆地淡水2.53%,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0.94%。
其中陆地淡水分为冰川冰68.69%,其他水体1.26%,地下淡水30.06%(2)多种水体是相互联系的——水有三态,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2、水的循环——水体运动的重要形式:(1)水循环的过程特点: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2)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出现。
导致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 3)水循环:小循环①陆上的内循环:陆地一大气②海上内循环:海洋一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一陆地一大气3、水资源的分布(1)时空分布不均衡。
赤道附过,沿海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而热带沙漠地区、中纬内陆地区的水资源比较贫乏。
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水资源最丰富的是南美的巴西,其次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和中国。
(2)人均拥有量差异大。
我国人均水资源是世界水平的l/4。
是世界的缺水国家之一。
4、我国的水资源夏秋季丰富,冬春季短缺,且降水年际变化很大。
东南部多,西北部少。
第三册第二章地球的外衣——大气1、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
),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0一17千米)平流层(17—50千米)中间层(50—80千米)暖层(80—500千米)外层(500千米以上)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间的过渡层。
2、对流层的特点(1)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
(2)在两极和赤道地地区的厚度不同。
两极厚度约8千米,在赤道增大到17—18千米。
(3)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4)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3、天气是什么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
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主要是气温、气压、风、湿度和降水。
4、风(1)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
风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的。
(2)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和风速5、空气的湿度(1)对空气湿度的认识: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的nb气中都含有水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