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雷人”考题辑录

— — 一
要帮助一个而否定另一个?这不是在追求真理, 给学生出这个题, 就是鼓励
学生进入二元对立思维。而这种思维方式无疑是愚蠢的, 它缺乏包容和独
位衢 州高 中女
生 2 0 年在参加上海交大 09
立的精神 , 禁锢 了学生的思维。
自主 面试招生考试被 问到
的 问题
暖强 露
华 中科 技 大 学
2 0 年 自主招生 面试题 09
( 自 华商抛 ) 摘
“ 对衢卅f 、 人懒 经济落
不得 不承认, 中国的学校总在培养学生的二元思维, 对一些事情总是采
取非黑即白、 非此即彼 的态度 , 老子、 孔子都是文化财富, 为何要打架?为何
后 的说 法 ,你 有 什 么 看
吗 ?”
— —
教育的担忧:这样的考题既没有什么意义, “ 也不幽默, 而恰恰暴露出我国教 育问题的严重性 。, 对于一个极其荒诞的伪命题来说, ”“ 学生又凭什么不能 以荒诞的答案对之呢?” 网络评论对这道“ 打架” 面试题进行了声讨, 众多评
论人 士对 清华 的考题 持否 定态度 。
此次招 生的个 人面试 题中 , 这道 面试题 被报道 的 当天 , 有相 当数量 的评论 就 出现在 网络上 , 针对 “ 子和孔 子打架 ”很 多人士 不约而 同地表 现 出对 中国 老 ,
—
—
2 0 年上 海复 09
旦 大学浙江地 区 自主选拔
录 取 面 试题
“ 是 什 么 意 思 ?” 圃 “ 你知 道武 汉现 在 的猪 肉 价 格 和 油 价 分 别 是 多 少
是低 ?”
老子 与孔子打架你帮谁?
1 1 月 8日上午 ,0 0 2 1 年清华大学上海 自主招生暨保送生冬令营面试在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举行 , 清华大学以两轮面试来考查学生的综合 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决定是否录取 , 而面试官是来 自各个学院的 2 O多位教授 , 一道 “ 老子和孔子有一天打架 , 你会帮助谁 ?” 的题 目出现在
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智慧城市的最早提出者美国的IBM公司认为,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的六个核心系统如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组成。
这些系统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
而城市本身,则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的宏观系统。
所以智慧城市的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摘自科普中国网“智慧城市”条目)材料二11月17日,2017亚太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启幕,论坛云集众多国内外领先智慧城市的政府代表及领袖,还有智慧城市领军企业的学者、精英,共同探讨智慧城市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应对智慧城市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同行以及观众打开思路,开拓视野。
华为、中电科、平安科技、国民技术等众多智慧城市领域领军企业前来参展,还带来了各自的智慧解决方案和新近成果。
国家信息中心主任程晓波在致词时指出,全国各地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特别是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方面不断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已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典型载体和落实四化同步的范例。
程晓波表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自己很高兴见到中国智慧城市已经从最初的起跑、跟跑发展到当前的并跑阶段,到未来可能会实现领跑和超越。
程晓波表示,尽管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步伐非常快,但是,也必须要清醒的看到,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挑战。
应对比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还要提高的问题,要在规划、设计、建设和评估过程中,要更多地调动大众参与积极性,还要通过移动互联、智慧应用来突破瓶颈,为大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服务,让大众体会到智慧城市带来的现实获得感。
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23年9月)一.积累运用(10分)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失向来之烟霞。
(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类迩而见义远。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3)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之所以“哂”子路,是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惟觉时之枕席②.梦游天姥吟留别③.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④.为国以礼⑤.其言不让【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以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易错字:“惟”“指”。
2. 按要求作答。
(1)下列编号的语句填入空格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走过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上海书展不仅成为广大读者和市民的读书嘉年华,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充满想象力的“书+x”跨界交融新格局,正在上海书展显现并日趋成熟。
①充分满足了读者对阅读多样性的审美需求。
②在这里,阅读是一个充满张力的概念③书、文创、互动搭配融合、线上与线下的彼此导流④也是吸引出版行业全产业链各环节交流交易的重要平台。
A. ④②③①B. ①④②③C. ①②③④D. ③①②④(2)下面这则招领启事的划线部分有三处语句表达不当,请找出其中一处并修改。
招领启事本人昨天下午有幸在操场篮球架下上拾获一个黑色钱包(甲),内有现金200元和紫色交通卡一张(乙)。
故张贴此“启事”(丙),烦请失主前来认领。
(丁)高三(1)班王红2023年7月16日【答案】(1)A (2)甲去掉“有幸”;乙删去具体钱数和卡的颜色;丙删除。
【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⑤父亲招呼北山叔洗罢脸,领着北山叔进了堂屋。接下来,父亲高喉咙大嗓门吩咐着姐姐给北山叔倒茶,他从堂屋柜盖上拿过装烟叶的木匣子,给北山叔装一锅旱烟,又给自己装一锅,然后点着火,两个人坐在炕沿边吧嗒吧嗒吃起了老旱烟。父亲的过分殷勤,使得北山叔好像有些不大自然,他像我们村庄里那些头一回去人家里做亲戚的新女婿们一样,手足无措,屁股浅浅担在炕沿边,在父亲几次叮嘱后,才脱下鞋,坐到了炕头上。
②米勒教授认为有两种答案:一种是他提出的“错时阅读”理论,指的是阅读过去时代的作品时,比如简·奥斯丁等,尽量让自己仿佛身处18世纪,生活于其中,了解关于这一文化的一切。当年他的老师就是这么教阅读的。对此米勒教授本人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对于读者来说,他们更想知道的是《傲慢与偏见》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在今天有什么价值。所以米勒教授认为这与讨论小说在其原有的历史语境中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问题。倘若我们想读懂伊丽莎白时代的作品,是不是应该读读蒂利亚德的《伊丽莎白时代的世界图景》才能用他们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米勒的回答是:“我本人可不愿意像他们那样思考,我也做不到搁置我们的现代图景。”我们今天阅读先前时代作品时必然带着媒体已经改变的意识。这就意味着我们在阅读《米德尔马契》时与它刚发表时的读者是截然不同的。他们无法想象未来的媒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而了解新媒体给我们带来阅读《米德尔马契》时的特别视角,让我们更容易看到以印刷为媒介的小说在哪些方面限制了小说本身意义的可能性。
⑩母亲沉着脸,站在锅根,身子动都没动。父亲凑过脸,软着声,用平日里绝没有的乞求语气说:“就下一小把吧。”厨房里一阵风箱吧嗒吧嗒响,不一会,母亲笑吟吟端着过年待客的木盘进了堂屋。木盘里,是四碗冒着热气,汤面上缀着绿生生蒜苗漂菜、红艳艳油泼辣子的清汤挂面。
自主招生语文试卷(附答案)

面试材料1、下列语段中红色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自然需要品味.品味巍峨雄壮的高山,我们的心胸会豁然开朗;品味广袤无垠的大海,我们会为生命的宽广而骄傲;品味云彩飘飘的蓝天,我们会为云朵飘散后的重聚而高兴……这些如宝石一般晶莹璀璨的自然物总是在我们身边盘旋。
懂得品位的人,才会得到快乐人生的青睐.A、wēi yín cuǐ làiB、wiē yínɡ cīu làiC、wēi yín cǐu làiD、wiē yínɡ cuī lái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A、挺而走险惟妙惟肖绘声绘色B、张口结舌炉火纯青迫不急待C、凶相毕露脍炙人口孜孜不倦D、除恶务尽银装素裹余音绕粱3、为了欢度端午节,我班准备编写一份《端午风俗》手抄报,特向全班同学征稿,有一位同学收集到了下面四方面的材料,你认为应该删去的一项是:( )BA、“屈原含冤投汨罗江”的历史故事。
B、“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的古老传说.C、“龙舟竞渡”的活动记录。
D、唐“九子粽”、宋“蜜饯粽”、元“箬叶粽"等的历史介绍。
4、下面作家、作品对应有错的一项是:( )DA、莫泊桑—-《项链》《我的叔叔于勒》B、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C、巴金——《家》《春》《寒夜》D、萧红-—《呼兰河传》《寄小读者》5、下面各个城市与雅号不对应的一项是:( )CA、音乐之都—-维也纳B、雾都—-伦敦C、佛教之都——开罗D、对称的古都--北京6、下面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DA、文学史上所说的唐宋八大家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杜甫。
B、李清照和辛弃疾都是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
C、《春秋》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D、高尔基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

1 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卷面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10分) 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食野之苹。(曹操《短歌行》) (2)__________,知至而后意诚。(《礼记·大学之道》) (3)推此志也,__________。(《史记·屈原列传》) (4)杜甫在《蜀相》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业与奉献。 【答案】 ①. 呦呦鹿鸣 ②. 物格而后知至 ③.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④. 三顾频烦天下计 ⑤. 两朝开济老臣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书写:“呦”“知”“频烦”。 2. 按要求选择。 (1)对《红楼梦》中人物出场解说不正确的是( ) A. 林黛玉——由远及近,先借贾雨村介绍其言语举止非同凡人,登岸后以黛玉之眼写贾府的环境,也借对贾府环境的观察表现黛玉性格。
B. 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先写屋外一阵放诞的笑声,再让人物亮相,还要由贾母调侃一番,显示其地位与众不同。
C. 贾宝玉——欲扬先抑,先借贾母和王夫人的口言其顽劣,叮嘱黛玉适当保持距离,再让宝玉以光彩照人的形象出场。
D. 薛宝钗——随着哥哥与母亲顺带出场,借下人的口表现其深得人心,再通过与周瑞家的对话引出冷香丸的话题。
(2)下面这篇校园广播站的广播稿需要修改的地方共有( ) 同学们: 大家中午好! 欢迎大家再次聆听校园广播电台的午间音乐会。在下是今天的主持人晨晨,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古风流行音乐”。如果说世界上有时光机器,那么“音乐”作为一种载体首当其冲。每个年代都有风靡一时的全新流行,但有时也会有《声声慢》这样的古风音乐,把传统美学带进新的潮流。下面就诚邀大家欣赏。 2
A. 一处。 B. 两处。 C. 三处。 D. 四处。 【答案】2. C 3. D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人物、情节和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 C.“借贾母……的口言其顽劣”错误,应该是“王夫人的口言其顽劣”,在宝玉出场前没有写贾母对他的评价。
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及答案

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及答案# 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阅读理解(共40分)### (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列文章,回答1-4题。
文章文章内容:时间,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
它不仅关乎生命的长短,更关乎生命的质量。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对于时间的珍惜愈发显著。
然而,时间的价值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个人的态度和行动而变化。
1. 文章标题“时间的价值”中,“价值”一词的含义是什么?(5分)2. 根据文章内容,时间的价值是如何随着个人的态度和行动而变化的?请简要说明。
(5分)3. 文章中提到“时间关乎生命的长短”,这句话如何理解?(5分)4. 作者在文章中对时间的态度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5分)### (二)古诗文阅读(20分)阅读下列古诗,回答5-7题。
古诗题目:《静夜思》古诗内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请简述其生平背景。
(5分)2. 诗中的“明月光”和“地上霜”分别象征着什么?(5分)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10分)## 二、作文(共60分)### (一)材料作文(30分)材料: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植树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有的同学负责挖坑,有的同学负责浇水,有的同学负责植树。
活动结束后,大家虽然疲惫,但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作文要求:请以“团结协作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 (二)命题作文(30分)题目:《我的梦想》作文要求: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内容真实,情感真挚,语言流畅。
## 三、文言文翻译(共20分)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要求:请将上述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其中蕴含的道理。
## 参考答案### 一、阅读理解1. “价值”在文章标题中指的是时间对于个人生活的重要性和意义。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卷面满分:150分)一、积累应用(10分)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__。
(苏洵《六国论》)(3)____________,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游园(皂罗袍)》)(4)《念奴娇·过洞庭》中表现作者心境与物境相融却难以言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两种文字系统受了哪些外来文字的启发也很明确。
相形之下,,,没有什么可以启发他们。
的①苏美尔人楔形文字和最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字系统则是独立的发明②因为周遭还没有文字③朝鲜的谚文和欧甘字母都是理念传播的产物④原因在于这两个社会和其他有文字的社会有密切的接触A. ①②③④B. ③②①④C. ③④①②D. ③④②①3. 以下内容中,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A. 小华:我的新房装修好了,诚邀各位参加乔迁宴,请务必赏光!B. 小晨:感谢你邀请我来寒舍一聚,我带了一些水果,不成敬意。
C. 小路:以后我们就是邻居了,还请多多关照。
请问您尊姓大名?D. 小晖:感谢你的邀请,本次拨冗前来带了些家乡特产,请笑纳。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仁者不忧朱国华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各位老师:早上好!首先,热烈祝贺各位同学完成学业,顺利毕业!每年站在这里,我都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最近一直听说,在进入新时代新征程之际,等着我们的是浪急风高甚至惊涛骇浪。
现象级灾难其实已经发生过了,我曾经天真地相信,该死的瘟神送走之后,我们的经济会迅速逆转,超越三年前的发展水平。
但很遗憾,现实很骨感。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今年四月,24岁以下的青年人失业率突破了20%。
虽然我深信,诸君未来肯定会幸运地摆脱灵活就业的命运,但很可能我们的微薄薪水配不上我们的消费激情,我们的工作条件配不上我们的事业雄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题一、默写(10分)1. 黑发不知勤学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颜真卿《劝学》)2. _____________________,红泥小火炉。
(白居易《问刘十九》)3. 为人性僻耽佳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4. ___________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5. 桐花万里丹山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二、填空(22分)6. 作品作者朝代吕不韦吴敬梓《步出夏门行》7. 《人间喜剧》的作者:______________; 8. “不肖”的古义:______________;9. 鲁迅的第一部现代小说:______________。
10.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作家____________,他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三、文言文阅读(24分)雷州盗记雷于粤为最远郡。
崇祯初,金陵人某,以部曹出守。
舟入江遇盗。
知其守也,杀之,并歼其从者,独留其妻女。
以众中一最黠者为伪守,持牒往,而群诡为仆人,莫能察也。
抵郡逾月,甚廉干,有治状,雷人相庆得贤太守,其寮属及监司使,咸诵重之。
未几,太守出示:禁游客,所隶毋得纳金陵人只履;否者虽至戚必坐。
于是雷人益信服新太守乃能严介若此也。
亡何,守之子至,入境,无敢舍者。
问之,知其禁也,心惑之。
诘朝,守出,子道视,非父也;讯其籍里名姓,则皆父。
子悟曰:“噫!是盗矣。
”然不敢暴语,密以白监司使。
监司曰:“止,吾旦日饭守而出子。
”于是戒吏:以卒环太守舍,而伏甲酒所。
旦日,太守入谒。
监司饮之酒,出其子质,不辨也。
守窘,拟起为变,而伏甲发,就坐捽之。
其卒之环守者,亦破署入。
贼数十人卒起格斗,胥逸去,仅获其七。
狱具如律,械送金陵杀之。
于是雷之人乃知向之守非守也,盗也。
东陵生闻而叹曰:“异哉!盗乃能守若此乎?今之守非盗也,而其行鲜非盗也,则无宁以盗守矣。
其贼守,盗也;其守而贤,即犹愈他守也。
”或曰:“彼非贤也,将间而括其藏与其郡人之资以逸。
”11. 词解(填空):(1)以众中一最黠.者为伪守()(2)而群诡.为仆人()(3)然不敢暴.语()(4)就坐捽.之()12. 常识(填空):“金陵”是_________市,“粤”是______省。
13. 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无敢舍.者B. 子道.视C. 吾旦日饭.守而出子D. 以卒环.太守舍14.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的加点词,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①雷于.粤为最远郡/新竹高于.旧竹枝②乃.能严介若此也/于是雷之人乃.知向之守非守也A.①意思相同,②不同 B.①②意思均相同 C.①意思不同,②相同 D.①②意思均不同15.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的加点词,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①以部曹出守./则无宁以盗守.矣②否者虽至戚必坐./就坐.捽之A.①用法意思相同,②不同B.①②用法意思均相同C.①用法意思不同,②相同D.①②用法意思均不同16.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的加点词,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入境,无敢舍.者/以卒环太守舍.②其卒.之环守者/贼数十人卒.起格斗A.①用法意思相同,②不同B.用法①②意思均相同C.①用法意思不同,②相同D.用法①②意思均不同17.翻译:止,吾旦日饭守而出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作者借这个故事要抨击和讽刺的是(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30分)退思园之思①到同里,退思园是必看的。
②对于江南的私家园林,我们几乎可以用类似的比喻来描述它们的共性,如:它们是江南景观的微缩雕刻,在方寸之间可尽赏江南美景;江南园林是凝固的昆曲,而昆曲是流动的江南园林……同样,如果粗略地看过去,你会发现,周庄、同里、乌镇这些江南古镇,似乎大同小异,看过一处,也就可以把所有古镇“代表”了。
③而品赏退思园,只有进入园主的内心世界,了解园主的生平经历,才能更好地体味园内一花一草,一石一木,所承载的情感意味....和人生哲思....。
④在梳理所搜集到的各种关于退思园主任兰生的素材时,便发现多种自相矛盾而缺乏实证的说法。
比如说,任兰生入仕是通过科举考试,还是清代另一种入仕的途径——捐纳?任兰生被人弹劾削职还乡,是因为镇压捻军不力,还是因为贪腐?园主后又重新出山担任官职,是因为左宗棠的保举,还是另有原由?园子的构思布局又体现了园主怎样的一番思量?⑤笔者通过查阅史料和走访相关当事人得知,任兰生是通过“捐纳”而进入官场的。
采用“捐纳”方式担任官职,在清代是一项增加财政收入的政策,很多人都是通过此种途径入仕的。
⑥任兰生是因何种原因被弹劾削职的?这跟他退职后修“退思园”直接相关。
对此,新修镇志《任兰生年表》中,也有明确说法,此“说法”来源自民国十年编修的《同里乡土志》。
光绪十年(1884年),任兰生四十七岁时,任安徽按察使(正三品),实际岗位仍是安徽凤颖六泗兵备道。
在此任上,内阁学士周德润上诉状《安徽厘税积弊》,“参劾任兰生盘踞利津,营私肥己,此案涉大小官吏五十余人。
”在第二年正月,任兰生被解职候处。
朝廷派钦差大臣户部尚书崇绮、内阁学士廖寿恒前往核查。
结论为,“所参劾条款皆不属实”。
但这个结论后又拖了一条让人不明就里的小尾巴,“光绪七年留用革职书办屠幼亭之事为知情者徇隐,建议诏交部议革职。
”从这里可以肯定地说,任兰生被革职,既与镇压捻军无关,也与“营私肥己”无关。
但朝廷还是找了一个小小的理由,把他的顶戴花翎给摘了。
从《任兰生年表》看,任氏在官位上尽职为民,有良好的政声。
在他被革职后光绪十三年(1887年),山东巡抚上书奏任兰生在山东等省份遭遇灾害时,倡捐救灾,“叩请圣上恩施给兰生开复原职”,以及同年安徽士绅筹银八千两,代其遵照先例捐复官职,也是非常有力的佐证材料。
⑦于此,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任兰生确实是蒙受了不白之冤而被削职回归故里。
因此,回到同里后,他开始筹建“退思园”,其含义为“进而尽忠,退而思过。
”造这园子,他不是用来颐养天年、享受快乐的,而是为了静心反省在供职期间的过错。
⑧这个退思园的构造,无处不体现了园主复杂的心态。
⑨首先,看园子的占地面积。
虽然,园内具备了江南私家园林构造的所有的元素,但整个占地面积并不大,只有九亩八分地。
任家祖上传下来的地有数千亩,而任氏只用很小的面积来造园,原因何在?一句话,戴罪革职之人岂可大肆铺张?其次,从园子的门脸看,白墙黑瓦中镶嵌着两扇普通木门,仅从外表看,一点也不像大户人家的宅子。
这又为何?收敛低调啊,不想张扬啊!难道要让老佛爷看出,他确实家有万贯,给人留下曾“营私肥己”的把柄吗?园子依池塘向东扩展,我的看法是,主人看中的是一方天然池水,依水而筑,正体现了中国道家思想中水利万物而不争的理念。
同时,是否还有园主企图背水而生,不想给自己留退路的心态呢?走进园子看看,从南向北只有三进,门厅、茶厅、正厅,如果仅仅到此,这样的宅子,在江南只能算非常普通的殷实人家的住宅而已。
但这园子,独特在由西向东扩展,渐渐开阔,而至气象万千,让人不断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亭台楼阁、廊舫桥榭、水石花树,次第呈现。
而那些对各类景致的命名,也非常令人寻味:“闹红一舸”,寓春;“菰雨生凉”,夏至;“红枫金桂”,秋色;“岁寒三友”,冬也。
从春到冬,步移景换,繁华落尽,人生终究渐渐悲凉寒风入骨,有谁能逃脱这人生的宿命?⑩这园子的一石一瓦,各种精心构思布局,处处都是主人心情、心绪、哲思的具象化。
任兰生的官职政绩,在历史上谈不上有特别称道之处,与他类似的官员,各朝各代可谓多如牛毛。
在正史野史中,都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但这也许并非他特别看重的一座“退思园”,却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园林史上的精妙一笔。
得意时,他被弹劾;失意时,他筑造出堪称艺术精品的江南园林。
人生之得失,大概戏.中之人自己也难以看清。
19. 根据第②段划线句,概括江南园林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第③段中的“情感意味”和“人生哲思”分别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1. 第④段连续用了________句,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任兰生被冤的三个证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3. 如何理解第⑩段画线句中“戏”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