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综合实训10-3-3

合集下载

《中医临床技能实训》考评方式与标准

《中医临床技能实训》考评方式与标准

《中医临床技能实训》考评方式与标准一、内经辨证思维实训考评方式与标准给出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并以训练报告的形式,考核学生对中医辨证思维掌握的情况。

见《内经辨证思维训练报告》。

二、伤寒辨证思维实训考评方式与标准由教师扮演患者,给予学生患病相关信息,由学生根据《伤寒论》理论思维辨治,根据其辨治过程给予评分。

三、金匮辨证思维实训考评方式与标准由教师给学生提供患病相关信息,由学生根据《金匮要略》理论进行思维辨治,根据其辨治过程给予评分。

四、温病辨证思维实训考评方式与标准由教师提供患病相关信息,由学生根据《温病学》理论进行思维辨治,学生展开讨论,根据辨治过程给予评分。

五、中医名家辨证思维实训考评方式与标准由教师给学生提供患病相关信息,由学生根据所学名家思维进行辨治,根据其辨治过程给予评分。

六、舌诊综合实训舌象辨认;阅片测证。

七、脉诊综合实训按执业医师考试方式,每人抽题口述操作。

利用脉象模拟仪器进行考核。

八、四诊综合实训口述病史采集的步骤及内容,教师进行讲评;完成病历记录,教师进行讲评。

九、医疗文件书写实训60分钟完成一个完整的大病历,教师根据中医住院病历质量评价标准评分,90分以上为甲级,75分-89分为乙级,60分-74分为丙级,60分以下不合格。

十、分部点穴实训按执业医师考试方式,每人抽题点穴操作。

十一、针刺安全实训抽取穴位由学生描述其浅、深层结构,并在解剖标本上指出针刺失误可能损伤到的结构与意外。

十二、针灸综合技能实训按执业医师考试方式,每人抽题进行针灸疗法操作。

十三、推拿手法综合实训学生动手操作,教师依据操作要点评分。

十四、临床查体规范实训1.要求对涉及的主要检查手法进行训练,准确完成并指出其要点及病理性改变的临床意义。

2.评分:以课上师生互动,评估学生学习态度及学习情况,记为平时成绩,在总评中占30%。

以最终考核评估学生经过课程学习后的学习情况,记为期末成绩,占总评的70%,加权得到本课程最终总评成绩。

四诊实习报告模板

四诊实习报告模板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医院实习时间:202X年X月X日至202X年X月X日实习内容:四诊(望、闻、问、切)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了解并掌握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会运用四诊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二、实习过程1. 望诊实习: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体态等外在表现,了解患者的病情。

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会了观察舌象、面色、体态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够独立进行望诊。

2. 闻诊实习: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咳嗽等声音特征,了解患者的病情。

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会了听声音、呼吸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够独立进行闻诊。

3. 问诊实习: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生活习惯等信息。

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与患者沟通,并能够独立进行问诊。

4. 切诊实习:通过触摸患者的脉象,了解患者的病情。

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会了触摸脉象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够独立进行切诊。

三、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掌握了中医四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四诊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同时,加深了对中医理论的理解,提高了临床实践能力。

四、实习体会1. 四诊是中医诊断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四诊,才能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2. 四诊需要综合运用,通过望、闻、问、切等多种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3. 实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向导师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能力。

4.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不断的实习,才能真正掌握中医的知识和技能。

五、实习建议1. 加强四诊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2. 增加实习机会,提高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

3. 注重与患者的沟通,提高问诊技巧。

4. 多向导师请教,学习更多的临床经验。

六、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对中医四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提高了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中医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中医四诊技能实训

中医四诊技能实训

中医四诊技能实训•目录:•第一章《中医四诊技能实训》的课程定位•一、《中医四诊技能实训》的主要内容•二、学习《中医四诊技能实训》的意义••第二章观察症状是认识疾病的第一切入点•一、症状的内涵•二、明辨症状•三、牢记特征性症状•四、症状名词术语的规范化•五、双向翻译••第三章收集病情资料的方法•一、全面收集病情资料•二、系统收集病情资料•三、病证结合•四、诊辨结合•五、诊断与鉴别诊断交织进行•六、动态观察••第四章以主症为中心的四诊思维线索•一、主症的诊断意义•二、确定主症的方法•三、围绕主症进行询查•四、围绕主症进行诊病•五、围绕主症进行辨证••第五章医患沟通技巧与注意事项•一、医患沟通的概念•二、医患沟通的意义•三、医患沟通的常见模式•四、医患沟通技能要素•五、医患沟通技能的增强•六、医患沟通的主要流程••第六章问诊训练•第一节问诊的流程•一、接诊流程•二、中医临床问诊的准备工作•三、中医临床问诊的一般流程•四、如何围绕主诉深入询问(以失眠为例)•五、如何围绕主诉深入询问(以咳嗽为例)•六、如何围绕主诉深入询问(以腹痛为例)•七、如何围绕主诉深入询问(结合六经辨证,以外感发热为例)•第二节问诊的内容•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疼痛•四、问头身胸腹不适•五、问饮食口味•六、问睡眠•七、问二便•八、问妇女•九、问男子•十、问小儿•第三节问诊训练•一、问诊案例示范•二、纠错训练•……••第七章望诊•第八章望舌•第九章望小儿指纹•第十章闻诊•第十一章脉诊•第十二章按诊•第十三章病案书写。

四诊综合训练.

四诊综合训练.

例 2. 简要病史:女性, 25 岁,反复咳嗽、
痰中带血3年。
• 要求:请你按照标准住院病历要求, 围绕以上主诉,口述如何询问患者的
现病史及相关病史的内容。
上述病例问诊方法及内容小结: (一)现病史 1 根据主述了解从发病到就诊前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诊 治经过及相关的鉴别诊断 (1)询问发病时间、起病缓急、病因和诱因; (2)患者咳嗽性质,痰质、痰量,是否伴发热恶寒、咽痒、 鼻塞流涕,有无胸痛等症状? 有无盗汗等;.有无心悸,胸闷憋气;有无恶心,呕吐,厌食油 腻等症状; (3)结合中医“十问",记录目前情况。 2.诊疗情况 (1)是否到医院诊治?作过哪些检查?结果如何? (2)用过何种药物治疗?效果如何? (二)相关病史 既往是否患有肺痨及心脏系统疾病等。
标准病人问诊训练:
练习 1. 简要病史:住院病历要求,围绕以 上主诉,口述如何询问患者的现病史及相 关病史的内容。
以上病例问诊方法及内容小结:
(一)现病史 (1)根据主述了解从发病到就诊前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 诊治经过及相关的鉴别诊断 询问发病时间、起病缓急、病因和诱因; ①患者有无神疲懒言,四肢冷,是否伴有腰酸背痛(如肾虚、 血热、血瘀型)。 ②经血周期、经量、经色、经质、有无血块,。 ③有无妊娠、炎症、肿瘤和外伤史。 结合中医“十问",记录目前情况。 2.诊疗情况 (1)是否到医院诊治?作过哪些检查?结果如何? (2)用过何种药物治疗?效果如何? (二)相关病史 1. 有无妊娠、炎症、肿瘤和外伤史。 2.是否有心脏疾病、血液病等; 3.是否有服用避孕药或激素等。
提问?
• 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案:
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环境安静,直接向病员本人或陪属询 问有关病情资料。 (2)态度严肃认真又和蔼可亲。 (3)语言要通俗易懂,忌用医学术语。 (4)重视主诉,并围绕主诉深入询问。 (5)病人叙述不清楚时,可适当提示,切 忌暗示套问。 (6)对危重病人应抓住主症扼要询问。

中医诊断学诊法实训报告

中医诊断学诊法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中医诊断学诊法实训,使学员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并能够将这些诊法灵活运用到实际病例中,提高诊断准确性和临床实践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诊断学实训室四、实训内容1. 望诊:观察患者神色、形态、舌象、五官、皮肤等。

2. 闻诊:听患者的声音、嗅其气味。

3. 问诊: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生活习惯等。

4. 切诊:切脉、按诊。

5. 四诊合参:综合运用四诊结果,进行辨证论治。

五、实训过程1. 望诊实训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望诊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实训教师带领我们观察了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象、五官、皮肤等。

通过观察,我们了解了望诊在诊断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从细微之处发现病情。

2. 闻诊实训闻诊实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嗅其气味来判断病情。

实训教师带领我们实际操作,观察了患者的呼吸、咳嗽、呕吐、呃逆等声音,以及患者口中的异味、体味等。

通过实训,我们认识到闻诊在诊断过程中的作用。

3. 问诊实训问诊实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生活习惯等。

实训教师带领我们进行了实际操作,通过与患者交谈,我们掌握了问诊的技巧和方法。

4. 切诊实训切诊实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切脉、按诊。

实训教师带领我们实际操作,观察了患者的脉象、腹部、四肢等部位。

通过实训,我们掌握了切诊的基本技巧。

5. 四诊合参实训四诊合参实训中,我们综合运用望、闻、问、切四诊结果,对实际病例进行辨证论治。

实训教师带领我们分析了病例,并指导我们如何根据四诊结果进行辨证。

六、实训成果1. 学员们掌握了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2. 学员们能够将四诊结果综合运用,对实际病例进行辨证论治。

3. 学员们提高了临床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奠定了基础。

七、实训总结通过本次中医诊断学诊法实训,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医诊断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四诊实习报告模板

四诊实习报告模板

一、实习单位及时间实习单位:[实习单位名称]实习时间:[实习开始时间]至[实习结束时间]二、实习目的1. 熟悉中医四诊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提高临床诊断技能,增强对中医临床思维的理解。

3. 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提高沟通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四诊学习(1)望诊:学习望诊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观察患者面色、舌象、舌苔、脉象等。

(2)闻诊:学习闻诊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患者气味、声音、语言等。

(3)问诊:学习问诊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患者主诉、病史、体质、生活习惯等。

(4)切诊:学习切诊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脉诊技巧,了解脉象变化。

2. 临床实践(1)跟师学习:跟随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学习,观察其诊断过程和临床思维。

(2)病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提高诊断能力。

(3)实习考核:参加实习考核,检验实习成果。

四、实习过程1. 望诊在实习期间,我跟随导师学习了望诊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舌苔、脉象等,初步掌握了望诊技巧。

例如,在观察面色时,我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唇色淡白,结合脉象判断为气血两虚;在观察舌象时,患者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细弱,诊断为脾胃虚弱。

2. 闻诊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闻诊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气味、声音、语言等,初步掌握了闻诊技巧。

例如,在观察气味时,我发现患者口中有酸腐味,结合脉象判断为食积;在观察声音时,患者语声低微,诊断为气虚。

3. 问诊在实习过程中,我跟随导师学习了问诊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通过询问患者的主诉、病史、体质、生活习惯等,初步掌握了问诊技巧。

例如,在询问病史时,患者自述近日饮食不规律,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诊断为脾胃虚弱。

4. 切诊在实习过程中,我跟随导师学习了切诊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通过脉诊技巧,初步掌握了脉象变化。

例如,在脉诊时,患者脉象细弱,诊断为气血两虚。

五、实习总结及体会1.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中医四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望、闻、问、切四诊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中医四诊望小儿食指络脉的实训操作报告

中医四诊望小儿食指络脉的实训操作报告

中医四诊望小儿食指络脉的实训操作报告中医操作:叙述并演示诊察小儿食指络脉的操作方法及主要观察内容。

1.诊察小儿食指络脉时,令家长抱小儿面向光亮处。

2.医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握住小儿食指末端,再以右手拇指在小儿食指掌侧掌侧前缘从指尖向指根部推擦几次,即从命关向气关、风关直推,用力要适中,使指纹显露,便于观察。

3.观察络脉显现部位的深浅(浮沉)及所在食指的位置,络脉的形状(络脉支数的多少、络脉的粗细等)、色泽(红、紫、青、黑)及淡滞(浅淡、浓滞)。

四诊实习报告

四诊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医学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我参加了四诊实习。

四诊是指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是中医诊断的核心内容。

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入了解了四诊的诊断原理和方法,提高了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

二、实习内容1. 观察学习在实习过程中,我首先对四诊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通过查阅资料、听课、观摩等方式,我对四诊的理论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

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我观摩了医生进行四诊的操作过程,对四诊的实践有了直观的感受。

2. 实践操作在实习过程中,我跟随导师参与临床实践,亲自进行四诊操作。

以下是我对四诊实习的详细描述:(1)望诊:在望诊过程中,我学会了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形态等。

例如,观察患者的面色可以判断其阴阳盛衰、气血虚实等;观察舌象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等。

通过望诊,我掌握了望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闻诊:在闻诊过程中,我学会了闻患者呼吸、咳嗽、呃逆等声音,以及体味、排泄物等气味。

通过闻诊,我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体质。

(3)问诊:在问诊过程中,我学会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

通过问诊,我可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为诊断提供依据。

(4)切诊:在切诊过程中,我学会了切脉、按腹等方法。

通过切诊,我可以了解患者的脉象和腹部情况,进一步判断病情。

3. 总结与反思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四诊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性。

通过四诊,我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同时,我也认识到自己在四诊操作中存在的不足,如观察不够细致、询问不够深入等。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四诊水平。

三、实习收获1. 提高了中医诊断能力:通过四诊实习,我对中医诊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诊断能力。

2. 增强了临床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亲自参与了临床实践,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操作能力。

3. 培养了临床思维:通过四诊实习,我学会了如何运用中医理论分析病情,培养了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训课
问诊实训
“问而知之谓之工”
提问:
• 问诊的目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
问诊目的意义
1.了解病情,开导病人,密切医患关系,增强患者对 医生的信任感。 2.问诊的目的,在于充分搜集其他三诊无法取得而与 辨证论治密切相关的资料。如患者的自觉症状或主观 不适,嗜好情志,既往健康状况,家族史以及疾病发 生、发展、变化的过程相治疗经过等。这些只有病人 或陪诊者了解得最为清楚,也只有通过医者问诊才能 获得、才能正确推断致病原因,分析病情,判定病怔, 掌握病性,为辨证论治提供重要的依据。 3.进行心理治疗,移情变性。 4.对辨证结果进行验证。
练习1.简要病史:女性,30岁,阴道出血半 个月。
要求:请你按照标准住院病历要求,围绕以 上主诉,口述如何询问患者的现病史及相 关病史的内容。
以上病例问诊方法及内容小结:
(一)现病史 (1)根据主述了解从发病到就诊前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
诊治经过及相关的鉴别诊断 询问发病时间、起病缓急、病因和诱因;
练习2.简要病史:男性,39岁,咳嗽咯痰两 天,加重伴发热一天。
要求:请你按照标准住院病历要求,围绕以 上主诉,口述如何询问患者的现病史及相 关病史的内容。
上述病例问诊方法及内容小结: (一)现病史 1.根据主述了解从发病到就诊前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诊
治经过及相关的鉴别诊断 • 询问发病时间、起病缓急、病因和诱因; • 患者是否感受外邪,咳嗽的性质,痰质、痰色、痰量,是否
2.诊疗经过 (1)是否到医院诊治?是否做过相应检查? (2)用过何种药物治疗?如何用法?效果如何? (二)相关病史 1.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既往类似病史,有无肾
结石;月经情况等; 2.药物、食物及其他物质过敏史。
练习6.简要病史:女性,42岁,胸闷、胸痛 半个月,加重2天。
要求:请你按照标准住院病历要求,围绕以 上主诉,口述如何询问患者的现病史及相 关病史的内容。
例4.简要病史:女性,28岁,小便频急刺痛 时作3年,发作5天。
• 要求:请你按照标准住院病历要求,围绕 以上主诉,口述如何询问患者的现病史及 相关病史的内容。
上述病例问诊方法及内容小结: (一)现病史 1.根据主述了解从发病到就诊前疾病的发生、发展、
变化、诊治经过及相关的鉴别诊断 (1)询问发病时间、起病缓急、病因和诱因; (2)了解尿频、尿急、尿痛等主要症状的发生、发
提问:
• 问“一般情况”的内容有哪些?各有何意义?
问“一般情况”的内容及意义
姓名: 性别: 年龄: 民族: 婚况: 职业: 发病节气:
出生地: 常住地址: 单位: 入院时间: 病史采集时间: 病史陈述者: 可靠程度:
提问:
• 简述十问歌的内容?
提问:
• “主诉”的含义是什么? 怎样抓准“主诉”进行深入询问?
(2)是否有右下腹压痛及下肢转移痛。 (3)是否有腹泻,大便脓血等; (4)有无周期性,规律性上腹部疼痛病史。 (5)根据是否有胆道病史及暴饮暴食史,上腹剧痛并向腰背部放
射,或左上腹隐痛伴恶心呕吐发热等可。
(6)结合中医“十问",记录目前情况。 2.诊疗情况 (1)是否到医院诊治?作过哪些检查?结果如何? (2)用过何种药物治疗?效果如何?
提问:
• 问家族史的内容是什么?
问家族史的内容
• 记录直系亲属及与本人生活有密切关系亲 属的健康状况与患病情况。
• 遗传和传染性疾病
问诊操作训练
问诊训练:
例1.简要病史:男性,36岁,右上腹疼痛2天, 加重12小时。
• 要求:请你按照标准住院病历要求,围绕 以上主诉,口述如何询问患者的现病史及 相关病史的内容。
提问?
• 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案:
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环境安静,直接向病员本人或陪属询 问有关病情资料。
(2)态度严肃认真又和蔼可亲。 (3)语言要通俗易懂,忌用医学术语。 (4)重视主诉,并围绕主诉深入询问。 (5)病人叙述不清楚时,可适当提示,切
忌暗示套问。 (6)对危重病人应抓住主症扼要询问。
上述病例问诊方法及内容小结:
(一)现病史 (1)根据主述了解从发病到就诊前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
诊治经过及相关的鉴别诊断 • 询问发病时间、起病缓急、病因和诱因; • 患者发病原因及胃脘部疼痛性质,有无灼痛,胀痛,隐痛及
疼痛与情绪是否有关,有无口干口苦(无嗳腐吞酸),有无 呕血,有无两胁胀痛等症状 • 有无呕血便血, • 是否有恶心欲吐,转移性下腹痛,发热寒战。 • 是否有左上腹隐痛伴恶心呕吐发热等。 • 是否有胆结石病史,右上腹绞痛,恶心呕吐发热等; • 是否有腹泻,大便脓血等; • 有无周期性,规律性上腹部疼痛病史。 • 是否有厌食油腻,疲乏无力等。 • 结合中医“十问",记录目前情况。
2.诊疗情况 (1)是否到医院诊治?作过哪些检查?结果如何? (2)用过何种药物治疗?效果如何? (二)相关病史
与该病有关的其它病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史等.
练习4.简要病史:男性,37岁,胃脘部疼痛 一周。
要求:请你按照标准住院病历要求,围绕以 上主诉,口述如何询问患者的现病史及相 关病史的内容。
诊治经过及相关的鉴别诊断 • 询问发病时间、起病缓急、病因和诱因; n患者发病原因及诱因,眼睑及下肢肿的先后顺序,按之是
否凹陷不易恢复,大便是否成型,有无神疲乏力,四肢冷, 有无疮疡或者溃烂湿毒等。 • 结合中医“十问",记录目前情况。 • 2.诊疗情况 • (1)是否到医院诊治?作过哪些检查?结果如何? • (2)用过何种药物治疗?效果如何? (二)相关病史 • 1. 有无血吸虫感染史。 • 2.是否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原发性肾病综合 症等。
肝源性水肿——巩膜黄染,腹水; 药物性水肿——停药后水肿消失) 有无指压性凹陷(黏液性水肿无)
2)注意尿中是否有血凝块及其大小、形状(膀胱出血—— 较大而厚的血凝块;肾、输尿管——小而呈条状的血凝 块);.伴随症状:尿路刺激症——膀胱粘膜炎症;无痛 性血尿——肾小球疾病(儿童、青少年);
(3)结合中医十问了解目前疾病的情况。 (4)诊疗经过 1)是否到医院诊治?是否做过血常规、尿常规等相关检查? 2)用过何种药物治疗?如何用法?效果如何?
练习3.简要病史:女性,42岁,间断性心前 区憋闷疼痛五年, 加重一周。
要求:请你按照标准住院病历要求,围绕以 上主诉,口述如何询问患者的现病史及相 关病史的内容。
上述病例问诊方法及内容小结:
(一)现病史
1.根据主述了解从发病到就诊前疾病的发生、发展、 变化、诊治经过及相关的鉴别诊断
询问发病时间、起病缓急、病因和诱因;
以上病例问诊方法及内容小结: (一)现病史
1.根据主述了解从发病到就诊前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诊治经 过及相关的鉴别诊断
询问发病时间、起病缓急、病因和诱因;
(1)患者发病原因是否为进油腻食物突发右上腹剧烈疼痛,阵发 性加剧,是否伴有右肩背部放射痛、恶心等,疼痛与情绪是否 有关,有无两胁胀痛等症状;
伴发热恶寒,咽痒,鼻塞流涕,有无痰中带血,有无汗出, 有无盗汗,有无胸痛等症状?
有无心悸,胸闷憋气; 有无恶心,呕吐,厌食油腻等症状; • 结合中医“十问",记录目前情况。 2.诊疗情况 • (1)是否到医院诊治?作过哪些检查?结果如何? • (2)用过何种药物治疗?效果如何? (二)相关病史 • 既往是否患有肺痨及心脏系统疾病等。
2.诊疗情况 (1)是否到医院诊治?作过哪些检查?结果
如何?
(2)用过何种药物治疗?效果如何? (二)相关病史
是否有病史:男性,26岁,全身水肿两 天。
要求:请你按照标准住院病历要求,围绕以 上主诉,口述如何询问患者的现病史及相 关病史的内容。
上述病例问诊方法及内容小结: (一)现病史 • 1.根据主述了解从发病到就诊前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
问现病史的内容
(1)起病情况 发病的时间、地点、起病缓 急、前驱症状、可能的病因和诱因。
(2)病变过程 主要症状、特点及演变情况。
(3)伴随症状,阴性症状(鉴别诊断症状)
(4)结合中医“十问",记录目前情况。
(5)诊治情况 按时间顺序记录与本病有关 的重要检查结果及所接受过的主要治疗方 法(药物治疗应询问药物名称、用量、用 法等)及其使用时间、效果。
“主诉”的含义 怎样抓准“主诉”进行深入询问
• 主诉: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 • 主诉是病人最痛苦的症状,在就诊时往往
是最先向医生叙述的内容。当初步确认了 主诉症状或体征后,进一步了解清楚其病 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治疗经过 等有关内容,不得笼统、含糊。
提问
• 问现病史的内容有哪些?
特点。 (4)过去及目前的职业及其工作情况,粉尘、
毒物、放射性物质、传染病接触史等。 (5)其他重要个人史。
• 如何问过敏史? • 婚育史? • 月经史?
过敏史:记录致敏药物、食物等名称及其表 现。
婚育史:结婚年龄、配偶健康情况等。 女性患者要记录经带胎产情况。
月经史记录格式为:
初潮年龄每次行经天数/经期间隔天数闭经 年龄或末次月经时间。
鼻塞流涕,有无胸痛等症状?
有无盗汗等;.有无心悸,胸闷憋气;有无恶心,呕吐,厌食油 腻等症状;
(3)结合中医“十问",记录目前情况。 2.诊疗情况 (1)是否到医院诊治?作过哪些检查?结果如何? (2)用过何种药物治疗?效果如何? (二)相关病史
既往是否患有肺痨及心脏系统疾病等。
标准病人问诊训练:
①患者有无神疲懒言,四肢冷,是否伴有腰酸背痛(如肾虚、 血热、血瘀型)。
②经血周期、经量、经色、经质、有无血块,。 ③有无妊娠、炎症、肿瘤和外伤史。 结合中医“十问",记录目前情况。 2.诊疗情况 (1)是否到医院诊治?作过哪些检查?结果如何? (2)用过何种药物治疗?效果如何? (二)相关病史 1. 有无妊娠、炎症、肿瘤和外伤史。 2.是否有心脏疾病、血液病等; 3.是否有服用避孕药或激素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