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物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物理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习目标:1.通过密度测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2.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3.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中心任务: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设问导读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的用途是什么?2、量筒上的单位是什么?他与体积单位是如何换算的?3、一般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4、量筒的使用:(1)、选(2)、放(3)、读(4)、记5、在量筒读数时,如果俯视或者仰视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什么后果?6、可不可以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如果可以请设计一个方案。

自我检测一1、下列关于量筒的使用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量筒一定要放在水平桌面上B.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相平C.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垂直D.要等量筒内液体表面平静下来时再读数2、如图所示是四位同学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的读数方法。

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3、甲、乙两个量筒的分度值分别是31cm,用它们来测量等质量煤油的体积,如图所示。

某同学的读2cm和3数分别是313.9cm.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13.8cm和3A.甲量筒的分度值是31cm B.两次读数不同是因为煤油体积不同C.两量筒的分度值不同,不影响误差大小 D.乙量筒的分度值小,因此精确度更高4、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小明先采用仰视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45ml,然后倒出部分液体后,采用俯视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0ml。

则他倒出的液体体积()A.大于15ml B.小于15ml C.等于15ml D.都有可能设问导读二测量固体密度1.测量固体的密度的实验原理:2.测量过程中需要测量哪些量?分别可以用什么测?3.请你设计一个测量石块(不规则)的密度实验方案(1)(2)(3)小石块的密度表达式:(用相应的符号来表示)自我检测二1、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与技能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

2.能较熟练地用天平和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2.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

3.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2.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重点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分析测量物质密度的过程中,测量顺序的不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量筒、烧杯、自来水、盐水、铁块、烧杯、小石块、石蜡块、天平及砝码、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地质勘探、科学考察需要对各种矿石样品进行密度的测量,工农业生产中经常也需要对产品、种子等进行密度的测量。

应该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呢?密度的测量有哪些常见的方法?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一)量筒的使用由公式ρ=m V可知,测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即可算出物质的密度,可是如何测量物质的体积呢?由此引出量筒。

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和不规则的物体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与许多测量仪器一样,量筒也有它的最大测量值和分度值,实验时,应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量筒的大小和分度值。

观察桌面上的100 mL量筒的结构,回答下面问题:(1)量筒是以毫升(mL) 单位标度的,1 mL=__1__cm3。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__100_mL__,量筒的分度值(最小测量值)是__1_mL__。

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人教版word版

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人教版word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6、3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人教版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学习目标】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

【合作研讨】:1.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原理是,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密度是.物间接测量还是直接测量:__________2.质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什么工具来测量:__________3.思考:如何测出一块长方体木块的密度?所用器材:实验方法:(1)用测出它的长a、宽b、高c,据算出它体积。

(2)用测出它的质量。

(3)据公式算了其密度【自主学习】:一、读教材P117“想想做做”,了解量筒的使用方法:1.教材中量筒以什么单位标度的?,1mL= cm3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3.量筒的分度值是4.图6.3-1中甲、乙、丙哪种读数方法是正确的?为什么?5.如何在量筒上读数呢?(1)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

(2)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直接测量,可是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采用的是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即先测出量筒中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和于液体中的固体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

6.体积的单位,常用单位有、、。

二、如何测出盐水的密度?现有两种方案供你选择,请你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方案一:A.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B.用烧杯取适量的盐水称出总质量m2C.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D.用公式求出盐水的密度。

方案二:A.在烧杯中盛盐水,称出它们的质量m1.B.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m2.D.用公式ρ求出盐水的密度.你选择的方案是,那另一种方案的缺陷是三、如何测出不规则固体(不溶于水)的密度?对于不规则的固体,如形状不规则的石头,学生设计实验方案: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该石块的质量m;2.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用细线系好石块,轻放入量筒中,记下此时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3.根据计算出该石块的密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6.3 密度的测量》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6.3 密度的测量》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6.3 密度的测量》学案新人教版6、3 密度的测量》学案新人教版一、课标点拨: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法点拨:通过实验、对比等学习方法,学会测量密度。

三: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水、细铁线、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

四:释疑解难:(一)、知识连接:前面我们学习了密度的计算公式,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测量?用什么仪器可以测量液体的密度? 可以先用测出液体的质量,然后用测出液体的体积,根据密度的公式,就可以求出液体的密度。

(二)、密度的测量:1、实验原理:2、所测的物理量:3、实验器材:(三)、测盐水的密度。

[师]如何来测水的密度?[生]先测出一定量的水的,将水倒进中,观察示数。

[师]观察示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如右图。

测出体积后,接下来测水的。

由于测质量时水不能与天平相接触,因此应间接测水的质量。

[师]怎样测呢?[生]可以先测1,然后那么水的质量m= 。

这样水的质量和体积已全部测出来了,二者相除即可得密度。

(四)、测不规则物体塑料块的密度[师]接下来大家思考一下如何来测不规则物体(如不规则塑料块)的密度呢?[生] 。

[师]大家总结得很好。

大家把塑料块放入水中,看它能否沉入水底。

若不能,该怎么办?[生]用一细铁丝将塑料块压入水中。

五、知识应用:1、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定铁块的密度,某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操作步骤:(1)调节好天平,用天平称出铁块的质量;(2)在量筒内倒入一定数量的水,把铁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3)取出铁块,再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计算这两次的刻度差,求出铁块的体积;(4)运用密度公式计算出铁的刻度。

请分析一下,按上面的过程进行操作,对测量出的密度值有何影响?分析:六、达标反馈:伴你学习丛书第128页1、2、3、4、5、6 七、布置作业。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第六章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单位 枣庄东方国际学校使用日期:2019年12月23日【教学目标】二、测量方法: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m ,利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或不规则形状固体的体积V ,由公式ρ=m v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三、测量密度的常规方法1.测定固体的密度(ρ固>ρ液)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细线、水、待测固体步骤:①用天平称出待测固体的质量m ;②用量筒量取适量水的体积V 1;③细线将待测固体系住并慢慢放入盛水的量筒中,记下此时的体积V 2; ④算物体的密度12V V m -=ρ。

【注意】①实验中不能改变步骤的顺序,即应该先测量固体的质量,在测固体的体积。

因为测量固体的体积后,固体变得潮湿,不宜直接放在天平上,而且这样测量的固体质量会偏大,使测量结果偏大。

②实验方法中固体不应溶于水且不吸水例1.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矿石的密度(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至_____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2)釆一小块矿石,用调好的天平测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_____g 。

(3)将矿石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图丙所示,则该矿石的体积是_____,该矿石的密度是_____。

(4)根据测量结果,查阅“常见矿石密度”表,可推测出该矿石的种类是_____ 。

2.测定液体的密度器材:天平、量筒,烧杯、待测液体步骤:①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m 1;②将部分待测液体倒入量筒中,体积为V③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待测液体的质量m ;④计算液体的密度Vm m 21-=ρ。

【注意】另一种测定液体密度的方法:①先测量空杯子的质量m ;②测量杯子和液体的总质量M③将杯子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量出体积为V④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Vm M -. 【分析】这种方法会导致测量的密度值偏大。

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备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备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密度的计算:ρ=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测量密度的实验方法:选择适当的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处理实验数据。
4.实验操作的准确性:正确使用实验仪器,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5.实验数据的处理:从实验数据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密度的定义及公式,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实验操作步骤,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受物理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
3.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介绍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方法,包括选择适当的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处理实验数据等。
4.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强调实验操作的准确性,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5.实验数据的处理:讲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如何从实验数据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②词句的逻辑关系
1.密度的定义: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备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备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材分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备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是一节实验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测量物质密度的基本方法。本节课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2019最新】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2019最新】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2019最新】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②、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③、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即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办法,以及用量筒测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的办法。

④、通过使用天平,加深对某些题目的理解。

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正确使用天平、量筒能做到尽量周全
②、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并且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尽量做到仔细、客观、认真,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大有好处。

德育目标
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内容分析: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探究实验,既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深入的认识、了解、掌握密度概念的过程,也是新的理念实现学生由接受式向探究式根本转变的过程,因此对于实验活动安排就十分重要了。

3、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了“质量”和“密度”的概念基础上,以实验、观察与分析为手段,让学生在把所学知识转变为动手能力并且讨论与总结中学习新的知识“测量物质的密度”,少数部分学生能力稍低。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因材施教,使每位同学都享有成功的喜悦,同时可以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4、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探究实验,也是一个难度较大的实验,对刻度尺、量筒、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要进行复习,对天平测液体的质量进行指导,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给予及时的纠正。

二、教学过程
四、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提高表达、倾听、协作等社交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5.情感态度培养: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培养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2.掌握测量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实验方法,熟练使用天平和量筒等实验器材。
3.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分析讨论实验结果,理解密度与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数据的重要性,避免主观臆断。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应用物理知识为生活服务的意识。
一、导入新课
1.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物质性质,如质量、体积等。
2.提问:物质还有哪些特性?引出密度这一概念。
2.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密度计算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四、总结反思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教师点评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密度知识。
2.观察生活中的密度现象,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日益浓厚,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如质量、体积等概念,对于科学探究过程也有一定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测量物质密度的学习充满好奇,但可能对实验操作的细节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尚不熟练。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导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从密度表可以看到,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要知道一个物体是什么物质做的,只要测出他的密度,把测出的密度跟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比较一下,就可以知道该物质可能是什么物质构成的。

如地质探测,科学考察需要对各种矿石样品进行密度测量,就能大概判断是什么矿物质。

2、密度的计算公式,要知道这种物质的密度,我们需要知道这种物质的和。

二、新课
(一)、前面我们学习了天平的使用,知道质量可以由天平来测量,体积如何得到呢?规则的物体我们可以用数学上的方法测得。

例如: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不规则的物体就需要用我们今天学习的量筒来测量。

小组观察量筒的结构,回答下面问题
1、量筒上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3)?1mL=cm3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3、量筒的分度值(最小测量值)是多少?
4、根据给出的量筒的使用说明书练习使用量筒
附:量筒使用说明书
(1)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

(2)不能加热,也不能盛装热溶液以免炸裂
(3)量取液体时应在室温下时行。

(4)读数时,视线应与液凹液面手最低点水平相切。

(5)量取已知体积的液体,应选择比已知体积稍大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误差过大。

如量取15mL的液体,应选用容量为20mL的量筒,不能选用容量为50mL或100mL的量筒。

5、练习测量水、石块、螺丝帽的体积
训练:
(二)、实验探究
1、测量盐水的密度
(1)小组讨论测量方法
(2)拟定测量工具
(3)说出测量步骤(点评误差最小的方法)
(4)进行测量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中训练: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②将盐水倒出一部分于量筒中,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③读出量筒内盐水的体积V;则盐水的密度ρ盐水=;④将所测数据填入下表,并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点评:在用天平测量液体质量时,因液体必须用容器来装,,所以一次无法完成。

通常的思路是分两步完成:第一步测量空烧杯质量,第二步是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然后算出二者之差。

但这种方法中遇到的问题是:把烧杯中液体向量筒中倒时不可避免的在容器中残存液体,这样无法做到质量与体积的对应,会带来误差。

为了是测量结果准确,只要将上述的两个步骤颠倒过来即可。

例题:东东同学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其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如图甲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乙显示的是倒入盐水后量筒的读数.
(1)根据图中相关数据帮小东将下表填写完整.
(2)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烧杯质量,并在量筒中倒入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再把量筒内盐水全部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计算盐水的密度,用这种方法测出盐水的密度ρ'与小东测出盐水的密度ρ相比较,则ρ'___ρ(选填“<”、“>”或“=”)。

2、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1)小组讨论测量方法 (2)需要的测量工具
(3)说出测量步骤(点评误差最小的方法) (4)进行测量并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① ②
③将小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读数V 2;则盐水的密度ρ石块
=;
④将所测数据填入下表,并计算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例题:(2010)我省定西的土豆将代表参加“国际薯业博览会”。

届时,昔日以“苦瘠甲天下”而闻名的定西将举握“土豆”大旗在国际舞台上展示风采。

在学完质量和密度一章之后,李强和刘丽决定测出土豆的密度,他们取了一小块土豆进行实验: (1)实验时,李强使用天平测量土豆的质量:
①他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然后将______移至零刻度处,最后调节______,使天平衡量平衡;
②将天平调平衡后,再测量土豆质量,他加在天平右盘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

10g
图甲
图乙
示,则这块土豆的质量是______g;
(2)刘丽负责测量土豆的体积,她先在量筒中倒入一定体积的水,然后将土豆完全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则她测得这块土豆的体积为______ml;
(3)根据以上测量结果,土豆的密度为_______kg/m3;
(4)土豆切掉一块,则剩余部分的密度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思考:若先测量体积后测量质量,既上述(1)、(2)倒置,则测量的土豆密度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例题:在“测定岩石密度”的实验中,将一块岩石标本放在已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里,当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0-4所示,则岩石的质量为g。

在量筒中放入水,使水面到达“30”刻度线,再将岩石放入量筒中,水面升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则岩石的体积为cm3,岩石的密度为kg / m3。

测量步骤是
①利用公式ρ=m/V计算得出岩石的密度
②把岩石放到天平的左盘中测量岩石的质量m
③调节天平
④把岩石放到装有水的量筒中测出岩石的体积V
⑤整理试验器材
【课堂收获】
10g
图甲图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