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情作业及答案78854
贵州省情考试题及答案总汇_0

贵州省情考试题及答案总汇贵州省情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2、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期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发育地貌出露面积占总面积的(61.9 )%。
3、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的(高原山地),平均海拔( 1000 )米左右。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可分为三级阶梯,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 800 )米以下。
4、贵州是一个典型的山区。
北部有(大娄山),是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
东北部有(武陵山),是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
西部有(乌蒙山),是北盘江、乌江、赤水河、牛栏江的分水岭。
中部有(苗岭),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5、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的(威宁),平均海拔(2166 )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的(玉屏),平均海拔(541)米;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处是(东南部黎平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148)米。
1/ 36、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年平均气温( 15 )℃左右。
极端最高气温曾经出现在(铜仁),最高达(42.5 )oC;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威宁,最低达(-15.3 )oC。
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雨水最多的地区分别是苗岭南坡的(晴隆)、(丹寨)和武陵山的(东南坡),雨量最少的是(赫章)。
7、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北盘江)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8、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67 )万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和丘陵占(92.5)% 。
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
9、贵州森林资源丰富。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贵州省情》考试试题及答案(很齐全的哦-不看后悔)

《贵州省情》考试试题及答案(很齐全的哦,不看后悔)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欠发达)和(欠开发)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
3.(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4.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5.贵州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
6.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 高原山地)和(丘陵)。
7.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8.贵州气候的地域性差异常表现在水平距离不远但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立体气候特征明显。
9.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10.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08年,森林覆盖率达(39.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11.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贵州煤炭资源基础储量达146.76亿吨,居全国第(4)位。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
12. 截至2008年,贵州的行政区划共设有(4)个地级市、( 3 )个自治州、( 2 )个地区和( 88 )个县级单位。
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
13.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
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贵州省情教育平时作业及答案(带题目)

《贵州省情》平时作业册第一次平时作业一、填空题(每空分,共分).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欠发达)和(欠开发)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
.(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贵州平均海拔在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
.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的面积为( 高原山地)和(丘陵)。
.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贵州气候的地域性差异常表现在水平距离不远但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立体气候特征明显。
.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贵州森林资源丰富,年,森林覆盖率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根据《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贵州煤炭资源基础储量达亿吨,居全国第()位。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
. 截至年,贵州的行政区划共设有()个地级市、()个自治州、()个地区和()个县级单位。
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
.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
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是从农村推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
贵州省省情试题及答案

贵州省省情试题及答案贵州省是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地处云贵高原,被誉为“人间仙境”。
本文将为您提供贵州省的省情试题及答案,帮助您了解这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
一、自然风光类1. 贵州省以什么闻名?贵州省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其拥有众多的山脉、河流和湖泊,其中包括贵州省最著名的自然景观——黄果树瀑布。
2. 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的哪个地区?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安顺市。
3. 贵州省的哪个地方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小城市”?贵州省遵义市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小城市”。
二、历史文化类1. 贵州省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最有名的历史人物是谁?贵州省最有名的历史人物是明朝时期的抗明名将杨家将。
2. 贵州省有着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请列举其中的一种。
贵州省的多个少数民族均有独特的文化传统,比如苗族、侗族、布依族等。
三、特色美食类1. 贵州省有哪些著名的特色美食?贵州省有多种著名的特色美食,如酸汤鱼、苗族酸汤鱼丸、毛肚火锅等。
2. 贵州省以什么作物为主要农作物?贵州省以茶叶为主要农作物,其中贵州铁观音和贵州毛尖是最有名的品种之一。
四、经济发展类1. 贵州省有什么特色产业?贵州省有多个特色产业,比如茶叶产业、矿产资源开发、旅游业等。
2. 贵州省的贵阳市被称为“什么之城”?贵州省的贵阳市被称为“夜晚之城”。
答案解析:一、自然风光类1. 贵州省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可以进一步展开介绍贵州省的自然景观,如黔东南地区的丹寨古城、贵阳市的花果园、遵义市的茅台风景区等。
2. 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3. 贵州省的遵义市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小城市”,可以进一步描述遵义市的魅力所在,如红军长征纪念馆、茅台酒厂等。
二、历史文化类1. 杨家将是明朝时期的抗明名将,他担任过贵州省的巡抚,曾策划并参与了贵州历史上的著名抗击明军行动。
2. 贵州省的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多样,可以进一步介绍任选的一种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如苗族的芦笙舞、侗族的鼓楼歌等。
21-22-2学期《贵州省情》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21-22-2学期《贵州省情》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章节答案2024年1.贵州如何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
答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数字产业强链行动;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繁荣发展2.主攻“四化”是指()。
答案: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3.统筹发展与安全,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必须做到()。
答案:坚决维护政治安全;坚决维护经济安全;坚决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4.毫不动摇加强党的建设,做到()。
答案:锤炼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夯实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大力弘扬担当实干作风;坚定不移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5.繁荣多彩贵州特色文化,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必须做到()。
答案: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持续深化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6.如何推动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实验区建设()。
答案:促进贸易投资自由便利;畅通对内对外开放通道;推进开放平台建设;加强区域互动合作7.如何强化重点领域安全保障和风险防范。
答案:提高水安全保障和洪涝灾害防治水平;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防范化解债务风险8.贵州建设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举措有()。
答案: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9.如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答案: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健康贵州建设10.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四新”是指()。
答案:闯新路;抢新机;出新绩;开新局11.贵州创建“四区一高地”,“四区”是指()。
答案: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12.“四区一高地”,“一高地”是指()。
答案: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13.十八大以后,贵州围绕如期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目标有:()。
智慧树知到《贵州省情》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贵州省情》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贵州省情》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测试贵州基本省情是()。
A:贫穷B:山多C:少数民族多D:欠开发,欠发达正确答案:欠开发,欠发达贵州哪座山被称为中亚热带“物种基因库”。
()A:大娄山B:乌蒙山C:苗岭D:武陵山正确答案:苗岭贵州位于那条河流上游()。
A:珠江B:黄河C:淮河D:红水河正确答案:珠江贵州海拔最高点在西部哪个县?( ) A:赫章县B:罗甸县C:威宁县D:黔西县正确答案:赫章县贵州有多少个世居民族?()A:10B:12C:14D:18正确答案:18黎平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哪个地区?()A:黔南B:黔西南C:黔东南D:安顺正确答案:黔东南贵州省建于()。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正确答案:明朝有避暑之都之称的城市是()。
A:遵义B:贵阳C:铜仁D:凯里正确答案:贵阳享有“美酒河”的河流是()。
A:乌江B:牛栏河C:赤水河D:南盘江正确答案:赤水河贵州最大的河流是()。
A:乌江B:牛栏江C:赤水河D:南盘江正确答案:乌江第三章测试研究和认识贵州省情需要我们用哪些正确的观点()A:系统的、全面的观点B:直接的观点C:用辨证的观点D:发展的观点正确答案:二十世纪中叶,贵州人民掀起了一系列的“反洋教”斗争,主要有()A:青岩教案B:遵义教案C:开州教案D:安庆教案正确答案:贵州清王朝统治时期,官府和地主勾结欺压百姓,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先后爆发了()A:乾嘉起义B:顺康起义C:康乾起义D:咸同起义正确答案:贵州完成土地制度改革以后,逐步开展的“三大改造”是()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少数民族资本家的社会主义改造正确答案:贵州的医药制造业是全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今后现代化发展的方向是建立()A:中药材原料生产体系B:中药研究开发体系C:现代中药制造体系D:市场信息服务网络正确答案:截止2006年1月1日,在贵州9个市(州、地)中,下列没有设立自治县的地方是()A:贵阳市和六盘水市B:遵义市和安顺市C:毕节地区和铜仁地区D:黔南自治州和黔东南自治州正确答案:苗瑶、百越、氐羌几大族系先后进入贵州,与古老的濮人错杂而居,在经济、文化上进行广泛交流,使其成为贵州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期是()A:唐朝B:元朝C:明代D:魏晋南北朝时期正确答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有6支红军在贵州活动。
贵州省情作业

贵州省情作业一、填空题:1、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3、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
4、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
5、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67 )平方千米。
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
6、贵州的史前文化是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
7、为了扭转"大跃进"造成的被动局面,从1961年开始,贵州贯彻中央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8、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2003年12月31日共设了(4 )个地级市、(3 )个自治州、(2)个地区、和(87)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
二、单项选择题1、从面上看,全省最高处是( C )A、赫章B、玉屏C、威宁D、黎平2、贵州从面上看,全省最低处是:( B )A、赫章B、玉屏C、威宁D、黎平3、贵州从点上看,全省最低处是:(D )A、赫章韭菜坪B、玉屏C、威宁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4、贵州最大的河流是:( B )A、綦江B、乌江C、南盘江D、清水江5、贵州省内危害最大的灾害性气候是(A )A、干旱B、秋风C、凌冻D、冰雹6、贵州的气候,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D )A赫章 B 玉屏 C 威宁 D 铜仁7、( B )是贵州自然条件的基本特点。
A、自然生态比较脆弱B、喀斯特地貌发育C、高原山地D、盆地8、贵州水资源丰富,居全国第( D )位A、7B、8C、9D、69、在贵州省总面积中耕地面积占( C )。
A、43、55%B、9.38%C、26.68%D、3.6%10、贵州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在:(C)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11、( C )文化能证明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
贵州省情作业与答案

贵州省情作业及答案作业一一、填空题:1 、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3、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
4、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
5、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 176167)平方千米。
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
6、贵州的史前文化是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
7、为了扭转 " 大跃进 "造成的被动局面,从 1961 年开始,贵州贯彻中央的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8、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2003 年 12月 31日共设了( 4 )个地级市、( 3)个自治州、( 2 )个地区、和( 87 )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
二、单项选择题1、从面上看,全省最高处是( A)A、赫章 B 、玉屏C、威宁 D 、黎平2、贵州从面上看,全省最低处是:(B)A、赫章B、玉屏C、威宁 D 、黎平3、贵州从点上看,全省最低处是:(D)A、赫章韭菜坪B、玉屏C、威宁 D 、黎平水口河出省处4、贵州最大的河流是:(B)A、綦江 B 、乌江C、南盘江 D 、清水江5、贵州省内危害最大的灾害性气候是(A)A、干旱B、秋风C、凌冻 D 、冰雹6、贵州的气候,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D)A 赫章B 玉屏C 威宁D 铜仁7、( B)是贵州自然条件的基本特点。
A、自然生态比较脆弱 B 、喀斯特地貌发育C、高原山地 D 、盆地8、贵州水资源丰富,居全国第(D)位A、 7B、8C、 9 D 、 69、在贵州省总面积中耕地面积占(C)。
A、 43 、55% B 、9.38%C、26.68%D、3.6%10、贵州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在:( C)A、唐朝 B 、元朝C、明朝 D 、清朝11、( C )文化能证明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情作业及答案作业一一、填空题:1、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3、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
4、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
5、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 176167)平方千米。
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
6、贵州的史前文化是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
7、为了扭转"大跃进"造成的被动局面,从1961年开始,贵州贯彻中央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8、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2003年12月31日共设了( 4 )个地级市、(3 )个自治州、(2)个地区、和(87)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
二、单项选择题1、从面上看,全省最高处是(A)A、赫章B、玉屏C、威宁D、黎平2、贵州从面上看,全省最低处是:( B)A、赫章B、玉屏C、威宁D、黎平3、贵州从点上看,全省最低处是:( D)A、赫章韭菜坪B、玉屏C、威宁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4、贵州最大的河流是:( B)A、綦江B、乌江C、南盘江D、清水江5、贵州省内危害最大的灾害性气候是( A)A、干旱B、秋风C、凌冻D、冰雹6、贵州的气候,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 D)A赫章 B 玉屏 C 威宁 D 铜仁7、( B)是贵州自然条件的基本特点。
A、自然生态比较脆弱B、喀斯特地貌发育C、高原山地D、盆地8、贵州水资源丰富,居全国第( D)位A、7B、8C、9D、69、在贵州省总面积中耕地面积占( C)。
A、43、55%B、9.38%C、26.68%D、3.6%10、贵州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在:(C)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11、( C )文化能证明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
A、北京周口店B、山西西侯度C、贵州黔西观音洞D、旧石器文化12、"一五"计划时期,贵州的建设主要以( D)为重点。
A、工业B、商业C、服务业D、农业三、多项选择题1、认识贵州省情的目的意义是( ABC)A、是实行科学决策的需要B、是培养各级干部和教育各簇人民的需要C、是实行对内对外开放的需要D、是行政区划的需要2、贵州除了( ACD)以外,均为石灰岩等酸质岩石发育的喀斯特地貌。
A、赤水B、黄平C、雷山D、榕江3、贵州省主要的气候灾害有( ABCD)A、干旱B、秋风C、凌冻D、冰雹4、贵州流域面积10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 ABD )A、赤水河B、綦江C、珠江D、乌江5、贵州自然的有利条件是:( ABC)A、多种土地资源与多种气候资源相结合,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衍生长B、受地形影响,沟壑纵横,河流较多,河床较陡,天然落差较大,水能资源比较丰富C、在地质历史上,经历了活跃的地质构造运动,成矿条件优越D、千资百态的岩溶奇观,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资源6、贵州自然条件的不利因素是:( ABCD)A、自然生态比较脆弱B、可耕地资源数量少,质量不高,水土资源不配套C、灾害性气候较多,对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威胁较大D、层峦叠嶂,河谷深切,极不利于交通运输和通信事业的发展7、贵州是中国( BC)三大产区之一A、重晶石B、铝土矿C、磷矿D、黄金8、贵州水资源有以下特点(ABCD)A、资源丰富B、时空上分布不均匀C、岩溶水分布广、水量丰富D、贵州地表天然水质良好9、代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三种文化类型是:( ABD)A、北京周口店B、山西西候度C、盘县的大洞遗址D、贵州黔西观音洞10、贵州土司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BCD)A、流官B、世官C、世土D、土民11、19世纪中叶,贵州人民掀起了一系列的"反洋教"斗争,主要有:( BCD)A、安庆教案B、青岩教案C、遵义教案D、开州教案12、邓小平视察中国南方时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BCD)A、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B、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C、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3、20世纪90年代,贵州开始制定和实施"三大战略",具体是指:( ABD )A、科教兴黔战略B、开放带动战略C、计划生育战略D、可持续发展战略四、问答题1、贵州省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0-17页)一、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山区自然条件二、多民族团结合作的社会环境三、发展潜力巨大的社会经济2、简述贵州地貌的地域差异。
(19-20页)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和形态组合的总称。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
贵州地势可分为三级阶梯:西部大方、织金、普安等地以西,是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东部沿河、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及荔波、罗甸,是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800米以下;中间广大地区为第二级阶梯。
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威宁,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玉屏,平均海拔541米;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处是黎平水河口出省处,海拔148米。
地貌区域差异:1、东部山地丘陵区。
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以东,地势东高西低。
沟岩发育、水网密集,地表分割破碎,山地和丘陵地貌显著。
适宜发展农业,但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2、北部中山峡谷区。
包括大娄山以北,地势南高北低。
以中山峡谷地貌为主,丘陵、盆地、岩溶洼地有零星分布。
适宜发展林业,但河水和地下水较难利用。
3、中部山原丘陵盆地区。
包括黔西、织金以东,黄平以西,绥阳以南,镇宁、惠水以北地区。
地势西高东低又从中部向南、北倾斜。
以山原丘陵洼地和山原丘陵盆地为主。
是贵州粮食和经济作物主产区。
4、南部山地河谷区。
包括苗岭中段以南地区。
地势北高南低。
地貌以中、低山河谷为主。
适宜发展亚热带作物和林木。
5、西南部山原丘陵地区。
包括普安以南,望漠以西,南盘江以北地区。
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地貌以丘陵盆地和峰丛横谷为主,有部分中低山河谷和峰丛山地,岩溶湖分布较多。
适宜农、林、牧业发展,南部河谷区适宜发展亚热带作物和经济作物。
6、西北部山原山地区。
包括盘县、晴隆以北,黔西、织金以西地区。
地势西高东低,是全省最高地,大部分地区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是典型的山原山地地貌。
这里林牧业发展潜力较大,但水土流失严重。
3、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47-51页)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一是在贵州建立了行省,使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二是在贵州大规模推行屯田,加快了贵州的开发,使贵州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一、行省的建立明代朱元璋统一中国后,加强了中央集权,设承宣布政使司掌管地方行政,都指挥司掌管军事,提刑按察司掌管刑法。
为了加强对西南的统治和巩固边防,1382年朝廷在贵州设都指挥司,这是贵州第一次建立的省一级军事机构。
1413年设贵州布政使司统辖8府4州,贵州正式成为全国的一个行省。
1417年设提刑按察司,至此贵州"三司"具备,实行"军政分管、土流并治"。
二、大兴屯田,推动贵州经济发展明代在"移民就宽乡"原则下实行屯田制,使人口从稠密地区向地广人稀地区流动。
屯田分为军屯(给卫所官兵发屯地、种子、耕牛、农具等"且耕且战",以足军粮);民屯(是政府将稠密地区人口和罪徒大规模移向贵州组织开垦荒地); 商屯(是商人招募流民在缺粮卫所附近屯种)。
明代的屯田,推动了贵州的开发。
大批移民进入贵州,开垦了大量土地,也带来了农耕技术,引进了新的品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同时明代还注重交通的发展,在原有基础上,对出省驿道干线加以拓宽和改造,增设驿站,使运输有了较大发展。
而且在手工业、矿业、城镇建设、贸易和文化方面都得到相应发展。
4 当代贵州历史发展的辉煌篇章?(59-76页)作业二一、填空题1、人口的自然构成是依人口的生理属性来划分的,主要有(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
2、贵州省2003年末总人口为(3869.66 )万人,实现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逐年下降0.5个千分点以上的要求。
3、国际上一般将(65)岁及以上人口称为老年人口或老龄人口,一个国家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 10% ),成为该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
4、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5、贵州省有56个民族成分。
世居民族包括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白、回、(壮)、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羌等18个民族。
6、贵州在建立民族民主政府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民族区域,到2003年全省共有(3)个自治州、( 11)个自治县和( 253 )个民族乡。
7、贵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到2003年,全省建立的自治州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8、贵州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按三次产业的排序在1999年实现了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9、贵州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首先是在农村全面推行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二、单项选择题1、社会构成是依据人口的( A)来划分的。
A、社会经济属性B、生理属性C、自然属性D、地理属性2、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是从( A)开始的。
A、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B、城市的企业改革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D、农村合作社3、贵州农业和农业经济结构明显变化,2002年与1978年相比,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变化是:( A)A、农业下降,林牧渔业上升B、农牧业上升,林渔业下降C、农渔业下降,林牧业上升D、林业上升,农牧渔业下降三、多项选择题1、普查的特点是(ACD)A、全面性B、一次性C、周期性D、全国性2、贵州种植面积居前三位的是( ABC )A、水稻B、玉米C、薯类D、小麦3、贵州目前共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
它们是( AB)A、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B、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C、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D、黎阳高新技术工业园区4、国家在贵州的重点生产力布局( A B C D )A、乌江流域以电力、煤炭、铝、磷、锰为重点综合开发区B、以六盘水--攀西能源、冶金、化工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区C、南北盘江--红水河以能源矿产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区D、建设南(宁)贵(阳)昆(明)网络圈四、问答题1、简述贵州人口构成中的地域构成、文化教育程度构成和民族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