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时间节点管理

合集下载

胸痛中心时间管理表格

胸痛中心时间管理表格

胸痛中心时间管理表格1. 简介胸痛中心是指一种专门用于处理胸痛患者的医疗机构或医疗部门。

对于胸痛患者的处理需要高效且准确,因此时间管理在胸痛中心的运营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胸痛中心的时间,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可以使用一个时间管理表格来进行计划和记录。

2. 时间管理表格的设计时间管理表格是用来安排和记录胸痛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时间的工具。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时间管理表格示例:时间段工作任务负责人8:00 - 8:30 晨会全体人员8:30 - 10:00 患者接待和登记接待人员10:00 - 11:30 诊断检查医生11:30 - 12:00 午餐全体人员12:00 - 14:00 诊断检查医生14:00 - 15:30 患者咨询医生15:30 - 17:00 诊断检查医生17:00 - 18:30 病例讨论全体人员18:30 - 19:00 收尾工作全体人员在这个时间管理表格中,每天被分为不同的时间段,并列出了该时间段要进行的工作任务和负责人。

通过这样的时间安排,可以明确每个时间段需要做什么事情,并且分配好相应的责任人,以保证胸痛中心的运转顺利。

3. 时间管理表格的使用时间管理表格的使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3.1 确定时间段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个时间段的长度和时间范围。

时间段的长度应该遵循合理的工作时间安排原则,以确保充分利用时间并保证工作质量。

3.2 设定工作任务根据胸痛中心的具体运营情况,确定每个时间段需要进行的工作任务。

这些工作任务可能包括接待患者、登记患者信息、进行诊断检查、患者咨询等等。

确保每个工作任务都明确而具体,以便负责人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

3.3 指定负责人为每个工作任务指定负责人,确保每个时间段都有相应的人员负责。

负责人需要根据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进行相关准备工作,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3.4 实时记录在工作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每个时间段的具体工作进展情况。

胸痛中心的时钟统一及时间节点管理要求

胸痛中心的时钟统一及时间节点管理要求
1.54 急性胸痛患者的首次医疗接触的人员应及时在数据库中建档,若不能及时进 行在线填报,应有纸质版的时间记录表格伴随患者诊疗的全过程,进行时间节点的前 瞻性记录,尽可能避免回顾性记录,以提高记录的准确性。
1.57 STEMI 患者的录入必须达到100%,且各项关键时间节点的填报应齐全,关键 时间节点的缺失率不能高于10%,其中院内时间节点记录的有效率应达到 100%。
到达医院进门时间 首次医学接触时间 心电图完成时间 专科会诊时间 影像学检查时间 检验时间 进入导管室时间 导管进针时间 球囊打开时间
时间要求是胸痛中心建设的关oB﹤120min
直接PCI
FMC-toB﹤90min
时间管理是发现缺陷的手段
患者时 段
转运时 段
医院 时段
胸痛救治的时段
时间统一方案及管理的要求
时 钟
已建立时钟统一方案,以确保各关键诊疗环节的时间节
统 点记录的准确性

方 已制订了时钟统一管理制度,确保关键时间节点所涉及 案
及 的各类时钟、诊疗设备内置系统时间、各类医疗文书记
管 理
录时间的高度统一

15 能提供落实时钟统一管理制度的客观记录,如时钟校对
各胸痛中心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采用各自的时钟统一方案,也鼓 励各单位自主创新
没有时钟统一方案的胸痛中心是不可能通过认证的
Thankyou !
重要时间节点的定义
发病时间:患者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的时间 首次医疗接触(FMC)时间:患者发病后呼救急救车到达由急救医生接诊病人或患者 自行或家属随同到达医院后接触医护人员的时间
进门时间:指进入医院大门的时间 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时间:专科医生确诊的时间或由医师使用远程心电系统确诊的时间 启动导管室时间:医疗人员决定行PCI 并启动导管室的时间 导管室就位时间:全体到达并可以开始手术的时间 血管开通时间:第一次球囊扩张或血栓抽吸等开通IRA的时间

胸痛中心时间节点速记表

胸痛中心时间节点速记表

胸痛中心时间重要节点具体要求
1、首次医疗接触FMC至首份心电图:≤10分钟;
1、首份心电图至心电图确诊时间2-10分钟;
2、床旁肌钙蛋白15-20分钟;
3、怀疑肺栓塞或主动脉夹层,通知CT室至完成检查时间<30分钟;
4、导管室激活时间<30分钟;
5、首次医疗接触至双抗血小板药物≤10分钟;
6、 D to B时间≤90分钟;
7、 D to N(溶栓)≤30分钟;
数据填写注意事项:
1、纳入胸痛流程患者7日内建档完善数据,出院10日内完善所有数据填报;
2、对于极高危NSTEMI/UA患者,尽量2小时内实施介入治疗(指进门后算起);
3、对于高危NSTEMI/UA患者,尽量24小时实施介入治疗(指进门后算起);
4、120入院患者注意填写呼叫时间;
5、院内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填(否);
6、对于不实施PCI的ACS患者尽早抗凝治疗;
7、对于诊断明确,适合绕行的ACS患者,尽可能绕行(急诊科短暂停留的患者小于10分钟之内,也可算绕行);
8、120急救或转运病人上传胸痛微信群内的心电图,应给出诊断后,截图保存。

9、强调24小时内强化他汀治疗;24小时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

胸痛中心时间节点速记表

胸痛中心时间节点速记表

胸痛中心时间重要节点具体要求1、首次医疗接触FMC至首份心电图:≤10分钟;1、首份心电图至心电图确诊时间2-10分钟;2、床旁肌钙蛋白15-20分钟;3、怀疑肺栓塞或主动脉夹层,通知CT室至完成检查时间<30分钟;4、导管室激活时间<30分钟;5、首次医疗接触至双抗血小板药物≤10分钟;6、 D to B时间≤90分钟;7、 D to N(溶栓)≤30分钟;数据填写注意事项:1、纳入胸痛流程患者7日内建档完善数据,出院10日内完善所有数据填报;2、对于极高危NSTEMI/UA患者,尽量2小时内实施介入治疗(指进门后算起);3、对于高危NSTEMI/UA患者,尽量24小时实施介入治疗(指进门后算起);4、120入院患者注意填写呼叫时间;5、院内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填(否);6、对于不实施PCI的ACS患者尽早抗凝治疗;7、对于诊断明确,适合绕行的ACS患者,尽可能绕行(急诊科短暂停留的患者小于10分钟之内,也可算绕行);8、120急救或转运病人上传胸痛微信群内的心电图,应给出诊断后,截图保存。

9、强调24小时内强化他汀治疗;24小时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XX市胸痛中心一级质控指标与方案1。

急诊或120首次心电图完成并远程传输时间<10min 2。

从急救现场或救护车远程传输心电图至胸痛中心的比例>30%3.抽血化验肌钙蛋白检验报告时间<20min4。

直接PCI:FMC-to—B<90min5。

转诊PCI:FMC-to-B〈120min6.冠脉溶栓:D—to—N<30min;(如预计FMC-to-B≧120min或无介入条件)7。

导管室开放时间〈30min8.CT室开放时间<30min9.心脏超声开放时间〈20min11.经救护车入院(包括呼叫本地120及由非PCI医院转诊患者)且接受PPCI治疗的STEMI患者,绕行急诊和CCU直达导管室的比例>30%;绕行急诊比例达到50%。

胸痛中心时间管理方案Word 文档

胸痛中心时间管理方案Word 文档

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时间管理方案一、工具1、使用电波钟记录和统一整个胸痛中心的时间2、通过电磁波自动接收时间对时,每周校对一次,相关工作的电脑及系统计时均与电波钟进行校对。

二、计时点及方法1、发病时间患者出现胸闷、胸痛、上腹部不适等症状的开始时间。

计时的方法:主要通过问诊方式获得。

2、呼救时间首次拨打120呼救的时间。

计时方法:120记录、本院胸痛中心记录或其它医疗机构记录,以接听电话的时刻为准。

3、到达现场的时间院前急救人员、社区医生或其它医疗机构到达现场时间。

计时方法:要求院前急救人员、社区医生或其它医疗机构准确计时。

4、首份心电图时间完成第一份12或18导心电图的时间。

计时方法:开始接触医疗人员到第一份心电图最后一个导联记录为准。

在完成心电图操作后,应将准确时间记录在心电图上,包括年、月、日、时、分。

5、我院确诊STEMI时间完成首份心电图后,由受过胸痛专科培训的医生或分诊护士确认为STEMI的时间,或由我院医师使用远程监护系统诊断为STEMI的时间。

6、抽血时间首次抽血查TnI、CK-MB等的时间。

计时方法:以抽血护士完成标本采集时刻为计时点。

7、开始转运时间在确诊为ACS并离开现场/医院的时间。

计时方法:由转运医护人员在接到病人启动车辆是计时。

8、给药时间在确定为ACS患者,排除各类用药禁忌症后,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9、到达医院大门时间指进入医院大门或门急诊大门时间。

10、TnI结果时间指首次取血、快速床边或检验科出结果的时间。

11、医生解读TnI生化结果时间指首诊医生得到第一份TnI结果的时间。

12、呼叫启动导管室时间开始接触到医疗人员(指院前、网络点、受过ACS培训的急诊科医生、心内科医生)接到电话并决定行PCI并启动导管室的时间。

13、溶栓开始至结束时间指开始注射溶栓药物时间,注射完成时间。

14、发病至呼救时间指出现胸痛、胸闷等ACS症状到拨打120呼救医护人员时间。

胸痛中心的时间流程管理

胸痛中心的时间流程管理

跨部门的流程图
Uses: 用途 Helps to understand, improve, and standardize a process that involves more than one person or group
帮助理解、改善和标准化整个流程,尤其是流程中包含不止一个人或一个团体。 Highlights places in a process where work is handed off from one person or department to another
确定流程中的哪些步骤是没 有价值的或可以替代的
Non-value-added operations include
waiting, transferring, documenting, any
activity that does not address patient
condition throughout the process. 没有价值的步骤包括等待、转移、文案 以及任何在整个流程中对于病人的情况 判断无意义的工作。
计co算uld整be个e过lim程in中ate无d 意if 义o的nl步y v骤alu耗e-费ad的de总d 时 s间teps were performed. 如果仅履行有意义的 步骤,则可以减少不
少时间
有意义的 (26 分钟)
无意义的 (106 分钟)
Step 8 Add the time from each of the valueadded processes to yield the valueadded cycle time. (26 minutes)
接诊台记 录该患者
信息 5分钟
护士对患 者进行分

胸痛中心时间节点速记表

胸痛中心时间节点速记表

胸痛中心时间重要节点具体要求
1、首次医疗接触FMC至首份心电图:≤10分钟;
1、首份心电图至心电图确诊时间2—10分钟;
2、床旁肌钙蛋白15—20分钟;
3、怀疑肺栓塞或主动脉夹层,通知CT室至完成检查时间<30分钟;
4、导管室激活时间<30分钟;
5、首次医疗接触至双抗血小板药物≤10分钟;
6、D to B时间≤90分钟;
7、D to N(溶栓)≤30分钟;
数据填写注意事项:
1、纳入胸痛流程患者7日内建档完善数据,出院10日内完善所有数据填报;
2、对于极高危NSTEMI/UA患者,尽量2小时内实施介入治疗(指进门后算起);
3、对于高危NSTEMI/UA患者,尽量24小时实施介入治疗(指进门后算起);
4、120入院患者注意填写呼叫时间;
5、院内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填(否);
6、对于不实施PCI的ACS患者尽早抗凝治疗;
7、对于诊断明确,适合绕行的ACS患者,尽可能绕行(急诊科短暂停留的患者小于10分钟之内,也可算绕行);
8、120急救或转运病人上传胸痛微信群内的心电图,应给出诊断后,截图保存。

9、强调24小时内强化他汀治疗;24小时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

胸痛中心时钟统一管理制度

胸痛中心时钟统一管理制度

胸痛中心时钟统一管理制度有数据表明,大约有50%的AMI患者在发病1h内猝死,而每延误1h治疗,病死率增加20%;主动脉夹层未处理者病死率每小时增加1%;肺栓塞急性期发病率、误诊率及病死率颇高,发病1h内猝死11%,总病死率为32%,这表明了高危胸痛的救治效果与诊治时间的及时与否息息相关,尤以STEMI的救治对时间依赖性更高。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即是对STEMI患者早期救治的最好诠释,对诊疗时间的要求精确到分钟。

胸痛的时间轴分为患者时段、转运时段及医院时段3个时间段。

因患者的健康与疾病知识、转运方式与途径的选择、就诊医院的环境及救治条件等因素,各时间段的救治往往会有延迟现象,分别称为患者延迟、转运延迟及院内延迟,有效的时间管理是发现缺陷的主要手段。

但是,目前医院时间管理仍存在一些弊端,如缺乏时间统一管理方案、现用的时钟各种各样且无相应的管理部门和标准,缺乏统一的医疗设备上的时间标准化方案与校正要求等。

国际标准要求直接就诊于具有PCI能力医院患者的FMC-to-B时间限定为90min,而就诊于非PCI医院的转诊PCI的FMC-to-B时间则为120min。

要实现这一目标,胸痛中心必须加强时间管理,其中救治流程中的时间控制、时钟统一和准确的时间采集等是胸痛中心时间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时钟校对尤为重要。

(一)时钟校对的具体操作办法(1)时钟校对标准电子时钟自动校准系统。

(2)时钟校对周期每日一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3)时钟校对范围急诊科、导管室、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病房、门诊、心电图及其他相关临床科室,以上科室所涉及的仪器(如心电图机、血气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器等)、挂钟、秒表等。

(4)时钟校对人上述科室委派专人或非专人定期校对。

(5)时钟校对方法挂钟、秒表等可由校对人根据电子时钟或者手机定位自动时间校正自行调整。

(6)时钟审查人心血管内科将派专人对各科室时钟校对情况进行审查。

(7)时钟校对记录每次完成时钟校对后会由专人进行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痛中心时间节点管理
发表时间:2017-08-30T13:33:45.26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3期作者:李广锦1 王玉兰1 陈洪喜2
[导读] 胸痛中心对完善急救体系及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时间要求是胸痛中心建设的关键。

(1.淮南东方医院集团谢三医院安徽淮南 232052;2.淮南新华医疗集团北方医院心内科安徽淮南 232082)
摘要:胸痛中心对完善急救体系及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时间要求是胸痛中心建设的关键。

时间节点的管理包括时钟的统一:相关人员、设备、各种场合;时间的管理:时间节点的定义、记录分析与持续改进。

关键词:胸痛中心;时间节点
Time node management of chest pain center
Li guangjin,Wang yulan,Chen hongxi.(Anhui huainan east hospital group xiesan hospital,Anhui Huainan 232052,China)[Abstract] The center of chest pai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first aid system and improve the health consciousness of the whole people. Time requirement is the ke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est pain center. The management of time nodes includes the unification of the clock:related personnel,equipment,various occasions;Time management:time node definition,record analysis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Key words] Chest pain center;Time nodes
胸痛中心对完善急救体系及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时间要求是胸痛中心建设的关键[1],无论是急诊PCI要求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的时间(FMC TO B)<90min、转诊PCI要求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的时间(FMC TO B)<120min都与时间密切相关,时间节点的管理包括时钟的统一:相关人员、设备、各种场合;时间的管理:时间节点的定义、记录分析与持续改进,本文分别进行阐述。

1时间统一及管理的要求
1.1胸痛中心数据库的灵魂是时间管理数据。

1.2已建立时钟统一方案和时钟统一管理制度,并能提供落实时钟统一管理制度的客观记录。

1.3时间节点的记录要贯穿诊治的全过程。

1.4人工记录时间要统一,设备时间要统一。

1.5时间轴不能有逻辑错误。

2流程的时间控制
指对胸痛中心所制定的所有流程中,每一个环节均必须有严格的时间要求。

例如:接120电话后派车时间3min;首次心电图或者远程传输时间10min;肌钙蛋白的获得时间20min;CT室或导管室开放时间30min等。

3对全程的医疗行为进行时间鉴定
3.1发病现场患者发病时间、呼救时间;第一份心电图时间;急救人员到达时间;急救转运时间。

3.2调度指挥中心接到呼叫时间;处理呼叫时间;发出指令时间。

3.3转运中出车时间;到达现场时间;第一份12导联心电图时间;静脉开通时间;给药时间;离开现场时间;到达医院时间。

通过微信群传输心电图、介绍病情、沟通治疗方案、启动导管室,可以优化转运时间,实现无缝连接,提前预警。

3.4医院相关科室到达医院进门时间;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心电图完成时间;专家会诊时间;影像学检查时间;检验时间;进入导管室时间;导管室进针时间;球囊打开时间。

其中要尽量缩短病人在急诊科停留时间。

4胸痛救治的时段
时间管理是发现缺陷的手段,胸痛救治的时段包括:患者时段、转运时段、医院时段。

研究表明,胸痛患者救治时间延迟的分布中,患者延迟占60%、医院延迟占20%、转运延迟和反应延迟各占10%,可见患者延迟是导致胸痛救治延时最主要的原因。

5救治时间管理的5个环节
只有每个环节的最优化处理,才能快捷、高效、安全、高质量诊治病人。

5.1患者意识有胸痛到医院,有症状早就医。

5.2社区医生的胸痛知识要有及时处理能力;院前溶栓治疗;转运能力的调动。

5.3 120指挥调度具备胸痛知识;熟悉具有PCI能力的医院;可电话指导CPR。

5.4院前急救是设备精良的移动ICU。

5.5院内整合院内多学科的整体协调;流畅的流程管理和时间控制。

6胸痛患者入院时间轴
胸痛发作、120急救车、医院或CCU大门(FMC);院内首份心电图;谈再灌注知情同意书、签署再灌注知情同意书(沟通时间);启动导管室、导管室人员到达(启动时间);患者到达、穿刺;造影开始、造影结束(造影时间);球囊扩张;手术结束。

其中医院或CCU大门到球囊扩张是D2B时间;胸痛发作到球囊扩张是总缺血时间。

缩短总缺血时间从5个方面着手:建立院内绿色通道;区域协同诊疗机制;培训基层医院;快速转运机制;社区人群教育。

总缺血时间即是急性心肌梗死“黄金救治时间”控制在120min以内。

7持续不断改进的时间节点管理
病例总结,分析未达到目标的ACS患者;胸痛中心人员开会讨论查找延误原因;制定改进策略或流程;改进后流程实施;每月检查流程的施行,必要时每月/周/天例会讨论流程修订方案。

近6个月内下列指标呈改进趋势,其中1—4条为必须条件:缩短了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时间,月平均小于10min;缩短了从首份心电图完成到确诊的时间,月平均小于10min;远程传输心电图比例不低于30%,6个月内呈现增加趋势;床旁快速检测肌钙蛋白,从抽血到获取报告时间≤20min。

改进效果:月平均D2B小于90min,且达标率75%,或呈现改进趋势;导管室激活时间小于30min;救护车绕行急诊和CCU直达导管室比例不低于50%,呈增高趋势。

时间节点的管理对于胸痛中心建设至关重要,每一位参与胸痛中心的人员均要对时间节点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胡大一,丁荣晶.“胸痛中心”建设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1,9(1):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