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课件:9.1.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共17张PPT)

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课件:9.1.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共17张PPT)
拓展思考: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应大于多少,小 于多少,才能与5cm,8cm的木棒组成三角形?
解:设第三根木棒的长度为acm,则由三角形三 边长的关系可得
8-5 <a < 8+5 即 3<a<13
故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应大于3cm,小于13cm,才能 与5cm,8cm的木棒组成三角形?
及时巩固
1、判断下列各组线段中,哪些能组成三角形, 哪些不能组成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a=2.5cm, b=3cm, c=5cm. (2)e=6.3cm, f=6.3cm, g=12.6cm.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和6cm,则
A
D
B
C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思想会变成语言,语言会变成行动,行动会变成习惯,习惯会变成性格。性 制,会变成生活的必需品,不良的习惯随时改变人生走向。人往往难以改变习惯,因为造习惯的就是自己,结果人又成为习惯的奴隶!人生重要的不是你从哪里来,而是你 时侯,一定要抬头看看你去的方向。方向不对,努力白费!你来自何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去往何方,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去的方向。人只要不失去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变化,任何优势都是暂时的。当你在占有这个优势时,必须争取主动,再占据下一个优势,这需要前瞻的决断力,需要的是智慧!世上本无移 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人生最聪明的态度就是: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亿万财富不是存在银行里,而是产生在人的思想里。你没找到路,不等于 什么,你必须知道现在应该先放弃什么!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谁能积累能量,谁就能获得回报;谁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人人都有两个 一个是心门,成功的地方。能赶走门中的小人,就会唤醒心中的巨人!要想事情改变,首先自己改变,只有自己改变,才可改变世界。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1、烦恼的时候,想一想到底为什么烦恼,你会发现其实都不是很大的事,计较了,就烦恼。我们要知道,所有发生的一切都是该发生的,都是因缘。顺利的就感恩,不顺 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风吹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修行者的心境,就是“过而不留”。忍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挺得住痛苦;顶得住压力;挡得住诱惑;经得起 子;担得起责任;1提得起精神。闲时多读书,博览凝才气;众前慎言行,低调养清气;交友重情义,慷慨有人气;困中善负重,忍辱蓄志气;处事宜平易,不争添和气; 泊且致远,修身立正气;居低少卑怯,坦然见骨气;卓而能合群,品高养浩气淡然于心,自在于世间。云淡得悠闲,水淡育万物。世间之事,纷纷扰扰,对错得失,难求完 反而深陷于计较的泥潭,不能自拔。若凡事但求无愧于心,得失荣辱不介怀,自然落得清闲自在。人活一世,心态比什么都重要。财富名利毕竟如云烟,心情快乐才是人生 在路上,在脚踏实地的道路上;我们的期待在哪里?在路上,在勤劳勇敢的心路上;我们的快乐在哪里?在路上,在健康阳光的大道上;我们的朋友在哪里?在心里,在真 钟,对自己负责;善于发现看问题的角度;不满足于现状,别自我设限;勇于承认错误;不断反省自己,向周围的成功者学习;不轻言放弃。做事要有恒心;珍惜你所拥有 学会赞美;不找任何借口。与贤人相近,则可重用;与小人为伍,则要当心;只满足私欲,贪图享乐者,则不可用;处显赫之位,任人唯贤,秉公办事者,是有为之人;身 则可重任;贫困潦倒时,不取不义之财者,品行高洁;见钱眼开者,则不可用。人最大的魅力,是有一颗阳光的心态。韶华易逝,容颜易老,浮华终是云烟。拥抱一颗阳光 随缘。心无所求,便不受万象牵绊;心无牵绊,坐也从容,行也从容,故生优雅。一个优雅的人,养眼又养心,才是魅力十足的人。容貌乃天成,浮华在身外,心里满是阳 飞,心随流水宁。心无牵挂起,开阔空净明。幸福并不复杂,饿时,饭是幸福,够饱即可;渴时,水是幸福,够饮即可;裸时,衣是幸福,够穿即可;穷时,钱是幸福,够 畅即可;困时,眠是幸福,够时即可。爱时,牵挂是幸福,离时,回忆是幸福。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心是一个人的翅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很 的环境,也不是他人的言行,而是我们自己。人心如江河,窄处水花四溅,宽时水波不兴。世间太大,一颗心承载不起。生活的最高境界,一是痛而不言,二是笑而不语。 人生的幸福在于祥和,生命的祥和在于宁静,宁静的心境在于少欲。无意于得,就无所谓失去,无所谓失去,得失皆安谧。闹市间虽见繁华,却有名利争抢;田园间无争, 和升平,最终不过梦一场。心静,则万象皆静。知足者常在静中邂逅幸福。顺利人生,善于处理关系;普通人生,只会使用关系;不顺人生,只会弄僵关系。为人要心底坦 脑清醒,不为假象所惑。智者,以别人惨痛的教训警示自己;愚者,用自己沉重的代价唤醒别人。对人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爱心;对事多一份认真,多一份责任;对己多一 长,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警醒自己。静能生慧。让心静下来,你才能看淡一切。静中,你才会反观自己,知道哪些行为还需要修正,哪些地方还需要精进,在静中让生命 觉悟。让心静下来,你才能学会放下。你放下了,你的心也就静了。心不静,是你没有放下。静,通一切境界。人与人的差距,表面上看是财富的差距,实际上是福报的差 实际上是人品的差距;表面上看是气质的差距,实际上是涵养的差距;表面上看是容貌的差距,实际上是心地的差距;表面上看是人与人都差不多,内心境界却大不相同, 很重要的一件事。因为当一个人具有感恩的心,心会常常欢喜,总是觉得很满足,一个不感恩不满足的人,总是会觉得欠缺、饥渴。一个常感恩的人,会觉得自己很幸运, 这样一想、一感恩,就变得很快乐。这种感恩的心,对自己其实是有很大利益。压力最大的时候,效率可能最高;最忙碌的时候,学的东西可能最多;最惬意的时候,往往 太阳就要光临。成长不是靠时间,而是靠勤奋;时间不是靠虚度,而是靠利用;感情不是靠缘分,而是靠珍惜;金钱不是靠积攒,而是靠投资;事业不是靠满足,而是靠踏 件事。因为当一个人具有感恩的心,心会常常欢喜,总是觉得很满足,一个不感恩不满足的人,总是会觉得欠缺、饥渴。一个常感恩的人,会觉得自己很幸运,有时候其实 一感恩,就变得很快乐。这种感恩的心,对自己其实是有很大利益。压力最大的时候,效率可能最高;最忙碌的时候,学的东西可能最多;最惬意的时候,往往是失败的开 光临。成长不是靠时间,而是靠勤奋;时间不是靠虚度,而是靠利用;感情不是靠缘分,而是靠珍惜;金钱不是靠积攒,而是靠投资;事业不是靠满足,而是靠踏实。以平 在危险面前,平常心就是勇敢;在利诱面前,平常心就是纯洁;在复杂的环境面前,平常心就是保持清醒智慧。平常心不是消极遁世,而是一种境界,一种积极的人生。不 一个有价值的人而努力。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命运不靠等待,全靠争取。成熟就是学会在逆境中保持坚强,在顺境时保持清醒。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 要外来的赞许时,心灵才会真的自由。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温和对人对事。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现在很痛苦,等过阵子回头看看,会发现其实那都不 交。人有绝交,才有至交学会宽容伤害自己的人,因为他们很可怜,各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大家都不容易。学会放弃,拽的越紧,痛苦的是自己。低调,取舍间,必有得失 错误面前没人爱听那些借口。慎言,独立,学会妥协的同时,也要坚持自己最基本的原则。付出并不一定有结果。坚持可能会导致失去更多过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记,但一定 作一个最好的打算和最坏的打算。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不庸人自扰。不说谎话,因为总有被拆穿的一天。别人光鲜的背后或者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 学习。不管学习什么,语言,厨艺,各种技能。注意自己的修养,你就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孝顺父母。不只是嘴上说说,即使多打几个电话也是很好的。爱父母,因为他 爱的最无私的人。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34页 0064页 0077页 0115页 0144页 0158页 0176页 0214页 0248页 0275页 0328页 0348页 0377页 0428页 0508页 0510页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 2 解一元一次方程 6.3 实践与探索 7.1 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7.3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阅读材料 鸡兔同笼 8.1 认识不等式 1 不等式的解集 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阅读材料 等于与不等号的由来 第9章 多边形 1 认识三角形 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9.3 用正多边形铺设地面 2 用多钟正多边形 第10章 轴对称、平移与旋转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6.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1 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简单变 形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2 解一元一次方程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阅读材料 丢番图的墓志铭与方 程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设经过x年同学的年龄是老师的 1 ,那么x年后
3
同学的年龄为 13+x 岁,老师的年龄是__4_5_+_x__岁, 所以得到等式:
(45+x)= 3( 13+x )
通过刚才的分析方法可以启发我们,只要将 x=1,2,3,4等等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使得两边 相等的那个数就是方程的解,这里 x=3 是方程的解.
6.2.2 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1课时 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目标
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特点.(重点) 2. 了解“去括号”是解方程的重要步骤; 3.准确而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带有括号的方
程.(难点、重点)
温故知新
去括号法则
去掉“+ ( )”,括号 内各项的符号不变. a + (b + c) =a + b + c. 去掉“– ( )”,括 号内各项的符号改变.
要忘记对移动的项变号,如从2+5x=7得到 5x=7+2是不对的. 2.没移项时不要误认为移项,如从-8=x得到x=8, 犯这样的错误,其原因在于对等式的对称性与移项 的区别没有分清.
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例2
解: (1)方程两边同时减去7,得
为使未知项的 系数化为1,将 要用到等式的 什么性质 ?
x +5
=7
这个变形有 什么特点?
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___符__号___后,从__方__程____的 一边移到_另__一__边___,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移项要点: (1)移项的根据是等式的性质1. (2)移项要变号,没有移动的项不改变符号. (3)通常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把常数
项(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初中数学全册教学课件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初中数学全册教学课件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初中数学全册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详细内容如下:1. 整式的乘除: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多项式乘多项式、乘法公式、整式的除法。

2. 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

3. 分式及其运算:分式的概念、分式的性质、分式的乘除法、分式的加减法。

4. 数据统计与处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频数与频率。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分式及其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提高运算能力。

2. 学会使用数据统计与处理的方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分式的运算规则。

2. 教学重点:数据统计与处理的方法、乘法公式、提公因式法、十字相乘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等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小蓝有2个苹果,计算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2. 新课讲解:(1)整式的乘除:讲解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多项式乘多项式、乘法公式、整式的除法。

(2)因式分解:讲解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

(3)分式及其运算:讲解分式的概念、性质、乘除法、加减法。

(4)数据统计与处理:讲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频数与频率。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给出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分式及其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数据统计与处理的方法。

3. 典型例题及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3x^2 4x,5a^3 2a^2,(x+2)(x+3)。

(2)因式分解:x^2 4,a^2 4a + 4。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整册教学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整册教学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整册教学课件教学内容:一、教材章节与内容1. 第一章:平面图形1.1 平面图形的认识1.2 线段的性质1.3 角的概念1.4 相交线与平行线2. 第二章:几何变换2.1 轴对称变换2.2 平移变换2.3 旋转变换3. 第三章:三角形3.1 三角形的性质3.2 三角形的分类3.3 三角形的内角和3.4 三角形的外角4. 第四章:解一元一次方程4.1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4.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4.3 方程的解与解方程5. 第五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5.1 不等式的概念5.2 不等式的性质5.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5.4 不等式组的解法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分类,理解线段、角的概念,以及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关系。

2. 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几何变换的原理,包括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

3. 学生能够掌握三角形的性质、分类、内角和外角的概念,以及解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4. 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步骤,以及解方程的方法。

5. 学生能够理解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以及解不等式组的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1. 几何变换的原理和应用。

2. 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性质和计算。

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4. 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

重点:1. 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分类。

2. 几何变换的类型和解题方法。

3. 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

4.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5. 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直尺、圆规、剪刀、彩笔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几何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兴趣。

二、教材内容讲解(15分钟)教师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逐章讲解每个章节的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分类、几何变换的原理、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春修订)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春修订)

解:设两个合作还需x天, 师傅每天完成 1
1
徒弟每天完成
则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4
6
1 x x 1 66 4 解这个方程得:x=2

•总工作量记为1

徒弟先做1天
徒弟先完成 1 6
x 两个合作 天
师傅完成 x 4
答:两个合作还需2天.
徒弟完成 x 6
徒弟先做1天后,两个合作2天完成,得到报酬450元.
练习
根据题意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不必求解) 1.某班原分成两个小组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第一 组26人,第二组22人.根据学校活动器材的数量, 要将第一组的人数调整为第二组的一半,应该从 第一组调多少人到第二组去?
2.师徒两人铺设一条长186米的地下电缆,师傅 每小时铺设18米,徒弟每小时铺设12米.师傅先 开始工作,2个小时后徒弟在另一端开始铺设, 那么师徒两人还需一起工作多少时间才能完成铺 设任务?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复习导入
知识回顾
• 1. 什么叫代数式?什么叫等式? • 2. 什么叫方程? • 3. 什么叫方程的解?
思考
下列式中哪些是代数式?哪些是等式?哪 些是方程?
1abc, 3a2b,1xyy25,3a,235
2
3
3412,9x1019,abba,Sπr2
你会列方程吗?
请大家把下面的句子用方程的形式表示出来: 1.某数的 4 与1的和是2;
关于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数量关系
有关公式如下: (1)长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
C长方形=2(长+宽),S长方形=长×宽 (2)长方体、圆柱的体积公式
V长方体=长×宽×高,V圆柱=πr2h
问题1
推进新课

2024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华师大版课件汇总

2024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华师大版课件汇总

2024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华师大版课件汇总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实数第一节实数的概念第二节实数的运算2. 第二章代数方程第一节一元一次方程第二节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三节不等式与不等式组3. 第三章函数及其图像第一节函数的概念第二节正比例函数第三节一次函数4. 第四章三角形第一节三角形的性质第二节三角形的证明第三节三角形的分类5. 第五章四边形第一节四边形的性质第二节矩形、菱形与正方形6. 第六章概率初步第一节概率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概率的计算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实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2. 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4. 掌握三角形的性质、证明方法及分类,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5. 理解四边形的性质,认识矩形、菱形和正方形,培养学生的几何图形识别能力。

6. 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实数的运算、解方程、函数图像、三角形证明、概率计算。

2. 教学重点:实数的概念、方程的解法、函数性质、三角形性质、四边形性质、概率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三角板、直尺、圆规。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数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实数的概念。

讲解:讲解实数的分类、性质、运算。

练习:进行实数运算的随堂练习。

2. 代数方程引入:通过生活中的问题,引出方程的概念。

讲解:讲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组的解法。

练习:解方程和不等式组的随堂练习。

3. 函数及其图像引入:通过实际例子,引出函数的概念。

讲解:讲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练习:绘制函数图像,分析函数性质。

4. 三角形引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三角形物体,引出三角形的概念。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整册教学课件(2)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整册教学课件(2)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整册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1章实数1.1 有理数的复习1.2 无理数的定义与性质1.3 实数的分类与运算2. 第2章代数表达式2.1 代数式的概念2.2 代数式的运算2.3 代数式的化简3. 第3章一次方程与不等式3.1 一次方程的概念3.2 一次方程的解法3.3 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与解法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实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2. 学会列式、化简代数表达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掌握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实数的概念与运算,代数表达式的化简,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

2. 教学重点:实数的性质与运算,代数表达式的运算规律,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直尺等。

2.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实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实数的定义、性质和分类,配合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实数的运算方法。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详细讲解代数表达式的运算和化简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介绍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实数的定义、性质和分类2. 代数表达式的运算规律和化简方法3. 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实数的运算练习。

(2)填空题:代数表达式的化简。

(3)解答题: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的应用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了解实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

(2)探索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的更多解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合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x=3 B x=-3 C x=4 D x=-4 2、已知x=2是方程2(x-3)+1=x+m的解,则m=( C )
A 3 B 2 C -3 D -2
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人要独立生活,学习有用的技艺。 —— 凯德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
6.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华东师大·七年级下册
复习导入
列出下列代数式
(1)一本笔记本1.2元,x本需要___1_.2_x___钱。 (2)一支铅笔a元,一支钢笔b元,小强买2支铅笔和
3支钢笔一共需要____(_2_a_+_3_b_) __元钱。 (3)长方形的宽为a,长比宽长3,则该长方形的
2、等式两边加或减,乘或除以的数一定是 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
3、等式两边不能都除以0,即0不能作除 数或分母.
2
一、我会应用
1 、 (1)、如果1 x 0.5,那么2 1 x 2×0.5.
2
2
根据 等式性质2,在等式两边同时乘2 。
b

a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b

a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b
a


a=b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bc
a


a=b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bc规律?
bc

a=b
a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bc
ac


a=b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bc
ac
左 a=b

a+c =b+c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b
c
a c
解:设x年后学生年龄是老师年龄的三分之一
学生年龄= 1 老师年龄 3 1
13+x = 3 (45+x)
使方程的左边=右边的未知数的值叫着方程的解
1 13+x = 3 (45+x) 当x=1时:左边=13+1=14,右边=
1 3
(45+1)≠14
当x=2时:左边=13+2=15,右边=
1 3
(45+2)≠15
x 1.2 ×
= 6 --列出各关系量的代数式
即:1.2 x = 6
----------------解方程获得实际问题的解答
典例分析
例1:某校初中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知有 2辆校车可乘坐64人,还需要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
解:设还需要租用44座的客车x辆 ----设未知数 (乘坐校车人数+乘坐客车人数=师生总人数 ) --找出数量关系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 1.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简单变形
第1课时 等式的性质
新课导入
把一个等式看作一个天平,把等号两边的式子看作 天平两边的砝码,则等式成立就可看作是天平保持 两边平衡
b
等式的左边
等号
a
等式的右边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a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a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a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分析:1年后的情况是:老师46,学生14,不是老师年龄的三分之一 2年后的情况是:老师47,学生15,不是老师年龄的三分之一 3年后的情况是:老师48,学生16,是老师年龄的三分之一
例2: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 13岁,就问同学们:“我今年45岁,几年后你们 的年龄是我的三分之一?“(你能给出答案吗?)
左 a=b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bc
a

a=b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b
c
a

a=b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b
a
左 a=b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b
a

a=b

a-c = b-c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b
a


a=b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bb
aa
左 a=b

2a = 2b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bbb
aaa
左 a=b
当x=3时:左边=13+3=16,右边=
1 3
(45+3)=16
1 X=3是方程 13+x = 3 (45+x) 的解
随堂演练
练习:检验下列各括号内的数是不是它前面方程的解
(1)x-3(x+2)=6+x
(x=3,x= -4)
(2)44x+64=328
(x=5,x=6 )
(1)当x=3时,左边=3-3(3+2)=-12,右边=6+3=9 左边≠右边 所以x=3不是方程x-3(x+2)=6+x的解 当x=-4时,左边=-4-3(-4+2)=2,右边=6+(-4)=2 左边=右边 所以x=-4是方程x-3(x+2)=6+x的解
面积为___a_(_a_+_3_)___. (4)x辆44座的汽车加上2辆32座的汽车最多可以
乘坐_(_4_4_x_+_6_4_) 人。
一本笔记本1.2元,小红有6元钱,那么 她最多能买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
解:设小红能买到x本这样的笔记本 -----设未知数 (笔记本单价×购买数量=应付金额) ----分析数量关系
左边=右边
所以x=6是方程44x+64=328的解
扩展练习
一、判断题
1、x=2是方程x-10=-4的解-----------------(× ) 2、x=1与x=-1都是方程x2-1=0的解-------(√ ) 3、方程12(x-3)-1=2x+3的解是x=-4------ (× )
二、选择题 1、方程2(x+3)=x+10的解是 ( C )
练习2:检验下列各括号内的数是不是它前面方程的解
(1)x-3(x+2)=6+x
(x=3,x= -4)
(2)44x+64=328
(x=5,x=6 )
(2)当x=5时,左边=44×5+64=284,右边=328 左边≠右边 所以x=5不是方程44x+64=328的解
当x=6时,左边= 44×6+64=328,右边=328
64 + 44x = 328
--列代数式
----------------------解方程获得实际问题的答案
开学初小红用12元买3个笔记本, 找回1.20元,每个笔记本多少钱?
解:设每个笔记本x元 (买笔记本的钱+找回钱=小红拥有的钱 )
3x + 1.20 = 12
例2: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 13岁,就问同学们:“我今年45岁,几年后你们 的年龄是我的三分之一?”(你能给出答案吗?)

3a = 3b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b C个 b b b b bb
a aaaaa a C个
左 a=b

ac = bc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b
a
左 a=b

推进新课
【等式性质1】
a b ac bc
【等式性质2】
a b ac bc
如果a bc 0 , 那么a b
cc
➢ 注意 1、等式两边都要参加运算,并且是作同 一种运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