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
三星绿建标准

三星绿建标准三星绿建标准是三星集团旗下绿色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
该标准的目标是通过创新和环保的建筑设计和建造方法,以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下面将为您介绍三星绿建标准的主要内容和优势。
一、三星绿建标准的主要内容1. 环境友好建筑设计:三星绿建标准要求建筑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生态系统、能源效率、水资源管理以及废弃物管理等因素。
建筑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且要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 节能减排:三星绿建标准要求建筑物具备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包括合理的能源利用和节能措施。
通过使用高效的照明系统、建筑外部隔热材料和能源回收装置等技术手段,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3. 水资源管理:三星绿建标准强调建筑物对水资源的合理管理和利用。
包括采用高效的供水系统、利用雨水回收处理系统和灌溉系统等手段,减少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依赖,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4. 废弃物管理:三星绿建标准要求建筑在设计和建造阶段就要考虑到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
包括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再利用,以及合理配置垃圾处理设施,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 客户舒适度:三星绿建标准关注建筑物内部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
采用高效的空气过滤系统、充足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系统、以及舒适的室内空间设计,确保建筑物内部的舒适度和健康性。
二、三星绿建标准的优势1. 节省能源:通过采用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和节能措施,三星绿建标准可以显著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
这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运营成本,还可以减少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进一步推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2. 降低碳排放:三星绿建标准要求建筑物在设计和建造阶段就要考虑到减少碳排放。
通过采用高效的能源利用技术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建筑材料,可以显著降低建筑物的碳排放量,对全球气候变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3. 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三星绿建标准关注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质量和舒适度。
通过采用高效的空气过滤系统和室内空气的循环通风系统,可以提供清洁的室内空气,改善工作和居住的环境质量。
绿色建筑一至三星标准

运营管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室内环境质量
4、室内游离甲醛、苯、氨、氡和TVOC等空气污染物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 控制项 范》GB50325中的相关规定。
室内环境质量
5、宾馆和办公建筑室内背景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中室内允许噪声标准中的 二级要求,商场类建筑室内背景噪声水平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9670的相关要求。 6、建筑室内照度、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等指标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中的有关 要求。 1、建筑设计和构造设计有促进自然通风的措施。 一般项 2、室内采用调节方便、可提高人员舒适性的空调末端。 3、建筑入口和主要活动空间设有无障碍设施。 1、制定并实施节能、节水等资源节约与绿化管理制度。 控制项 2、建筑运行过程中无不达标废气、废水排放。 3、分类收集和处理废弃物,且收集和处理过程中无二次污染。 1、物业管理部门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2、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 一般项 3、对空调通风系统按照国家标准《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19210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洗。 4、办公、商场类建筑耗电、冷热量等实行计量收费。
大项分类
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条目分类 条目内容 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2、场地选址无洪涝灾害、泥石流和含氡土壤的危害,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 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控制项 3、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4、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5、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 1、场地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 一般项 2、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 3、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1、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批准或备案的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 2、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第5、4、5和5、4、8及5、4、9条规定,锅炉热效率符合第5、4、3条规定。 控制项 3、不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4、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的现行值。 5、新建的公共建筑,冷热源和输配系统和照明系统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1、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建筑幕墙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2、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4级要求。 一般项 3、全空气系统采取实现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 4、采用节能设备与系统。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5、3、26与5、3、27条的规定。 1、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 2、设置合理完善的供水和排水系统。 控制项 3、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4、建筑内卫生器具合理选用节水器具。 5、使用非传统水源时,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1、绿化灌溉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 一般项 2、按用途设置用水计量表。 3、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积蓄,处理及利用方案。 1、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8580-GB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要求。 控制项 2、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 1、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2、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强度钢。 3、将建筑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并将其中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 一般项 材料回收和再利用。 4、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避免重复装修。 5、办公、商场类建筑室内采用灵活隔断,减少重新装修时的材料浪费和垃圾产生。 1、采用集中空调的建筑,室内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中的设计计算要求。 2、建筑围护结构内部和表面无结露、发霉现象。 3、采用集中空调的建筑,新风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设计要求。 控制项
中国低碳建筑三星认证标准

中国低碳建筑三星认证标准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中国低碳建筑三星认证标准。
低碳建筑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为推动低碳建筑的发展,中国建筑行业提出了三星认证标准。
三星认证标准的含义三星认证标准是对低碳建筑进行评估和认证的一套准则。
通过该标准,可以评估建筑物在节能、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为建筑领域提供可靠的参考指标。
三星认证标准的内容1. 能源消耗在能源消耗方面,三星认证标准要求低碳建筑应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技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建筑物在供暖、制冷、照明等方面的能源使用应符合一定的标准,达到节能效果。
2. 碳排放低碳建筑应减少碳排放,降低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三星认证标准要求建筑物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采用低碳材料和能源,尽量减少碳排放量。
3. 环境友好低碳建筑应具备环境友好特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做到最小化。
三星认证标准关注建筑物的室内环境质量、水资源利用、废物处理等方面,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星认证标准的价值1. 提高建筑质量三星认证标准作为建筑行业的高标准,可以促进低碳建筑质量的提升。
通过评估和认证,可以鼓励建筑商采用更环保、节能的建筑设计和技术,提高建筑质量。
2. 节约资源低碳建筑的推广和应用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和减少资源消耗。
三星认证标准提供了指导和认证,在建筑领域推动了节约资源的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
3. 保护环境低碳建筑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相关。
通过三星认证标准的推广,可以降低碳排放、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结论中国低碳建筑三星认证标准是推动低碳建筑发展的重要准则。
通过评估和认证,可以提高建筑质量,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我们应积极推广和应用三星认证标准,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注意:此文档旨在提供对中国低碳建筑三星认证标准的简要介绍,具体标准细节和最新动态请参考官方发布的认证标准文件。
绿色三星级标准

绿色三星级标准是中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中的最高级别,总得分达到80分以上,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
绿色三星级标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节能性能:建筑物应当具备高效的能源使用系统和设备,以减少能源消耗
和碳排放。
2.节水性能:建筑物应当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以提高用水效率并降低用水
量。
3.材料使用:建筑物应当使用可持续的材料,包括可回收材料、低VOC排
放材料等,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4.室内环境质量:建筑物应当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包括通风系统、甲
醛释放控制等,以保障居住者的健康。
我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

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
1.0.3 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并正确处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0.4 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术语2.0.1 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 热岛强度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主要指城市内)的气温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可以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城市中某地温度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
本标准采用夏季典型日的室外热岛强度 ?T hi (居住区室外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即 8 : 00 ~18 : 00 之间的气温差别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
2.0.3 可再生能源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2.0.4 非传统水源指不同于传统市政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和海水。
2.0.5 可再利用材料指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
2.0.6 可再循环材料指已经无法进行再利用的产品通过改变其物质形态,生产成为另一种材料,使其加入物质的多次循环利用过程中的材料。
3 基本规定3.1 基本要求3.1.1 本标准着重评价与绿色建筑性能有关的内容,实施本标准时,尚应符合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有关标准。
3.1.2 应以节约和适用的原则确定建筑标准。
3.1.3 绿色建筑的建设应对规划设计、施工与竣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
绿色三星建筑认证标准

绿色三星建筑认证标准
绿色三星建筑认证标准是由韩国政府推出的一种建筑能源效益评价制度。
该认证标准旨在鼓励建筑业采用绿色、环保的设计和建造做法,以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绿色三星建筑认证标准主要评估建筑的能源使用、室内环境质量、水资源管理、材料使用和环境管理等方面,其中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认证:
1. 一星级认证:建筑达到基本的绿色建筑要求,包括合理的能源使用、室内环境质量和环境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2. 二星级认证:建筑在一星级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能源效益,包括采用更高效的设备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
3. 三星级认证:建筑在二星级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设计,在能源使用、室内环境质量和环境管理方面达到更高水平。
绿色三星建筑认证标准通过评估建筑的能源效率和环境友好性,鼓励建筑业采用可持续的设计和建造方式,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它不仅提高了建筑的生态效益,还为建筑业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认证标准,帮助消费者选择更环保的建筑产品和服务。
2023年度第一批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

2023年度第一批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摘要:一、引言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介绍1.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的定义2.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的评选标准三、2023年度第一批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的评选结果四、获得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的意义五、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六、结语正文:一、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建筑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2023年度第一批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的评选结果近日揭晓,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介绍1.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的定义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是由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负责评审的一种荣誉。
该标识旨在表彰在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中,充分体现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理念的建筑项目。
2.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的评选标准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的评选标准涵盖了建筑的各个方面,包括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等方面。
只有满足这些严格的标准,建筑项目才有资格获得这一荣誉。
三、2023年度第一批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的评选结果2023年度第一批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的评选结果近日揭晓,共有100个项目获得了这一荣誉。
这些项目分布在各个省份,包括住宅、办公、商业、公共建筑等多种类型。
这些项目的获奖,充分展示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成果。
四、获得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的意义获得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不仅是对项目本身的肯定,更是对绿色建筑理念的推广和普及。
这些获奖项目在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中,充分体现了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理念,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五、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绿色建筑政策的不断完善,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明显。
未来,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将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六、结语2023年度第一批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的评选结果,展示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成果。
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

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利用最有效的建筑。
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是指建筑在节能、节水、材料、室内环境、施工管理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是对绿色建筑的一种评定和认证体系。
在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中,节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建筑的能耗一直是环保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在绿色建筑标准中,对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有着严格的要求。
采用节能灯具、太阳能光伏板、地源热泵等技术,有效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除了节能,节水也是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中的重点内容。
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雨水的收集利用、废水的处理再利用等措施,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在建筑的使用阶段,也需要通过节水设备、雨水收集系统等手段,减少建筑的用水量,实现节水的目标。
材料的选择也是绿色建筑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建筑材料,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对于建筑材料的运输距离、使用寿命等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以降低建筑材料对环境的影响。
室内环境是建筑使用阶段的重点关注对象。
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建筑内部空气质量良好,采光、通风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
同时,建筑内部的装修材料、家具等也需要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施工管理是绿色建筑标准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垃圾处理、施工废水处理等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的来说,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是对建筑在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过程中的环保要求的一种认证体系。
通过符合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自然资源,提升建筑的环保水平。
建筑行业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环保政策,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
1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
1.0.3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并正确处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0.4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术语
2.0.1绿色建筑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热岛强度
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主要指城市内)的气温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可以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城市中某地温度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
本标准采用夏季典型日的室外热岛强度?T hi(居住区室外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即8:00~18:00之间的气温差别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
2.0.3可再生能源
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2.0.4非传统水源
指不同于传统市政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和海水。
2.0.5可再利用材料
指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
2.0.6可再循环材料
指已经无法进行再利用的产品通过改变其物质形态,生产成为另一种材料,使其加入物质的多次循环利用过程中的材料。
3基本规定
3.1基本要求
3.1.1本标准着重评价与绿色建筑性能有关的内容,实施本标准时,尚应符合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有关标准。
3.1.2应以节约和适用的原则确定建筑标准。
3.1.3绿色建筑的建设应对规划设计、施工与竣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
3.1.4绿色建筑建设应选用质量合格并符合使用要求的材料和产品,严禁使用国家或地方管理部门禁止、限制和淘汰的材料和产品。
3.2绿色建筑评价与等级划分
3.2.1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住宅建筑)或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六类指标组成。
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
3.2.2绿色建筑的评价原则上以住区或公共建筑为对象,也可以单栋住宅为对象进行评价。
评价单栋住宅时,凡涉及室外环境的指标,以该栋住宅所处住区环境的评价结果为准。
3.2.3对新建、扩建与改建的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的评价,在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3.2.4绿色建筑评价的必备条件应为全部满足本标准第四章住宅建筑或第五章公共建筑中控制项要求。
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等级按表
3.2.4-1、表3.2.4-2确定。
表3.2.4 -1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
一般项数(共40项)
节地与
等级室外环
境节能与能
源利用
,节水与
水资源利节材与材室内环境优选项数
j6 |*E' d1 @% k8
A7 a8 b料资源利质量
6 V8 Q运营管
A9h0B-a&R5用
7@*g~.TU,[&]3Z,_6理(共8
用
^C! J7 c1 s^* ]* J
(共9项)
(共7项)
项)(共5项)(共6项)(共5项)4
6
72
3
43
4
63
4
52
3
45
6
7(共6项)
--
24★
★★
★★★
注:根据住宅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特点,符合条件的一般项数可能会减少,表中对一般项数的要求可按比例调整。
表3.2.4 -2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
一般项数(共43项)
节材与材室内环境
全生命周
优选项数节地与节能与能节水与料资源利质量
! X2
期综合性
室外环源利用
" r-水资源用
8 m8 x3k( W$ ]+ ?,
能
6 Y6 ` d&(共21~5 \; n2 |' b
境利用W* p8 _0 N5a% B& ~) a%
v: ^" l项)F! w9 c5 Ga# i
(共8(共10(共6
(共7
项)项)项)(共5(共7
项)
项)项)
3
5
75
6
82
3
42
3
42
4
63
4
6-613等级
★
★★
★★★
注:根据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特点,符合条件的项数可能会减少,表中对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要求可按比例调整。
3.2.5本标准中定性条款的评价结论为通过或不通过;对有多项要求的条款,各项要求均满足要求时方能评为通过。
定量条款的要求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认定。
4住宅建筑
4.1节地与室外环境
控制项
4.1.1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4.1.2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
4.1.3绿化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
4.1.4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