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系

合集下载

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纯收入的实证分析

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纯收入的实证分析
出:开发农 村居 民消 费市场 的潜 力 关键 在 于大 力发展 农村 经济 ,保证 农村 居 民的 实际收入持 续稳
定的增长,增强农 民的消费信心 ,从而优化农村 消费结构 ,刺激农村居 民的消费需求。 关键词:农村居 民消费;纯收入 ;实证分析 ;政策建议
中 图分 类 号 :F 2 . 5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7 3 0 (0 2 1— 0 7—0 35 1 6 1— 8 X 2 1 )O 0 3 4
e mpi ia nayss o h ur c unty u a r c pi c n u pto e pe d t e rc la l i ft e o o r r r lpe a t o s m i n x n iur a
a d t e p r c p t l n u n ti c m e n h ia n m e o e a a n XU h S u—mi n
t st ek y t e e o er r c n my e s r e r a c me o r r l e i e t s b e g o h , s e gh n t e i i e o d v lp t a e o o , n u e t e i o f a sd n s t l r wt l a h h u l h l n u r a t n te r h fr r c n u rc nie c a me o s me o fd n e, S s t p mie t e r r l c n u t n s u t r , s mu ae t e c n u t n d — s O a o o t z a o s mp o t cu e i h u i r i t lt h o s mp i e o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作者:王长顺来源:《大经贸》2018年第08期【摘要】消费是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本文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现状分析,选取1985~201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被解释变量,人均纯收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商品销售价格指数为解释变量,得出农村居民纯收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商品销售价格指数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性影响都非常突出。

最后就如何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计量经济模一、引言在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消费是伴随其左右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如何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内需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和重点。

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世界性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7.73亿,占总人口的56%,农村居民的消费在国民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大,其水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研究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现状分析(一)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动分析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逐年上升,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5~1988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相对缓慢,从1985年到2003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349元增长至385.6元,之后出现回落,1989、1990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低于1985年的状态,这是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为1991~2014年,居民消费支出呈逐步增长的态势。

2009年突破了千元大关,达到了1032.3元。

(二)城乡消费水平对比分析虽然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自身水平来看,从1985~2014年大体上一直都在上涨,可实际增长速度缓慢。

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差距在1985~2013年期间,经历了一个先逐步扩大,接着大概保持平稳,最后再缩小的过程。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之比由1985年的2.19:1扩大到1995年的3.76:1,1996~2004年城乡消费支出的比值在3.40到3.77之间波动,2004年达到最大比值3.77。

陕西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研究——基于流动性约束的视角

陕西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研究——基于流动性约束的视角

二 、理 论 综 述
( ) 国外学者 对 消 费的研 究及 理 论 一
西方经济学对于消费的研究 已经形成 了几种成熟的基本理论, 这也是我们学习和研究所借鉴的出发 点。从能够接触到的研究文献来看 ,他们大多集 中于对内需中的消费需求尤其是居民消费的研究。这里
面较 多 的是 消 费 函数 的构建 ,即经 济行 为主体 的 收入与 消 费支 出之 间关 系是 如何 相互 作 用 的 。其 中,比 较 具有 代表 性 的是 :
年 ,美 国金 融危 机爆 发 ,并迅 速 波及 到全 球 ,致 使 全球 经济 增 长放 缓 。我 国也受 到不 断加 重 的影 响,我
国的出 口受到 了严重的挫折,并导致我国经济增长率下滑 。在这样的背景下 ,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我国 经济增长的动力将 向何处寻求 。这种情况下,要想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我国有必要调整一下以往 的 “ 口导 向战 略 ” 出 ,在 国 内寻找 需求 ,即 以 内需 的增长 来 弥补 外需 的萎 缩 。无 论 是学者 们 的研 究结 论 , 还是国家的宏观政策倾 向,都把 目 光投 向了消费,尤其是刺激个人消费。苏波认为此次扩大 内需的重点 是 调整 投 资与 消 费 的比例 关系 ,提 高 消费 在 G P中 的 比重 ,尤其 是提 高城 乡居 民的消 费能 力L。何晓 英 D l J 研究发现,当前我 国的内需结构存在着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的问题,在消费中又存在着居民消费增长缓 慢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比重过低且不断下 降的问题L。启动农村消费成为扩大 内需的重点和关键 ,其原 2 J 因在于农村居 民的消费水平不高,陕西的现状也是如此 。
中图分 类号 : 3 38 F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10 47 X(0 1 1 0 30 0 8 2 2 1 ) . 9.7 0 0 收 稿 日期:2 1.1 0 0 01 - 2 作 者简介 :杜跃平 ( 9 8 ) 15 一 ,男,四川邛崃人,西安 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 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 向 为技术创新管理 、产业创 新与发展 。 张 磊 (9 5 ) 18 一 ,男,河南 新乡人,西 安电子科 技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 ,研究方 向为 国民经济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定量研究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定量研究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定量研究摘要:本文运用统计学理论,采用线性回归模型、灰色预测模型等定量方法,探讨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分析诸因素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动态分析结果显示,1990年—2010年期间,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消费支出水平总体上表现出逐年稳步、快速增长的态势;回归模型显示,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每增加1元,消费支出相应的就增加0.778元,消费支出与收入水平密切相关;灰色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能保持强劲的增长。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定量分析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构成市场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是原动力。

只有消费水平提高了,国民经济才可以获得持久的发展。

本研究对近年来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以及由消费水平所决定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进行定量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回归模型,利用灰色理论进行预测分析,构建计量模型,为建立合理的农村消费水平增长模式提供参考。

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阶段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令世人瞩目,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90年的686.31元上升至2010年的5919元。

伴随着人均收入的大幅增长,农村居民的年平均消费水平由1990年的560元上升至2010年的4455元,增长了约6.9倍。

经过仔细分析,自1990年来,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演变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0—1995年农村居民消费快速增长。

中国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在此期间稳定增长,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的686.3元增加至1995年的1577.7元,增长了129%。

同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560元增至1313元,增长134.5%。

第二阶段:1996—2000年农村居民消费出现放缓。

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速放慢,消费支出也出现明显的放缓趋势,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下降14.39%。

此期间,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明显快于农村居民,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

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

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摘要本文根据2001-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情况,从方差分析的角度对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

本文主要从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其他商品及服务等方面的支出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分析得出:我国农村居民在吃住方面的支出比重在逐年下降,而在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比重在增加,消费结构也呈现多样化趋势,但农村居民生活仍未摆脱以必需品为主的生存型消费模式,消费结构水平仍较低。

最后,为改善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状况、开拓我国农村市场,推进我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提出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购买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优化农民消费结构等建议。

关键字: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方差分析一、引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数占全国人数三分之二以上。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于国家发展和繁荣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农村居民的消费是否稳定发展,农村市场是否旺盛,直接影响着社会总需求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从2000年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风雨历程,我国正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个充满活力、欣欣向荣的中国,越来越引起世界的瞩目。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深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乡居民生活状况变化显著,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农村居民年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上升到2010年的5919元,名义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12.21%。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则降为41.1%。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本文采用2001—2010年相关数据(见附录Ⅰ),考察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时序变动趋势,发现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总体上在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但升级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我国农村居民营养水平与收入水平变动的关系分析:1978—2008

我国农村居民营养水平与收入水平变动的关系分析:1978—2008
民人 均纯 收入 仅 136元 ,08年 增 至 470 6元 。 可支 3. 20 6 .
平变动对收入的影响 , 而使 用某种食 物 的长期 变动数据来
进 行 考 察 的 研究 较 少 , 研 究 的 时 间 跨 度 较 短 。 本 文 的 主 且
要 贡献 在于选取 17 9 8年—2 o o 8年 的我 国农村 居 民水产 品 人 均消费量数据 , 考察 我 国农 村居 民的营养水平 变动与 收
入 的关 系 。

我 国农村 居 民营养 水平 与收入 变动
( ) 一 我国农村居民营养水平变化 随着健康观念 的更新 和发展 , 营养水 平 的重要性 已被
居 民广 泛 认 同 。影 响 健 康 的 因素 有 多 方 面 , 养 水 平 也 应 营 该 是 多 层 次 、 方 位 的 , 不 仅 包 括 每 位 居 民 的 营 养 状 况 全 它
近年变动很小 ; 牛羊 肉消 费量 先迅猛 增加 再逐 步 回落 , 猪
收人的影 响 , 为身 高是健 康人 力资 本的一 种重 要形 式 , 认
可以直接 和间接影 响劳 动者工作 表现和劳 动力市场报 酬。 另~ 些学 者则将 热量 、 白质 、 肪 等变量 纳入 到工 资决 蛋 脂 定的分析 中来 , 重点探讨 了健康 人力资本 与收入 间的关系 ( hraa等 ,0 16; Ba v g 2 0 【 张车伟 ,03 刘 国恩 等 ,0 4 ; 0¨ ; 2 0
王 志 刚 等 ,09 ) 20 。
增 幅达 2 4倍 ; . 家禽 、 蛋类及其 制 品、 水产 品消费量 除个别
年份 ,0年来 一直保持稳步提升 , 3 且提升 幅度大 ; 食用 油消 费量和猪牛羊 肉的变动类 似 , 间并有植 物油取代 动物油 其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的再检验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的再检验

Vo19, . No. 4
Ap . 0 i r2 1
中 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 系的再检验
李阳洋 , 周一鹿
(. 1 中南大 学 资 源加 工与 生物工程 学院 , 湖南 长沙

4 0 8 ;. 南大学 信 息 中心 , 10 3 2 西 重庆
40 1) 0 7 5
要 : 于凯 恩斯 消 费 理论 , 用 1 7 —2 0 基 运 98 0 7年 的 数据 , 中 国农 村 居 民人 均 消费 与 人 均 收 入 间 的 关 系进 行 了实 证 研 究 。 结果 对
扩大消 费需求 , 促进农 村消 费 , 是我 国转变经 济发展
方 式 的必 经 之 路 。
学 家亚 当 ・ 斯密认 为 , 率 是影 响 消费 的一个 重 要 利 因素 。较 高的利率鼓 励 了储 蓄 , 而抑制 了消费 。 从 J
之后 , 凯恩斯 提 出了边 际消 费倾 向概 念 , 即指 收入每 增加一 单位 货 币 , 消 费所 增 加 的货 币 数量 。他 其 认为 收入是影 响消 费 的重 要 因素 , 与古 典 经济 学 这 家 的观 点相 反 , 这 一 观 点 也 逐 渐 被 人 们 所 接 受 。 而 因此 , 中 国 , 村 居 民收 入 也 直 接 影 响 着 消 费 需 在 农 求 。根据 统计 资 料显 示 : 1 7 - 2 0 在 9 8 0 7年 , 国农 中 村 居 民年 人均 纯 收入 由 1 3 6元增 加 到 35 4元 , 3. 8 增长 了 2. 6 8倍 , 而农 村 居 民 年 人 均 消 费 支 出 由
本 文基 于 国 内外 学 者 的研究 基 础 , 样本 容 量 将 扩 大至 2 0 0 7年 , 得 所 建 立 的 VAR 模 型 更 加 合 使 理 , 且在西 方经济 学消 费理论 的基 础上 , 并 结合 中国

居民收入水平变化与居民消费增长的数量关系

居民收入水平变化与居民消费增长的数量关系

习惯产生一定影响 , 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因此
而发生较大变化 (见表 1. 1)。
表 1. 1 上海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与年人均
消费的比较

标 年 份
非农业居民 非农业居民 非农业居民 农业居民 农业居民年 职工年人均 年人均生活 年人均生活 年人均纯 人均生活消 工资收入 (元 )费收入 (元 ) 费支出 (元 ) 收入 (元 ) 费支出 (元 )
生活服务支出。这充分表明: 随着上海改革 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 提高 , 生活资料已不再成为居民消费资料的 主体 , 居民的消费方式正在由生存型向享受 型和发展型方向转变。图 1. 1和图 1. 2是 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的上海城乡收支变动曲 线。
就相应增加 83元 , 其中食品 44元 , 穿着 10
0. 9150 0. 0803 0. 6833
0. 9726 0. 9783 0. 0178 0. 0507 1. 5771 1. 3794
0. 9987 0. 0492 1. 1750
0. 9965 0. 9941 0. 0543 0. 0428 1. 1075 1. 2508
注* : ①为城市居民年人均生活费收入与年人均生活费支出之间的关系分析 , 若用年人均全部收入或年人均工资收入 作解释变量进行分析 , 其具体数字会略有差异 , 但分析结论仍然一致。 ②家庭设备中有一部分为文化娱乐用耐用消费品 (如彩电、音响等 ) , 因资料所限 , 难以将其分离出并归入娱乐、
0. 8562 0. 1038 0. 5995
0. 9888 0. 1067 1. 7033
注* : 为农业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与年人均生活费支出之间的关系分析。
上述分析反映出如下三个特点: 其一 ,上 居 住和其他 ; 农业居 民消费收入弹性 大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系【——如何增加其消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工程造价 2007级一班罗明 200712214009 摘要:农村消费不足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探讨如何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从农村居民纯收入的角度分析了它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提出了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消费水平、纯收入、经济发展Abstract: The rural consumption less than the long-term problem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 prominent issue in the current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explore ways to promote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of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insufficient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from net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point of view of its effect on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rural residents made to promote the consumption of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一、问题的提出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由于外部需求急剧萎缩,2008年我国货物出口14285亿美元,增长17.2%,同比减少8.5%。

2009年国际市场仍不容乐观,上半年进出口总额下降23.5%,其中,出口下降21.8%。

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注重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重点是消费拉动。

因为投资虽然能带动经济的增长,但如果不能把投资转化为消费,必然会造成产能过剩、经济萧条[1]。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制经济国家。

我国现有7.27亿人口在农村,约占人口总数的55.1%,只有开拓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国内的消费市场才能真正活跃起来,国民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增长。

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提高时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2]。

二、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现状分析虽然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民收入也有所增加,购买力水平有一定的提升,但总体而言,农村居民消费仍然不足,较之城镇居民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偏低。

消费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年内平均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额。

由表1可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到全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一半,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相比更是相去甚远,不足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三分之一;二是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缓慢,近年来,虽然城乡消费水平之比保持在1:2.7左右,但是由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基数小,所以,实际上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绝对增加值远远低于城镇居民。

表一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对比表单位:元年份全体居民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城乡消费水平对比(农村居民=1)2003 4411.0 2103.0 7901.0 3.82004 4925.0 2301.0 8679.0 3.82005 5463.0 2560.0 9410.0 3.72006 6138.0 2847.0 10423.0 3.62007 7081.0 3265.0 11855.0 3.6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2-24 居民消费水平)(二)农村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

消费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最终消费额占国民内生产总值使用额的比重,一般按现行价格计算。

由表二可知,其一,农村居民消费率一直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且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

2003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低到了16%,2006年和2007年更是降到了10%以下,5年之间城镇居民消费下降了约60%;其二,2003年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率相差6.45个百分点,2004年以后差距保持在十七个百分点以上。

表二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消费率对比表单位:亿元年份支出法GDP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农村居民消费率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城镇居民消费率2003 136398.8 21819.3 16.00% 30620.9 22.45% 2004 160280.4 17550.6 10.95% 46282.9 28.88% 2005 188692.1 19228.2 10.19% 51989.3 27.55% 2006 221651.3 21106.7 9.52% 59370.2 26.79% 2007 263242.5 23913.7 9.08% 69403.5 26.36%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居民消费支出、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三、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农民收入缓慢增长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增加引起消费随之增加,相反亦然。

总体看来,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人均收入平均增长7.1%,比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大约低三个百分点。

2004-2007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分别为:3.31:1,3.42:1,3.30:1,3.21:1。

农村居民人均绝对数小,增长缓慢,直接导致其消费不足[3]。

四、模型的建立及变量、数据说明臧旭恒认为行为越来越理性,他们预期一生的收入,并对各期消费和投资作出选择,规避风险并以跨时效用最大化为目标[4]。

消费者一生消费支出的流量现值应等于一生中各期收入流量现值,所以消费预算约为:又消费者希望将自己一生的全部收入进行最有分配,已达到最大的效用,即使效用U (n C C C ,...,2,1)达到最大。

构造目标函数为:]))1/([])1/([(),...,,(),...,,(11112121-=-=+-++=∑∑t nt t t nt t n n r C r Y C C C U C C C F λ对目标函数求导:)1()1(0)1(11111=+-+=∂∂=+-∂∂=∂∂∑∑=-=--nt t tnt t tFt C U C Fr C r Y r tt λλ求解后得消费函数为:),,...,,(21r Y Y Y C C n t =即是消费是各期收入的函数。

二者存在线性关系(如下图)。

所以可建立回归预测模型为:ε++=b kY C t tt C 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tY 为农村居民的纯收入,k,b 分别为待估计参数,ε为随机误差项。

本文以1978-2007年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消费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数据为样本区间,选取人均变量而非总变量。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摘要》。

从图一可看出,1978-2007年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之间的差距并不大且增长缓慢。

人均消费水平])1/([])1/([1111-==-+=+∑∑t nt t nt t t r Y r C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

因为随农民收入的提高,消费支出的比重逐渐变小,说明农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

图一模型建立及分析依据的原数据如下表:年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78 138 1341979 159 1601980 178 1911981 201 2231982 223 2701983 250 3101984 287 3551985 349 3981986 378 4241987 421 4631988 509 5451989 549 6021990 560 6861991 602 7091992 688 7841993 805 9221994 1038 12211995 1313 15781996 1626 19261997 1722 20901998 1730 21621999 1766 22102000 1860 2253 2001 1969 2366 2002 2062 2476 2003 2103 2622 2004 2301 2936 2005 2560 3255 2006 2847 3587 200732654140表一五、实证分析(一)模型的参数估计通过Excel 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直接作回归分析,可得回归方程为:14.4778.0+=t t Y C(二)模型检验1、 标准差检验根据计算可得:312724.35=y S 331148.63333=y 0.150.030743<=ySy表明用回归方程14.4778.0+=t t Y C 来预测农村消费水平可靠性大。

2、模型拟合优度检验根据数据分析得0.9982=r ,接近1,说明该模型对实际数据的拟合度非常好。

3、显著性检验 根据公式:212rn rt --=其中, 30n 0.99929==r计算得 t=140.5751取05.0=α,查t 分布表得临界值()()5751.1400484.2282025.02=<==-t t n t α说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对农行村居民人均消费有显著影响。

六、结论及对策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能显著作用于农村居民的消费。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行为越来越符合“理性经济人”的特征,特别是在当今形势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农产品的价格和销售量都存在不确定性,农民对未来农村经济发展没有足够的信心,预期收入将会大幅度减少[5]。

第二,农村居民的收入是影响消费的关键因素。

从长期看,农村居民的当期消费和农行村居民的纯收入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且收入的弹性系数达到了0.78。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虽然预期收入可能出现下降趋势,当农村居民还可以通过减少储蓄,或通过增加劳动获得收入以维持原有消费水平的强烈愿望。

从短期看,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波动性,当主要受收入的影响,因为消费习惯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形成的,起短期作用并不明显。

根据上述结论,在新的形势下为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应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树立农村居民的信心去消费,改善消费预期。

因为从以上分析可知,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与其一生的消费习惯和收入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农村居民会根据自己的预期收入来合理安排消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