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自考预防医学(二)重点
2022年自考03200预防医学(二)核心考点资料

①食物呈液体或在口中溶化为液体者。 ②少食多餐:每 2~3 小时供应 1 次,每日 6~7 次,每次 200~250ml。 ③凡腹部手术者及痢疾患者,为避免胀气不应供给牛奶、豆浆及过甜的液体。 ④喉部手术者,如扁桃体摘除后给予流质(冷流质),同时禁用过酸、过咸的饮料;以免伤口 刺激疼痛。 ⑤凡用鼻管喂入的流质,忌用蛋花汤、浓米汤,以免管道堵塞。 ⑥不宜长期采用:此种饮食所供能量及营养素均不充足,能量少于 4180kJ(1000kcal),蛋白质 少于 30g。
第三章 食物与健康
【单选】食物营养素的供给量高于能量时,INQ>1 【单选】配合检查心脏功能的试验膳食是饱餐试验餐。 【单选】中国成人体重正常的身体质量指数(BMD)是 18.5~23.9。 【多选】营养调查的内容包括膳食营养调查、人体营养水平的生化检验、营养不足或缺乏的 临床检查、人体测量资料的分析。 【多选】人体营养水平检测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血脂、血糖、矿物质维生素。 【多选】WHO 推荐测量皮褶厚度的测量点是肩胛下、肱三头肌、脐旁。 【多选】人体需要的五大类人体重的 16%。 【多选】提高谷类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常采用氨基酸强化和蛋白质互补的方法。 【填空】植物性食品中含蛋白质最多的食品是大豆。 【多选】医院膳食大体分为 3 类,即基本膳食、治疗膳食和试验膳食。 【名词解释】试验膳食:指在临床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常用来配合进行某些特殊功能检查的 膳食。 【名词解释】食品污染:是指食物从种植、养殖到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及销售过程 中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食物,使食品安全性、营养性和/或感官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 【名词解释】膳食结构:又称为食物结构是指消耗的食物种类及其数量的相对构成,它表示 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组成关系。 【名词解释】合理膳食:又称平衡膳食或健康膳食,是指全面达到营养供给量的膳食。 既保证摄食者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全面达到营养生理需要量,又在各种营养素之间建立起种生 理上的平衡。 【简答】合理膳食的基本要求: (1)满足机体的需要。 (2)摄入的营养素保持平衡。 (3)食物对人体无害。 (4)食物加工与烹调合理。 (5)建立合理的用膳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简答】食物营养价值评定的目的:
2023年自考专业(护理)《预防医学(二)》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护理)《预防医学(二)》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可以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是()。
A.维生素AB.维生素EC.矿物质D.蛋白质2.【填空题】统计表按分组标志多少可分为________和组合表。
3.【填空题】为了创建卫生、安全、满意和高效的劳动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对职业卫生与安全工作提出了______项原则。
4.【单选题】三个样本率比较可以选择检验方法是()。
A.四格表资料χ 2 检验B.配对四格表资料χ 2 检验C.行×列表资料χ 2 检验D.四格表资料确切概率法5.【问答题】医源性感染的传播途径有哪些?6.【单选题】引起地球化学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废弃物的排放B.生物性病原体的传播C.工业生产合成使用大量化学物质D.原生环境中某些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7.【单选题】关于极差的描述错误的是【】A.极差大,离散度就大B.极差可以反映所有数据的变异大小C.极差受样本含量的影响较大D.极差只能粗略的说明变量值的变动范围8.【单选题】急性中毒时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后发症的毒物是()A.有机磷农药B.一氧化碳C.二氧化硫D.硫化氢9.【填空题】骨质疏松症营养护理的目的是:在合理摄入能量和蛋白质的基础上,通过补充钙、磷和________等有效地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
10.【单选题】属于自然疫源性地方病的是【】A.地方性氟中毒B.布鲁杆菌病C.克山病D.大骨节病11.【问答题】名词解释:社会病12.【单选题】统计表的基本结构为()A.标题、横标目、纵标目、线条B. A.标题、横标目、纵标目、线条B.C.标题、横标目、纵标目、备注D.标题、标目、线条、数字13.【单选题】常见引起含氰苷类食物中毒的食品是A.贝类B.鱼类C.苦杏仁D.四季豆14.【单选题】属于非参数检验方法的是()A.t检验B.检验C.方差分析D.秩和检验15.【单选题】下列属于影响生态平衡的人为因素是()A.破坏陆地植被B.泥石流C.火山喷发D.地震16.【单选题】健康病原携带者为重要传染源的疾病是A.乙肝B.鼠疫C.狂犬病D.血吸虫病17.【单选题】各种黄曲霉毒素中产毒量最高,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的毒物是()A.黄曲霉毒素B1B.黄曲霉毒素B2C.黄曲霉毒素G1D.黄曲霉毒素G218.【单选题】从某学校全体男生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作为观察的对象,这些对象被称为【】A.总体B.无限总体C.样本D.同质19.【单选题】比较20岁男子身高和体重变异程度大小的指标是()A.极差B.方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20.【单选题】2008年3月在坎帕拉举行的第______次全球卫生人力资源论坛会议上指出,全球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行业急需包括护理工作者在内的 4 百万卫生工作者。
护理预防医学(重点)(2)

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卫生14题,统计13题,流病13题;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卫生2题,流病2题;计算分析题(3题,共25分):流病1题6分,统计2题19分简答题1.流行病学的几个基本原则。
答:①群体原则②现场原则③对比原则④代表性原则。
2.流行病学方法有哪些?答:(1)观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以现况研究为代表)、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2)实验性研究: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3)数理法:理论研究、方法学研究。
3.流行病学的用途。
答:①研究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②研究疾病的流行因素与病因③研究疾病预防与疾病监测④评价疾病诊疗措施并指导临床工作⑤研究疾病自然史⑥指导疾病控制与健康促进。
5.何谓疾病的流行强度?常用哪些术语?答:某病在某地某人群中一定时期内发病数量的变化及特征。
常用术语有散发、爆发、流行和大流行。
6.现况研究的种类和用途。
答:种类:普查和抽样调查。
用途:用于研究病程较长而患病频率较高的疾病,对于病程较短的疾病意义不大。
7.抽样调查的优点和缺点。
答:(1)优点:具有节省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的优势,同时由于调查工作量比较小,能够充分保证调查质量(2)缺点:设计、实施与资料分析过程均比普查要复杂,重复和遗漏不易被发现,不适用与变异大的资料和需要普查普治的情况。
8.抽样调查的分类有哪些?答:①单纯随机抽样②系统抽样③分层抽样④整群抽样⑤多级抽样。
9.队列研究的优点和缺点。
答:(1)优点:①由于暴露与结局的发生时间顺序清楚,所获资料准确、可靠,因此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较强②可直接计算发病率与RR值,用于分析疾病与病因之间的因果关系;可同时观察一种暴露与所致多种疾病的关系③有助于了解疾病的自然史(2)缺点:①研究周期长,工作量大人财物耗费多②失访偏倚较大③不适合研究发病率低的疾病,因为此类疾病所需的样本量大,一般难以达到要求。
10.简述队列研究的类型。
护理专业预防医学复习要点

护理专业预防医学复习(选择题要想做好还要看上课的课件,大题基本上在上课放水的内容里面,简答题只要答大点。
)一、环境与健康的关系1.三级预防(第3页)一级预防,又称病因学预防,主要在无病期针对致病因素采取措施,目的是消除和控制危害健康的因素,增进人群健康,防止健康人群发病;二级预防,又称临床期预防或“三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主要是对已患病者进行及时治疗。
2.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第11页)多样性;广泛性;长期性;复杂性。
3.健康效应普:一般情况下,无健康损伤者居多,有代偿功能改变者次之,发病者仅少数,死亡者则很少,这样形成金字塔的分布模式,构成人群的健康效应普。
P104.环境污染所致人群健康的效应(剂量效应/反应)(第11页)暴露剂量的大小与其所产生的健康效应的严重程度之间的线性关系称剂量-效应关系。
随着暴露剂量的曾加或减少,人群中出现某种特定的健康效应的频率随之发生变化,暴露剂量的大小与特定健康效应的频率之间的现行关系,称之为剂量-反应关系。
5.环境污染对人群的危害(第12页)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过量负荷和亚临床变化;远期危害(致癌作用;对遗传的影响)。
6.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逆温、空气离子化紫外线:A段(长波,波长320~400nm);B段(中波,波长275~320nm),有抗佝偻病作用,还会引起红斑作用;C段(短波,200~275nm);波长260nm 左右的C段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空气离子化:在某些外界因素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气体分子或原子的外层电子逸出,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即空气正离子;一部分逸出的电子与中性分子结合很成阴离子即空气负离子的过程称为空气离子化或空气电离。
逆温:大气温度随着距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7.如何对水体进行处理?(第47页)1.混凝沉淀2.过滤3.氯化消毒8.次氯酸消毒后,水质标准要求加氯接触30min后水中游离性余氯不应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中游离性余氯不应低于0.5 mg/L。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护理)《预防医学(二)》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护理)《预防医学(二)》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疫源地消毒可分为( )A、隔日消毒和终末消毒B、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C、隔日消毒和随时消毒D、三日消毒和终末消毒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队列研究主要用于( )A、研究发病机理B、研究职业种类C、验证某种暴露因素对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影响D、研究个体基因突变性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3、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总变异是( )A、F值B、SS总C、SS组间D、SS组内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4、作两样本均数(和)差别的显著性检验应选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 )A、t检验B、检验C、方差分析D、秩和检验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5、属于非参数检验方法的是( )A、t检验B、检验C、方差分析D、秩和检验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6、比较两家医院15年床位数的增加速度,可选用的统计图是( )A、构成图B、直条图C、线图D、直方图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7、统计表的基本结构为( )A、标题、横标目、纵标目、线条B、标题、横标目、纵标目、线条C、标题、横标目、纵标目、备注D、标题、标目、线条、数字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8、医院空气中微生物的消毒方法有( )A、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剂、负离子发生器消毒B、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剂、红外线消毒C、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剂、碱化消毒D、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剂、氯化消毒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9、发病率的分子是( )A、患病人数之和B、新病人数之和C、感染人数之和D、死亡人数之和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0、医院不同区域的噪声要求不同,手术室和病房要求应小于( )A、75dB(A)B、65dB(A)C、55dB(A)D、45dB(A)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1、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新型判断肥胖的指标是( )A、体重B、体重指数C、皮褶厚度D、体脂含量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2、从辅助食品中给婴幼儿补铁的时间应在出生( )A、3个月以后B、4个月以后C、4个月以后D、6个月以后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3、各种黄曲霉毒素中产毒量最高,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的毒物是( )A、黄曲霉毒素B1B、黄曲霉毒素B2C、黄曲霉毒素G1D、黄曲霉毒素G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4、铁利用率较高的食物是( )A、海带B、绿色蔬菜C、动物血D、蛋黄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5、根据我国的饮食习惯,居民热能的主要食物来源是( )A、鸡蛋B、牛奶C、瘦肉D、粮谷类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6、只属于婴儿所需的必需氨基酸为( )A、亮氨酸B、赖氨酸C、组氨酸D、蛋氨酸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7、若持续吸入高浓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高的粉尘,经1~2年即可发生的疾病是( )A、速发型矽肺B、迟发型矽肺C、早发型矽肺D、晚发型矽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8、急性中毒时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后发症的毒物是( )A、有机磷农药B、一氧化碳C、二氧化硫D、硫化氢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9、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 )A、造血系统B、呼吸系统C、消化系统D、神经系统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0、现代医学模式为( )A、自然哲学医学模式B、机械论医学模式C、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D、神灵主义医学模式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1、护理工作者主要从事的预防医学相关工作包括()A、疫苗接种B、临床预防C、健康体检D、健康教育宣传E、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正确答案:ABCDE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2、发达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有()A、癌症B、传染病C、职业病D、糖尿病E、心血管疾病正确答案:AE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3、正态分布法制定95%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方法有A、l64SB、l96SC、258SD、164SE、l64S正确答案:BDE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4、目前临床上将人体从感染HIV到发生AIDS的过程分期为()A、急性感染期B、无症状感染期C、无症状感染期D、有症状感染期E、AIDS期正确答案:ACE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5、常见的因果关联推断标准有()A、关联的强度B、关联的时间性C、关联的重复性D、关联的合理性E、研究方法的论证强度正确答案:ABCDE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6、名词解释:卫生法正确答案: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旨在调整和保护人体生命健康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023年自考专业(护理)《预防医学(二)》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护理)《预防医学(二)》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问答题】简述化学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
2.【填空题】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形式有______、虚假关联、伴随关联和因果关联。
3.【问答题】散发是指什么?4.【问答题】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5.【单选题】医院空气中微生物的消毒方法有()A.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剂、负离子发生器消毒B.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剂、红外线消毒C.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剂、碱化消毒D.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剂、氯化消毒6.【单选题】若持续吸入高浓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高的粉尘,经1~2年即可发生的疾病是()A.速发型矽肺B.迟发型矽肺C.早发型矽肺D.晚发型矽肺7.【填空题】情绪可作为疾病发作或复发的________,也可直接作为致病因素或疾病的促发因素。
8.【填空题】样本是从________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变量值的集合。
9.【单选题】作两样本均数(和)差别的显著性检验应选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A.t检验B.检验C.方差分析D.秩和检验10.【问答题】心身疾病是指什么?11.【问答题】职业病正确实施护理干预的原则是什么12.【填空题】骨质疏松症营养护理的目的是:在合理摄入能量和蛋白质的基础上,通过补充钙、磷和________等有效地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
13.【单选题】比较20岁男子身高和体重变异程度大小的指标是()A.极差B.方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14.【单选题】属于自然疫源性地方病的是【】A.地方性氟中毒B.布鲁杆菌病C.克山病D.大骨节病15.【单选题】饮用生物性污染水导致的疾病是()。
A.皮肤病B.心血管疾病C.脑血管疾病D.细菌性肠道传染病16.【单选题】从某学校全体男生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作为观察的对象,这些对象被称为【】A.总体B.无限总体C.样本D.同质17.【问答题】名词解释:社会病18.【单选题】机体既往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性抗体是()。
自学考试护理本科预防医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自学考试护理本科预防医学名词解释及简答一、名词解释1、预防医学:通过研究环境中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和心理行为诸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应用卫生实验技术、医学统计方法和流行病学原理,探讨相应的预防策略。
2、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状态,而且应该是身心健全完满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医学模式:观察和解决医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称为医学模式,实际上就是关于医学问题的观念形式。
现代医学模式: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它的最大特点为从单纯的生物因素扩大到人的社会、心理因素。
是指导现代医学实践的理论基础。
4、系统化整体护理:首先,护理重视的是人类对健康问题的反应,而不是疾病的本身;其次,人类对健康问题的反应既有生理的,又有心理和社会的,因此,护理的对象是整体的人;第三,人类既有现存的健康问题,又有潜在的健康问题,所以护理需要面对现实的病人,也需要面对任何有保健需求的人群;第四,系统化整体护理所要求的护理工作,不单纯是传统的执行医嘱任务,而是更广泛、更全面的任务,包括促进健康(对尚未患病的人)、预防疾病(对处于危险因素中人)、协助康复(对已经患病的人)和减轻痛苦(对生命垂危的人)5、三级预防:也称综合预防,是卫生工作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体现和具体措施,即以人群为对象,针对健康发展变化过程的不同时期,全方位地搞好预防、治疗和康复等保健服务。
6、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即采取各种消除和控制危害健康因素的措施,防止健康人群发病。
首先,应制定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政策和策略,如全民健身运动计划、预防高血压纲要、居民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等;其次,采取具体措施保护环境,如通过工艺改革控制工业废气污染、加强消毒灭菌净化病区环境第;第三,面向大众推行保健措施和开展健康教育,如预防接种、定期体检、慎重使用抗生素等。
7、二级预防:也称临床前期预防,即搞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
对于慢性病,一方面利用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等形式及早发现和诊断病人,另一方面要大力研制高敏感性的诊断技术和方法,大力提高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对于传染病,要及早发现病人,及早隔离、治疗,防止扩散蔓延,并迅速做好传染病报告。
预防考试重点小抄版(护理专业用)

预防医学: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针对人群中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分布,运用基础科学、临床医学和环境卫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等原理和方法,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作用规律;以“预防为主”为指导思想,制定疾病的防制对策,并通过实施公共卫生措施,达到预防、控制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预防医学的特点及内容:1.预防医学的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及群体 2.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的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3.采用的预防对策具有较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4.重视临床医学的结合,将预防整合于治疗之中 5.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和疾病与环境的关系 6.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内容 1.环境与健康 2.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3.人群健康的研究方法医学模式;是人类在认识自身健康与防治疾病过程中对医学问题的整体思维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1.环境因素2.行为和生活方式3.卫生医疗服务4.生物遗传因素三级预防:公共卫生措施在全体居民中的实施统称为策略 1.一级预防即病因学预防,包括根本性措施,针对环境的措施,针对机体的措施 2.第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特点是:有病早治即在疾病尚处于临床前期时作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预防措施,以控制疾病的发展恶化 3.第三级预防即临床预防,起特点是即病防残,对已患病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疾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残疾;对已经残疾者,提供合适的康复治疗和就业机会。
环境一般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原生环境:天然形成并基本上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次生环境:在人为影响下形成的和人工改造了的自然环境生物圈:是指地球表层适合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立体空间,起范围自海平面以下11km至海平面以上10km包括其中的生物、地壳、海洋等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的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联系的结合体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保持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动态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医学(二)自考复习
2017.03
王欣国
题型
单选:20题,20分;多选题:5题,10分;填空题:10题,10分
名词解释:5题,15分;简答题:5题,25分;综合题:2题,20分
名词解释
1.原生环境(P46)
2.生态系统(P48)
3.二次污染物(P49)
4.一次污染物(P49)
5.化学物的联合作用(P54)
6.温室效应(P58)
7.适宜摄入量(P72)
8.可耐受最高摄入量(P72)9.平均需要量(EAR)(P72)10.食品添加剂(P88)11.心理因素(P112)12.性格(P114)13.应激(P114)14.行为(P115)
15.社会诊断(P128)16.地方病17.自然生物源性地方病(自然疫源性地方病)(P131)18.肥胖(P169)19.骨质疏松症(P179)20.病原携带者(P189)21.食物中毒(P181)22.成组匹配(频数匹配)23.个体配比(P314)24.归因危险度(P320)25.正确指数(P323)26.必要病因(P329)
简答题
1.简述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P49)
2.试述介水传染病主要包括的疾病和流行特点。
(P62)
3.饮用水污染的健康危害有哪些?(P62)
4.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哪些?(P65)
5.住宅建筑内的污染因素有哪些?(P66)
6.合理膳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74)
7.如何评定食品营养价值?(P79)
8.防止食品腐败的保藏方法有哪些?(P90)
9.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是什么?(P92)
10.简述职业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
(P96)
11.职业卫生服务模式是什么?(P100)
12.应激对健康的影响有哪些?(P114)
13.简述职业病的特点。
(P146)
14.简述职业病诊断的依据。
(P147)
15.简述中暑患者的康复护理原则。
(P164)
16.简述痛风患者膳食指导的基本原则。
(P178)
17.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的原因有哪些?(P181)
18.简述食物中毒发病的共同特点。
(P181)
19.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有哪些?(P188)
20.简述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
(P188)
45.简述病原携带者按携带状态和临床分期的3种类型(P189)21.病原携带者携带病原的种类有哪些?(P189)
22.吸毒对健康的危害有哪些?(P222)
23.举例说明无序分类变量的类型。
(P227)
24.简述统计表的基本结构与制表原则。
(P230)
25.简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P257)
26.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P271)
27.秩和检验的优点是什么?(P288)
28.论述疾病暴发应急调查的步骤和内容。
(P310)29.试述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P313)
30.试述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P317)
31.队列研究的类型有哪些?(P318)
32.筛检的用途有哪些?(P322)
33.试述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
(P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