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蝈蝈吹牛皮

合集下载

一对蝈蝈吹牛皮课文_一对蝈蝈吹牛皮课件教学设计

一对蝈蝈吹牛皮课文_一对蝈蝈吹牛皮课件教学设计

一对蝈蝈吹牛皮课文_一对蝈蝈吹牛皮课件教学设计课文《一对蝈蝈吹牛皮》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一对蝈蝈吹牛皮》是一篇民间讽刺儿歌,最初流传于山东省。

细读文本,这首儿歌还有一定的“叙事”色彩呢,它叙述了两只蝈蝈先吹嘘在南山吃了鸟,在北山吃了鸡,在东山吃了狗,在西山吃了驴。

接着又吹嘘在关外吃了虎,东海吃了鲸鱼,牛皮越吹越大。

在这时,来了一只大公鸡,两只吹得正起劲儿的蝈蝈自以为真能吃了鸡,就一齐奔向大公鸡,结果反被公鸡吃了。

【学习目标】1、会认13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部首“马”“页”。

2、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幽默的愉悦,体会幽默的寓意。

【教学方案一】一、激趣导入1、大家谁来说一说你都认识哪些昆虫?大家说这么多的昆虫,老师这里也有一张昆虫的图片,看看谁认识它?出示一张蝈蝈图片,(蝈蝈)再出示另一张蝈蝈图片。

一共有几只蝈蝈?(两只)“两只”还可以换一个词语吗?(一对)这对蝈蝈在干什么呢?(吹牛皮)师板书课题:一对蝈蝈吹牛皮。

2、大家齐读一遍课题。

(“蝈蝈”的第二个“蝈”要读轻声并加儿化音)3、大家做一个吹的动作,用到了什么?所以是口字旁,你们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吹牛皮的吗?下面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讲授新知1、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划出生字)2、指名一生朗读第一句话,学习“闲”“碰”闲:里面的木捺变成点,你还学过哪些带有门字框的字。

碰:可以做动作,让学生轻轻的碰一下同桌。

蝈:虫字旁与昆虫有关,左形右声。

3、自由读第二到第七句话。

1)这里面你找到哪些生字。

学习“驴”认读“鲸”驴:马字旁最后一笔变提,出示图片:耳朵长,比马小一点鲸:鱼字旁形声字,是哺乳动物。

2)同学们仔细读课文,两只蝈蝈吹牛皮都提到了哪些方向?(南北东西)师引导南——北相对,东——西相对。

认读“南”字3)两只蝈蝈吹牛皮共说了几种动物?都有什么?(鸟、鸡、狗、驴、虎、鲸鱼)相机出示图片,你们发现了这些动物一个比一个怎么样?(大)那大家再仔细读读课文,每种动物前面还藏着一个量词呢?(表示鸟、鸡、虎的量词有“只”,表示狗的量词用“条”,表示鲸鱼的量词用“头”。

2024年一对蝈蝈吹牛皮教案反思中班

2024年一对蝈蝈吹牛皮教案反思中班

2024年一对蝈蝈吹牛皮教案反思中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五单元“动物世界”,具体章节为“一对蝈蝈吹牛皮”。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蝈蝈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学习儿歌《一对蝈蝈吹牛皮》;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蝈蝈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能熟练演唱儿歌《一对蝈蝈吹牛皮》。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蝈蝈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的掌握;儿歌《一对蝈蝈吹牛皮》的演唱。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蝈蝈图片、儿歌《一对蝈蝈吹牛皮》音乐、动物卡片、教学PPT。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蝈蝈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蝈蝈的外形特征,讨论蝈蝈的生活习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蝈蝈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让幼儿了解蝈蝈的相关知识。

3. 儿歌学习(10分钟)教师播放儿歌《一对蝈蝈吹牛皮》,引导幼儿学唱,并解释歌词中的意思。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画一画:让幼儿用彩笔画出蝈蝈。

b. 唱一唱:分组演唱儿歌《一对蝈蝈吹牛皮》。

c. 猜一猜:教师出示动物卡片,让幼儿猜一猜、说一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一对蝈蝈吹牛皮2. 板书内容:a. 蝈蝈的外形特征:绿色、细长、有翅膀、触角长等。

b. 蝈蝈的生活习性:生活在草丛中、吃草、能发出清脆的声音等。

c. 儿歌《一对蝈蝈吹牛皮》歌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画一幅蝈蝈的画。

b. 家长协助幼儿录制演唱儿歌《一对蝈蝈吹牛皮》的视频。

2. 答案:a. 画出的蝈蝈需符合实际外形特征。

b. 演唱儿歌时,发音准确、节奏感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蝈蝈的相关知识,达到了教学目标。

大班语言《一对蝈蝈吹牛皮》

大班语言《一对蝈蝈吹牛皮》
实用文档
它们两个吹得正起劲儿, 打南头来了一只大公鸡。
伸伸腿,抖抖须, “得儿”一声两只蝈蝈喂了鸡!
实用文档
你猜为啥吃它俩, 谁叫它俩吹牛皮。
实用文档
喂了鸡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执教者: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闲着没事上街西, 碰到两个蝈蝈吹牛皮。
实用文档
大蝈蝈说“我在南山吃了一只鹅” 二蝈蝈说“我在北山吃了两只鸡” 大蝈蝈说“我在东山吃了三只狗” 二蝈蝈说“我在西山吃了四头驴” 大蝈蝈说“我在关外吃了五只虎” 二蝈蝈说“我在关内吃了六头狮”
实用文档
大蝈蝈说“我在南山吃了一只鹅” 二蝈蝈说“我在北山吃了两只鸡”
实用文档
南山 1
北山 2
实用文档
大蝈蝈说“我在东山吃了三只狗” 二蝈蝈说“我在西山吃了四头驴”
实用文档
东山 3
4 头 西山
实用文档
大蝈蝈说“我在关外吃了五只虎” 二蝈蝈说“我在关内吃了六头狮”
实用文档
关外 5
关内 头6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大蝈蝈说“我在南山吃了一只鹅” 二蝈蝈说“我在北山吃了两只鸡” 大蝈蝈说“我在东山吃了三只狗” 二蝈蝈说“我在西山吃了四头驴” 大蝈蝈说“我在关外吃了五只虎” 二蝈蝈说“我在关内吃了六头狮”

2024年《一对蝈蝈吹牛皮》教案

2024年《一对蝈蝈吹牛皮》教案

2024年《一对蝈蝈吹牛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一对蝈蝈吹牛皮》一文。

文章主要通过一对蝈蝈的对话,展示了它们吹牛皮、夸张的语言特点。

详细内容包括:词语理解、句子分析、课文朗读与感悟、语文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会分析句子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词语理解、句子分析、课文朗读与感悟。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夸张手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蝈蝈图片,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词语理解: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 句子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夸张句子,体会语言特点。

4. 课文朗读: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情感。

5. 实践活动:学生分角色扮演蝈蝈,进行对话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一对蝈蝈吹牛皮》2. 生字词:吹牛、谦虚、骄傲、夸张等。

3. 句子分析:示例句子、结构解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课文内容,以“蝈蝈的对话”为主题,编写一篇小故事。

2. 答案示例:一对蝈蝈在草丛中相遇,它们互相吹嘘自己的本领。

它们认识到要诚实、谦虚,不再吹牛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课堂活动中,应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关于昆虫的故事,了解昆虫的特点,提高阅读兴趣。

同时,开展以“诚实、谦虚”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

3.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

一对蝈蝈吹牛皮教案

一对蝈蝈吹牛皮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一对蝈蝈吹牛皮》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年级:二年级学科:语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蝈蝈们吹牛皮的有趣情节。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教育学生诚实守信,不做吹牛说大话的人。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蝈蝈们吹牛皮的有趣情节。

2. 教育学生诚实守信,不做吹牛说大话的人。

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蝈蝈们吹牛皮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教师出示蝈蝈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蝈蝈的特点。

b. 学生分享对蝈蝈的了解,教师总结。

2. 讲述故事a.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故事,学生认真听。

b. 教师引导学生讲述故事主要内容,概括蝈蝈们吹牛皮的情节。

3. 讨论交流a.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蝈蝈们吹牛皮的行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b.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4. 拓展延伸a.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b.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总结。

5. 总结课堂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b. 学生表示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保护大自然。

三、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一对蝈蝈吹牛皮》的故事,并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2. 实践作业:学生观察身边的大自然,了解其他动物的特点,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蝈蝈们吹牛皮的有趣情节,以及如何教育学生诚实守信,不做吹牛说大话的人。

还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环节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实践分享:评价学生在实践作业中观察大自然、了解动物特点的表现,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收获。

一对蝈蝈吹牛皮

一对蝈蝈吹牛皮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一对蝈蝈吹牛皮》教案设计
中心发言人:郑晓君备课成员:姚冬梅赵宏伟王伟妍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对蝈蝈吹牛皮》一则以诗歌形式出现的风趣而带有讽刺意味的小幽默。作者写了一对吹牛皮的蝈蝈,结果反被公鸡吃掉了。诗歌语言夸张有趣,易于学生发挥想象,感受乐趣。
【学情分析】
这则小幽默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充满趣味,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积极主动进入情境,发挥想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回归整体
1.儿歌讲了一件什么事?
2.两只蝈蝈有什么有什么特点?
二、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1.开火车读生字,读词语。
2.自己描生字,记字形,相互交流记字方法。
3.指导写字。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字
吹:左小右大,“人”撇与捺舒展并相协。
驴:马字旁最后一笔变提。
俩:左窄右宽,右边下框阔而略收。
难点:在诵读中,感受幽默的愉悦,体会幽默的寓意。培养学生实话实说、实事求是的良好品质。
【课时分配】
二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趣入境
二、质疑课题,发散思维
三、精读课文,合作解疑
四、汇报交流,评议共进
五、拓展延伸,流露真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回归整体
二、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3.齐读开头一句话。
(二)学习交流第二部分(第2—7句)——对话部分
1.预设:
学生甲:两只蝈蝈吹了三次牛。
学生乙:读出儿歌中每次对话的内容。
2.你认为应该怎样读对话部分,(很神气,觉得自己了不起)再指名读。
3.自由读,回答问题:
(1)两只蝈蝈吹牛皮都提到了哪些方向?(南北东西)师引导南——北相对,东——西相对。

大班语言《一对蝈蝈吹牛皮》课件

大班语言《一对蝈蝈吹牛皮》课件

学习交流PPT
11
关外 5
关内 头6
学习交流PPT
12
学习交流PPT
13
大蝈蝈说“我在南山吃了一只鹅” 二蝈蝈说“我在北山吃了两只鸡” 大蝈蝈说“我在东山吃了三只狗” 二蝈蝈说“我在西山吃了四头驴” 大蝈蝈说“我在关外吃了五只虎” 二蝈蝈说“我在关内吃了六头狮”
学习交流PPT
14
它们两个吹得正起劲儿, 打南头来了一只大公鸡。
幽默 3 一对蝈蝈吹牛皮
执教者:
学习交流PPT
1
学习交流PPT
2
蝈蝈
学习交流PPT
3
学习交流PPT
4
闲着没事上街西, 碰到两个蝈蝈吹牛皮。
学习交流PPT
5
大蝈蝈说“我在南山吃了一只鹅” 二蝈蝈说“我在北山吃了两只鸡” 大蝈蝈说“我在东山吃了三只狗” 二蝈蝈说“我在西山吃了四头驴” 大蝈蝈说“我在关外吃了五只虎” 二蝈蝈说“我在关内吃了六头狮”
伸伸腿,抖抖须, “得儿”一声两只蝈蝈喂了鸡!
学习交流PPT
15
结果怎么样?
你猜为啥吃它俩, 谁叫它俩吹牛皮。
学习交流PPT
16结果怎么样?喂来自鸡学习交流PPT17
再见
学习交流PPT
18
学习交流PPT
6
大蝈蝈说“我在南山吃了一只鹅” 二蝈蝈说“我在北山吃了两只鸡”
学习交流PPT
7
南山 1
北山 2
学习交流PPT
8
大蝈蝈说“我在东山吃了三只狗” 二蝈蝈说“我在西山吃了四头驴”
学习交流PPT
9
东山 3
4 头 西山
学习交流PPT
10
大蝈蝈说“我在关外吃了五只虎” 二蝈蝈说“我在关内吃了六头狮”

《一对蝈蝈吹牛皮》

《一对蝈蝈吹牛皮》

10
我会认:

精选完整ppt课件
11
我会认:

精选完整ppt课件
12
我会认:

精选完整ppt课件
13
我会认:

精选完整ppt课件
14
我会认:

精选完整ppt课件
15
我会认:

精选完整ppt课件
16
我会认:

精选完整ppt课件
17
我会认:

精选完整ppt课件
18
我会认:

精选完整ppt课件
大蝈蝈说:“我在东山吃了条狗。”
二蝈蝈说:“我在西山吃了头驴。”
大蝈蝈说:“我在关外吃了只虎。”
二蝈蝈说:“我在东海吃了鲸鱼。”
它俩吹得正起劲,
打南边来了只大公鸡。
两个一见生了气,
伸伸腿,捋捋须,
一齐奔向大公鸡。
想吃公鸡没吃成,
“得儿”的一精选声完整喂pp了t课件鸡。
9
我会认:

精选完整ppt课件
二蝈蝈说:“我在东海吃了鲸鱼。”
精选完整ppt课件
4
“我在南山吃了只鸟。” “我在北山吃了只鸡。”
“我在东山吃了条狗。” “我在西山吃了头驴。”
“我在关外吃了只虎。”
“我在东海吃了鲸鱼。”
精选完整ppt课件
5
两个一见生了气, 伸伸腿,捋捋须, 一齐奔向大公鸡。 想吃公鸡没吃成, “得儿”的一声喂了鸡。
19
我会认:

精选完整ppt课件
20
我会认:

精选完整ppt课件
21
读词语:
精选完整ppt课件
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大蝈蝈说:“我在东山吃了条狗。” • 二蝈蝈说:“我在西山吃了头驴。”
• 狗比鸡大得多,看来这牛皮吹得是越来越大了! 注意:这里的量词是“条”。
驴虽比马小得多!但是也比狗大多了。对于蝈蝈来说,那也 是庞然大物。
注意:量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头”
• 大蝈蝈说:“我在关外吃了只虎。” • 二蝈蝈说:“我在东海吃了鲸鱼。”
• 本文主要讲了两只蝈蝈不切实际地吹牛皮,越吹越大,最 终无法收场,反而被大公鸡吃掉。
告诉我们做事说话要诚实、实事求是。
一对蝈蝈吹牛皮
闲着没事上村西, 碰到两个蝈蝈吹牛皮。
吹牛皮
• 也说吹牛,说大话,夸口。 • 例句:他是一个爱吹牛皮的人。
大蝈蝈说:“我在南山吃了只鸟。” 二蝈蝈说:“我在北山吃了只鸡。”
• 鸟虽小,但对于蝈蝈来说,也是对比悬殊的。蝈蝈能吃鸟,显然这是 大蝈蝈在吹牛皮。
• 这鸡比鸟还大!鸟,蝈蝈都吃不了,又怎能吃得了鸡呢?
• 老虎是百兽之王,不要说蝈蝈,就是森林中,对于蝈蝈来 说,那也是庞然大物。
• 注意:量词“只”。
• 这牛皮吹得越来越玄了,鲸鱼是世界上最大的动 物,体长可达30多米,蝈蝈能吃鲸鱼,有谁会相 信呢?地点与吃的东西越来越夸张,越来越不符 合现实。
• 这里交代了故事的结果,前面两只蝈蝈说自己吃了那么多 的动物,可是到临头时,只“得儿”的一声,就被公鸡吃 了,“得儿”体现了时间之短,也说明了公鸡吃它们是那 么轻松。这里作者用讽刺了蝈蝈吹牛皮而送了性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