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论复习资料(2018.01)
设计概论复习材料整理

设计概论复习材料整理设计概论复习材料整理(纯手打,仅供参考,如有不对之处,请提出)1、设计的分类:设计,根据不同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五大类:1)现代建筑设计、室内与环境设计;2)产品设计;3)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织品与服饰设计(第5页)2、设计的形态:设计的要素是形态。
形态可分为现实形态和概念形态两种。
现实的形态进而可以分为自然形态和人为形态。
概念形态和现实形态之间有互为转化的关系?? 产品的形态一般分为功能形态、符号形态(或装饰形态)、色彩形态三类。
(48~52页) 3、艺术与科学的整合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电脑进入设计领域(71页)4、设计活动本身组织与管理主要包括:1)设计组织的管理、2)设计程序的管理、3)设计工程的管理。
(84页)5、人包括哪些尺度?1)自然尺度、2)价值尺度与道德尺度、3)审美尺度(93~98页小标题)6、生态设计:生态设计,又称之为绿色设计,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勃兴的一种新的设计方式。
生态设计是在生态技术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生态设计既是一种实践形态又是一种理想形态,它涉及的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二,生态设计观是一种整体设计观。
(153~154)7、功能方法论:设计的第一要义是功能,各种功能价值是设计追求的第一目标。
功能论方法的内容包括功能定义、功能整理、功能定量分析等方面。
(76页) 8、关于文化传统:(121页)9、设计思维的特点:1)以艺术思维为基础,与科学思维相结合;2)艺术思维是在设计思维中具有相对独立和相对重要的位置;3)设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具有非连续性的、跳跃性的特征。
(133页) 10、什么叫非物质设计?信息是非物质的,信息社会实际上就是所谓的“非物质社会”。
20世纪90年代,电子空间的虚拟化设计、信息设计、网络界面之类的设计成为中心话题,这类设计,都涉及数字语言的程序化问题,都具有非物质性。
“非物质设计”是社会非物质化的产物,是以信息设计为主的设计,是基于服务的设计。
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1. 什么是设计:设计是一种针对目标的求解活动,是以创造性的方法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或者是从现存事实转向未来可能的构思和想象。
2.设计的意义设计是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设计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设计是进行生产和管理的手段设计是创造美好生活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手段3.设计的本质:实用性:(早在古罗马时代,在建筑家维特鲁威提出的建筑“实用,坚固,美观三原则)精神性,欣赏性,创造性,文化性4..著名雕塑家傅天仇先生所云“钻孔,是人工找到深度和厚度的劳动,钻孔冲破平面,它是三度空间的第三空间,是雕塑造型的基本因素,这是立体装饰的开始5.陶瓷的制作技术先后为手捏制,泥条盘制,慢轮修制,快轮旋制和模制这样一个技术发展过程,其胎质根据使用的功能可分为夹砂陶和细泥陶两类,根据化学反应可分为红陶,灰陶,彩陶,白陶,黑陶,印纹硬陶等类品种。
其实代表陶器工艺最高水平的应为彩陶和黑陶(仰韶文化出土的人面纹彩陶)如果说彩陶以彩绘装饰见长,黑陶则以奇特的造型取胜,它具有黑。
薄。
光。
棱。
纽五个特点6.什么是宫廷风格(代表作:司母戊大方鼎,图坦卡蒙金面具)亦称为贵族风格,是适应统治阶级中少数贵族阶层的需求而形成的设计观念的外在体现,由于帝王贵族手中掌握了极大的政治思想和经济地位权利,可以极大限度地满足他们从实用到审美的需求。
宫廷风格设计艺术产品,实际上市他们权威,身份,地位的象征。
创造和形成宫廷风格的基本动因是:一.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精神到物质占有的绝对统治地位二.满足统治阶级追求奢华,富有,舒适的享乐生活方式的需求三.使用高贵的材料和精巧的技艺,不计成本,追求超常的技艺展示四.在审美趣味上,力求按照古典美学的法则完善对设计对象的加工,以达到统治阶级从精神到物质上的一切功利主义的满足。
7.宗教风格特征:超常性,诱惑性,威慑性,痴迷性8.文人风格:在明代计成{园治}一书中,他人伪造园没有定式或死格,只能依具体的地形·地·由川景物·`季节·材料等因势利导,“随曲合方,妙在得体。
设计概论复习提纲1

设计概论复习提纲11、1.艺术设计概念简称设计,英文是Design,广义来说人类所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原创活动都可以成为设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预先制定方案、计划、图样的实践性工作,是具有艺术创造性的制作物品的活动,20世纪初,design由日本传入中国,被称为图案、工艺美术、美术工艺等词,80年代后逐渐步入正轨并开始使用“艺术设计”(本科)“设计艺术”(研究生)专业名称。
合理化和美化是它的两个要素,设计的最高准则是“合情合理”。
3、▲艺术设计的原则①功能原则所谓功能原则是指设计时考虑设计品具有的目的和效用,功能原则是多重多层次的,具有主次功能之分。
它强调了以功能为设计的出发点。
○2经济原则即现代设计师要考虑设计的材料费、生产成本、价格、运输、贮藏、展示推销等一系列设计经济核算问题,力求以最小成本获得最适用、优质、美观的设计○3科技原则设计时要考虑现代材料的性能和加工方法,以利于优质高效的批量生产,能够更好的服务人类。
科技原则应用要根据现实情况。
○4信息原则设计师要重视现代设计的信息因素,在设计时考虑设计产品应当具有的信息成分和快速准确的传送有效信息。
○5艺术原则设计作品要具有艺术性,造型具有审美特征和较高艺术品位,艺术原则突出了现代设计应当包括的艺术手法和艺术精神,也强调了现代设计的创造性要求。
艺术原则要求设计师创造新的造型形式,也要求设计师具有健康向上的艺术审美意识。
艺术性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艺术性要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在坚持设计的艺术原则的时候,设计师关注的是客观存在的普遍性美学和艺术标准,首先考虑在时代社会、民族环境中形成的共同美感,而不是个人的审美爱好。
○6合理原则合规律性原则或合逻辑性原则,在设计时要考虑尊重和复合客观规律,避免主观随意性和盲目4、设计师的知识技能:1、艺术与设计知识技能,造型基础技能是通向专业设计技能的必经桥梁。
造型基础技能包括手工造型(含设计素描、色彩、速写、构成、制图和材料成型等)、摄影摄像造型和电脑造型。
设计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一、绪论1“设计”的定义:““头脑中的计划、所采取的方案、目的、观念的结论、方法与目的的应用、初步草图、轮廓勾画、图案、艺术或文学基础、普通意念、构造、计谋、所涉及的才能、创新”;实施头脑中的计划、构造基础。
2设计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他与人类的起源同步,有了人就有了设计。
自觉的“设计”开始于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前后,其词义为:““艺术家心中创作的意念”。
3设计的意义:现代设计作为人与自然沟通的手段,改善人类的生活的方法。
A、设计是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B、设计决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状况;C、设计师管理与进行生产的手段;D、设计是创造美好生活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手段。
4设计的本质:A、实用性;B、精神性;C、欣赏性;D、文化性;E、创新性5文艺复兴运动:解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提倡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6美国的商业性设计的““流线型”一类具有象征性地““时代风格”。
二、设计的发展历程1.新石器时期是人类设计艺术的开始,冶陶是人类设计艺术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2.新石器时代标志着人类设计的形成。
3.手工业时期的设计:中时期欧洲流行的拜占庭式、罗马式、哥特式教堂设计直接为基督教服务,是上帝和神明的精神性的表现。
手工业时期的设计风格的体现:形成了宫廷风格、宗教风格、文人风格、民间风格和地域风格。
宫廷风格的代表:气势恢宏、庄严肃穆的古埃及金字塔。
中国明清时代帝王宫殿——故宫。
宗教风格:欧洲中世纪流行的哥特式教堂、广泛运用线条轻快的尖拱券、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飞檐峭壁、修长的主柱或簇柱、眼花缭乱的彩色玻璃花窗、狭而高的廊道,造成一种向上升华和天国神秘的幻觉。
文人风格:A、中国古代园林;B、唐宋的瓷器;C、明式家具。
复习《设计概论》.docx

一、什么是艺术艺术,英文为ART,包含技能和技巧的意思。
1、在古代,艺术不仅与美和道德有关,同时还利实用有关,中国古代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六艺2、日本也将香道、祭道、歌舞、乐曲称为游艺。
3、西方,艺术作为--种美学观也是逐渐出现和发生的。
设计是一种造物行为,是人们进入创造性活动的第一步,兼容艺术性、科技性、经济性于一体,把那些自然的、“第二白然”的物质形态改造、转变成更合理的需求形式。
早期人类有关设计的经验性总结一一中国古代的《考工记》和古罗马老普林尼的《孵物志》。
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视觉传达设计:利川信息符号来进行信息传达产品设计:对产品的造型、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
综合性的设计,以便生产制造出符合人。
综合性的设汁,以便生产制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使用、经济、美观的产品环境设计:对人类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设计大致可以划分成:为了传达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为了使用的设计一一产品设计为了居住的设计——环境设计一、什么是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视觉传达的实质是:借助视觉语言的信息传达,借助含有不同信息量的空I'可、形态、光色、极力以及相互间的组织关系,采用最佳的视觉程序把信息快速、准确地传达出去,并使接受对彖能够通过口己视觉经验和心理联想认识和理解视觉语言,将表述的物质信息和精神信息,良好的接受下来,从而获得最佳视觉效果。
3、设计的概念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设计的最初意义是指:素描、绘画。
独立的形式产生于立体主义。
塑料是对20世纪设计影响最大的材料:屮西方建筑外观像是一座庞大的碉堡,占地2万平方米,围墙周长527米,直径188米,墙高57米,相当于一座19层的现代楼房的高度,场内可容10万7千名观众。
罗马竞技场位于意大利罗马的威尼斯广场南而,它是迄今遗存的古罗马建筑工程中最卓越的代表,也是古罗马帝国国威的象征。
设计概论(重点资料)已打印

第一章走近设计世界上的物分为两类,一类是大自然生成的,一类是人类创造的;山顶洞人用螺壳、石头和兽骨制成的项链;案例分析:论述题,陶器和青铜器体现人类造物的哪些思想?讲到早期人类的造物,陶器和青铜器是很典型的范例。
陶器是人类从洞穴走向平原时创造的存储物品使用的器皿,新石器时代由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改变了,对于生活器具的需求自然就高了起来。
陶器还需要分出石器和水器,又分出日用器、随葬器和礼器来。
陶器的造型和纹饰体现着很多原始文化。
那些看起来粗糙的陶器不自觉地包含着人类早期的审美意识,也体现了工艺过程的明显的设计行为,设计行为包括、选材、打制、研磨、穿孔、染色、装饰等等。
“虎食人卣”外观造型“虎食人卣”是我国商贷的青铜器,卣是一种酒器。
上有盖,有提梁,器型的设计就是根据商代传说的饕餮来设计的。
设计理念,设计思想体现在哪?英格兰南部的“司通亨治”是原始的宗教场所,有着人类最早的环境设计意识。
不仅仅在视觉的气场上,而且在空间的结构上,都有许多神秘的色彩。
越走进它,那种神秘感就越深,研究它,你不会知道哪些让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原始设计意念。
这是一个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或者说是控制人们思想的地方,在开口的马蹄形结构中,设计人有着非凡的天文,数学地质、结构上的科学的东西,也有原始的、巫术上的东西。
在夏至的早上,人们向东眺望,会发现那里正好是面对太阳升起的地方,于是司通亨治中的那块踵石就很重要,是夏至的时间到来的标志。
这个标志一定和当时人们的信仰有着关联性,有先知先觉的人就利用了人们信仰活动的需要,创造了巨石的结构和空间的形态。
人们不会去玩无聊的石头游戏,只有把这种场合和器具的创造当做比他们生命还重要的时候,才具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将这些设计视为至高无上的目标。
“蚂蚁椅”是丹麦的设计师雅可布森1952年设计的,是一把结构上很简单的椅子。
(与同类产品对比)对认识的认识最好的途径是通过同类产品的比较来分析作品1957年“蚂蚁椅”在意大利米兰家具展上获金奖;为什么这把椅子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从椅子的侧面看,线条是有优美的,能够完全考虑到人体曲线的需要,非常符合人体工学的原理,所以就座非常舒适,其实是形式上简洁、明快、结构简单,用料精打细算,它的坐面与靠背为一次成型的模压弯曲多层板,钢管腿,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比伊姆斯的设计更为简单、省料:其三是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家具中它是最容易生产的那种,而且它可以叠起来存放:其四是由于作者对家具材料的色彩有多种选择方案,材料的语言特性就更强了,能适应于各种环境。
设计概论复习

1.环境设计的类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室外设计和公共艺术设计。
2.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社会,人,自然3.设计中的艺术手法: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创造。
4.工业设计的概念:就批量生产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5.广告的分类:报纸广告,路牌广告,招贴广告,电台广告和电视广告。
6.广告艺术设计的五个方面:文学创作,美术设计,声学创作,表演设计和电脑制作。
7.工业设计的艺术特征:工业设计由技术设计,经济设计,艺术设计组成,艺术设计只是工业设计的一部分,功能系统分为:实用功能,信息功能,审美功能。
形式方面:造型,用材,色彩,表面处理和装饰。
8.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功能,造型和物质技术条件9.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功能性,审美性,经济性,创造性,适应性10.按性质分,工业设计可以分为:式样设计,形式设计,和概念设计11.按产品种类分,工业设计可以分为:家具设计,服饰设计,纺织品设计和交通工具设计12.什么是工业设计:就批量生产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是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它吸收了科技,文化艺术与经济的成果,涉及美学、人体工程学、生态学、市场学、技术学等广泛的学科领域。
13.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1)文字设计2)标志设计3)插图设计4)编排设计5)广告设计6)包装设计7)展示设计8)影视设计14.视觉传达设计的要素:文字,标志,插图.15.产品设计的分类:1、手工艺设计2、工业设计⑴家具设计⑵服饰设计⑶纺织品设计⑷交通工具设计1.③巴托的划分实用艺术,美的艺术,实用与美相结合的艺术2.设计的产生;设计概念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设计的最初的狭义是指素描和制图。
1500年左右的弗朗西斯科.朗奇洛提在《绘画论集》中将设计、色彩、构图以及创造并成为绘画四要素。
设计概论_重点复习

◎設計概論_重點複習【設計的意義】※總結:(功能)設計=實用+美感(分化)建築設計、室內設計、工業設計、商業設計…等 製造實用且又美觀的東西,便是「設計」。
【設計的發生與動機】【設計發展史】一、設計的起源(一)舊石器時代(距今約二萬年前):人類設計活動的起源,應是與造形活動同步。
●中國:「山頂洞人」就有使用石器、骨角器具的遺跡,並有石錐和雕刻器等工具,已略具有設計活動的雛形。
●西方:西班牙「阿爾塔米拉」(Altamira)、法國「拉斯克」(Lascaux)洞窟壁畫,兼具「記錄」與「公告」的效果,可說是最原始的廣告設計了。
(二)新石器時代(距今約八千-九千年前左右):人類真正設計活動的開始為新石器時代。
由於農業誕生,人類不必再到處游牧,食物也不虞匱乏,多數人可從事分工創造,各種器物隨之產生,使得人類的造型或設計活動,進入正式而穩定的階段。
●中國:半坡遺址的「仰韶文化」,發現陶製的盆、罐、瓶、壺、缽等生產。
二、從中世紀、文藝復興到法國皇家藝術學院的教育體制(一)中世紀的工匠基爾特(Craft Guilds)訓練制度古希臘與羅馬時期,技術就是藝術,因此,在當時「藝術」就是指需要高度技巧的工藝技術。
也就是說,現今我們所認定的藝術家、畫家、雕刻家等,是與中世紀的匠師具有相同等級的一種職稱。
十一世紀以前,設計師(工匠)的養成多半靠「家傳」及非正式的「師徒制度」傳授。
到了十一世紀以後,歐洲城市與經濟漸漸興起,亦帶動了「工匠基爾特」風氣的興起,所有的工匠與技工紛紛組織同業公會。
剛開始,基爾特制度是一種志願與非正式的訓練,爾後這些訓練才受到城市當局的規範。
這些公會職責在照顧會員的利益與特權,並確保其產品銷售市場。
而藝師的作品必須達到一定的職業水準,方可入會,然後才獲准開設工作坊、僱用學徒,並接受委託製作祭壇畫、肖像畫、設計彩飾櫥櫃、旗幟與紋章等。
到了十二世紀,工匠基爾特訓練已較為正式,許多大學也開始在課程放模仿工匠基爾特的訓練制度,而逐漸形成所謂的高等教育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2018.01)
名词解释:
1.构成:所谓构成,是以各种视觉语言要素为素材,将其按功能的、审美的、力学的或视觉形态动力学的秩序,组成某种有趣味的、完整的视觉形态的造型活动。
2.色相:色彩的一种最基本的感觉属性,这种属性可以使我们将光谱上的不同部分区分开来。
即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感觉来区分色谱段。
3.饱和度:是那种使我们有色相属性的视觉在色彩鲜艳度上做出评判的视觉属性。
4.明度:那种使我们可以区分出明暗层次的非彩色觉的视觉属性,这种明暗层次决定于亮度的强弱,即光刺激能量水平的高低。
5.阴影:是光照射被物体阻断所形成的,阴影的形成是由空间关系决定的,故光与阴影是表现空间形态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
6.视觉传达:从广义上讲,视觉传达所承载的是人类文明与人文精神。
从史前时代起,人类便不仅造物,而且以视觉形式传达记录信息,致力于探索给思想和概念赋予视觉形式的方法,并力图使这种视觉形式具有秩序和清晰的传达力。
从狭义上讲,人类思想需要形式来表现,有表现才能实现传达。
这样的形式表现在诸感官,或看、或听、或嗅、或触,具有直觉的属性,其中视觉形式所带来的直观性不易随年代流逝而改变。
7.现代广告: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推动力,而且是一种市场竞争的信息传达工具,它不厌其烦地建议我们每个人,可以通过购买来改变自我或改变生活。
8.手工艺设计:主要是指对加工对象采用手工的方式进行加工制作,期间可能试用简单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辅助加工。
9.环境设计:是对人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其内容主要以空间环境的塑造为主体。
10.图形轮廓:是分化视野中图形与背景的交界线,这条分界线越清晰,便有助于形成图形知觉。
11.图形:是视知觉域的一个部分,它在知觉域的其余部分构成的背景上显得特别醒目而可被区分开来。
12.空间知觉:是一种神奇而美妙的视觉感受,因为映入双眼的只不过是视网膜上的两幅二维图画,但我们感知到的却是一个置身于其间的、实实在在的三维空间世界。
13.人类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闲时怎么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问。
14.视错觉:是在特定刺激条件下产生的一种与事物的物理真实性不相符合的、歪曲的知觉。
15.景观:概念界定在不同领域内有着较大的差异,但归结起来可以理解为地表及地表以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
16.建筑设计:是指对建筑物和构筑空间、结构、造型、功能等各个方面展开的设计工作,设计师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物理环境知识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17.公共艺术设计:是在公开开放的公共性空间中所开展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
18.室内设计:是指对建筑物内部空间展开的装饰与环境设计,即是根据环境空间的各种功能配置所需,开展满足人们生理与心理需要的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在满足物质性功能需求的同时,也能够结合建筑物的历时文化气质、艺术风格和环境氛围使其内部空间同样具备与至呼应的美学内涵。
19.亚文化:是指社会中某一群体或阶层的成员所共有的一种态度、信念、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不定项选择:
1.关于现代设计的定义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A、B、C、D)
A.设计是“一种针对目标的问题求解活动”。
B.设计是“将人为环境符合人类社会,社会心理、生理需求的过程”。
C.设计是“从现存事实转向未来可能的一种思想跃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