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概论期末总结

城市设计概论期末总结
城市设计概论期末总结

1.城市设计的概念: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和形态的三维空间设计。城市设计的目标是为城镇

人民创造高品质的公共生活活动空间环境,城市设计是塑造城市形象风貌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综合多学科的领域的、反复渐进的城市运作管理过程,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需要进一步整合,城市设计是提高城市规划工作水平的手段和工作内容。

2.古希腊的城市设计

* 整体、秩序、功能的追求;

* 平等、和谐和民主的时代精神;

* 城市规划之父“希波丹姆”

3.古罗马时期的城市设计

* 对力量与财富的追逐和表现,是古罗马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 强制的界定性,“环城圣地” ;

* 选址、分区规划布局、街道与建筑的方位——罗马、庞贝等;

* 罗马的广场——罗曼努姆广场、凯撒广场、奥古斯都广场和图拉真广场。

4.欧洲中世纪的城市设计

* 市民文化文化的发展;

* 以一种“渐进主义”的方式自发成长起来的——环形、放射形布局。如:锡耶纳、热那亚、巴黎、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

* 城市广场设计取得了重要成就。如: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锡耶纳的坎波广场,佛罗伦萨的市政广场、阿西西的圣弗朗西斯科广场等。

5.城市基本特征

a)传统城市设计特征

物质形态决定论、精英高明论

大建筑,缺乏系统性

建筑手法的借鉴

抽象层次上关注人的需求

b)现代城市设计特征

干预手段(对社会产生影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关注具体的人(满足人的需求)

连续决策(跨学科,注重综合性和动态弹性,由某组织机构驾驭)

明确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关系(但不能互相取代)

成果的多元化(图文并茂)

6.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的关系

a)详细规划是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对局部地段的物质要素进行设计,都有定形这一特点,从评价标准

方面看,详细规划较多的涉及各类技术经济、适用经济,与上一层次分区规划或总体规划的匹配是其评价的基本标准;它是作为城市建设管理者的依据而制定的,较少考虑与人活动相关的环境和场所意义的问题。而城市设计却更多的与具体的城市生活环境和人对实际空间体验的评价,如艺术性、可识别性、舒适性、心理满意程度等。

b)从重点上讲,详细规划更偏重于用地性质、建设道路等两边的平面安排,而城市设计更侧重于建

筑群体的空间布局、开放空间和环境的设计、建筑小品的空间布置和设计等。

c)从内容上讲,详细规划更多的设计工程技术问题(如区划、道路、管线、竖向设计)体现的

是规划实施的步骤和建设项目的安排,考虑的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建筑与市政设施工程的配套、投资与建设量的配合、而城市设计多涉及感性(尤其是视觉)认识及其对人们行为、心理上的影

响,表现为在控制下的具体空间环境设计。

d)从工作深度讲,详细规划常用1/1000或者1/500的图纸,表现二维内容为主,成果偏重法律

性条款、政策、方案、图纸居于次要地位。城市设计常用1/500或者1/200的图纸,成果图文并茂,图纸、文本、导则均在其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实施操作弹性和前瞻性,并附有充分的具有三维直观效果的表现图纸,成果较详细规划更细致。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应该结合:

1)城市规划为城市设计提供指导和框架;

2)城市设计为城市规划创造空间和形象;

3)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继续和具体化。

7.城市设计导则与建筑设计的自主性

*在实施过程中,城市设计并非是要取代(事实上也不可能)建筑设计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创造性作用,由于两者规模、尺度和层次的不同,所以它们是一种“松弛的限定,限定的松弛”的相互关系。

*城市设计通过导则为建筑提供了空间形体的三度轮廓、大致的政策框架和一种由外向内的约束条件。

导则定性成分多于定量,保证不了最好的建筑设计,却可以避免最差建筑的产生,保证城市环境基本的形体空间环境。

8.“城市设计是一种二次订单设计”

*城市设计师与设计对象——城市物质环境之间没有直接的创构关系,他们对设计对象的控制是通过向直接设计物质环境的一次订单设计者施加影响而间接实现的。即由城市设计师先行立足于地域整体发展的构架,对城市物质环境开发作出合理的预期,为片断性实施的单体项目建设提供设计决策环境,其后再由物质环境的直接创构人员,以确立的设计决策环境作为再次创作的初始条件对城市进行直接

塑造。

9.我们将城市设计的对象范围大致分为3个层次

大尺度的:区域—城市级城市设计;

中尺度的:分区级城市设计;

小尺度的:地段级的城市设计。

10.城市设计实践的三大类型

1、开发型城市设计

此类型城市设计是指城市中大面积的街区和建筑开发、建筑和交通设施的综合开发、城市中心开发建设及新城开发建设等大尺度的发展计划,其目的在于维护城市环境整体性的公共利益,提高市民生活的空间环境品质。开发型城市设计的实施通常是政府组织构架的管理、审议中实现的。保存型城市设计和城市更新

2、保存型城市设计

通常与具有历史文脉的场所意义的城市地段相关,它强调历史文脉和场所意义的城市地段有关,它强调城市物质环境建设的内涵和品质方面,而非仅仅是一般的房地产开发只注意外表量的增加和改变。

3、社区型城市设计

社区型城市设计主要指居住区的城市设计,这类城市设计更注重人的生活要求,强调社区参与。其中最根本的是要设身处地的为用户、特别是用户群的使用要求、生活习俗和情感心理着想,并在设计过程中向社会学习,做到公众参与设计。在实践中,社区设计是通过咨询、公众聆听、专家帮助以及各种公共法规条例的执行来实现的。

11.城市设计评价标准

1)定量目标

定量的城市标准外延包括某些自然因素,如气候、阳光、地理、水资源等和具体描述三度形体的量度,一般城市设计者能够施加作用和影响的主要是后者,并通常以条例和法规的形式表达。

2)定性目标

城市设计中有关美观、心理感受、舒适、效率等的定性原则,属于定性的标准范畴。

(1)环境负荷(2)活动方便(3)环境特性(4)多样性(5)格局清晰(6)含义(7)开发

3)综合目标

美国学者雪瓦尼在总结概括了美国比较流行的集中评价标准后,在《城市设计过程》一书中提出了一套综合的标准:

(1)可达性;(2)和谐一致;(3)视景;(4)可识别性;(5)感觉;(6)适居性。

12.城市空间环境中的建筑形态至少具有以下特征:

1)建筑形态与气候、日照、风向、地形地貌、开放空间具有密切关系;

2)建筑形态具有支持城市运转的功能;

3)建筑形态具有表达特定环境和历史文化的美学含义;

4)建筑形态与人们的社会和生活活动行为相关;

5)建筑形态与环境一样,具有文化的延续性和空间关系的相对稳定性。

*通常,建筑只有组成一个有机的群体时才能对城市环境建设做出贡献。

13.开放空间的定义和功能

* 查宾“开放空间是城市发展中最有价值的待开发空间,它一方面可为未来城市的再成长做准备,另一方面也可为城市居民提供户外游憩场所,且有防灾和景观上的功能。”

* 塔克尔“开放空间是指城市地区的土地和水不被建筑物所隐蔽的部分。”

* 林奇“只要是任何人可以在其间自由活动的空间就是开放空间,开放空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城市外缘的自然土地,另一类则是属于城市内的户外区域,这些空间由大部分城市居民选择来从事个体或团体的活动”。

* 艾克伯“开放空间可以分为自然与人为两大类,自然景观包括天然旷地、海洋、山川等,人为景观则包含农场、果园、公园、广场与花园等”

14.开放空间的特质

1)开放性:即不能将其用围墙或其他方式封闭围合起来。

2)可达性:即对于人们是可以方便进入到达的。

3)大众性:服务对象应是社会公众,而非少数人享受。

4)功能性:开放空间并不仅仅是供观赏只用,而且要能让人们休憩和日常使用。

15.城市开放空间主要具备以下的功能:

1)提供公共活动场所,提高城市生活环境的品质。

2)维护、改善生态环境,保存有生态学和景观意义的

3)有机地组织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行使文化、教育、游憩等职能。

4)改善交通,便利运输,并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

16.城市开放空间在城市结构体系方面的特征:

1)边缘,即开放空间的界线。他出现在水面和土地交接或建筑开发与开敞空间的接壤处。这是设计最敏感的部分,必须慎重处理。

2)连接,是指起连接功能的开放空间区段。

3)绿核,这是一种真正的城市开发中的“呼吸空间”。它提供自然景观要素与人造环境之间的一种均衡,也是对高密度开发设计的一种变化和对比。

4)焦点,一种帮助人们组织方向和距离感的场所或标志。在城市中它可能是广场、纪念碑或重要建筑物的开放空间。

5)连续性,这是体系的基本特征。自然河道、一组公园道路、相连接的广场空间序列乃至室内外步道系统都可以形成连续性。

开放空间极其体系既是人们从外部认知、体验城市空间,也是呈现城市生活环境品质的主要领域。

17.步行街区的功能作用

*很好的组织步行系统,能减少市中心人们对汽车的依赖,改善城市的人文和物理环境,使市民有安全感,促进零售商业的发展。

*步行街不仅是美化规划的一部分,而且是支持城市商业活动和有机活力的重要构成。

18.人的环境行为特点

*人的行为是在实际环境中发生的。特定地段的空间形式、要素布局及形象特征会吸引和诱导特有的功能、用途和活动,而人们的心理有可能寻求适合于自己要求的不同的环境;

*行为也趋向于设置在最能满足其要求的空间环境中,只有将活动行为安排在最符合其功能的合适场所,才能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环境因此就具有了场所意义;

*城市设计空间和人的行为的互相依存性构成了城市设计的要素;

*城市景观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它通过为富有生机的活动所设计的整体环境而充满情趣

19.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的作用

休息;安全;方便;遮蔽;界定领域。

20.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因素

1】政治因素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2】法规因素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3】经济因素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4】科学技术因素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5】社会文化因素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21.根据雪瓦尼的归纳,城市设计所要处理的城市空间大致分为四类:

(1)空间内部的格局和意象:描述了微观层次上城市结构之间的空间用途,也就是城市组织的主导形体特征,如“焦点”、“景观点”、“标志”和运动格局等。

(2)外部的形态和意象:即城市天际线的可识别性、城市整体意向等。

(3)交通和停车:意指街道和道路的特征,如道路的维护、宽敞程度、便捷性、秩序、方位感、安全舒适等质量性因素,也包括停车需要和停车地点。

(4)环境质量:包括使用的多样性,自然景观和街道立面的视觉趣味、心理感受和物理环境质量等。

城市设计中有些要素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通常涉及的对象关系更加密切,如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分配、建筑形体美学、风格形象问题等等,有些要素则与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内容有重合之处。

22.街道与道路

*街道和道路是一种基本的城市线性开放空间,它既承担了交通运输的任务,同时又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公共活动的场所;

*道路多以交通功能为主,而街道则更多地与城市日常生活以及步行活动方式相关,但实际上街道也综合了道路的功能;

*街道两旁一般有沿街界面比较连续的建筑围合,这些建筑与其所在的街区及人行空间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道路则对空间围合没有特殊的要求,与其相关的道路景观主要是人们在交通工具上的认知感受有关;

23.一般我们可以用以下要素评判广场:

1)广场功能及其他最初形成的诱发契机。2)城市中的位置。

3)与城市街道路网的关系。4)广场和四周建筑物的尺度及其相互匹配关系。

5)广场的主题及其意义内涵。

24.广场的功能

*广场的功能和作用可以按其城市所在的位置和规划设计要求而定;

*有时可以结合城市重要的公共建筑,如政府办公楼、博物馆和影剧院等来兴建;

*有时出于城市干道交会的位置,广场主要起组织交通作用;

*而更多的广场则是结合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和休憩活动,并为满足他们对城市空间环境日益增长的艺术审美要求而兴建的。今天的现代城市广场还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一种体现综合性功能的发展趋势。

25.广场围合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四面围合的广场:当广场规模尺度较小时,这类广场就会产生极强的封闭性,具有强烈的向心性和领域性。

(2)三面围合的广场:封闭感较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向心性。

(3)二面围合的广场:常常位于大型建筑与道路转角处,平面形态有“L”形和“T”形等,领域感较弱,空间有一定的流动性。

(4)仅有一面围合的广场:这类广场封闭性很差,规模较大时可考虑组织不同标高的二次空间,如局部下落等。

四面和三面围合是最传统的,也是最多见的广场布局形式。值得指出的是,二面围合广场可以配合现代城市里的建筑布置

26.城市中心区的设计开发原则

美国学者波米耶在《成功的市中心设计》一书中,曾论及城市中心区开发的7条原则,其内容基本包括了中心区城市设计的要点:

1)促进土地使用种类的多样性;

2)强调空间安排的紧密性;

3)提高土地的开发强度;

4)注重均衡的土地使用方式;

5)提供便利的出入交通;

6)创造方便有效的联系;

7)建立一个正面的意象;

27. 城市空间轴线的类型

*从轴线所涉及的城市空间范围来看,城市轴线可以分成整体的、贯穿城市核心地区的轴线空间和局部的、主要以某特定的公共建筑群而考虑规划设计的轴线空间;

*一个城市也可以有一条以上的轴线,乃至有许多条(组)规模和空间尺度不同的城市轴线(轴状空间);

*理解认识城市轴线可以是大尺度图像性的,大多数城市轴线对于人们来说可以通过视觉途径来察觉;

*轴线分析是我们解读城市空间并赋予其意义的一种经典研究方法,也是规划设计中预期城市空间架构的一种手法;

*城市传统的空间轴线主要诉诸视觉层面,并由轴向线性空间、广场、相关建(构)筑物等组成;

*今天的城市轴线则要考虑更加广泛的内容,如社会经济发展、空间结构调整、城市预期的成长性和发展建设的管理等;

*在现代城市中,还出现了一些基于机动车交通的巨硕尺度的空间轴线,因而导致了图面上非人实际体验的城市轴线空间。

28.城市滨水区的概念

*水滨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是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也即诚征邻近水体的部分”;

*水滨按其毗邻水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河滨、江滨、湖滨和海滨;

*城市滨水区的概念笼统说就是“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其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

*城市滨水区建设大致可以分为开发、保护、和再开发3种类型。美国学者安.布里和迪克.里贝则把城市滨水区开发从用途上归纳为商贸、休闲娱乐、文化教育与环境、历史、居住和工交港口设施六大类;

*与水域相关的3个开发概念:岸域开发、滨水区开发和水边开发,大致上可以完整地概括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内容、规划设计重点及其相互关系。

29.中国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建设

*我国滨水区的改造主要由于区划调整、城市快速发展或地区空间的迅速拓展,而使得原有滨水地带成为开发建设的热点地区;

*另一方面,处于“政绩工程”和“景观整治”的目的,一些城市也开展了城市滨水区的形象重塑和改造;

*国内城市滨水区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许多滨水地区的土地仍被传统工业、仓储业与运输业占据,很少体现城市的公共功能,土地性用方式和强度不尽合理。

(2)城市基础设施残旧落后,城市水体污染严重,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水流自净功能下降,洪涝灾害频繁;江河防洪措施老化,标准偏低,而且严重影响景观,给开发建设带来困难。

(3)滨水区土地权属构成复杂。一些城市中的国家、地方、部队及一些企业单位都与城市滨水区相关,土地置换代价高,任务艰巨。

(4)滨水区开发缺乏政策引导,缺乏系统而有效的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30.城市滨水区的设计原则

1)整体原则

2)适配、制宜和特色原则

3)滚动渐进原则

4)岸线资源共享与社会公正原则

31.建筑综合体的城市设计要点

31.建筑综合体设计有以下几点需要考虑:

(1)利用开窗设计、建筑细部、后退和屋顶线的变化界定出一系列的立面模式,将连续水平长条立面分为若干具有人性尺度的单元。

(2)将建筑物超大的体量打散,分割成为一群较小体量造型的组合,减少大型结构所造成的压迫感。

(3)提供一些列与现有市街道路相连接的公共空间和人行步道。

(4)建筑的后退要能加强沿街建筑立面的延续性,并将内部活动带到沿街人行道边缘。

(5)主要建筑立面和进口应朝向重要的人行步行大街。

(6)在建筑的地面层,利用透明的立面和零售商业活动,将超大结构的开发在功能上与沿街其他的使用融合在一起。

(7)设计新、旧、大、小建筑物之间在高度和体量上的过渡。

32.空间——形体分析法

1、视觉秩序分析

*视觉秩序是一种历史悠久,通常为接受过美学教育的规划师和建筑师所青睐的方法;

*1889年,奥地利建筑师卡米诺.西特发表了著名的《城市建设艺术》一书,该书通过总结欧洲中世纪城市的街道和广场设计,归纳出一系列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成为后世讨论广场设计“必然要引用的著作”;

* 在实践中,视觉分析方法通常是由少数精英人物——政治家、建筑师或规划师来驾驭贯彻的;

*总的来讲,这一分析途径注重城市空间和体验的艺术质量,而这是任何一个城市的设计建设都必须认真加以考虑也研究的很重要方面。

2、图形——背景分析

*从物质层面看,城市是由建(构)筑物实体和空间所构成;

*任何城市的形体环境都具有类似格式塔心理学中“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建筑物是图形,空间则是背景。以此为基础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的研究,就是称之为“图底分析”。

*这一分析途径开始于18世纪诺利地图;

*诺利地图反映的城市空间概念与现代空间概念截然不同。前者的外部空间是图像化的,具有与周围环境实体一气呵成的整体特质;而在现代建筑概念中,建筑物是纯图像化的、独立的,空间则具有一种消极含义。

*“图底分析”理论认为,当城市主导空间形态由垂直方向而不是水平方向构成时,要想形成连贯整体的城市外部空间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城市用地中,设计建造的垂直方向扩展的实体要素,很容易导致大量难以使用和定义“隙地”;

*与“诺利地图”不同,这种“空”给人的主要印象是作为主体存在的建筑物,而互有关联的街区格局则早已不复存在了。

“图底分析”是现代城市设计处理错综复杂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方法之一。国内外一系列规划设计竞赛中,许多获奖方案都对基地文脉进行了这种分析;

美国学者罗杰.特兰西克在《寻找失落的空间——都市设计理论》一书中则运用图底关系分析了华盛顿、波士顿、哥德堡的城市空间;

勒。柯布西耶的《明日的城市》

* “城市集中主义”,其中心思想包含在两部重要著作中。一部是发表于1922年的《明日的城市》,另一部是1933年发表的《阳光城》。

场所——文脉分析方法

场所——文脉的理论和方法,在处理城市空间与人的需要、文化、历史、社会和自然等外部条件的联系方面,比空间——形体分析前进了一步。他主张强化城市设计与现存条件之间的匹配,并将社会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人们驾驭城市环境的体验与物质空间分析中的视觉艺术、耦合性和实空比例等原则等量齐观;

小组10”与场所结构分析

*这是一种以现代社会生活和人为根本出发点,注重并寻求人与环境有机共存的深层结构的城市设计理论;* “小组10”成员凡.艾克针对现代主义空间——时间观及技术等于进步的教条,率先提出场所概念,并运用至城市设计领域。他认为,场所感由场所和场合构成,在人的意向中,空间是场所,而时间就是场和,人必须融合到时间和空间意义中去。这种永恒的场所感(深层结构)已被现代主义者所抛弃,现在必须重新认识、反省;

*“小组10”另一位成员赫兹伯格使用了结构主义语言的模型,发展出“住宅共同决定”的主题,这是战后公众参与设计的起点。他认为:“不同场合、不同时代的每一种解答都是一种对原型的阐释。”

场所结构理论认为,城市设计思想首先应强调一种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和聚落生态学的必要性。设计必须以人的行动方式为基础,城市形态必须从生活本身结构发展而来。与功能派大师注重建筑与环境关系不同,“小组10”关心的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他们的公式是“人+自然+人对自然的观念”,并建立起住宅——街道——地区——城市的纵向场所层次结构,以替代原有雅典宪章的横向功能结构;

* “小组10”承认现代城市不可能完全利用历史建筑,城市的高密度和高层化乃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为了恢复和重建地域场所感,他们设想了具有“空中街道”的多层城市。这种空中街道贯穿沟通建筑物,分层步行街既有线性延伸,又联系着一些列场所,围绕这一网络布置生活设施;

“小组10”与场所结构分析

从方法论意义上讲,场所结构理论的贡献主要有4方面。

(1)明确了单凭创造美的环境并不能自接带来一个改善了的社会,向“美导至善”的传统提出了挑战。

(2)强调城市设计的文化多元论。

(3)主张城市设计是一个连续动态的渐进决定过程,而不是传统的、静态的激进改造过程,城市是生成的,而不是造成的。

(4)强调过去——现在——未来是一个时间连续系统,提倡设计者“为社会服务”,面对现实的职业使命感,在尊重人的精神沉淀和深层次结构的相对稳定性的前提下,积极解决好城市环境中必然存在的时空梯度问题。33.林奇概括出今天大家已经熟知的城市意象五要素。即:

(1)路径:观察者习惯或可能顺其移动的路线。如街道、小巷、运输线,其他要素常围绕路来布置。设计时要注意它的特征,延续、方向、路线和交叉。

(2)边界:指不做道路或非路的线性要素。“边界”常由两个面的分界线,例如河岸、铁路路堑、围墙所组成。(3)区域:中等或较大的地段,这是一种二维的面状空间要素,人对其意识有一种进入“内部”的体验。(4)节点:城市中战略要点,如道路交叉口、方向变换处,抑或城市结构的转折点、广场,也可大至城市一个区域的中心和缩影。它是人有进入和离开的感觉,设计时应注意主题、特征和所形成的空间力场。

(5)标志:城市中的点状要素,可大可小。是人们体验外部空间的参考物,但不能进入,通常是明确而肯定的具体对象,如山丘、高大建筑物、构筑物等,有时树木、店招乃至建筑物细部也可视为一种标志。

34. 心智地图分析

*通过询问或书面方式对居民的城市心理感受和印象进行调查,由设计者分析,并翻译成图的形式。或者更直接地鼓励他们本人画出有关城市空间结构的草图。这种认知草图就是所谓的“心智地图”:这样的地图可以识别出对于体验者来说是重要的和明显的空间特征和联系,从而为城市设计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出发点。

*这一空间分析技术有两个基本特征:

第一,它建立在外行和孩子对环境体验的基础上而不是设计者的,因而具有相当的“原始性”和“直观性”,是一种“真实的”感受意象。

第二,该分析技术认为,居民是当地环境体验的专家,他们同样对城市设计和空间环境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东西。

城市规划概论复习资料

居民点的形成居民点是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到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城市的形成城市是成产发展和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商业和手工业和聚集地就形成了城市。 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1.产业结构 2.人口规模 3.居住形式的聚集密度 现代城市的含义 1.人口数量 2. 产业结构 3.行政管辖的意义 古代城市的发展 1.城市与防御要求 2.社会形态和城市布 局3.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4. 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城市布局的变化1.出现了城市的仓储用地以及对外交通用地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及内容不断变化3.出现商务贸易活动的区域4.城市类型也不断增加 城市化的内涵: 1.人口职业的转变 2.产业结构的转变 3.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城市化的历史过程1.初级阶段2.中期阶段3.稳定阶段田园城市理论主要论点:1.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城市土地应属于城市的统一机构2.城市与乡村应结合,有乡村生活的气息及环境3.应机制和控制城市喜迎人的磁性 4.城市应拥有一整套公共绿地系统卫星城发展阶段 1.第一代卫星城——卧城 2.第二代卫星城——半独立的卫星城 3. 第三代卫星城——独立的卫星城 典型城市代表:密尔顿?凯恩斯城《雅典宪章》 理论提出:1933年8月召开的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第四次会议的主题是“功能城市”会议发表了《雅典宪章》,又称为《城市规划大纲》 主要论点: 1.城市与周围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城市与乡村彼此同为一体,而各位构成区域单位的要素” 。 2.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人们的居住工作交通与游憩(城市四大功能)。 3.城市发展中应保留名胜古迹及股建筑。 4.城市规划要以区域规划为依据,要冲居住着的要求出发,进行功能分区。 马丘比丘宪章 理论提出:1977年12 月在秘鲁以雅典乡长为出发点,总结了近一个世纪以来游憩是二战后城市发挥在那和城市规划思想、理论和方法的演变,渣网了城市规划经一部发展的方向,签署了《马丘比丘宪章》。 主要论点:雅典宪章仍然是这个时代的一项基本文件。 城市规划工作特点1.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工作2.城市规划是法制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3.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4.城市规划是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5.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实践性——要付之实现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目的1.掌握规划的依据2.认识规划对象3.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方法 1. 现场踏勘或在观察调查 2. 抽样貂蝉或者问卷调查 3.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4.文献资料的运用调查研究的工作阶段 1. 现场踏勘 2.资料收集及整理 3.分析研 究 城市规划纲要阶段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 要人生无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 原则,该阶段对总体规划需要确定的主要 目标、方向机内容刚提出原则性意见。 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由城市人 民政府组织制定。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规 划年限,一般为20 年,近期规划一般为 5 年。详细规划阶段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用地的属性 1. 自然属性 2.社会属性 3.经济属性 4. 法律属性 城市用地的价值 1.使用价值(地形地貌……) 2.经济价 值(土地出售价值……)影响低级承载力 大小的因素: 1.地下水 2.地下为可溶性岩石防震措 施: 1.确定地震烈度 2.避开强地震地区 3.采 取适当得抗震措施城市用地的水文与水文 地质条件利:城市水源地、可发展水运、 满足城市造景需要、改善城市气候条件、 稀释污水排除雨水美化环境;弊:洪水, 冲刷河岸,泥沙淤积);地下水的组成: 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城市用地的气候 条件太阳辐射: 1 .主要能源2.影响建筑日照间距,通 风,遮阳3.影响城市规模、布局城市用 地的地形条件:影响城市规划的布局平面 结构形态和空间布置、影响城市属相设计 及制高点选择处理、影响城市小气候形 成、影响通讯和电波、坡度的影响城市用 地的分类根据城市用地功能不用,按《城 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范, 分为10 大类、46 中类、73 小类居住 用地组成: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 地、道路高粗昂用地、绿地。分为四类 居住用地比重: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 用地的比例为20%-32% 居住用地人居指标:18-28 mV人居住用 地分布影响因素:自然条件、交通运输条 件、工业性质 居住用地布局形式:集中式(布局紧凑, 各部分联系方便,节约基础设施)、分散 式(适应地形变化或工业性质的要求)、 轴向布置工业在城市中布置的一般原则 1.有足够的用地面积 2.职工居住用地应 分布在卫生调价较好的地段上3.应保持 集中、紧凑、互补妨碍4.企业之间应取 得较好的联系,开展必要的协作工业用地 与居住用地的位置 1.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垂直布置 2.工业 用地与居住用地平行布置3.工业用地与 居住用地混合布置旧城工业布局存在的问 题 1.工业用地面积小 2.缺乏必要的交通运 输条件,交通混乱3.功能不合理,污染 大4. 工厂的仓库、对唱不足5. 工业布 局混乱,缺乏生产上统一安排6.有地厂 房不符合生产要求旧城工业的调整措施: 留、改(改变生产性质、改革工业和生产 技术)、并、迁公共设施的分布规划要求 1.公共设施项目要合理的配置 2.公共设 施要按照与具名生活的密切程度确定该服 务半径,小学服务半径一般为500m o 3公共设施的分布要结合城市道路与城 市交通规划4.根据公共设施本省的特点 及其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布置5. 考虑城市 尽管组织的要求6.充分利用原有基础并 注意建设顺序全市性主要公建用地原则: 1.符合公建本身的功能要求 2.符合城市 规划对公建位置的要求仓库按使用性质分 类 1.储存仓库2 .中专仓库3.城市供应仓库 4.收购仓库 城市绿地的功能与作用1.提高城市自然生 态质量2.有利于环境保护3.提高城市生 活质量,调试环境心理4.增加城市地精 的美学交过5.增加称呼四经济效益6.有 利于城市防灾城市绿地分类 1.公共性绿地,特点,群众性,为休息而 设2. 专用性绿地3.私有性绿地城市绿 地系统构成 1.点状绿地 2.带状绿地 3.契形绿地 4.环 状绿地 城市郊区的功能1.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2.郊区是城市衍生地 3.郊区是城市的供 给地4.郊区提供市民游憩基地 5.郊区 是城市的发展用 地6. 协同市区发展经济按城市性质分类 1. 工业城市 2. 交通港口城市 3. 商贸城 市4.科研教育城市5.综合性中心城市6. 县城7. 特殊职能城市按城市人口规模 分类 1.大城市50-100 万人 2.中等城市20- 50 万人3.小城市20 万人以下4.特大 城市100 万人以上 自然环境的利用 1.平原地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城市规 划布局比较紧凑,但应避免城市布局单 调:1.挖池堆山,形成制高点;2.建筑 高低搭配得当;3.形成比例恰当的广 场、接到、建筑群; 2.丘陵地区:结合自然,采用分散和集中 相结合的布局方式;利用地势布局,依山 建筑,层层跌落,强化三度空间。高处布 置市中心或主要建筑群 3.河湖水域:利用水景组织秀丽的城市景 色结合城市工程设施,组织城市景观规 划:结合防洪、排涝工程、护坡、考虑城 市艺术布局历史遗迹、人文景观的利用: 保留、改造、迁移、拆除、恢复合理的城 市干道网密度 合理的干道网密度为2-3 km/平方公里 间距一般为600m—1000m 道路按三级划 分: 1.城市主干道 2.城市次干道 3.支路停车 场分类 1 .配建停车场2.公共停车场 港址选择 1 .在河(海、湖等)边,并且对水深有 要求2.岸边形状及陆地情况要满足共嫩 高要求3.避开桥、堤4.与城市应有方便 的联系5.有发展的可能国际民航机场遇 城市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0公里。航空港 ——城市联系的交通组织1.专用高速公 里,使机场与城市间的时间保持在30 分 钟以内2. 高速列车3. 专用铁路4.地 铁5.直升飞机城市水源分类 1 .地下水源:潜水、自流水、泉水2.地 表水源:江河湖海等给水管网规划 1 .树枝状管网特点:管网省,但供水不 安全2.环状管网特点:供水安全,但 管网不经济排水方式 1 .合流制雨水及污水合一排放2.分流 制雨水及污水各自排放污水处理厂的用地 选择 1.设于地势较低处 2.布置与城市下游地 带3.离开生活区,并设隔离带居住区规 模的影响因素 1.公共福利设施的经济性及合理的服务半 径2.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3.行政管 理体制4.住宅的层数对居住区的人口和 用地规模都有很大的影响居住区规模 用地规模:50-100 公顷人口规模:5 万人为宜 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结构布置原 则:1.经济合理的配置公共服务设施2. 管理方便3.以天然地界及城市主干道为 界4.不同类型的建筑影响不可忽视居住 区的卫生要求安静的环境:影响因素 1 .城市交通噪声 2 .工业生产噪声3.人 群产生的噪声4、减少污染

设计概论试题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浙江省2010年10月自学考试设计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688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1864年以后______的兴起,企图唤起社会对手工艺的关怀,同时也揭开了______的序幕。 2.设计的本质存在有其功能性、______、______的不同作用。 3.设计的过程包括市场调研、______、构思方案和______几个步骤。 4.传统广告四大媒介:报纸、杂志、______、______在现代社会仍发挥主要作用。 5.对于设计家来说,______、______的设计活动是设计创意的主要范畴。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制瓷业在______出现了以景德镇为制瓷中心的庞大规模。( ) A.明代 B.宋代 C.元代 D.清代 2.中世纪时期______的代表是德国的科隆教堂和法国的巴黎圣母院。( ) A.哥特式建筑 B.拜占庭式建筑 C.罗马式建筑 D.洛可可式建筑 3.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______”与抽象主义雕塑相呼应,对诸多现代材料的运用,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 A.现代主义 B.新功能主义 C.有机功能主义 D.后现代主义 4.巴黎的蓬皮杜艺术和文化中心像一个炼油厂,这个外观不明确的建筑设计遵循了美感特征中的( ) A.美的距离感 B.美的模糊感 C.美的审视感 D.美的材料质感 5.贝聿铭的玻璃金字塔设计属于一种______设计形态。( ) 1 浙江省2010年10月自学考试设计概论试题

艺术设计概论总结含课后答案

艺术设计概论 第一章导论 设计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又创造着新文化和新文明。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 一、“设计”的概念 1974《大不列颠百科全书》“Design: blah blah........只要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从事设想、规划、计划、安排、布置、筹划、策划的都可以说是‘设计’” 郝伯特·西蒙:“凡是以现存情形改变成想望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在搞设计。”——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而建立方案。(不是以大工业生产为前提的意义) 二、设计的意义 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价值的创造活动。【设计的宏观定义】“一种对目标问题的求解活动” “从现存事实转向未来可能的思想跃迁” “......”“......” 1950麦德华·考夫曼·琼尼:现代设计的12项定义:【大工业生产后的定义】 1)应满足现代设计的需要

2)应体现时代精神 3)应从不断发展的纯美术与纯科学中不断汲取营养(自我发展) 4)应灵活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并不断使其发展(与时俱进) 5)通过运用适当的材料和技术手段,不断丰富产品的造型、肌理、色彩等效果(外观创新) 6)应明确的表达对象的意图、绝不能模棱两可(理念清晰) 7)应体现使用材料所具备的区别于他种材料的特性及美感(忠于材料) 8)应明确表达产品的制作方法,不能使用表面可行、实际不能适应大量生产的欺骗手段(诚实) 9)在实用、材料、工艺的表现手法上,应给人以视觉的满足,特别应强调整体效果的满足(效果展示) 10)应给人单纯洁净的美感,避免繁琐的处理 11)必须熟悉和掌握机械设备的功能 12)追求豪华情调的同时,必须顾及消费者节制的欲求及价格问题(物美价廉) 1957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ICSID)1964年定义:“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他的目的是解决工业产品的造型质量,这些造型质量不但是外部特征,而且主要是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他从生产者和使用者的观点把一个系统转变为连贯的统一。工业设计扩大到包括人类环境的一切方面,仅售工业生产可能性的限制。”【设计从物向人的转变】【表明了设计的创造性质和意义;注重内部结构、功能与外观形态的统一;从人的需要出发(即

城市规划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城市的形成 1、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历史时期是在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的。 2、城市产生的根本动因:人类社会劳动大分工,城市的产生与人类技术的进步和阶级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 3、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历史上将由“采集”和“狩猎”向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演讲,称为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4、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当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产生了剩余产品,人们需要进行剩余产品的交换,于是产生了私有制,出现了劳动分工。此时,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出来,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地逐渐发展为城市。所以,最早的城市是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 5、发达的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产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第二节城市的概念 6、城市与乡村的主要差别:P4 7、城市的设置标准:P5 8、城市的类型:P6 9、城市的布局形式:P7 第三节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 10、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古代城市发展阶段和近现代城市发展阶段,以18世纪末蒸汽机为界。具体见P9 11、近现代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城市绝对集中发展阶段、城市相对分散发展阶段和城市区域协同发展阶段。P13 城市绝对集中发展阶段:城市的集中发展有利于发挥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弊端是环境污染和交通困难。 城市相对分散发展阶段:开发城市远郊地区的卫星城镇,分散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 城市区域协同发展阶段:城市区域协同发展的典型现象是,在那些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基础设施完备、交通条件优越的地区,大、中、小城市连绵发展,形成巨型城市群或城市带。典型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城市连绵区”、“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12、城市未来发展趋势:P22 13、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P28 第四节城市化 14、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过程是一种影响极为深广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它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向城市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以及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等人们看得见的实体变化过程,也包括了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扩散并进入乡村地区,甚至包括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向乡村地域扩散的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前者是直接的城市化过程,后者是间接的城市化过程。P32 15、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虽然有多个指标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水平,但能被普遍接受的是人口统计学指标,其中最简明、资料最容易得到、因而也是最常用的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指标。它的实质是反映了人口在城乡之间的空间分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16、城市化的阶段规律: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1979在研究了世界各国城市化过程所经历的轨迹后,把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P33),

设计概论试题(一)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5 BDBDB 6—10 BAAA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结构、动作 2、实用、坚固 3、多利斯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 4、意态、风神 5、巫术说、游戏说、模仿说 6、艺术作品、艺术欣赏者 7、情感性、创造性 8、罗丹 9、审美理知、审美共鸣 10、向日葵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是指艺术家、创作者精神实践活动及其产品。(1分)艺术创作是人类高级的、复杂的、特殊的精神活动。(1分)艺术创作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劳动过程。(1分)作为人类精神实践活动之一,它不可避免的受到它由之产生的时代特定经济基础的制约,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1分)艺术创作又是行动着的、发展着的审美实践活动。(1分) 2、蒙太奇:蒙太奇一词源于法语,是建筑学中一个名词的音译,是装配和构成的意思,借用到影视中来就是实现画面、镜头、声音等电影元素的艺术组接,是影视艺术中特有的重要表现手段。(3分)蒙太奇以人们的联想和理解能力为依据,运用画面的分切与组合,能动地揭示对象的内在联系和意义。(2分) 3、艺术风格:艺术风格体现着艺术家的艺术个性,(1分)是一个艺术家艺术个性稳定地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独特艺术面貌,(2分)它体现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1分)使艺术家具备独特的艺术个性的标志。(1分) 四、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再现论,是表述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内部主观世界和外部客观世界相互关系的理论。一般将那种侧重于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再现和模仿,通过外部客观世界表达内部主观世界的艺术理论、艺术创作统称为再现论、模仿轮、再现性艺术、模仿性艺术。(5分) 表现论,和再现论相对应或者相反对,也是表述艺术创作中内部主观世界和外部客观世界相互关系的理论。一般将那种侧重于对内部主观世界的表现,通过内部主观世界间接或曲折地表达外部客观世界的艺术理论、艺术创作、统称为表现论及表现性艺术。(5分) 2、艺术的社会功用主要有审美功用、认识功用、社会组织功用。(4分) 审美功用: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物,艺术从生产劳动、巫术等活动中分化出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愈来愈强烈的审美需要。(2分) 认识功用:艺术反映生活这个命题,尽管有些简单笼统,却还是道出了艺术的意识形态性质,它终究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种特殊表现形式。(2分) 社会组织功用:这也是艺术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功用。艺术从一开始就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社会创作的。(2分) 3、(1)人的首要属性就是其社会性,艺术家当然也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其成长、其创作无不受其所处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道德、宗教、民族心理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可以说,艺术家是其所处社会因素在个人身上集中反映的综合体。(4分) (2)艺术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时代社会形态中的,而不能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定时代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注:“课程(群)类别”和“课程性质”中用“√”标记选项。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 《城市规划概论》是测绘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理论选修课程。该课程主要内容为城市以及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历程、城乡规划专业发展主要理论、我国城乡规划法律以及主要专业规范、城市用地分类规范以及城市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等内容。了解我国城市规划的编制的主要程序、内容,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及城乡规划编制基本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掌握城市宏观发展战略研究要点与内容,城市总体规划必须满足城市的各项功能和居民对城市的物质和精神方面需求的原则;掌握城市规划必须从国情国策出发,符合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总体综合效益等原则;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作用、编制内容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本教学内容 (一)绪论2学时 (二)城市和城市规划概述8学时 1、城市规划发展史回顾2学时 2、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简述2学时 3、城乡规划法简介2学时 4、城市规划主要编制规范内容概述2学时 (三)城市规划的任务以及规划编制体系4学时 1、城市规划编制体系1学时

2、城市用地分类1学时 3、城市发展战略1学时 4、城市用地结构1学时 (四)城市规划编制6学时 1、城镇体系规划 1.5学时 2、城市总体规划 1.5学时 3、控制性详细规划 1.5学时 4、强制性规划内容 1.5学时 (五)城市规划的实施2学时 1、规划管理内容1学时 2、案例介绍1学时 (六)课程总结2学时 拓展教学内容 学生可与测绘学院相关课程与实践相结合,将城市规划概论的基本认识融汇其中。四、学时分配表 五、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演示、讨论、答疑等。 六、考核与成绩评定 1.本课程为考查课程。课程考核方式应与教学内容和过程相对应。 2.本课程执行测绘学院课程成绩评定规定:课程成绩单中“平时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40%,“期末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60%。

设计概论总结

设计概论总结 一、填空 1、在原始社会,为了满足打水的需求,半坡人萌生了制作精巧打水器具的愿望。经 过多年对生活的观察,高岸打水与跋涉运水的特殊需求在半坡人的思考中被综合 起来,后来经过反复推敲,一个既适合打水又方便运水的小口尖底的器物意象在 原始陶工的脑海中渐渐形成。这是设计。(考过) 2、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考过) 3、1896年,美国工程师首次将汽车商品化,手工批量生产了13辆汽车。(考过) 4、什么是双轨制?尊重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日本)(考过名词解释) 5、在世界上,一个地区如果达到某一特定人口规律,或者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数达 到一定比例,或者区域内具有建筑景观,市政设施等城市特征,就可以被称为城 市。 6、在中国,城市一般指按照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和建制镇。 历史上第一个以法规形式确定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是1993年12月被上海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通过的‘上海浦东陆家嘴中心区规划方案’。(考过选择) 7、城市设计‘以人为本’,因此也被誉为“高质量的城市多维空间设计”。 世界园林的萌生时间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后期。 8、在世界古典园林大系中,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园林和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园林最具典 型意义。(考过) 9、尽管世界现代园林设计目标趋于大同,但人们对于园林设计的欣赏,依然可以基于两 种不同的经验,那就是传统东方以自然山水为审美准则的生态体验以及传统西方以人 工山水为审美准则的几何秩序体验。 10、“室内”泛指建筑内部的空间单元;“室内设计”是对建筑空间的二次设计,它立足于 建筑界面的内侧空间,对建筑内部围合进行重构或再建,使之适应特定功能需求。 11、现代室内空间包含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两大类。进一步细分,可以得到居住空间、办 公空间、商业展示空间、纪念性空间、生产与特种技术空间、视听空间、观赏娱乐空间。 12、就民用汽车而言,车身形态大致包括轿车、客车、运输车几类。(考过,必考) 13、室内空间调度可以分为实质性调度和非实质性调度两种。 14、室内家具、色彩、光照,冷调子和暖调子1、室内空间与色彩,墙面和地板面积比较大,是决定室内色彩调性的主要方面2、室内空间与光照,包括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 15、产品设计以交通设计为核心,涉及汽车设计、家用电器设计、家具设计。现代设计范畴内的产品设计以工业化批量生产背景为基础,因此也被狭义的称作“工业设计”。 17、视觉传到设计是人类综合创造视听环境,尤其是视觉环境的创造性活动。视觉传达设计以广告设计为核心。 18、城市标志主要分有哪些?城市识别标志、城市导向标志。 19、艺术设计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功能原则。 20、认知和审美也是艺术设计功能原则的组成部分。 21、1907年10月,在德国的积极支持下,一个旨在促进设计的半官方机构“德意志工业同盟”成立,它标志着现代主义的萌起。 22、1919年,包豪斯学校在德国魏玛成立。包豪斯学院的建立是现代主义运动最重要的标志。只存在14年。

重庆市二级风景园林师 考试大纲

重庆市二级风景园林师 《园林植物与生态》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总体说明 一、考试性质 符合《重庆市风景园林师资格认证办法》,并报名申请重庆市风景园林师资质评审的各类人员,均应参加本课程的考试,考试合格成绩作为评审的重要依据。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指定参考书《园林植物与生态》编制而成。 二、评价目标 考察学员在园林植物分类、城市环境与生态、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管理、园林植物造景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注重学员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1.正确理解园林植物与生态的有关概念、原理和论断。 2.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明辨是非。 3.应用有关理论、原理、观点和方法,综合认识、分析有关园林植物配置、造景、城市建设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三、课程特点 《园林植物与生态》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涉及的基本知识面广,实践技能性强。包括了园林植物、城市环境与生态、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管理、园林植物造景等内容,重点在知识的系统性及其实践应用。 四、学习要求 在系统学习各章内容的基础上,能熟练掌握园林植物、城市环境与生态、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管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方法,熟悉常见园林植物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以及应用特点,系统掌握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手法,能融会贯通、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综合分析各类绿地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管理各类城市园林绿地。 1.理论知识方面 熟练掌握园林植物、城市环境与生态、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管理、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重庆地区常见园林植物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了解城市环境的特点、宜居城市在园林植物与生态方面的要求,掌握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管理的程序、方法,掌握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主要园林绿地类型的植物造景设计要点。 2.能力、技能方面 掌握园林基地及其周围环境的调查、生态分析方法,能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掌握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管理的方法及技术规范,掌握园林植物造景的常用手法、主要园林绿地类型的植物造景设计要点及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的意境营造方法。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管理各类城市园林绿地。 第二部分考核要点与要求 一、园林植物基础知识 (一)考核知识点 1.园林植物生长发育 2.园林植物应用分类 3.园林植物与主要生态因子 4.重庆地区主要园林植物及其特点 (二)考核要求 1.掌握:(1)基本概念:植物学名,双名法,顶端优势,热带植物,温带植物,耐寒植物,阳性植物,阴性植物,旱生植物,湿生植物,水生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酸性土植物,碱性土植物,维管植物,种子植物,高等植物;(2)园林植物个体生长发育的阶段性、相关性;(3)常用植物分类单位涵义;

艺术设计概论考题解析

《艺术设计概论》期终考试A卷试题 时量:120分钟共100分 一、选择(28分,每空一分) 1.二战期间发展起来的( ) ,科学的考虑了人的舒适性和工作的效率。 a) 设计文化学 b) 人机工程学 c) 设计美学 d) 设计史学 2.( )是近现代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设计运动。 a) 波谱运动 b) 新艺术运动 c) 绿色设计运动 d) 装饰艺术运动 3.按照( )的说法:“普通符号科学——它有各种名称:符号学(semiotics,semiology) 或语义学(semasiology) ,这些术语来自希腊语的sema( 符号) 。” a) 毕加索 b) 贡布里希 c) 索特萨斯 d) 莫里斯 4.( )理论自60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其《论语法学》一书中确立。 a) 解构主义 b) 抽象主义 c) 立体主义 d) 符号学 5.( )试图通过所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 a) 格罗佩斯 b) 贡布里希 c) 米斯 d) 莫里斯 6.设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的研究对象。 a) 艺术设计 b) 设计方法 c) 设计批评 d) 设计史 7.设计disegno概念产生于( )文艺复兴时期。 a) 中国 b) 法国

d) 意大利 8.设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 a) 借用 b) 理论 c) 社会性 d) 参照和创造 9.国际经济界的分析认为:“( )经济=设计力”。 a) 日本 b) 法国 c) 德国 d) 意大利 10.设计的特征有? a) 文化性 b) 社会性 c) 国家性 d) 民俗性 11.人面鱼身纹是( )彩陶上最具代表性的纹饰。 a) 仰韵文化彩陶 b) 庙低沟彩陶 c) 马家窑彩陶 d) 半山彩陶 12.中国明清在园林设计方面的专著是( )。 a) 《考工记》 b) 《园治》 c) 《天工开物》 d) 《营造法式》 13.1851年,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办了首届世界博览会。( )设计著名的“水晶宫”。 a) 麦金托仕 b) 博克斯登 c) 戈地 d) 毕亚莱至 14.1919年,( )担任了“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校长,推行一套新的教学制度和设计理论,使该校成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摇篮。 a) 彼特贝伦斯 b) 罗维 c) 格罗佩斯 d) 赫尔佐格?德梅隆 15.展示设计属于( )的设计。 a) 二维 b) 三维

工业设计概论(许喜华)复习总结

工业设计概论(许喜华)复习总结 北京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关于史论的考题整体比较简单,相对于往年来说考的更为具体,对我们对特定 知识点的把握程度的要求也更高,其中关于设计史和材料成型工艺的考查也考的比较具体,对于简答题, 很多知识点如果记得不牢固就会失去一定的分数。而70分的论述题依然保留着原有论述题的特点,考题相对比较灵活,我们都会从一定的角度给出一定的分析,不会严重的失分,但想要得高分同样也没有那么容 易。 考试分析: 北京理工工业设计史论的考查虽然近两年开始了简答+论述的模式,考题趋于具体化,虽然开始注重考一些具体的细节性的东西,但更注重考查的还是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于论述题: 论述题没有固定的答案,考查的题目一般也比较宽,通常是考查设计中各要素的关系或一些设计理念。 由于硕士研究生期间写文章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导师也会更加注重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论述题, 我们一定要体现出一定的写作水平,即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由于并无标准答案,我们也只需从一定的 角度分析得合理、有据,就会得到老师的青睐。 写作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虽然听起来比较难以宽泛,但具体实施起来也有一定的技巧,这些技巧也是高 中学习写作议论文经常提及到的: 1、列提纲提纲的目的是便于把握文章的结构,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合理,清晰。提纲不必写出,我们在 心里打下腹稿也行,但写作时要记得自己的提纲。 2、分出论点论据论述题一定要写成议论文这是无可争议的,不管你的随笔或者散文诗歌写得多么出色, 但要记得考试一定是议论文,并且是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的。 3、注意合理分段合理分段的目的也是为了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论点更加分明,尤其要注意论点段的 独立性和显著性,须知阅卷的时间短,任务重,老师不会去看冗长的说明,而是去抓鲜明的论点。

《城市规划概论》重点复习

1.城镇化含义:城镇化这一概念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2.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翻译:工匠们在建造城市的时候,每边丈量九里,一边开三个门,城内九条东西向大街,九条南北向大街,每条街都是车轮的九倍,可并排走三辆车,,城市左边设置祖庙,右边设稷坛,前边是外朝办事的地方,后面是市场交易地,市与朝各占百步见方。) 3.邺城功能分区明确,结构严谨,城市交通干道轴线与城门对齐,道路分级明确。 4.隋唐长安城由宇文恺设计 5.城规之父——希波丹姆——米列都城 6.乌尔城特点:该城有城墙和战壕,面积约88h㎡。人口约30000-35000人。乌尔城平面呈卵形,王宫,庙宇以及贵族僧侣的府邸位于城市北部的夯土高台上,与平民和奴隶的居住区间有高墙分割。夯土高台共七层,中心最高处为神堂,之下有宫殿,衙署,商铺和作坊。乌尔城内有大量耕地。 7.田园城市的概念(定义):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与一般意义上的花园城市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一般的花园城市是指在城市中增添了一些花坛和绿树,而霍华德所说的“Garden”是指城市周边的农田和园地,通过这些田园控制城市用地的无限扩张。 8. 1 2 3 动态性。 总的来说:《雅典宪章》针对当时无计划、无秩序的发展过程导致的各种城市问题,提出理性的功能分区和简单的机械联系,强调物质空间的描述,追求完善的终极状态,属于城市规划理论的无序性向纯理性阶段的转变。《马丘比丘宪章》签于《雅典宪章》引导下的城市改造中,城市活力的丧失,提出城市空间的流动性和连续性,强调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城市的动态特征。属于由《雅典宪章》的纯理性向人性化阶段的转变。 9.邻里单位:“邻里单位”是社区的一种类型,一定意义上说,邻里单位是社区的一个最小单位。邻里单位形成的基础是邻里关系。 10.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 所谓“零碳城市”,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环保型城市,也可称“生态城市”。当然,要做到真正的零排放是不可能的,但它作为人类环保的一个理想和目标却是积极的、现实的。 11.对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制的理解:对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制的理解必须从两个维度展开,第一,从城乡规划的专业角度来看与核心法的关系如何;第二,从一般性法律规范角度来看,该法律规范属于哪一类。 一书两证制度: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中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创造和修复人居关系,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和公正的社会环境,达到城乡经济,文化和社会协调、稳定地永续、和谐发展。 城市规划体制运行的意义:就在于保证特定规划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得到实现,因此,规划目

设计概论试卷及答案

填空10 简答6*5=30 论述15*2=30 设计30 一、填空题 1、设计可分为三大设计领域,分别是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和空间设计 2、工业设计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目的是改善人的生活方式 3、工业设计的三个层次分别是改良设计、创新设计、系统设计 4、工业设计中提出了针对人的设计原则,指实用性,易用性,认知性,社会性,审美性,社会性原则 5、创新思维的三个层次分别指流畅性、变更性、独特性 二、简答题 1、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什么是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 从广义上讲,工业设计是工业化时代的设计,包括视传、产品和空间。 从狭义上讲,小到纽扣大到宇宙飞船,一切通过工业手段实现的产品的设计。 工业设计的定义 “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旨在确定工业产品的外形质量。虽然外形质量也包括外观特征,但主要指同时考虑生产者和使用者利益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这种关系把一个系统转变为均衡的整体”。“同时,工业设计包括工业生产所需的人类环境的一切方面。”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起目的是综合考虑并提高物品、过程、服务以及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的质量。因此,设计既是创新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 3、从职能的角度说明设计师与工程师的不同? 工程师职能: 解决机器与机器的关系 设计师职能: 解决人与机器、环境间的关系 4、举例(5个以上)常见的产品易用性问题? 1诺基亚7500:中间键是滑珠,诺基亚7500的菜单是用摇杆控制的,摇杆很紧,各个方向都很灵敏,但是手上有水或者有汗的时候,摸起来有点滑操作性就下降 红蓝椅:有简洁的造型语言和色彩,表达深刻的设计理念,解释了风格派抽象的艺术理论,但从功能上它是不合理的,坐上去不舒服。 多功能电磁炉: 5、针对大学生、老年人、商务男士和时尚女士,分析其产品设计中的人化原则要点? 大学生:大学生是年轻一代,比较追求时尚,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因此主要考虑易用性,经济性,审美性 老年人:老年人属于弱势群体,因此为老年人做的设计要满足他们的生理,心理,精神需求,主要考虑实用性,易用性,经济性

设计概论学习心得2

设计概论学习心得 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工业革命开始以后,造物艺术伴随着大工业生产技术和艺术文化的不断融合,并在20世纪初凝聚成为工业设计,并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现代学科得以确立,工业产品设计才成其真正意义。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设计学的产生是20世纪以来的事件;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它自己的研究对象。由于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这使得设计学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特征;而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又使得设计学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本书希望引起中国设计界对理论问题的关注进而对设计教育的关注,并最终使设计学成为一门真正登载教育和实践两方面都得到落实的学科。 工业产品设计就是对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工艺、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诸因素从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处理,既要符合人们对产品物质功能的要求,又要满足人们审美情趣的需求。 也就是在对工业产品进行外观设计时,不仅要研究工业产品制造的可能性、操作时的可靠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形态表现的艺术性等,同时还要研究工业产品对社会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作用。这里的"艺术性"是一种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产品的造型处理、色彩处理、纹饰处理与视觉效果相关的结构处理、纹理效果处理,还包括人的触觉、听觉等综合感觉效果的处理。 工业产品设计也是人类创造的物化形态、是一种造物艺术的同时,它已经成为一种综合艺术语言。作为人类造物活动的 延续和发展,同样是一种艺术文化。在技术手段上,它拥有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无可比拟的现代工业文明;在审美精神上,它又是传承不断的人类创造力与文化传统的延伸与发展。于是,工业产品设计将人类完善自己制造产品的努力从个人性的劳动转变为专业化的社会性劳动,变为运用社会的宏观力量控制和优化人类生活与生存环境的浩大工程。这意味着,人类已不满足于将生产力的发展仅用于从自然中获取财富;人类已觉悟到、并有意识地运用现代工业技术和艺术手段去拓展文化生活中的精神空间,以求得人类自身的不断完善。

城市规划概论_复习题_FXT232237_1101

《城市规划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在我国是指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城市化:通常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3、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国家或相对完整的区域中,有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且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 4、城乡发展:是指区域内城市、乡村经济社会的相互联系及发展状况,城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驱动力,城镇体系的发育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乡的整体发展水平。 5、区域规划:是在一个地区内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 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关系建设对土地的需要,对一定时期内一定行政区域范围的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所制定的目标和计划,是对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的总体战略部署。 7、城市环境保护:是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未来行动进行规范化的系统筹划,是为有效的实现预期环境目标的一种综合性手段。 8、城市规划的专题研究:是针对城市规划过程中所面对或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 9、地租:报酬或收益,本质是土地供给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向土地需求者让渡土地使用权时所索取的利 润。土地价格:是土地供给者向土地需求者让渡所有权时获得的一次性货币收入。 10、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在当前或近期拟开发建设地段,以满足修建需要为目的的进行的规划设计,包括总平面布置、空间组织和环境设计、道路系统和工程管线规划设计等。修建性详细规划应满足上一层次规划的要求,并为下一层次建筑、园林和市政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11、城市交通规划:是确定城市交通发展目标,设计达到该目标的策略,制定和实施计划的过程,包括确定城市交通政策、城市客货交通组织、道路交通流量分配等主要内容。城市交通规划必须同土地使用规划和道路系统规划密切结合、相互协调。交通规划应为决策提供足够的决策信息。 12、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是指以城市为基点,与城市外部进行联系的各类交通运输的总称,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 13、城市绿化系统: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其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 14、城市规划编制:目的是为了实施,即通过依法行政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把制定的规划逐步变为现实。 二、选择题 1、后工业化初期城市发展主要体现为( C )。 A.绝对分散 B.绝对集中 C.相对分散 D.相对集中 2、城市的不同发展时期与主导产业是什么( C )。 A.前工业、工业、后工业社会主导产业依次为第一、第三、第二产业 B.前工业、工业、后工业社会主导产业依次为第二、第一、第三产业 C.前工业、工业、后工业社会主导产业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D.前工业、工业、后工业社会主导产业依次为第三、第一、第二产业 3、现代城市规划早期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或实践活动是( B )。 A.西谛的工业城市 B.柯布西埃和他分别在1922年发表的“明天城市”和1931后发表的光辉城市 C.欧文、傅立叶和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D.奥斯曼所进行的巴黎改建 4、下列哪个不属于城镇体系特点( A )。 A.依赖性B.关联性C.开放性 D.层次性 5、代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是( C )。

设计概论试题和答案考试复习题

现代艺术设计史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 1.英国手工艺运动的们导者约翰·罗斯金和威廉·莫里斯 2.20世纪杰出建筑大师米斯·凡德洛。用现代村料设汁了1929年的巴塞罗纳博览会德 国馆。全面体现了他的少则多的设计思想 3.包豪斯最大的成就是把技术和艺术结合起来 4.“有机建筑”的提倡者是弗兰克·莱特,他于1937午设计的“流水别墅”,成为20 世纪设计史上的一个典范 5.包衰斯分、魏玛、迪索、柏林三个阶段。 6.包豪斯的三任饺长分别是格罗佩斯、迈耶、米斯 7.现代设计萌芽以前的没计风格有,中世纪:哥特式以小尖塔和彩色玻璃镶嵌为特色。 罗马式式回屋顶,弧形拱门和厚墙为特点的基督教堂艺术。“古希职罗马艺术”“静穆的伟大,单纯的崇高”。16世纪文艺复兴代表人文主义精神和秩序严谨,协调的古典美学理想,17世纪巴洛克追求不规则形式,起伏的线条及情感热烈的天主教和君主宫廷室内奇异装饰为特点,18世纪洛可可优雅轻快,非对称曲线,华丽柔和以及营造沙龙是居住环境。19世纪初古典主义和浪漫吐义井驾齐驱 8. ail-14芽后至今的设计风格有1860 1900鑫参动ee.1890-1905断艺术运动. 1900-1930一机峨关华演动一.1925-1939 K "I术41 f. 1935-1955一商业主义风格一。 1955-1.975样化:III期:波曾POP:战技术‘-龙冤月组这‘.一用钩主义一.if, Ix代」尹, l国际土义):微电子风格。1975-1今当代」孔乡尔 一、石调解神 ‘.荷兰只格派 “风格派一设计更多的是代表一种造型语白。其忍想和形式娜起谭子蒙始里安的绘画 扮索‘把几何学作为造,,丛础。主张以最简单的几何语台创造新的视觅形象.这种语G 通常 以水平找垂直线、正Y形、长方形"9规整形和ft, OY.蓝三原色格里特"1特到I,T德设 计的《红、篮.蓝的0子,是风格派的代表作. 孟手工艺设计 手工艺设计是以干工刘琢中褪行有口的的加工制作的设计,它主耍依京双手和简单工 县,简单的机城工共主要依弃艺人的勿挂和技巧,通过造望纹饰,质们:fi.显示其价值. 几有质朴、华丽、活i&锌特色. 3.笑国艺加哥学派 在采用钢饮等新们料以及俞层框架等新技术建达摩天大楼的过程申之加哥的建筑师幻 逐渐形df了简洁的风格,芝加周学派山此而生.沙利文J亡芝加哥学9d的中坚人物和理论家。 他1896午提出的创形式迫曲功能一第二代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弗兰克·案特。他是 .右饥段筑“思恕的血型代表. 9.罗可可风格 原意为.贝壳形:源于法18的.拈巧气18111纪路易十玉时朋的班WiR尚纤巧轻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