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的习性、危害及防治措施
老鼠的生态习性及其防治讲

栖息地 :褐家鼠喜栖息于温度稳定、潮湿的地方,在华北、西 北和东北等干旱的地区尤其如此。鼠洞多挖掘在层基周围、垃圾 堆、道路两旁的路面下。地下室、墙基、下水道、船坞、港口码 头以及沿河岸的冲积地也是褐家鼠喜欢的栖息地。 小家鼠喜栖 息于干燥离食源近的场所。由于体形小,常在墙基、仓库货堆中 和保温层内打洞或在破箱、抽屉中筑巢。筑巢材料多为破布、纸 屑等废物。 记忆力: 记忆力:老鼠记吃又记打,善于汲取“教训”,例如,一旦吃了 毒饵死亡,或吃不足毒饵而未被毒死,能在几个月内牢牢记住这 种毒饵的形状和味道,不易上当;用电猫或其他捕鼠器捕鼠,目 睹同伴被抓住,能在很长时间紧记而回避这些捕鼠器具。 也是因为鼠类很敏锐的记忆力,所有的鼠类都有定型行为,例如 摄食行为、鼠道、隐蔽场所和活动周期等。这些都是灭鼠是可以 利用的鼠类的弱点。
2、鼠饵可投放于: 鼠饵可投放于:
1)外环境,沿墙根投放 2)外围见鼠粪或鼠类攀爬痕迹处 3)外围食品(水果、蔬菜等)的临时存放地 4)地下室内 5)外围垃圾站(房) 6)天花吊顶内 7)水电管井内 8)下水道井内下井台上
五、巩固灭鼠
灭鼠需长期进行
灭鼠是一项长期的过程,达标以后,仍会有少 数幸存老鼠继续繁殖,也有周围老鼠的入侵, 因此必须继续投鼠药并及时更换,仔细巡查防 护措施,一旦破损及时修补。防护必须持之以 恒,不能松懈,才能把灭鼠工作做好。
粘鼠胶还可投放于:
1)在所有外部通道口的两边 2)在卸货区收货口的两边 3)在所有DSD接待门两边 4)办公区域出入口的两边 5)库房门口的两边 6)店内生鲜区、熟食区、粮油区 7)面包房内部和出入口两边
粘鼠胶不可投放于: 粘鼠胶不可投放于:
1)室外区域 2)易被水淋湿的区域 3)易被灰尘、杂物覆盖的区域 4)营业期间的卖场
鼠的危害及一般防治方法

鼠的危害及防治一、鼠对人类危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传播疾病老鼠能传播30多种疾病,其中危害严重的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病、钩端螺旋体病和恙虫病等。
从我国历史上来看,曾发生过几十万起由老鼠传播的疾病,最多一次病死人数超过当时人口的四分之一。
携带各种细菌和寄生虫,可传染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螺旋体疾病等,比如鼠疫、出血热、森林脑炎、钩端螺旋体病等(二)造成经济损失老鼠对人类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表现为:1、糟蹋粮食。
据四川粮食部门报道,农民每年收获的粮食被老鼠糟蹋占18%;2、危害牧场草地。
3、损坏森林树木。
4、咬伤、咬死家禽。
5、咬坏电缆、电线,造成停电或短路;破坏通讯线路和计算机系统。
6、在大坝挖洞,导致水灾。
7、咬坏图书馆资料、档案资料;及居民家庭的衣服和家具。
二、鼠类的生活习性:鼠通常在夜间活动,白天休息。
家栖鼠多栖息在厨房、杂物堆、牲畜圈、饲养房、仓库、下水道、电线电缆沟;野栖鼠大多栖息在农田及丛林之处。
鼠的生活习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繁殖力鼠的个体小,性成熟早,怀孕期短,产仔数多。
大多数鼠类每年产仔数次,每次可产仔4-8只。
母鼠受孕不到3个月,即可产仔,仔鼠2-3个月成熟,即可繁殖后代。
鼠的寿命一般为一年左右,由于较强的繁殖能力,通常灭鼠达标后半年内,又会恢复到达标前的鼠密度。
(二)鼠的活动规律1、行走:老鼠是昼伏夜出的动物,主要是避开人类的干扰,多在夜间活动,活动时靠墙根或固定物边行走,形成鼠路。
褐家鼠多在100-150米范围内活动;小家鼠活动范围较小,多在栖息地30-50米内觅食、活动。
2、攀登和跳跃:三种家鼠均能攀登,其中黄胸鼠更善攀登;褐家鼠能垂直跳高60厘米,小家鼠也能跳高30厘米。
3、游水:三种家鼠均能游水,褐家鼠水性最好,能在水面浮游60-72小时,潜水30秒钟。
4、栖息:褐家鼠有趋湿性,主栖地下层,善打洞栖居;黄胸鼠和小家鼠喜干燥,黄胸鼠主栖高层,小家鼠多靠近食源处栖居,栖居条件简单,常在抽屉、报纸堆、旧鞋、絮窝栖居。
鼠害防治基本知识

鼠害防治基本知识
一、鼠类的生活习性
鼠类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一般喜欢在夜间活动。
它们的食物来源广泛,能够食用人类、畜类、禽类的食物,也能够食用种子、果实等植物食物。
鼠类的生殖能力强,繁殖速度快,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治,就会形成严重的鼠害。
二、鼠害的危害
鼠害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例如破坏农作物、食品等储存物品,危害人类健康,如传播鼠疫、钩端螺旋体病、狂犬病等多种疾病。
三、鼠害的防治措施
(1)环境改善: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垃圾堆积、废弃物存放等,减少鼠类的栖息地。
(2)物理防治:采用防鼠垫、粘鼠板、鼠笼等物理方法捕捉鼠类,有效减少鼠害。
(3)化学防治:使用杀鼠剂对鼠类进行毒杀,包括颗粒剂、毒饵、气雾剂等多种形式。
使用化学杀鼠剂时,应注意防护,避免对人、动物和环境造成伤害。
(4)生物防治:使用天敌、猫、狗等自然敌害对鼠类进行控制,避免使用化学剂和杀鼠器具。
(5)综合防治:结合环境改善、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种方法,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四、鼠害防治注意事项
(1)应注意杀鼠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遵守使用说明和剂量要求,防止杀鼠药物残留对人类和环境的污染。
(2)使用防鼠剂、粘鼠板等物理方法时,应根据鼠类的活动规律放置捕捉器具,避免对其他动物造成伤害。
(3)应及时清除垃圾,防止垃圾堆积成为鼠类的栖息地。
(4)对于农村和城市中的鼠害防治,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防治方案,例如农村地区可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城市中可采用化学防治和综合防治为主。
(5)应定期进行鼠害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鼠害,防止鼠害扩散和传播。
工厂老鼠防治方案

工厂老鼠防治方案随着城镇化和企业规模化的加速发展,工厂建设、扩建、改造等活动也日益频繁。
而在这些工厂中,老鼠问题成为了日益突出的一个问题。
老鼠不仅会对工厂的生产秩序和员工健康造成威胁,还可能直接影响企业的形象和品牌声誉。
因此,工厂老鼠防治问题十分重要。
下面将从工厂老鼠的危害、产生原因、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工厂老鼠防治提供一些参考。
工厂老鼠的危害老鼠是一种会飞的哺乳动物,能够在工厂中四处游动,寻找适合它的食物、水源和栖息场所。
而老鼠身上携带疾病和寄生虫,直接威胁员工健康。
一旦被感染,员工就容易出现身体不适、发烧、呕吐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可能引起并发症或危及性命。
另外,老鼠爱啃食电线、管道等物品,可能会造成电路短路、管道堵塞等事故,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秩序和资产安全。
同时,工厂老鼠也对产品造成质量影响,窃食损毁物品和生产设备,严重的还会引起企业恶化和客户满意度下降。
工厂老鼠产生的原因对于工厂老鼠的防治,首先需要先了解老鼠产生的原因。
在工厂中,老鼠的产生和繁殖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食物来源:工厂里常常有各种各样的食物,如食堂、库房、废料等,这些都是老鼠的食物来源。
2.温度条件:老鼠比较喜欢温暖、潮湿、不通风的环境。
因此,工厂的环境如温度湿度等都是老鼠产生和繁殖的重要因素。
3.安全隐患:通常,老鼠在工厂中能找到很多可以栖息和藏身的地方,如货物下面、墙角、管道、隔板、空隙等。
4.管理不当:如果工厂管理不当、卫生条件差,随处可见垃圾堆和杂物垃圾,老鼠可从其中寻找食物和栖息场所。
防治措施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是解决工厂老鼠问题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治方法:1.清理工厂环境:定期清理工厂和周围的垃圾、杂物,尤其是对于食品库房和食堂区域等地方要保持特别注意,避免让老鼠有机可乘。
2.封堵漏洞:在通风孔、排水管道口、墙角等易出现老鼠的地方,进行封堵、填洞、堵窟等措施,减少老鼠的栖息和活动范围。
3.安装防鼠设施:根据老鼠的生活习性,安装老鼠夹、鼠笼、粘鼠板等防鼠设施,及时扫除尸体,以达到防治的目的。
老鼠防治课件ppt

06
CHAPTER
老鼠防治的未来展望
06
CHAPTER
老鼠防治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天敌或病原体控制鼠害,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智能监测系统
利用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实时监测和预警鼠害情况。
新型灭鼠剂
研发更高效、低毒、环保的灭鼠药剂,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破坏建筑物
老鼠在建筑物中打洞、咬食电线、 破坏家具等,造成经济损失和安全 隐患。
对农作物的危害
01
02
03
直接啃食
老鼠会啃食各种农作物, 造成产量下降和品质受损 。
传播病虫害
老鼠携带多种病菌和寄生 虫,传播给农作物,导致 减产和品质下降。
破坏农田设施
老鼠在农田中打洞、咬食 水管等,破坏农田设施, 影响农业生产。
速增长。
性别比例
在适宜的条件下,雌性老鼠的数 量通常多于雄性,这有助于维持
种群稳定。
老鼠的繁殖特点
繁殖速度
老鼠的繁殖速度很快,雌鼠孕期 约21天,一胎可产仔6~12只。
生长周期
幼鼠出生后约一个月即可成熟并 开始繁殖,因此老鼠数量容易迅
速增长。
性别比例
在适宜的条件下,雌性老鼠的数 量通常多于雄性,这有助于维持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传播疾病
老鼠是多种病原体的携带者,如鼠疫 、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可通 过接触或污染食物传播给人类。
咬伤和抓伤
污染食物和水源
老鼠经常在人类居住环境中活动,会 污染食物和水源,引发消化道疾病。
老鼠的牙齿和爪子锐利,容易咬伤或 抓伤人类,引发感染。
对环境的破坏
老鼠的生活习性及灭鼠的方式方法

老鼠的生活习性及灭鼠的方式方法县创卫办朱正才灭鼠对保障人民健康意义重大。
老鼠是多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的贮存宿主,它通过其体外寄生虫叮咬、排泄物污染、机械携带以及直接咬人等方式,可传播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森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
同时,鼠类盗食粮食、啃咬庄稼,破坏草原植被,影响牧业,咬坏家具、衣服,毁坏建筑物,破坏堤坝,咬坏电线引起火灾、破坏通讯等,造成人类巨大损失。
所以,老鼠过街,应该人人喊打。
1,老鼠能否被灭绝虽然目前科学技术进步迅速,但要在大范围内灭绝老鼠还办不到,灭鼠除害仍然是一项长期任务,不能一劳永逸。
当前的目标是,群策群力,科学灭鼠,把老鼠的数量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
老鼠没有被灭绝的主要原因是:①老鼠的适应性强,反应灵敏,善于隐藏,难以一网打尽,消灭一批后老鼠又能很快繁殖,恢复原样。
②人们对老鼠的特点了解不够,灭鼠的方法不甚理想。
2、消灭老鼠应遵循的原则要取得减轻以至消除鼠害的实效,灭鼠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①综合治理。
包括断绝鼠粮(居住区管理好粮食、食品、牲畜家禽食料、水源、垃圾、粪便等),以尽可能减少害鼠的食源;减少害鼠的栖身地(搞好环境卫生,堵塞鼠洞,地面硬地化等)。
②群策群力。
必须在较大范围内协同统一行动,灭鼠效果才能持久。
③因地制宜。
老鼠的生活习性与周围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的条件下,消灭老鼠的办法也有所不同。
另外,任何方法每用一次,等于对老鼠进行一次选择、训练,不能连续用一种方法灭鼠。
④持之以恒。
防治鼠害是长期任务,不可能一劳永逸,要有长期打算。
3,鼠常见种类老鼠属于哺乳纲、啮齿目。
全世界啮齿动物约有1700多种,我国有145种老鼠,广东省鼠科种类有20#,常见的家鼠有褐家鼠、黄驹鼠、小家鼠。
4,老鼠传播疾病的途径老鼠是很多疾病的贮存宿主或媒介,已知老鼠对人类传播的疾病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鼠伤寒、蜱性回归热等57种。
老鼠传播疾病有三个途径:①鼠体上寄生虫作媒介,通过叮咬人体吸血将病原体传染给人。
五害介绍

第一部分病媒生物“五害”介绍一、鼠1、常见鼠的形态及生活习性主要鼠种有:褐家鼠、黄胸鼠和小家鼠三种,属家栖鼠类,依靠人类提供的食物为生。
其危害是消耗粮食、啃咬衣物、家具、电线等造成各种事故灾害。
还能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30多种疾病。
A、褐家鼠又称沟鼠身体粗壮,体型较大,体重150克—550克。
该种类繁殖能力强,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以春、秋两季为繁殖高峰。
习惯于夜间活动,通常以黄昏和黎明前为活动高峰。
B、黄胸鼠体型细长,重100—250克,腹毛灰黄色,胸部黄色更深并呈棕黄色。
尾长超过体长。
其繁殖能力略低于褐家鼠,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以夜间活动为主,以黄昏和黎明前为活动更为频繁。
C、小家鼠小型鼠种,体重12—20克。
尾长于或等于头身长。
繁殖能力强,所在是内阴暗角落、杂物箱、柜内筑巢产仔,昼夜活动,夜间活动较白天频繁。
2、一般防治措施门窗和门框、窗框要包边(约30厘米)合缝;下水道管口应加碗盖和栅栏(栏间距不大于1.3厘米);地下室、地面房屋通风口必须装防鼠网;食品加工厂、仓库一楼的窗户也必须安装纱窗,既防鼠又防蝇;采用捕鼠器(鼠夹、鼠笼、粘鼠胶板)控制;环境治理(搞好环境卫生,改造下水道,清除房屋周围的杂物,定期检查绿化带并堵塞鼠洞)。
3、使用药物:敌鼠纳盐、大隆稻谷二、蚊1、蚊虫的形态特征常见种类有:中华按蚊、至倦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埃及伊蚊。
传播疾病有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和登革热。
A、至倦库蚊成虫体型中等淡褐色,翅无黑白斑,足无白环,腹节背面各节基部有向后延伸呈半月形的白色横带。
停息时身体于停落面平行。
B、白纹伊蚊又称花斑蚊,体型较小,呈黑色或深褐色。
翅无黑白斑,体有多处银白色斑,胸背部有一条银白色纵纹,后足各节均具白环。
停息时身体于停落面平行。
C、三带喙库蚊成虫体型较小,深褐色,喙中段有一白环,翅无斑。
D、中华按蚊体型中等,灰褐色,翅有黑白斑。
停息时身体与喙呈一直线,同停落面呈角。
2、蚊虫的生活史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幼儿园鼠害防治培训内容

幼儿园鼠害防治培训内容一、鼠害危害认知1. 鼠类携带多种病原体,可传播疾病,如鼠疫、出血热等。
2. 鼠类咬食食物、破坏电线等,给幼儿园带来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
3. 鼠类在夜间活动,可能引发幼儿的恐慌和不安。
二、鼠类生活习性1. 鼠类喜欢阴暗、潮湿、温暖的环境,常栖息在墙角、下水道、垃圾堆等处。
2. 夜间活动,善于攀爬,可通过缝隙、孔洞进入室内。
3. 食性杂,喜食谷物、果实、垃圾等。
三、防治策略与原则1. 综合防治:结合环境整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方法。
2. 安全第一:确保防治过程中的安全,避免对幼儿园师生造成危害。
3. 持续监测:定期检查、监测鼠害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四、环境整治与预防1. 清理垃圾,保持环境整洁,减少鼠类食物来源。
2. 封堵缝隙、孔洞,防止鼠类进入室内。
3. 定期检查下水道、排水沟等,防止鼠类滋生。
五、物理防治方法1. 使用捕鼠器、粘鼠板等捕捉鼠类。
2. 设置鼠夹、鼠笼等陷阱,诱捕鼠类。
六、化学防治方法1. 使用鼠药进行灭鼠,注意选择低毒、高效的鼠药。
2. 投放鼠药时要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误食。
七、生物防治方法1. 利用天敌如猫、猫头鹰等控制鼠类数量。
2. 使用微生物制剂如鼠疫疫苗等进行防治。
八、安全与应急处理1. 在防治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使用过于暴力或危险的方法。
2. 如发现幼儿误食鼠药或接触鼠类后出现不适,应立即送医救治。
3. 如发生鼠害爆发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鼠害扩散。
以上是幼儿园鼠害防治培训的主要内容,通过培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鼠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为幼儿园的卫生和安全保驾护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
大,有几十亿只,而且繁殖很快,生命力很强,几乎什么都吃,什么地方都能住。
生活习性
1、夜出昼伏凭嗅觉就知道里有什么食物,吃饱后三三两两打闹、追逐,饿了或发现有新的美味食物,再结伴聚餐。
2、非常灵活且狡猾,怕人,活动鬼鬼祟祟出洞时两只前爪在洞边一爬,左瞧右看,确感安全方才出洞,它喜欢在窝—食物—水源之间建立固定路线,以避免危险。
3、视力敏捷老鼠大多数在夜间活动、觅食,夜间活动的老鼠在很暗光线下能察觉出移动的物体,白天活动的老鼠视力更好。
4、钻洞本领高家鼠鼠洞很明显,常在墙旮旯里、牲囗圈、仓库伙房处。
5、很强的记忆性和拒食性在熟悉的环境中改变一部分,立即会引起它的警觉,不敢向前,经反复熟悉后方敢向前。
如处受过袭击,它会长时间回避此地。
危害
2、挖掘田地,偷吃粮食,危害农业。
3、啃咬衣物、食品,传播疾病。
4、在堤坝上打洞造成水灾。
5、破坏财物:因老鼠要定期磨牙,所以会啃咬各种物体。
6、污染环境:如田鼠会破坏庄稼,鼠细菌等。
7、传播疾病:如鼠疫等。
8、扰人安宁。
传播疾病
老鼠是很多疾病的贮存宿主或媒介,已知老鼠对人类传播的疾病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斑疹伤寒、蜱性回归热等57种。
经研究老鼠传播疾病有三个途径:
1、鼠体外寄生虫作媒介,通过叮咬人体吸血时,将病源体传染给人;
2、体内带致病微生物的鼠,通过鼠的活动或粪便污染了食物或水源,造成人类食后发病;
3、老鼠直接咬人或病源体通过外伤侵入而引起感染。
防治
环境灭鼠
老鼠需要水、食物以及隐蔽的栖息条件,才能生存和繁殖。
因此,创造一个不适宜其生存的环境,就能使一个地方的鼠量大大下降,并能使灭鼠成果容易得到巩固。
物理学灭鼠法
又称器械灭鼠法,应用较久,应用方式也较多。
它不仅包括各种专用捕鼠器,如鼠夹、鼠笼,也包括压、卡、关、夹、翻、灌、挖、粘和枪击等。
化学灭鼠法
又称药物灭鼠法,是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一种灭鼠方法。
药物灭鼠又可分为肠毒物灭鼠和熏蒸灭鼠。
生态学灭鼠
也就是通过改良环境,包括防鼠建筑、断绝鼠粮、农田改造、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清除鼠类隐蔽处所等,也就是控制、改造、破坏有利于鼠类生存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使鼠类不能在那些地方生存和繁衍。
生态学灭鼠是综合鼠害防治中很重要的一环。
灭杀活鼠
布放毒饵毒杀老鼠是最常用的鼠害治理方法。
由于起效快很受欢迎。
但因毒性较大,必须由有害生物防治专业人员使用。
对偶然侵入家庭的老鼠可使用粘鼠板粘捕,也可使用鼠笼或鼠夹诱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