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修井机发展的技术现状与展望
浅谈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发展趋势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的发展趋势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国家石油产量的增加和油田开发的不断推进,修井机的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三个方面来浅谈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的发展。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的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
传统的陆地石油修井机在操作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新型的陆地石油修井机在结构设计、操作方式、智能化程度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新型的陆地石油修井机采用了更先进的液压系统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大大提高了操作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新型陆地石油修井机还采用了更轻量化、更高强度的材料,使设备的运输和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而且,在数据采集和分析方面,新型陆地石油修井机还加入了更多的智能化元素,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数据,可以更好地掌握油田情况,提高修井效率。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的发展也得到了市场的大力支持。
随着国家对石油资源的重视和油田产能的提升,陆地石油修井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中国西部及东北部地区,油田的数量和产量都在不断增加,对陆地石油修井机的需求量也在持续攀升。
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的市场还在不断扩大,海外市场的开拓也为我国修井机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将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保障。
从行业趋势的角度来看,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的发展也受到了一些行业趋势的影响。
随着我国石油产业的升级和转型,陆地石油修井机的发展也将更加注重环保与节能。
新型的陆地石油修井机在设计上更加注重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更加注重处理废水、废气、废渣等环保问题。
新型陆地石油修井机的设计也更加人性化,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这也将成为未来陆地石油修井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的发展趋势是技术不断升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行业趋势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
井下修井作业技术发展现状及新工艺应用探讨

井下修井作业技术发展现状及新工艺应用探讨井下修井作业技术是指油气井因受损或失效而需要进行修复和重新完井的工作。
随着油气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井下环境复杂程度的增加,井下修井作业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对井下修井作业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新工艺的应用前景。
井下修井作业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修井工艺和设备的改进。
传统的修井作业通常采用简单的机械和手工工具进行,效率低下且存在安全隐患。
现代井下修井作业技术引入了先进的修井设备和工艺,如高效的修井机器人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修井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二是修井材料的创新。
井下修井作业常需要使用各种修井材料,如水泥、固井剂和密封剂等。
近年来,针对不同的修井需求,研发出了具有更好性能的修井材料,如高强度防漏水泥和环保固井剂,提高了修井作业的成败率和效果。
三是修井监测和评价技术的革新。
井下修井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对井筒的状态进行监测和评价,常用的方法包括压力测试、流量测试和井眼测井等。
近年来,随着传感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修井监测和评价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提高了修井作业的精度和可靠性。
针对井下修井作业技术发展现状,学术界和工程界也在不断探索和研究新工艺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新工艺的应用探讨。
一是无井下修井技术。
随着油气开采的不断深入和井下环境的复杂化,传统的井下修井作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一种新的修井思路是无井下修井技术,即通过井口对井筒进行修补和处理,而无需进入井下。
二是智能修井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修井技术在井下修井作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智能修井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对井筒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节,从而实现精确的修井作业和最大化的产能。
三是高温高压修井技术。
随着深水油气开采和超深井开采的推进,井下环境的温度和压力越来越高,传统的修井技术面临很大的限制。
开发适用于高温高压环境的修井技术是当前的研究重点之一,可以提高修井作业的成功率和效率。
浅谈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行业对于陆地石油修井机的需求不断增加。
陆地石油修井机是指在陆地上进行石油井完井、修井、工井等工作的机械设备,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石油井开发、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并增加井筒的产出。
随着我国陆地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深部开发和高难度修井工程的大量出现,陆地石油修井机发展的趋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的陆地石油修井机不再是单一的机械设备,而变得越来越智能化。
近年来,石油行业对于智能化陆地石油修井机的需求越来越大。
智能化陆地石油修井机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实现远程遥控操作,减少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安全性。
二、多功能化成为发展趋势传统的陆地石油修井机主要用于井筒的完井和修井,而现代化的陆地石油修井机则具有更多的功能。
例如,可以用于油井打捞、油管装卸、钻井、取心等多个方面。
同时,陆地石油修井机还可以实现各种作业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了作业的质量和效率,为石油行业的生产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三、绿色环保成为发展方向现代化的陆地石油修井机除了要满足石油行业的需求外,还要考虑到环境问题。
因此,绿色环保成为了陆地石油修井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采用先进的能源技术,陆地石油修井机可以在工作中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能够节约能源使用。
同时,陆地石油修井机的设计和制造也要遵循环保理念,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大型化、高效化成为新趋势近年来,我国石油勘探和开发技术日益成熟,工程规模越来越大。
因此,大型化、高效化的陆地石油修井机正成为发展的新趋势。
现代化的陆地石油修井机采用先进的技术,在结构和材料上进行优化,可以实现高效的作业效果。
同时,大型化的陆地石油修井机还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作业任务,为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总之,作为石油行业的基础设备之一,陆地石油修井机的发展趋势日益多样化和智能化。
井下修井作业技术发展现状及新工艺应用探讨

井下修井作业技术发展现状及新工艺应用探讨井下修井作业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技术的改进:井口修井设备的技术不断改进,出现了更加先进的修井装备。
采用液压驱动的修井车主动定向修井装置,可以实现井筒精确定位,提高修井的准确性和效率。
2. 多元化的修井方法:传统的修井方法主要是使用钻井、诱导修井等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融合多种修井方法的新工艺。
电火花修井技术可以在井下使用电火花装置进行修井,不仅修井准确度更高,而且对井筒壁的影响更小。
3.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现代技术的应用使得井下修井作业变得更加智能化。
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测井筒的动态变化,并根据数据进行调整和控制。
这种数字化技术可以提高修井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除了以上的发展趋势外,井下修井作业还有一些新工艺的应用开展,例如:1. 压裂修井技术:传统的修井方法主要是通过机械手段来修井,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些井底沉积物无法清除的问题。
压裂修井技术可以通过油压的力量将井底沉积物破碎,解决了传统方法无法清除的问题。
2. 无井筒修井技术:传统的修井方法需要有井筒存在,但在某些情况下,井筒无法建设或者已经损坏。
无井筒修井技术则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进行修井,如钻孔修井技术和水力喷砂修井技术。
井下修井作业技术在不断发展中,新的工艺不断涌现并得到应用。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井下修井作业更加精确和高效,同时还解决了传统方法存在的局限性。
随着科技的继续进步,井下修井作业技术还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国内井下作业大修技术现状及发展研究

国内井下作业大修技术现状及发展研究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油井大修已成为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国内石油行业中,井下作业大修技术一直是石油企业关注的重点领域。
本文将对国内井下作业大修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井下作业大修技术的现状1. 井下作业大修技术的基本流程井下作业大修技术是指对井筒、井壁、油管等井下设备进行维护和修理的一系列工艺。
其基本流程包括:确定井下大修期间的施工方案、设计合理的作业流程、准备好所需的施工设备和材料、派遣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作业、进行现场质量监控与工艺改进等步骤。
2. 井下作业大修技术的主要挑战井下作业大修技术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主要包括:难度大、施工周期长、风险高等。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克服地层压力、井口环境、井壁破损、油管腐蚀等多种复杂情况,因此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术支持。
3. 井下作业大修技术的现状目前,国内井下作业大修技术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如钻井技术、修井技术、压裂技术等。
在钻井技术方面,国内石油企业率先引进了国外先进的钻井技术和设备,提高了井下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在修井技术方面,通过技术改进和装备更新,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压裂技术方面,也通过技术引进和创新,提高了油井的产能和采收率。
2. 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井下作业大修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因此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当前井下作业大修技术发展的重点。
国内石油企业加强人才培养计划,加速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井下作业大修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3. 研究井下作业大修技术的关键技术在井下作业大修技术的研究中,关键技术的突破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国内石油企业在海洋工程、油气储层工程、井下设备工程等领域,加强了对关键技术的研究,为井下作业大修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4. 加强与国外合作国内石油企业在井下作业大修技术的发展中,需要加强与国外的合作交流。
通过与国外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可以加速引进国外先进的井下作业大修技术和设备,推动国内井下作业大修技术的发展。
浅析油田修井设备的现状及前景展望

浅析油田修井设备的现状及前景展望浅析油田修井设备的现状及前景展望摘要:本文对我国油田修井设备的现状进行了概括,介绍了传统的柴油修井机,并对各类修井机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油田修井设备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修井设备;发展现状;问题;前景展望目前,由于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的油田陆续都进入到了开发的中后阶段,进行采油作业时的困难加大,工艺井况愈加复杂,导致修井工作量剧增。
对于油田开发效率的提高及保证油田的正常生产,油田修井作业是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
作为中石化产量最高的采油厂,若油井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故障,会对我国石油的产量造成极大的影响。
因此,修井作业中采用的设备及发展前景不容忽视。
一、油田修井设备的现状油田开采故障的出现,使修井设备随之应运而生。
当前,老式的履带式通井机是最主要的修井设备,应用最为广泛。
此类修井设备相对来说比较笨重,移动速度也比较慢,而且其工作效率不高。
同时在进行不同地区的井下作业时,该类修井设备需要利用平板进行拖车,因此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
就目前而言,老式的履带式通井机已不能适应油气市场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更新换代。
现在,国外市场研发出了新的修井设备修井机,并已投入使用。
与老式的履带式通井机相比,修井机具有很高的工作效率并且可以快速移动,非常方便,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老式履带式通井机的缺陷。
然而,如果勘探开采遇到更加恶劣的环境,修井机需要具有更多的功能来满足更多的需要。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新时期的石油开采。
当前,为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修井机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作出改进:(1)对刹车方面进行更新,是指在更广的范围内,盘式刹车能够得到使用。
(2)研发出更具有针对性的修井机,例如在沙漠地带这种特殊环境、海洋深部地区,能够装备更先进、技术更高的修井机以满足石油勘探以及开采等的需要。
(3)提升在操作方面的性能,例如加强机器的钩载功能、在较大程度提升设备的功率储备系数等等。
(4)移动难的缺陷得以解决,在设备的移运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下更大的功夫,使其移运难的缺陷不再影响到采油工作的顺利进行。
浅谈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发展趋势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是指用于油田作业中修井工作的设备,主要包括钻井机、修井车和钻杆等。
近年来,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接下来,我将从技术创新、自主研发、节能环保和智能化方面谈一谈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的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是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发展的重要方向。
技术创新包括设备结构创新、功能创新、控制系统创新等方面。
目前,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在结构方面仍以传统的起钻机为主,而在功能方面,多功能修井机的应用还有待加强。
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需要加强钻井机工作范围和能力的创新,以适应不同作业需求。
自主研发是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在陆地石油修井机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仍然相对较弱。
要提高自主研发能力,需要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节能环保是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发展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石油修井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能源消耗大、排放污染物多等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需要加强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研发节能环保的电动钻井机、生物液压液等,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智能化是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发展的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修井机被认为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智能化修井机可以通过传感器、数据分析和无线通信等技术,实现对设备状态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的发展应注重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自主研发、节能环保和智能化等方面。
要加强设备结构和功能的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加强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并注重智能化修井机的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我相信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的发展会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步。
浅谈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而陆地石油修井机作为石油开采的重要设备,在石油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一、发展历程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在那个时候,由于国内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的石油修井机大多依赖进口。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逐渐实现了自主研发和生产。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技术不断创新,设备性能逐渐提高,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飞跃发展。
二、现状分析目前,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的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已经逐步提高。
在技术水平方面,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已经发展出了多种类型和规格,能够满足不同地质条件和作业需求。
在市场需求方面,随着国内石油资源的开采难度不断增加,对陆地石油修井机的性能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要求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在提高技术水平的还要关注节能环保和智能化发展。
三、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对石油资源的开采不断深入,陆地石油修井机的未来发展趋势将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 技术智能化:未来,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将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全过程自动化作业。
2. 节能环保:未来的陆地石油修井机将更加注重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采用更加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术,降低设备的能耗和排放,实现绿色石油开采。
3. 多功能化:未来的陆地石油修井机将向多功能化方向发展,不仅可以用于修井作业,还可以结合其他石油开采设备,实现多工序、多功能的一体化操作。
4. 国际化竞争:随着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设备将走向国际,与国外知名石油设备企业展开竞争,推动我国陆地石油修井机技术的国际化进程。
结语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陆地石油修井机作为石油工业中的重要设备,其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综述!我国修井机发展的技术现状与展望谢永金(江汉石油管理局) 摘要 针对我国修井机发展面临内部竞争加剧以及全面进入海洋和国际市场的形势,有必要从技术层面认清现状,展望未来,以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为此,从产品开发、设计技术、工艺及质量控制等3个层面描述和分析了我国修井机发展的技术现状和水平,探讨了下一阶段修井机发展的趋势。
正值修井机技术引进20年之际,提出了我国修井机创国际知名品牌的设想。
关键词 修井机 技术现状 展望 创新 1980年原石油部组织一所三厂联合攻关,解剖和仿制国外修井机,揭开了我国修井机发展的序幕。
1983年第一台自走式井架液压起升及伸缩的XJ350型修井机在江汉完成样机试制。
1985年以技贸结合方式与美国I R I 公司签订修井机技术转让合同,经过中方人员赴美接受设计和制造技术培训,美方专家到工厂指导散件组装的过程,促使我国修井机技术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
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我国修井机年产量超过300台,已位居世界前列。
国产修井机已成为国际市场的热销产品,出口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印尼、印度、叙利亚、中亚、南美、西欧等国家和地区。
修井机研制的领先企业更是创出一次向美国销售30台修井机的骄人业绩。
正值修井机技术引进20年之际,我国修井机发展面临内部竞争加剧以及全面进入海洋和国际市场,有必要从技术层面认清现状,展望未来,以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技术现状分析现从产品开发、设计技术、工艺及质量控制3个层面对我国修井机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
11产品开发(1)常规修井机 用于平原、丘陵、山地、戈壁、沙漠边缘(包括有公路通达的沙漠腹地)基本型式的修井机,经过20多年的持续开发,已经形成额定钩载200~1500kN ,最大钩载500~1800k N 完整的产品系列,主要产品型号有XJ150、XJ250~XJ750、XJ1000;XJ20、XJ40~XJ135、XJ150。
在产品系列上与美国已无差异。
常规修井机均为车载式,采用专用底盘(少数额定载荷600k N 以下的小吨位修井机也采用通用二类底盘),满足前后桥驱动形式,车桥数从2桥至7桥,液压助力转向,双管路制动。
行驶和作业共用一套动力系统,多采用车台柴油机+液力机械传动箱。
大吨位修井机(如XJ1000)采用双机并车,以保证较大的输出动力;小吨位修井机有底盘柴油机全功率取力,配液力变矩器和机械变速箱或纯机械变速箱的方案[1]。
绞车分单、双滚筒2种,主刹采用带刹,辅刹多为水刹车或气控水冷盘刹。
配桅杆形带绷绳井架,多为2节伸缩式,液压起升及伸缩。
为缩短整车长度,增强通过性能,也设计制造了液压起升、3节井架钢丝绳伸缩的修井机。
井架按大腿材料分角钢、圆管、矩形管3种形式。
中型以上修井机配置旋转系统,钻台按结构分整体式(低于217m )、伸缩分体式(218~415m )和折叠式(高于415m )3种。
控制系统采用传统的液、气、电控制方式,整体上处于手动操作阶段,与钻机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2)海洋修井机 国内厂家为海洋采油平台设计配套修井机始于1996年[2]。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湛江分公司、深圳分公司、中石化胜利油田的在用海洋修井机已超过30台套。
海洋修井机分平行和垂直2种布置方式,多采用柴油机配液力机械传动箱,使用塔形井架或直立套装无绷绳井架。
已经形成最大钩载900、1125、1350、1580、1800和2250k N 的产品系列,修—27— 石 油 机 械CH I N A PETROLEUM MACH I N ERY2005年 第33卷 第10期井深度最大达7500m( 31/2英寸钻杆)。
制造厂家已具备完全配套能力,即除主机外,依据海洋作业环境和平台提供的条件,对钻井泵及钻井液净化系统、井控系统、油气水电供给系统、井口工具等综合配套,成套交付使用。
国产海洋修井机完全能够替代国外产品。
2004年为科麦奇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K MG/HXJ180DB海洋修井设施是国内首次开发的变频电驱海洋修井成套设备。
传动方式为AC—VVVF-AC(绞车、转盘)/AC-SCR-DC (钻井泵)。
单滚筒绞车,配风冷液压盘式刹车,能耗制动,可实现自动送钻。
井架首次采用前开口式无绷绳K形直立套装自升式井架,分为5段,靠绞车动力带动大钩将底座以上各段依次提升到位。
有效工作高度达41m,满足平台吊机能力,底跨(正面×侧面)为5m×416m,司钻视野和操作空间开阔。
此套设施在完善已有设计基础上应用多项新技术,代表了海洋修井机的发展水平。
(3)特殊修井机 国内厂家和研究机构在常规修井机的基础上,研制了沙漠修井机、液压蓄能修井机、修井洗井车、不压井修井机等特殊产品。
沙漠修井机为单滚筒车装自走式,采用重载车桥和大型沙漠轮胎,全轮驱动。
最大钩载1580 k N,配功率530k W柴油机,柴油机和空压机的空滤系统特殊配置适用于风沙环境。
内循环强制水冷绞车系统,适用于干燥高温条件。
设计中考虑配套装置模块化,便于搬迁和安装。
液压蓄能修井机以节能环保为出发点,取消井架、游车、天车、绞车、变速传动装置等常规修井机的传统部件,配置简化,大幅度降低修井机的功率[3]。
1994年试制出第一台原理实验样机,2001年工业机投入使用。
解决了有效蓄存能量、有效利用能量、能量的输出与回收等关键技术问题。
在用主要机型为XXJ300/ 500,大钩提升力300/500kN(500kN用于处理事故),装机功率45k W,使用井场电网电力。
修井洗井车集修井和洗井2种功能为一体,钻井泵装在车上,车台柴油机驱动绞车、钻井泵,也是底盘行走的动力。
配备液压转盘,作业功能齐全。
钻井液管汇直接与立管连接,减少作业面积和作业准备时间。
在用机型为XJC350S/XJ250P,车台发动机功率300k W,额定钩载750k N,钻井泵最大工作压力20MPa,最大排量19L/m in。
我国特殊修井机无论是种类和性能,还是使用范围,与北美地区相比都有明显差距。
如国外不压井作业技术已处于很高水平,配套设备相对成熟,而国内还处在开发不压井修井设备的初级阶段,已开发的样机还存在诸多问题。
21设计技术(1)有限元分析 熟练掌握此技术,对修井机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主要厂家和院所使用AN2 SYS、Pr o/E、StruCAD×3D等软件对修井机结构件特别是井架和车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综合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指导设计人员结构改进和优化设计,以适应不同工况和规范。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修井机结构件依赖模仿设计的局面。
主要厂家还建立了应力测试系统,能便捷地进行实物测试,将测试结果与分析数据进行比较,使结构件的设计更为可靠,从样机试制到定型生产的时间也大为缩短。
一些研究人员还对修井机的修井曲线、载荷谱等项目进行了研究[4],发现修井机载荷均值服从正态分布,幅值服从威布尔分布,这为在有限元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可靠性设计做了有益探索。
(2)载车与总体设计 根据整机要求和特殊路况设计制造的专用底盘,能配套更适合作业工况的动力及传动装置,更合理地布置车上部件,因而较通用底盘有更好的适用性。
载车设计与修井机总体设计同步发展,从最初的5桥车,向两头扩展为2桥和7桥车。
在不断完善设计扩展车型的过程中,成功解决了以下问题:①柴油机与液力机械传动箱的匹配,大钩载荷特性优化[5];②双发动机并车,并车箱、分动箱和车架等结构的优化;③宽轮距、重载荷转向驱动和从动桥;④单前桥、双前桥驱动及桥间封锁,沙漠修井机全轮驱动;⑤刚性平衡梁悬挂、弹性及空气悬挂和多桥复合平衡悬挂;⑥液压助力转向和后桥随动转向;⑦低断面无内胎型宽胎和沙漠轮胎的应用;⑧空滤系统、驾驶室等适应风沙恶劣环境的改造;⑨底盘动力性能、行驶性能、通过性能和噪声的分析与试验。
(3)适应海洋平台的特殊设计 海洋平台首先是在设计环节接受新的理念,实现技术跨越。
经过最初的挫折和10年的探索,现已能把握设计中的关键环节:总体布置适应平台条件和修井功能要求,每一口井对中作业,在偏载情况下保持设备性能稳定、运行安全;井架、纵横移动底座的结构优化;整机及移动底座抗风抗地震评价;严格的部件质量控制及模块化设计;安全通道、防护设施、保护装置的设计和配备;动力、电器及控制系统符合海洋平台要求的防爆设计;适应从式井的各类管线集中移运的拖链设计及整机防污染设计;钻井泵及钻井液净化系统、井控系统、钻井液管汇、井口工具等的成套设计;规范设计审核、设计变更,完善—37—2005年 第33卷 第10期谢永金:我国修井机发展的技术现状与展望 技术资料的内容与形式,与国际接轨。
(4)CAD和P DM 在普遍应用二维CAD的基础上,部分企业已经开始三维设计,进行运动仿真和模拟装配。
随着产品数据因产品发展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日趋繁杂,规范技术数据,实现数据共享成为设计及其他过程的关键问题。
主要厂家已成功实施P DM系统,功能模块包括项目管理、图文档管理、产品管理、报表管理、更改管理、流程管理和配置管理。
P DM系统以产品结构管理为核心,综合各种待选件的产品结构随着产品发展而不断扩充。
在得到客户的详细需求之后,设计人员以产品结构为基础对各种待选件逐一确认,生成客户化结构并转化为客户的设备配套BOM。
在CAD界面中集成P DM零件、图档、结构查询功能,设计时可在线查询已有设计信息,利用成组分类编码,实现零件的相似型设计和最大程度的借用,提高设计效率,可形成只做最小修改就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标准机型。
通过和CAPP的集成,在产品结构建立后,融合相关工艺信息,进行工艺信息汇总。
P DM也是制造企业推行ERP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
31工艺及质量控制(1)焊接和结构件制造 各厂家均具备较强的焊接和结构件制造能力,适应井架、钻台、车架等结构件的生产。
焊接设备包括各类手工电弧焊机、气体自动保护焊机和氩弧焊机。
主要厂家的焊接工艺执行美国AS 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和钢结构规范,严格执行焊接工艺验证制度,焊接规程通过DNV和CCS认证。
在下料工序,一般都配备数控切割机、铣边机、卷板机等设备;在焊接过程中,配备大型组焊平台和工装;在检验工序,具备表面磁粉探伤、超声波探伤和射线探伤的能力。
各厂家均注重焊工的资质培训,一批焊工取得DNV 颁发的不同焊接位置的资格证书。
(2)表面处理 各厂家的产品表面质量通过不断改进喷漆工艺和钣金件制作,取得明显进步。
主要厂家修建了大型喷砂(丸)处理室,在结构件涂漆前进行清洗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等级达到G B8923—88标准Sa215级;修建大型喷烘漆房,满足修井机整机和井架在喷烘漆房内喷漆、烘干。
为满足海洋修井机的防腐要求,应用了喷铝防腐工艺,执行表面喷砂处理ϖ喷铝处理ϖ双组分环氧底漆ϖ双组分丙烯酸聚氨脂面漆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