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验收规范标准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程验收规范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程验收规范一、引言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生产或现场预制,并以装配方式构建的建筑体系。
它具有高效、环保、灵活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进行验收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二、验收前的准备工作1.做好计划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工程验收之前,项目经理应提前制定详细的验收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和要求,确保验收过程顺利进行。
2.组织人员验收人员由监理单位及相关专业人员组成,他们应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知识。
3.准备资料相关技术文件、设计图纸、合同协议等必要资料应提前准备齐全,在实地验收时能够清晰地了解项目情况。
三、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1.材料质量对于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各种材料(如钢结构、混凝土构件等),需查看相关合格证明及检测报告,并进行目视检查,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构件制作和加工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制作和加工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包括尺寸、外观质量等方面。
3.连接方式连接方式是装配式建筑中关键的一环,验收时需检查连接点的稳定性、牢固度及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防水性能采用装配式建筑的住宅或商业项目,防水性能是解决保护层问题的重要方面之一。
验收过程中需要确保防水层覆盖完整且无破损。
5.强度和稳定性装配式建筑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测试。
通过施工验收来检查结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安全可靠。
四、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验收标准1.施工现场安全措施验收人员需着重关注施工现场是否设置有必要的警示标志、救生设备等,并核对材料堆放是否符合规定及消防通道是否畅通。
2.电气安全检查电气设备接地情况、线缆走向及保护措施,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并符合电气规范。
3.消防安全验证消防设施设置是否完备,例如灭火器、消防栓等,以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4.人员安全教育验收人员需要核实工地相关作业人员是否接受过必要的安全培训,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五、结论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工程的验收,包括质量和安全两个方面。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竣工验收标准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竣工验收标准一、前言在现代社会,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环保的建造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质量和安全,必须进行严格的竣工验收。
本文将介绍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竣工验收标准,并详细阐述各项验收指标和要求。
二、基础设施检查1. 地基及地下管线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竣工验收时,首先需要对地基和地下管线进行检查。
确保地基土壤稳定,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检查地下管线是否安装正确,并与相应设备连接良好。
2. 桩基和地下结构对于采用桩基的装配式建筑,需要检查桩基是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同时还需检查地下结构如防水层、隔墙等是否符合相关规范。
3. 道路与排水系统道路和排水系统是装配式建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竣工验收中,需要对道路和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三、主体结构验收1. 拼装质量装配式建筑的一个重点是构件的拼装质量。
在竣工验收中,需要对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进行检查,确保拼接牢固、平整。
2. 构件及墙体材料对于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中所使用的构件和墙体材料,需检查其品牌、型号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且要求其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
3. 细部连接和封闭处理细部连接和封闭处理是确保装配式建筑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关键环节。
在竣工验收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细部连接(如框架节点)的牢固度和密封性等指标。
四、围护结构验收1. 外墙饰面及保温系统外墙饰面及保温系统是影响装配式建筑外观和隔热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竣工验收过程中,需要检查外墙饰面及保温系统是否安装规范,并达到相应要求。
2. 屋面防水系统屋面防水系统是防止雨水渗漏的关键。
在验收中,应仔细检查屋面防水系统是否安装牢固、无渗漏痕迹。
3. 窗、门和幕墙系统窗、门和幕墙系统是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竣工验收时,需要检查其开闭灵活、密封性好等关键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五、室内环境验收1. 壁板及吊顶饰面装配式建筑的壁板饰面及吊顶饰面直接影响室内环境质量。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施工验收规范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施工验收规范随着现代化建筑技术的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然而,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验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围绕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施工验收规范展开论述。
一、背景介绍装配式建筑指的是在生产线上制造构件和部件,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的一种建筑方式。
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它具有工期短、质量可控、环境友好等优势。
然而,由于其特殊性,施工验收以确保装配式建筑质量和安全成为必要步骤。
二、重点检查内容1. 构件外观质量:对构件表面是否平整、无裂缝、无变形、无色差等进行检查。
2. 拼接连接:检查构件之间及构件与其他元素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3. 工程尺寸偏差:对预制构件与设计尺寸进行测量,并比较偏差值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 系统设备检验:对装配式建筑中的设备系统进行验证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5. 环境与安全性能:包括检查防水、隔音、抗震等方面的性能是否符合标准。
三、施工验收程序1. 施工前验收:在开始施工之前,应进行初步验收,以确定材料、组件和设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
2. 施工过程中验收:对关键节点进行监测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3. 竣工验收:在全部施工完成后进行终审,确保装配式建筑达到预期要求。
四、验收标准与参考资料1. 国家标准GB50096-2011《钢结构设计规范》: 对于钢结构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2. 行业相关技术规范: 包括各种装配式建筑专项技术规范和施工指南等。
五、问题处理与记录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并需要记录并及时处理。
这些问题包括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构件安装不牢固等。
解决这些问题是确保整个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
六、常见误区与风险提示1. 忽视验收环节:有些施工方可能忽视施工验收环节,这可能导致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
2. 不符合规范要求:如果施工人员不了解或不遵守相关规范和要求,将导致装配式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威胁。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验收标准与验收方法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验收标准与验收方法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装配式建筑以其快速、高效、环保等优势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然而,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后,对于其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验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验收标准与验收方法。
一、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1. 结构稳定性: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稳定性是保证整个建筑安全稳固运行的基础。
首先,需要检查主体结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检查连接件是否紧固牢固。
另外,还需进行静力学计算,确保结构能够承受风压和地震等自然力。
2. 火灾防护:火灾防护是保证使用者人身安全的基本条件之一。
在验收过程中,需要检查装配式建筑是否设置了适当数量和合理布局的消防设备,如灭火器、烟雾报警器等,并且这些设备是否能够及时发挥作用。
3. 隔声和隔热:装配式建筑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隔声和隔热效果,以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验收中,需要通过测量室内噪音和室外传入噪音之间的差值,并测量室内外温度差值来评估隔声和隔热性能。
4. 环境保护:装配式建筑要求使用环保材料,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验收时需要检查材料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并检查建筑所在地区的水、电、气等资源消耗情况是否达到限制要求。
5. 安全设施:装配式建筑应配备足够数量和合理布局的安全设施,如电梯、防护栏杆等。
验证这些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并满足相应标准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步骤。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验收方法1. 规范操作:施工人员应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各个部位的连接牢固可靠。
同时,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要防止损坏装配式建筑的材料。
2. 现场监测:施工现场应设置检测点,对各个关键部位进行实时监测。
包括结构精度、连接件强度、隔声效果等参数的监测,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要求。
3. 抽样检验:采用抽样检验的方法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质量验收。
通过在不同区域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检验,评估整体质量水平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交付验收标准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交付验收标准引言: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将模块化构件通过工厂预制后,再在现场进行拼装安装的建造方式。
在保证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交付验收标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交付验收标准,并探讨其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前期准备的验收标准1. 建设规划:检查规划文件是否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用地规划、环评报告等。
2. 设计文件:审查设计文件中是否完整、符合规范要求,并核对施工图纸与设计方案是否一致。
3. 材料采购:确认材料采购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检查材料质量合格证明及检测报告是否齐全。
二、基础施工阶段的验收标准1. 基础设计:核对基础方案设计与现场实际情况是否相符,确认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2. 基础施工过程:检查基础施工过程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浇筑质量、材料配比、防水处理等。
3. 基础验收步骤:验收实施前需要检查基坑开挖尺寸、排水情况、基础沉降和地表平整度等。
三、模块制造与运输的验收标准1. 模块制造:检查模块制造厂家是否具备相应资质,生产设备是否先进,并对每一道工序进行抽查。
2. 质量控制:检验模块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原材料检测、工艺记录和管理体系等。
3. 运输安全:核对模块运输方案是否符合交通法规要求,包括载重限制、运输工具稳定性分析等。
四、现场安装与调试的验收标准1. 安装方案:审查安装方案是否合理可行,包括吊装计划、搭建支撑架和连接方式等。
2. 安装质量:通过现场抽样检查和测试确认模块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尤其是结构连接处的强度。
3. 设备调试:验证各项设备系统的正常运行,并进行试运行和调试,确保质量可靠。
五、综合验收及竣工验收的标准1. 环境和设施:对装配式建筑项目周边环境进行检查,包括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是否齐全。
2. 安全性能:核查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消防设施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装配式建筑验收标准

装配式建筑验收标准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生产完成主体结构和部分装饰装修,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的建筑形式。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节能环保等优势,受到了市场和用户的青睐。
然而,由于装配式建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验收标准也需要与传统建筑有所区别。
因此,本文将就装配式建筑验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一、基础验收。
1. 基础平整度,装配式建筑的基础平整度是保证整体结构稳固的重要条件,验收时应检查基础表面的平整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基础强度,验收时应检查基础的承载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能够承受整体结构的重量和外部荷载。
3. 基础防水,基础的防水工程验收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确保地下室和地下空间不受渗水影响。
二、主体结构验收。
1. 主体结构尺寸,验收时应检查主体结构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2. 结构连接,主体结构的连接部位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确保连接牢固、稳定。
3. 结构材料,验收时应检查结构材料的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确保整体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三、装饰装修验收。
1. 装饰材料,验收时应检查装饰材料的环保性和质量,确保装饰装修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 装修工艺,验收时应检查装修工艺的施工质量和效果,确保装修工程达到设计要求。
3. 装饰设计,验收时应检查装饰设计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和用户需求,确保装饰效果满足预期。
四、设备安装验收。
1. 设备性能,验收时应检查设备的性能和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设备安装,验收时应检查设备的安装位置和连接是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3. 设备调试,验收时应检查设备的调试效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使用。
五、综合验收。
综合验收是对整体装配式建筑的综合性验收,包括建筑结构、装饰装修、设备安装等多个方面。
验收时应综合考虑各项验收内容,确保整体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验收标准与规范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验收标准与规范背景介绍:装配式建筑是指将预制构件在生产基地进行加工、组装和测试后,再运送至现场进行拼装安装的一种建筑施工方式。
由于其具有高效、快速、环保等优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用这种新型的施工方式。
然而,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能够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需要制定相关的验收标准与规范。
一、质量验收目标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验收旨在确保构件精度、结构稳定性以及整体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同时确保施工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的缺陷和安全隐患。
二、质量验收标准1. 构件精度:构件尺寸偏差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构件表面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预埋件等连接部位位置准确。
2. 结构稳定性:拼接部位连接牢固,无松动现象;构件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地震抗震性能达到规定标准。
3. 整体性能:房屋保温、隔音等物理性能符合设计要求;水密性、气密性和防火性能达到规定标准。
4. 施工缺陷和安全隐患:无明显裂缝、变形等构件表面缺陷;装配过程中没有产生损坏或疏忽现象;安全设施完备,施工人员遵守操作规程。
三、质量验收文件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验收过程中,需要编制以下文件:1. 质量验收报告:记录了验收人员对装配式建筑的检查结果和评估意见;根据验收结果,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
2. 验收记录表:对各项质量指标进行详细的检查记录,包括尺寸偏差、结构连接等方面。
3. 施工图纸及设计文件:用于对比施工过程与设计要求是否一致,并作为后续维护和管理的基础。
4. 材料及构件出厂合格证明:通过对材料和构件的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四、质量验收程序1. 前期准备:验收人员熟悉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以及验收标准与规范。
2. 现场检查: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检查,包括构件的运输、吊装和安装过程;检查材料质量和连接方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查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和施工缺陷。
3. 抽样测试:从已建成的装配式建筑中随机抽取若干构件进行强度、稳定性等性能测试;测试结果作为整体质量的评估依据。
装配式建筑验收规范

装配式建筑验收规范装配式建筑是指在生产基地或者工厂中完成预制构件和装配构件的制造和装配,然后将其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和安装的一种建筑方式。
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制定验收规范。
一、装配式建筑的验收范围装配式建筑的验收范围包括建筑的结构安全性、防水、保温、隔音、外观和功能等方面的要求。
二、装配式建筑的验收标准1. 结构安全性: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必须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2. 防水:装配式建筑的外墙和屋面必须进行防水处理,确保建筑的防水性能;3. 保温:装配式建筑在保温材料的选择和施工过程中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建筑的保温性能;4. 隔音:装配式建筑必须具备一定的隔音性能,进行隔音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5. 外观:装配式建筑的外墙和屋面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表面质量良好,无明显缺陷和瑕疵;6. 功能:装配式建筑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的功能需求,如空间布局、电气设备、供排水设施等。
三、装配式建筑的验收程序1. 施工阶段验收:在装配式建筑的生产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工厂和现场两个阶段的验收。
工厂验收主要包括结构尺寸、材料质量和加工工艺等方面的检查;现场验收主要包括拼装质量、防水处理和保温隔音等方面的检查。
2. 建成验收:在装配式建筑建成后,需要进行综合验收。
综合验收主要包括结构安全性、功能性能和外观质量等方面的检查。
四、装配式建筑的验收要求1. 完整性:装配式建筑必须完整无缺,构件之间连接紧密,无松动或裂缝;2. 稳定性:装配式建筑的整体结构必须稳定可靠,满足抗震和风载要求;3. 密封性:装配式建筑的外墙和屋面必须进行有效的防水处理,确保建筑的密封性能;4. 保温性:装配式建筑的保温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建筑的保温性能;5. 隔音性:装配式建筑必须具备一定的隔音性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6. 规范性: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7. 安全性:装配式建筑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要求,保证建筑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 91.080.40P25备案号:北京市地方标准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联合发布前言本规程为推荐性标准。
本规程根据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2012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增补项目计划的通知》(京质监标发〔2012〕301号文]的要求,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充分调研、总结近年来住宅产业化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应用的实践经验、参考国外相关技术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
本规程的主要容为: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 模板与支撑;5.钢筋;6.混凝土;7. 预制构件安装;8.质量验收;9.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
本规程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负责管理,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容的解释工作。
为了提高规程的编制质量和水平,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程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将意见和建议资料寄送至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莲路甲5号建设大厦,邮编:100055,:-********)。
本规程主编单位: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本规程参编单位: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北京城建建材工业北京建工博海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一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万科企业远洋地产北京赛瑞斯国际工程咨询北京住总实业投资控股北京远通水泥制品北京恒坤混凝土本规程主要起草人:丰东晨光蒋勤俭浩宛春欣郭宁高岩薛刚徐巍军侯本才孔祥忠显来王永强春颖军蔡亚宁思忠朱文键阎明伟海莉韩秉刚郭建新锡洁柯秦珩秉军玉萍谢婧魏荣军齐明邓思华凡俊芸臧堪松卓东文峰阮汉祥段少佐徐建伟谢开嫣曲秀姝洁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原祖荫金鸿祥王甦王庆生燕明侯建群陶梦兰目次1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4)4 模板与支撑 (5)4.1一般规定 (5)4.2模板与支撑安装 (5)4.3模板与支撑拆除 (6)5 钢筋 (8)5.1一般规定 (8)5.2钢筋连接 (8)5.3钢筋定位 (9)6混凝土 (10)6.1一般规定 (10)6.2叠合构件混凝土 (10)6.3构件连接混凝土 (11)7预制构件安装 (12)7.1一般规定 (12)7.2场运输与存放 (13)7.3安装与连接 (13)7.4防水施工 (15)7.5成品保护 (16)8质量验收 (17)8.1一般规定 (17)8.2模板与支撑 (17)8.3钢筋 (18)8.4混凝土 (18)8.5预制构件安装 (19)8.6文件与记录 (23)9 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 (24)9.1施工安全 (24)9.2环境保护 (24)本规程用词说明 (26)本规程引用标准名录 (27)附:条文说明 (28)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1)2 Terms (2)3 Basic Requirements (4)4 Formwork and Brace (5)4.1General Requirements (5)4.2Installation of Formwork and Brace (5)4.3Removal of Formwork and Brace (6)5 Steel Reinforcement (8)5.1General Requirements (8)5.2Connection of Steel Reinforcement (8)5.3Location Control of Steel Reinforcement (9)6 Concrete (10)6.1General Requirements (10)6.2Cast-in-situ Concrete of Composite Components (10)6.3Cast-in-situ Concrete Joints of Components (11)7 Precast Components Installation (12)7.1General Requirements (12)7.2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13)7.3Erection (13)7.4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15)7.5Product Protection (16)8 Quality Acceptance (17)8.1General Requirements (17)8.2Formwork (17)8.3 Steel Reinforcement (18)8.4 Concrete (18)8.5 Precast Components Installation (19)8.6 Documents and Recordings (22)9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4)9.1 Safety (24)9.2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4)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26)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27)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28)1 总则1.0.1为了加强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和质量控制,指导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统一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
1.0.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和北京市相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s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通过各种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简称装配式结构。
2.0.2 预制混凝土构件precast concrete components在工厂或现场预先生产制作的混凝土构件,简称预制构件。
2.0.3 混凝土叠合构件concrete composite components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就位后,在其上部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的整体受力构件,包括叠合混凝土楼板和叠合混凝土梁等构件,简称叠合构件。
2.0.4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grout-filled mechanical splices通过在金属套筒中灌注水泥基灌浆料,与被连接钢筋共同形成可靠的钢筋连接接头。
2.0.5 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grout for grout-filled mechanical splices以水泥为基本材料,配以适当的细骨料,以及少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和其它材料组成的干混料,加水搅拌后具有大流动度、早强、高强、微膨胀等性能的灌浆材料。
2.0.6 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sleeve for grout-filled mechanical splices通过水泥基灌浆料的传力作用将钢筋对接连接所用的金属套筒。
包括全灌浆套筒和直螺纹钢筋灌浆套筒。
全灌浆套筒两端钢筋均采用灌浆方式连接;直螺纹钢筋灌浆套筒的一端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另一端钢筋采用灌浆方式连接。
2.0.7 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precast concrete sandwich wall panel外两层混凝土板采用拉结件可靠连接,中间夹有保温材料的预制外墙板。
简称夹心保温外墙板。
2.0.8 预制混凝土外墙模板precast concrete mould在工厂制作的具有外墙模板功能的预制构件,简称预制外墙模板。
2.0.9 粗糙面rough surface采用特殊工具或工艺形成预制构件混凝土凹凸不平或骨料显露的表面,实现预制构件和后浇筑混凝土的可靠结合。
2.0.10 键槽shear key预制构件混凝土表面规则且连续的凹凸构造,可实现预制构件和后浇筑混凝土的共同受力作用。
2.0.11 安装工器具erection and installation devices由施工单位或工厂加工制作,用于预制构存放、吊装、调节、就位的专业化工具及器具,简称工器具。
2.0.12 严重缺陷serious defect对装配式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的缺陷。
2.0.13 一般缺陷common defect对装配式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无决定性影响的缺陷。
3 基本规定3.0.1 装配式结构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准确理解设计图纸的要求,掌握有关技术要求及细部构造,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规定,进行结构施工复核及验算、编制装配式结构专项施工方案。
3.0.2 装配式结构施工前,应完成深化设计,深化设计文件应经设计单位认可。
施工单位应校核预制构件加工图纸、对预制构件施工预留和预埋进行交底。
3.0.3 施工单位应根据装配式结构工程的管理和施工技术特点,对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3.0.4 施工单位应根据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要求,合理选择并配备吊装设备;应根据预制构件存放、安装和连接等要求,确定安装使用的工器具方案。
3.0.5 施工单位应对装配式结构施工作业过程实施全面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保证工程质量;工程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基础上,按照检验批、分项工程进行。
施工完成后,应组织进行工程质量验收。
3.0.6装配式结构工程中的模板与支撑、钢筋、混凝土和预制构件安装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及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的有关规定。
4 模板与支撑4.1 一般规定4.1.1 装配式结构的模板与支撑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工况进行设计,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并应保证其整体稳固性。
4.1.2 模板与支撑安装应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位置的准确,模板安装应牢固、严密、不漏浆,且应便于钢筋安装和混凝土浇筑、养护。
4.1.3预制构件应根据施工方案要求预留与模板连接用的孔洞、螺栓或长螺母,预留位置应符合设计或施工方案要求。
4.1.4 预制构件接缝处宜采用与预制构件可靠连接的定型模板。
定型模板与预制构件之间应粘贴密封条,在混凝土浇筑时节点处模板不应产生明显变形和漏浆。
4.1.5 模板宜采用水性脱模剂。
脱模剂应能有效减小混凝土与模板间的吸附力,并应有一定的成膜强度,且不应影响脱模后混凝土表面的后期装饰。
4.2 模板与支撑安装4.2.1 叠合楼板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叠合楼板的预制底板安装时,可采用龙骨及配套支撑,龙骨及配套支撑应进行设计计算;2 宜选用可调标高的定型独立钢支柱作为支撑,龙骨的顶面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3预制底板搁置在剪力墙墙体上时,搁置面的标高应准确控制;4 浇筑上层混凝土时,预制底板上部应避免集中堆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