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优QC项目研究报告[1]
QC小组研究报告[PPT]
![QC小组研究报告[PPT]](https://img.taocdn.com/s3/m/ff2d200d02020740be1e9b19.png)
要因三:两侧链条托 脚高低不平 对策:调节链条托架装 置的托脚,使托 脚的上表面与烟 盘的底表面之间 的距离约2mm
17
要因分析 对策制定
要因四:操作人员没有 及时清理进盘 前的歪斜滤棒
对策:操作人员要增强 责任意识,及时 清理进料输送时 的歪斜滤棒。。
Company name
对 策 实施 调整变频器参数
从图标中看出,滤棒盒装数量最大最小值偏差明 显缩小,说明通过我们的攻关改造,取得一定的效果, 平均偏差44支/盒。
22
Company name
效果验证
通过攻关,KDF2滤棒盒装数量的准确度在不断的 提高,盒装数量偏差在逐步缩小
改造前平均值
100
115 92
改造后平均值
对策实施
44
110
82
82
35
料
盘纸、丝束不同 通过使用不同 生产材料后对 比,发现对提 高KDF2滤棒盒 装数量的准确 度影响不大
轨道经校准后, 输送轨道运行 非常稳定,不 易失去水平。
变频器参数
烟库旁板 旁板安装后, 比较稳定,不 易活动。造成 间隙大的情况 ,鲜见。
截流杆与截流轴 配合不同步的时 候,滤棒下降将 忽多忽少。但目 前闭合度调整已 经有很精确的数 值,不易出问题。
5
Company name
选择课题
质检员在对KDF2滤棒盒装数量 检查时发现,同一时间段5盒滤嘴棒 盒装数量相差100支以上,有的特别 满,有的不满。滤棒倾倒在盒内, 挤压,弯曲皱折,对滤棒数量的核 算和消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小组 通过观察研究,决定针对这一问题 选择课题,提高KDF2滤棒盒装数量 的准确度。
提高KDF2滤棒盒装数量的 精确度
qc成果报告范文

qc成果报告范文【QC成果报告】。
一、项目概况。
本次QC项目是针对公司生产线上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改善的一项项目。
项目团队由各部门精英组成,共同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不合格品率,提高客户满意度。
二、项目目标。
1. 降低产品不合格率至5%以下;2. 提高生产线效率,减少生产成本;3. 提高员工素质,提升员工质量意识。
三、项目过程。
1. 制定项目计划。
根据项目目标,制定了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时间节点、责任人、具体任务等。
确保项目有序进行。
2. 数据分析。
收集了大量的生产数据,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了导致不合格品率高的主要原因。
3. 制定改善方案。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了一系列的改善方案,包括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设备维护保养质量、加强员工技能培训等。
4. 实施改善方案。
项目团队全员参与,按照制定的改善方案,逐步实施,并及时调整方案以适应实际情况。
5. 质量控制。
加强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检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达标。
6. 员工培训。
加强员工质量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确保每个员工都成为质量管理的参与者。
四、项目成果。
1. 产品不合格率降至3%以下,达到了项目目标;2. 生产线效率提高了20%,生产成本降低了10%;3. 员工质量意识明显提升,员工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五、经验总结。
1. 团队合作。
项目团队成员之间密切合作,相互协作,共同攻克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2. 数据分析。
数据是改善的基础,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找出了问题的根源,为改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持续改进。
改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不断地改进,不断调整方案,才能取得长期稳定的效果。
六、改进措施。
1. 继续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技能和质量意识;2. 持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 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
七、展望。
通过本次QC项目的改善,公司的产品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生产成本得到了降低。
优秀qc报告

优秀qc报告一份优秀的QC报告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一、简介在简介部分,简要介绍QC的目的、背景、重要性以及所涉及的项目或产品。
确保清晰地阐述QC的目标,以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报告的重点。
二、方法论详细描述用于执行QC的流程、工具和技术。
说明所使用的统计方法、抽样计划、数据收集和处理步骤。
确保方法论部分详尽且具有可操作性,以便其他人员可以根据报告进行复现。
三、结果与讨论1. 结果:在此部分,提供QC过程的实际结果。
展示数据图表,并解释图表中的关键点。
确保数据准确可靠,并使用表格和图表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呈现。
2. 讨论:基于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识别出任何偏差或异常。
对于任何不符合预期的情况,提供可能的原因和潜在的改进措施。
四、改进措施基于QC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空间,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涉及流程优化、技术改进或人员培训等方面。
确保改进措施具有可行性和可追踪性,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进行实施和验证。
五、结论总结QC的主要发现,强调所识别的问题以及提出的改进措施。
同时,对项目的整体质量状况进行评估,并给出结论性意见。
确保结论部分简明扼要,能够清晰地传达QC报告的核心信息。
六、附录如有必要,提供额外的数据、图表或参考资料作为附录。
这些内容可以是对报告的补充说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报告内容。
在撰写优秀QC报告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客观性: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基于事实和数据进行评估。
2. 使用专业术语:确保使用与行业相关的专业术语,以体现报告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3. 格式统一:确保报告的格式统一、排版整洁,易于阅读和理解。
4. 逻辑清晰:遵循逻辑顺序,从概述到细节,逐步展开报告内容。
5. 图表选择恰当: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以便直观地展示数据和趋势。
6. 校对与审核:在提交报告之前,进行仔细的校对和审核,确保内容准确无误。
7. 及时更新:如果项目或产品发生变化,及时更新QC报告以反映最新的情况。
qc成果报告

qc成果报告一、项目背景。
本次qc成果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过去一段时间内的qc工作成果,以便更好地指导未来的工作方向和目标。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我们团队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优化流程和提高效率,通过qc工作,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下面将对这些成果进行详细的总结和分析。
二、成果总结。
1. 质量提升。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我们团队在产品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提升。
通过加强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我们成功降低了产品的缺陷率,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这为我们的产品赢得了更多的用户信任和好评,也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收益。
2. 流程优化。
我们团队还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对产品开发和生产流程进行了优化。
通过对流程的分析和改进,我们成功地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这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竞争力,也为公司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3. 效率提升。
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工具,我们的团队成功提高了工作效率。
新的技术和工具使得我们能够更快速地完成测试和检测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我们的工作质量。
三、成果分析。
1. 质量提升的原因。
质量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加强了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和检测,建立了更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的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了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2. 流程优化的意义。
流程优化的意义在于我们通过对流程的分析和改进,提高了产品的开发效率,降低了成本,缩短了产品的上市时间。
这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竞争力,也为公司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3. 效率提升的影响。
效率提升的影响在于我们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工具,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产品的上市时间,提高了我们的工作质量。
这为我们的团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收益。
四、成果展望。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和检测,优化产品开发和生产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努力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团队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qc课题结题报告

qc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简介本QC课题旨在解决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通过QC方法的应用,我们成功地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并采取了有效的改进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问题识别与定义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质量问题,如产品尺寸不稳定、表面粗糙度超标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客户投诉和退货,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声誉和经济效益。
因此,我们决定将这些问题作为QC课题进行研究和解决。
三、原因分析为了找出问题的根源,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1.原材料质量不稳定;2.生产设备老化;3.员工操作不规范;4.工艺参数设置不合理。
四、改进措施与实施针对以上原因,我们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原材料的检验和控制,确保原材料质量稳定;2.对生产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新,提高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3.制定操作规范,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员工操作规范;4.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五、成果与效果评估经过改进措施的实施,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客户投诉和退货率大幅降低;2.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降低了生产成本;3.员工操作规范得到了加强,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为了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我们进行了以下效果评估:1.对产品质量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显示产品尺寸稳定性和表面粗糙度均达到了标准要求;2.对客户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客户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高;3.对生产效率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
六、结论与建议通过本QC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成功地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如加强员工培训和考核、优化工艺参数等。
因此,我们建议公司继续加强质量管理,不断完善和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QC小组成果报告

QC小组成果报告目录一、项目概述 (1)二、小组成立与运作 (1)1. 小组成立过程及成员介绍 (2)(1)成员组成及分工情况介绍 (4)(2)小组内部组织架构及运作方式说明 (4)2. 小组活动开展情况与成果展示 (5)(1)小组活动的时间、地点及内容概述 (6)(2)小组取得的成果及亮点展示 (7)三、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制定 (8)1. 问题识别与原因分析 (9)(1)问题识别过程介绍 (10)(2)问题产生原因分析报告 (11)2. 解决策略制定与实施过程说明 (12)(1)策略制定思路及依据阐述 (13)(2)策略实施步骤及时间表安排展示 (14)四、项目实施过程详解 (14)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通过质量控制与改进团队的努力,提升公司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
我们深入分析了现有生产流程中的瓶颈和潜在风险,并针对性地制定了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优化原材料检验标准、加强生产过程监控、提高成品检测精度等。
我们也注重团队建设和技术培训,确保每一位成员都能熟练掌握新的质量控制方法,并不断提升个人技能。
经过数月的持续努力,我们的QC小组在多个关键项目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产品合格率稳步上升,客户满意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我们还成功发现了并解决了多个潜在的质量问题,为公司节省了大量成本和时间。
我们将继续秉承“质量第一”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二、小组成立与运作在本次质量改进项目中,我们组建了一个跨部门的小组成员团队,旨在共同推进产品质量的提升。
该团队组织结构清晰,成员分工明确,确保了各项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小组成立之初,我们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讨论,明确了项目的目标和意义。
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并建立了定期汇报和交流机制,以便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并解决遇到的问题。
在小组运作过程中,我们注重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通过定期的团队建设活动,增强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qc小组课题报告

qc小组课题报告摘要:1.课题背景2.课题目标3.研究方法4.实验结果5.分析与讨论6.结论与建议正文:1.课题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企业纷纷成立质量控制(QC)小组,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寻找改进生产过程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
本文主要介绍了某企业QC 小组针对某一课题进行的研究报告。
2.课题目标本次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3.研究方法本次课题研究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现场观察:通过对生产现场的实地观察,了解生产过程,发现存在的问题。
(2)数据收集:收集相关生产数据,分析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数据波动,找出关键因素。
(3)原因分析:通过头脑风暴法等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原因。
(4)改进措施:针对分析出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进行实施。
4.实验结果通过以上研究方法,QC 小组得出以下实验结果:(1)生产过程中存在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2)通过实施改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5.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QC 小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讨论:(1)针对关键环节,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和操作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2)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有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提升。
(3)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运行。
6.结论与建议本次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持。
QC 小组提出了以下结论与建议:(1)持续优化生产过程,加强质量管理,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供保障。
(2)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为产品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3)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
供电公司创新型QC成果报告范文国优案例-配电运检专业-图文

供电公司创新型QC成果报告范文国优案例-配电运检专业-图文日本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富士山QC小组一、小组概况日本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配电QC小组现有人员14名,平均年龄31岁,是一个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团队。
QC小组成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并且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比较多的工作经验,对问题有较高的解决能力。
近年来,QC小组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大力开展技术革新、管理创新等活动,在建设智能电网、维护配网运行过程中,发现并解决了配网运行检修中的许多难题,为公司做出了较大贡献。
小组概况表日本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现有317个低压配电台区、457台公配变压器,承担了东京城区近12余万用户的电力供应、管理和抢修服务工作。
配电台区设备运维管理、停送电管理、事故处置、停电检修等任务繁重复杂,其中停送电管理一直是供电系统运行中的薄弱环节之一。
约占85%的配电变压器安装有失压脱扣器,不具备自动合闸功能,实际使用中存在误跳闸及跳闸后不能及时合闸的缺陷,不但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也给供电公司造成损失。
在需要恢复供电时,工作人员必须到每个配电室逐一送电,基本的送电操作流程如图2.1所示。
图2.1配电运检室抢修人员送电操作流程(1)辖区停电线路恢复送电调查情况查阅2022年1月份-2022年12月份配电运检室配电抢修班的值班、运行以及抢修记录,QC小组成员绘制了配电运检室停送电情况统计表,如表2.1所示。
表2.12022年1月份-2022年12月份配电运检室停送电情况统计表月份12停电次数2430安规规定能重合的次数1616属于停电检修次数820-2-通过对停送电情况进行调查,我们发现故障性停电是231次,占总停电次数的52.7%,按照《安规》规定,开关可以重合一次,如果有合闸装置就可以快速恢复送电;由于没有远动合闸装置,全部需要人工去现场合闸,单次送电平均用时33.6分,而实际在配电室操作时间仅3~5分钟,绝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路上。
(2)同行停电线路恢复送电调查情况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线路全线恢复送电用时情况,QC小组对临淄、周村、博山、淄川、高新区客户服务室管辖线路所带低压线路恢复送电时耗用时间进行了调查统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优QC项目研究报告[1]QC项目研究报告降低焦炉废气取样管的消耗量长春燃气股份有限公司制气厂质检科气体分析QC小组2012年5月目录一、小组简介 (2)二、选择课题 (3)三、现状调查 (4)四、目标确定 (5)五、原因分析 (5)六、要因确认 (6)七、制定对策 (9)八、对策实施 (10)九、效果检查 (12)十、巩固措施 (13)十一、总结及今后打算 (13)降低焦炉废气取样管的消耗量长春燃气制气厂质检科气体分析QC小组一、小组概况长春燃气制气厂质检科气体分析QC小组根据化验分析的需求,成立于2010年9月份。
降低焦炉废气取样管的消耗量课题活动时间为2011年3月至2011年11月.小组由9名成员组成,属于现场型小组。
由质检科科长担任组长,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业务骨干和化验操作人员组成。
小组活动从优化质量管理、加强现场过程控制着手,将改进意识融入到工作中。
达到创新创效、追求卓越的目的。
表1—小组概况表小组名称长春燃气股份有限公司制气厂质检科气体分析QC小组成立日期注册注册活动时活动次均受QC教育课题类型时间号间数情况2010-08-01 6个月16次36小时现场型小组成员本次课题名称:降低焦炉废气取样管的消耗量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职称)文化程度小组职务组内分工马跃男48技术科科长本科促导员活动协调韩大海男55质检科科长大专组长整体策划钟玉民男30质检科技术员本科组员技术指导李颖女38 质检科大专组员活动记录化验员张立军男35质检科化验员大专组员数据整理石艳华女38质检科化验员技校成员方案实施董晶女36质检科化验员高中成员方案实施郭敬女37质检科化验员技校成员方案实施梁勇女39质检科化验员技校成员方案实施制表人:钟玉民复核人:韩大海时间:2011年3月10日表2—PDCA-活动计划表活动计划时间:2011年03月—2011年08月推进人员地点3 4 5 6 7 8P选择课题韩大海长春燃气制气厂质检科气体分析实验室现状调查张立军设定目标钟玉民分析原因张立军确定要因钟玉民制定对策钟玉民D对策实施李颖C检查效果李颖A 巩固措施李颖总结和下一步打算钟玉民计划日期:实际日期:制表人:钟玉民时间:2011年3月10日二、选择课题公司要节约能源,降低消耗。
存在问质检科检验成本为公司三、现状调查 调查一、焦炉废气含氧量是煤气生产过程控制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依据。
焦炉废气取样是将取样钢管插入焦炉碳化室的看火孔内,用乳胶管将取样管,双链球,取样球胆连接后。
操作双链球采取焦炉废气试样。
操作双链球采样化验员很容易疲劳,而且效率也比较低。
调查二、我们对2006年至2010年焦炉废气取样管消耗量及费用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见表。
当前现选择课降低焦炉废气取样管的标准无烟煤13675581168372006-2010年取样管消耗情况统计表序号时间使用寿命次/根使用数量(根)当年实际使用数量价格(元)当年入库价格计算合计费用(元)1 2006年41 23 167.58 38542 2007年37 22 232.14 51043 2008年40 18 256.00 46084 2009年38 21 302.56 63535 2010年41 20 341.88 6837制表人:李颖时间:2011年3月10日调查三、小组成员调查了同类公司/厂的焦炉废气取样管的使用寿命,调查结果见下表。
废气取样管使用情况调查表序号调查对象使用寿命(次/根)1 亿达信煤焦化能源有限公司472 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533 七台河宝泰隆煤化工有限公司414 丹东万通焦化有限购公司585 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焦化厂 65我们自己的取样管平均每根只可以使用39次/根,低于调查的几家企业取样管的平均使用寿命53次/根。
四、目标确定小组成员根据5家焦化厂取样管的平均寿命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决定通过本次小组活动将取样管的消耗降低25%,因为小组成员都具有丰富的QC 活动经验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加上本次QC 小组活动得到主管领导的大力支持,相信通过小组成员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达到目标! 五、原因分析为了确定焦炉废气取样管消耗多的直接原因,小组成员通过认真、深入的调查、分析和讨论,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找出焦炉废气取样管消耗多的末端因素,见图。
操作不当折 断取样管操作技能培训效果差人员素质差 操作不符合规程双两球采样采样速度慢冷凝水堵塞连接软管连接软管气阻大操作环境料人环法机提供的负压小取样钢管腐蚀速度快不耐高温采样钢管材质不符合要求采样作业温度高取样管消耗多制图:钟玉民时间:2011年3月28日六、要因确认为了找到真正影响焦炉废气取样管消耗多的主要原因,小组成员采用现场调查试验、测量、测试等方法,对末端因素制定了要因确认计划表,见表。
要因确认计划表序号末端因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标准负责人完成日期1 操作技能培训效果差1、是否进行培训2、考试是否达到要求现场调查记录查询考核成绩≥90分钟玉民11.04.202 钢管材质不耐高温1.需用材质2.使用材质材质鉴定符合标准钟玉民11.04.203 采样作业温度高采样操作作业环境现场调查工作标准李颖11.04.204 提供的负压小负压球采样速度测试现场验证充气速度李颖11.04.205冷凝水堵塞连接软管采样过程中连接软管是否堵塞现场调查压力测试出气口压力差不变钟玉民 11.04.20制表人:钟玉民 时间: 2011年3月29日根据要因确认计划表,小组成员对末端因素进行了逐一验证: 末端因素一:操作技能培训效果差 验证:质检科按年度培训计划组织化验员进行集中学习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教育。
对员工培训的时间和成绩进行统计,考核成绩优良。
2010年下半年及2011年上半年废气分析岗位技能考核试卷考核成绩均大于90分。
结论:非要因末端因素二:钢管材质不耐高温验证:截取采样钢管的一部分试样委托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进行鉴定。
鉴定结果使用的取样管为310S 耐高温不锈钢材质(Cr25Ni20),符合要求 。
结论:非要因末端因素三:采样作业温度高验证:小组成员现场测试焦炉炉顶采样温度,温度平均在39摄氏度。
但采样点无法更改,采样作业温度属于不可抗拒因素。
结论:非要因末端因素四:提供的负压小验证:小组成员李颖对化验员模拟完成1号、2号、3号三座焦炉的废气采样任务的采样操作速度进行测试并制表。
序号测试时间操作人员测试地点采样时间1 2011.04.05 石艳华气体班组55min2 2011.04.07 郭敬.气体班组51min3 2011.0411 张立军气体班组49min4 2011.04.13 董晶气体班组61min5 2011.04.14 梁勇气体班组53min制表人:李颖时间:2011.04.20由于双链球提供的负压有限,且操作过程中易疲劳,5名化验员完成3座焦炉采样时间平均需要54分钟。
采样管因此要长时间在谈话室内高温灼烧。
结论:要因末端因素五:冷凝水堵塞连接软管验证:小组成员对取单个焦炉废气试样进行测试,发现从洗气到取样结束。
胶管和双链球内有冷凝水析出,阻力逐渐增加。
采样速度变慢,延长了焦炉废气的采取时间。
结论:要因七、制定对策(一)根据要因确认的结果,小组成员运用各自的技术、知识、经验列出了多项对策,并用矩阵图进行了评价分析,根据得分多少选择价值高的对策。
对策选择表序号要因对策方案评价内容评价得分是否采用有效性经济性可实施性可靠性0.30.20.20.31 提供的负压小增加取样管横截面积5 5 5 44.7√提高双链球的负压力3 5 5 23.5 替代双链球 5 4 5 5 4.√采样工具82 冷凝水堵塞软管过滤软管中的冷凝水 5 5 5 44.7√替代软管连接取样管 5 3 4 44.1制表人:钟玉民时间:2011年4月26日(二)对选出的有价值的对策方案,小组成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根据各自的专业技术管理经验知识等制定对策表。
对策措施表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负责人地点完成日期1 取增提高瞬时流速 1.取样管采样速度试焦炉顶2011.05.27样过程时间长加取样管横截面积验2.更换选取的采样管李颖维修2011.05.272 取样过程时间替代双链球采加大取样负压1.设计采样装置2.购置装置备件3组装采样装置钟玉民质检科2011.05.27质检科2011.05.27长样工具3连接软管堵塞过滤冷凝的冷凝水过滤连接管中的冷凝水1.设计冷凝水过滤器2.选择制作材料3组装冷凝水过滤器张立军质检科2011.05.27质检科2011.05.27制表人:钟玉民时间:2011年4月26日八、对策实施对策实施一:增加取样管横截面积小组分组用不同规格取样管采样进行废气试样采取速率测试,使用不同规格取样管连续完成1号,2号,3号三座焦炉日常焦炉废气采样任务,并记录采样时间并制表。
项目1# 2# 3#钢管规格8mm×2mm15mm×2mm 20mm×2mm采样时间董晶62 min 48 min 61石艳华65 min 47 min 59张立军59 min 40 min 35梁勇70 min 45 min 55 min 平均值64 45 52制表:李颖日期:2011年5月16日经过小组试验发现取样管横截面积增加后,缩短了采样时间,但随着取样管横截面积的增加,质量也变大。
增加了采样操作的难度。
结论:废气采样时采用规格15mm×2 mm的钢管对策实施二:替代双链球采样工具小组根据焦炉废气采样的需要,设计采样模型方案,并对每个方案进行评估。
项目 备选方案评估气泵大气采样设备上的气泵采用报废设备上的零件能够节省小组活动的费用选用 电源 交流电能够满足需求,焦炉炉顶但铺设不方便干电池干电池易得,但很难找到与之配套使用的气泵蓄电池使用方便选用采用大气采样设备上的气泵,并与蓄电池组合,安装后的采样装置采样时间序号 测试时间 操作人员 测试地点 采样时间 12011.05.05石艳华气体班组45min采样时间仅比双链球采样时间提高11分钟,效果不明显。
小组也通过该方案的实施断定该方案可行。
经过小组研究,在征得部门审批后采购了真空泵。
花费1132.14元。
序号 测试时间 操作人员 测试地点 采样时间 12011.05.05石艳华气体班组17min对策实施三:过滤连接管中的冷凝水。
小组成员在竖管中添加高铝球过滤冷凝水,废气中的水蒸气遇高铝球液化冷凝,在排水口中过滤掉。
经过现场试验设计的过滤装置效果明显,完全能够满足目前采样任务。
过滤装置在更长时间连续采样时,是否会造成高铝球升温后,冷凝水过滤效果差小组没有进行测试。
为使焦炉废气采样时,化验员方便携带工具小组成员将微型泵和设计的冷凝水过滤装置组装成便携采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