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合集下载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植物标本是植物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资料,它可以长期保存植物的形态特征,为植物分类和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制作植物标本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第一步:采集植物标本采集植物标本需要选择植物的成熟部分,通常是花、果实或种子。

在采集时要选择完整的植物,避免受损或变形。

同时要记录下采集植物的时间、地点、生境等信息,以便后期的分类鉴定。

第二步:准备标本材料制作植物标本需要准备一些工具和材料,包括标本纸、标签、干燥剂、夹子、刀具等。

标本纸通常选择吸水性好、耐磨损的特种纸张,标签上要标注植物的学名、采集信息等内容。

第三步:处理植物标本将采集到的植物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待植物完全干燥后再进行下一步处理。

在处理前可以先进行植物的初步整理,去除多余的叶片、根系等。

第四步:贴标本纸将干燥的植物放在标本纸上,根据植物的大小和形态选择合适的标本纸规格。

将植物整齐地摆放在标本纸上,注意保持植物的自然形态。

第五步:固定植物使用夹子将植物固定在标本纸上,夹子的力度要适中,避免损坏植物的结构。

同时要注意植物的重要特征如花、叶、果实等要展现清晰。

第六步:贴标签在标本纸上贴上标签,标签上要标注植物的学名、采集信息、标本编号等内容。

标签的内容要清晰、准确,便于后期的查阅和利用。

第七步:加工标本将处理好的植物标本放入干燥剂中,干燥剂可以吸收植物中的水分,防止标本发霉变质。

同时要选择合适的保存容器,将标本放入容器中密封保存。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制作出完整的植物标本。

制作好的植物标本可以长期保存,为植物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在制作植物标本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植物的形态特征,保证标本的质量和可读性。

希望以上介绍的植物标本制作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1、寻找一株完整的植物,最好同时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植物体展开不超过A4大小
3、仔细的挖下植物体。

4、小心清洗污泥,去除枯叶。

5、将植物摊开在A4的纸上
6、盖上另外一张A4纸
7、将标本小心移入报纸中。

8、将报纸两处的开口钉上
9、将报纸两处的开口钉上
10、在干燥地板上放置十张左右的旧报纸,需折叠整齐。

11、将装有标本的报纸置于报纸堆上,折口最好相反,方便辨认。

12、再放上数张报纸。

13、以木板及重物压在整叠标本上,帮助标本干燥及成型。

14、于第1、2、3、5、7天,更换标本间的吸水报纸,以利标本干燥
15、于指定日期,将标本连同外层的报纸及标签,一并带到学校。

注意事项
采集的年、月、日,及时间。

.采集的地点。

最好能详列县市及路段。

.采集的环境,如:水沟、公园、草地等等
采集者姓名。

选择含水较少的植物,比较容易成功。

本次作业大约需要十天才能完成。

植物标本的制作

植物标本的制作

植物标本的制作一压制方法(1)装压。

先在大标本夹的一片夹板上,放上3~5张吸水纸,然后放上采集来的标本,标本上再放3~5 张吸水纸,然后纸上再放标本,使标本和吸水纸互相间隔,层层罗叠,最后,再将另一片夹板压上,用绳子捆紧,罗叠高度以35厘米左右为宜。

(2)换纸。

标本压入标本夹以后,要勤加换纸,换纸不及时,标本会发霉、变黑,所以换纸是否及时,是标本质量好坏的关键。

初压的标本水分多,通常每天要换纸2~3次。

第3天以后,每天换1次,通常7~8 天就可以完全干燥。

换下来的纸要及时晒干或烘干,以备应用.随着标本的逐渐干燥,标本夹的捆扎要逐渐放松,以防标本折断。

(3)整形。

在第一次换纸时,要对标本进行整形。

其作法是尽量使枝叶花果平展,并且使部分叶片和花果的背面朝上,以便日后观察研究。

如有过分重叠的花和叶,可剪去一部分,但要保留叶柄、叶基和花梗,以使人能看出剪去前的状态。

2.压制注意事项(1)多汁的块根、块茎和鳞茎等不易压干,可先用开水烫死细胞,然后纵向剖开进行压制。

肉质多浆植物也不易压干,而且常常在标本夹内继续生长,以致体形失去常态,也应该先用开水烫死后再进行压制。

裸子植物的云杉属标本,也要先用开水烫死,否则叶子极易脱落。

(2)标本夹中的标本位置,要注意首尾相错,以保持整叠标本的平衡。

有的标本花果比较粗大,压制时常使纸突起。

花果附近的叶因得不到压力而皱折,可将吸水纸折成纸垫,垫在凸起处的四周,或将这样的果实或球果剪下另行风干,但要注意挂同一号的号牌。

(3)有些植物的花、果、种子在压制时常会脱落,换纸时应逐个捡起,放入小纸袋内,并写上采集号跟标本压在一起。

二装帧: 将消毒后的标本装订在台纸上,叫做装帧。

装帧的方法如下:1.摆好位置 : 上台纸时,先将标本在台纸上摆好位置,留出左上角和右下角,以便粘贴采集记录复写单和标本签。

放置时,要注意形态的美观,又要尽可能反映植物的真实形态。

2.装订:装订标本最好用纸条粘贴,其作法是先用小刀切取宽2~3毫米的纸条(白道林纸)备用。

标本制作方法范文

标本制作方法范文

标本制作方法范文标本制作是指将动、植物等生物进行处理、保存和修饰,使其能够长期保存,并用于教学、研究等目的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标本制作方法。

一、干燥法干燥法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标本制作方法。

它适用于干性植物、无脊椎动物和硬质脊椎动物的制作。

1.植物干燥法:首先,将植物拍平摆放在吸水纸上,然后用纸把植物包起来,并加上一些重物,以便植物的形态能够自然展开,并且保持干燥的状态。

通常需要定期更换吸水纸和重物,直到植物完全干燥。

最后,将干燥的植物贴在纸板上,并用透明塑料薄膜封装。

2.无脊椎动物干燥法:无脊椎动物干燥法与植物干燥法类似。

首先,将无脊椎动物放在吸水纸上,并用纸包裹起来。

接下来,用针将其形态展开并固定在吸水纸上,然后进行干燥处理。

最后,将干燥的无脊椎动物贴在纸板上,并用透明塑料薄膜封装。

3.脊椎动物干燥法:对于硬质脊椎动物,如鱼类、爬行类和鸟类等,可以通过注射硬化剂和干燥处理来制作标本。

首先,将动物进行解剖,去除内脏和软组织,然后用硬化剂进行注射以固定其形态。

接下来,将动物放置在吸水纸上进行干燥处理,过程中需定期更换吸水纸,直到完全干燥。

最后,将干燥的动物贴在纸板上,并用透明塑料薄膜封装。

二、液体浸泡法液体浸泡法主要适用于保存软脊椎动物的标本,如鱼类、两栖类和软体动物等。

1.泡制剂:首先,制备适合动物保存的泡制剂。

泡制剂包括醇、甘油、福尔马林等,具体选择根据保存目的和动物的特性来决定。

将动物完整地放入泡制剂中,浸泡一段时间。

时间的长短根据动物的具体情况来定。

浸泡结束后,将动物取出,适当清洗,并进行修饰。

最后,将修饰好的动物贴在纸板上,并用透明塑料薄膜封装。

三、冷冻法冷冻法主要适用于保存柔软而易腐烂的动物或组织样本,如软体动物和细胞等。

1.冷冻:将动物或组织样本迅速放入低温环境中,通常是零下80度或更低的温度,以冷冻样本并防止其腐败。

在冷冻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冻结和脱水引起的细胞破坏。

冷冻结束后,将样本贴在纸板上,并用透明塑料薄膜封装。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一〕标本的采集1、采集的用具和用品:主要有标本夹〔又称夹板〕、采集箱〔或采集袋〕、小锄头、掘产、枝剪、吸水纸、野外标本记录本、号牌、绳子、海拔仪、放大镜、照相机和蛇药等。

2、植株选择:选择生长正常,无病虫害,具该种典型特征的植株作为采集对象。

力求有花有果〔裸子植物有球花、球果〕及种子。

具体是:草本植物一般全株采集;高大草本、木本植物常取有花果叶片完整的枝条。

花是鉴定植物的主要依据,尽可能采到。

雌雄异株植物应分别采集,雌雄同株应采集两种花;先花后叶植物可在采到带花标本的同时将植物加以标记,另找最正确时再补采配齐。

有些植物的其它器官也是分类鉴定时的重要依据。

如伞形科、紫草科等的果实,百合科、兰科、天南星科、石蒜科等某些植物的地下局部,寄生植物的寄主等。

传统的干制方法是:先在标本夹的一片夹板上放几层吸水纸,然后放上标本,标本上再放几层纸,使标本与吸水纸相互间隔,层层罗叠,最后再将另一片标本夹板压上,用绳子捆紧。

每层所夹的纸一般为3~5张,粗大多汁的标本,上、下面应该多夹几张纸。

薄而软的花、果,可先用软的纸包好再夹,以免损伤。

开始压的标本要尽量捆紧,以使标本压平,并与吸水纸接触紧密,又较容易干。

3~4天后标本开始枯燥,并逐渐变脆,这时捆扎不可太紧,以免损伤标本。

压制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尽量使枝、叶、花、果平展,并且使局部叶片反面向上,以便观察叶背特征。

花的标本最好有一局部侧压,以展示花柄、花萼、花瓣等各部位形状;还要解剖几朵花,依次将雄蕊、雌蕊、花盘、胎座等各部位压在吸水纸内枯燥,更便于观察该植物的特征,利于识别。

2、多汁的根、块茎、鳞茎等标本,不易压干,要先用开水烫死细胞,然后纵剖或横剖,滴干水后再压。

这样既可使标本快干,又能观察内部构造。

仙人掌类及大型果实如柚、佛手、香橼等,可以纵切挖去内部肉质组织后再压,或切取局部纵剖面和横剖面为代表进行压制。

3、对于细胞不易死亡的标本,需要在开水里烫片刻,杀死细胞后再压。

植物标本制作的方法

植物标本制作的方法

植物标本制作的方法
植物标本制作是植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态等方面的信息。

下面介绍一下植物标本制作的方法:
1. 采集植物标本时需要选择健康、完整、有代表性的植株,并
尽可能采集根、茎、叶、花、果等全部部位的标本,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植物的特征。

2. 采集标本时需要记录植物的产地、生境、海拔、生长环境等
信息,并在标本上注明,以便后期进行分析和比较。

3. 把采集到的标本按照所属科、属、种等分类,进行编号和分
类存放,以便后期参考和使用。

4. 在制作标本时,需要先在标本的一个角落上用铅笔标明标本
的种名、科名、采集时间和地点等信息。

5. 如果标本较大,可以将茎、叶、花、果等分开制作,需要使
用锡箔纸或白纸将标本包裹紧密,以防止标本变形或受潮。

6. 制作标本时,需要清洗干净植物,去掉杂质和附着在上面的
虫子、土壤等,然后在干燥的环境下晾干,防止标本变质。

7. 制作标本时需要准备好标本纸、贴胶、笔和标本夹等工具,
将经过干燥处理的植物按照自然形态排列在标本纸上,并用贴胶固定。

8. 制作完毕后,将标本放入标本夹中,尽可能保持平整,以防
止标本变形和受潮。

以上就是植物标本制作的方法,制作好的标本可以用于植物分类、
生态学、地理学、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

制作植物标本的多种方法

制作植物标本的多种方法

制作植物标本的多种方法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
1. 剪贴法:将植物的新鲜叶片或花朵用剪刀或刀片裁剪成合适的大小,贴上标签,插入支架或夹在书页中,以达到长期保存的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作较小的植物标本,如小草花或小花束。

2. 浸渍法:将植物标本放入酒精、醚、碘酒等液体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标本会变得更加鲜艳、易于观察,同时也可以延长标本的保存时间。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作大型植物标本,如树木、花卉等。

3. 干燥法:将植物标本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让其自然干燥。

在干燥过程中,需要注意标本的存放环境,以免过度干燥或过度潮湿。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作各种类型的植物标本,如树叶、花瓣、果实等。

4. 熏制法:将植物标本放置在烟熏室中,用烟熏的方式使其干燥。

熏制法可以让标本更具有香味,同时也可以增强标本的耐久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作一些特殊的植物标本,如真菌、坚果等。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植物标本制作方法,如染色法、充气法、熔蜡法等。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注重标本的制作工艺,确保标本的精度和清晰度。

同时,在制作植物标本时,也需要尊重植物的生命和自然,尽量保持标本的原生态,以免对其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植物标本是用于植物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工具,它能够永久保存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信息。

下面将介绍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1. 采集植物标本。

在采集植物标本时,首先要选择完好的植物样本,避免病虫害或者其他损伤。

在采集时要注意保护植物,尽量保持其完整性。

同时要携带必要的采集工具,如剪刀、镊子等。

2. 处理植物标本。

将采集回来的植物标本进行处理,首先要进行净化处理,去除附着在植物上的泥土、杂草等杂质。

然后要对植物进行分类鉴定,确定其科属种等信息。

接着进行脱水处理,将植物样本放入脱水剂中进行脱水处理,使其尽快失去水分,以免腐烂变质。

最后要进行烘干处理,将脱水后的植物标本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直至完全干燥。

3. 制作植物标本。

在植物标本完全干燥后,就可以进行制作了。

首先要准备好标本纸和标本袋,将植物标本按照一定的方式摆放在标本纸上,然后用透明胶带或者胶水固定。

接着在标本纸上标注植物的相关信息,如采集地点、采集时间、科属种等。

最后将制作好的植物标本放入标本袋中密封保存。

4. 保存植物标本。

制作好的植物标本需要妥善保存,首先要选择干燥通风的环境进行保存,避免潮湿和受潮。

其次要定期检查标本的保存情况,确保没有发霉变质等情况发生。

同时要注意防虫防鼠,避免标本被害。

另外,还要定期更换标本袋,以保证标本的长期保存。

5. 应用植物标本。

制作好的植物标本可以用于植物分类鉴定、科研研究、教学展示等方面。

在使用时要注意保护标本,避免损坏和污染。

总结,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包括采集、处理、制作、保存和应用五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认真对待,以保证制作出质量优良的植物标本。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标本制作方法
植物标本的制作主要过程是采集、整理、装作、标签和编号等过程,现将几种植物标本制作介绍如下:
准备:
采集前应先收集有关采集地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状况方面的资料,以便周密安排采集工作。

同时应准备采集必需的用品,主要有:标本夹(45×30cm方格板2块,配以绳带)、标本纸(吸水性强的草纸,折成略小于标本夹的3~5张一叠若干)、采集袋(塑料袋)、枝剪、标签、野外记录纸、照相机、海拔仪、罗盘、望远镜、地形图等。

采集方法及要求按植物类别加以分述。

一、种子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1、标本采集的要求
(1)尽可能选择根、叶、茎、花、果。

因为花和果实是鉴定植物的主要依据,同时还要尽量保持标本的完整性。

采集矮小的草本植物,要连根掘出,如标本较高,可分为上、中、下三段采集,使其分别带有根、叶、花(果),而后合为一标本。

(2)要有代表性。

要采集在正常环境下生长的健壮植物,不采变态的、有病的植株,要采能代表植物特点的典型枝,不采徒长枝、萌芽枝、密集枝等。

(3)保护好所采集的植株。

把采集到的标本放到采集箱里,如植株
较柔软,应垫上草纸,并压在标本夹里。

(4)要给所采集的标本挂上标签,并注明所采集的地点、日期及采集人的姓名,并且记下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如陆地、水池、向阳、气味、颜色、花的形态、乳汁等。

二、腊叶标本的压制与装帧
压制是标本在短时间内脱水干燥,使其形态与颜色得以固定。

标本制作是将压制好的标本装订在台纸上,即为长期保存的腊叶标本。

压制与制作标本须注意以下各点:
(1)顺其自然,稍加摆布,使标本各部,尤其是叶的正背面均有展现。

可以再度取舍修整,但要注意保持其特征。

(2)叶易脱落的种,先以少量食盐沸水浸0.5~1分钟,再以75%酒精浸泡,待稍风干后再压。

(3)及时更换吸水纸。

采集当天应换干纸2次,以后视情况可以相应减少。

换纸后放置通风、透光、温暖处。

捆绑标本夹时,松紧要适度,过紧易变黑,过松不易干。

标本间夹纸以平整为准。

如球果、枝刺处可多夹些。

换下的潮湿纸及时晾干或烘干,备用。

标本压制干燥后即可装订,装订前应消毒和做最后定形修整,然后缝合在台纸上(30~40cm重磅白版纸)。

将野外记录贴左上方,定名签填好贴右下角,此签不得随意改动。

对定名签鉴定的名称有异议,可另附临时定名签。

照片、散落物小袋等贴在另角。

贴时均不要用浆糊,以防霉变。

标本布局应注意匀称均衡、自然。

装订后的标本再经过消毒,夹纸或装入塑料袋保存于专门的标本柜中。

缝合的时候一般取一些茎或枝,用线固定在白版纸上,叶子就要粘贴了(我们是用毛笔蘸白胶涂在叶子背面粘贴)。

原则是叶片之间尽量不重合。

三、蕨类植物标本的制作,蕨类植物有世代交替的生理特点。

采集孢子体(无性世代)和配子体(有性世代)的植物体。

采集孢子体以夏、秋为宜。

可全株采集,孢子体及孢子体上具孢子囊群的羽片,可压制成腊叶标本。

原叶体及带有幼小孢子体的原叶体,宜制成浸泡标本,可先将标本置于5%硫酸铜溶液中处理一昼夜,取出后用清水洗净,放在管口瓶注入5%福尔马林溶液,再用蜡封口保存。

把制成的孢子体腊叶标本和配子体浸制标本按顺序装订于同一标本盒中,贴上签即可。

四、植物标本的保存
1.避光保存。

阳光照射,标本易变色,失去原色。

2.低温保存。

最好使标本室的温度不超过摄氏28度,不低于摄氏零度。

温度过高,可使标本变形、流汁,腐烂变质;温度过低,可使标本色泽产生变化,皱缩。

3.保存时间不宜过长。

4.防止杂菌生长,要避免经常搬动。

要做好标本柜,把标本分门别
类上架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