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外科基本讲解》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乳腺外科基本讲解

乳腺外科基本讲解

03
乳腺外科手术技术
乳腺外科手术的种类和适应症
01
020304乳腺癌根治术适用于乳腺癌早期患者,通过 切除乳房、胸大肌、胸小肌等 组织,清除腋窝淋巴结,达到 治疗目的。
保乳手术
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 术是一种保留乳房的治疗方式 ,通过局部切除肿瘤和部分乳 腺组织,同时进行放疗和化疗 ,达到治愈效果。
乳腺外科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现状
目前,乳腺外科已经发展成为医学领域中重要的分支学科, 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 成果。
未来趋势
未来,乳腺外科将更加注重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结合,加强多 学科协作,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同 时推动乳腺疾病的预防和筛查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术后护理
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 伤口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如出血 、感染等。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 练,如进行上肢功能锻炼等。
乳腺外科手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01
02
03
04
出血和血肿
术后可能出现出血和血肿的情 况,需要及时处理,如进行止
血、引流等。
感染
术后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需 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
05
乳腺外科患者的心理和社会支持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支持
心理问题
乳腺癌患者常常面临恐惧、焦虑、抑 郁等心理问题,尤其是在诊断、治疗 和康复过程中。
支持方式
提供心理辅导、支持小组、心理咨询 等,帮助患者面对和克服心理问题, 增强治疗信心和生活质量。
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改善
生活质量影响
乳腺癌治疗可能导致身体形象改变、性功能障碍、疲劳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

乳腺疾病健康知识讲座ppt课件

乳腺疾病健康知识讲座ppt课件
• 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多在20-30岁之 间。其发生与雌激素刺激有关,所以很少发生 在月经来潮前或绝经期后的妇女,为乳腺良性 肿瘤,少数可发生恶变。一般为单发,但有15 %-20%的病例可以多发。单侧或双侧均可发生。
25
• 1.雌激素水平失衡
• 2.局部乳腺组织对雌激素过 发病原因 度敏感
• 3、食物疗法
33
中医分类
• 1)肝郁脾虚型。 • 主证:乳腺肿块,球型,光滑活动,
可有疼痛,胸胁满闷,食少纳呆,舌 体稍胖,苔白微腻,脉弦,脾脉弱。 • 2)冲任失调型 • 主证:肿块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经前 作胀变硬,经后变软,月经期、量、 色、质有不正常,腰膝酸软,舌淡红 或红,苔薄白或少,脉细。
30
病因病理
• 引起乳腺囊肿的原因有很多。哺乳期 如曾患乳腺增生症、炎症或肿瘤压迫, 可造成乳腺的一个腺叶或小叶导管堵 塞,使乳汁积聚在导管内而形成乳腺 囊肿。也可因哺乳习惯不良,乳汁瘀 滞于导管内,致使导管扩张形成囊肿, 细菌侵入,继发感染,导致急性乳腺 炎或乳腺脓肿。
• 中医属“乳癖”范畴,中医认为是由 于肝郁气滞,冲任失调引起。思虑伤 脾,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脾气结滞, 运化失司,痰浊内生,痰浊血瘀互结 而成。
31
症状表现
• 最初症状一般是乳腺肿物,单侧多见, 位于乳晕区外的乳腺周边部位,呈圆 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 稍活动,触之囊性有轻度触痛,直径 常在2~3cm, 一般无腋区淋巴结肿 大,年轻妇女在哺乳期或之后发现乳 房边界较清的肿物,并主诉在哺乳期 中曾患过乳腺炎,检查在乳晕区外的 较边缘部位触到边界清楚,活动、表 面光滑的肿物
• 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态度,适当锻炼,经常乳腺 按摩。低脂饮食,合理膳食是保持乳腺形体、 预防乳腺疾病的方法。定期进行乳房自检和专 科医生检查是早期发现乳腺疾病的唯一方法。

乳腺科ppt课件

乳腺科ppt课件

02
引进先进的诊疗装 备和技术
及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诊疗装备 和技术,提高乳腺疾病的诊疗水 平。
03
加强多学科协作
与相关科室如影像科、病理科、 外科等进行多学科协作,共同提 高乳腺疾病的诊疗效果。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手术治疗
乳腺切除术
切除病变的乳腺组织,适用于乳 腺癌等恶性肿瘤。
淋巴结清扫术
清除转移的淋巴结,提高治愈率。
保乳手术
保留乳房外观,减小手术创伤,适 用于早期乳腺癌。
其他治疗方法
放疗
热疗
使用放射线杀死癌细胞,常与手术、 化疗综合应用。
利用高温杀死癌细胞,可作为辅助治 疗手段。
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 肿瘤细胞。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包括乳房无痛性肿块、乳头凹陷、乳晕特殊等症状,晚期可能伴 随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乳腺疾病的诊断方法
01
02
03
临床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触诊等方 式对乳房进行检查,初步 判断是否存在特殊。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X线、MRI等影 像学检查,可以进一步了 解乳房的结构和病变情况 。
病理学检查
05
乳腺科护理与保健
乳腺疾病的护理要点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包括乳腺B 超、乳腺X线摄影等,以便早期
发现乳腺病变。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 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 心态等,有助于预防乳腺疾病 的产生。
避免长期精神压力
长期精神压力可能导致内分泌 失调,进而增加乳腺疾病的风 险,因此应尽量避免长期精神 压力。
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多种 手段,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乳腺外科ppt

乳腺外科ppt

活检方法
穿刺活检:细针穿刺活检、核心针穿刺 活检,Mammotone活检 手术活检:切取活检、切除活检
活检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直径约1cm,低分化)
手术方法
根治术 扩大根治术 改良根治术
保乳手术
乳腺癌的保乳手术
近代乳腺癌治疗观念的改变
放疗
手术
最大耐受治疗
化疗
手术
活检方法
穿刺活检:细针穿刺活检、核心针穿刺 活检,Mammotone活检 手术活检:切取活检、切除活检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FNAC) 对穿刺、涂片技术要求较高 要求专门的细胞病理学医生 敏感性较差,易遗漏恶性病变
核心针活检
(CNB)
Core Needle Biopsy (CNB)
(Mammotome)
Vacuum-assisted biopsy
(Mammotome,麦默通)
需专用设备,费用昂贵
活检准确性较CNB相似
对术前高度怀疑恶性的病灶不适合 Mammotone =
?! 切取活检
适用于倾向于良性、但恶性不能除外、 最好为多发的病灶活检,既可活检, 又可做到影像学完全切除病变
至2002年,平均随访20年 3组的DFS、OS没有显著差异(后2组如出现同侧乳房肿瘤 复发,可再行单纯切除,不作为治疗失败) 肿块广泛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放疗显著降低了同侧乳房肿瘤 的复发(14.3%:39.2%)
最小有效治疗
放疗
化疗
保乳治疗的目标
与根治术相仿的生存率 较低的局部复发率 可以接受的美观标准
保乳治疗的合理性
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重新认识 乳腺癌早期诊断水平的提高
放疗技术的改进

乳腺外科课件

乳腺外科课件

乳腺外科乳腺疾病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病乳腺肿瘤2/70解剖生理概要正常乳腺的矢状切面图示乳腺与胸壁和胸廓肋骨间的关系1.乳腺组织2.乳腺后脂肪3.乳腺皮下脂肪4.Cooper氏韧带5.深筋膜下的脂肪和胸肌层。

3/70乳房淋巴输出途径大部分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上部淋巴→锁骨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乳房内侧淋巴→胸骨旁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一侧乳房淋巴液可流向对侧;乳房深部淋巴→腹直肌鞘和肝镰状韧带淋巴管→肝脏。

4/70乳腺的生长发育的调节垂体前叶→乳腺促激素→乳房;卵巢和肾上腺→雌激素→乳房。

妊娠、哺乳:胎盘→雌激素→。

脑垂体→催乳素→乳腺增生,腺管延长,腺泡分泌乳汁。

?哺乳后,乳腺退化而相对静止。

?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乳腺呈周期性变化。

6/70乳房检查:一般检查视诊:外形观察:双侧乳房的大小、位置和外形一般是对称的。

肿瘤侵犯Cooper氏韧带,使之收缩而产生相应的皮肤点状凹陷酒窝征。

观察皮肤凹陷时取坐位,双臂交叉于颈后或前俯上半身或抬高整个乳房时更为明显。

乳头:正常乳房的乳头双侧对称,其方向指向前方并略向外下。

非哺乳期乳头糜烂脱屑,乳晕周围湿疹,是湿疹样癌Paget病。

乳房皮肤:红、肿、热、痛?广泛发红、充血水肿警惕炎性乳癌。

癌细胞侵入乳房浅表淋巴管引起癌性栓塞,可导致淋巴水肿而使乳房皮肤呈现“桔皮样”改变。

7/70触诊:有无肿块、淋巴肿大正确触诊:以手掌依内上、外上包括尾部、外下、内下、中央乳头、乳晕循序扪按乳房。

忌用手指抓捏乳房。

乳房肿块:应注意其大小、位置、数目、质地、有否压痛、外形是否整齐、边缘是否清楚、表面是否光滑、与周围组织如皮肤、胸大肌等是否粘连等情况。

扪查肿块是否与深部组织粘连,采用胸大肌收缩试验:嘱患者以患侧上肢用力叉腰,以紧张胸大肌。

腋窝淋巴结:右手扪查左腋,左手扪查右腋。

8/70特殊检查物理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钼靶X线摄影和干硒板静电摄影。

?用于乳癌的普查。

乳腺外科.ppt.Convertor

乳腺外科.ppt.Convertor

乳腺外科进展乳腺癌之最:全球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增加最快,最能被自己发现,X线检查最多,活检量最大,社会支出最大放射治疗的进展为保留乳房的手术提供了有效的补充手段。

乳腺癌系全身性疾病,对早期病人行保守性手术加根治性放疗的效果与根治性切除术无显著差异,而且痛苦小和保存功能及整形效果好的优点。

但必须让病人愿意接受此手术方式。

Ⅰ、Ⅱ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的适应症最佳适应症:肿瘤大小:中等大小的乳房,原发肿瘤直径≤3CM,肿块≥3CM、≤5CM,先行2-4周期化疗,肿瘤缩小为3CM。

肿瘤是不是多中心病灶:单一孤立的肿瘤,X线示局限性细小簇状钙化灶。

肿瘤分期:N分期的N0-N1.肿瘤的部位:肿瘤距乳晕>2.0CM,乳腺区段切除可获镜下切缘癌(—)者及广泛导管内癌(EIC)(-)者。

肿瘤组织分型:组织学为高分化型癌或癌分级为Ⅰ~Ⅱ级者。

病人自愿保留乳房者,年龄35~60岁者。

无胶原性血管疾病。

有条件进行放疗及长期随访者。

相对禁忌症:无条件进行放疗。

乳房的检查:自我检查与普查,体格检查,钼靶摄片,超声检查,乳管镜,MRI,核素、PET,细胞学、细胞化学,组织学、组织化学,血液学自我检查与普查自我检查:全民医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结论不支持普查:国民经济的发展,普查手段的提高,降低乳腺癌病死率30%有争论(早期)诊断:提高乳腺癌的生存率, 选择治疗方案、微创手术, 避免漏诊, 避免不必要的手术传统观点:扪及肿块-手术活检,良性-局部切除,恶性-根治术,“无”肿块即随访诊断学进展:原发灶,淋巴结,远处转移,生物学行为,疗效的预测,预后钼靶摄片的应用价值:可扪及的乳房肿块:乳腺癌辅助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90%更大意义不能扪及的病灶:敏感性73% 特异性79%钼靶摄片:适合软组织-乳房的摄片;低辐射剂量-常规检查不致癌;早期发现乳腺癌-老年女性;特异性钙化灶-金标准钼靶摄片:不适合近期重复检查,不适合良性肿瘤的诊断,不适合青年女性的检查,不适合致密乳腺的检查,不适合乳房发育不良者,高频彩色超声超声检查应用价值:以往作为钼靶摄片之补充,致密型乳腺内微小癌肿也能检出,有作者认为其敏感性优于钼靶摄片,超声检查:微小钙化灶-假阴性,组织强反射光点误为钙化灶-假阳性,超声对肿块毛刺结构不易显示B超与钼靶摄片是最佳组合钼靶超声适合年龄> 40岁任何年龄适合乳腺类型非致密型任何类型适合于东方女性较差较好放射线低剂量无近期可重复性> 1年不受限对隐匿性肿瘤的检出良性一般优恶性5/40 1/40 对腋淋巴结的评估形态内在高档机的普及不普及普及定位活检方便方便定位手术实时监控不可取实用钙化灶的发现与评估金标准假阴性、阳性毛刺的征象较好一般对检查者的要求一般很高资料的保存与回顾很好不良不能扪及的乳腺隐匿性病灶钼靶+B超乳腺隐匿性病灶的诊断定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定位空心针穿刺组织学检查,定位切除活检钼靶定位:非创性定位切除法,创伤性穿刺定位法70年代初的二维平面定位,70年代后期至今的三维立体定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癌细胞立体定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隐匿性病灶诊断----取材、经验敏感性为77%─100% 特异性为72%─100% 价值效益比优于常规手术活检核芯活检(Core biopsy,CB):组织病理诊断更容易, 操作技术易于掌握自动弹射粗针活检(Automated core needle biopsy,A TCNB,CNB):定向引导14G自动弹射粗针活检敏感性85%~100%特异性98%~100%需多次穿刺无法区分ADH与DCIS, 无法区分DCIS与浸润性癌隐匿性病灶定位切除活检出发点: 影像学认为肿瘤性病灶引导方法早期诊断-定位活检后的思考:临床、影像为良性是否可非手术或随访.是否有一种微创手术:激光?切割?乳腺癌的保乳、是否腋清扫治疗进展:良性纤维腺瘤,乳腺癌Mammotome优点:穿刺定位要求不像CB那样严格,只需一次穿刺,取样标本比CB多,能鉴别ADH和DCIS,不污染创道,活检部位可放置金属标记物,能完全切除较小的病灶采用B超定位的理由:敏感性高,超声实时下进行穿刺,而且所需设备要求不高,体位合适,不受病灶部位的影响微创手术:明确病灶,尖头刀切开,切割是否切除全部病灶:影像、病理、随访Mammotome 随访有无复发:微创切除术后6月以上者,复查B超未见局部复发证据,近期效果满意, 远期随访以得出最终结论乳房良性病灶Mammotome微创术优点:皮肤疤痕微小,并发症轻微Mammotome适应证病灶的定位活检:明确诊断-恶性,术前处理(取代冰冻切片、SLN 、T3新辅助治疗)明确诊断-非肿瘤,避免不必要的手术纤维腺瘤的微创手术: 2.5 cm以下的纤维腺瘤并发症:血肿(穿刺抽吸 1 次)渗血(换药重新加压)乳管镜的评价(1000例):定位/定性诊断更直观,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多孔、非血性、中小导管等),目前存在不足(活检的必要性、可行性,末稍病变的盲区及重要性)淋巴结的诊断腋淋巴结清除的目的:提示预后,术后辅助治疗的指标,区域淋巴结的清除对腋淋巴结清除的重新评价:应用钼靶片普查后发现早期病人增多;术后广泛应用辅助化疗,腋淋巴结清除的后遗症腋淋巴结清除的后遗症:上肢水肿,神经损伤使功能受障碍,感染,积液前哨淋巴结:第一个接受乳房淋巴回流的淋巴结,可以说明区域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前哨淋巴结(-),区域淋巴结亦常阴性乳腺癌腋淋巴结的跳跃性转移:前哨淋巴结活检成功率72-100%,假阴性率0-5.5%,正确率94-100%,同位素探测仪,当今热点前哨淋巴结的临床应用指征:T1-2腋淋巴结临床无明显肿大,保乳手术中的应用前哨淋巴结活检存在的问题:是否可以代替腋淋巴结清除术,放射性污染,前哨淋巴结活检失败原因:外科经验,示踪剂类型,原发灶位置、大小,病人年龄,冰冻切片诊断的正确率乳腔镜的优点:切口小,美容效果好;超声刀下完成腋窝淋巴结清扫,出血少,周围组织受破坏程度轻;远离腋窝的切口仍可完成腋窝淋巴结的清扫,对肩关节的影响小;改变了传统手术的方式和程序;可能解决常规手术难以解决的临床难题,如:内乳淋巴结的清扫。

乳腺疾病 外科学课件

乳腺疾病 外科学课件
• 恶性----块影多不规则或呈分叶状, 中心密度较高,边缘毛刺状。
正常
良性
恶性
• 恶性肿瘤钙化影多细小 而密集,并可见于肿瘤 范围以外的组织中;
• 有时可见增粗的血管影, 周围组织可因肿瘤浸润 而扭曲变形,邻近皮肤 可有增厚、凹陷。
• CT、MRI检查
MRI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乳腺超声检查
Doppler超声可探测 肿瘤周围血流
为 1/7~8(13.4%)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02. CA Cancer J Clin. 2005; 55(2): 74-108 Breast Cancer: Statistics on Incidence, Survival, and Screening. /breasthealth/statistics.asp
辅助检查
• 乳房X线检查 • 钼靶X线摄片可见局部密度升高,Cooper’s韧带
增厚,甚至肿块形成(由于局部脓肿)。
正常
乳腺炎
• 乳房B超检查 可见局部回声减弱,形成低回声区。
• 治疗:原则是消除感染,排空乳汁
(一)未成脓期:
1、暂停哺乳并排净乳汁(是否哺乳的 争论,常用的排乳方法)。
2、局部热敷。水肿明显者可用25%硫酸 镁湿敷。
• 淋巴网非常丰富; 乳头、乳晕、腺体中部的小部分 乳晕下淋巴丛
大部分的腺体内淋巴管 胸大肌筋膜 深筋膜淋巴丛
乳房淋巴输出的四个途径
乳房 淋巴结分组
Ⅲ组:胸小肌内侧 Ⅱ组:胸小肌深面
Ⅰ组:胸小肌外侧
血液供应(blood supply)
• 胸外侧A,胸廓内A的肋间穿支,3-5肋间A 的外侧支;
乳头
• 双侧对称,指向前方并略向外下。 • 乳头凹陷 先天性、乳头深部Ca。 • 乳头皮肤湿疹样病变:Paget’s disease

医学乳腺疾病医疗课件

医学乳腺疾病医疗课件

《外科学》第21章 乳腺疾病
二、急性乳腺炎
患者女性,26岁,乳腺红肿疼痛5天,高热1天就诊
好发人群,好发时间
细菌入侵
现病史:患者初产妇,1月前顺娩一女活婴,6天前乳头皲裂
乳汁淤积
局部症状
后未哺乳,5天前出现左侧乳腺红肿疼痛,未重视,1天前出
全身症状
现寒战、高热,体温最高达40°C,就诊于门诊,行血常规
《外科学》第21章 乳腺疾病
五、乳腺癌
《外科学》第21章 乳腺疾病
五、乳腺癌
《外科学》第21章 乳腺疾病
五、乳腺癌
5-3.转移途径
1.直接转移 2.淋巴转移 3.血运转移
《外科学》第21章 乳腺疾病
五、乳腺癌
5-4.临床表现 1. 无痛性肿块
无意间发现 单发 质硬 边界不清 活动度欠佳 增长速度快
《外科学》第21章 乳腺疾病
二、急性乳腺炎
2-4-2.手术治疗
1. 波动感最强处 2. 防止损伤乳管 3. 充分引流 4. 放置引流物 5. 乳漏——停止哺乳
《外科学》第21章 乳腺疾病
二、急性乳腺炎
2-5.预防
① 纠正乳头内陷 ② 养成良好哺乳习慣 ③ 尽量排空多余乳汁 ④ 预防乳头损伤 ⑤ 经常清洁乳头 ⑥ 注意婴儿口腔卫生
乳腺疾病 医疗课件
乳腺癌公益广告
《外科学》第21章 乳腺疾病
《外科学》第21章 乳腺疾病
一、乳房——解剖
1-1.位置
半球形 胸大肌浅面 第2-6肋骨 Cooper韧带
《外科学》第20章 甲状腺疾病
一、乳房——解剖
1-2.组成
腋尾 乳头、乳晕 腺叶、腺小叶 乳管内乳头状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